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公子凶猛文章精选阅读

公子凶猛文章精选阅读

堵上西楼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公子凶猛》是“堵上西楼”的小说。内容精选:有幸穿越了,还是生在地主家,此生不缺吃穿却也不想混吃等死,所以傅小官随意的做了些事情,没料到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皇帝要让他官居一品,公主要招他为驸马,尚书府的千金非他不嫁,荒人要他的头,夷国要他的命,樊国要他的钱……可是,傅小官就想当个大地主啊!...

主角:傅小官董书兰   更新:2024-07-11 11: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公子凶猛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公子凶猛》是“堵上西楼”的小说。内容精选:有幸穿越了,还是生在地主家,此生不缺吃穿却也不想混吃等死,所以傅小官随意的做了些事情,没料到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皇帝要让他官居一品,公主要招他为驸马,尚书府的千金非他不嫁,荒人要他的头,夷国要他的命,樊国要他的钱……可是,傅小官就想当个大地主啊!...

《公子凶猛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一想到某种可能,傅小官顿时吓得一哆嗦。

对方背后可是当朝尚书,而且据说董书兰和长公主关系也很好!

傅家父子对视了一眼,然后决定一起去看看。

客厅里,正端坐着一个蒙着白色薄纱的女孩,虽然看不清脸,但是从那秋水般的眼眸和玲珑有致的身材来看,定然是一个大美人!

傅大官迎了上去,笑呵呵开口了:“尚书千金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来来来,小姐请用茶。”

傅小官适时地给对方倒了一杯茶,这让的董书兰眉头不由得一挑。

董书兰掀开面巾品了一口,放下杯子笑道:“傅家主客气了。”

傅大官回归正题道:“董小姐,犬子之前孟浪,惊扰了小姐,如今也已受到了惩罚,不知小姐前来所为何事?”

提起被傅小官表白的事,董书兰也有些不自然,捏了捏手心道:“傅家主,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如今书兰前来,是有一件大买卖要送给傅家!”

“哦?”

傅大官有些疑惑,傅小官也一样。

随即董书兰也把来意说明了,原来,董书兰这次来临江,是奉长公主之命前来寻找合适的粮户作为皇商,填充国库以度荒年,或供给前线的军武。

傅家作为临江城的第一粮商,自然就被董书兰看上了。

“傅家主,皇商之利你理应知晓,那么,说说你的想法。”

董书兰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言语间已经有了一些重量。

“小姐厉害。”

傅大官也没有打迷糊眼,喝了一口茶,又道:“我们临江三家粮商之前亦有考虑过这一天,我们的决定是由杨记与小姐签订合约,三家共谋此生意,如何?”

“我这边自然没有问题,只是价格……”傅小官大致了解何为皇商,无非就是低价卖粮食给朝廷,然后得到朝廷的庇护,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

傅小官上前一步,开口道:“董小姐,我家就临江一地主,家里除了粮食也没别的,若能进皇家,我傅家也与有荣焉,小姐你就直说,临江之皇粮,意欲几何?”

董书兰见傅小官突然开口,有些诧异,但还是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低于市价三成!”

董书兰接着又道:“傅公子可能对行情并不了解,且听我说。”

“江北之地之粮价比之江南高出了一成,比之中原腹地高出了两成,江南乃富庶之地,粮价反而比江北便宜,中原之粮,稻米与江南江北不可比这我了解,故皇室于中原之地主征小麦。”

“而江北之地自齐州而上至密州,这临江之粮价又贵了一成,所以……傅家主,我说降三成,并不为过。”

傅小官确实并不了解此中行情,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这小妞挺厉害的。

但傅小官反驳道:“董小姐说的确实没错,但是,傅小姐恐怕有两点不太了解。”

“其一,临江粮食产量比之其余州县略低。”

“其二,临江的地价却比其余州县略高。”

“原因颇多,临江地势多丘陵,山地多而良田少,不易耕种。

但偏偏临江所居人口却多……据去岁临江州府统计,临江州共有人口六十七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临江城所居者三十三万六千七百一十一。

我们再看看密州,密州占有广阔的沃野,但密州人口却只有五十八万余。

再算各州所有田地,临江有田十三万亩,每一亩田要养活至少六人。

而密州有田二十万亩,每亩田仅需养活不过三人。”

“所以临江粮食会略贵,其实小姐不知道,我临江所产之粮并不足以供给本州,尚且要去其余各州买粮。”

“如果临江出现粮食皇商,那么临江的粮食缺口会更大,就必须从各地买更多的粮,而临江的粮价便还要上涨……临江,是不是少一些配额?”

这下轮到傅大官也惊讶了,自家儿子什么时候了解到这些情况的?

董书兰眉头也微蹙,如今这些东西她是真没去了解,如果傅小官所言属实,自己这要求的三成,好像确实有些高了。

但是,她随即想到了傅小官不过是一个纨绔大少,这些情况很可能是为了唬自己的,便质疑道:“据我所知,傅公子平日里去的最多之地可是青楼酒肆,你所说的怕是多有不实吧。”

这下到傅小官汗颜了,不过他还是一本正经地道:“董小姐有所不知,我去青楼酒肆,不过是体察百姓之生活。

青楼的姑娘们许多都是因为家里揭不开锅,被父母送进去的,而酒肆中也有不少农户饮酒时曾透露过种田粮少的心酸。”

闻言,董书兰沉默了,这些她倒是听过,不少人家里养不起孩子,都送了出去。

见她尚未说话,傅小官乘热打铁,笑道:“当然,为皇室出力这是临江的荣幸,只是,能不能按照江南的标准,低于市价一成!”

董书兰忽然笑了,明眸皓齿,口吐兰香:“我相信傅公子所言属实,但是,傅家主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

“临江为双江汇流之地,自古人杰地灵,这便是临江所居人口较多的原因。

而临江之商贸,在长江一线仅仅江城可比。

商贸发达带来货币的流通,也带来临江的富裕,故临江之粮价更高,但临江的购买力也极强。

所以,傅公子,综合你我原因,两成半。”

“一成半!”

“两成!”

“成交!”

傅小官笑眯眯道。

此时,董书兰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也许傅小官所想的就是两成。

董书兰好奇地看着傅小官,这人,好像并不是传闻中的不学无术之徒。

傅大官更是双眼含泪,自家儿子这是要出息了吗!

“傅公子,敢问可有功名?”

董书兰问道。

“不过是秀才。”

傅小官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这还是傅大官砸钱买的,不过他自信道:“我志不在此,诗词文章,在我看来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这下可惹恼董书兰了,她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诗词,于是讥讽道:“傅公子既然瞧不起诗词,看来胸中笔墨不少啊!”

傅小官一挑眉,这小妞还和自己杠上了,于是道:“不敢当,不过最近倒是想到了两首诗,早就听闻董小姐大才,不如帮我鉴赏一下?”

“好!”

随后,傅小官吩咐春兰去取笔墨,铺好纸张后,傅小官奋笔疾书。

随着傅小官的作诗,,董书兰原本不屑的表情渐渐变得震惊。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董书兰默念,又看另一首:“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霜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这,这真是傅公子所做?”

董书兰轻掩小嘴,美眸中泛着光彩。

“随手而作罢了。”

傅小官摆了摆手,一脸臭屁。

傅大官见自己儿子竟然如此有才,老脸笑成了花。

“董小姐若是喜欢,便拿去。”

傅小官神秘一笑:“不过我这可是有比诗词还要好的东西,相信皇家会喜欢的。”

“是何物?”

董书兰来了兴趣。

“暂时保密,不过,到时候我希望董小姐能够帮我傅家夺回家宅。”

傅小官道。

董书兰微微皱眉,她听说了傅家和漆家的恩怨,不过,她并不喜欢被人当枪使,于是冷声道:“我给你七日,若你能拿出好东西,自然会替你主持公道,但若是拿不出,皇商可是朝廷下发的,你这边算欺君之罪!”

“那就请董小姐拭目以待!”

小说《公子凶猛》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傅小官一脑门黑线,老爹这又是闹哪样?

自己才十六岁过半,对方才十四岁——这特么放在前世才读初中!

这就琴瑟和鸣还儿孙满堂了?

他愕然的看着那妇人,然后便笑了起来。

这笑容看在傅大官的眼里,儿子这是欢喜的,这事儿估计成了。

那钱婶也是如此想的,所以她脸上灿烂的如一朵花,她拍了拍傅小官搁在桌上的手,神秘兮兮的低声说道:“傅公子,那便是张记家的幼女,粮商张记,入了皇商的那位,这小姐可是正房所出,张家家主的掌上明珠啊。”

她收回手,转头对傅大官说道:“你看,这是不是门当户对?

你家是临江首富,那张家也是临江大贾。

她那哥哥是临江四大才子之首的张文翰,如今去了上京参加秋闱,是要中状元的。

这小姐在这样的人家长大,以后入了你傅家的门,把你这偌大的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她叫什么名字?”

傅小官好奇的问道。

“张沛儿,这小姐虽未及笄,可去张傅提亲的人已是不少,傅公子可得趁早,别被别人先登了。”

“你有没有问问她愿不愿意?”

“她是愿意的......”钱婶的话脱口而出,然后讪讪一笑,“老婆子认为她是愿意的,毕竟傅公子如今一改以往形象,被许多学子们认为是临江才子之首,再加上傅公子弄出的那两种酒,这不正是这样的女子所倾慕的对象么。”

这事儿的真实情况是,张沛儿看上了傅小官,其实如今临江许多大户人家待字闺中的小姐都看上了傅小官。

那一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捕获了许多少女的芳心。

如若是以往臭名昭著的傅小官,她们当然是避之不及的,可如今人家浪子回头了呀,又是诗又是词又展现出了惊人的营商天赋,还从不去沾花惹草,甚至许多日子连门都没有出——傅府外是有人看着的,如此优秀的男子,那肯定是要抢的。

如果傅小官外出,免不得会碰上数起偶遇,可傅小官偏偏宅在了家里,这让许多坐在轿子里默默期待的姑娘们大失所望。

张沛儿也不例外,她对父亲提起,张之策思量了一宿,没有反对。

张家与傅家经营的生意不同,本没冲突,两家之间也并无矛盾,张之策和傅大官偶尔还会因为某些原因聚在一起喝两杯。

而今傅家那小子好像真的成器了,虽然傅家齐氏有了身孕,但傅小官此后家主的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如果女儿真能嫁入傅家,倒也是一桩美好姻缘。

所以张之策先找了钱婶,而傅大官也偶然遇见了钱婶。

傅小官坐直了身子,笑道:“如果我不愿意呢?”


傅小官有些气闷,继续跑步。

早课做完,洗了个澡,用了早饭,傅小官已经将白玉莲飞起的那一幕给忘记了。

“秀儿,去请易管家和黄管家来,我有事情。”

“哎。”

秀儿转身离开,傅小官坐在凉亭里,看着雨滴自亭檐上落下,想着董书兰此刻恐怕已经离开了临江。

这女子......傅小官必须承认老爹傅大官是很有眼光的,因为那句娶妻当娶董书兰。

几次的接触下来,傅小官对董书兰的认知也愈发清晰。

时而知性如那不惹尘埃的莲,时而静默如那幽谷盛开的兰。

这是一名才及笄之年的少女,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令傅小官刮目相看。

此刻,于临江城东门,一列马车在雨中静立,一名身着白衣蒙着白纱的女子此刻也站在雨中,向那些前来送行的人挥手告别。

她的视线在人群中逡巡,最终没有看见那人的影子。

她虽然带着微笑,心里却如这雨丝般......有些落寞。

她的手里提着一口黑色的箱子,她转身上了中间最大的那辆马车,将那沉重的箱子放下,门帘关上,车队启程,迎着江北细雨。

...... 傅小官在石桌上奋笔疾书。

黄微和易雨分坐两旁,春秀站在傅小官的身后。

那一张张纸上写着有些怪异的东西,比如:余福记,重新定义白酒标准。

又比如:金陵有添香,临江有天醇。

天醇美酒,值得您拥有。

当朝大儒秦老亲笔为香泉天醇题名。

若想狂歌诗百篇,请君畅饮天醇酒...... “这些东西是广告。”

傅小官酣畅淋漓的写了一大堆,然后说道:“我要你们做的是,将这些纸上的所有东西,找人写在红布上。

红布要长两丈,宽一米,两边绑在竹竿上,找人给我举着,在临江的大街小巷每天走三圈。

要敲锣打鼓,要专门有人吆喝。

其中余福记于六月初一隆重推出这几个字要排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

“另外就是去做一批灯笼,所有灯笼都印上余福记和香泉天醇的字样,全给我隔十米距离一盏竖在江边,我要沿江一路,全部飘着这种灯笼。”

“另外,去订一千个这样的盒子,里面垫上棉布,铺上这种红绸。”

“派人将这几个字交给西坊余记琉璃店和姜记瓷器店,余记那边杯子低下压印天醇二字,姜记的那些瓷瓶,瓶身和瓶底都要分别印上这些字样。

另外我订的那批货品质和时间不能有问题。

姜记瓷器店交货直接送去余福记,安排人手将酒灌在瓶子里——注意,红色瓶子是装天醇的,一瓶只能装三两,而蓝色瓶子是装香泉的,可别搞错。”

“......” 事无巨细的交代完毕,黄微和易雨取了这些东西离开了后院。

“少爷......真的变了。”

黄微低声说道。

“自下村之行,我就发现少爷变了。”

易雨笑道。

“如此甚好,二夫人那边......” 易雨仰头望着细雨迷蒙的天空,叹息道:“二夫人那边,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