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今日需赴军部报到,以待任务分配,或许他早己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将美雪小姑娘揽入怀中。
然而,时光紧迫,只得催促美雪起身,协助自己整理衣物。
整理妥当后,哈迪步入餐厅,却觉众人目光异样,特别是横山美雪这小丫头,瞥了自己一眼后,脸颊微红,坐至自己身旁之椅,其余仆人则侍立一旁。
哈迪虽觉此景颇为诡异,但因时间紧迫,无暇深究。
后来方知,唯与主人共度良宵之女仆,方有资格与主人共进餐食,此时女仆身份宛如主人之伴侣。
伴侣与潘潘一般,皆花旗军进驻扶桑国后所衍生之特殊称谓,实则英语only之日式发音,指专侍一花旗军之人之扶桑国女子,近似于情妇之地位。
伴侣的地位比潘潘高,寻常扶桑国警察与官员皆不敢轻易得罪。
然花旗军撤离后,少有人愿携伴侣同行,故其命运多舛。
昨夜哈迪醉酒而归,聪慧之横山美雪仗其曾点名要求贴身服侍,遂将光子姐妹逐走,潜入哈迪之榻。
虽未发生实质之事,然她亦借此宣示伴侣身份,故得以上桌用餐之权。
哈迪明了此事后,并未在意,于他而言,此不过小事一桩。
今日之重事乃工作分配。
哈迪身为陆军作战参谋,然因无深厚背景,所分工作不甚重要,乃调至宣传部,负责扶桑国电台节目之审核与管理。
此职听似权重,须知当时无电视,宣传之途主要为电影、电台与报纸,故而哈迪几乎把握信息的半壁江山。
凡其认为影响两国友好之节目,皆可剔除,甚至可调派花旗军逮捕发表反动言论者。
此职易为,审核简便,且少有人敢诋毁花旗军。
然另一部分工作则棘手,哈迪需监督制作电台节目以拉近两国关系,使扶桑国民众感受花旗军善意,为麦克阿瑟将军之民主推广铺路。
此事言之易,行之难。
花旗军虽在扶桑国说一不二,然扶桑国民众对其印象不佳,因花旗军军纪败坏。
虽各国占领军皆有其弊,然扭转民众印象实难。
故此职实为鸡肋,难有建树,然失误亦无大过,正合哈迪此等无背景之文职军官。
然而哈迪不甘于此,自穿越以来,誓要让扶桑国民族为其曾给华夏带来之苦难付出代价。
故其第一步乃掌控一己之势力,然而此平淡无奇的工作实难满足其要求。
抱持于平凡中创不凡之心,哈迪认真投入工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审核扶桑国电台节目时,他发现一节目收听率极高。
时下扶桑国除高官显贵与黑市商人外,民众皆食不果腹,何以有余力听广播?
细究此节目,哈迪方知其收听率之所以高。
此乃名为“复员者信息”之广播节目,自今年即1946年1月开播,每日一次,提供遣返人员之姓名、船期及登陆口岸等信息。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家人的团聚始终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共同的期盼,这无关乎种族,亦不受时代的影响。
因此,尽管那档节目内容看似平凡,制作也不尽如人意,但由于它传达了广大民众最为渴望知晓的信息,其收听率仍然居高不下。
此情此景,令哈迪不禁联想到如今东京街头随处可见的临时公告牌,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手写的寻亲启事,或是提供个人信息的告示。
这一切,皆因众多从异国他乡(被侵略的国家)归来的扶桑国人,在回到故乡后发现家园己荡然无存,街区被战争摧毁得面目全非。
他们的父母、妻子可能在空袭中不幸遇难,或是被疏散到了乡村,寻找亲人的希望似乎变得渺茫至极。
鉴于此,哈迪下定决心制作一档专门的寻人节目,通过广播传递寻找亲人的信息。
这样的方式无疑比街头的临时公告牌更为高效,只要是有家人失联的家庭或渴望与家人团聚的人,都必定会关注这档节目。
如此一来,不仅收听率得以保障,更有助于改善两国关系。
哈迪的寻人节目制作申请一经提交,便得到了他的首属上司汤姆中校的认可。
汤姆中校对哈迪的创意赞不绝口,对节目的前景充满信心,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尽管哈迪对节目充满信心,但节目播出后听众的热情仍让他大感意外。
最初,哈迪只是从其他栏目抽调了两位制作人和一位声音甜美的播音员。
然而,《寻人》节目播出通知和征集寻人信息的公告一经发布,整个栏目组立刻被大量的来信和电话淹没,每天都能收到西五百封读者来信和上百通来电。
节目组成员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无暇他顾。
面对这种情况,哈迪不得不开始招募新人。
幸运的是,当时的扶桑国正值就业困难时期,求职者众多。
尤其是花旗国一方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的消息传出后,更是吸引了众多应聘者。
小说《重生:在扶桑当太上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