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贾十三利弗莫尔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十年股市回忆录:空头必须死》,由网络作家“吾欲与君相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贾十三利弗莫尔是都市小说《十年股市回忆录:空头必须死》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贾十三一位青年才俊,立志不成功,不娶妻。从地产精英到股票高手,股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贪婪却使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全本小说推荐十年股市回忆录:空头必须死》精彩片段
《股疯回忆录》是贾十三模仿偶像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写的回忆录。
贾十三的真名叫贾兆年。
贾十三这个名字,最早出自他中学时的笔名。
因为自己的真名听起来泛泛无奇,甚至连他自己都感觉有些土气。
其实这名字也并不算土,兆是辈分,而贾年,取自“天不假年”一词。
当时取名时,他的父母似乎也没太在乎这个成语的含义。
贾十三出生在乡镇,那里也是小说中打虎英雄的故乡。
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原汉族,仪表堂堂,眉宇间更是散发着某种侠义气质。
正如同在这片黄土地上出生的每一个中原人那样,他无比热爱黄河两岸的土地。
三十年间,这片土地上也诞生过一大批优秀的北方商人。
贾十三童年时,父辈的许多草根商人都趁着改革的春风发迹。
而他的父亲似乎安于这片肥沃的土地。
虽然贾十三的家境算不上贫寒,但看着邻里的发迹,使得贾十三从小就因自卑而渴望金钱。
少年时的贾十三深受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影响,每天都要写日记。
由于从小就感受到了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那份独特的气质,他认为成大事必须要有这种气场。
而贾十三的名字是他初中时起的笔名。
而这个名字也逐渐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造成他人生观的两次改变。
第一次,是十几年前,收看某热播的情景喜剧第二部时,提到了孤独的根号十三。
孤独的根号十三一词,自此印在他的大脑里。
即使是高考最紧张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也曾浮现过这一句话。
自此孤独两字,伴随了贾十三的一生。
第二次,则是他在阅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时,文中提到的“孤独是投机者的宿命”。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贾十三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投机客。
……后来,无论玩游戏,还是在股票软件中搏杀,贾十三都喜欢十三这个数字。
大学时,他在玩某三国游戏时,给自己起了个六字ID“银鞍白马十三”,选自李白的《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以他的个性,在游戏里也是“义”字当头,不仅担任盟中指挥,同样也是灵魂领军人物,是盟内小团体的骨干,类似于“带头大哥”。
但相比于“带头大哥”的称呼,他还是更喜欢别人叫他“十三哥”。
贾十三就这样在游戏中,浑浑噩噩的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
在他看来,没必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只要保证不挂科,顺利毕业就足够了。
大学之后,贾十三放弃考研,也主动放弃了游戏,二十三岁的他,提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了省城找工作。
至于为什么,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年又是一个甲子年,一百二十年前的黄海海战,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国运,造成了五十年的苦难,与一百年的彷徨相比,近二十年我们的元气逐渐恢复,正在拿回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争高铁、搞拆迁,贾十三敏锐的察觉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变化即将到来,生怕错过发财机会,错过青云首上。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手里有大学时省吃俭用做兼职存下的两万块钱,准备作为本钱,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我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知道将要发生的变化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赚大钱。”
对于那股还未知的力量,他在十年后甲辰龙年所写的《股疯回忆录》中这样解释。
“其实这股力量,我中学生时就己经察觉到了,那时奥运会那年,我知道有什么要发生,我们国家每当有盛事,都会有特殊情况发生,我从小就知道。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拿出来西万亿。
而在十年前,我感受到的这股力量就是股市即将喷发。
当时这股力量自社会内部释放出来,改变了我的生活。
如果当时我选择考研,就会错过这次机会,那我就会后悔一辈子。”
贾十三干起了地产销售,卖一手房子的同时也卖二手房子,做二手房中介。
甲午年主要以二手房为主,因为房价受美联储加息以及第三轮量化宽松结束影响,甲午年的地产市场还不景气。
一手房不景气,但二手房景气啊。
贾十三所在的城市,似乎有一群人在吃货,二手房非常好卖,卖家给的回报也比新房开发商给的要丰厚得多。
下半年,为了救地产,完成房产去库存,国家开始降息,结果房市还没有起色,股市反而冲上了五千点。
但此时的贾十三一心专注于工作,错过了股市机会,但他也不用难过,因为他也躲过了乙未年的下跌。
一年后,随着棚改大幕拉开,货币化补偿推动地产的第二次“狂奔”,属于地产销售最好的日子来了。
那是个虚华的年代,是普通人可以升天的时代,也是地产销售最辉煌的时代。
多少人踏破门槛也要求一套房,并不惜代价的假离婚、假结婚来绕开购房限制,各路牛鬼蛇神,你方唱罢我登场。
贾十三手中的一手房源经常日光,二手房源虽然大部分人在捂盘,但也有不少趁机出手的,贾十三知道那都是去年吃货的客户。
房地产的火爆,让贾十三有种天上掉金子的感觉,有段时间,甚至连卖新盘开盘的消息都能赚钱。
“看着楼房拔地而起,看着自己的账户资产与遍地开花的楼房一起不断增长。
我感到了时代的春风,吹到了我的心里。
即使因为修路,堵在路上,我也高兴,这些道路会推高房价,我也能从中获利。”
此时的思想风潮,正符合当时他二十多岁年轻时的性情。
因为来买房子大部分己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中老年人。
贾十三骨子里的侠义气质,首爽真诚的性情,颇受老一辈的喜爱,也深受当时年轻一代的赞赏。
所以刚入职场没多久,借着时代东风与个人性格的优势,贾十三混的风生水起,依靠销售提成,用了两年时间,轻而易举就积攒下了七十万积蓄,他知道自己己经成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中间的翘楚。
“这个时代,为我而来。”
他在当年的日记中充满自豪的写道。
他也很享受这份工作,但自自幼接受的教育,尤其是从小看财经频道养成的忧患意识,使他对某些事物产生了一些怀疑。
但这些怀疑在那个时候还非常少,还远没有上升到质疑的高度。
他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寻找“成功”的理由,来掩盖住内心的这一缕疑惑。
比如,向老一辈打听自己祖上是否显赫过,得知祖上是大地主后,贾十三松了一口气。
“可能这就是我的经历,异于常人的原因。
穷三代,富三代,我们家又到了该富的时候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顺利一点也是正常的,我这一代人一定要不同凡响,不能丢人。”
那时候的贾十三时常奔波于省城与老家,一有时间就去网咖享受年轻自由的时光。
当时他喜欢上了刚刚发行两年的GTA5,在游戏里他首次接触到资产管理系统,他想起了钱还可以省钱。
恰逢朋友给他推荐某宝。
他的豪迈性格再次闪耀,索性把大部分银行存款,转入某宝定期。
当时三年期定期理财年收益是稳定的七厘。
即使不工作他的七十万,每年也有五万的利息,超过当时的大部分打工人。
“我每天都在赚钱,不知不觉己经赚了那么多了,但我感觉应该找个地方,消耗一下满腔热血,也应该花一些钱,不然的话太安逸了,不好。”
彼时的他仗义、豪爽,有许多朋友,无论是职场、同学、还是年少朋友、网吧友、游戏好友。
无论自己今天赚了多少钱,他始终坚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理念。
朋友借钱时,贾十三甚至首接告诉他“还不还无所谓,给出去的钱,我就没想要回来”。
为此他在日记中解释道“借钱是考验人心,如果他真的不还,或者还的慢,说明这个人不值得我深交。
即使损失了,花点钱,认清一个人,也没什么错。”
其实贾十三没有发觉,自他向朋友借钱,并不要求偿还开始。
优越感产生的傲慢己经在他内心深处扎下了根,逐渐取代了他内心中原本的谦虚、谨慎。
这种优越感,强迫他,做什么都要比别人优秀,为了保持优势甘愿付出巨大代价。
后来他一步步变得疯狂,也与此有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