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也不舒服,所以饭局很快结束。第二天,锦文让人在镇上买了个大宅子。随后留下几个人照看宅子,作为一个中转之地,就带着大部队往目标地点而去。赵百汇花大几百万购买的两处矿藏位置,选择的都是储量不算大,但是很好开发的那种。锦文来的时候是带着地图的,所以来到目标地点附近,让随从在附近探查,仅仅几天就找到了最合适的开采地点。确定了开......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晚上,天色将暗,几辆马车来到镇上最好的酒楼。
掌柜的急忙出来迎接。
“贵人,包房已经都准备好了,三老也都到了。”
“麻烦掌柜的了。”锦文在掌柜的引领下,带人进入包房。
屋子里正无心闲聊的几人都急忙起身迎接。
锦文来的太突然,让他们根本不清楚她的身份和她的目的,难免有些忐忑。
听人说了对方来时的排场,几十辆马车相随,这姑娘似乎不是一般人啊。
“锦文见过三老,让诸位久等了。”
“姑娘来的并不晚,是我们没算好时间,来早了。”
“诸位请入座吧。”锦文等丫鬟擦了擦座椅,然后自顾做到主位上。
旁边另一个丫鬟则上去,将县令的手书递给三老。
三老急忙接过,一看居然是县令大人的手书,哪敢怠慢,都站起来去接。
“我这次来呢,是因为我家老爷在这边买了块地,想要修建个府邸。”
“预计要在附近招募几百人修建,所以难免要叨扰三老。”
“不叨扰,不叨扰,既然已经和县令大人谈过了,我等自无异议,一定给姑娘行最大的方便。”
“毕竟是在贵宝地,还是先和三老通过气才好。”
“是姑娘给面子了,不过不知您家老爷是?”
“我家老爷来自京师,身份不好透露,免得总有人跑来叨扰。”
“应该的,应该的…”
饭桌上几人相谈甚欢,嗯,实际上说的话并不多,大家都只是默默吃饭,然后三老偶尔提个话题尬聊一下。
倒是锦文经过这么久的磨练,人情世故上做的很好,为了不让三老太尴尬,偶尔问问本地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什么的。
这最大酒楼做的菜也就那么回事儿,锦文吃的不够开心,三老小心翼翼的陪着也不舒服,所以饭局很快结束。
第二天,锦文让人在镇上买了个大宅子。
随后留下几个人照看宅子,作为一个中转之地,就带着大部队往目标地点而去。
赵百汇花大几百万购买的两处矿藏位置,选择的都是储量不算大,但是很好开发的那种。
锦文来的时候是带着地图的,所以来到目标地点附近,让随从在附近探查,仅仅几天就找到了最合适的开采地点。
确定了开采点就好办了,在周围修建简易的建筑,先能住人就好,然后在周边村子开始招工。
十文钱左右的工钱已经不低了,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团队。
男人一部分人开采矿石,一部分在带来的有经验的施工队人的带领下修建围墙,房屋,以及最重要的高炉。
女人可以做饭,可以帮工做轻一点的活,也可以跟着马车到镇上买粮食。
短短十天,三个小型聚集地的模型就出来了,每个地方都有至少上百人在热火朝天的工作。
没办法,锦文给钱给的太多了。基本上不会有农户能拒绝这么好的待遇。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第一批只来了几十个人。
一部分要带头工作,一部分负责护卫。
这只是先头部队。
桃园村的支持是源源不断的。
隔些日子,就有几十人的队伍到来。
锦文到这边也不只是为了挖矿炼钢,她还有其他任务。
桃园村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地理环境和周边的人文环境限制了桃园村的上限。
受限于各种因素,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无限制的膨胀扩大。
小随从抱着一个大托盘,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就24个,还有4枚小银锭。
二十多斤的东西,还是蛮重的。
锦绣走在前边,抱怨说,“还是老爷弄的纸币好,这东西也太重了。”
“吴乡老,您点点数量,看看对不对。”
“不用点,不用点,想来赵村长不会诓骗老夫。”
林学瑾显然气还没消,硬声说,“为朝廷办事,自当严谨,怎么可以如此草率,让你点你就点。”
吴乡老都要哭了,“是,我这就点,这就点。”
锦衣帮着说了句话,“很多事情又不是吴乡老造成的,没必要对他太严苛。”
吴乡老再次投来感激的目光,林学瑾深吸一口气,“是我的问题。”
他向锦衣承认错误,却不会向吴乡老道歉。
对锦衣就按照锦衣她们这边的方式方法行事,他就是一个副村长。
做错了该认错就认错。
可对其他人,那就用他们这边的处事方式,他是举人老爷,给一个三老认错道歉?
想屁吃!
“没错,没错,我清点好了,赵村长,老夫没事儿了,就先离开了。”
“好的,吴乡老,我送一送您。”
“不用,不用。”吴乡老抱起二十多斤的银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跑的比年轻小伙子都要快。
仿佛是在逃离鬼门关。
目送吴乡老离开,锦衣开口,“林副村长,拟一个公告贴出去,今年的徭役村里给大家都花钱免除了,让大家安心工作就好。”
“只要是桃园村的居民,往后每年的徭役村里都会花钱免除,不用大家掏一毛钱。”
“知道了村长,一会儿开完会我就去弄。”林学瑾在本上把事情写下,他内心是开心的。
在桃园村这些天,他清晰的感觉到了村里对百姓的好。
那是从点点滴滴的好一点点累积,形成的村民们的幸福感。
当初他从京师出来任知府,抱着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想法,想为治下百姓好好谋划,可却处处受到掣肘,几年下来,治下的百姓吃不饱的依然吃不饱。
最后他灰心丧气的离开官场,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没想到意外来到桃园村,他又迸发出来第二春,再一次见到了完成理想的希望。
桃园村的百姓收入情况,在他看来只能算还行,也就是还能吃得饱,可是这里每个人的脸上却都带着笑容。
会议结束,林学瑾拟好了告示贴出来。
几个路过的村民围上来,“林村长,这上面写的是啥啊,是不是又有好事儿了?”
林学瑾这个人对沾上官面和商业的人物向来不假辞色,但是对普通百姓却很和善。
受到从小教育的影响,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王朝统治的根基。
以前他曾瞧见百姓见告示贴出来,畏惧如虎,远远看着,等人解释。
怕,又不走。是因为想要知道是什么内容,总要知道虎狼又要吃谁了啊。
可这里呢,百姓看到告示,总是第一时间围上来,听听人家第一句话。
是不是又有啥好事儿。
显然人们对桃园村村委是有信心的。
林学瑾笑着说,“来,我给大家读一读。你们听完了,也去告诉一下别人。”
林学瑾读完了,几个百姓果然兴奋起来。
“老爷真是大善人啊,免除了咱们的徭役,那徭役可太辛苦了,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自己带粮食。”
“是啊,去一次徭役,对咱们这些穷人来说,就是闯一次鬼门关啊。”
“林村长,谢谢您啊,您和锦衣村长还有老爷都是大善人啊,我回去要给你们都立长生牌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