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高句丽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由网络作家“南瓜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是作者大大“南瓜苗”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杨广高句丽。小说精彩内容概述:隋唐末年,来自现代卧底的他,开始把江山社稷玩弄于股掌之中。数之不尽的奇谋、毒计、狠招、在他手上狂喷而出。他的谍报技能狂虐对方密谍。当纵横无敌的地方铁骑滚滚而来时,他献出的妙计,迎头撞碎了对方那席卷天下之势!只手补天,力挽天倾,这是一场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的战争!...
《短篇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精彩片段
“有人会填上?”
“不错,咱们的宇文大人手头宽裕,甚至传闻富可敌国呢!”
杨广闻言,双目微眯,露出凶光。
“那该如何,不会直接抄他的家吧?”
“虽说,朕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恐怕他不服啊!”
“不服?那就让他服!”
“让他服?”杨广顿时来了兴趣。
“没错,宇文述这种老狐狸,相信陛下比我更了解他,出了名的铁公鸡,只进不出,他的家底能不雄厚才有鬼了。”
杨广沉吟了一下。
“可是这个老狐狸向来做事小心谨慎,从来不落人口实,也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朕想搞他可久了,就是没有机会。”
“陛下,可知反者道之动?”
“何解?”
“就是宇文述这个老狐狸,越是小心谨慎,越是容易露出马脚。”
“表面上没有任何破绽,其实浑身都是破绽!”
“现在,该收网了!”
“收网?宇文述?你什么时候撒的网?”杨广此时云里雾里。
“三个月前呀,陛下忘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了?”
杨广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三个月前就开始针对宇文述了?”
“咳咳,这种老狐狸,必须要温水煮青蛙才行。”
“温水煮青蛙?这又是什么?”
“咳咳,就好比于陛下在和心爱之人嗯嗯啊啊到了最忘我的时候,陛下的心爱之人悄悄地拿匕首断了陛下的龙根那样……”
杨广边听边代入进去,顿时汗流浃背,裤裆发凉。
他看了一眼杨善人,嘴角止不住抽了抽。
“你这家伙,可真的是阴毒啊!”
杨善人倒不以为然,他一脸认真地说道:
“陛下,所谓无毒不丈夫,对付阴毒之人,自然要用阴毒之法,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朕甚至会怀疑,你这家伙会不会也这样对朕。”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再说,陛下如此英明,臣的这些雕虫小技又如何瞒得住陛下的法眼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朕需要如何配合你?”
“陛下只需宣布出兵平定长白山,任命宇文述为大帅便可!”
“就这样?”
“就这样!”
“那军饷呢?”
“军饷?咱们国库不是刚刚收入了一百万两白银?”
“一百万两白银?国库什么时候收入一百万两白银了?”
看着杨善人脸上那坏坏的笑容时,杨广在脑海里翻遍了记忆,都没有收入一百万两白银的印象。
杨善人适时地提醒道:“咱们的宇文大人可不刚刚填了进去么?”
“宇文述?上交了一百万两白银入国库?”
“陛下刚才不是让宇文述作为大帅,率领十万兵马前往长白山平定祸乱吗?”
“对啊,难不成宇文述那老狐狸还能自己拿一百万两白银出来不成?”
“他会的,他会想办法的!”
“别卖关子了!”
“陛下只需告诉下旨,告知国库尚有一百万两白银可以作为宇文述此次出兵的军饷即可。”
“嘶!”
杨广闻言,手拍额头。
“朕真的想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到底是不是黑色的!”
“原来你上个月就把国库里用作军饷的银两全部划拨到了其他用途,就是为了等今天这个局?”
“你是想让朕下旨告知天下人,朕是有足够的军饷分发给宇文述出兵,如果宇文述拿不出来,那就可以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了。”
“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杨善人啊杨善人,你真的不是个善人!”
杨善人笑了笑。
“陛下,负责看守国库的人,该换一换了。”
“换人?他可是朕的亲信,怎么能轻易换了!”
“陛下,咱们想要坑宇文述一笔,总不能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吧?”
“你的意思是?”
“让看守国库的那一位大人当着众人的面,把一百两白银搬到宇文述的府上,完成交接。”
杨广嘴角的肌肉完全不受控制了。
他隐隐觉得杨善人的这个安排肯定有猫腻。
果然,杨善人献计了。
“那箱子装满石子,跟白银差不多重就可以了。”
杨广双手捂脸,缓缓地滑落。
“杨善人啊,你真的不是人!”
“计谋已定,那就提前去准备吧。”
“全部已经准备妥当,只差陛下下旨了。”
“……”
杨广仰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次日。
朝堂上。
大臣们早早就位,杨广则是迟迟未到。
众人只知道今日早朝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但具体是什么却不得知,交头接耳中也没有得到一个有用的信息。
唯一担心的是,皇上又要削减他们的俸禄了。
日上三竿,杨广才姗姗来迟。
行礼结束。
“众卿家对于削减俸禄之事,可习惯?可有异议?”
“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
群臣都口是心非的回答着。
开玩笑,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有异议,那就得身首异处了。
“近日来,长白山一带有王簿的余孽再次兴兵造反,此事,众卿家有何看法?”
群臣沉默。
虞世基则是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既有乱军作祟,臣认为应当派兵平定战乱!”
“臣附议!”裴世基等一众武将都站了出来,同意出兵。
杨广见状,便扫视了一周。
“宇文述,你认为呢?”
被点名的宇文述知道杨广想要找自己撒气,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臣也认为应当出兵平定叛军,还我大隋安宁!”
“好!不愧为朕大隋的好男儿!”
“宇文述!”
“臣在!”
“朕命你为此次平定长白山的元帅,领兵十万,择日出兵,平定乱寇!”
“臣遵旨!”
看到宇文述欲言又止的样子,杨广便问道:
“你还有何事要说?”
宇文述立马顺藤摸瓜,把话接了过来。
“启禀陛下,此番出兵的军饷……”
“放心,朕早已准备好了一百万银两给你作为此番出兵的军饷!”
“一百万两?”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宇文述也满眼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杨广。
杨广则是点了点头,淡淡地道:
“退朝后,军饷直接送到你的府上,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宇文述闻言,心中大喜。
士兵说完之后,杨广顿时眉头紧锁,眼神之中担忧之色浮现。
群臣也在担忧。
尤其是关垄权贵之人,同时看向了杨广。
杨广思索了片刻,便下定了决心。
“裴矩,朕命你率十万骑兵,火速前往辽东,接应杨将军,即日启程,若是杨将军有任何闪失,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
裴矩领命后,转身就走。
征讨高句丽的最初想法是他提出来的,百万大军败北他是没想到的,但是各种蹊跷他是有思考过的。
刚才得到命令后,他随即领命而去,一来担心众人再劝谏,二来这个横空出世的杨善人,也确实有点意思。
要是夭折于辽东战场,对于大隋来说,那是莫大的损失。
裴矩亲率十万骑兵在那士兵的引领下浩浩荡荡的朝着辽东进发的时候,整个辽东此时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敌军五千残兵连下数城,自家大元帅被杀,国王亲自率十万大军追击五千残兵。
这些劲爆消息同样在高句丽中引起了轰动。
“十万对五千,优势在我!”
“那杨善人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子,不出半月就能拿下!”
这是高句丽国王高元出兵前的豪言壮语,但是现在三个月过去了,他连杨善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过。
而始作俑者的杨善人此时正在訾水(今鸭绿江)边上歇息。
他身边有一位年仅十四岁的侍卫寸步不离,形影相随贴身保护着。
那侍卫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身材挺拔,脸上的稚气在战火的洗礼中尚未褪去,那块头却是成年人一般恐怖。
他手执一柄镔铁大枪,身上的肌肉线条,更是显露出他的威风凛凛。
他便是罗士信。
“杨将军,高元的大军还有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赶上来了,我们没有退路了,要不回头跟他拼了!”
杨善人不紧不慢地点燃了一根自制的粗糙的卷烟,吞云吐雾了一番,才淡淡地说道:
“莫急莫急,让后方兵马把辎重物资全部丢掉,准备渡江。”
“渡江?”
“对,渡江。”
众人虽不明白,但命令也照着传下去了。
罗士信等人都是在杨广第一次东征失败撤军时留下来的将士。
全都是在生死存亡之际被杨善人救了回来,有些被俘虏了,有些躲藏起来,但是一一被杨善人用计谋将他们救了回来。
尤其是罗士信,在身受重伤之后,被杨善人活生生带着他逃离虎口,活了下来。
伤愈之后,罗士信便把杨善人当作再生父母,所以时刻守护在杨善人的身边,寸步不离。
而其余将士同样感恩杨善人,对他言听计从,忠心耿耿。
随着队伍的壮大,开始在杨善人的指挥下,不断打胜仗,虽然在杀了乙支文德之后,被高元亲率十万大军围剿,但是在杨善人的巧妙指挥下,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众人对杨善人越加佩服。
尽管杨善人年仅二十,一脸书生气,没有人见过他上阵杀敌,冲锋陷阵。
但是每一次当他点燃那奇怪的卷烟时,就能看到他眼神之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芒了。
在杨善人指缝间的粗糙卷烟刚好吸到尽头的时候,通讯兵便回来了。
“报告杨将军,全军准备完毕,随时可以渡江!”
杨善人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捏灭烟头,缓缓地站了起来。
“立即渡江!”
一声令下之后,五千兵马便推着自制木筏,来到了訾水比较平缓的位置浩浩荡荡的渡江而去。
杨善人看着这一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兵马,在不断的以战养战之中慢慢成长起来了,他心中甚是满意。
“杨将军,我们此时渡江,可是深入敌军腹地,一旦形成合围之势,我们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是啊,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要是我们像以往那样,利用速度的优势,说不定还能逃离敌军的追击。”
“没错,再不济我们突袭丹东,从水路逃亡,也不是不行。”
看到杨善人笑而不语,众人不解。
“望将军解惑。”
杨善人看了一眼说话这几个年轻人,都是有慧根之人,一路上也在传授行军打仗的要领给他们。
“高元的大军此前被我们屡屡逃出生机之后,也洞悉了我们的行军路线和战斗风格,此时能把我们逼到訾水边,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要是我们回头,必定全军覆没。”
“至于闪击丹东城,从水路撤军这个想法,也是不太现实,此前我军东征,水陆并进,也让高句丽吃尽苦头,高句丽水路的布防不会比陆地差。”
“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要是突袭丹东城,那无疑是以卵击石罢了。”
众人闻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了。
“可是,我们此时渡江,岂不是正中高元下怀吗?”
“是啊,我们军中粮草不足,渡江之后,要是遭遇敌军,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啊!”
杨善人却是淡定地说道:
“兵贵神速,那高元不是想剿灭我们吗?”
“那我们就去把他的老窝给端了!”
“杨将军渡江是想要去攻打平壤城?”
“可是平壤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想要拿下恐怕没那么容易。”
“未必,高元的主力大军都驻扎在辽东城一带,后方兵力必然空虚,只要拿下平壤城,物资补给自然有了。”
“嘶!真能攻下平壤城,那粮草充足,似乎还能等到陛下的援军到来。”
“可是,陛下的援军真的会来吗?”
此言一出,几人同时沉默了。
每个人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痛楚,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就是被大军撤退时所遗弃的一批人,要是没有杨善人,他们都不敢想象自己的命运会是如何。
杨善人看到众人这样,便开口道:
“放心吧,陛下当时撤军也是迫于无奈,这一回肯定会派兵增援我们的。”
众人抬头看向杨善人。
“怎么,你们不相信陛下,难道还不相信我吗?”
众人大喜。
“吾等愿意誓死追随杨将军!”
杨善人见状,干脆让全军将士高声大喊。
就这样,五千兵马声势浩大的渡过了訾水。
“杨将军,接下来我们要如何破城?”
“杨将军,我听说那高元的妻子国色天香,他的家眷都在平壤城内,要不……”
杨善人淡淡一笑,招了招手。
“放心,我自有良策!”
“刘将军,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以四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