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阿桂老朱的现代都市小说《什么?你要反清复明!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mini她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什么?你要反清复明!》,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朱元璋穿越乾隆,嗯?谁写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行征雁向南飞,两袖清风望复明?白莲教?干什么的?反清复明?立刻罢黜百家,独尊白术!好啊,好啊,都是咱的忠臣啊,可是……咱的标儿和妹子呢???...
《什么?你要反清复明!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老朱先到了养心殿。
盛安还在焦头烂额地寻找这个小小的阿桂。
老朱则欣赏起了御案上的一个彩色小罐。
老朱认识这个东西,应该是元朝打天下时从波斯那边带来的,是个挺稀罕的小玩意。
老朱那会儿叫它铜胎掐丝珐琅,不过根据前身的记忆,这东西现在应该是叫景泰蓝,而且不算什么珍贵的东西了,民间也有制作的作坊。
说着老朱想起这“景泰”还是自己大明的一个年号呢,大明的文化被清朝所认可,老朱却一点也不高兴。
这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年号,是大明由盛转衰的标志,五世之泽,一世而斩,大明战神告诉老朱,没有什么家业是败不掉的。
只要你想,皇明祖训?
过时之语,不准重用宦官?
人家小王只是想助我圆了留学梦,扬我大明国萎啊~毕竟有道是师瓦剌长技以制瓦剌嘛。
二十万明军精锐?
三大营?
留学嘛,怎么能不交学费呢?
没看人家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我放假回来拿学费么?
很人性化的。
极短的动员时间,饥寒交迫的部队,毫无军事才能的将领,将军队暴露在野外,只为等几辆辎重。
故意绕道而行,为的是满足一个太监的装逼?
老朱想不通,只能把错误归咎在老西身上,毕竟他的后代都挺有毛病的。
多亏了那位景泰皇帝,还有那位千古的忠臣……老朱不忍再想下去。
这个景泰蓝小罐里装了36根一寸长的草棍,根据前身的说法,这是代表天下的一草一木皆属于皇家,不容有失。
老朱觉得有些可笑,想起自己对标儿的荆条教育,自己生生把一根荆条上的刺全捋下来,只为告诉他皇权接替的残酷与自己的决心。
而这几根草标,不痛不痒,老朱冷笑一声。
这小乾隆,不过如此。
老朱的看法是对的,在后世,寸草为标不再是教育后代的范例,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无奈与屈辱的象征。
大敌当前,莫说几根草棍,就是世上最灵验的蓍草,又能怎样呢。
或许前身乾隆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打下的这片盛世而自豪不己,但老朱还是以他极其敏锐毒辣的眼光发现了王朝背后的缺漏……京城附近,也有饿殍啊。
但比起老朱的白手起家,如今这样的局面老朱还是满意的不得了了。
大佬上强号,老朱想不到自己会将这个王朝发展到一个多么恐怖的程度。
这是一个农民开国皇帝的自信。
想着想着阿桂到了,一个俊朗的小伙子跪在老朱面前,“奴才见过皇上。”
老朱莫名有些不爽,好好的君臣关系硬生生成了皇帝的私人物品。
但他刚穿过来,也吸收了前身大量关于建州女真这个小部落的规矩,所以暂时还不好说什么。
老朱让他起来,根据前身的记忆询问阿桂“给我汇报一下索伦营的情况。”
阿桂有些懵逼,皇帝叫自己来不问问御驾亲征的战略方针,倒问起了一支边疆的部队。
阿桂又不身居高位,只能捡些常识来说“启禀皇上,索伦营乃是我朝一支极为悍勇之军,多由索伦部众组成,他们生于北疆苦寒之地,自幼便在山林草原间摸爬滚打,骑射功夫精湛无比。”
“果然。”
老朱心里有数了“跟咱的朵颜三卫有得一拼。
那西川地形崎岖,傅友德他们当年打的时候就很难受,火器在那里的作用要被削弱,不如把索伦营先召回来,这样把握就更大一些。
“但是人不够。”
老朱心想,“之前听海兰察说他们一共是3860人。
作为精锐部队还可以,但跟西川那些土司打仗还是不行,至少要十万。”
老朱站起身来,没管站在一边的阿桂,在养心殿里转悠,到了西暖阁里边,小小但布置的挺典雅,上面挂着前身写的“暖阁”两字。
老朱不知道,如果他不穿来,从明年起,那个爱盖章的老头会陆续将三件珍宝放进这个小屋子,然后把这个暖阁改为后世家喻户晓的“三希堂”。
老朱坐在里边,开始规划此次出征计划的人员组成,索伦营肯定要去,但不是主力,八旗军是公认的清军精锐,应该可以作为主力军,就是不知道这群也算马上民族的子弟打仗怎么样,老朱决定等会会儿跟阿桂去军营里看看。
于是老朱依着乾隆的记忆问阿桂,“八旗军现在大概是二十多万人吧。”
等候己久的阿桂忙回答道“京畿重地只有十万人左右,在外也有十余万。”
老朱想了想道“禁旅八旗不能全部调走,留五万拱卫京城吧,然后从各地绿营在召五万人来,对外就号称二十万大军。”
“索伦营常年征战,应该也不需要动员,但要给他们集合的时间,朕亲自去动员八旗军,顺便看看我……八旗子弟近来的训练情况。”
老朱觉得自己一个明朝的皇帝说这话有点恶心。
“至于各地绿营的话,先将朕的圣旨发下去,向西川集合,就不用到京城了,西川地势复杂,战斗计划势必到那边才能周密。
朕到了那西川,还有动员的时间。”
老朱似乎在与阿桂商量,语气却不容置喙。
“至于庆复嘛,就先不要回来了,朕亲自去找他,张广泗也安心的当他的贵州总督,此仗用不上他。
其余相关事项你去找讷亲沟通一下,他一个兵部尚书,要是搞不定这些事情咱……朕就扒了他的朝服,喊他滚回去种地。”
老朱还是有些不习惯自己的身份。
阿桂则是低头不敢说话,毕竟是位高权重的讷亲大人,他可没有评价的权力。
“朕任命你为定西将军,随朕一起出征,平定大小金川的叛乱。”
老朱考虑到阿桂毕竟官阶不高,给他冠了个荣誉虚职,好跟讷亲沟通,至于指挥,肯定还是自己来。
说着老朱回想了整个计划,暂时没有发现什么缺漏,于是让阿桂随行前往军营视察八旗军的情况。
阿桂有些懵逼“这就完了?
皇上就让我来听他讲个计划,那还商量个鸡毛啊。”
阿桂有些凌乱,但还是跟着老朱走了。
庆复可就哭了,他老人家接到消息都走到一半了,老朱一个圣旨又让他回到了那个兵荒马乱的西川。
随着老朱一个又一个圣旨的下发,清朝庞大的国家机器也开始飞速的运转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