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远杨落雁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奔跑的八零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是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的倾心著作,吴远杨落雁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这个女人,除了个子矮一点,体型壮一点,脸盘大一点,脖子粗一点,皮肤暗一点,腿腿肥一点,手手胖一点,没啥其他毛病了。
即便都只是一点点,可加到一起的总体效果一看。
和杨落雁竟已是天壤之别。
再加上略显刻薄的面相,骨子里的嫌贫爱富,真真让人很难喜欢。
敢问吴远咋知道这么清楚的呢?
因为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上辈子跟他过了仨月的亲媳妇徐艳梅。
老实说。
三十多年过去,记忆里对徐艳梅的印象早就模糊了。
即便是徐艳梅几乎把脸怼他脸上,吴远也有些对不上号。
但是等对方一开口,那三分凉薄、七分讥讽的语气一出口,就跟刀子一样直刀人心,吴远立刻就确定了。
是他上辈子名义上的媳妇没错了。
“呵呵,你是不是还在想支书家的掌上明珠、四邻八乡的美人胚子杨落雁呢?”
“呵呵,我劝您哪,做人还是要现实点。找对象之前,要先撒泡尿照照自己个。”
“老话都说了,娶媳妇娶贤,纳妾才纳色呢,杨落雁不适合你!”
“既然三姐先前托人跟我爸提过,我也就不拿乔了。我不嫌弃你家里一穷二白,愿意跟你过过苦日子。毕竟同甘共苦,才能苦尽甘来嘛,你说是不是?”
吴远顿时摸不着头脑。
徐艳梅什么时候改了嫌贫爱富的性子了?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对,今儿太阳压根就没出,一直阴着天哩。
实际上,吴远所不知的是,他三姐夫带着1000块到支书家提亲的事儿早就传遍了。
徐艳梅一听,吴远家居然能拿出1000块钱,甭管是不是吴远自己个挣的,那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置办个三转一响,是绰绰有余了。
北岗县这种小地方,自是不能跟大城市的‘电话、电冰箱、电视机’三电相比。
这也不算辱没她了。
于是徐艳梅这才一大清早,便不请自来了。
吴远不管徐艳梅为啥而来,反正两世为人,他不可能掉进同一个坑里两次。
“你走吧,我没看上你!”
徐艳梅当时就炸毛了,两手一叉腰,凶狠得像个母夜叉。
“哟,把你给能耐的,不就是有个1000块钱么?真当杨支书看上你这点钱,还做着迎娶杨落雁的春秋大梦呢?”
“姑奶奶不怕明着告诉你,等你吃不到杨落雁这天鹅肉,回头再来找姑奶奶,可就不是这么个价了!”
吴远也是丝毫不软,带上手把人往外撵:“你放宽心,我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找你。拜拜了您嘞!”
与此同时。
杨支书家的五间红砖大瓦房里。
杨落雁正坐在床上,生着闷气。
她被亲爹禁足了。
这话说出去,都没人敢信。
以前谁不知道,杨支书这样的钢铁硬汉,最宠的就是掌上明珠小闺女。
谁知道宠到最后,竟然宠到关禁闭了。
不过杨落雁对杨支书倒是没多少怨恨,那毕竟是亲爹。
但她很担心,这两天没去,吴远吃什么,喝什么,冷不冷,饿不饿呀?
哎呀,急死个人哩。
恐怕杨落雁自己都没意识到,她的一颗芳心,已经充满了对吴远的牵挂。
院子里的大黑叫了。
有人回来了。
杨落雁连忙从床上起身,对着房门一阵猛拍:“有没有人呢,有没有人?”
“叫什么叫,叫魂儿呢?”
回应她的是亲妈刘慧,那冷淡的声音。
“哎呀,妈,你怎么也不帮我?”
杨落雁幽怨地道:“往常你对抗我爹,我哪回不是站在你这边?你忘啦?”
“你就这么稀罕那小子?”
“当然啦,我们同学九年,知根知底。妈你不也说过,当初想要嫁给志同道合的同学,如果不是下乡插队,也轮不着被我爹捡了便宜么?”
“我还跟你说过,努力嫁到城里去,脱离农村这个鬼地方,你怎么没听进去?”
“反正我非吴远不嫁,城里那个病秧子,让人一见就不舒服。”
刘慧闻声,就多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人家是病秧子,没事别咒人家。”
杨落雁悠悠地道:“我本来也不确定那人是病秧子,可自打见过二十郎当小伙子的精气神样儿,我就彻底确定了。城里那家伙一定有病!”
刘慧闻声一凛,蹭地贴近了房门。
“你怎么见过小伙子的精气神儿?你跟吴家那小子究竟怎么样了?”
“哎呀,妈,你想哪儿去了?”杨落雁解释道:“数九寒天的,吴远赤膊在家打家具。这事换做城里那男的,他成么?”
刘慧怼道:“城里那人家,条件好,用不着吃这苦。”
“哼,妈,这话你自己个信么?”
“行了,老实呆着吧,等你爹回来再说。”
事实上,这两天已经陆续有消息传过来,说城里那个提亲对象,身上有病,一直在吃药。
杨支书没有直接信。
却也为了稳妥,托人去打听了。
这事儿,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等到下傍晚。
阴了一天的天气,竟然出了太阳。
只是一出来,就是夕阳,却在天边画了漫天的晚霞。
杨支书气急败坏地回来,身后跟着唯唯诺诺的媒婆孟大嘴,“杨支书,这事儿我是真不知道啊,你千万要信我。哎呀,我可冤死咯,这可怎么办哟……”
作为十里八乡有名有号的媒婆,孟大嘴也没曾想,能在给支书闺女说亲这事儿上翻车。
当然,这些年她也不是没翻过车。
可翻谁的车不行,偏偏翻支书宝贝闺女的车?
这要传出去,孟大嘴这招牌就算是彻底砸了。
杨支书可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支使着媳妇把当初下聘的礼品和彩礼全都拿出来,亲自写了份收据,让孟大嘴签字画押。
即便是愤而退婚,杨支书也没忘了这些手尾。
可见能在十里八村干这么多年支书,那绝对不是白给的。
很多时候,杨支书的名头说出去,甚至比乡长、镇长更好使。
孟大嘴提着礼品,跌跌撞撞地走了。
里屋被禁足的杨落雁,却喊得比谁都带劲。
“爹,爹,该放我出门了吧?”
杨支书挥挥手,媳妇就给小闺女开了门。
没曾想,杨落雁一得了自由,就忙不迭地往外跑。
“站住!”
结果被杨支书一声喝住了:“这黑灯瞎火的,你往哪儿跑?年轻人,瓜田李下,也不知道避讳!我不管你有什么事儿,明儿再出门。”
吴远小两口前脚到家,杨支书后脚就跟到了。
吴远连忙支使着钟文强给老丈人倒水,他顺便拆了包烟,递过去。
杨支书一瞧,这烟都是新拆的。
再加上,屋里并没有什么烟味,便很识趣地推掉了。
“爹,自打我嫁过来,你可是头一回登门啊。我妈都来了好几次,就你难请。”
此时没外人,杨落雁对亲爹也没必要针锋相对了。
杨支书吹着空调的凉风,又摸摸堂屋的电冰箱,啧啧道:“你这小家搞得确实挺好,怪不得你妈赞不绝口的,跟我说了好几回。”
接过钟文强递来的热水,杨支书在椅子上坐下道:“这回我过来,主要是跟你俩说一声。”
“今天我叫吴远过去,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想让他讲讲,在外头倒腾国库券有多不容易。打消你二哥那种‘别人的钱都跟大风刮来似的’的错误观念。踏踏实实地,好好过日子。”
吴远连连点头。
杨落雁却是得理不饶人:“依我说,你有这想法,就是对二哥心存幻想。他要是能听人劝,何至于沦落到这地步?反倒是吃了这次的大亏,说不定能涨点记性。”
杨支书长叹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不谈他们的事了。”杨支书话锋一转:“我最近听到不少消息,说别的村里有人在仿制你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你得上点心。”
吴远并不意外。
如今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利润空间丰厚。
又被吴远一手打造成为陪嫁的一样大件,甭说是在十里八村,就是在县城里,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种情况下,出现更多的逐利者,太正常了。
这是充分竞争的表现。
不过这意味着,他必须加快县城里家具门面或者柜台的开设,尽快树立起一个家具品牌来,以便抢占城市这块主要市场。
夜深人静时。
席梦思床上,杨落雁枕着丈夫的手臂,两口子说着悄悄话。
“自打我发现你的四个存折之后,我就一直有个问题,左想右想,都想不通。”
“什么问题?”
“你说你都挣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没想着在大城市找个城里姑娘过好日子,偏偏回到我这个农村妇女身边过苦日子?”
“你当初不也放弃嫁给城里人,选择了我?”
“这不一样,这可是100万哎!”
“没有你,我可挣不了这么多钱。”
“为什么?”
“因为你旺夫!”
“有道理!嗳,你干嘛呢,别闹……”
蔺苗苗连续跑了三天,腿都跑细了,这才找过来十多个服装厂的小姐妹或同学。
县里的服装厂不太景气,早就不怎么开工了。
以至于这些女工,都分散在各处。
让蔺苗苗东跑西颠的,一阵好找。
好在最终,舅舅吴远相中了五个人,也开出了100块的工资。
几位小姐妹欢天喜地,简直把蔺苗苗当亲人。
蔺苗苗暗自庆幸,得亏当初留了个心眼,没有照实说过自己的工资。
如此以来,蔺苗苗自然就成了这五个小姐妹的头头。
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大权。
只是队伍大了。
工作场地不可能仍旧安排在吴远家里,必须找间宽敞的房子。
吴远跟杨支书一说,又在村部,工场的隔壁安排了房间。
如今场地有了,人也够了。
就差缝纫机了。
吴远带着蔺苗苗直奔百货公司,直接定了4台。
161块钱一台,不包送货上门。
于是吴远又多出了10块。
回去的路上,路过下圩村。
吴远让蔺苗苗先回去,自己去了三姐家。
蔺苗苗巴不得先回去吹空调,车子一蹬,转眼跑了个没影。
到了三姐家,吴秀华正在院子底下乘凉。
屋里明明有电风扇,也舍不得开。
“三姐夫不在?”
“去村部了。不过他留了信,找了个关系,正好这条线上的人你都熟,你亲自去跑最合适。”
吴远接过三姐从屋里拿出来的纸条。
好嘛,还真是熟人。
怪不得陈大姐处心积虑地买走了那把黄花梨太师椅,敢情是送给亲爹,刘主任他老丈人了。
刘主任老丈人陈老先生,刚从县领导班子退下来,转到县人大养老了。
理清这关系,吴远直言道:“那就请陈大姐带个话,我请他们吃顿饭,三姐夫也跟我一块去呗。”
吴秀华一听,自是喜出望外。
“幺弟,你有心了。最近你三姐夫有心往乡里活动活动,要是能搭上这条线,就妥了。”
吴远却有些疑虑:“陈老先生已经转人大了,会不会人走茶凉,说话不管用?”
“那倒不至于,乡镇一级的人事调动,他还是说得上话的。”
吴远点点头,重振信心:“就算人走茶凉也不打紧,只要他能给咱指条路子,咱们该花钱花钱,该请客请客。三姐夫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全力争取。总之,我全力支持。”
打吴秀华家出来,吴远没有回家,直接折返回到机关大院。
找到刘主任家门上,跟陈大姐把这事一说。
陈大姐满口答应。
一切水到渠成。
隔天晚上的饭局上,吴远还额外替三姐夫备了一份厚礼。
总不能请陈老吃一顿饭,让人办两件事。
没这个道理。
陈老先生听了他的事儿,当场答应下来。
本来就是政策框架内可以操作的事儿,又是国家试着鼓励的方向,他没什么为难的。
至于熊刚的上调一事,陈老先生也提点了一句。
“从村支书到乡里这一步,未必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句实话。
熊刚诚恳地表示接受,但依旧坚持,想要进步。
这不难理解。
毕竟熊刚刚刚三十出头,没必要在村支书上干到杨支书那样的年龄。
想要沉淀下来,那是四十岁以后才会考虑的事。
吴远也很赞赏三姐夫的坚持。
年纪轻轻的,这么早躺平做什么?
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躺平。
饭局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熊刚一直坚持到送走陈老先生一家人,这才颓然一倒。
醉在吴远的怀里。
吴远也顾不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只能寄放在饭店这里,叫了辆面的送人回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