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一路高升全本小说推荐

一路高升全本小说推荐

玲玲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玲玲”大大的完结小说《一路高升》,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玲玲杨振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

主角:玲玲杨振   更新:2024-08-23 11: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玲玲杨振的现代都市小说《一路高升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玲玲”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玲玲”大大的完结小说《一路高升》,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玲玲杨振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

《一路高升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杨振看看和汪御史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转了几个街道,很快就到了兴隆胡同,汪御史的家就在胡同里。杨振走近一看,这里的房舍虽然平整,但是高度却远不能和那些达官贵人的宅子所比拟,一看就是普通的百姓人家,杨振不料这个汪御史如此清廉,心里不禁对他暗暗产生了一丝好感,他抬眼一看,汪家是个四合院,大门上的陈锈班驳证明了它的年代久远,他整了整衣冠,走上前去,扣了几下门环,然后退后几步,等待开门。

不一会儿,大门开了一条缝,一个满头白发、穿着灰白布袍的老仆探出了一个头,他打量了杨振两眼,忽然惊喜的说道:“你就是杨会元吧?我家老爷已经等候多时了。”说着,把门全部打开,站在门口,恭敬的迎接杨振。

杨振点点头,走了进去,抬眼一望,院子虽然不大,却种着一些他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树叶青翠,分外喜人,在初春竟然能有这样的景色倒也是一种惊喜,在正中的房子前站着一位玉树临风的少年公子,杨振定睛细看,正是汪士直。

“杨兄,你来得正好,家父正在等你呢,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汪士直兴奋的迎了上来,拉着杨振一起向屋内走去,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我答应过的事怎么会不作算呢,君子一诺千金,岂是那么容易反悔的吗?”杨振正色道,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深受程朱理学的浸染,处处以信义为先,所以也不忘表白一下。

“是,是,小弟说错了,请杨兄千万不要见怪。”汪士直自知说错了话,惶恐的连连道歉。

杨振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于是挽着汪士直的手进了里屋,

进了里屋,杨振发现陈设十分简陋,一张八仙桌摆在正中,两边放着两张破旧的椅子,其余的也是一些必须的家具,汪士直招呼杨振坐下,自去向汪御史禀报。

杨振坐下后,在喝茶等待的时机,忽然看到正中墙壁上挂着一副画,画中几棵大树之间一只斑斓大虫,正张开血盘大口,凶相毕露,从山上作势欲扑,一只小黄雀离它的爪子只有一步之遥,却浑然不觉,正悠闲自得的啄着小虫。杨振大惊,这副画似曾相识,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猛然间,他想了起来,那次在张居正书房里不也曾看多过吗?一个堂堂御史怎么在自家正堂中挂着一副寓意如此明显的画呢,岂不是授人以柄吗?他究竟是何用意?如果传到张居正的耳朵里去,即使他能饶过,恐怕皇上也不会放过他。正为汪御史担心不已心,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心知必是汪御史来了,连忙将眼光从画上移开。

“杨公子久候了吧?快快请座。”汪御史脸上带着微笑,快步按住了正要起身施礼的杨振。

杨振微微欠身本只想客套一下,见他如此趁势坐下,汪御史坐下来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缓缓放下,说道:“刚才进来时,看到杨公子正在看这副画,没想到你也感兴趣,让您见笑了,不知道公子从中看出什么名堂来了吗?许多人都说这副画粗俗不堪呢!”

汪涵道说着笑眯眯的望着杨振,杨振心想,这分明是在试探自己,在没有搞清楚他今天的用意之前,还是不要乱说话为妙,以免祸从口出。他想了一下说道:“请恕晚辈愚钝,实在看不出什么来,我只是被那栩栩如生的猛虎吸引住了而已。”说到这里,停顿片刻,发现汪涵道脸色微变,于是又加了一句,“不过,既然汪大人把它挂在正堂中,我想一定别有用意的,这副画寓意高远,非是平常人所能揣测的。”

“哈哈,杨公子果然慧眼啊,看来我今天找对了人。”汪涵道忽然站起身来,脸色变得非常严峻,他转身朝内室走去,边走边说道,“杨公子请进来,我有要事相托!”

杨振心头一凛,知道马上就要切入正题了,不过他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以前林冲正是莫名进入了什么白虎堂才遭人陷害的,自己今天不会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吧?正在犹豫不决时,汪涵道停住脚步道,“杨公子你怕什么呢?我又不会把你吃了!”

这句话激起了杨振心头一阵怒火,他把心一横,抬脚跟了上去,大不了是一死,可是男人的尊严哪容他如此玷污啊!进了内室,只见汪涵道手里拿着一个本子说道:“这是我拟就的奏本,请杨公子过目,给点意见。”说着就递了过来。

杨振大惊,对明朝的历史他还是有所了解的,话说锦衣密探无处不在,且常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他们的奏本只有皇帝一人可以阅读,旁人看到的话就是死罪,眼前这个汪御史动机不明,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害自己,虽然自己帮过他儿子,可是他毕竟和杨先庭是对头,难保他不会对自己下手,想到此处,他慌忙摇手道:“岂敢,岂敢,汪大人的奏本我怎么可以看呢,再说我也没那个资格看啊!”

“杨公子千万不要这么说,虽然现在你尚是白衣,但是以你的才气,况且你又是举人出身,一月后的殿试肯定能够高中,还怕朝廷不会授你于官职吗?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同朝为官了,因此杨公子不要再谦虚了,将来总要上朝为官的,难道你能对朝廷上下的事不闻不问吗?再说你又是小儿的老师,看看又有何妨呢?”汪涵道一口气说完,把奏本塞到了杨振的手里。

杨振这才明白汪涵道今天的所为绝对是事先计划好的,自己一个白丁,他为何要将这么重要的事告诉他呢?他很快就联想到了两点,毫无疑问除此之外,绝没有其他的原因了。第一,他是京城第一举人,一月后即将参加殿试,前途不可限量;第二,坊间传言宰辅大人对他有提拔之意,很有可能是宰相大人的得力助手。他顿时想到当时的历史史实,御史似乎不屑于张居正的为政之道,对他多有弹劾,虽遭贬斥,仍不罢休,如此看来,汪涵道的根本目的肯定是针对张居正的,可是不知道他具体想怎么做?自己究竟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呢?

不容他多想,汪涵道又催促道:“杨公子难道真的畏惧权贵吗?好象不似你的为人啊,昨日看你计惩恶商,多勇敢啊!今日怎么就变了一个人似的了?”

杨振知道汪涵道在激他,心头火起,顿时就想发作,忽然想到不能太冲动了,且看看他奏本上写些什么再作打算,谅他也不至于当场翻脸,于是接过奏本,走到一边,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才读了一个开头,杨振就惊得目瞪口呆,汪涵道的奏本上写的果然和张居正有关,而且措辞十分激烈,如果被人知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张太岳欺君毒民、收受贿赂、卖官鬻决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凌辱缙绅、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政、居心叵测等等一条条鲜明的罪状呈现在杨振眼前,让他感到触目惊心,不由得扔掉手中的纸说道:“汪大人,你,你------这是你写的吗?”

“当然是我写的,难道你以为这种事情还可以找人代替的吗?”汪涵道得意的说道。

“可是如果张大人知道此事的话,恐怕------”杨振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在朝为官的人都知道攻讦张居正的下场,当今万历皇帝极度信任宰相大人,谁要是弹劾张居正就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即使张居正放过攻击者,皇帝一道圣旨就能彻底打败他们,再有张居正的支持者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此起彼伏的上疏,直到将攻击者打垮!汪御史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为何还要这么做呢?难道他看到了张居正年岁已高,身体多病,想兵行险着吗?或者说他是一个铁面御史,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完全为了大明的天下,一心想做一个比干那样直谏而死的大忠臣,千古留芳,杨振倒宁愿相信他是后者。

“为了朝廷,为了皇上,我早就将身死置之度外了,我这把老骨头又算得了什么,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大不了一死,但人之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朝中多阿谀奉承之辈,一些正直的大臣多遭到排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天下迟早会变成他姓张的,我希望能以我的鲜血唤醒那些有良知的人,起来揭发他的真面目,让皇上能真正的成为一国之君,这样我的鲜血,我今天的努力也就没有白费了!”

汪涵道说着声调渐渐高了起来,脸上因为激动而逐渐变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毕现,胡须也吹了起来,双眼怒睁射出愤怒的火焰,右手随着他抑扬顿挫的声音不时扬起,一个铮铮铁骨的御史鲜活的出现在杨振面前。

可惜杨振不是三岁小孩,他知道读书人一旦为官,经过官场的浸染,除非是真正的书呆子,不然的话一个比一个心计深沉,深不可测,汪涵道的话究竟有几分可信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不动声色的问道:“汪大人的高风亮节在下一直有所耳闻,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在下无官无职,大人却把这些话告诉我听,请恕我愚昧,实在猜不透大人的用意,请明示。”

“杨公子果然是聪明人,我没有看错你,你才华过人,远近闻名,我这个奏本呈上御前很有可能就会让我人头落地,再无第二次的机会,因此想恳求公子替我润色笔墨,因为时间仓促,加之事关机密,我无暇仔细琢磨,只有请公子帮忙了。”汪涵道望着杨振,恳切的说道。

原来这样!杨振心想这个御史也真有趣,这种事情讲究的是真凭实据,难道还讲文采吗?骆宾王的《讨武瞾檄》那么精彩,有用吗?想到此处,他说道:“你不怕我告密吗?”

“不怕,怕的话也不会找到你了,我相信你的为人!”汪涵道一字一句的说道,态度非常坚决。

杨振顿感左右为难,自己怎么能帮他这个忙呢?如果被人告发的话岂会有自己的命在?但是不帮他的话,他肯定还会去找别人,一样难逃一死,难道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这样正气凛然的御史去送死吗?虽然张居正也许是自己将来的靠山,是自己飞黄腾达的阶梯,可是大明王朝也需要汪御史这样的忠臣啊!自己阴差阳错来到明朝,总该做点什么有价值的事吧,好,先把这位铁面御史救下再说!杨振拿定主意,先把奏本接下,拖延一些时日,再想办法说服他放弃这种无谓的方法,于是他说道:“好吧,承蒙汪大人看得起,我就尽我所能,希望能为朝廷出点微薄之力吧。”




杨振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李承运,只见他身穿绸缎长袍,头戴四方巾,脚穿一双黑靴,手中拿着一把折扇,腰间挂着一块似玉的饰物,年纪很轻,大约二十上下的样子,他轻轻摇着扇子,望着杨、汪二人,微微笑着,嘴角间透出一股轻蔑的味道来,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神态。

“哈哈,你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到你娘怀里去了呢?”李承运挡住了汪士直的去路。

“哼,我想你是看错人了吧?我姓汪的绝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人,既然答应了你,怎么会不敢来呢?倒是你仗着你爹的名头,惹是生非,我请问你有几分真才实学?你能写出一篇让众人都称赞的文章来吗?”汪士直不甘示弱,反唇相讥。

李承运不料汪士直如此强硬,愣了一下,当他看到杨振时,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这么嚣张,原来是找了帮手来了!他是什么人?这是我们之间的事,不需要外人来插手。”

“他是我表哥,根本不能算是外人,再说,不就是写一篇文章吗?你怕什么呢?”汪士直冷笑道。

“我会怕你?笑话!我看你今天还能写出什么来?”李承运急红了脸,几乎要恼羞成怒了。

“让他们进来。”一个冷峻的声音突然在众人背后响起。

李承运闻声大惊,连头也不敢回,乖乖的让开一条道来,杨振抬眼一看,一位锦衣玉服的少年公子在众多随从的护卫下从里面走了出来,当他看到此人的面孔时,顿时吃了一惊,原来此少年公子就是前几天在街上调戏少女的那人,他怎么会在这里?杨振暗想糟了,他一定是来报复了!

少年公子也发现了杨振,他怔了一下,随即醒过神来,走上几步,说道:“原来是你啊,我还以为是哪路高人呢!”

杨振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么巧啊,公子怎么也到这里来了?”心里在盘算着该怎么应付他。

少年公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望了一眼汪士直,道:“我早就料到你没那么大的本事写出那样的文章来,原来你找了这位公子,怪不得呢!”

汪士直还想狡辩:“的确是我写的,不相信的话我当众再写一篇给你看看!”

“不必了,你的才识我很清楚,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前几天那篇稿子就是你这位表哥写的吧?”少年公子显得很老成的样子。

杨振生怕汪士直再说错什么,眼前的这位少年公子,身份不明,敌友未分,直觉告诉他此人千万不能得罪,于是连忙抢先说道:“这位公子见笑了,其实我并不是汪公子的什么表哥,我是他的老师。前天他拿来的那篇文章正是在下所写,让您见笑了。”

杨振如此客气、谦虚倒出乎少年公子的意料之外,他说道:“公子不必多心,你文章写得不错,我非常喜欢。不过,我想亲眼看你再写一篇出来,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杨振心想,你是谁呀,你要我写,我就得写吗?让你佩服了又能怎么样呢?他说道:“公子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那就算了吧,我的那点水平,写出来不是让大家笑话吗?”

少年公子把脸一板道:“我说让你写,你就得写,不然的话他可没那么容易离开这里。”

杨振不料这少年公子情绪变化那么快,一会儿还是满脸带笑,一会儿就阴云密布了,看看他身后站着的那些虎视眈眈的随从,情知此人得罪不得,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服软,他说道:“公子何必如此说话,如果公子真的想叫在下写的话,在下又怎会不从命呢?不过,到现在我连公子的尊姓大名都不知道呢?”

“哈哈,本公子姓朱------”

“公子,您忘了吗?”少年公子身旁的管家急忙打断他,道“我家公子叫朱郁,你就别顾这个了,我家公子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大胆,我让你说话了吗?”少年公子大怒,回头道,“自己掌嘴十下!”

那管家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低着头,扬起手来,噼里啪啦的连打了十下,然后捂着肿大的嘴巴退到了一边,少年公子骂道:“不识趣的奴才,以后再敢这样,有你好受的!”

他又换了一副笑脸,朝杨振说道:“公子见笑了,下人不懂礼貌。不过,你这篇文章可是一定要写的。”

杨振捉摸不透这位公子的脾气为何如此奇怪,但看今天的场面不写文章是脱身不了了,幸亏自己作好了准备,想到此处,他说道:“既然公子厚爱,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好,果然爽快,来人,笔墨伺候。”朱郁大声招呼。

很快,几个随从就搬来了一张四方桌,文房四宝也拿了上来,杨振走到桌前,早有人将纸铺开,替他磨好墨,然后将毛笔递给他。杨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望了一眼众人,众人眼神各异,他将毛笔蘸满墨汁,端正姿势,脑子里细细的回想了一遍《左忠毅公逸事》,心想他们谁都没见过这篇文章,只要自己将开头默写出来,想必他们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思谋已定,他得意的一笑,弯下腰去,挥笔就写。

不一会儿,洋洋洒洒,几千字写罢,杨振将笔一扔,擦了一把汗说道:“献丑了,写得不好,还望公子见谅。”心中却仍然有点忐忑不安,明朝人会欣赏清朝人写得文章吗?当然,因为牵涉到明朝的一些文和事,他稍稍作了一些改动。

管家把文章交到朱郁手中,朱郁皱着眉头看了一会儿,脸色越来越凝重,杨振一看不对劲,暗想这姓朱的看来不识货,还是尽快想想脱身之计吧。

“好,好!果然是好文章!”朱郁忽然拍手称快,把众人吓了一大跳,那些人醒悟过来,连忙纷纷附和称赞。

杨振浑身惊出一阵冷汗,暗叫一声好险,面上却不动声色,谦虚的说道;“多谢朱公子夸奖,写得实在上不了台面。”

“不,此文声情并茂,文辞端正,条理清晰,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我看了十分欢喜。况且又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更是难能可贵了,我想,本朝少与几人能达到你的水平了!”朱郁大声赞道。

惭愧啊!杨振心想,这朱郁分明不懂得这篇文章,方苞听见这番评语岂不是要被气死?他脸上微微一红,幸亏朱郁没有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自己也在剽窃别人的文章,根本没资格笑别人!

“朱公子太抬举了,我当不起这个评语啊,实在是羞愧!”杨振说的是实话。

朱郁突然凑近杨振低声说道:“其实我也看不懂这篇文章,不过,看你的毛笔字非常不错,所以就料定你的文章肯定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杨振一愣,原来这朱郁也是在忽悠他啊,他暗自庆幸自己练过几天毛笔字,不然今天可就出洋相了,他尴尬的笑了一下,道:“朱公子说笑了,在下只是一时侥幸罢了,不过,请你也不要再拿汪公子开玩笑了。”

“那是当然,不过,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以后说不定还有事要请你帮忙呢!”

“如有所需,在下一定尽力相助。”杨振随口应付。

“你说真的吗?”朱郁却非常认真。

杨振点点头,心想他不会让自己去做什么违背良心道义的事吧?朱郁点点头,说道:“好,我记住杨公子这句话了,那我们改日再会。”

朱郁笑着转身就走,一帮人随即蜂拥而上,杨振看着他们的背影,摇头苦笑,自己真够倒霉的,碰上了这样一帮不明所以的人,自己还有事应付不来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