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祺李善长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阅读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由网络作家“荒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是作者“荒尘”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李祺李善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朝穿越,我来到大明,成为勋贵之子。要在一般朝代,我可能就直接一生幸福了。可我在大明,我的身份就是催命符!事实上,历史上的原身就被抄家灭族,全家死光。既来之则安之,不想死的我当然要另谋出路。那就,当个毒士,让太祖看看我的决心!首先,先把贪官剥皮萱草一下吧,桀桀桀……...
《精选篇章阅读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精彩片段
震惊!
震撼莫名!
“这简直……惊世骇俗!”
看完了上策之后,朱元璋哆嗦着身子,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徐达,后者也是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在这位当世第一名将眼中,李祺这三策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朱元璋和徐达君臣多年,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所以立刻下令道。
“传李祺,速来觐见!”
“还有朱棣,一并唤来!”
李祺要见,朱棣要培养。
老四这种天生将种,培养好了就是国家柱石。
片刻之后,李祺来了。
他正和李景隆蹲在辕门外面插科打诨。
结果冷不丁一张大手伸进他衣服里面,将他拎了起来,顺手还拎起了李景隆。
眼瞅着人高马大像铁塔似的常茂,李祺最终还是放弃了抵抗。
他也懒得动弹了,任由豹头环眼的常茂拎着他和李景隆,一同来到了中军帅帐里面。
众将见此情形,顿时全都哄笑不止。
“哑巴了?”常茂怒道,踹了李祺一脚,“陛下当面,还不跪地行礼?!”
李祺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跪倒在地上。
“臣李祺叩见陛下,愿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寿绵长,喜乐安康……”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众将神情顿时全都变得古怪了起来。
你他娘地不至于吧?
刚见面一进门就开始舔了?
要不要点脸啊你!
朱元璋嘴角有些抽搐,给了常茂一个眼神。
后者当即会意,直接一巴掌呼了上去,打得李祺嗷嗷直叫。
“兔崽子,能不能有点血性?”
茂太爷没好气地臭骂道。
李祺捂着后脑勺,满脸委屈不愤。
这些天杀的武将勋贵,一个个都是什么好淫!
尤其是老朱这个狗皇帝,公报私仇最是混账!
朱元璋向李祺招了招手,示意他走上前来。
“这是你写的文章?”
李祺点了点头。
“陛下英明,慧眼如炬!”
众人:“???”
尼玛?
这都能硬舔?
朱元璋也是老脸一红,心情很是古怪。
跟这兔崽子聊天,真是得劲啊!
不过他笑骂道:“严肃点,朕有几处不太明白的地方,你详细说说!”
“比如这一处,你说‘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具体解释一下!”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一众将领或许听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他们又不是玩政治的,而是专门负责打仗的,所以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父子三人却是眼睛一亮,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有味道。
是以朱标和朱棣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李祺,这个刚刚公认的“大孝子”,期待着李祺的高见。
李祺哪里经历过这等场面,一时间难免有些紧张。
要知道,在他面前的,可都是大佬巨头啊!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大明第一太子朱标!
大明靖难篡位的永乐皇帝朱棣!
以及辅佐朱元璋削平天下定鼎大明的开国名将天团!
不紧张才有鬼呢!
李祺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了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大明与高丽爆发战争……”
李景隆小声嘟囔道:“这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高丽怂得跟孙子一样,他们哪有这胆子……”
话音未落,李景隆就满脸惊恐地捂住了嘴巴。
因为李祺正带着一众巨头大佬恶狠狠地盯着他!
朱标见气氛有些尴尬,顿时笑着开口道:“景隆说的也有道理,我大明立国后,高丽第一个遣使入明奉表称臣,所以两国邦交还算不错。”
“李祺,不如换一个例子。”
太子爷开口了,而且还是用商量的语气,李祺也不能不卖他这么个面子。
“那就用倭国吧!”
果然,提到倭国,上到皇帝朱元璋,下到纨绔李景隆,都是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这一次,也没有任何人反对。
“如果我大明与倭国爆发战争,那么根本原因会是什么呢?”
朱标再次开口,这位史上第一太子爷,一向以体贴入微得到拥护与爱戴。
“倭贼冥顽不灵,从事海盗活动,频频袭扰我大明沿海地区!”
“如若大明与倭国爆发战争,那么这倭寇劫掠一事当为主要原因!”
李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的解释,对也不对!”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明之所以远征倭国,是为了保护沿海百姓,对不对?”
朱标思忖片刻,随即点了点头。
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执政为民深入骨髓,所以对李祺这种说法表示赞同。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我们一开始的目标,本就是为了百姓,那么战争带给大明百姓会是什么后果呢?”
李祺看向太子朱标。
“其一,但凡大战骤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常识,那朝廷势必会征召抽调数万甚至十数万的民夫劳力输送粮草辎重;此外就是远征倭国的将士,动辄数万人,一去不知归途,更不知能否活着回家。”
“而民夫劳力却是农户人家耕种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他们去打仗或是去输送粮草辎重,那么农户耕种就会受到影响,粮食产量会不可避免地大幅度降低……”
常茂听得有些不耐烦了,直截了当地开口追问道:“兔崽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就是,我们发动战争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是为了让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祺高声道:“但不管是将士伤亡,还是粮食减产,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百姓子民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战争,本质就是罪恶的,也会带给百姓子民更多的痛苦!”
哟呵,这兔崽子还是个反战派?
大将军徐达脸色一沉,冷笑道:“李祺,那如你所说,难道我大明就要龟缩不出,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蛮夷不断劫掠袭扰,甚至杀入我大明疆土吗?”
大将军发飙,没人可以忽视。
李祺也不例外,所以他立刻改了口。
“当然不是!”
“这就要考虑到战后结算问题了。”
“还是这个例子,我大明远征倭国,然后王师踏平了倭国,那会有什么不同?”
“倭国一切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金银财物、粮食粮产、矿产资源甚至是男女人口……都将会是我大明合法所得!”
“有功将士将会得到大量赏赐,他们通过一次战争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得日子;阵亡英烈可以得到朝廷抚恤,甚至是倭国奴隶,帮助他们继续耕种,日子也会渐渐好起来……”
“所以,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我大明远征倭国,绝不只是为了保护沿海百姓,就要舍弃其他子民的利益,而动员大军前去远征倭国,而是可以为了大部分百姓子民的利益,去征服这个卑劣国家!”
众人:“???”
啥?
他说啥?
男女人口?
咋滴男为奴女为婢啊?
你小子真是个毒虫啊你!
嗯。
他要人口买卖。
这厮当真是无法无天,丧心病狂!
众人尽皆神情古怪地看着李祺,就连朱元璋也不例外。
老朱同志从来没有想过,打仗还有这么多的道理,今天也算是涨了见识了。
“李祺,朕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皇帝陛下开了口,身为臣子要立刻行动。
李祺再举了一个例子。
“那就谈谈北元吧!”
“我大明为什么要发动北征?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边镇百姓不受劫掠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北元实力犹存,他们仍然掌控着大量的疆土,仍然可以对我大明造成军事威胁,所以必须要北征,必须打残这北元,我大明才可以安枕无忧!”
“所以,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因为大明不能容忍周边四夷有强敌存在,所以大明才要出兵北征!”
“但我大明远征倭国之后,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战略意义,都可以满足政治经济需求,可草原蛮夷呢?”
李祺看向了老朱同志,沉声道:“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我大明王师彻底击溃了北元,将北元残存势力全都歼灭,占领了漠北这块土地,那又如何呢?漠北草原乃是苦寒之地,粮食作物无法生长,根本就不适合大明子民生活。”
“也就是说,我大明即便歼灭了北元,过不了几十年,蒙古或是其他游牧部落,又会卷土重来,除非我大明能将在这草原上铸造城池,并迁徙子民移居,将其彻底纳入我大明版图!”
话到此处,所有人都沉默了,连朱元璋也不例外。
因为,李祺这话,都是真的。
那些个草原蛮夷,如秦汉之匈奴,隋唐之突厥……草原部落从未真正被中原王朝消灭过。
当中原王朝鼎盛之际,也不过是将其赶跑罢了。
但过不了多久,这些草原蛮夷又会卷土重来,觊觎中原的富庶繁华,再次南下劫掠打草谷!
这就是真正棘手的地方!
弱小不敌时,就选择迁徙跑路!
强大可敌时,就南下劫掠打草谷!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这些草原蛮夷,当真是卑劣到了极点!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难不成当真在草原上铸城?
这可能吗?
根本不可能!
一座城池的修建,耗时几年之久!
而且那些草原蛮夷又不是傻子,岂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在草原插上一颗钉子?
几年铸城时间,足以让他们将这不该出现的城池,给彻底抹去了!
但是,难道这仗就不打了吗?
不打也不行啊!
就大明王朝目前的局势而言,近在咫尺的北元汗廷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威胁,必须要出兵北征将其抹除,否则迟早会成为巨大隐患!
而且大明总不能一直被动地防守,抵御蒙古蛮夷的劫掠骚扰。
长此以往下去,盘踞在漠北的草原势力只会越来越强,迟早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所以,这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行,那应当如何?
众人纷纷看向了李祺,带着满腹疑惑,带着满脸茫然。
李祺笑着解释道:“战争不只有浴血搏杀,还有经济资源!”
“所以这就是你策论中的中策,经济贸易控制草原?”
朱元璋接过话茬,神情也变得郑重了些。
“没错,就是经济手段!”
李祺迎着众人的目光,嘴角挂着似笑非笑。
“草原贫瘠,不适耕种,不事生产,一切基本生活物资,比如铁器、茶叶、盐巴、布匹等等都需要从中原进口!”
“草原唯有适合放牧豢养牛羊马匹,所以其畜牧业兴旺发达,牛羊马匹以及其皮革奶制品成为特产。”
“我大明可以在长城边镇开设互市,用我中原特产之布匹、茶叶、瓷器等物,交换草原蛮夷的牛羊马匹,从而形成贸易链,一如前宋王朝制衡乌斯藏的茶马互市那般。”
“如此一来,蒙古人通过互市交易得到生活所需,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那他们何必再南下劫掠袭扰大明呢?”
李祺这中策,基本上与朱棣策论主旨一致。
那就是先把草原蛮夷给打服,让他们对大明心存敬畏,让他们不敢轻启战端,随后再辅以安抚笼络措施,比如册封比如互市等等,从而确保边境安宁。
因此朱棣不由高看了李祺一眼,这个“不孝子”定有大才,竟与我见识一样长远!
但常茂却是嗤笑道:“说的好听!这些蒙古人就是些暴虐成性的蛮夷畜生,他们岂会老老实实地与大明进行互市贸易?劫掠厮杀那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本性!”
一众将领也是纷纷点头。
他们跟蒙古蛮子打了一辈子的仗,哪里不明白这些蛮子的尿性。
生性好斗,不知廉耻,不讲恩义,但凡缺点什么,下意识地念头就是去抢,抢其他部落的,抢中原百姓的!
对他们而言,劫掠抢夺早就是刻进骨子里的本性!
“这也很简单。”
李祺并不恼怒,依旧笑容满面。
“一旦这些蒙古蛮夷再启战端,那我大明就关闭互市,用经济手段加以制裁!”
“失去了互市贸易,他们基本生活物资就得不到保障,用不了多久就会低头服软。”
“而且诸位不要忘了,蒙古人也分阶级,按照地位大致可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部分,千户制度之下,贵族头人世袭,百姓子民受到压榨奴役。”
常茂有些不耐烦,出言催促道:“兔崽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很简单,蒙古蛮夷里面真正想打仗的,其实是那些贵族头人,而那些底层牧民所求的,不告过是生存罢了。”
“这仗无论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对底层牧民而言没有任何区别,打赢了劫掠所得的钱粮女人都是贵族头人的战利品,他们浴血搏杀毛都捞不到一根;打输了死的更多的也是底层青壮,他们生活会更加困难。”
“蒙古平民说得难听点,就是贵族头人的奴隶,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听命于贵族头人,听从他们所有的命令,不敢有任何反抗,即便贵族头人要他们拿着命去打仗,他们也只能执行。”
“既然如此,我大明真正的敌人,只有那些贵族头人,为何不尝试着策反同化那些底层平民呢?”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惊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诚然,李祺这话有几分道理。
想打仗的,是贵族头人。
真正拼命的,却是底层平民。
即便这仗打赢了,底层平民也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贵族头人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打输了,平民日子会更加难过,生存都变得很是困难。
“你这中策,还算可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