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何思为沈国平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娇弱继女她不再任人拿捏全局》,由网络作家“易子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何思为点头,反正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把该说的都说了,更是撇清了与谢晓阳之间的关系,目的达到,再多说也会让人觉得她薄凉。“来来来,我拉你。”滕凤琴探出上半身。可不敢让你拉。何思为面上甜声拒绝,“凤琴姐,刚刚看到男知青们是踩着轮胎自己上的车,我也想试试。”滕凤琴笑了,收回胳膊,“行啊,那你小心点。”心里却误会何思为是想引起众人注意,又觉得她是哗众取宠,只等着她上不来丢脸。小姑娘柔柔弱弱的,看着一阵风都能刮走,要自己爬上有她一个半高的卡车,多数人是觉得有趣,目光落过去。何思为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就是信不过滕凤琴,也不想和她有接触。前世下过乡,上这种卡车她自然有经验。她走到卡车头与车斗相连的地方,轻轻一跳,两只手扒住车斗,一脚蹬住前车轮,两...
《重生:娇弱继女她不再任人拿捏全局》精彩片段
何思为点头,反正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把该说的都说了,更是撇清了与谢晓阳之间的关系,目的达到,再多说也会让人觉得她薄凉。
“来来来,我拉你。”滕凤琴探出上半身。
可不敢让你拉。
何思为面上甜声拒绝,“凤琴姐,刚刚看到男知青们是踩着轮胎自己上的车,我也想试试。”
滕凤琴笑了,收回胳膊,“行啊,那你小心点。”
心里却误会何思为是想引起众人注意,又觉得她是哗众取宠,只等着她上不来丢脸。
小姑娘柔柔弱弱的,看着一阵风都能刮走,要自己爬上有她一个半高的卡车,多数人是觉得有趣,目光落过去。
何思为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就是信不过滕凤琴,也不想和她有接触。
前世下过乡,上这种卡车她自然有经验。
她走到卡车头与车斗相连的地方,轻轻一跳,两只手扒住车斗,一脚蹬住前车轮,两只胳膊用力,上半身跃过车斗,一只腿先搭上挡板,再另一只腿扔上去,身子轻轻一带,就翻进了车斗里。
她的动作又快又灵敏,站在下面没及时上驾驶室,打算等何思为上不去要扶一把的谢晓阳都看呆了。
何思为搓搓手,让手上的血液流动起来,眼睛打量着要去哪里坐,就见一个穿着绿色军装、蓝色裤子剪着学生头的女子对她招手。
“小何知青,坐这吧。”
女子说话时,身子还往一旁移了移,让出位置来。
滕凤琴后悔开口晚了,补救道,“思为,过来坐吧。”
三个女知青都坐在那边,何思为走过去,在喊她的女知青身边坐下来。
何思为他们四个是后来的,她上车后人也齐了,大家重新自我介绍了一下。
何思为只记住了两个女知青的名字。
学生头鹅蛋脸单眼皮的女知青叫吕晓燕,她嗓门大又爱说性子很开朗,今年22岁,是代替妹妹下乡的,家里就是佳市下面县里的。
另一个女知青叫王桂珍,是南边过来的,开口说话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所以很腼腆,开口说过自己名字后,就再也不肯开口。
四个女知青里,只有何思为的皮肤最白最嫩,像鸡蛋清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城里的女孩子。
比较之下,滕凤琴虽然也是城里的,可是长的不出色,皮肤也不怎么白,又比何思为大三岁,看着就老气横秋许多。
进入八月。
北方就早早进入了秋天,昼短夜长,此时也不过五点半,天就已经彻底黑下来。
众人身下坐着行李,凑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着。
这个时候的人,大多是朴实的。
营部派来的两个人也很照顾众人,买了热乎的包子回来,每人分三个,包子比何思为的拳头还大,她胃口小,一个就能吃饱,剩下的两个分给了没有吃饱的男知青。
众人初聚到一起的热情,因为天色渐晚也慢慢退去,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一路坐车奔波,浑身疲惫,慢慢的也息了声音,打起瞌睡。
何思为从火车上带来的热水,已经在卡车上给大家都分去一半,她把暖水瓶抱在怀里,行李坐在身下隔着寒气,身侧靠着她的大提包,在大家还热络的交谈时,她就已经睡了。
不是前世,她重生了。
一切还都没有发生。
她也想起来了,前世一场洪水将聂兆有冲走,人被找到时身体都泡的认不出模样,只能透过身上的衣服被知青认出是他。
后来听连队里的人说,一个知青在山上上吊自杀了,与聂姚又是同学。
难道那个人是段春荣?
何思为前世因为不适应北大荒生活,每天过的很煎熬,又被谢晓阳分手,心里难受,没有心思去关注别人的事。
所以之前她看到聂兆有和段春荣时,根本没有想起这些事。
刚刚沈国平身上的气息,让她回忆起前世的恐惧,这才连带着想起了聂兆有和段春荣的命运。
何思为脸比纸还要白,又莫名其妙的说那样的话,聂兆有被吓到了。
“你没事吧?”
“刚刚想到看过的一本书里的情节。”何思为知道自己此时神情不对,脸色也一定不好看,试着扯扯嘴角,让自己笑出来。
聂兆有心粗,没多想信了,反而还好奇的问是哪本书什么情节。
何思为笑了,"悲惨世界里面的一段情节。"
聂兆有抓头,“那还是算了,我只听过书名,没看过书,你说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这本书我也有带来,你想看可以借给你。”
聂兆有笑的眼睛眯起来,憨厚又淳朴,“思为同学,谢谢你。”
心想何同学这么好,他先前怎么就那么糊涂,误会她不好呢。
从何同学到思为同学。
沈国平方便回来,见两人还在路上,称呼都变了,心想果然是孩子。
“沈同志。”聂兆有打招呼。
沈国平点头,跃过两人大步走了。
“咱们也快回去吧。”
何思为笑着跟上,心却沉沉的。
座位那里,段春荣见两人迟迟不回来,要忍不住去找了,终于看到了跟在沈国平身后的两人。
聂兆有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把暖水瓶放到桌子上,扭身坐下来。
看他的举动,段春荣知道和何思为谈的不错,只是看到对面坐下来后,异常沉默的何思为,段春荣蹙眉。
“刚刚一切顺利吧?”他问聂兆有。
聂兆有点头,“思为同学很大度,没有怪我。”
段春荣又看对面的何思为。"
李学工点头。
孙向红不赞同,“参加过北大荒建设的知青,哪个没有经受过天寒地冻里住帐篷?大家都能吃的苦,为什么我们不能吃?三个农场等着取暖,咱们只有二十个人干活,再盖房子,等十月初能交上多少柈子?我个人觉得我们要传承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在集体面前,建议先将个人享受放到后面。”
孙向红集体主义和个人享受一出口,帐篷里的气氛明显僵了一瞬。
这是思想问题,可不是小事。
思想觉悟跟不上,那就不是好同志。
李学工是场长也扛不住,立刻坐直身子,端正态度,“孙向红同志说的很对,我们要将个人的事放到一旁,全身心的投入到集体大生活中。”
做为一个农场场长,李学工决不能让他管辖的地方出现‘利己主义的叫嚣’。
得到认肯,孙向红发言也越发积极,
“场长,我个人建议开荒放到一旁,明年春天开化之后再开荒也不会耽误种口粮,眼前要做的还是将上面交代的任务完成。”
李学工没有多想,“那就明天都上工。”
之后,李学工也将得工分的事说了一下。
正常上工不缺席,每天记十个工分,两人搭伴一道锯。
李学工是场长,他一锤定音,没有人反驳。
这时,一直沉默的肖寿根开口道,“明天都上山伐木,人员分配还是要重新分配一下。”
李学工点头,他看何思为一眼,小姑娘娇弱,最后又看看高大的王国栋。
“这样吧,明天让张胜民和姜万财带带两个女同志,让她们先适应一天。”
只是带着学,没有说搭伴,王国栋同意了。
李学工的安排,便是孙向红也没意见。
男的干活出量,如今因为带两个不能干活的而耽误进程,反而适得其反。
会议大体也就这些内容,明天还要早起上工,李学工早早结束会议,让大家休息。
何思为出帐篷时,被孙向红叫住,“明天你和王桂珍不用早起做饭,我和别的同志做就行,你们多睡一会儿。”
何思为说知道了,然后出了帐篷。
从她开口提出意见被说成享受主义后,就没有开过口,李学工也没有再问她的意见。
何思为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如果这个时候给你扣上一顶不跟着红旗走只顾着自己享受的帽子,日子可就难熬了。
重生之后,何思为想过重新好好活这一生,也因为今日孙向红的话,突然意识到她有些‘超前的思想’,是这个时候不该有的。
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过去。
帐篷里,李学工留在最后,他交代孙向红,
“刚刚组建的新队伍,平时上工,晚上回来思想教育也要跟上,你组织一下,明天晚上开始,每天晚上都给大家上上课,思想政治面貌也不能放下。”
“场长,同志们都很累,又新到一起,每周抽出一晚学习半个小时就行。何思为和王桂珍年纪小,她们两个可以每天单独拿出来谈话。”
李学工想了想,同意了她的提议,“这事交给你来办。”
孙向红郑重的应下。
干了一天的活,众人早早歇下。
何思为回到帐篷,把明天不用做饭,和大家一起进山伐木的事说了,又让王桂珍早点休息,她则翻出一双新袜子和针线、剪子,出了帐篷。
营地很安静,隐隐有说话声从帐篷里传出来,大家都在交着声音说话,生怕打扰到同伴,所以在外面听不清里面在说什么。
何思为给林家秀画了大饼,林家秀的病就好了一半。
今天28号,30号腾房子,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收拾。
何思为不急,与林家秀商量带不走的东西都搬到厢房小卖部那屋,然后直接上锁,这样他们也不用都搬走。
剩下也就是柜子之类的家用东西,不值什么钱,林家秀由着何思为做主去收拾。
何枫跟在何思为身前身后跑,帮不上什么大忙,何思为就拿些小物件让他搬。
林家秀躺在屋里的床上,听着儿子和继女的笑声,心情也很复杂。
如果丈夫没去,继女和儿子像现在这样的相处模式,她也乐得看到。
只是如今.....
到了傍晚的时候,何思为能搬得动的东西都搬到了小卖部那屋,还有几口大柜子,等明天林家秀把里面的东西收拾出来,找邻居帮忙搬过去就行。
忙了一天,何思为熬了粥,又带着何枫去外面买了六根麻花回来,两毛五一根,花了一块五毛钱,三根晚上吃,三根留着做早饭。
何家条件好,平常人家逢年过节才吃几次的麻花,何父活着时,总会买来做早饭。
林家秀以前不在乎,可是现在能挣钱的没了,她手里又没多少钱,麻花吃着是香,却又心疼钱,吃的食不知味。
王书梅也孝顺,下班时在职工食堂买了四个肉包子回来,包子做的很实惠,里面的肉馅像成人的拳头一样大。
饭后,何思为提起了白天小卖部进货的事,“林姨,那些欠下的进货款....”
“白天不是卖五十多吗?剩下的让你书梅姐拿就行,我明天去和那边说说,每个月还二十,半年也还上了。”
王书梅知道是借口,面上很配合道,“思为,你安心的准备下乡就行,把自己照顾好,家里的事有我呢,省吃俭用,那点佘的钱,我咋也还上了。”
何思为见这对母女还不长记性,便道“林姨、书梅姐,我知道你们是心疼我,可我不能这么自私。白天和你们说的话,也不是我一时冲动。我爸走的突然,还有办后事花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块钱可不是小数,不能让别人觉得咱们是孤儿寡母就欺负了咱们。”
“我爸是走了,还有医院给咱们做主呢,我明天就找人给咱们做主去。”
“也没花那么多钱。”有了白天的事,林家秀也不敢再撒谎。
“林姨,你就别安慰了我。”
“真没花那么多,就花一千多。”林家秀这还是多说的,“当时让别人帮忙抬你爸,我给那几个人包了点红包。”
何思为佯装惊讶道,“原来是一千多啊,那也就是说我爸的工作是书梅姐花一千多买来的?”
母女两个脸乍青乍红,仿佛被剥光了衣服推到大街上让人打量。
林家秀当时看到丈夫突然没了,继女又正好高中毕业,这才胡乱找个借口,把工作给了自己女儿。
事后也觉得漏洞百出,好在何家平日里与外人不怎么走动,又没有亲戚,继女性子软又好拿捏,也就放下心来。
“思为,当时你爸去的突然,咱们家又没有亲戚,你爸后事不能放在那....”
这个时候的人,大多是朴实的。
营部派来的两个人也很照顾众人,买了热乎的包子回来,每人分三个,包子比何思为的拳头还大,她胃口小,一个就能吃饱,剩下的两个分给了没有吃饱的男知青。
众人初聚到一起的热情,因为天色渐晚也慢慢退去,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一路坐车奔波,浑身疲惫,慢慢的也息了声音,打起瞌睡。
何思为从火车上带来的热水,已经在卡车上给大家都分去一半,她把暖水瓶抱在怀里,行李坐在身下隔着寒气,身侧靠着她的大提包,在大家还热络的交谈时,她就已经睡了。
前世因为爸爸过世,她对什么都不上心,只记得下乡太苦。
坐三天的火车,还要坐一天一宿的卡车,半夜到农场营部没有地方住,就进住一个空着的学校,在书桌板凳上熬一宿。
一路遭的罪,就消耗何思为一半的精力。
再之后被分配到连队,受人排挤....
何思为紧紧身上的大衣,外面是灰色的破褂子,里面却带着一层羊毛。
这还是爸爸生前穿的,因为冬天要出去给人看病,所以这件衣服很保暖。
出门前,何思为将这件衣服带上,而爸爸其他的东西,都让继母收了起来,只有这件衣服外面看着太破,又多少年了,继母才给扔了被她捡来。
一直到晚上,又有两伙人上车,第一次何思为被吵醒又睡了,第二次上来人,她精神了许多。
听到车下面的人喊人到齐了,要出发了,让大家坐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太晚了,又是凌晨,佳市这边有些冷,男知青都靠在一起保暖,滕凤琴几个也紧紧靠在一起,与男知青之间用行李隔着。
卡车开始动了,开始还好,路平坦,出了佳市之后,路不平,卡车也颠簸起来。
因为这个,很多人都醒了,但是太困,不多时又睡了。
男知青为了照顾女知青,让女知青坐在靠卡车头这一边。
何思为上车时还没有别人,所以她就靠在了最靠卡车头的位置,两边都有靠着的东西,一路上并不难过,反而苦了那些坐在卡车后面的男知青,路太颠,再困也被颠醒了。
开始还只是一两个人小声说话,天渐渐放亮后,醒来的人也多了。
何思为裹紧身上的大衣,慢慢睁开眼睛,天蒙蒙亮,能看到路两边的一人粗的白杨树,透过白杨树能看到成片的庄稼。
青黄相间,初秋的景色很美。
可惜啊,他们要去的地方很荒芜,那是没有被开发的地方。
听着耳边男知青们兴奋的攀谈声,何思为想着待他们知道要被送到哪里插队后的神情,眼里涌出笑意来。
这就是他们的知青岁月,艰苦,多年后回忆起来却又让人怀念一起奋斗的日子。
天大亮后,车上的人都醒了,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他们要去的地方,特别看着道路两边的庄稼时,心生向往。
上午九点多,卡车在路边停下,农场营部的人喊大家下车方便。
“咱们要晚上才能到地方,大家也下车活动活动,男知青们去南边方便,女知青去路北边。”
路不平,大家身体被颠簸的快散架子了,能下车活动,都下去了。
何思为跟在众人身后,她没有让人帮扶,还是自己骑着车斗挡板跳下去的。
何思为也很惊讶在深山里,会有一个老头出现。
她扒开杂草走过去,对方很警惕的将手里的锄头举起来,结果看到是个小姑娘才放下来。
“小丫头,你怎么会在山里?”
“大爷,我还想问你怎么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呢。”
何思为走到他跟前,在他伸得直直的那条腿前蹲下身子,凑近能看到他露在外面的脚脖子红肿的像拳头一样大。
她问,“这是崴到了?”
老人一只腿因受伤不能动,身后仍旧直直的挺着,能看出他性格上的坚毅。
说话时,他目光温和的看着何思为,“一不留神,就从上面山坡上滑下来。”
何思为伸出手,试探着轻轻动了两下,“这样痛吗?”
“痛。”
何思为把把骨,嘴上说应该没大问题,两手却又狠又准的突然用力一掰,只听到老人脚骨那‘咔’的一声。
何思为松手,起身去扶老人,“骨头错位,现在好了,您再试着动一动。”
老人眼里闪过赞赏,由着何思为扶着他起来,“小姑娘,你学过医?”
“我爸是中医,小时候跟他学了些。”
“嗯,不错,有出息。”老人夸赞的同时,也被何思为扶着在原地来回走了几步,“虽然还有些痛,不过骨头已经归位了,没什么大事,再养养就行了。”
“大爷,您也懂医?”
“懂啊。”老人声音和蔼,让何思为扶着他坐下。
这回腿可以动了,他弯回腿,自己又检查脚脖子,嘴上没闲着,问何思为怎么在山上。
“我们是昨天新建点的柈子农场,今天我过来找水源,没想到遇到您了。您一个人在这,不会是来采药的吧?”何思为在他对面的小陡坡上坐下来。
“是啊,眼看着天要冷了,趁着下雪前,采些草药备着,在这北大荒生病吃药,可是难事啊。”老人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可惜年纪大了,动作起来不灵便,草药没采到多少,反而自己受伤了。”
何思为笑了,“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像您这个年纪,能一个人走这么远又爬到山上,年轻人能做到的也不多。”
随后说了昨晚她爬山有多累,差点坚持不住的事。
“人总要有价值,老了再不动,活着也没有意义。”老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笑,又让何思为帮忙去上坡把竹筐拿下来。
何思为按着老人指的地方,上坡后还真在杂草丛里看到了竹筐,只是看到里面打蔫的草药后,看着可不像今天采的。
等回到老人身边,将竹筐放下,何思为问,“大爷,您不会昨天崴脚在这待一晚上吧?”
“是啊,这不是运气好,碰到这个小丫头了。”
老人淡定,对于自己的遭遇能笑谈风云,再看老人干裂的嘴唇,何思为心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
“如果没遇到我呢,您怎么办?”何思为已经不想知道答案了。
老人看着年过六旬,绿色的军帽下露出花白的鬓发,满是皱纹的脸上有着一双坚毅的眼睛,身体随着岁月流逝,已经有了一丝佝偻,可坐在那就能让你不能忽视他那一身浩然正气。
那是军人特有的风度。
何思为想到自己兜里还有一块芝麻饼,走到老人身前,在老人的注视下,拿起老人的手,一只手从兜里掏出来芝麻饼,放到老人手上,
她神色庄重,“大爷,您把饼子吃了,然后我扶您回我们农场。”
看到老人要开口,何思为打断他,“我不饿,这是我带出来做零嘴的。”
李国梁比何思为本人还激动。
他对身边的沈国平说,“现在的年轻人眼界宽,相信未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何思为脸发烫,对上沈国平的目光,含笑点点头,扭回头去。
说话时,对方目光一直看着她。
或者说,周围的目光都看着她。
活了两世,还是头一次被这么多人看着。
刚刚,她已经强作镇定的与沈国平对视,此时扭回头刚松口气,就对上聂兆有和段春荣灼热和崇拜的目光。
何思为:......耳朵开始发烫了。
“思为,你太厉害了。”
段春荣也很激动,“思为同学,你那些军事文选这次有带出来吗?”
何思为点头,“这一去北大荒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带了很多的书,如果你想看,可以借给你。”
“谢谢。”
滕凤琴也在笑,只是脸上的笑有些僵硬。
她这算不算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在李国梁的带动下,沈国平也说了他的见解,他是军人,说的更精彩也独到,何思为边听,同时心里也暗暗说了句精彩。
显然在这方面,沈国平有他的独特慧眼,分析时也更独到,让人容易理解。
沈国平为人沉稳,并未多说。
他停下来后,李国梁笑着看向何思为,“何同学,那你能不能听得出国平的理论和看法,是出自哪里?”
四周的视线落在何思为身上。
就是沈国平目光也看向何思为,他目光淡淡的,但是何思为却似看懂了那眼神的意思,他也想听听她的意见。
何思为与沈国平接触这几次,却也了解他性子冷,有种深居简出,万事都不关注的人。
难得看到他也有想知道的事。
“国梁同志,你这样问就为难思为了,她一个女孩子哪能懂得这么深奥的东西。”
“是克劳塞维茨的军事名著《军事论》吗?”
滕凤琴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何思为软软的声音打断。
她张张嘴,想着怎么化解尴尬,可惜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她。
李国梁激动的一只手拍在膝盖上,“小姑娘,不错。”
他们是在部队,所以看这样的书多,可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小姑娘能懂这些,这才叫人震惊啊。
何思为不知道她微翘起的唇角,暴露了她的内心,将她那点小得意尽显出来,就像个等着被老师表扬的小学生。
沈国平眼里闪过赞赏,但并没有夸赞,而是平常口气的就事论事。
“不错,《战争论》是一部举世闻名的战争理论著作,不亚于中国的《孙子兵法》,很多喜欢看战争理论的人都了解。”
何思为微扬的唇角僵了一下,一对酒窝也淡下去。
果然还是个孩子。
沈国平垂下眼帘,眼底的笑意一闪而过。
这时,有乘务员进车厢来卖吃食,李国梁也转了话题。
等到了车厢接轨的地方,两人站着吸烟,李国梁才教育他。
“看看你,像冰块一样。难怪找不到女朋友。”
“小姑娘懂这么多,你见过几个?就是见过的,也不一定有她的视角独到啊。”
沈国平道,“小才更要打磨,骄傲使人失败。”
“你当这是你手下的兵啊。”李国梁也知道说不通他,这位不是傲,本身就非池中物,索性换了话题,“这次真打算把老爷子绑回来?”
沈国平看着窗外,“老爷子当年下乡后,后来上面发话,他也不回去,他身体越来越不好,放任他一个人在那边,我也不放心。”
李国梁还要说话,却突然机警的看向身后。
沈国平也回过身。
过道那里,滕凤琴一脸窘迫的走出来,“对不起,我过来方便,不是故意要偷听的。”
李国梁没说话,他看向身边的沈国平。
沈国平淡淡看滕凤琴一眼,又转回身看着车窗外。
李国梁才开口,“没关系。”
他长方脸,肤色黝黑,鼻直口阔,粗发浓眉,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严肃时也带着压迫感。
滕凤琴白了脸,她慌乱的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开。
回到座位时,滕凤琴的心还在飞快的跳着。
却更激动。
那个沈国平果然出身不一般。
何思为注意到她神色不对,却也只当没看到,转身假意翻找东西无视掉。
段春荣看滕凤琴一眼,直接了当的将不关心表现出来,扭头看窗外。
聂兆有也在掏饭盒,火车上有卖菜的,只是饭盒得自己拿,一抬头看到滕凤琴脸色不对。
“怎么了?”他关心的问。
滕凤琴往何思为那看一眼,然后才委屈的对聂兆有摇摇头。
聂兆有误会了,以为是何思为和滕凤琴之间发生了什么。
女孩子之间的事,他不好多说。
“我要去餐车买菜,要一起去吗?”
滕凤琴笑笑,“好啊。”
两人结伴走了。
段春荣才回过头,他问何思为,“你怎么不解释?”
何思为装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问,“怎么了?”
两人以前也不熟,这两天接触下来,段春荣不似聂兆有那么大条,也看出些不对。
段春荣为她着急,“刚刚聂兆有好像误会你和滕凤琴之间闹矛盾了。”
“不会吧?刚刚他一直坐在这里,我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啊。”
段春荣看着满脸疑惑的何思为,“你和滕凤琴很好吗?”
何思为就解释了一下她和滕凤琴的关系,‘顺便’将滕凤琴‘为了她下乡’的事说了一下。
她一脸苦笑,“凤琴姐为我牺牲这么大,我一辈子也还不清啊,好在她的工作没有丢,给她弟弟了,不然我更不知道要怎么还这么大的恩情了。”
察觉到不对,何思为扭头,沈国平站在一旁,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特别是沈国平的目光,让何思为就有种被看穿的错觉。
她:......
何思为想到这人给她的忠告,想到这人对她的误会,想到刚刚她说出他看的书,他又轻蔑的态度。
何思为傲娇的扭回头。
她说的是事实,又没有骗人。
干什么要心虚?
况且她怎么做他都觉得不好,那干嘛还在乎他的看法。
再说,他以为他是谁?
她为什么要在乎他的看法?
劝通自己,何思为立马轻松了。
段春荣对沈国平点头打招呼,继续和何国为说话。
“她是好心要照顾你,却也给你带来不少压力,正如你说的,就凭着这件事,这样的恩情,你一辈子都还不完。”
“是啊。”何思为无奈。
前世就是这样。
今生,何思为当然不会走老路。
只是她还没想好要怎么办,但是她知道不缺机会。
到农场那边后,她一定能找机会将这件事情扯平,决不能一直背着这个名声,让人人都觉得她欠滕凤琴的,用道德压着她一次次被滕凤琴欺负。
另一边,聂兆有也从滕凤琴口中刚知道她为了照顾何思为,而下乡的事。
“滕姐,你太伟大了,为何思为牺牲自己,放弃城里工作选择下乡。”
滕姐?
滕凤琴抽抽嘴角,“我也没比你们大几岁,叫我名字就行。”
又道,“师父活着的时候,对我很照顾,现在他走了,只留下思为一个人,我也不放心。噢,对了,思为不喜欢我在外人面前喊他爸爸师父,她一直觉得我在师父身边只学半年,又没有拜师,不算是师父的徒弟,如果不是师父突然走了....”
聂兆有一直觉得何思为很明事理,现在一听,才发现她并不是他表面看到的那样。
滕凤琴道,“思为挺好的,就是师父过世后,性子突然变了,我能理解,身边没有亲人,所以看谁都防着些。”
“滕...”
“叫我凤琴吧。”
“凤琴,何思为有你这样一个为她着想的好姐姐,她应该懂事。”
“思为还小,有些事想不通,对我也有误会,再大点就好了。”
三言两语,滕凤琴就在聂兆有心里将何思为的形象抹黑成不知感恩又不懂事的人。
等到两人回到座位时,聂兆有看何思为的目光也冷淡了许多。
晚上五点多,车厢里的人差不多都在吃晚饭。
滕凤琴打开饭盒,里面放着两个馒头,她把饭盒推到何思为面前。
“思为,一起吃吧。”
“凤琴姐,不用了,我冲油茶面就行。”
聂兆有开口道,“只吃馒头太干,思为同学冲油茶面也分凤琴一份吧。”
何思为的话音一落,四周静了一息,随之又喧哗起来。
“小姑娘,你不想给药就不给,胡乱找什么借口。”
滕凤琴神色也微变,她也假意好心的劝道,“思为,你消消气。”
转身又对周围众人道,“是我看错了,我也只是护士,懂的不多。”
何思为从小跟着父亲学医,自然不可能诊错。
滕凤琴刚刚也只是想显摆一下,又见有机会让何思为难堪,也顺势添了把火。
谁能想到搬起了石头砸自己脚。
滕凤琴此时只想小事化了,将这事压下去。
可是在场的人,这一次却没有如她的愿。
“同志,你就是太好心,她这样的人你还帮她掩饰什么?”
滕凤琴心惊,面上的笑也撑不住了,“这位婶子,你误会了,我....”
“哎哟,婶子是过来人,看人最冷,有些人啊,就是白眼狼,你帮她她也不知感恩。”
滕凤琴:.....
聂兆有没有被周围的人带偏,他是信何思为的,“那段春荣得的是什么病?”
四下里议论声嘈杂又吵,聂兆有扬声让大家静一静。
“大家静静,大家不了解,何同学从小就跟她父亲学医,在我们那有小何大夫的称号,我是相信她医术的。”
聂兆有的声音像晨钟,车厢里一刹间安静下来。
滕凤琴咬咬牙,“是啊,大家刚刚误会了,思为医术很好,我才是搬门弄斧呢。思为,都是我不好,让大家误会你。”
滕凤琴谦虚诚恳的立马道歉。
众人因为她误会,此时也不好怪她了。
而且细想想,人家女同志也确实没有说什么,是他们误会了。
先前那几个说的欢的,指责何思为的妇女,也红着脸和何思为道歉。
何思为淡淡说了句没关系。
段春荣也羞红了脸,“何思为同学,对不起,让你被人误会了,但是我刚刚并不是那个意思....”
聂兆有皱眉,“春荣。”
何思为打断他,“我知道段同学没有误会我,你只是生病太难受。刚刚咱们俩在这坐着时,有很多人过来问空位有没有人,你仍旧不厌其烦的回答,那时我就发现你在强撑着难受,还在回应别人询问。”
段春荣双目闪亮的看着何思为。
他已经不期待何思为误会了,不曾想她竟然都懂。
“我确实很难受。”
“乍热乍寒,咳嗽气短,还伴有呼吸急促,特别是活动时,口有臭味,我说的没错吧?”
段春荣连连点头。
四周明显有倒吸气声。
何思为又给他把脉,“脉象滑数。”
又看看他手指,“指甲发青紫,是肺脓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肺胃实热症。你没有发烧,不用吃药,多喝些水。不过你这几天便秘吧?热入中府,肺子有炎症影响到大肠,单独治肺,自难取效,服用一捻散通下治标,再吃肺闭宁治本,大便畅下,腑气得行,肺热可泄,应该没问题了。”
“这两样药我都有带,你吃上一天就应该没问题了。”
何思为为了方便,将带的一些药都放在了被褥行李里面,为了休息时舒服,被褥她就放在脚下,所以取药也方便。
她一番专业理论让在围观的人都惊艳一把。
等她把药拿出来放到桌上,众人才回神。
“小姑娘,你能不能帮我也把把脉。”
“我这几天头一直疼。”
很快,又喧哗起来,只不过这次围攻何思为却是为了看病。
何思为早就料到会有贪便宜的,所以等人都说完了,她才不急不缓道,“我看病是要收费的,把脉每次五元,你们看看谁先来。”
一听收钱,涌动的人群安静下来。
“小同志,你给你同学看病也没收钱啊。”
“这位大娘,你也说了他是我同学。”
有人笑了,“哈哈哈,这位小同志说的对,大娘你再晚出生几十年,怕是能和小姑娘做同学。”
“你个王、八、羔子,毛还没长齐就开老娘的玩笑,老娘掰了你的牙。”
“大娘饶命啊。”
被嘴滑的打叉,舍不得花钱的人,也顺势找台阶下来,围在四周的人群也散了。
段春荣吃了药,又对何思为道了谢。
这时,最开尴尬的就是滕凤琴了。
先前她害的何思为被人欺负的多狠,此时她就有多丢脸,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自顾找话化解尴尬的气氛,“思为,你这小何大夫可不是虚有其名啊,有你在身边,等到了北大荒,我就有底了,有个难受找你就行。”
又对对面的段春荣笑笑,“还好思为拦着,不然按我说的去治,就要耽误你的病情了。”
段春荣态度冷淡,“我病情没事,就是误会何思为同学挺不好的。”
“都是我的错。”滕凤琴面不改色的认错。
段春荣看到她的作派愣了一下。
何思为看着窗外,压压唇角,像滕凤琴脸色脸皮厚的人确实不多见。
有点羞辱感的,都不会像滕凤琴这样面不改色。
何思为发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滕凤琴欺骗。
起码眼前段春荣已经对滕凤琴的人品有了质疑。
或许是为了化解尴尬,聂兆有见段春荣和何思为不说话,和滕凤琴说话也专注了许多。
现在是绿皮火车,大小站都会停车,下去的人没有多少,上车的人不少,车里越来越挤。
外面天黑,车厢里的灯昏暗,加上人群嘈杂声,让人很容易烦躁。
乘务员卖吃的根本过不来,何思为就把茶缸子掏出来,还有先前准备好的一小包油茶面掏出来,正好够吃一份的,倒了半茶缸的热水,将油茶面搅合的像糊糊一样。
“还是你聪明,赶路上火,别的也吃不下,冲点油茶面是有胃口。”滕凤琴往茶缸子里看一眼,“林姨给你做的吧?他们也是今天回老家吗?”
“晚上的车。”
也没解释油茶面是自己做的,按着现在认识他们的人讲,滕凤琴是为照顾她下乡的,她吃独食,那就是没良心。
眼前还摘不掉滕凤琴为她奉献的这个名声,却也不想白白让滕凤琴占便宜。
这个点,火车上的安静许多,大多数人都在吃晚饭,多是自己带的。
段春荣把铝饭盒打开,满满的一盒红烧肉,他把饭盒盖扣到饭盒底部,将饭盒往到何思为面前。
“我妈带着让路上吃,我没什么胃口,大家一起吃吧,不然放到明天就该坏了。”
红烧肉肥瘦相间,红色的色泽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这个年代,家家条件都一般,也就过节才会吃几顿肉,段春荣带了一饭盒,又这么大方,从他的举止中看得出来,红烧肉对他来说并不贵重。
段春荣穿着普通,可是就这大方劲,不像普通人家出来的。
何思为想到这些,眼角余光也注意到滕凤琴往段春荣身上瞥一眼。
“春荣,你家最不缺肉,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聂兆有没客气,催促何思为两人吃,他先夹了一块,夸手艺好。
滕凤琴道谢后,等聂兆有先吃了,她才夹了一块肉。
表情夸张的赞美厨艺好。
旁敲侧击的问段春荣父母是不是有一个是厨子。
许是因为先前的事,面对热情又好说的滕凤琴,段春荣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话。
之后还是从聂兆有的说话中,才知道段春荣父母在养殖厂上班,所以家里从不缺肉吃。
听到是养猪的,滕凤琴态度明显不如先前热络了。
她变化的太明显,就是神经大条的聂兆有都察觉了。
他还一脸的懵懂,看看段春荣又看看何思为,用眼神询问两人,他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段春荣不说话,何思为也装看不懂。
聂兆有抓抓头,最后到底怎么想的,何思为不知道,反正之后聂兆有话没之前多了。
饭后,何思为趁着走动的人少,从过道挤过去洗了茶缸,又排队上了厕所,最后洗洗脸,才回到座位。
火车是往北方走的,绿皮火车不保暖,但是火车里人多,所以很热,这样晚上睡觉就舒服些,不用担心腿冷。
何思为回到座位时,发现她放在桌子下面的行李被拿到椅子 上。
滕凤琴见她回来,“思为,把行李放中间吧,晚上睡觉时咱们俩可以趴在上面。”
“还是放地上吧,椅子坐两人正好,再放李行就挤了。”何思为走过去,一边说一边把行李又放回去,坐下后说,“凤琴姐,我坐里面挤不着,你坐外面,坐着不舒服,这一晚更难熬。”
“还是你想的周到。”
何思为笑笑。
心想白天她从行李里掏的东西多,滕凤琴这是上心了。
前世滕凤琴习惯翻她的东西,重生回来后,她变了很多,滕凤琴这是发现她不好惹,也不敢再乱来。
人性本贱,果然都捡软的欺负。
何思为正想着把擦脸的掏出来,眼前就递来一盒友谊霜。
段春荣笑道,“走时我妈塞的,我平时也不用这个东西,你们女生都用吧,给你当白天的诊费了。”
何思为没和他客气,“那我就收了。”
这东西两毛钱一盒,还要花票才买,在城里买受限制,等到北大荒就是想买都找不到地方。
滕凤琴看着眼热,“段春荣,你妈心细,这样东西没少给你带吧?”
段春荣淡淡道,“带了什么我没细看。”
滕凤琴笑笑,察觉到段春荣对她冷淡后,也不再多用心。
一个养猪的,滕凤琴的目光落在友谊塞上也露出嫌弃来,仿佛那上面带着猪粪味。
夜里,车厢里的灯关了,整个车厢陷入黑暗。
耳边只有火车行驶中的声音,伴随着这种声音,何思为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树木,心慢慢沉静下来。
北大荒,她又来了。
这一次的人生,她很期待。
“这话说的,这点事我还能诓骗你不成。”
何思为见过孙向红的样子都是严肃的,但是和男知青沟通时,她脸上自始至终都带着笑,声音也敞亮。
还是个重男轻女的。
何思为见怪不怪,一天接触下来,她对孙向红也了解个大概,就是那种一山不容二虎的感觉。
刚刚她进帐篷后,孙向红看到她进来,想开口让她出去,只不过还没有等她去,李学工就进来了,说了一句人到齐了就开始,孙向红才憋回去。
李学工先说了今天伐木情况,王国栋是带班,李学工先听他反映了在伐木中出现的问题,又问了进度,最后才说起新建点的事。
“吃水问题解决了,我已经交代何思为明天带着两名女知青走一回,口粮开荒我今天看了一眼,进度缓慢,速度要提升上来。”孙向红说到这,问何思为,“保证各农场冬天取暖重要,我们口粮问题也至关重要,你和王桂珍有什么难题,可以说出来。”
“开荒没有什么难题,我和王桂珍这边上冻之间能把明天口粮用地开出来。”
孙向红道,“可不是只种点菜,粮食紧缺,上面允许咱们可以开出自己留地种些土豆红薯这些做口粮。”
何思为说,“我和王桂珍把这些都算在内了。”
孙向红点头。
这时,李学工问,“何思为同志,你对新建点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吗?”
“场长,有家才有根,我认为在落雪之前,先把住房盖起来,冬天住帐篷里冷,场员身体健康保证不了,也会影响工作进度,我的建议是盖房子,先解决住的问题。”
李学工点头。
孙向红不赞同,“参加过北大荒建设的知青,哪个没有经受过天寒地冻里住帐篷?大家都能吃的苦,为什么我们不能吃?三个农场等着取暖,咱们只有二十个人干活,再盖房子,等十月初能交上多少柈子?我个人觉得我们要传承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在集体面前,建议先将个人享受放到后面。”
孙向红集体主义和个人享受一出口,帐篷里的气氛明显僵了一瞬。
这是思想问题,可不是小事。
思想觉悟跟不上,那就不是好同志。
李学工是场长也扛不住,立刻坐直身子,端正态度,“孙向红同志说的很对,我们要将个人的事放到一旁,全身心的投入到集体大生活中。”
做为一个农场场长,李学工决不能让他管辖的地方出现‘利己主义的叫嚣’。
得到认肯,孙向红发言也越发积极,
“场长,我个人建议开荒放到一旁,明年春天开化之后再开荒也不会耽误种口粮,眼前要做的还是将上面交代的任务完成。”
李学工没有多想,“那就明天都上工。”
之后,李学工也将得工分的事说了一下。
正常上工不缺席,每天记十个工分,两人搭伴一道锯。
李学工是场长,他一锤定音,没有人反驳。
这时,一直沉默的肖寿根开口道,“明天都上山伐木,人员分配还是要重新分配一下。”
李学工点头,他看何思为一眼,小姑娘娇弱,最后又看看高大的王国栋。
“这样吧,明天让张胜民和姜万财带带两个女同志,让她们先适应一天。”"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花读书香》回复书号【339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