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50年的一个普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
我的手机智伴西樵,拥有世界一流的语音交互功能,这是我近年来最得意的科创作品、我的艺术结晶。
“早上好,星火。
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外出哦。”
西樵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温柔而清晰。
“通知无人飞行汽车八点三十在楼顶等我,我要去实验室。”
“好的,已接通无人飞行汽车。
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八点五十分,在西樵的接管飞行下,我准时到达实验室。
这是坐落在秦岭市郊区的一栋颇具现代感的科技大厦,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端倪,一座普通不过的大厦。
但在地下五十米的空间,是一个引领科技发展的存在。
在21世纪中叶,手机科技革命已经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智能化时代。
每一部手机都配备了高度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预测人类的需求,并且可以与周围的智能设备无缝对接。
而我的研究领域是人机接口,这项研究将彻底改变人类与手机交互的方式。
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式虽然很方便,但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人机交互的初级阶段。
我的梦想是能够开发出一种直接连接人类大脑和手机的接口技术。
我所在的团队阵容强大,首席科学家维恩,来自霍普顿研究院,人机接口领域的先驱。
约翰斯和隆恩,乔恩那物理学院博士。
我呢,确属幸运,在国家领先技术工程院攻读博士期间,写了一篇论文《人机交互的前景与技术前瞻》,没想到发表后引发学术界关注,被维恩教授点名要到他的团队,确实受宠若惊。
要知道,按照我25岁的资历,要想见维恩教授一面,不知何年何月。
在维恩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从神经科学入手,研究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模式。
方法上,就是使用超精密的传感器来捕捉大脑微弱的电信号,并尝试解读这些信号背后的含义。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定的大脑信号模式与常见的手机操作,如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打开应用程序等有着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