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游戏竞技 > 漫话合肥鹿姓(代谱序)周文王卫康叔全文

第5章

发表时间: 2024-09-30
政区,其政治地位显著攀升。

然而,彼时的江淮地区却是“田野荒芜,自战乱兴起以来,人民或死亡或流落他乡,难以归返故乡。

亲人骨肉离散,生计全然丧失,这些百姓怎能没有怨愤嗟叹?”

当时的史书记载亦云:“两淮以北,大河以南,处处尽显萧条之态”,“长淮南北,尽化作丘墟。”

由于“民众大量逃亡,城乡空旷虚寂”,大片土地无人耕种,变得荒芜。

“十年之间,原本的耕桑之地化为杂草丛生的荒野”。

处处皆是残垣断壁,村村皆为人丁稀少,整个江淮之间呈现出“十室九空”的凄惨景象,犹如一片“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狱之境,这无疑让朱元璋忧心不已。

要重振经济,首要之务便是拥有充足的劳动力!

开国之后,为迅速改变家乡的面貌,朱元璋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洪武七年,朱元璋“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

这是明代历史上,政府以行政手段组织的移民数量最多的一次。

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中,鹿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一样,难以逃脱此般厄运。

大批移民被官兵捆绑,带至“瓦屑坝”渡口上船。

他们经鄱阳湖,入长江,至巢湖后通过丰乐河,从新仓或桃溪渡口上岸。

在迁徙途中,发生了许多令人心酸的事。

如需如厕,移民们需请求解开手上的绳索,故而本地将上厕所称为“解手”。

用餐时,因双手被绑,只能伸出舌头“扫”食,因此本地将吃饭称为“扫饭”。

这些令人心酸的故事,无不彰显了鹿氏祖先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与顽强的生命力。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品质和生命力,鹿氏家族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上世纪 80 年代,花岗信用社主任鹿经江和教师鹿立甲怀着对家族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曾满怀热忱地提议为鹿家修谱。

他们深知修谱对于家族传承和凝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