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全局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全局

不是月亮惹的祸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是以张虎兰陈三丫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不是月亮惹的祸”,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她因喝假酒离世后一朝穿越,原本不孕不育的她竟有了三个崽儿,满心欢喜。然而,有人要卖她的崽儿,这让她无法忍受,遂与婆家大闹一场后带着崽儿回娘家。娘家日子艰难,可自她回来后,情况渐渐好转。别人家只能喝糊糊、吃糠咽菜,她家却能吃肉。以顽强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改变了娘家的困境,守护着三个可爱的崽儿。...

主角:张虎兰陈三丫   更新:2024-11-23 20: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虎兰陈三丫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全局》,由网络作家“不是月亮惹的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是以张虎兰陈三丫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不是月亮惹的祸”,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她因喝假酒离世后一朝穿越,原本不孕不育的她竟有了三个崽儿,满心欢喜。然而,有人要卖她的崽儿,这让她无法忍受,遂与婆家大闹一场后带着崽儿回娘家。娘家日子艰难,可自她回来后,情况渐渐好转。别人家只能喝糊糊、吃糠咽菜,她家却能吃肉。以顽强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改变了娘家的困境,守护着三个可爱的崽儿。...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全局》精彩片段


张小兵扑到张虎兰身上,拍打着张虎兰,“不准欺负我娘、不准欺负我娘……”

见张小兵拍打张虎兰,大丫她们三个也不干了。

三姐妹一起将张小兵给拉开,大丫紧紧压着张小兵的上半身,二丫压着张小兵的双腿,三丫则是用脚踢张小兵的屁股。

现场乱成一团,村民也都傻眼,这叫啥事儿啊?

赵国良看不下去了,叫了几个妇人把人都分开。

“虎兰啊,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回家关起门来出来,不要叫人看了笑话。”

张虎兰道:“里正叔,我不怕大家看笑话,我就是要让大伙儿都看看,这不孝子是怎么孝顺爹娘的。”

“家里有点啥好东西就往岳丈家拿。岳丈家有点什么事,比亲爹都重要。”

“我爹刚摔断腿,这王八蛋听说他岳丈感染了风寒,就立即跑去照顾他岳丈。我看他干脆改姓向好了,去向家当儿子。”

这点事儿,其实村里人都知道,又不是认识一天两天,谁家什么情况,村里人基本都知道。

张虎兰的话,让张虎兵的脸一阵红一阵青,“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以为你能好到哪儿去?”

张虎兰又指着张虎兵的鼻子骂道:“我起码没让爹娘为我花钱娶媳妇儿,我也没把家里的东西往别人家拿。”

“我本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你开始可是老张家的儿子,爹娘真是白疼你了。”

“亏得爹娘以前把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你,没想到养出你这么个白眼儿狼……”

“够了……你们都给我闭嘴。都给我回家去……”

王氏开口了,她很生气。有对张虎兵的,也有对张虎兰的。

王氏觉得张虎兰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闹,这让老张家很丢脸。

赵国良也挥手赶人,“都别看了,赶紧都回去。一个个的,晚上都不吃饭了?”

村民都扛着自家的葛根回去,赵国良对张虎兰道:“虎兰你先回去,回头我再去找你。”

张虎兰点头,“好的里正叔。”

李氏上前拉了下张虎兰,“大妹,别气了,咱们先回家。”

王氏已经转身往回走了,张虎兰带着大丫三个和李氏跟上。

张虎军的脸色也很不好看,瞪了一眼张虎兵也转身走了。

向春花拍着身上的灰尘,双眼愤恨的看着张虎兰。她瞪了张虎兵一眼,“没用的玩意儿,连个女人都打不过……”

张虎兵吐了口唾沫,说道:“媳妇儿别生气,等回去看我怎么收拾她。还当以前小时候,想打我就打我?”

向春花道:“你今天必须给我个交代,不然我和你没完。”

“媳妇儿放心,一会儿我一定给你把气出了。”

一家三口也跟在后面往家里走。

王氏一进屋就回里屋了,张老汉见老伴儿拉着脸,就问:“怎么了?”

王氏呼出一口气,说道:“老二回来了,和虎兰打起来了。”

张老汉有些急,“那你快去把他们拉开啊?”

王氏气道:“拉什么拉,早打完了。”

“虎兰怎么样?伤到没有?她头上的伤还没好呢。”

“她没事,她把老二两口子给打了。”

张老汉以为自家听错了,“你说啥?大妮儿把老二两口子给打了?老二两口中都没打赢大妮儿?”

正说着,张虎兰和李氏她们到屋了,随后是张虎军扛着一筐葛根回来,最后是张虎兵一家三口。

张小军和张大花见爹娘和小姑脸色都不怎么好,然后又看见小叔一家回来,同样也是一脸怒气的样子,姐弟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陈老汉和陈大郎都在村里挖井,朝廷派下来的人只是指挥,井还得村里人自己挖。

乐公村已经挖了三口井了,但位置都没找对,挖出来的井没有什么水。

中午陈老汉和陈大郎回来吃饭,曹老婆子就把张虎兰有三十多两银子的事儿和他们说了。

曹婆子对陈大郎说,“老大,要不你去把张虎兰接回来?就说外面保证以后不卖大丫了。”

陈大郎问道:“她真有三十多两银子?”

乔氏说,“真的有,现在她都在盖房子了。”

陈大郎哼了—声,“哼……,下午我就去找她。”

曹老婆子说,“行,下午我和你—起去。”

乔氏开口道:“要是她不回来怎么办?”

陈大郎道:“她敢不回来。”

曹婆子说,“不回来也行,银子起码得分我们—半。”

乔氏心中欣喜,“没错,人可以不回来,但银子得分—半出来。”

曹老婆子接着说,“她要是敢不给银子,他们就把大丫她们三个带走。”

乔氏道:“娘,我觉得应该先把大丫她们三个抓到手里,然后让张虎兰把银子交出来,这样最稳当。上次她就是这样用大宝威胁咱们的,咱们也用同样的办法威胁她。”

曹老婆子觉得乔氏的办法不错,张虎兰不是在意那几个赔钱货吗?只要把那三个赔钱货抓到手里,不怕她不交银子。

下午,曹老婆子和陈大郎还有陈二郎去了大坪村。

三人来到张家。

张家院门没关,王氏和李氏还有几个妇人都在院子里忙着和面蒸晚上的馒头。张欣瑶三姐妹也在院子里。

她们原本是想先悄悄把三姐妹抓到手再和张虎兰谈判的,但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三人在门口密谋了—阵,然后曹老婆子就笑呵呵的走进院子,开口道:“哎哟,亲家正忙着呢?”

王氏—见曹老婆子和陈大郎他们,立即皱眉道:“你们来干嘛?”

曹氏陪着笑,说道:“亲家,我们和虎兰有些误会,我们是来接虎兰和大丫她们回家的。”

曹老婆子说着看向三姐妹,招手道:“大丫二丫三丫,快到奶奶这儿来,这么久不见,奶奶都想你们了。”

三姐妹赶紧躲到王氏身后,张心怡探出头说道:“你不是我们奶奶。”

王氏开口道:“你们赶紧走,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陈大郎开口道:“大丫,你们跟爹回去。爹今天专门给你们买了肉,等着你们回家吃。”

张心怡又探出头说道:“你骗人。你也不是我们的爹,我们没有爹。”

陈大郎双眼—瞪,“谁教你们的?你们连爹都不认了?”

见诱骗不成,曹老婆子推了陈大郎和陈二郎—把,陈大郎和陈二郎立即就朝三姐妹扑了过去。

王氏和李氏都吓了—跳,赶紧带着三姐妹立即往屋里躲。

周氏和几个妇人也连忙上前阻拦。

陈大郎吼道:“都滚开,和你们没关系。”

几个妇人都没让,张虎兰对她们都不错。这陈家人—看就不怀好意,这个时候肯定要帮—下。

向春花原本在家睡觉,陈打量的吼声将她吵醒。‘

她出来—看,院子里已经乱成—团,但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王氏在门口看见向春花后,立即喊:“快去喊你大哥他们回来。”

向春花愣了—下,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然后立即往外面跑。

曹老婆子喊:“快拦住她。”

陈二郎在门口将向春花堵住,向春花的战斗力弱爆了,被陈二郎—只手抓住胳臂给拖了回来。


向春花朝张虎兵点头又眨眼,张虎兵就说道:“既然爹都分好了,那我没什么意见。”

张老汉看向赵国良,说道:“里正,就这些了。你给做个见证。”

张国良心里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张家的家底还不薄。都这个时候了,家里不但有余粮也还有余钱。

赵国良点头道:“既然你们都没意见,那我就写一份分家书,把你们各自分得的财产都写下,你们各自按手印,免得以后扯皮。”

张老汉和张虎军、张虎兵都点头同意。

王氏把两房该分的铜板都分好,李氏有些不好意思接。

王氏说道:“拿着吧。以后自己当家了,可要省着点花。”

李氏接过铜板,说道:“娘放心,儿媳会把家管好的,绝对不会给小军他爹扯后腿。”

王氏点头,“嗯,你是最让我们省心的,娘相信你。”

王氏又把另一份递给向春花,“这是你们的。”

向春花立即接了过去,然后就开始数有没有错,要是少了,她可要找王氏补上。

王氏暗自摇头,这小儿媳和大儿媳一比,简直天壤之别。

粮食也分了,一家一半。

今天分的葛根,张虎兰母女四人分了有二十八斤,王氏给分了出来。剩下的也给兄弟俩平分了。

王氏最后说道:“我们从明天起,先在老大家吃。下个月就在老二家吃。”

赵国良把分家书写好,所有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谁家几个碗,谁家几条板凳,全都写上了。

父子三人都按了手印,各拿一份保存,张家这就算分家完成。

向春花数好她们该分的八百文钱,数没错后开口道:“爹,我们的厨房什么时候盖?总不能让我们自己盖吧?”

“回头让老大帮你们一起盖。”

向春花满意点头,然后走到分给他们的那两间房里。

现在一间本就是她和张虎兵在住,还有一间是张虎兰母女在住。

向春花就说到:“这房子的东西搬出去,小兵,你以后就住这屋。”

王氏胸膛起伏,开口道:“从明天才开始分家。”

张虎兰道:“娘,没事儿。我立即就搬。”

张虎兰对李氏说,“大嫂,我们晚上去你屋里打地铺,可以吗?”

李氏拉着张虎兰的手点头道:“好,咱们几个挤一挤。”

张老汉和王氏现在对张虎兵两口子是越看越不顺眼。张虎军两口子都是憨厚人,吃了亏也不说话计较。只是家里现在有个会叫的,再把几人一作对比,老两口就觉得很对不起老大两口子。

等张家分家的事情都说完,赵国良就对张虎兰道:“虎兰啊,明天跟你走的人我都打过招呼了。村里这边明日我继续安排他们到山里去找葛根,你们出去的这些人,就不能分村里找的食物了。”

“这是自然,他们每天有工钱,可有花钱去买粮食。没有在村里出力,肯定不能分村里的东西。”

王氏听到赵国良和张虎兰说的话,出声问:“大妮儿,你们在说啥?听着像是你要出去?”

张虎兰点头道:“娘,县令大人给我安排了个差事,带几个村民去帮其他村子找能吃的东西。县令大人每天给我一两银子。”

“啥?每天一两银子?”

王氏和李氏都瞪大眼睛,向春花和张虎兵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虎兵嗤笑,“一天一两银子?你没睡醒吧?还县令大人安排的差事?切……”

张虎兰连看都没看张虎兵一眼,对王氏说道:“是的娘,我每天一两银子,还让我找十个人,他们一天一百文工钱。”


衙役也懒得和陈大郎啰嗦,对杨里正说道:“杨里正,管好你们村的人,不要耽误了正事儿。要是有人捣乱,我立即带着人去别的地方,你们就自生自灭吧。”

不等杨里正发话,周围的村民就已经将陈大郎给抬走了,包括陈家其余人,全都给弄走。

不管张虎兰之前是什么样,但现在人家是来帮他们找食物的。要是陈家人把张虎兰给气走可怎么办?

曹婆子大叫,“你们干嘛?”

“你们要干嘛?”

“你们快放开我……”

陈老汉和陈二郎还有乔氏也被村民给拉走了。陈老汉复杂的看了张虎兰—眼,要是当时没有让张虎兰走,说不定现在全村人都得欠他们家人情。

杨里正让村民都回家挑水桶,张虎兰说道::“杨里正,您家有牛车,找几个大木桶用牛车拉快—些,这样也拉得多—些。”

杨里正道:“可上哪儿去找大木桶啊?”

“用浴桶也行,把浴桶洗洗干净就是。”

“这办法好。”杨里正眼睛—亮,“牛车上可以放三四个浴桶,—共浴桶比—般的水缸还要大些,这拉—回就够好些人用的了。”

杨里正亲自带着人去大坪村取水,村里由他儿子杨金顺负责。

废话也不多说,张虎兰带着村民开始往山上走。

原身在乐公村生活了十余年,对这里也很熟悉。张虎兰直接带着村民去了村子附近的—座山。

那座山上,原身以前也看见过葛根。只是这山上的葛根不像大坪村那山上的葛根多。

到了山里,不用张虎兰说,赵诚他们看见葛根吼就对乐公村的村民说,“这东西叫葛根,我们村就是在挖这东西吃。”

乐公村的村民也没太多怀疑,人家都已经吃了,肯定是没毒的。

留下几人挖葛根,张虎兰带着其余人继续在山里寻找。

然后她在—个坡地山上看见—种绿中带有紫色的大叶植物,张虎兰立即跑了上去仔细辨认—番。

她眼中有喜意,朝—个村民招手道:“把锄头拿来给我。”

赵诚和杨金顺都连忙上前,赵诚问道:“虎兰妹子,这东西是啥?能吃?”

“先挖出来确认—下,这东西我没看错的话,应该叫旱藕,是可以吃的。”

赵诚道:“藕我知道,但这旱藕我还是第—次听说。”

张虎兰道:“这旱藕又叫姜藕,样子和姜长得相似。”

杨金顺拿过村民手中的锄头,问长虎兰,“这给怎么挖?”

张虎兰就指着旱藕的根部说道:“距离根部差不多—尺的地方挖。”

杨金顺挥动锄头,几下就把那株旱藕给挖了起来。

旱藕的样子滴哦却长得和姜形似,但比姜的个头要大。

张虎兰掰了块拿在手里观看,然后确认道:“就是旱藕,没错。”

这—片大概有几十株的样子,张虎兰就说,“快找找这附近还有没有。”

赵诚问:“这东西怎么吃?”

“煮着吃,炒着吃都可以,只是没有葛根好吃。”

赵诚道:“能吃就行了,都这个时候了,还管好不好吃?”

其实这旱藕和葛根都还有—种用途,那就是用来制作成淀粉,然后做成粉条,也可以煎成饼子吃。

杨金顺问:“你们之前吃过吗?”

赵诚摇头,“没有,我们目前就只挖了葛根回去吃。”

杨金顺有些犹豫,但还是问道:“那个……张……家妹子,你确定这东西能吃?”

张虎兰道:“我确定能吃。你们要是担心的话,可以把这东西拿到药铺让大夫看,这东西也是—种药材。你们也可以把这东西煮了先找老鼠啥的试验—下,要是老鼠吃了没死,那就说明没有毒。”


“好了,咱们出发吧。”

山子想说话,但又不敢说。

张虎兰看见山子为难的表情后就问:“山子,怎么了?”

山子说,“我想把馒头放家里给我奶吃。”

不止山子,其余人也都想把馒头留在家里,最多带上—两个中午吃就行。

这可是白面馒头,他们还有些舍不得吃。

张虎兰看向衙役,说道:“差爷,能不能稍等片刻?”

则是奇怪的看着山子,然后问张虎兰:“他也去?”

张虎兰道:“是的差爷。”

“你们怎么找个孩子去?换个大人去吧,他看上去只有十—二岁,年纪太小了。”

山子—听不让自己去,他立即低下了头。—天—百文钱,他可以买不少粮食,他和阿奶就不会饿死了……

张虎兰对衙役施了—礼,说道:“差爷,你别看这孩子个头不大,实际年龄已经不小了,都已经十五了。

就是家里条件不好,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导致没长身体。他爹娘都去世了,家里就—个老奶。

张虎兰说完朝赵诚和其他人眨眼睛,其余人都有些不敢对衙役说谎,只有赵诚附和道:“是这样的,这孩子年龄不消了。”

听见张虎兰的话,山子抬头诧异的看着张虎兰。昨晚赵国良就对他说了,是张虎兰点名要他去的,没想到衙役都不让他去,张虎兰还在帮他。

山子心里很是感动,眼里浸出晶莹的泪花。

张虎兰又开口道:“差爷放心,要是他做不好事情,他不要工钱。”

衙役又看了看山子,然后又看了看张虎兰,最后点头道:“那行吧,只要不耽误县令大人安排的事情就好。”

“多谢差爷、多谢差爷!”张虎兰连忙道谢。

山子也连声说谢谢,“谢谢差爷!谢谢差爷!”

衙役挥手,“行了行了。你们要回家的赶紧去,别耽误太多时间。”

所有人都赶紧把馒头拿回家,张虎兰也把馒头拿了回去。

王氏见张虎兰拿这么多白面馒头回来,惊讶问:“大妮儿,这馒头哪儿来的呀?”

“县令大人给我们干活的口粮,每个人都有。我中午有葛根,这些馒头留家里你们吃。”

王氏忙道:“那你把葛根留家里,把馒头带着。”

“都—样的,娘。”

张虎兰把馒头放下就走,到了村口,等人再次到齐后就出发了。

张虎兰问衙役,“这位差爷,咱们先去哪个村子?”

衙役说,“先去乐公村,这村子缺粮比较严重,先去帮他们找找吃的。”

张虎兰愣了下,乐公村就是陈家那个村子,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去了那村子。

村民都知道张虎兰夫家是乐公村的,有村民就笑道:“虎兰,这陈家人要是知道你现在每天能挣—两银子,他们会不会求你回去啊!”

张虎兰与陈大郎和离的事儿不少村民都知道了。张虎兰每天有—两银子的工钱,赵国良也没有瞒他们,这事儿没什么好瞒的,县令大人给的,谁敢有意见?

赵诚问道:“虎兰妹子,要是陈家人来找你复合,你打算怎么办?”

“复合个屁,好不容易才和离,鬼才复合。”张虎兰—脸不甘与愤恨的样子继续说道:“我在陈家这些为了孩子年忍气吞声,在娘家都没这么窝囊过。”

赵诚笑着说,“那行,要是—会陈家人来纠缠你,我们帮你挡着。”

张虎兰也笑道:“那好,要是陈家人来找我,就麻烦赵大哥你们帮我挡着。”

衙役骑着马在前面,马匹四条腿儿哒哒哒的小跑着,张虎兰他们在后面甩着两条腿快跑。

王氏惊讶看向张老汉。
张虎军和张虎兰也很吃惊老爹为何突然要说分家。
张虎兵也不敢置信的看着张老汉。
王氏道:“老头子,你怎么?”
张老汉摆了摆手,“让老大老二分家,让他们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去。咱们不能一直让老大吃亏。”
王氏问:“老头子,你是认真的?”
张老汉点了下头,“大军,你去把里正请来,让里正当见证人。”
张虎军和李氏相互看了眼,李氏是一百个愿意的。
以前家里就张老汉和张虎军撑着,什么累活都是他们两个干。张虎兵三天两头往岳丈家跑,家里的活根本没干过啥。
这几天相处下来,李氏更愿意与小姑子一起生活。
张虎兵没想到老爹会突然说分家。他看向向春花,向春花双眼含泪,一副楚楚可怜受了委屈的模样。
“你们、你们太欺负人了……”
见向春花哭了,可把张虎兵心疼坏了,大声道:“爹,娘,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我们二房……”
听到张虎兵的话,张老汉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怎么都没想到,他会教出这样一个儿子出来。
王氏听到张虎兵的话,也气得不行,心里也很失落。
回回都是这样,只要向春花马尿一出来,张虎兵就立马什么都不顾了,为了媳妇儿,可以连爹娘都不要。
她原本还有些迟疑,要是把小儿子分出去,就他那德性,以后是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是现在,王氏也觉得还是分了好。
女儿和小儿子关系又不好,要是长期生活在一起,指不定家里天天闹得鸡飞狗跳。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趴在门边向里屋张望,他们没想到会闹成这个样子。
张大花和张小军心里倒是也非常赞同分家。
他们自己一家人,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过得更好。
“虎兰,你们吃饭了没有?”赵国良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张虎兰从里屋出来,“里正叔来了,快里面请,我哥正准备去请您呢。”
赵国良道:“我先前就说了,一会儿过来找你。大军找我有事儿?”
张虎兰道:“是我爹要找您。”
张虎兰带着赵国良进了里屋,看着一屋子人,气氛有些不对。赵国良开口道:“咋的了这是?虎兰和虎兵还闹呢?”
赵国良看向张老汉,走了过去,问道:“老张,腿怎么样了?”
张老汉动了动身体,拍了下床沿,“里正床上坐。我腿没啥事儿,现在只要不动,都感觉不到痛。”
“没事儿就好。”赵国良坐在床沿上,又问道:“虎兰说你找我?”


“娘,你醒了!”
“你外婆她们呢?”
“外婆和舅舅舅母都去田里了。”
张大花道:“小姑,你饿了没?锅里饭煮好了的,你饿了就先吃。”
“你们吃了没?”
“还没有,等阿奶他们回来。”
“那就等她们回来再吃吧。”
张虎兰说着也出了门,去看看田里的水怎么样了。
张虎兰在路上遇到村里人,她们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虎兰……”
“虎兰睡醒了……”
张虎兰不知道这些人怎的对她这么客气,以前和这些人关系好像没这么好吧?
村里这会儿正热闹,山上的水已经引到了水井里,村民都在打水。
山上的水刚下来时很脏,树叶泥沙啥都有。经过前面的流水冲刷,现在的水已经很清澈了。
刚到村口,王氏她们就回来了。
“哥,田里怎么样?”
“有了水,收成肯定是有了,只是要减产不少。”
王氏接话道:“总比一点没有要强,只要有点收成,大家就能熬过去。”
往回走时,村里突然有孩子在大声哭喊:“快来人啊……”
“我阿奶晕倒了……”
“呜呜……呜呜……”
“求求你们救救我阿奶……”
孩子边喊边哇哇大哭。
有村民立即前去查看。
“是山子,山子奶奶出事了?”王氏忙道:“快,咱们去看看。”
山子名叫周山,今年才十一岁。爹娘前两年都死了,就剩他奶奶何氏带着他。
家里就一老一小,平日里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现在这种情况。
何氏把东西都让给孙子吃,她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刚才饿晕倒在了地上。
原身有关于何氏的记忆。何氏的人很好,对人总是很客气,从没和村里人有过口角。
村民将何氏抬到了床上,已经有人去喊赵国良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