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恒赖青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森林宝藏刘恒赖青云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刘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恒只好把晓岚和晓峰给雨晴,自己也不能做的太怪异了,平常自己就不是这样,带孩子的事更多的是雨晴在带,现在突然变得太勤快了,雨晴会不适应。刘恒是这样考虑的。味道实在是太好了,他忍不住吃了两碗。野生鳖,基本没有肥肉,鲜菌,前后才两个小时,鲜味全部还锁在菌子里,这样的美食,真的是那些亿万富翁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战斗力不错。十几斤的鳖,7、8斤的红蘑,还有不少的汤水,竟然被他们吃得剩不了多少了。70年代的人,在吃方面,确实有战斗力。据知青介绍说,有人能吃3斤面,有人能吃一斤半糯米饭,一次吃60个鸡蛋的人也出现过,前世的刘恒还不相信,现在他相信了。都撑着了。就剩下刘恒还好,两碗汤水还不至于走不动。小晓峰早下去玩去了,在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晓岚...
《森林宝藏刘恒赖青云完结文》精彩片段
刘恒只好把晓岚和晓峰给雨晴,自己也不能做的太怪异了,平常自己就不是这样,带孩子的事更多的是雨晴在带,现在突然变得太勤快了,雨晴会不适应。
刘恒是这样考虑的。
味道实在是太好了,他忍不住吃了两碗。
野生鳖,基本没有肥肉,鲜菌,前后才两个小时,鲜味全部还锁在菌子里,这样的美食,真的是那些亿万富翁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
战斗力不错。
十几斤的鳖,7、8斤的红蘑,还有不少的汤水,竟然被他们吃得剩不了多少了。
70年代的人,在吃方面,确实有战斗力。据知青介绍说,有人能吃3斤面,有人能吃一斤半糯米饭,一次吃60个鸡蛋的人也出现过,前世的刘恒还不相信,现在他相信了。
都撑着了。
就剩下刘恒还好,两碗汤水还不至于走不动。
小晓峰早下去玩去了,在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
晓岚还在吃蘑菇,不过,看样子,也吃不动了。
只有赖青云家的三个孩子,眼睛还盯着剩下的那点汤水,肚子里确实是装不下了。
何春花看见他们三兄弟就来火,“吃这么多,要不是我站不起来,真要抽你们几个耳光!”
这三兄弟怕何春花,才恋恋不舍把目光移走。
刘恒赶紧把剩下的拿碗汤倒进菜碗里,“这个,你们带回去,明天可以吃。”
没有人反对。
很显然,何春花对这样的安排是很满意的。
刘恒收拾碗筷,丢进水泥水池子里,把竹筒移动一下,自来水全部流进水泥池子里,他快速洗碗,他已经决定了,让雨晴少操劳一些,自己多做点家务。
洗完碗,出来,不见了赖青云。
不用猜,一定是上厕所去了。
不一会,赖青云出来了,一脸的惊讶。
“你家这厕所太好了!我也要做一个!”
“我这个还是最简易的,过些日子,我搞一个抽水马桶……还是算了,那东西其实我也不喜欢,等老了那天再用吧。我搞一个蹲便器来,瓷的,那才卫生。”
抽水马桶,蹲便器,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概念,没见过,但可以想象,一定是很高级。
“你怎么想出来的?这种厕所,其实也不复杂,就没有人这么想。”赖青云对刘恒又敬佩了几分。
听说有好厕所,何春花也起身了。
她对厕所还是有向往的,虽然是农村妇女,但是,毫无遮拦在外面上厕所,心情还是很紧张,特别是脏兮兮的,挺恶心。
她回来,就大声说:“赶紧,青云啊,你得赶紧学着做一个,太好了,大便冲的干干净净,很舒服的。”
赖青云说:“好的,我明天就做。我想起来了,上次打破的那个瓷坛子最好了,上了釉的,光滑,比他们的还好用。”
何春花忙说:“那个不行,我还有用,烂了一点点你就想丢掉,这不是太可惜了吗?”
赖青云也不争辩。
和何春花争论,吃亏的是自己,所以,每次意见不同,赖青云只有一个办法,沉默!
他又沉默了。
何春花一旦发动了,她就很难安静下来,她说:“对了,青云,你不要再去抓鱼了,家里没这么多油让你糟蹋。”
赖青云想争辩,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吃一顿鱼,把一个人一个月的油指标都吃光了,其他时候难道不吃油行吗?”
这食用油,对每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油,且不说饭菜没味道,还特别容易饿。
没人每月4两油,本就严重的缺乏,还吃鱼、鳖、野味,这点油,哪够?
雨晴也提出了,“今天这样的美味佳肴,当然是人人喜欢,可是,这个月往后的日子我们吃什么?”
赖青云的儿子插一句,声音很大,“吃肉!”
又是一嘴巴抽过去,“哇”的一声,“你只知道吃肉吃肉,上次炒了一碗肉,还没上桌,你就吃了大半碗。想起来就有气!”
大儿子刚才挨的这嘴巴,着实是扎扎实实的一嘴巴,哭得也是很认真,眼泪哗哗地流。
这个时候是没有人多嘴的,就连赖青云的父母也不做声,觉得这是儿媳妇在教育儿子,是她的权力。
再说,就连爷爷奶奶也觉得三个孙子有些讨厌。
更重要的是,习惯了。
刘恒抱着晓峰,饶有兴致看着他们兄弟的哭闹,才过了几分钟,老二又哭了,他把晓岚玩的木瓜踩得稀烂,一地的黄橙橙的烂木瓜绒。
真令人烦。
何春花打人已经是达到了高段水平,拦的机会都没有,耳光就上屁股了。
何春花打人,一般是打屁股,如果是打脸了,那就是真的愤怒了,否则,她还是理性的,不会轻易打脸。
刘恒哈哈笑了,说:“没关系,没关系,孩子嘛,一个家里没孩子的哭声,真的太寂寞了。”
他想起了前世。
40岁以后,一个人很孤独,见人家有仔有孙的,多羡慕啊!
重生后的这几天,刘恒兴奋得不得了,有妻有女的,哪还会嫌弃太吵闹?
他是真的没有讨厌赖青云几个孩子,调皮是调皮了一些,但这是孩子的天性,耐心一点不就得了?
刘恒起来把烂木瓜铲起来,倒进后花园,做肥料。
厨房后的园子,有十几棵木瓜树,这木瓜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还一边成熟,上面是小木瓜,下面是成熟的木瓜,给鸡鸭吃是最好的。
至于人,热带水果很丰富,芒果,菠萝多的是,谁还无聊有兴趣去吃木瓜?
至于后世说木瓜美容,半个蒸木瓜卖到50多块钱,现在,雨晴她们是没有概念的。
木瓜主要是给鸡鸭吃。
当然,也不对,吃木瓜的人还是有的。
肚子饿了用木瓜顶饱这是常识。因为,芒果,菠萝都是有季节的,只有这木瓜,基本上是全年都有吃。
而现实是,有几个肚子不饿的?
刘恒厨房后的园子,已经彻底的封闭了,剩下的6只小鸡在院子里找东西吃,这里面的食物完全够它们长大了,松软的土壤里有很多的虫子,甚至蚯蚓也能够被它们拔出来,嫩草就更不用说了,热带雨林造就的土壤,处处都是食物。
芭蕉花也是一个好吃的东西,前世,刘恒就吃过一次。
只是,现在还没有人发现这也是一道美食。
院子里的几棵野芭蕉,花,开得正浓。
3棵三年芒果树是去年栽的,明年就可以挂果了。
其实,芒果树没什么意思,山上的野芒果又多又好吃。家里栽的都是个大的改良品种,栽几棵仅仅是赶时髦。
还有一棵桂圆树,一棵滇橄榄。
看着这棵3米高的滇橄榄,刘恒陷入了沉思。
滇橄榄是橄榄中的一种,圆形,味浓,据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很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消炎杀菌、减肥瘦身、预防高血压等多种作用和功效。果实入药,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滇橄榄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防衰老等作用。
当然,刘恒并没有研究过滇橄榄,他只知道,这果实里面,含有丰富的橄榄油,压榨出来就是橄榄油。
对橄榄油刘恒有认识,前世,吃橄榄油的人家,都是富有的中产,或者老板家,普通人还舍不得吃。
现在农场能吃到橄榄油,无非就是商业不发达,油料还没有达到自由流通的程度,譬如赖青云他们老家,山上的茶油就是自己吃,几十年后,茶油比橄榄油还贵,到那时候,他们就舍不得吃了。
刘恒隐约记得,分场场部的仓库里就有不少的橄榄果,都是作药用的,没有卖出去。
可不可以把那里的橄榄买下来呢?
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搞清楚那批没有卖出去的橄榄果还在不在,二是要买下来得找一个借口。
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随便能够解决的,得好好想个办法。
赖青云过来了,他看了看刘恒的园子,问:“你真的准备养鸡?”
刘恒说:“养几只生蛋。”
赖青云说:“你不担心挨批评吗?”
刘恒微微一笑,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都已经是70年代过半了,别说养鸡,就是养牛也没有大问题,就说:“不偷不抢,我想,养几只鸡生蛋吃,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即使挨批评,又怎么样呢?只要不拉出去枪毙,不要去坐牢,我觉得没必要怕。”
赖青云赶紧点头,说:“对对,你这话说的太对了,我明儿也去买几只鸡仔回来,养着。我家人口多,这生活是个大问题。”
刘恒转身出来,对杨雨晴,何春花说:“关于吃的油,你们也不要太担心,我们会想办法搞回来的。还有,这个钱的问题,不要太舍不得用,该用就得用,留着,十几年后啊,我跟你们说个秘密,不要外传,会贬值的。”
他故意这么神秘。
不过,什么叫贬值,他们不理解,刘恒又解释了一下。
“今后啊,这工资吧,就不是几十块钱了,而是几千块钱。你们把钱留到那个时候,就太不划算了。”
刘恒说着。
他们几个都认真听着。他们觉得这是内幕。内幕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最值得信的。刘恒是上海人,得到内幕的机会当然就多一些。
“那不是说,我们现在有钱就吃光用光?”
赖青云的父亲有点接受不了,勤俭节约了一辈子了,现在要吃光用光,与根深蒂固的持家思想相违背。
刘恒说:“当然不是完全理解为吃光用光,而是不要指望现在这点工资你存下来,今后就变富人,而是今后允许了,有钱就投资,投资才能积累财富。”
“你说,今后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赖青云老婆何春花眼睛都放光,这太有想象空间了。
刘恒点头。
“那不是说,我们一个星期可以吃一次肉了?”何春花其实也是很馋的人,只是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才节吃省用。
贫穷限制了想象,刘恒说:“不是一个星期吃一次肉,而是天天吃,每顿都吃,吃得你都不想吃了。”
“怎么可能不想吃?不可能的!”何春花根本想象不出肉吃厌是什么情况,这怎么可能呢?
刘恒笑了笑,没有多说。
这种话题只能是适可而止。
又聊了一会,赖青云家的几个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何春花又打了几个,哭哭闹闹的,只好散了。
“哎呀,这个何春花带着这三个崽,也真是太辛苦了。”雨晴很庆幸自家的两个女儿文静很多,没那么操心。
“他们家就何春花一个人累,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教育不好。”刘恒发表自己的观点。
“是呀,赖青云家里的事从来不主动管,他父母只知道溺爱几个孙子,何春花一个人哪里管的了?”
雨晴开始收拾凳子。晓岚也帮助妈妈推凳子。家里的凳子,一半是矮凳,一半是雨晴老家那种椅子,父母回湘省之前做的,雨晴出嫁时的嫁妆。
刘恒把那块大桌面扛起来,收了起来。
“可惜,这样的板子,大是大,整块有4个平方,但没有传世的价值。”刘恒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竖起来。
“你还在做梦搞传世之宝吗?整个农场,可能只有你有这个想法。”雨晴觉得这几天的刘恒,确实有些和过去的不一样,过去他就很单纯。
刘恒笑了笑。
这很正常啊,整个农场只有我一个是穿越过来的。
雨晴又说:“你说,你有办法搞到油,你到底是有什么办法?”
刘恒沉吟了一下,说:“我好像记得分场的仓库里有不少的干橄榄果,卖不出去,要是把这批橄榄买下来,可以榨不少的油。”
雨晴说:“这好说啊,二哥是负责保卫的,他知道仓库里有一些什么东西。”
刘恒沉吟了一下,心里对他给自己的那一棍多少有些疙瘩,但是,自己能够重生,何尝不是他的贡献呢?
“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大虾,我明天早点起来,送给你二哥家。今晚,大哥那里送点红蘑和大虾,妹妹那里送碗甲鱼炖蘑菇。”刘恒盘算了一下。
大哥和妹妹比较近,都在7队,二哥在分场,只能明天去。
雨晴也同意,就这样办。
刘恒也没有挨时间,把甲鱼顿红蘑装好,又用篮子装了两斤大虾,把几支红蘑放在上面,腰上插了一把砍刀,拿起手电筒就出发了。
雨晴在家帮孩子洗了澡,丢在床上,让她们早点睡。
晓岚现在可以带妹妹玩了,省了杨雨晴很多的操心,她们两姊妹有时候可能玩一两个小时。就着这个时间,她洗孩子的衣裤。
刘恒回来了。
“水烧开了,你可以去洗澡了。”雨晴说。
“今天吃了大补的东西,我觉得啊,我们应该一起去洗澡。”刘恒色色的笑着说。
雨晴脸红了,犹豫了一下,蚊吟一般的声音:“好……吧。”
森林里,时间很难估计,特别是像刘恒这种离开了40多年的人,突然回到森林,天然的对时间有种焦虑。
森林里,即便外面是阳光高照,里面也显得幽暗寂静,加上永远不停歇的叫声和响声,使人总担心天黑了。
天黑了,如果你没有带灯光,除非你是真正的猎人,否则,非崩溃不可。
今天根本就没有做露宿的准备,没有带手电,也没有带火柴。
没带火柴这是一个失误。好笑的是,赖青云本来是带了火柴的,但落水之后,火柴湿了。
刘恒之所以没有带火柴是他前世留下的习惯,进森林,要注意防火,不带火种是一种习惯。
但是,40多年前的森林,热带雨林是真正的热带雨林,根本就没有防火的意识,因为,那个时候,是不起山火的,即便是烧荒,你还得考虑烧不烧得动,整个森林都是湿漉漉的。
确实,此刻,森林里枯柴也是湿湿的,要不,热带雨林里怎么会有千年古树呢?就因为不易发生山火。
带火柴进山,你根本不要担心引起山火。
所以,在森林里露营的人,都会要生一堆火的。没带火柴,根本不能在森林里宿营。
“走吧,我担心太阳就要下山了。”刘恒催道。
“早。还早得很!”赖青云也是一脸的焦虑,他不是焦虑时间,在森林里待久了,自然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下山,“现在最多才6点钟。”
6点,在版纳确实还早,太阳下山要8点钟。
刘恒不放心,说:“你估计的时间,我不放心。”
赖青云苦笑着摇摇头,说:“刘恒,你是怎么啦?过去,你呆在树林里过夜都不怕,怎么突然胆子小了?是不是那天遇到独狼之后,有了心理阴影?”
刘恒回想起几十年前,确实,那个时候胆子比较大,但是,现在他的心智已经是老年人了,根本不能与过去比。
他只好随口答应,“是的,那次把胆子吓破了。”
赖青云笑了,说:“别担心,还早得很,等我把那只鳖抓到了,我们就回去。”
他是认死理的,认定这里面一定还有一只大鳖,他很想得到它。
他儿子今年5岁了,夜尿多,几乎是每夜都尿床,得滋补滋补。
鳖能治疗夜尿,不是道听途说,他隔壁的孩子就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尿床到了8岁,吃了两只鳖之后,就彻底的好了。
他所以下决心要抓到另一只鳖。
又撒了一网。
什么也没有。
“你认定这里面一定有一只公鳖或者一只母鳖是吗?说不定,他们分居了呢?你看,这只鳖这么大,应该有很大年纪了。”刘恒开玩笑说。
“这,你就错了,这只鳖并不老,鳖是成倍数生长的,你别看它有脸盆大,其实也只比我们平常在老家看得到的鳖大两三岁。我估计,这只鳖应该就是9岁左右。”
赖青云认真地说。
刘恒不想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抓紧时间回家才是正理。
“你快点,再撒两网,没有就算了。你想要这只鳖,我给你就得了。”
刘恒虽然也很需要这只真正的野生鳖,但不能总僵持在这里,回家才是大事。
赖青云见刘恒是很认真的,也没有多说,开始撒网。
一次,两次,三次,接连三次,都是什么也没有,除了石子与树叶。
“算了算了!”刘恒很不耐烦。
赖青云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脱衣裤。
“你要干啥?”刘恒惊问。
赖青云什么也没说,而是快速脱衣裤。很快,他就光溜溜的,噗通,跳进了水里,开始“打水”。
所谓打水,就是抓团鱼的法子之一,人站在水里,两只手拿出水面,做鼓掌的姿势去击打水面,使水发出“嘭”的声音。
据说,这样击水,鳖就会悬在水面上来,把头伸出来,离开水面,躲避这声音。
这是赖青云最后的撒手锏。
他本来对这潭水很恐惧,甚至对整条河都是恐惧的,但是,今天他急了,他是豁出去了,为了这只鳖,冒险跳进了水里面。
可是,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什么也没发生。
赖青云气馁了,他决定放弃,上了岸。用内裤擦干身体,直接穿上外裤,然后才穿衣服。
突然,刘恒被一个小脑袋吸引了。
他没有急于决定,而是认真看了几眼,他要判断,岸边草丛里的水里,伸出一个脑袋,是蛇,还是鳖。
不是蛇!
刘恒判断是对的,它就是要抓的那只鳖!
“我发现它了。”他轻声说,弯腰把渔网捡起来,稍微整理了一下,一个转身,就把渔网撒了过去。
抓住了!
一只大鳖。
和先前那只是一个等级。
赖青云人已经扑了过来,他抓住了鳖的后半部。
鳖伸出头来咬赖青云,够不着,赖青云嘴里哇哇叫,“终于抓到你了,你还敢咬我?我看你跑哪里去?”
赖青云把鳖装进了篓子里。
“刘恒,现在可以走了。”
赖青云见刘恒没有反应,转过头,只见刘恒盯着河道的上游,一动不动。
赖青云没有急于问,而是朝那个方向看过去。
有一个移动的黑影。
“哎哟,刘恒,快跑!狗熊!”赖青云转身就跑。
刘恒压低声音喝道:“别!先别动!”
刘恒边说,一边慢慢退了两步,弯腰,拿起地上的砍刀,紧紧抓在手里。
赖青云也学着刘恒得样子,也捡起自己的砍刀。
农场的砍刀是军用的,纯钢打造,刀背很厚,刀身有两尺,加上刀柄,差不多有1米,真要和野兽拼命,也不见得没有一点机会。
黑熊是热带雨林常见的野兽,遇到过黑熊的人不少,去年,分场学校的后山,就有一只黑熊爬在树杈上,全校的学生老师都看到了,这家伙一点也不怕人,待了1个小时,才慢悠悠离开。
这家伙是猛兽,据说,它面对猛虎的时候,一点也不心虚,老虎轻易也不敢去攻击它。
刘恒心里很紧张,自己离黑熊只有30米,身后的赖青云离自己也有10米,所以,现在刘恒能够选择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动。
逃,根本不是野兽的对手,本来,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自己率先逃,只要跑过了赖青云,自己也就脱险了。
但是,刘恒不想这样做。
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
情况不妙。
榨油机在加压,但出来的油脂还没有半斤。
“没希望了?”刘恒问。
“怎么回事啊?”马思宇也显得很焦急。
“你一副哭丧脸,说话呀!”曾贵清也急了。
“你们别吵,今天这柴油机的化油器有问题,功率上不去!”厂长说。
“哎,你这就不对了,化油器有问题,你找我呀!”曾贵清大声说,“我就说呀,这柴油机的声音不对劲。停了停了,我来看看。”
众人嘘了一口长气。
关停了柴油机,曾贵清很快就把化油器拆了下来,“回火,烧了不少的积碳,很快就可以修好。”
果真,没有10分钟,重新发动柴油机,声音都不同了,高亢有力。
“出油了!出油了!好多!”曾贵清高兴地喊。
“嗯,好消息,好消息,这个架势,出油率不会少于12%。”厂长裂开嘴笑了。
刘恒一块石头落了地,别说12%,就算是5%,他就高兴了。
第一盆油端起,煮饭的老师傅接过,到厨房里去了。
煮糯饭就是要油多,小半脸盆的油煮20斤米,这还算是节约的,马思宇跟着进去了,他在吃这个方面没亏待过自己,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今晚是要很晚才能回家的,榨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不能急,要有耐心,等得越久出油率越高。
又聊起了天。
曾贵清突然问:“刘恒,你是不是在向别人买猎枪?”
刘恒一惊,“这你也知道了?”
曾贵清说:“你别到处联系了,我答应你,过一段时候,有一批猎枪过来,那才是真正的猎枪。波罕,你找他?他还不是要找我!”
刘恒忙说:“那就太谢谢了。”
曾贵清说:“普通的火铳好搞,但是,正儿八经的猎枪不行,这东西紧俏。我也得找熟人才行。”
刘恒高兴地说:“好好,太感谢了。”
曾桂清聊了一会,突然起身,说:“你们在这里坐一会,我出去一会。”
马思宇问:“你干什么去?”
曾贵清笑吟吟的,说:“你别问,很快我就回来。”
马思宇真的不问,他知道曾贵清出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要么是接私活,要么是有什么好事。
刘恒也想跟过去,又舍不得这里看出油,这出油,看着都心里特别的爽,流出来的都是油啊!
缺油的年代,突然之间这么多的油,他怎能不激动呢?可以说,最近的一两年的食用油就这样解决了。
解决了食用油,营养问题就解决了九成九,剩下的零点一成,就只需要付出一些体力了。
打猎,抓鱼,都可以解决蛋白质的问题。
他没有跟曾桂清出去,他要看榨油。
大油桶一桶可以装400斤。
400斤太重,装到四分之一桶就不装了。
100斤上汽车都有点难度。
曾贵清并没有很快回来。
刘恒看着地上的油桶越来越多,最后,厂长只好把新桶拿出来。
这批新桶好,都是50升的,能装到80多斤油。
绿色的铁桶。
很快,地上一排排,摆满了绿色铁桶。
看着心里都舒服啊。
还剩下两榨,产量差不多可以估计得到了,3200斤,不会少,还会要突破一点。
刘恒在盘算。
怎么分配呢?
这个问题很严肃。
因为,这批橄榄是三分场的,是集体的,虽然他们是报废了的,但事实上还是集体的。
但是,全部拖回去交给集体也有些傻,自己都已经做了铺垫了,说是搞科研,并说了可能会有一些副产品——橄榄油,三分场的领导并没有说副产品归他们。
而是,他们说我们帮他们处理了垃圾。
不给集体,没有人找麻烦。
但是,这批橄榄油数额巨大,很难不漏风,独吞了也会有问题,至少会被人议论。
这人吧,倒霉了,没人太在乎你,也就是把你当成笑料和谈资,但是你突然发财了,人家就眼红了。
这批橄榄本就是废品,垃圾,处理还需要人工和运费,但是,现在它突然变废为宝了,在乎的人可就多了!
刘恒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想了一会,突然,刘恒笑了,对,就这样处理。
很快,最后一榨结束了。
总了一下数,3212斤!
数量报出来,顿时一片欢呼。
马总机智地大声喊道:“实验成功了!”
刘恒迟疑了两秒钟,佩服地朝马总说:“对,我们的实验取得了完美成功!”
这时,曾贵清进来了,手里提着一只竹猪,一条鲤鱼,一块猪肉,还有一些蔬菜。
厂长见了,一脸的笑,说:“老黄,你带小赵,小瞿做菜,好好的吃一顿。老蔡,你带两个人把油分一下。”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流程。
工作和吃饭两不误。
每次都有一个分油,装瓶的过程,根据主家的意见,把油分成几份,等下好装车。
刘恒开始分油了。
上交三分场1000斤。这是作为实验的副产品,交公!
刘恒想好了,自己独吞不好,纸包不住火,重生了,赚钱的机会应该有很多,不在乎这点钱。
人还是要名声的,被众人羡慕嫉妒恨不是好事。
这次损失1000斤橄榄油,等于是减少了1200块钱的收入,心痛归心痛,名声要紧。
所以,他决定拿出1000斤交公,说得开明一点,这些橄榄油本来就是三分场的。
马工,300斤。免费的。
曾贵清,300斤。刘恒也不准备要钱。他的功劳不小。
厂长这里,70斤,包括所有人的工钱。
这样分配了之后,剩下1462斤。
“我还要送一些给老营长几个领导。”刘恒轻声对马工和曾贵清说,“你们的意见呢?”
两人忙点头,“这个很对,应该这么做。”
刘恒注意到,马工和曾贵清脸色很好看,他们应该是心满意足了,嘴里说要给钱,事实上他们也清楚,这300斤橄榄油,刘恒怎么也不可能要钱的。
工人忙着分装。
刘恒在盘算归自己的1462斤油怎么分配。
这么多油,刘恒一家是消化不了的。
“开饭啦!”
榨油厂厂长高声喊,这边分装才结束,糯米饭喷喷香解开锅盖了,菜也炒好了。
杨英把东西一一收好,特别是那两丈布,宝贝一样,摸了又摸,都是好料子,公家商店里买不到。
她脑子里在计划做什么衣裤。
“哥,你给了我23件东西,我觉得还是给你们钱比较好,这些东西很难买到,我们不给钱太不合理了呀。”杨英说。
“别说这话了,我不会要你们的钱的。有钱就花掉,再过几年,钱就不值钱了。”刘恒得慢慢灌输一些思想。
“哥,爸妈说要我们勤俭节约,你却要我们吃光用光,你说,我该听谁的?”杨英故意调皮。
“当然听我的啊。”刘恒也笑着说。
“为什么听你的?不是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吗?”
杨英事实上一直听姐夫的话,他读的书比较多,读完高中的人不多,刘恒是分场少有的几个高中生。
刘恒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肯定是没有错的。在你面前,我难道不是老人吗?”
刘恒想到了自己的前世。
前世,刘恒就是勤俭节约的典型,努力积攒钱,做什么都慢一拍,错过了很多发财的机会。
又回到了茅草房。
新的生活开始了,刘恒不再死守着现成的财富,该花的花,该用的用,赚点小钱做个小富应该不会有大问题,自己也不准备拼命做富人,只要自己的女人和女儿们快乐就行了。
杨英咯咯笑起来,不过,他对姐夫很尊重,说:“哥,也许你说的是对的,我们父母一辈子,勤俭节约几十年,到现在,有什么呢?还不是什么也没有。”
刘恒觉得这样讨论上一辈子的人不妥,没有财富的积累,不一定是个人的原因,与历史是相关的。
刘恒赶紧岔开话题。
说:“岳父母来信了吗?”
说完就后悔了。来信,岳父母会寄在自己那里,或者是杨有才,杨贵生哪里,给妹妹的也会放在一起,8分钱的邮票钱可不是小钱了,何必分开寄?
“前几天,你发烧,还是你逞强,参加突击队上山之前,你给我的信呀。怎么,就不记得了?”
杨英有些懵,结合今天哥哥的行为与语言,她有些担心,那天,二哥那天打了他一棍,不会有后遗症吧?
刘恒赶紧掩饰,说:“我是问爸妈跟你说了什么,我没有看你们的信。”
杨英哦了一声,说:“还不是那些啰嗦话。不过,爸妈说,你喜欢做先进,要你悠着点,别太累了,有危险的地方你要躲远点,别傻乎乎的往前冲。”
慢慢,刘恒也想起来了,大抵上都是一些做父母的关切话,有些语言,也不能上纲上线,做父母的能不关心吗?
妹夫曹文化见水烧开了,准备杀竹猪,他到厨房后去了。
妹妹拉了一下刘恒,不让他跟着去,说,“哥,跟你说件事,曹文化母亲病了,需要几十块钱,你知道,我们才成家,哪里存了几十块?你可以借30块钱给我吗?”
刘恒想都没想,说:“没问题,30块钱太少了,我给你50元,寄给老人治病。”
妹妹说:“谢谢哥,我尽快还给你。”
刘恒笑着说:“你千万别记在心上,过了十年八年,那时候再还不迟。”
妹妹说:“那怎么行?”
刘恒说:“你我兄妹之间,有什么困难,你说就得了,不要难为情。”
杨英又说:“哥,曹文化个子太高了,做衣服费料子,下次有布买,你记得还帮我买一些。”
女人对布料的渴望,男人是很难理解的,到了几十年后,女人不停地买衣服,男人们这才理解到,原来,这是一种天性,衣服不仅仅是遮体和保暖的问题,而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女人化妆,穿好看的衣服,是女性骨子里的一种本能。这是远古就有的一种性别基因。
两兄妹聊了一会,来到厨房后,曹文化已经把竹猪杀好了,连毛也弄干净了,他一分为二,“哥,你们家人多,拿这边大的。我们喜欢放花椒,杨英不喜欢花椒的味道,所以,我现在开始用你们湖湘的做法,做原汁竹猪。”
杨英说:“我慢慢喜欢上花椒了,你别总是用老眼光看我。”
曹文化说:“那我们今天就搞川味的?”
杨英笑着说:“今后是这样,我炒菜,就炒湘菜,你炒菜就炒川味。”
曹文化说:“那行。”
刘恒见他们还没吃饭,就不久坐,拎着半边竹猪肉回去了。
回到家里,刘恒跟雨晴说了妹妹借钱的事,雨晴说:“那没的说,治病要紧。哦,对了,干脆给家里也寄一点吧。”
刘恒想了想,说:“这是一个好主意。你家,我家各寄30元吧。”
雨晴有些吃惊,“30?过去都是10块,15块,最多一次也只寄过20块。我看,还是别一次寄太多了,你知道,钱多了,邻居朋友都会想办法去借。借吧,什么时候还,遥遥无期,不借吧,人家还生气。我说,寄15块就行了,多寄一次。”
妹妹说的也是实情,在农村,30块钱是大钱,很多人家,一年也分不到30块现金,就说:“行,就各家寄15块。多做一次寄。”
雨晴从箱子底上拿出80块钱,交给刘恒,说:“妹妹说了借钱的事,一定是很急,否则她不会轻易开口的,现在你就送过去,顺便,我们要寄的钱也请她顺便寄了。”
雨晴今晚还要清理一下家里的货物,加起来有200多件,落在谁家那都是很有压力的。
没地方放呀。
她得想办法收好,一是担心贼,二是担心两个小孩,他们要是拿得到,必定会拿来做玩具的。
放哪里呢?
这是一个伤透脑筋的问题。
刘恒怀里兜着80块钱,快步往妹妹家走。
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左边靠着森林,古树参天,幽暗似深渊,似乎有无数的眼睛看着自己。
刘恒在森林环境下生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5年前被分配到三分场,早已经习惯了森林生活,但重生的他,突然又有些不适应了。
他走得很快。
等到了妹妹家门口,身上已经是冷汗津津了。
“哥,你又过来了?”妹妹杨英正好在洗碗。
“我把钱送过来了。”刘恒说。
“哎哟,你这么急性!明天我来拿嘛,怎么还专程送过来?”杨英有些感动。
“你姐要我送过来的。这里是80块钱,你帮我给父母寄15元,雨晴家里也寄15元。我也不敢多寄,怕亲戚朋友邻居都去借。”
刘恒把80元钱递给杨英。
杨英接过钱,认真说:“我加5块,寄20元算了。多了确实不好。隔壁赵毅家就出过这样的事,叔叔伯伯都不跟他们家来往了,就因为借钱的事。”
“赵毅?听说他伯伯还是大队部的书记呀,兄弟之间撕破脸皮了?”刘恒问。
赵毅和刘恒是朋友,赵毅在分场任秘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