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朝阳邓晓阳的其他类型小说《我靠务农成功入编李朝阳邓晓阳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邓晓阳与李朝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走出了城关镇乡大院大门,雪越下越大,大哥牵着驴,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大嫂说向阳,你说话呀,你别不说话。良久,大哥才说,秀霞,我没本事,这鸡咱能不能不卖了,这咱回家吧。大嫂给大哥擦着脸说,向阳,咱不卖了、再也不卖了,咱走,咱现在就走。大雪有痕,这个自视为读书人的大哥的自尊在这一刻如同雪地里的车辙一般,被无情地撕裂蹂躏。这个天,连识途的老马都会迷失方向,更何况这头和大哥一样没怎么进过县城的老驴,这牲口一天没吃没喝,无论如何也承载不了这五十只鸡两个人的重量在返回20公里外的李举人庄。晓阳说,不能走了,县医院的家属院停不了驴车,倒是县委家属院修得早,有几间大家停自行车的车棚,晚上很多人下班回家,应该能找个位置。走,去县委大院。晚上,我...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李朝阳邓晓阳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走出了城关镇乡大院大门,雪越下越大,大哥牵着驴,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大嫂说向阳,你说话呀,你别不说话。良久,大哥才说,秀霞,我没本事,这鸡咱能不能不卖了,这咱回家吧。大嫂给大哥擦着脸说,向阳,咱不卖了、再也不卖了,咱走,咱现在就走。大雪有痕,这个自视为读书人的大哥的自尊在这一刻如同雪地里的车辙一般,被无情地撕裂蹂躏。
这个天,连识途的老马都会迷失方向,更何况这头和大哥一样没怎么进过县城的老驴,这牲口一天没吃没喝,无论如何也承载不了这五十只鸡两个人的重量在返回20公里外的李举人庄。
晓阳说,不能走了,县医院的家属院停不了驴车,倒是县委家属院修得早,有几间大家停自行车的车棚,晚上很多人下班回家,应该能找个位置。走,去县委大院。晚上,我们住在那里,让大哥他们住县医院家属院。这鸡咱继续卖,我给你们出气。
在晓阳的劝说下,大哥还是心疼这一车鸡,就同意了。这驴车我自然不会赶,只有大哥赶车,晓阳说大嫂,上车,就委屈大哥赶着车。大嫂说,晓阳,你和朝阳上车,我和你大哥赶车,这样有个照应。
从城关镇大院到县委大院不远,驴车走得不快,车自然也开得不快。家里那头驴,在风雪中迈着稳健的步伐,在大哥的手里,不紧不慢地跟着我们的车。晓阳透过车窗往后看,车上大嫂和大哥依偎在一起,晓阳说,大哥遇到大嫂,也是值了。
县委大院和县委家属院一个门,这县委大院的门卫自然认得晓阳,晓阳从车上拿了两盒金鹿香烟,在门外大爷的万般拒绝中还是塞给了他。请大爷务必想办法找点草料,喂一喂驴。
那个年代,驴车不稀奇,汽车才稀奇,但是门外大爷实在也想不到,县长的闺女会往大院里牵进来一辆驴车,还让他帮忙找一找草料。这冰天雪地里,县委大院怎么可能会有草料。别说是县长的闺女,可能就是邓叔叔亲自出面,人家也不一定答应。但看在金鹿的面子上,大爷说,要不就喂点粮食,顺便把车上的鸡也喂了。
回到家,阿姨开门,看到我们的出现,十分的意外,但阿姨的生活履历告诉她,孩子们有事了,否则不到万般无奈也不会下着这么大的雪把人往家里带。阿姨的记性也好,知道来人是我的大哥大嫂。忙笑着让我们进了门。进了门,阿姨喊道,老邓,快出来,晓阳他们大哥大嫂来了。
邓叔叔正在书房,看我们进来,忙披着军大衣就迎了出来,主动伸出来手,一脸笑呵呵的表情,比见到我还要亲切。大哥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些,忙双手握住邓叔叔的手,说道,邓县长,给您添麻烦了。
邓叔叔一脸微笑地说,在家不喊县长,你是朝阳的大哥,也喊叔叔,听着亲切。看这天冷得把孩子冻得,手冰凉。
大哥十分的拘束,大嫂反倒是很大方的和邓叔叔打招呼。邓叔叔说道,朝阳,快,倒水,暖和暖和。
晓阳说道,妈,还没有吃饭,家里有没有吃的。大嫂说,晓阳,不饿,别忙活了。
晓阳说,大嫂,能不饿,从中午到现在还没吃饭。说着就把今天下午大哥大嫂的遭遇给叔叔阿姨讲,阿姨听到大哥在雪地里被罚站后,没说话,忙去了屋里,不一会就找了一套衣服。我说这孩子脸色这么难看,你看,衣服都湿了,这个天气,咋能行?向阳,你别嫌弃,这是你邓叔叔的衣服,我都洗干净了,你先去里屋把你湿的衣服换下来。
面对李剑锋,我自然不虚,说他来了我也不同意。至于吃饭,自从和晓阳结婚以后,参加了不少的饭局,多数都是和县里的干部,晓阳本身就在大院长大,加上邓叔叔的原因,所以,一周总有那么一两次吃饭的安排。我给晓阳说,晓阳,你约就是,我到时候带个笔记本,把廖书记的话记下来。
晓阳说,笨蛋,廖叔别说现在,就是在以前当府办主任,也不是我们这种身份可以随便约的,现在廖叔也算是县领导了,咱们约不合适,我已经让马叔约了,喊了李叔作陪,晚上你机灵点,把你那煤油打火机的油灌满,别到时候成没油打火机了,丢人现眼。今天下午咱们要早走,提前等着。
挂了晓阳的电话,我又想起晓阳嘱咐的另外一件事,就是给战友约去上海见面的事。虽然我和战友有着过命的交情,但是让战友拿出上百万的真金白银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投资,换作是我,也不会去。上午乡里开会,已经宣布了我正式担任党政办主任兼任企业管理站的站长,虽然是不入流的股级岗位,但这也算是破格提拔了,毕竟我任党政办副主任也才不到一年。但有全县通报表扬的文件做支撑,大家也并不羡慕,大家不羡慕我的原因,是因为有对比,这老刘去接了计生主任的职务,那才是“肥差”,在大家看来,我去接手乡镇那几个企业,还不如到妇联当个干部。企业管理站的老刘当天中午就安排计生办那辆昌河面包把自己的行囊全部拉到了计生办,从此之后这安平又多了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断子绝孙的老刘。
拿起电话,我又放下了,晓阳说得对,这去上海的事我们安平可能啃不下来,这件事我必须先和张书记做个汇报,万一战友愿意和我们初步对接,张叔不支持去上海那就成了夹生饭。又或者说这件事安平啃不下来,需要李叔以工业园区的名义出面,也要给张叔沟通报备,免得我被张叔说成胳膊肘子往外拐!
说起李叔,这工业园区筹备组已经成为工业园区管委会,这管委会在当时还是个新兴词语,李叔成为管委会书记兼任主任,李叔的特别还体现在县里发的文件上,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这个单列十分醒目。李叔到了管委会,虽然我们见面少了,但是在新闻简报中看到的李叔的内容多了,钟毅书记、邓叔叔甚至地区领导都频繁视察,他们喊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有成效,三年出效益,四年现规模,五年亮成绩”的目标,这一点,两位主要领导都十分认可这个目标,钟毅书记说落实了稳中有进、稳扎稳打的思路,邓叔叔讲领会了不等不靠、敢于作为的精神。这就是李叔的本事,在任何岗位上都能把事给办得圆满。
到了张乡长办公室,没等张叔吩咐,我就坐了下来。
张叔,我给战友联系了,人家同意咱去上海谈一谈,但是现在人家那边企业很翘,各地都在搞招商,不少地方的招商部门已经走到了咱们前头,咱这边优势不大,战友也说,让我们别抱希望,毕竟现在是他爸当家,下面还有请的职业经理人。
而大家见了晓阳,奶奶大婶们都说,朝阳家的,你家大嫂都怀上了,你啥时候怀,走了一路,一路都是这些问题,倒让晓阳十分地羞涩。乃至于晓阳悄悄地问我,朝阳,你说这些问题是不是咱妈让大家给咱们的暗示。
我说,绝对不是。这些问题是断子绝孙的老肖加上断子绝孙的老刘持续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生动成果。
到了家,大嫂看不出来怀孕的迹象,但是大嫂怀孕的事实已经成为全村群众都知道的重磅消息,这鲁河家终于算是有了第三代。母亲正在洗刷着厨房的锅碗瓢盆,舒阳和恩阳在阳光下,各搬了一个大凳子当桌子,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晒着太阳写作业,这个时候的大哥二哥并未在家,他们自是和各自的伙伴些猫在不同的地方喝酒打牌,这也是大哥为数不多给自己放松的时刻。
见我们进了门,大嫂忙迎了过来,舒阳和恩阳也没有写作业。晓阳忙着打开手包,给了舒阳和恩阳一人一把奶糖。晓阳随手把手包丢在了凳子上,撸了撸自己的袖子,说,大嫂,你把刀磨好没有,走,咱去杀猪。
大嫂说晓阳,这喊你来不是让你杀猪,是让你看杀猪,就你这小身板,还没有猪壮,咋杀得了猪。
晓阳说,大嫂,你别小瞧我,你按着猪,我来杀,让大哥二哥和李朝阳也看看,咱俩能不能干。看晓阳这个模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俏皮可爱的姑娘,能和副乡长画上等号。
大嫂说,晓阳,那猪俺可按不住,那猪你也杀不了。走,大嫂带你开开眼,看看咱那猪!
猪圈没有在家里,而是在外面,晓阳挽着大嫂的胳膊,舒阳挽着晓阳的胳膊,恩阳在后面蹦蹦跳,四人如同姐妹就出了大门。在以前,这猪我们舍不得自己杀,而是卖给收猪的贩子,换些钱才好过年。晓阳说,大嫂今年卖鸡,还是赚了六七百元,相当于我大半年的工资。
我自是跟着她们出了门,猪圈离家里不远,看着晓阳能和家里人处这么好,我自是非常的高兴。晓阳虽说来家里也有了几次,但多数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没有留意这乡村的平凡世界。
晓阳先我几步到了猪圈,就听到晓阳的一声惊叹,然后张开双臂比画着,这么大的黑猪,大嫂,我以为是这么大的猪,说着又比画了一个半大猪的形状。这猪,我确实是杀不了。然后转了身,指着我说,朝阳,你去!
大嫂说,村里有几个叔伯大爷专门杀猪,这条件就是把猪下水留给他们。本来上午就要来杀咱家的,但是知道你要来,就要下午来杀。大嫂说道,晓阳,等杀完猪,大嫂给你们每人做一个猪脚灯。
晓阳说:猪脚灯,什么是猪脚灯?
恩阳抢答道,我知道猪脚灯,就是用猪的蹄甲,里面灌上猪油,放上一根棉线,就可以点燃了。正说着,父亲带着几个叔伯大爷就来到了我家猪圈,我发了烟,和几个叔伯大爷打了招呼,晓阳自然是聪明,也学着我的样子打招呼。
父亲这个时候已经在村里扬眉吐气,他被迫接受了自己的儿媳妇是副乡长,儿媳妇的爹就是那个广播里常出现的名字邓牧为同志的现实。从我和晓阳结了婚,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父亲的精气神,这就是父凭子贵吧!
晓阳说,她这里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让我先选一个。
我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坏消息,所以不想再听到坏消息。
晓阳正襟危坐,嫣然一笑说道,好消息就是你的辞职报告被县里正式退回来了。
我愣了一下,说,这算什么好消息,我本来就不在乎,那坏消息是什么?
晓阳做了一个鬼脸,说道,坏消息就是县里决定要让乡里给你一个处分,因为你太儿戏了。
处分,辞职还要给处分?
晓阳说着把你吓得,才给你解决了正式身份,你就要辞职,你这不是拿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开玩笑,所以,这个处分我觉得也该给,让你长长记性。
我看了一眼晓阳,说道,邓大主任,这不是咱们邓副县长的意见吧。
晓阳说,谁的意见不重要,如果不给你处分,别人要有闲话。但是你放心,让乡里出处分,我去找马叔和张叔,大不了把你开除,还不是随你愿望了。
我说道,就这俩好消息坏消息,我还以为多大个事。
其实对于我来讲,只要晓阳家里不干预我们,就都是好消息,这些事,我真的不在乎。毕竟现在是我家里不同意,但我父母的工作我能去做,毕竟自己的幸福,自己争取。
晓阳看我陷入沉思,郑重地说道,朝阳,其实我父亲提了两点要求,第一,我们不能继续在一起工作,咱俩必须有一个离开安平乡政府。第二,你必须提升学历,未来,没有知识是走不通路的。当然,提升学历的事情不着急,但是离开乡镇的事会马上办。马书记张乡长和李部长他们开车拦客车的事,现在已经传开了,这事影响不好。这才是给你处分的最根本原因。
晓阳就如实的转达了她父亲邓副县长的意见。家事是家事,公事是公事,家事我们商量着办,公事按规矩办,我们都是成年人,相信我们能正确认识,正确面对,正确处置。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才感觉到自己的不稳重和不成熟,现在回想起来,成年人,任何冲动都是十分幼稚的。成熟和稳重,就应该像邓副县长一样,话从不多说一句,就算自己的掌上明珠不辞而别和别人私奔,张口也是只说了一句话,见到要和女儿远走高飞的人,也没有多看一眼,更没有气急败坏,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似乎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其实,从上次和晓阳的父母接触之后,我对他们是由衷的佩服,以他们的能力,明明可以调动晓阳在县城任何一家单位工作,不用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奔波,但是他们都始终不同意将晓阳调回县城。
晓阳,这些事,责任在我,要走,自然是看要去哪里,如果去更偏远的乡镇我去,如果去县城,你去。
晓阳又是一笑,小傻瓜,骗你的,其实说跟着你去上海之前,上级部门就已经找我谈过话了,我已经被提拔副乡长了。今天上午就去开了会,明天就去柳集乡报到了。当时为了跟你走,其实我是什么都想好了,什么都放弃了。
什么,你都副乡长了!都谈话了!晓阳,你咋没跟我说过?你都还要跟我去上海。
这种事情,文件不到都有变数,我也没当回事,你就当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吧,在我的眼里,除了你个小笨蛋,都是小事。本来应该还有段时间,但前天的事情一出,所有事情的进度都加快了,今天,我本可以不来的,不来又怕你担心,来了之后还要赶下午的公共汽车走,明天她就要去柳集乡报到。组织部满江部长要亲自送我过去。
我心里想,这笨蛋、坏蛋加上流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称呼。晓阳为了我,连副乡长都不要了,幸亏我俩没有走上海,万一我们闯不出来,否则别说晓阳,我也是要后悔一辈子。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快2点,马书记和张乡长已经要开始办公,我趁着机会,又回到了办公室,李部长头上蒙着报纸,还在呼呼睡,见了晓阳,我心里踏实了许多,虽然要分开,但是由衷的为晓阳感到高兴。但反过来一想,我和晓阳的差距又大了,不由的又想起了父母和大哥说的话,咱们村都没有副乡长的亲戚,我李朝阳还能娶上一个副乡长的老婆?这好事能落到我身上?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李部长鼾声如雷,报纸在他脸上规律地起伏,祖坟冒不冒青烟不知道,这李部长是鼻子肯定是冒气的。
最近的事情太多太杂,脑子里始终乱哄哄的,不知道怎么办,如何办。
李部长已经形成了生物钟,鼾声停了,我知道时间正好2点,前后不差5分钟。那时候的乡镇干部,特别是李部长这样的老资格,算是十分轻松的。工作量不大,又是正儿八经的乡镇领导,平时也没有人管。看到李部长,我又想到了晓阳,她一个人去柳集,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办,工作又如何开展,我和她又该怎么见面。
李部长揉了揉眼,用自己的脸盆在压水井接了半盆子凉水,洗了一把脸,用那个早就褪了色的毛巾擦了擦。也没顾上看我,说,邓大主任又来了?你个小猪咋就找到了这么好的人,她今天本可以不来的。
我这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李部,我的李叔,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晓阳都要走了,你快告诉我。
李部长喝了一口茶,自顾自地漱着口,咕嘟咕嘟,走到办公室门口,一口喷了出来,阳光之下,竟然还形成了彩虹。
李部长说,朝阳啊,不是当叔的瞒你,是有些话没到时候我不能说,这是原则,既然你都知道晓阳要走了,那我也就告诉你。其实晓阳,在上个月就被推荐成了副乡长人选,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这一批一口气提了20个基层干部,按程序也是差不多最近要去报到,但能让组织部长王满江亲自送的,不多。你们前天去上海的事,你邓大爷怕影响不好,就上赶着把节奏加快了,所以,这些人都要提前报到。
我愣住了,说,这些事,你咋都知道,这不是秘密吗?
李部长拍了拍我的头,小子,我和老马、老张把邓副县长的宝贝疙瘩送到家里面,你邓大爷中午不得请我们吃一顿。这不,中午吃完老邓,下午吃你朝阳,这力,我们三个老家伙,一堆老骨头,也没算白出力不是。你小子不错,闹了一出私奔的戏,你邓大爷反而还认可你了,说你有种,起码不是一个吃软饭的孬种,你说这老邓怪不怪。
现在我才想起来,前天中午,这邓副县长在家里的书房,谈话后之后,并没有在家里吃午饭,而是说中午有事,原来,这事就是请李部长马书记他们吃饭去了。怪不得前天晚上,我请马书记、张乡长和李部长他们三个吃饭,这马书记说他感觉我和晓阳要分开,原来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邓副县长在午饭的时候,就透出一二,领导提前掌握了信息,特别是作为书记,他肯定知道晓阳要去柳集当副乡长。
没过一会,邓晓阳来到我们办公室,笑呵呵地对李部长说,叔,把你家朝阳借我用下当苦力,我这东西有些杂,喊他送我到大院门口坐公共汽车。
李部长说,那谁,跑快点,快去。
我一个大老爷们,也被迫一脸娇羞,到了办公室,晓阳已经打包了一些东西,那时候没有行李箱,都是装粮食的编织袋。两个袋子,我拿了一下,倒是不重。
晓阳说道,朝阳,把门关上,我有话跟你说。
我一脸惊愕,不好吧,这上着班,万一有人进来。
晓阳朝我扔过来一支笔,说大白天你想什么呢?是正事,刚刚我向几位领导辞别,马书记问,我走了,谁来接党政办,我本来想说是你,但没好意思开口。但马叔直接问我,你合不合适。
什么?马书记问我当党政办主任合不合适。说实话,我内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当官。这党政办主任虽然不是乡领导,但怎么的也算是七站八所排名第一的关键位置,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办文办事办会,千头万绪,是全乡最忙的人,我怎么能干得了。
晓阳说,有什么干不了,这党政办主任不属于县里管的干部,马书记和张乡长一商量就能拍板的事,我也估摸了,党政办这些个老人,基本上也没有想法,你在党政办起码干过一年,现在非你莫属。我替你表了态,说你一定能干好。
我一激动,说,不行晓阳,我还有处分没下来。
晓阳拍了拍我的肩膀,同志,戴罪立功懂不懂。
我的大脑似乎一下短了路,能够成为武装部的干事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这对象一下成为副乡长,马书记又喊我当党政办主任。我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不是猪撞树上了,这是树撞猪上了。
说完,晓阳潇洒地拿着自己的手提包,我肩膀拉着两个编织袋,像打工的一样跟在后面,去乡大院门口等公共汽车。
晓阳经常坐公共汽车,自然时间卡得准,不一会,就远远看到了公共汽车的身影。
晓阳凑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小坏蛋,我走了,你别趁我不在犯错误。安平我朋友可不少,我会随时查你的岗。
正说着,公共汽车停在了我们身边,车门没有开,车玻璃先开了,好巧不巧,又是那天的胖大姐售票员,售票员上下打量了我俩一眼,说道,我们的车,不拉流氓,开车。
晓阳顿时一脸大大的感叹号,自言自语的说,我是流氓?李朝阳,我邓晓阳是流氓?
我忍不住憋笑,没办法,这是到城里的最后一班车,只有喊李部长去找张书记,动用那辆吉普212,这次倒很顺利、李部长自己开车车冲了出来,说,走晓阳,李叔送你,不耽误马书记下班,朝阳,搬东西,上车。
我把行李放到车上,晓阳坐在了后排,我坐在副驾,还没坐稳,车就冲了出去。
路上,又遇到了那辆公共汽车,晓阳专门喊道,李叔,开慢点,等到两车并行的时候,晓阳突然推开212后面的车玻璃,对着那辆公共汽车喊道,大姐,我不是流氓,前面的人是,他是,他叫李朝阳。
李部长一脚油门,我已经看到了公共汽车上,售票大姐那复杂的表情。这李部长笑着说,哎,我说你们年轻人,我老李活这么大,已经没有语言了。
等到返回乡大院,刚刚到下班时间。我们正好遇到了下班的马书记和张乡长、两位领导看到我下车,说,李朝阳,你布置一下,明天上午,召开全乡干部大会,宣布两个人事任命!
邓叔叔又说,当时你们连回来了多少人。我介绍道,我们那时候,主要就是炮战,步兵没怎么冲,84年相对惨烈一些,但84年我们师还没上去。晓阳说,爸、李叔,咱们跑这么远,到底是看谁?你们的战友呀!邓叔叔说道,不是一个战友,是一群战友。
沿着乡间小路,进了一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村子,在李叔的指挥下,我们来到了一个院落门前,进村的时候,不时有人注视着这辆轿车。这个村子已经属于黄河滩区,和其他村子不一样,黄河滩区里的村子都是在高台之上,下面至少是比平地高一米多的夯土,这也是群众的智慧,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涨水,庄稼地淹了,起码房子还在,房子在,家就在。
里面的人听到了汽车的声音,自然就出来了,这一出来不打紧,起码有十七八人,看这房子外观倒是不错,应是这几年新起的红砖院子。在那个年代,村里的院子主要就是三种,一种是这种用红砖盖的新院子,一种是六七十年代用厚重的青砖盖的老院子,还有一种是用泥土柴草掺杂着特殊混合物的矮土房子。那个时候,能起一座红砖院子是不得了的大事。
邓叔叔和李叔下了车,我和晓阳忙帮忙搬着东西。有几个年轻人也搭了一把手,这些人都穿着那个年代标准的蓝色和黑色的衣服,年龄大的和邓叔叔相仿,年龄小的则和我差不多,这些人身上,有着一股让我熟悉的气质,那就是军人的气质。
邓叔叔和李叔与众人握着手,这些七八个年龄大的看到邓叔叔自是十分地高兴,大家说话也是亲切。邓叔叔也是给众人介绍了我和晓阳。这是闺女,晓阳,这是女婿、朝阳。晓阳碰了碰我的胳膊,说道,这些人中,有几个面熟,其中一个还是黄平集的乡长樊从林。
众人围拥着邓叔叔走进了院子,这院子里面摆了两张桌子,看样子应该是刚刚吃过饭。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是农村少有的干净。院子里有个五六十岁的大娘自然是主人,这老大娘的膝下是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脸蛋冻得红扑扑的。
邓叔叔上去握住了大娘的手说:“大嫂,我来看您来了,今天我把孩子也带来了”,说着,给我和晓阳招了招手。说道:“大嫂,闺女结婚了,这个是闺女晓阳,这个是女婿朝阳”。
大娘忙伸出了那槐树皮一般的手,抚摸着晓阳的脸,说道:“牧为,这是你闺女,都这么大了,长得俊”。说着,又看了看我,说道“这女婿也好”。
邓叔叔说道,朝阳也是从前线回来的,他比小何晚回来一年。
大娘听说我也是从前线回来的,伸出了手,拉着我的手,那手摸在手上,如同树皮在手上搓来搓去。说道:“也是上了前线的?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人又接着说道,他们也是上了前线的,你们命好,都回来了。这大娘一指,我才看清,这七八个同龄人应当也是上过前线!这大娘身后的小男孩,一双明亮亮的大眼睛说道:“奶奶,他们都回来了,为啥我爸爸还不回来,你不是说,等我好好上学他就回来了吗?”
老大娘抚摸着小孙子的头说,振华,你爸爸,你爸爸会回来的。邓叔叔说,快,晓阳,箱子里有玩具,有糖,拿出来,给振华。晓阳打开纸箱,里面装得满满当当,除了几件衣服,还有一些吃的,晓阳拿出了糖果,给了振华。振华看到晓阳递过来的东西,并不敢接,反而是往后面缩了一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