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洛清微乔南迁完结文

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洛清微乔南迁完结文

慢慢同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哎,好。今年过年,我们一定争取回去给您拜年去。您可得给准备个大红包,我还等着呢。”“好好好,肯定是大红包。”闲聊了两句,放下电话。“不知道谁病了,让回去看病。”刘厂长坐着发呆,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儿,这一年,首长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天都塌了一半。把关了十年的老孟都请出山了,那得是什么人呢?他不敢想。缓了好一会儿,才道:“行,知道去处,咱们就不惦记了。回去上班吧,也别再打听了。老孟知道家里担心,得空了他肯定会打电话报平安的。我得跟老雷说一声儿。你安心工作,有啥事儿,我打发人告诉你去。”嗯。洛清微走了,刘厂长给老雷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京了。放下电话,想了想,出门往林场去。见了面,才说的细一些,把自己的猜想也提了一句。俩人都沉默,真要是那样...

主角:洛清微乔南迁   更新:2024-11-12 10: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洛清微乔南迁的其他类型小说《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洛清微乔南迁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慢慢同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哎,好。今年过年,我们一定争取回去给您拜年去。您可得给准备个大红包,我还等着呢。”“好好好,肯定是大红包。”闲聊了两句,放下电话。“不知道谁病了,让回去看病。”刘厂长坐着发呆,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儿,这一年,首长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天都塌了一半。把关了十年的老孟都请出山了,那得是什么人呢?他不敢想。缓了好一会儿,才道:“行,知道去处,咱们就不惦记了。回去上班吧,也别再打听了。老孟知道家里担心,得空了他肯定会打电话报平安的。我得跟老雷说一声儿。你安心工作,有啥事儿,我打发人告诉你去。”嗯。洛清微走了,刘厂长给老雷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京了。放下电话,想了想,出门往林场去。见了面,才说的细一些,把自己的猜想也提了一句。俩人都沉默,真要是那样...

《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洛清微乔南迁完结文》精彩片段


“哎,好。今年过年,我们一定争取回去给您拜年去。您可得给准备个大红包,我还等着呢。”

“好好好,肯定是大红包。”

闲聊了两句,放下电话。

“不知道谁病了,让回去看病。”

刘厂长坐着发呆,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儿,这一年,首长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天都塌了一半。把关了十年的老孟都请出山了,那得是什么人呢?

他不敢想。

缓了好一会儿,才道:“行,知道去处,咱们就不惦记了。回去上班吧,也别再打听了。老孟知道家里担心,得空了他肯定会打电话报平安的。我得跟老雷说一声儿。你安心工作,有啥事儿,我打发人告诉你去。”

嗯。

洛清微走了,刘厂长给老雷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京了。放下电话,想了想,出门往林场去。

见了面,才说的细一些,把自己的猜想也提了一句。

俩人都沉默,真要是那样,这将来,可怎么办呀。

国家又会怎么样呢?

不敢深想。

“等吧。”

……

“是啊,等着吧,咱们除了等,也做不了什么。”

九月九日,大事发生那一天,沈家人坐一起听广播,生产队的大广播反复的播着新闻稿,一直没停过。

说起以后,都沉默,最后结论,还是等着。

等到了十月,下了第一场雪,去灾区救援的人都回来了。农场也到秋收最忙的时候,洛清微终于接到二舅的电话,电话里二舅声音都是抖的,“我这里很好,已经恢复工作了。你大舅,最迟年后就能回来。”

多的不能说。

那就好,那就好。

放下电话,洛清微已经泪流满面。

刘厂长眼里也有泪花,“好事儿,好事儿。”

可不是好事嘛。

五天之后,广播通告全国,接着就是声势浩大的庆祝伟大胜利。

本来农场是最忙的时候,还是放了一天的假,狂欢。

知青院里,开始是笑和闹,后来不知道谁开始哭,最后变成整片知青院全是哭声。

都知道他们为啥哭。

也都以为,很快的,他们的苦难就能结束,可以回城。

然而,并没有。

狂欢过后,日子还是那样,没有新消息,没有任何改变。

知青院的气氛,沉闷得如北大荒的冬天,白雪皑皑之下,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闷在房间里,猫冬。

沈家人受的影响不大,三哥沈海随着建筑队回来了,因为表现突出,升了副队长。

冬天建筑队不能干活儿,再加上救援时没休过假,一下给了三个月的假。

大嫂怀孕五个多月,孕肚已经很明显,家里基本不让干啥,学校里也照顾,新学期没让当班主任,让教地理课,不坐班,教两个年级,六个班,一周六节课,两天就上完。

二嫂也确定怀了三个月,开始有点显怀了。二哥沈山冬天活儿是最多的时候,也不像以前,远路就住在做活的人家,不回来了。这会儿,不管多远,只要不是大雪封路,骑着自行车,来回的跑,天天回家,今儿个拿个果儿,明儿个带个饼的。

也都带着大嫂和老太太的份儿。

大哥也一样,自打二嫂确定怀孕,大嫂有的,都给二嫂带一份儿。

孕妇有的,老太太都有。

别人是没这个待遇的。

都有工作,都挣工资,家里只种口粮地,自留地打的粮,就够口粮的。再挣上一份工资,家里老人身体健康,不吃药不打针,没有孩子要养,挣得多花销少,日子是相当宽松的。

这会儿有孕妇了,自然养的就好。


是啊,都过去了。

不止是大舅回京了,原本那些靠边站的,也慢慢恢复工作。

比如,乔南迁的父母。乔万国工作还没有恢复,但是可以看文件了。乔母丁香医生,回军医院上班了,她是内科权威,回去就是学术带头人,跳了半级,做副院长了。

“你猜,我今儿个在邮局看到谁了?”

眼看着过年,京城里的发小们,二舅和表哥表姐,都给邮年货,再加上她怀孕,今年邮的东西更多,差不多隔一两天就有包裹,沈默跑邮局跑得,快成邮局编外邮递员了。金家园子的邮件,全让他顺路给捎带,省下人家邮递员跑一趟。

“谁呀?”

洛清微好奇,难得沈默有这么好奇的时候。

“夏梦,她去邮局打电话,找乔南迁。我拿了包裹出来,还在打,恍惚听着说孩子什么的……”

要不是提到孩子,他都懒得说那女人的事。

夏梦调回村里做了农村妇女,犟着不下田不挣工分,整天在家看着孩子,指着宋成文挣钱回来养,还得精米细面,好吃好喝的养。

要不然就整天的哭,不喂孩子,孩子也哭。

大人哭,孩子叫的,惹得全村子人都讲究宋家虐待儿媳妇。

老支书的名声都给败了不少,家里长辈气得一冬天住院两回。

宋成文却一心想多生几个孩子,把夏梦拢住,家里闹成那样儿,他不觉得苦,不觉得烦,得空就往家里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出门背着抱着的,也不怕人笑话,跟大傻子一样一样的。

好歹是发小,以前感情多好的,不能忍心看他被耍。

何况,他媳妇跟夏梦还有私怨未了,肯定得多注意。

洛清微听他这么一说,想的是,夏梦不会把宋晓晓那孩子说成是当初她流掉的那一个,糊弄乔南迁是他的孩子,像上辈子那样儿,哄着乔南迁养她吧?

估计是得到乔母恢复工作的消息了。

她毕竟是京城生京城长的,在京城有消息渠道也正常。

乔南迁,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兵,没在常规部队里,他自己能不能回城都两说,他父母不可能刚恢复自由就想着安排亲儿子,不像话嘛。

还有吕清远和韩春生他们压着,更不会那么容易回京。

还想借乔南迁的手回京?

那她可有得等了。

乔母烦都烦死她了,让她拿捏一回,得了知青名额,还想进他家门?

“她父母以前都是大学老师,说不定哪天就调回大学了。她能跟父母断绝关系,父母肯定是舍不得她的。宋成文怕是不知道,你要不要给他透露一下消息?”

等到恢复高考,她父母那样的,肯定要回大学里接着任教的。

“还有这事呢?不认父母,那跟畜牲有什么分别?怪不得能舍得折腾孩子。行,我想法子,给宋成文透个信儿,让他心里有个数儿。别到时候鸡飞蛋打,一点准备没有。”

绝交两年了,他自己不好直接找宋成文,让村里的哥们儿提示一下还不难。

“夏梦……挺邪性的,宋成文弄不过她。宋家人,也困不住她。”

上辈子,乔南迁能直上青云,自然跟背景有关系,但本人如果太差,也是不行的。特别是政坛上,都是玩心眼子的人,本人提不起来,再强的背景都白搭。能把乔南迁哄骗得唯她是从,说什么是什么,能是一般手段吗?

“各人的日子,各人过。那就不干咱的事了。”


“只是可怜了晓晓那孩子。”

小姑娘长得像妈,特别好看,身子弱,热炕睡多了,有肺炎,她奶奶常带着去卫生院打针,弱弱小小的一个,不哭不闹的。卫生院的人,都可怜惜。

这么乖的小姑娘,那妈得多心狠,能饿得孩子天天哭。

宋婶子抗不住压力,这才把娃抱到身边养着。当妈的更轻松了,每天躺在炕上,不到饭点不起来。得空就到福利社,供销社,有啥好吃的买啥。

宋成文挣那几个工资,一分都不舍得花,都拿回家也不够花,还得出去找私活儿,累得跟个狗似的。

“你呀,怀孕之后,心更软了,特别是对孩子。我看你见着别人家的孩子,眼珠子都发绿,就那么喜欢啊?”

沈默的感受最明显,自打怀了孕,他媳妇整个人都柔软得不得了,每天都是笑眯眯,眉眼弯弯,看他的眼神更是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他这两个月这日子过得,跟飘在云上似的,晕晕乎乎的。

活了两辈子,第一次当妈,从知道怀孕,到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洛清微就觉得,人生不能更圆满了,她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只要想想肚子里的崽,她看什么,都是美好的。

吃什么都是香的,原本一顿一碗饭,现在吃三碗,还怕崽的营养不够呢。

大伯娘跟她婆婆打趣,“咱家有仨孕妇,赶上一下子多了十口人的饭量了。”

可不是,那是真能吃啊。

沈默哥四个过年放假,一天都没有在家休息,早出晚归的,上山下河,打猎,氽冰窟窿弄鱼。这些都得晚上干,白天怕人看见。晚上又格外的冷,一宿半夜的在外面,遭罪着呢。

那也高兴。

再想法子买鸡买肉,反正孕妇得吃好的。

大嫂的预产期就在正月里,坐月子更得多准备好吃的。

沈莲跟派出所的罗厚朴相亲相成了,俩人都挺满意的,罗厚朴尤其满意沈家的家庭和睦,亲人多。

沈莲在县城上班,一周能回来一天,他可积极,有空就来沈家,主动找活儿干。

老太太都说,这该是谁家的人,就是谁家的人。罗厚朴那说话办事,一看就是沈家人。

他一个孤儿,跟沈莲也是过了明路的。过年干脆就到沈家过得了,家里屋子多,住得下。

人家罗厚朴也不客气,抱着行李就来了。不上班时跟着哥几个出去淘换东西,他路子更多,往老远的村上跑,用粘豆包和大黄米,换着不少好山货和野味儿。

沈云在浴池认识了一个男搓澡工,人长得挺好的,就是左腿受过伤,不走路看不出来,走路时有点跛脚,家里一儿一女,父母都是医院的,姐姐嫁人了。家里没有负担,条件是不错的,所以那家人也挺挑的。

沈宝仓偷着到县城去洗了回澡,特意找那个叫建国的孩子给搓澡,觉得人还行,家庭条件也可以。大伯娘是死活不同意,说沈云要样有样,要工作有工作的,凭啥找个残疾的。

话当然是这个话,可这不是沈云自己个儿乐意嘛,她就相中那个门建国了。

孩子自己愿意,当妈的不同意,卡住了,一直拖着,定不下来。

这么一对比着,罗厚朴越发觉得自个儿幸运,对沈莲更殷勤了,俩人处得可好了。

“来年春耕结束,得空把你俩婚事给办了,中不?”

沈金库问准姑爷的意见,罗厚朴巴不得,“我都听爸妈的,你们咋安排咋是,我就听指挥。”


到了农场,直接找到派出所,沈默领着回的家,要不然,十几年不见,表兄妹都认不出来。

“还是北方好,凉快,京城这时候热死了。四合院时聚气藏风,闷得上不来气儿。”

孟承泽坐在树荫下,几口一个柿子,再来一根黄瓜,吃得美了。

哥俩背的大包小包的,主要是补品、药材,再就是小衣服,小被子和布料。

“在我妈心里,东北就没棉花没布,得空了就在家做被,大大小小薄的厚的做了十多个,这不是,都让我背来了。还想法子弄了一些纱布,说给孩子做尿戒子,轻软,孩子不遭罪……”

“二舅妈和二舅复婚了?”当初是为了保护孩子离的婚,并不是感情破裂了。中间俩人也都没再找,复婚是很合理的。

“复啥婚,犟着呢。该一块儿吃饭还是一块吃饭,也给我爸洗衣服做饭,就是不能坐一起好好说话,一说话就呛呛,打嘴仗。”

好吧,不说这个了,洛清微问大表哥,“大舅身体好着吧?表姐呢?身体恢复了吗?工作定了没?”

大表姐孟长玉在海岛上做知青,落下了风湿,手指和腿都落了病,二舅一直给调理着。

“好多了,日常不让碰凉水,看着是好透了。工作没定呢,知青的身份去不掉,工作肯定是没法子。别说她,我现在都是请病假的状态,最多再拖两个月,得回部队去了。”

“我就自由多了,放电影整天在外面跑,请假也方便,少放几场电影的事儿。明玉公婆指不上,没人给看孩子,她走不开,上班还得把孩子送大舅那让长玉姐给带着。”

都挺忙的。

“所以,你俩就多余折腾这一趟,东西邮过来也行,我脸皮厚,给啥都要,又不会邮回去。非得跑这一趟干啥,坐那么长时间火车,老遭罪了。

我的医术,二舅也是知道的,还能把自己个儿照顾不好?”

这不只是时间的问题,主要是折腾。来探亲,跟知青下乡时不一样,知青是专列,中间停车,是接知青上车或下车,不倒车。探亲不是啊,倒车都得倒三回,中间得在车站等车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拿那么多东西,上车下车的折腾,老麻烦了。

赵朝阳家两个老太太折腾来一趟,躺了一周才歇过来。

孟先泽没舍得吃香瓜,起身到菜园子里摘了两根黄瓜,用手擦擦就吃,边吃边说,“不来不行啊,有些话,电话里不能说,写信不安全。必须得当面说。”

啥事啊?“整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孟先泽声音低下去,只有兄妹三个能听见,“刚刚开完的科学与教育座谈会上,决定恢复高考了。现在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正在京召开,讨论具体的招生工作,很有可能今年冬天就会有第一次招生考试,明年春季入学,少上半年大学拿毕业证。最迟也是明年的七八月。

这是目前回城最好的机会,参考书也给你们带过来了。你和妹夫,一定得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拿到学历,再往下一步走,才能明正言顺。

我回部队也要准备考试。长玉已经在背书了。

知识青年一定是有报考资格的。”

啊,这个事啊。

“大舅的消息吧?”

“不是,你大舅才恢复工作,他是部队的,不参与科教工作。是二叔,他这样的大专家,是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副校长。肯定是参会的。这不是,休息的时候,紧赶慢赶的,把我俩撵来了。


下午有一个职工割伤了腿,洛清微去救治伤员,没再听婶子们八卦了。

之后几天,东家长西家短的,跟着听了满耳朵的家属区密事,还怪有意思的。

有一天,还听到她们提了沈默,“小伙子长得真精神啊,还当兵。我要是有闺女,说啥也得托人给介绍,嫁他们家去。”

“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闺女咋说都行。我们这有闺女的,给闺女找婆家可不是只看小伙子长得好不好的。我家倒是有闺女,沈家还真托人问过,我没同意。”

“为啥不同意?多好啊。家里叔伯兄弟四个,老四当兵了,大哥仨都有手艺,亲公婆常年在山里不咋回家,叔伯公婆还能往死里管着侄媳妇儿?上面还有老太太压着呢。人家也不在生产队,不挣工分,种点自留地够口粮的,家里地都在一块儿种,那么点地十来口子种,一年到头才多少活?还不顶种个大菜园子累呢,还住在一起,最小的肯定吃香儿啊。”

那沈家爷爷没的早,剩下老太太。老两口生了两个儿,两个儿子又都生了两儿一女。分房基地的时候,人家给两个儿子和四个孙辈都分家了。老太太单独立户,一共得了七块房基地。

这么些年,又是置换又是补差价的,把七块房基地连一起了,然后人家把房子盖到一块儿,前几年刚起的整七间的大瓦房, 东西两排仓房,那么老大的菜园子,别提多宽敞了。

老太太的俩儿子都出息,老大是村小学的校长,老二两口子都在林场火车站上班。

四个孙辈都有手艺,干零活儿不少挣钱,这是不犯毛病的钱,谁也说不出啥来。

这条件,整个金家园子公社头一份儿。

咋还不同意呢?

那婶子撇了下嘴,“我家虽然不宽绰,我闺女也是娇惯长大的。沈家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管家是出了名的厉害。现在那大儿媳妇当家,老太太都不说话,那得多厉害?自己个儿的儿媳妇管得溜溜儿的不说,小叔子家那大儿媳妇,就大排行老二媳妇儿,都不敢回娘家。我兄弟媳妇就是那村上的,谁不知道沈家大嫂厉害。

我可不让我闺女去受那个气去。我家妮儿性子软,随她爸了,三杠子打不出来一个屁,就会闷声干活,到她家,不得被熊死啊?

我一寻思,啥人啥命,他家那富贵,我们享受不了。还是拉倒吧。”

“这话也对,啥也没有孩子幸福重要。咱农场里条件也不差,在农场找一个,还是双职工,也很好。没必要非得往外找。”

可不是嘛。

都想找本单位的,双职工分房啊。

话才说了没两天,洛清微下班到福利社买香皂,就遇到了沈默和宋成文还有那天开拖拉机送她的小李李栋。

“小洛大夫也来买东西啊。”

李栋这招呼打的,也是没谁了。不买东西来福利社上厕所啊?

“嗯,买块香皂。你们是给村里买农具?”

看着身边儿堆了几把镰刀,两捆劳保手套,还有一大堆麻袋。

“嗯呢,来买麻袋,供销社没货了,顺道帮村里人带点儿东西。”

然后就没啥说的。

跟沈默没说话,点头当是打招呼了。

洛清微转头去买香皂毛巾,却不想,快出门的时候,宋成文追上她,“洛大夫,能麻烦你帮个忙吗?”

说着把手上的红糖、黄桃罐头和炉果、牛舌头蛋糕递过来,“帮我把这些东西送给二十六号知青院的夏梦同志,可以吗?”

这……

总不能到处跟人说,她和夏梦有私怨吧。

她是大夫,之前夏梦还到卫生院就诊过,她还把人支走了没给看,如果给人造成她工作中夹带个人恩怨的印象,她大夫也不用干了。夏梦要是想坑她,只要到卫生院走个过场,出来就说跟她有私怨,她故意开错药。完蛋了。

只传出这个名声,就够她受的。

所以,这事不能明着直接拒绝。

毕竟在宋成文看来,只是帮着传个话,送个东西的小事。

“行,那你等一下,我忘了还要打个酱油,打完帮你送。我拿不了这么多东西,你跟我一起过去吧。”

这明显是在拒绝了,福利社来来往往这么些人,你找轻手利脚的女同志帮着送去呗。

但是宋成文不知道是没听出来还是咋,“好,我等着,谢谢洛大夫。”

这就没办法了。

洛清微转身回去,跟售货员借了个空罐头瓶,打了一斤酱油。

准备走。

“成文,我跟你一起过去吧,你单独过去,不合适。”

沈默主动提出要一起。

大男大女的手里拿着东西一起走,会招来非议的,洛大夫是孟大夫的徒弟,他不能视而不见。

就这么着,俩男的在前面走,洛清微落后两步,跟在后面。

到了知青院,他俩在门口等着,帮她拿着她的东西,她进屋去。

好家伙,夏梦靠在墙上看书呢,气色好得一点儿不像生病。窗台上,柜子上,全是吃的。

真有魅力啊。

“金家园子公社的宋成文同志让我把这些东西送过来给你。”

洛清微一点儿没废话,把东西往炕上一放,转身就出门。

不想跟这种人浪费口舌。

夏梦一愣,然后趴在窗台上往外看,看到门口站的人,腾一下起来,穿上鞋,随手从柜子上拿了两瓶罐头,用网兜装着就往外跑。哪里有半点病态。

路过洛清微身边都没停,洛清微在后面就眼睁睁的看着她又越过了宋成文,站在沈默面前,脸上带着三分羞两分怯五分惊喜的开口,“沈同志,你来啦。还没谢谢你在医院帮我,这是我给奶奶的东西,等我好了,我再上门谢她老人家。”

哟?这是有故事啊。

宋成文在旁边,脸涨成了猪肝色。

洛清微也很无语,夏梦这一个操作,宋成文和沈默不得成仇啊?

可真会挑事儿。

这是看上沈默了?

洛清微一想,还真有可能,沈默是当兵的,结婚了就是军属,军属的身份对夏梦来说可太友好了。完全跳出了她父母的那个坑。以后沈默要是能提干,她还能随军,离京城也近,又能跳出农场,相当于回到城市。出来转了一圈,两次转换身份,她还是能回京城,可以换个体面的工作,又有体面的身份。

可比在农场里找个知青,或是找宋成文,嫁到农村,连双职工都混不上的强太多太多太多了。

何况这年代,当军嫂,本来就是大部分女孩儿的梦想,军人在婚姻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

这女人,眼光头儿,是真准。

但是看沈默大步往后退了一步,退到安全距离上,没接那罐头,“夏同志,为群众服务是军人应尽的责任,只是帮你挂个号,算不上帮忙。我奶奶也没见过你,更不用你感谢了。

你该谢谢成文,他很担心你的身体,我是陪着他一起过来,主要是帮洛大夫拿东西的。

请你不要误会,并做出不合适的行为,影响我与成文的关系。”

这人,梗梆梆,说话是一个弯都不拐。

直白到一点也不顾忌女同志的脸面,这说的,宋成文反倒不好意思,“沈默,咋这么和女同志说话,人夏同志就是表达个谢意,你看看你,要打人似的。那啥,我也不是担心,就是知道有女同志生病,慰问一下。可不能瞎说,影响人家女同志的名声。”

哎哟小哥,你这样儿,是交不到女朋友的。

要啥脸啊,要脸还能找着媳妇儿?你死皮赖脸的追呀。

夏梦还有什么名声?要名声她屋里能有那么些东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