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全文免费

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全文免费

用户15221576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陶大人,殿下来了,还不快来拜见殿下。”陶成道大声喊:“啊?你说什么?我听不见。”朱雄英明白了,这是刚刚的爆炸声太大,把耳朵震聋了。陶成道急得晃了晃脑袋,又用手指头挖了挖耳朵,过了好久,终于好很多了。当他听说自己搞得爆炸差点炸伤了皇长孙,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饶命,殿下息怒,请殿下责罚。”朱雄英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问道:“陶大人,你没事儿吧?”陶成道赶紧说:“没事儿没事儿,多谢殿下关心!”朱雄英刚刚说话的声音不大,陶成道也听清了,就说明耳朵没事儿了,他也就放心了。不然耳朵聋了,没法沟通,那很多事儿就不好弄了。“你刚刚说什么成功了?”陶成道笑道:“启禀殿下,下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火药更好的配比方案,爆炸效果比之前的大大加强。”...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11-14 1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陶大人,殿下来了,还不快来拜见殿下。”陶成道大声喊:“啊?你说什么?我听不见。”朱雄英明白了,这是刚刚的爆炸声太大,把耳朵震聋了。陶成道急得晃了晃脑袋,又用手指头挖了挖耳朵,过了好久,终于好很多了。当他听说自己搞得爆炸差点炸伤了皇长孙,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饶命,殿下息怒,请殿下责罚。”朱雄英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问道:“陶大人,你没事儿吧?”陶成道赶紧说:“没事儿没事儿,多谢殿下关心!”朱雄英刚刚说话的声音不大,陶成道也听清了,就说明耳朵没事儿了,他也就放心了。不然耳朵聋了,没法沟通,那很多事儿就不好弄了。“你刚刚说什么成功了?”陶成道笑道:“启禀殿下,下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火药更好的配比方案,爆炸效果比之前的大大加强。”...

《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陶大人,殿下来了,还不快来拜见殿下。”

陶成道大声喊:

“啊?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朱雄英明白了,这是刚刚的爆炸声太大,把耳朵震聋了。

陶成道急得晃了晃脑袋,又用手指头挖了挖耳朵,过了好久,终于好很多了。

当他听说自己搞得爆炸差点炸伤了皇长孙,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饶命,殿下息怒,请殿下责罚。”

朱雄英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问道:

“陶大人,你没事儿吧?”

陶成道赶紧说:

“没事儿没事儿,多谢殿下关心!”

朱雄英刚刚说话的声音不大,陶成道也听清了,就说明耳朵没事儿了,他也就放心了。

不然耳朵聋了,没法沟通,那很多事儿就不好弄了。

“你刚刚说什么成功了?”

陶成道笑道:

“启禀殿下,下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火药更好的配比方案,爆炸效果比之前的大大加强。”

朱雄英笑道:

“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爆炸效果确实不错,如果再好一点,估计你这条老命也就没了。”

众人全都哈哈大笑。

朱雄英让他带着自己,在爆炸后的实验室看了看。

实验室比较简单,不过刚刚的爆炸和随后的救援,早就把这里破坏得乱七八糟。

陶成道一看,顿时垂头顿足,连声说:

“可惜了,这以后很多试验没法做了。”

朱雄英笑道:

“陶大人,我已经奏请皇爷爷同意,在我的麒麟山庄建造一个兵工厂,专门为你再建一个条件最好的实验室。”

陶成道大喜,赶紧拱手道:

“多谢殿下!”

陶成道简单洗了一下脸,梳了一下已经被烧焦的头发,又赶紧换了一件官袍,这才与严震直一起,带着朱雄英参观整个工坊和军器局。

严震直好奇地问:

“殿下,工部有很多工坊,也有军器局,微臣有些不明白,您刚刚说的兵工厂是做什么的?”

朱雄英知道,兵工厂成立之初,少不了需要工部的支持,就跟他们耐心解释:

“兵工厂主要是以实验室为核心,做新式武器的研究和制造,我要制造出射程五里的大炮,和射程三百步的火枪。”

此话一出,不但严震直大吃一惊,就连陶成道这个武器制造专家也很震惊,甚至觉得这个年轻人太异想天开。

“殿下,我们现在大炮的射程都不到一里,火枪射程也仅仅一百多步,要想制造出如此远射程的枪炮,恐怕不是太容易吧?”

朱雄英笑了笑,来到一门大炮前,问道:

“这是不是我们现在射程最远的大炮?”

陶成道点点头。

元朝的时候才发明大炮,可能是因为蒙古骑兵机动性的需要,元末明初的大炮炮身都很小,远远比不上明末的巨型大炮。

朱雄英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

“如果我们将它的长度增加几倍,炮筒大大增粗,装填更多的火药,不发射散弹,而是发射实心弹,它的射程会不会更远?”

陶成道一听,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激动地说:

“殿下说得太对了,我们之前只是考虑大炮的机动性和杀伤力,所以,炮身不长,炮筒也不粗,发射的都是散弹。”

“如果按殿下所说,射程肯定会大大增加,威力大大增强,可以把它固定在城墙上,在战船上,或者用几匹战马拉着前进。”

朱雄英看了看旁边的火枪,此时的火枪,还是很原始的火门枪,明朝中期才有火绳枪,而朱雄英要生产的是更先进的燧发枪。


当然,吕氏和朱允炆肯定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这几样小小的东西,一下子就获得了皇宫所有人的喜爱,众人也都对朱雄英赞不绝口。

朱元璋的后宫虽然没有那么多激烈的宫斗,但也不是很平静。

至少,现在所有嫔妃已经有意无意地,跟太子妃吕氏拉远了距离。

现在,兵工厂由陶成道负责,工坊由郑和负责,神机营由常升负责,农作物种植由小凳子负责,麒麟山庄内部由江都郡主负责。

这些就是朱允熥现在管辖的所有事情,都在麒麟山庄。

他白天到处看看,晚上与茉莉和紫薇进行身体和灵魂的深入交流,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不过,今年过年,大明朝和皇宫却格外冷清,笼罩着浓浓的悲伤气氛。

懿文太子朱标薨逝才刚刚半年,全国禁止一切宴饮。

好在酷似朱标的皇长孙朱雄英回来了,朱元璋也稍感慰藉。

他现在虽然没有彻底相信,这个朱雄英就是他的皇长孙,但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皇长孙了。

就像他除了二十多个儿子之外,还有沐英等很多养子,他对他们同样很好。

但皇太孙的位子传给谁,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皇太孙没有确定下来,满朝文武从来就不会消停,只不过都在私下暗暗较劲,只要有机会,这个问题就会再次暴露出来。

礼部尚书任亨泰这个年同样没有过好,因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按照大明多年来的惯例,正月亥日,皇帝要举行亲耕礼,祈祷风调雨顺,表明皇帝对农业这个帝国之本的重视。

最近几年,因为朱元璋精力不济,亲耕礼由太子朱标主持。

但今年太子朱标薨逝,由谁主持亲耕礼,这是个大问题。

礼部在讨论的时候,任亨泰主张由陛下亲自主持,但其他所有官员坚决反对,要朱允炆主持。

他们无法控制朱雄英在军队中势力日益增强,但在他们文官自己控制的礼部,绝对不会相让。

本来在年前就应该定下来的事情,就这样一直拖到正月的第一次朝会,再不确定就来不及了。

任亨泰之所以提议由朱元璋亲自主持,就是不想在朱雄英和朱允炆之间站队。

他的想法很简单,陛下选谁,他支持谁。

无奈之下,他派人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朱雄英。

虽然朱雄英不屑于搞这些无意义的争斗,但朱允炆非嫡非长,哪有资格代表皇帝和太子?

最近皇爷爷还在为失去太子而伤心,他又不想让这件事情变成夺嫡之争,让皇爷爷伤心。

他看到已经成熟的土豆,马上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案,立即叫来李景隆,稍微提示了一下,李景隆秒懂。

第二天,奉天殿,大朝会。

礼部尚书任亨泰将亲耕礼的仪程提出来,仪程上直接说由淮王朱允炆代表陛下主持亲耕礼。

朱元璋眉头动了动,没有说话。

蓝玉立即站出来反对。

“任大人,亲耕礼乃国家大事,历来由陛下和太子亲自主持,淮王哪里有这个资格,主持如此重要的礼仪?”

所有武将纷纷附和。

吏部尚书詹徽说道:

“淮王仁德孝顺,天下有口皆碑,如此重要的礼仪,由淮王主持最为合适。”

大多数文官也纷纷附议。


与此同时,常升下朝之后立即回到开国公府,蓝玉也一起过来,舅甥两人匆匆来到后院,直接进了常老太太的房间。

常家老三常森正在花园喂鱼,看到舅舅和二哥匆匆进了母亲的房间,也赶紧过来凑热闹。

这个常老太太是常升和常森的母亲,也是蓝玉的亲姐姐。

蓝玉还没进门就大喊:

“姐姐,大喜啊大喜!”

常老太太虽然身处后院,但掌管整个常家,耳聪目明,对朝堂情况也一清二楚,此时正靠在椅子上,长吁短叹。

虽然常家算大明最显赫的公爵府,常遇春死后被封开平王,长女是太子妃,可是,接下来坏事就一桩接一桩。

十四年前,太子妃病逝,常家失去依靠;

十年前,太子妃嫡长子、皇长孙朱雄英病逝;

五年前,长子常茂犯下大罪,被贬龙州,一年前去世;

三个月前,女婿、太子朱标病逝。

现在,朱允炆这个庶子就要越过太子妃的嫡次子朱允熥,当上皇太孙,常家就彻底失去希望。

常老太太瞥了他们舅甥三人一眼,长叹一声:

“你们脑子没毛病吧?允熥失去皇太孙的地位,常蓝两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常升哈哈大笑:

“母亲,告诉您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雄英回来了!”

“谁?”

常老太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雄英,姐姐的嫡长子朱雄英,今天回来了。”

常老太太这次听清楚了,只是她万万不敢相信,立即坐直身子,眼泪又滚了出来。

“雄英这孩子八岁就去世了,我亲眼看着他下葬的,怎么可能死而复活?你们都这么大了,拿这种哄小孩的话来哄我呢。”

“姐姐,是真的,刚开始我也不相信,但确确实实是真的,雄英真的回来了。”

蓝玉将今天朝堂上发生的所有事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听得常老太太和常森全都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常老太太转头看向常升,问道:

“老二,你舅舅说的都是真的?”

她知道,自己这个弟弟,还有老大老三都不大靠谱,只有老二一向谨慎本分。

“是真的,母亲,千真万确,过几天您肯定会有机会见到他的。”

常老太太这才相信是真的,顿时老泪纵横。

她站起身来,转身对着开平王常遇春的画像拜了三拜,哭诉道:

“王爷,你听到了吗?雄英回来了,我们常家和蓝家又有希望了。”

蓝玉、常升和常森也赶紧对着常遇春的画像拜了三拜,常老太太抹了抹眼泪,叫众人重新落座。

丫鬟给每个人上了茶之后,她挥手让众人退下,叫心腹丫鬟守在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

她看看蓝玉和常升,压低声音问道:

“你们两人看清楚了没有?他是不是真的是雄英?”

蓝玉和常升对视一眼,却不敢立即回答。

常升又回忆了半天,这才说道:

“母亲,虽然这听起来确实很不可思议。”

“但是那个孩子跟太子有七分相像,眉眼之间跟姐姐也有两分相像,跟小时候的雄英也有五分相像,天下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儿。”

蓝玉也点点头。

“是的,姐姐,雄英小时候,几乎天天跟在陛下身边,陛下不可能认错,连陛下也亲口承认了。”

看他们舅甥两人都说得这么肯定,常老太太心里有底了。

“我太了解陛下了,他虽然当场承认,但心中一定会怀疑,再加上那些文官和吕氏那个贱人在背后捣鬼,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常升点点头。

“那些文官中,齐泰、黄子澄和詹徽三人,早就公开站在朱允炆一边,其他文官也都暗中支持朱允炆。”

“他们今天只差一点点就成功了,却被雄英打乱了,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常老太太看看三人,压低声音说:

“你们三人给我记住,这件事不仅关系到雄英的身份,还关系到我们常蓝两家,甚至整个淮西勋贵的生死存亡。”

“允熥从小被吕氏那个贱人养废了,陛下之前要立朱允炆,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夹着尾巴,听天由命。”

“但如今雄英回来了,如果他最终不能被立为皇太孙,我们常蓝两家所有人一定会被陛下斩草除根。”

“甚至所有淮西勋贵都会被陛下连根拔起,为朱允炆继位扫清障碍。”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拼上我们所有人的老命,也必须助雄英登上皇太孙的位子。”

蓝玉咬咬牙,说道:

“大不了反了。”

常老太太瞪了蓝玉一眼,拿出长姐的气势,怒道:

“陛下就是造反起家的,你除了会打架杀人之外,还会什么?我们所有想法和所有行动,都在陛下的算计之内。”

“蓝玉,我警告你,千万不能轻举妄动,你给我安分一点。”

“我刚刚说的,只是万一的情况,如果你现在轻举妄动,不但帮不了雄英,还会害了他,害了我们所有人。”

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天不怕地不怕的蓝大将军,在这位长姐面前,是屁都不敢放一个,乖乖点头。

常老太太继续说:

“以陛下的性格,在没有确认雄英的身份前,是不会传位给他的。同样,在没有确认雄英不是雄英之前,也不会传位给朱允炆。”

“所以,我们既要阻止文官的明枪暗箭,又不能轻举妄动。”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做造反的打算,千万别低估了陛下。”

常老太太生怕蓝玉沉不住气,又特别强调了一遍。

三人听了,连连点头。

“还有,老二老三,你们明天进宫,以舅舅的身份去看望雄英,听听他有什么想法,看看能不能让他住到宫外来。”

“如果他不能住到宫外来,你们就想办法,把老三送到他身边,给他当个护卫。”

蓝玉一听,没叫他,说道:

“姐姐,我也要去看雄英。”

常老太太摇摇头。

“舅舅看外甥,天经地义,陛下也说不出什么,但是你这个舅公,毕竟隔了一层,还是别往前凑了,你最近最好低调一点。”

不得不说,这个常老太太毕竟是开平王夫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几句话,不但降住了蓝玉,也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现在兵工厂正在生产这么先进的武器,皇爷爷不可能不知道保密的重要性。

朱元璋瞪了齐泰一眼,怒道:

“胡说八道!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关系到大明的命脉,实行最严格的保密制度,是咱定下来的规矩,都退到一边去。”

朱允炆无奈,只得乖乖退到后面,心里恨得牙痒痒的。

常升和蓝玉等人看到朱允炆吃瘪,心中高兴得很,招呼周围的淮西武将。

“既然来了麒麟山庄,这是咱们吴王的地盘,我请大家到院子里喝茶。”

冯胜笑道:

“蓝小二,这个山庄是九江的地盘,九江都还没说话,你在这里充当什么主人,滚一边去。”

蓝玉呵呵一笑。

“都一样都一样。”

看着有说有笑的淮西武将,朱允炆和这些文官气呼呼的,却也没有办法。

很多人此时已经静下心来,在想一个问题,吴王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自己站队淮王,是不是错了?

朱元璋在朱雄英和陶成道的引领下,参观了兵工厂所有的地方。

朱元璋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心中赞叹不已。

来到生产燧发枪的地方,陶成道说:

“陛下,这个燧发枪还没有取名,请陛下赐名。”

朱元璋想了想,一时没有想到合适的,朱雄英赶紧说:

“皇爷爷,这支燧发枪必将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以后甚至能名垂青史,一般的名字跟它不匹配。”

“孙儿以为,以皇爷爷的年号来为它命名,叫洪武枪,如何?”

朱元璋念道:

“威远炮,洪武枪,不错不错,威武大气,就叫它洪武枪。”

朱雄英看皇爷爷心情大好,再次提出:

“皇爷爷,现在我们有了威远炮和洪武枪,三个月之内,我们就能造出第一批。”

“孙儿请求,组建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由孙儿来亲自指挥。”

“过年之后,孙儿亲自带着两万军队,讨伐高丽。”

朱元璋很清楚,威远炮和洪武枪在战场,就是无敌的存在,有了这两样先进武器,两万大军打败李成桂肯定没什么问题。

这两样武器是朱雄英发明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由他组建这支火器部队,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朱雄英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他决定考一考他。

“雄英,如果咱真的让你带兵两万攻伐高丽,这一仗你准备怎么打?”

这个问题,朱雄英还没穿越回大明就想好了,他当即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

“皇爷爷,这里是京城应天府,这里是高丽,高丽的都城在平壤,汉城是它的古都。”

“高丽国王王瑶现在被李成桂囚禁在这里,高城郡,在高丽半岛的中东边海边。”

朱元璋一愣,问道:

“你怎么知道?”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您忘记了,孙儿来自六百年的后世,现在发生的事儿,对于后世就是历史,我当然知道啊。”

朱元璋这才想起来,笑着点点头。

“那就不奇怪了。”

朱雄英继续说:

“我的想法是,带两万水师,突然通过对马海峡,一路北上直抵高城郡,将高丽王和王室成员全部接到船上。”

“然后水师绕高丽半岛半圈,迅速占领汉城,扶高丽王重登王位,举起讨伐叛逆的大旗。”

“李成桂必然会率大军来攻,我们一举打垮他,然后帮助高丽王招兵买马。”

“等等。”朱元璋说。

“你这个方案不错,问题是你只有两万水师,都是步兵,你三个月之内又无法生产足够的威远炮和洪武枪。”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这太炸裂了。

湘王朱柏全家自焚,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无论哪一个都是惊天动地。

朱元璋万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即板着脸,怒道:

“你胡说什么?允炆一向仁德孝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老四就算有心造反,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强大的实力,你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说,你到底是谁?你来这儿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冒充咱的好大孙?”

最后一句话,朱元璋眼神冷冽,一股寒意顿时袭遍朱雄英的全身。

完了!

本来想抛出这个重磅炸弹,让朱元璋对朱允炆死心,至少会猜疑,让他当不成皇太孙。

可是,令朱雄英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重磅炸弹不但没炸着敌人,自己却被炸个粉碎。

至少,是被炸伤了。

因为朱元璋完全不相信,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而自己说出这件事,在他心中,就只有一个目的,贬低朱允炆,夺皇太孙的位子。

居心叵测!

刚刚朱雄英说出前面那段话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敢置信,那些文官更是为朱允炆捏一把汗。

现在朱元璋这一段话,让文官长长吐了一口气。

黄子澄一看,机会来了,大声说:

“陛下圣明!这个人冒充虞怀王,污蔑皇长孙,离间陛下父子和祖孙感情,罪不容诛。”

齐泰也赶紧帮腔。

“陛下,这个家伙绝不可能是一个人作案,必然是蓄谋已久,背后一定有一个庞大的团伙,请陛下严查。”

詹徽认真观察了一下朱元璋,确认那是真的发脾气的表情,也赶紧来踩两脚。

“陛下,微臣弹劾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家伙是受他们两人指使,意图蒙蔽陛下,窃取储君之位,请陛下严查。”

所有武将如坠冰窖,蓝玉和常升也有些慌了。

朱允炆削藩,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可能,燕王被迫造反,也有可能,但如果要说他能造反成功,所有的武将都不会相信。

但无论如何,这个人跟已经薨逝的太子、太子妃和朱雄英如此相像,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儿。

再说,自己现在就算要撇清关系,也完全没有可能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两人对视一眼,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砰”就是三个响头。

“陛下,末将蓝玉,以凉国公爵位和末将这颗项上人头担保,他就是大明皇长孙朱雄英。”

“陛下,末将常升,以开国公府108条人命担保,他就是大明皇长孙朱雄英。”

所有武将一看,蓝玉和常升都豁出命去了,也知道,如果再不声援一下,就太不仗义了。

目前活着的公侯中,资历最老的宋国公冯胜,跨前一步,拱手大声道:

“陛下,如果孝慈皇后(马皇后谥号)、懿文太子和常十万(常遇春外号)在世,知道陛下如此对待皇长孙,不知道作何感想啊?”

朱元璋听到冯胜说出这三个名字,目光顿时就柔和下来。

雄英患病期间,妹子(马皇后)拖着病体,亲自照顾,更是在雄英薨逝之后没多久,也追随雄英而去。

常遇春乃大明第一猛将,毫不夸张的说,大明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却在洪武二年就英年早逝。

朱雄英是他的亲外孙。

自己的标儿刚刚薨逝才三个月。

这个年轻人跟朱标、常氏、朱雄英这么像,是朱雄英的可能性很大。

就冲着这一点,如果自己不好好待他,如何对得起他的妹子、标儿和老兄弟啊。

朱雄英看到了朱元璋表情的变化,而且,听到宋国公冯胜的话,真的想起了皇奶奶和父亲母亲,顿时嚎啕大哭。

“皇奶奶,父亲,母亲,雄英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们却走了,你们叫我怎么活啊?”

“我现在只有皇爷爷一个亲人了,可是皇爷爷却不认我,还要把我抓起来拷打。”

“皇奶奶,雄英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再死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皇奶奶,你如果以后见到皇爷爷,能不能帮孙儿问一问,他怎么这么狠心啊?”

朱雄英这一顿痛哭,一下子就戳到朱元璋的软肋。

如果说大明还有一个人能管住朱元璋,那这个人一定是马皇后。

现在朱雄英竟然向马皇后哭诉,朱元璋不认他这个孙子。

这要是自己驾崩之后,在地下见到妹子,还不得被妹子骂个猪血淋头啊。

他一下子就没了脾气,立即抓住朱雄英的手,连声说:

“大孙,别哭,皇爷爷在这儿,皇爷爷怎么会不要你呢?”

“走,跟皇爷爷去乾清宫。”

说着,他拉着朱雄英的手,就从御阶上走了下去。

“退朝!”

大太监王尽忠高声喊了一嗓子,也赶紧跟在后面退出朝堂。

礼部尚书任亨泰拿着念了一半的诏书,呆呆地站在那里。

黄子澄一看,陛下亲口承认了这个朱雄英的身份,那还有朱允炆什么事儿啊,顿时就急了,大声喊道:

“陛下三思啊,陛下,这个皇长孙是假的,假的,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头也不回,拉着朱雄英直接离去。

因为他还没有完全确认,这个人就是朱雄英,要不然的话,就凭黄子澄这个时候还在诋毁他的大孙,早就被叉出去了。

朱元璋和朱雄英走了,黄子澄还在那里大喊大叫,蓝玉和常升对视一眼,两人立即起身,来到黄子澄的身边。

“黄子澄,陛下刚刚亲口承认皇长孙的身份,你竟然还在这里大放厥词,看我今天不废了你。”

蓝玉说着,抡起沙包大的拳头,就朝黄子澄的脸上打去。

黄子澄的鼻子顿时鲜血直流,栽倒在地,常升上去,对着黄子澄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周围的文官看到蓝玉和常升竟然在朝堂上殴打朝廷命官,不敢上去劝架,只敢在旁边大喊大叫。

宋国公冯胜看到蓝玉又在犯浑,赶紧喊道:

“蓝小二,住手。”

他带着一帮淮西勋贵上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两人拉开。

在现在立储这个关键节点上,要是触怒了陛下,那不仅仅是蓝玉和常升,恐怕整个淮西勋贵都会遭殃。

齐泰也赶紧将黄子澄扶了起来,詹徽扶起还跪在地上不知所措的朱允炆,一起向东宫走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