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结局+番外

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结局+番外

易烟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只见万家老三捧着肚子痛得哇哇叫。再仔细一看,腿下面还流着血。万家老四立马急了,连忙起身朝附近的人家喊去,“来人啊,救命啊!”半响之后,来了几个路过的农妇一起帮着万老四将万老三送回了家。一群人将人送进屋没有多久,就传来了万老三撕心裂肺的哭声。帮忙送人的农妇朝里瞅了瞅,知道是何事之后,纷纷煞白着脸走了。谭老爹冒着雨去抓泥鳅,本来早就出了门,但是雨越下越大,他只得先原路返回去拿拿斗笠。等再去池塘的时候,在路上正碰到那几个煞白脸的农妇。其中一位正是隔壁的陈大妈。“谭老爹,你媳妇家妹妹出事了。”“哪个妹妹?”谭老爹停下脚问她。陈大妈眉飞色舞道:“就是那个万老三。”谭老爹一愣,“她今个不是才来我家看我婆娘吗?出啥事了?”陈大妈凑过来,小声道:“...

主角:谭七月谭三元   更新:2024-11-19 10: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七月谭三元的其他类型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易烟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只见万家老三捧着肚子痛得哇哇叫。再仔细一看,腿下面还流着血。万家老四立马急了,连忙起身朝附近的人家喊去,“来人啊,救命啊!”半响之后,来了几个路过的农妇一起帮着万老四将万老三送回了家。一群人将人送进屋没有多久,就传来了万老三撕心裂肺的哭声。帮忙送人的农妇朝里瞅了瞅,知道是何事之后,纷纷煞白着脸走了。谭老爹冒着雨去抓泥鳅,本来早就出了门,但是雨越下越大,他只得先原路返回去拿拿斗笠。等再去池塘的时候,在路上正碰到那几个煞白脸的农妇。其中一位正是隔壁的陈大妈。“谭老爹,你媳妇家妹妹出事了。”“哪个妹妹?”谭老爹停下脚问她。陈大妈眉飞色舞道:“就是那个万老三。”谭老爹一愣,“她今个不是才来我家看我婆娘吗?出啥事了?”陈大妈凑过来,小声道:“...

《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只见万家老三捧着肚子痛得哇哇叫。

再仔细一看,腿下面还流着血。

万家老四立马急了,连忙起身朝附近的人家喊去,“来人啊,救命啊!”

半响之后,来了几个路过的农妇一起帮着万老四将万老三送回了家。

一群人将人送进屋没有多久,就传来了万老三撕心裂肺的哭声。

帮忙送人的农妇朝里瞅了瞅,知道是何事之后,纷纷煞白着脸走了。

谭老爹冒着雨去抓泥鳅,本来早就出了门,但是雨越下越大,他只得先原路返回去拿拿斗笠。

等再去池塘的时候,在路上正碰到那几个煞白脸的农妇。

其中一位正是隔壁的陈大妈。

“谭老爹,你媳妇家妹妹出事了。”

“哪个妹妹?”谭老爹停下脚问她。

陈大妈眉飞色舞道:“就是那个万老三。”

谭老爹一愣,“她今个不是才来我家看我婆娘吗?出啥事了?”

陈大妈凑过来,小声道:“可怜咯,今个回去的时候下了大雨,路上滑摔了一跤,把肚子里两个多月的娃娃摔出来了。”

“什么?你说什么?”谭老爹以为自己听错了,“万老三肚子里的娃娃没了?”

陈大妈挤着眉头,小声说道:“没错,没错,听说这娃娃还是好不容易才有的,这下稀里糊涂地摔没了,张家可是好一顿埋怨,说她下雨天没事瞎跑啥。”

谭老爹听着,唏嘘不已,刚刚还在他家还耀武扬威来着,没曾想一转身,娃娃就没了,还真是倒霉。

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好去掺和,背起自己的木篓子准备走,“哎,这别人家的事情,我们也少管,老陈家的,我要去池塘抓泥鳅给我家婆娘补身子,就先走了。”

陈大妈听着,抿嘴一笑,“还是谭老爹知道心疼婆娘。”

谭老爹摸着后脑勺,爽朗笑道:“自己的婆娘不疼,疼谁?”

“好好,好你去吧,不过你们家后山那池塘里怕是什么都没有哟!”陈大妈这话有嘲讽之意。

谭老爹停住脚,白了她一眼,继续朝后山池塘赶去。

后山这里也不是什么池塘,其实也就是几块烂地。

村里没人要的,就留给了他们。

烂地里有几个大坑,只要下雨就必定会积水成塘,所以什么东西都种不了。

只等趁着塘里有水的时候,养一些小鱼小虾,可惜也从来没养活着,只能靠着一点野生泥鳅来吃吃。

谭老爹挽起裤腿,下了池塘,将木篓子往水里沉,找着水草多的泥地里等着。

没过多久,平静的水面荡起一阵水波。

有东西进篓子了。

他顿时一喜,连忙将木篓子拿起来,只见里面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

这一条大鲫鱼可比平时见到的最少大了五六倍,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一段时间。

“好家伙,这鱼可真大啊!”

谭老爹拿起木篓子准备上岸。

可就在转身的时候,一条十斤多重的草鱼从水里跳了出来,那鱼鳞在阳光底下油光油亮的。

谭老爹看得眼睛都花了,眼一眨,手里得木篓子一沉。

他连忙低头看去,只见这条大草鱼落在了他背后的木篓子里。

这下可把他喜坏了,他也不是什么贪心之人,朝四周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连忙背着篓子回家了。

“孩子他娘,孩子他娘,你瞧瞧,我带什么回来了?”

谭老爹气喘吁吁进门。

“什么东西?”

谭大妈坐起身子凑过来看,只见是两条大鱼,连忙笑道:“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谭老爹笑得合不拢嘴,“在后山我们那块烂地抓的。”

谭大妈难以置信道:“那臭嘎达里还能有鱼?”

“是啊,也真是破天荒,”谭老爹将鲫鱼拿出来,“不过,管他的,能有鱼吃就行。”

谭大妈就觉得是运气好,也再没多想,开始分配起鱼来,“这鲫鱼分四餐煮了,肉留着老大他们吃,汤留给我就行。”

谭老爹应道:“好嘞!”

谭大妈看着大草鱼,又道:“这草鱼可真大,你等下宰了洗洗干净晒了做干鱼。”

谭老爹笑,“好好,好,做干鱼,做干鱼。”

他说着,背起鱼朝前院水井旁走去。


“啥,你们那一毛不拔的老母鸡还生蛋了?”陈大妈诧异道。

谭一两笑道:“是啊,还下了不少。”

陈大妈见着他手里篮子里的鸡蛋眼红得很,迟迟不去拿红糖。

陈大爷催促了好几声,才逼得她回了屋,用着小勺子,舀了一小勺。

谭一两见着那一小勺,愣了一下,“婶婶,这红糖也忒少了。”

陈大妈眼一翻,“不要白不要,只有这么多。”

谭一两无奈,这有点总比没有强,将鸡蛋递上前,准备拿那勺红糖。

陈大妈瞧着那篮子鸡蛋,心中一下乐开了花。

“大哥!”

这时谭老二谭二钱跑了过来,一把将谭一两给拽走了。

“二弟,等等,我再换红糖。”

谭一两挣扎着。

谭老二却越拽越紧,直接拖到了自家门口。

陈大妈瞧着失落不已,本可以用一小勺红糖,换一篮子鸡蛋的,这下落空了。

陈大爷瞪了她一眼,转身进了屋。

陈大妈探头看了看,才回去。

谭一两站住脚,“二弟,你没瞧见我在换红糖吗?”

谭老二正色道:“大哥,用一篮子鸡蛋换一勺红糖亏了!”

“怎么亏了?”

谭老二忙回道:“大哥,这一个鸡蛋可卖二文钱,二十文可买半斤红糖,这一篮子最少有二十个鸡蛋,最少可以卖出四十文,可以买上小半斤红糖,够娘吃上半个月了。”

谭一两算了半天才算清楚,“二弟,你说的没错。”

话落猛地抬头看向自家二弟,“不对,不对。”

谭老二眉头一皱,“什么不对?难不成我还算错了?”

谭一两盯着他看了良久,“二弟,你怎么不傻了?”

他这个二弟幼时被山里的狼给吓傻了,本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只有三四岁孩童的神智,可是刚才说出这番话来的二弟,绝对不止三四岁啊。

谭老二摸了摸后脑勺,笑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知道了。”

谭一两顿时明白了,原来是二弟的傻病好了,忙朝屋里唤道:“爹,娘,老二他不是傻了!”

谭老二脸一沉,“大哥,还是先想办法把鸡蛋给卖了再说。”

此时,天色已晚,鸡蛋一时也卖不出去。

谭老爹把他们骂了一通,但是听说谭老二不傻了,很快开心得忘记了此事。

嘱咐他们明日一早去平阳县把鸡蛋给卖了,然后难以置信地拉着谭老二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谭老二不仅对答如流,还思路清晰,别说是三四岁孩子了,简直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高兴得谭老爹笑得合不拢嘴,倚着灶台差点摔在火炉子里。

“我们老谭家总算是有望了!”

谭大妈搂着熟睡的小娃娃,也是满心欢喜,“他爹,明日记得煮几个红鸡蛋到我娘家报喜。”

“好好,好。”谭老爹往灶里推了一把柴,打了一锅鸡蛋汤,这没红糖,蛋是得吃的。

窝在谭大妈怀里的女娃娃悄咪咪睁开了眼睛,黑溜溜眼珠打量了一下四周。

模模糊糊的黄泥土胚的茅草房子,寒是寒酸了一些,但也总算是捡了一条命。


谭二钱垂下头十分谦虚道:“师父谬赞了,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好个人之常情!”白掌柜朝屋里指着说道,“走,进屋再说,天气炎热,你们一路奔波也累了。”

谭二钱和谭老爹一起点头应,“谢过,师父。”

“谢过,白掌柜。”

随后二人一起随着白掌柜进了药材铺子。

药万堂这个药铺子虽然不大,但是却是整个平阳县唯一的药材铺子,这附近好几个医馆都是从这里买的药材,可谓是一家独大了。

谭二钱和谭老爹进门时,正瞧见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男子,这位就是陈大妈的大儿子,叫陈世安。

是个听起来有点学识的名字。

陈世安虽然早就听说白掌柜要收徒,却不知道是隔壁老谭家的二儿子,看着他小小模样,顿时一惊,“二钱,怎么是你?”

谭二钱非常有礼貌的朝陈世安点了一下头,“陈大哥。”

陈世安早前就听陈大妈说了,老谭家的这个二儿子不傻了,所以对对于谭二钱的懂事并不意外。

他意外的是,白掌柜怎么就收了这么个小东西为徒?

陈世安心底还是不服气的。

他来到这里这么久还只是这里药材铺子伙计的徒弟,还没正式归到白掌柜的手底下。

这样算来,谭二钱在药材铺子的地位还比他高。

白掌柜走来笑道:“小陈啊,原来你们认识?”

陈世安连忙回神道:“是啊,我们同是封平县人,家就住在隔壁。”

白掌柜摸着胡子点头笑道:“这还真是有缘,往后你们正好也可以相互照应。”

他说罢,朝陈世安问道:“小陈你现在住在老孙家里是吗?”

老孙就是药材铺子的老伙计,可是陈世安的师父和岳父。

陈世安点头道:“没错。”

白掌柜想了想说道:“老孙家屋子不大,二钱怕是住不下,这样,二钱。”

他说着看向谭二钱,“往后你就住在我们白府上。”

谭二钱受宠若惊,这谁能不知道啊,白家在整个平阳县是首富,宅子可比曹县令家好上千倍百倍。

让他住白府,就好比野地里的鸡一下进了金窝。

“师父,不必,不必,我住在铺子里就行了。”

白掌柜摇头,“不行,你小小年纪住铺子里不安全,就随我一道住白府,反正我们白府大,不多你一个。”

谭二钱不好再拒绝,朝他作揖道:“是,师父。”

“那好,等下我就派人把你的行礼送回去。”白掌柜笑道。

说到行礼,谭老爹突然想到了酱菜的事情,连忙将两罐子酱菜拿出来,说道:“白掌柜,这是我们自家做的酱菜,味道还不错,所以特地送来你尝尝。”

白掌柜接在手中,“好,我拿回去尝尝看。”

谭老爹随后把另外一罐给陈世安,“陈侄子,来这个是送给你家的,托我向你娘问个好。”

“嗯。”陈世安冷着脸,十分嫌弃地接过酱菜,明显就是看在白掌柜的面子上才收的。

陈大妈这次来,告诉了他偷鸡的事,也知道了陈大爷要将地契送给老谭家的事,所以对老谭家没什么好脸色,这一次要不是他拼命拦着,他那个糊涂爹,怕是真的会把地契给老谭家了。

他一直觉得老谭家是那种又穷又有心眼里的人,所以不待见他们。

这一幕被白掌柜尽收眼底。

谭老爹倒是并不在意,本就没指望和陈世安处得多好,出于礼貌把东西送到就行了。

白掌柜笑道:“老谭呀,要不随我一道去白府,留在我们府上用午膳?”


万家老四呀是个睚眦必报,心胸狭义之人,现在谭大妈害得她被何老爷子骂了一顿,她哪能就这么善罢甘休,所以在两碗茶里吐了不少口水,还拿了茅厕里的臭木棍搅了搅。

一杯臭酸水,够他们喝的,万家老四想着笑得合不拢嘴,端上前说道:“大姐,姐夫,来喝茶。”

谭大妈瞧着她脸上的那抹笑头皮发麻,端过茶之后,放在一旁不想再看她。

万家老四给谭老爹也递了上去,“大姐,这可是我们老爷子留的好茶叶,你们平时没尝过,来快尝尝看。”

谭大妈虽没喝过什么好茶叶,但是也并不是个毫无眼界的农妇。

有的就是骨气,你越让我喝,我就越不喝,直接别过头不说话。

万家老四本还要劝,却听老爷子唤道:“老大家的,我听说你和你大姐一直都不和,现在既然你大姐来了,就好好跟她道个歉,这一家人终究还是一家人,别生分了。”

谭大妈摆手道:“不用,不用。”

何老爷子以为她是谦虚,朝万家老四一瞪,“你还不快点!”

万家老四有些为难,垂着头,不说话。

何老爷子一声吼,“哑巴了!还不快点!”

万家老四一惊,腿发软,连忙朝谭大妈说道:“大姐,以前是我们不对,希望您能既往不咎,不要再跟我这个不懂事的妹妹计较。”

谭大妈冷冷看着她,半响之后,冷声回道:“既往不咎?那不可能。”

从小到大谭大妈受了不少后娘和这几个弟弟妹妹的排挤,什么扯头发,打耳光,拿针扎,一个都没落下。

她绝不可能原谅她们,何老爷子啥都不懂在这里多此一举。

想到这里谭大妈冷哼一声,不顾何老爷的阻拦,抱着小七月直冲冲离开了这儿。

谭老爹连忙追了上去,“他娘,等等我!”

何老爷子继续上前拦,“小谭!”

谭老爹一边走,一边回头说道:“何老爷子啊,说啥都别说和四妹和好的事,我家婆娘最忌讳这个。”

说罢,连忙朝外奔去。

何老爷子见着故人之女,想到往事,难得欣喜,想留着她在这里用膳,所以找了让她们姐妹俩和好的借口,可没想到事情越来越糟,直接把人给逼走。

他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回头看着万家老四更加生气。

万家老四端着两杯没有喝的臭酸水,脸上微有些失落,准备回后厨倒掉。

何老爷子厉色叫住她,“这好茶要端哪里去?”

万家老四愣了一下,“这大姐他们喝剩下的,我去倒掉。”

“喝喝,喝,你哪只眼睛看到他们喝了,还不是被你给气了。”何老爷子一边骂着一边伸着手指指着她,感觉就要戳到她脑门上。

万家老四低着头,“那,那儿媳妇端去后厨。”

何老爷子收回手,夺过一杯,“算了,给我喝,别浪费我这茶叶。”

万家老四一下惊住了,这让老爷子喝出来还得了,连忙叫住他,“爹。”

何老爷子停下来,抬眸问:“怎么了?”

万家老四笑道:“爹,这毕竟是过了客人手的茶,您喝还是不太好,还是我拿回去,再给你泡一杯吧!”

何老爷子就喜欢这样的架子,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将茶杯放回来,手一挥,“你喝了吧,就在这里喝,别想给我拿去偷偷倒掉。”

他的茶叶虽然没万家老四说的这么名贵,可在这穷乡僻野里已经是很珍贵的东西了,可是一滴都不能浪费。

万家老四有些为难,看着手中那搅屎棍搅的茶,当真喝不下去。

何老爷子本就对她有气,瞧着她为难的样子,厉色道:“怎么,你当真还想把这茶给我倒了?!喝,快给喝!”

万家老四将茶捧在手中,迟迟不动,身子微微颤抖着。

何老爷子又是一声吼,“再不喝,给我滚出去!”

万家老四打了一个寒颤,想都没想,直接端起茶杯一口喝下。

一股粪水的味道从喉咙里灌进去,甚至还能感觉到今天午饭时大家吃了什么。

她的胃里翻江倒海,差点呕出。

何老爷子眉头一皱,“你大姐端过的茶,你就这么嫌弃?还有一杯,快喝,快喝,我呀,我啊年纪大了就瞧不得你这矫情的模样!”

说着,还不忘推了推万家老四手里的茶盘子。

万家老四晕乎乎的,只得又一口将另外一杯茶喝下。

依旧是粪水翻滚的滋味。

她实在是忍不住了,冲了出去。

何老爷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对于她无礼的表现,十分不悦,嘴里唠叨念着,“都是一个爹生的,怎么就这么不一样呢?”

随后叹了一口气,回了里屋。


路过的行人被他的喊声吸引,纷纷朝这边看,这人啊最喜欢免费的东西,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谁还不愿意占便宜呢?

“小兄弟,当真是送鸡蛋吗?”一驼背老妇上前问道。

谭二钱点头,“没错,是送鸡蛋。”

驼背老夫笑得眼睛都眯起了,“那送我一个吧。”

谭二钱拿起一个鸡蛋,但是并没有直接给老妇,“婆婆,鸡蛋送你可以,但是你当真只要一个吗?”

驼背老妇微直起身子,“难道还能多送几个?”

谭二钱笑道:“能,当然能,我们呀,除了送你这一个之外,你要是再买三个,我们还会再送一个。”

老妇摸着头笑道:“我老了,算不明白,反正就是我再买三个还送一个我,对吗?”

谭二钱点头,“没错。”

老妇估摸手里的铜钱不多,从兜里掏了一会儿,拿出六文钱,“那好,给我来三个。”

谭二钱将手里的鸡蛋递给老妇之后,接过铜钱又从篮子里拿了四枚鸡蛋递给她。

老妇将五个鸡蛋数了又数,觉得还是自己占了便宜,笑眯眯地走了。

这四周围观的人,见着当真有鸡蛋送,就都纷纷围过来买。

虽然买的都不多,也就三个,六个。

但也算是能卖出一些。

许是因为围着的人多了,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正比如带着小妾走来的的曹县令。

这曹县令才刚给过世的发妻下葬,就带着新进府的小妾偷偷出来溜达。

这县里的人瞧着明面上虽不说,但是心里都鄙视得很。

这不都见着曹县令来了,纷纷让开低头窃窃私语。

谭老爹虽听自己妹子说过这个曹县令,但是没有见过,所以也认不出来,只以为是哪个官家大老爷。

他指着自家鸡蛋说道:“官老爷,这些蛋都是我们自家鸡生的,买些回去给夫人小姐们补补吧。”

曹县令原本是想凑热闹买一些,但是一听谭老爹说了小姐们,气就不打一处来。

“瞧着你们眼生,是哪里的?谁让你们在这里叫卖的?”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谭家父子愣住了,他们可没听过这菜市口不能卖鸡蛋啊。

曹县令瞧着谭老爹是个好欺负的苦农,拿起一个鸡蛋就丢地上,“这平阳县可不是什么人都来贩卖的,都给我滚,下不为例!”

围观的人都被曹县令吓到了,纷纷你拉着我,我拉着你走,想买鸡蛋的也不买了。

他们虽然不喜欢这个曹县令,但是人家毕竟是县令,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可就是一方独大,比那远得不能再远的皇帝老子都还管用。

他说不能卖,那自然就是不能卖。

谭老爹回过神来,气得不行,挽着袖子打算讨公道。

“官爷,话也不能这么说,这里也没有人说不能卖鸡蛋啊?”

曹县令瞧着更生气了,鼓着眼睛,眼看就要发火。

“大人!”

谭二钱连忙上前喊住他。

曹县令一惊,这才发现一旁瘦弱的小少年。

“你谁?”


待谭老爹回来之后,何家便来人了,派了一个长工。

长工其实也就是何家老二的大舅子,为了攀上这门所谓的好亲事,就任由他们当长工使唤

不过这位大舅子人还不错,跟谭老爹其实是熟识了。

姓五,一二三四五的五。

这姓氏在封平村还算是少见,所以谭老爹对他记忆尤为深刻。

“老五啊,你来我家里找我有何事?”谭老爹刚刚才回家,放下背篓擦了一把汗。

老五笑眯眯道:“老谭啊,何家的老爷子想请你们两口子去一趟他们府上。”

“请我们去府上?”谭老爹诧异道,“我们平日里很少走动,怎好端端的唤我们过去?”

老五摇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笑道:“老谭,你们本就是亲戚,说不定就是唤你们去走动走动。”

谭老爹摇头,“要走动早就走动了,现在突然唤我们去,绝对没有好事,不去,不去。”

谭大妈在屋里听到声音了,走出来说道:“去哪里?”

“嫂子好。”老五忙打了招呼,又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谭大妈却不以为然道:“去,当然去,我们若是不去,他们定会觉得我们是不敢去,到时候还给我们扣上不知礼的帽子。”

谭老爹一听觉得有些道理。

谭大妈又继续道:“他爹,咱们也不怕,光天化日的,他们还能拿我们怎么样?!”

“没错!”谭老爹连连点头,媳妇儿就是会说话。

“那好,我先把孩子们的晚饭备上,再跟你一起去。”

谭大妈转身进屋,将早就做好的饭菜放在桌上来,朝谭一两说道:“一两,爹娘有事出去一趟,你带着弟弟们把饭吃了。”

“是,娘。”谭一两忙应道。

谭大妈随后来到床边,看着躺在床上的谭六斤和小七月,犹豫半响后,还是将小七月抱起,这孩子正是喝奶的时候,不能离开娘。

至于谭六斤,能吃能睡到存在感都没有,完全不用担心。

谭一两正巧看到了,忙走来说道:“娘,你放心,六弟可乖了,我们兄弟几个帮忙看着。”

谭大妈犹豫再三后,点头应道:“那好,爹娘一定早点回来。”

“是,娘。”

谭一两又乖巧应着。

谭大妈这才放心跟着谭老爹和老五离开。

何家住的是一个老宅子,远远瞧着还当真像那个员外家,跟这穷乡僻野的村子格格不入。

不过估计是许久没有修缮,老宅子已经破烂不堪了。

老五将他们带来了后门。

谭老爹不开心了,“怎么,我们要从后门进?”

老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

来者是客,的确是不能走后门的,但是何老爷子交代的必须让他们从后门进。

所以他有些为难。

谭大妈瞧出来了,这何家是来找茬的。

她脸一沉,“老五,你去给你家老爷子直说,若是想要走动这门亲戚,那就开大门,让我们进去,若是不愿意,就让我们回去,我们老谭家都要忙着种菜没工夫跟他在这儿瞎扯!”

老五皱着眉头,难为情道:“嫂子,这话我哪敢跟老爷子说,要不就先将就一下,走后门进来?”

谭大妈还没回话,谭老爹厉色道:“不行,不行,我家婆娘说不行,就是不行。”

谭大妈点头附和。


“不去。”刘氏果断拒绝。

周大周二不依不饶,“娘,你还说你能徒手杀猪,却连个野猪都不敢逮,就是没用!”

刘氏听他们这么一说,脸皮有些挂不住,“谁说我没用?”

周大周二不屑道:“那娘去逮野猪啊!”

刘氏被他们套进去了,想都没想说道:“那好,那好,我这就去逮给你看看!”

“真的?”周大周二睁大着眼睛,欣喜笑道。

刘氏这下话都说出口了,下不来台,硬着头皮回道:“没错。”

周大周二一起笑道:“娘真厉害,要去逮野猪了,我们有野猪肉吃了咯!”

刘氏被他们这一夸,心都飞起来,打算去山上走一圈后回来,再骗孩子们说没有野猪了。

“娘现在就去山上,不过你们得乖乖听话,在家里好好等着娘。”

周大周二笑眯眯道:“是,娘。”

刘氏在家里拿了一把镰刀,就上山去了。

山上树林茂盛,空幽的天空传来鸟儿叽叽喳喳声。

刘氏也不是第一次到山上来,但是还是头一次一个人,难免有些害怕。

她小心翼翼来到山下看不见的地方,蹲了一会儿之后,起身准备离开。

然而,她才刚打算走,身后便突然传来唰唰声响。

刘氏心一紧,微微侧头朝后看去,只见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头大野猪。

这头大野猪比上次追着谭一两的还要大,尖尖的牙齿泛着光,黝黑的毛发油光油亮。

刘氏惊在原地脚都软了。

大野猪看着她,就像看着仇人一般,脸上满是愤怒,大鼻孔一下一下吐着气。

刘氏好似明白了什么,一边朝退去,一边说道:“那个....那个....猪大爷,我只是路过,路过,你家那媳妇,不是我杀的,是那老谭家杀的,你要是想要报仇,就找他们去!”

人家大野猪哪里听得懂她话,跨着猪蹄子就朝她奔来。

刘氏连忙拔腿就跑。

大野猪奋力去追。

刘氏虽然身子骨一直都不错,但是哪里比得上大野猪。

没过多久就被大野猪给追上了。

大野猪也是有脾气的,没有直接上嘴,抬起前脚朝她屁股一蹬。

刘氏猛地朝前扑去。

这山地里什么奇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前方正是长着刺的草丛。

刘氏扑倒在草丛中,原本细嫩的皮肤上面四处是刮痕,痛得她直呼呼,“救命啊,救命啊!”

那大野猪许是也怕这带刺得草,一下不敢上前了。

刘氏虽然被扎得浑身是血,但是总算是保住了一天性命。

她长松了一口气,当真不敢再来了。

到了夜里。

老谭家的酱菜也切得差不多了,因为盐不够,所以只能腌制一小部分。

剩下的留着明日再腌制。

谭老爹第一天赶着去买盐,一大早就去了县城。

这次他特地带了谭三元的玉佩,想着寻一寻谭三元的家人,所以没有带上谭一两他们。

沿着街道谭老爹一共走了三条街,终于找到了一家典当行。

这种珍贵的东西,典当行可能最清楚。


翌日。

老谭家生了双胞胎的事情在封平村传得沸沸扬扬。

有说他家福气好,也有说他们这是自讨苦吃,活受罪。

谭家人素来听闲话听惯了,也懒得理会这些。

谭一两和谭二钱一大清早就去了县城卖鸡蛋,两个村里孩子卖鸡蛋,哪有那么容易,守了一上午也没见着几个人买。

待到响午的时候,碰着两位官爷,这官爷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一口气把他们手里的鸡蛋都给买了,足足给了两百文。

两小孩也不是什么贪心之人,只要了四十文,买了半斤红糖就回村了。

红糖可是稀罕物,谭一两小心翼翼揣在怀里,朝家里赶着。

在路上时,同村的几个男孩瞧见他们还不忘打趣。

“谭二傻子!你娘生了两,不得了咯!”

“老蚌生珠,一生生两,有这本事,咋不去猪圈转转!”

“是啊,哈哈哈!”

谭一两听着气得不行,脚一踩,就要开骂。

被谭老二拽了回来,高声道:“大哥,别理他们,我们快些回去告诉娘,前方半里地有野果子吃!”

谭一两听得云里雾里,见着自家二弟眼珠子转悠,立马又明白了,“对,对,没错!”

说罢,忙跟着谭二钱往回赶。

那几个男孩一听有野果子吃,还没等他们走远,就一窝蜂地朝前方半里地冲。

争着抢着,还没找到野果子,就都掉进了泥坑里。

泥坑里都是积攒的干牛粪,臭气熏天。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运气不好。

原是晴朗的天,突然倾盆大雨筐瓢而下。

牛粪被泡得稀稀拉拉,把这几人给淹了。

咕噜咕噜。

一群人在牛粪里吐泡泡,狼狈至极。

没过多久,一起嚎嚎大哭。

哭声响彻了半边天。

老谭家那边。

谭一两和谭老二正巧在下雨之前赶回到了家中,抱着红糖进门,喊道:“爹!娘!买回来了!买回来了!”

“买回来了?这么快?”谭老爹正抱着小女娃娃哄着。

谭老二跟着进门,“没错,今个运气好,卖了四十文。”

说罢,将剩余的二十文铜钱放在桌上。

谭老爹看了铜钱,松了口气,“这下,你三弟的药钱总归是有了。”

谭一两进屋,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大口大口喝下,抬头道:“爹,啥时候去把三弟接回来?”

谭老爹将睡着的女娃娃小心翼翼放在榻上,“不急,如今我们有钱了,去,你们把铜板拿给李大夫,让你三弟在李大夫那里再多养些时日。”

谭一两顿时失落不已,又重新拿起铜钱,应道:“是,爹。”

谭家的老三是谭家兄弟里长得最好看的一个。

皮肤白得像破壳鸡蛋,眼睛亮得像黑夜里的星星。

虽出生苦农,但却是一股子贵气。

放眼看去,别说封平村,就连平阳县也没几个比得上这谭家老三的。

只可惜谭家运气不好,这孩子前几年身染重病,如今在李大夫那里用药吊着命。

还好李大夫是个好人,就当行善,一年也就只收一两银子不到。

谭大妈一想到这三儿子面带愁容,低头看了一眼床上两个小娃娃,朝谭老爹问道:“他爹,话说我们要给这两孩子取啥名?”

谭老爹用稻草点燃灶台,卧了三个蛋到锅里,“还能叫啥,就跟着几个哥哥排着号,叫谭六斤吧!”

“也行。”谭大妈给女娃娃拉了拉被子,“那我们姑娘呢?姑娘总不能也弄个七斤八斤八?”

谭老爹顿了一下,往锅里放了一勺红糖,“你说的是,那叫啥名?”

他俩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都是识字的。

思前想后,谭老爹勺子一轮,笑道:“他娘,现在正是七月,姑娘又排行老七,不如就叫谭七月吧!”

“谭七月?”谭大妈小声嘀咕着,眉头由皱到松,“也行,暂且就叫这个名。”

说罢,伸出手指逗了逗孩子的嘟嘟脸,“七月,我们的小七月。”


徐公公连忙又夹了一块,吃了下去,一边吃边说,“白掌柜啊,你这酱菜是哪里来的啊,真是太好吃了,我在宫里吃了这么多年的美味佳肴,都未曾吃过这么好吃的酱菜。”

白掌柜有些不信,“怎么可能,不过就是普通的农家酱菜,哪有这么好吃。”

他说着,自己也夹了一块吃下,这次轮到他吃惊了,“这,这酱菜当真十分美味。”

徐公公又夹了几块吃着,“白掌柜你府里是不是来了什么好厨子?”

白掌柜笑道:“哪有什么好厨子,这不过是我学徒家里自己做的酱菜而已,贫苦农家,用的最简单的酱料,不是什么能登得了台面的东西。”

徐公公摆手道:“白掌柜,这味道真不错,别谦虚了。”

白掌柜起身道:“我当真没有骗你,要不我把我学徒唤来,你自己问问?”

徐公公摇头道:“罢了,罢了, 不用了。”

白掌柜将陈世安不要的那一罐酱菜拿出来,说道:“徐公公,你若是喜欢,那这一罐送给你。”

徐公公一喜,“当真?”

白掌柜点头,“当真,我这里正巧有两罐。”

徐公公欣喜不已,“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说罢,将酱菜罐子接过来,拿在手中,拍了拍,“正好可以一起带回京城。”

白掌柜端起酒杯给他敬酒,“徐公公来我这里一趟,没什么能送你的,的亏了有这罐酱菜了。”

徐公公也举杯,“这酱菜啊,千金不换,可比那些金银珠宝好多了。”

白掌柜含笑不语,心中暗暗感激起谭二钱,他正愁送什么东西讨好徐公公好,没想到一罐酱菜就解决了,他还真是他的小福星啊!

这小福星的确是有,不过不是谭一两,而是老谭家的正呼呼大睡的女娃娃。

女娃娃翻了一个身,眯着眼睛,好似在笑着。

谭大妈坐起来,时不时朝外看,想瞅瞅谭老爹回来没有。

谭一两咋呼呼地进屋,又背了一篮子菜回来了,“娘,这熟了的菜都摘回来了,你都一并酱了吧。”

谭大妈回神应道:“好,娘这就来。”

她说完,又将小七月交给谭三元,自个去忙去了。

待到天黑谭老爹才回来。

翌日一早。

谭大妈将做好的酱菜拿到了村头的岔路口,这里是附近几个村去县上的必经之路,所以她想先在这里看看有没有人要买。

这村子里的庄稼人,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刚开始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瞧。

谭老爹劝道:“要不,我们送去县里,看看县里有没有人要买?”

谭大妈回道:“他爹,这些酱罐子挺重的,你拖着板车去,那还不得累死,反正我做得不多,先在我们村里试一试,若是村里没人买,这到县里一样也是没人买的。”

谭老爹看着自家媳妇儿顶着大太阳在这里卖东西,实在是有些心疼,他连忙找了几把芭蕉叶子撑了起来。

这时,何老爷子路过时,正巧瞧见了。

他笑着说道:“丫头,你这是在干什么?”

谭大妈笑道:“自己家做的酱菜,想试一试能不能卖。”

何老爷子听罢,凑过来看,“让我尝尝。”

谭大妈点头应道:“好嘞。”

说罢,打开一个酱罐子,笑笑道:“来,给。”

何老爷子接过来,吃了一口,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线,“好吃,丫头,你做的酱菜真好吃。”

谭大妈不好意思摸着头笑着。

何老爷子连忙道:“这多少文一罐?”


谭大妈怀里的小七月转悠着小葡萄眼珠子,朝四周看了一眼,目光最后落在了掉漆的大门上。

也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刮过,大门突然自个开了。

吱呀一声。

谭大妈闻声走了几步绕上前,见到开着的大门,连忙唤道:“他爹,门开了,走我们进去。”

“好嘞!”

谭老爹连忙跟了上去。

老五瞧着一头雾水,这大门不是一直都从里锁着吗?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开了?

等他再反应过来时,老谭家夫妇俩已经进屋了。

何老爷子又在院子里写写画画,等着老谭家两口子来。

但是他却没想到谭老爹和谭大妈直接从前门进来了。

“何老爷子。”

谭老爹一声唤,惊得何老爷子手中的笔都掉了。

他连忙回头朝来人看去,“谁?!”

谭大妈连忙应道:“我就是你家大儿媳妇的姐姐。”

何老爷子一看到来人,直接懵了,他懵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从前门进来的。

而是因为谭大妈的长相。

那模样简直和他的一位故人一模一样。

谭老爹和谭大妈走近他,说道:“何老爷子,您唤我们来有何事?”

何老爷子的目光一直都在谭大妈身上,久久未回话。

谭老爹生气了,虽然这老头子年纪大,但是也不能这么看他媳妇儿,“何老爷子!”

他厉色唤道。

何老爷子这才回过神,“你们就是老谭家?”

谭老爹点头,“没错。”

何老爷子朝着谭大妈继续问:“你家娘亲可是姓柳?”

谭大妈一愣,连忙回道:“你怎么知道?”

何老爷子顿时一喜,“是隔壁村的柳家三姑娘,是吗?”

谭大妈一头雾水地点头,“没错。”

何老爷子脸上的喜色更浓,“这可真是巧啊,你娘与我早些年是挚友。”

这挚友是谦虚了。

当年谭大妈的亲娘可是十里八乡的一枝花。

何老爷子仗着家世心高气傲,但还是看上了这一枝花,只可惜跟这花有缘无份,落了一个挚友的名分。

谭大妈的亲娘很少跟她提及此事,所以她并不知晓。

何老爷子笑着连忙朝屋里指,“来,快,请进,请进。”

谭大妈和谭老爹对视一眼之后,一同朝屋里走。

何老爷子一边笑着,一边说道:“想当年,你娘生你的时候,我还特地去看过,没想到,时间一晃,你都这么大了。”

当然大了,孩子大的都快十五六岁了。

谭大妈心里暗暗说着,缓缓坐下。

谭老爹坐在她一旁,时刻不敢怠慢。

这时,万家老四来了,她满脑子都是想着何老爷子要怎么刁难这两人,全然没有弄清楚眼下的状况。

“大姐,你来了。”

她假惺惺笑着上前。

谭大妈不理会她,假装没有见到她,“他爹,这何府狗倒是挺多的,汪汪叫的,真是烦人。”

万家老四听罢,故意装作委屈巴巴模样,“大姐,你怎么又这样对我,我可是你的亲妹妹啊。”

她说着话声音还带着哭腔。

何老爷子大步走过来,朝着万家老四就是一顿骂,“瞎杵在这里干什么?!没看见来客人了吗?还不快去倒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