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大娃余大芳的其他类型小说《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7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抱着脚走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演唱会。但是,贪心不足呀。参加了演唱会,还想来个近距离接触,一边在台下喊着:华仔,华仔,我爱你,爱死你了;一边跟父亲提出要求,要求华仔演唱完毕,单独接见她。人家华仔,那个忙呀,演唱完了还得赶场子,哪能满足你的个人不良要求呢?于是就说,你到香港吧,改时间我再见你。这本身就是客气话,哪能捡根毛草当根针呢?结果呢,这位妹子就是牛逼,比水沙子牛逼,逼着爹爹弄钱到香港。她爹没办法,只能跳楼。这个消息报道出来后,说实话,不光是记忆深刻,简直就是用重锤在每个人的心口上狠狠地擂了一锤,虽看不到出血,但已心死了。我不像这位憨妹那般二百五,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偶像的,这个偶像就是朱元璋。于是,对于放牛,感到十分快活。我们老家有一条沙河,叫灌河。那可是一条...
《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7完结文》精彩片段
演唱会。但是,贪心不足呀。参加了演唱会,还想来个近距离接触,一边在台下喊着:华仔,华仔,我爱你,爱死你了;一边跟父亲提出要求,要求华仔演唱完毕,单独接见她。人家华仔,那个忙呀,演唱完了还得赶场子,哪能满足你的个人不良要求呢?于是就说,你到香港吧,改时间我再见你。这本身就是客气话,哪能捡根毛草当根针呢?结果呢,这位妹子就是牛逼,比水沙子牛逼,逼着爹爹弄钱到香港。她爹没办法,只能跳楼。
这个消息报道出来后,说实话,不光是记忆深刻,简直就是用重锤在每个人的心口上狠狠地擂了一锤,虽看不到出血,但已心死了。
我不像这位憨妹那般二百五,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偶像的,这个偶像就是朱元璋。于是,对于放牛,感到十分快活。
我们老家有一条沙河,叫灌河。那可是一条无人问津的河流。虽说是大集体,什么都是一大二公,但是我感到真正公共的东西并不多,就说粮食吧,说是公家的,最后也由小队按照工分总额分给个人。就说吃的蔬菜吧,那也是自留地里种的,公家好像没有种过大白菜,虽说也种油菜,还种萝卜什么的,那些好像都得集中起来,拉到大城市销售,算是上级收购。至于生猪什么的,属于小牲畜,家家户户养着,更谈不上公家的。只有耕牛,还有这条河流,那才是真正公家的。
我参加过大队召开的大会,支书姓王,大肚子,小个子,显得特别突出。我派(清点)了一下,全大队一千六百多口人家,肚子最大的是水沙子,其次就是水牯子,再次就是俺大队的支书了。那时候我想不通,问爹,爹打马虎眼(敷衍)说,支书忙呀,别看一个大队,那也是一千多人,日夜操劳,累的。
我说不对呀,我们都累,有时甚至比支书累得还很,但是我们肚子咋瘪瞎(瘪)的呢?
爹说,你是孩子,要长就长个头,口语叫抽条长,不长肚子。
我看着爹的肚子说,全大队中老年人,咋都不像支书那肚子呢?
爹见我抓住了朱
瞅)一眼,拿来一块肥皂说,是这个吗?
王大娃边点头边嗯,扭头看看,好在这个地方比较偏僻,来人不多,也没有人听到他说的话,就是这样,王大娃也感到一阵脸红。于是说,拿五块吧,多少钱?
两块五。
哦,那就六块。王大娃根本就没有看,包装好,放进包里,带到学校去了。带到学校,王大娃把东西放在床肚下,等放寒假了带回家。
放寒假了,真的回到家了。看到妈妈,王大娃眼睛湿润,心里酸酸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就是一个字:想。如今,变成了现实。还是一个字:想。在想之余絮叨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事情,也问妈妈在家情况,身体状况。
妈妈说,就是腰疼,直不起腰。特别是洗衣服,蹲下去了,要想直起来就难。
王大娃一下子想起来带的东西,一边打开一边对妈说,我想到你在家不容易,我在上海给你带了洗衣粉。
还没有说完,余大芳说,带这些干啥?我们这儿也有了。洗衣粉好是好,就是兑有点难,兑几道还是滑不唧溜的,总也兑不干净。真要是洗衣服,还是胰子管用,要是有香胰子更好。
王大娃心想,知娘莫如儿呀,好在留一手,于是掏出肥皂说,妈,你看这是什么?
余大芳高兴呀,赶紧说,这好,这好。边说边接过来瞅,一瞅不打紧,问,大娃,你这是在上海买的吗?
大娃说,是呀,有毛病吗?
余大芳说,毛病倒是没有,咋看着跟邻居家在县城买的一个样呢?都是这么长,都是藕黄蕅黄的,连上面的字都一样。
王大娃接过来时还说,谁说的?接过来一看,惊呆了,上面写着:“赤城”俩字。难道天下还有两个赤城吗?王大娃是上过高中的,学过党史,在商城有个革命历史展览馆,在那里,他也了解了一些商城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历史,也就是商城起义,商城起义成功后还成立过红十一军三十二师。
红三十二师成立之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三十几人发
展到几千人,这里,功劳应该归功于商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但是更应该不能忘记的一个人就是周维炯。周维炯利用立夏节,智慧地发动了起义,成立了这支红军,随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民团、土匪的反扑,又于1929年的冬天,利用蒋冯大战县城兵力空虚之机第一次占领了商城,于是就把商城改为“赤城”,象征着火热的心,革命的意志和一心向党的决心。之后,因为蒋冯大战结束,有计划有步骤撤离商城。到1931年,成立红四方面军时,又一次解放了商城,再次把商城改为赤城。红四方面军三二年撤出鄂豫皖,随后,赤城也因为起名字,变成了血海河流,几度夕阳红。到1948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商城再度解放,因为全国马上就要解放了,全国人民对党的忠心日月可表,所以,商城还叫商城。也因为有了这么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让人们久久不能忘记。
商城县城在五几年时办了一个国营厂,专门制造肥皂,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就把商城县生产出来的肥皂叫“赤城”牌肥皂。
赤城牌肥皂销量很好,听说还出口到香港,直到东南亚。改革开放后好几年都在生产,直到八五年,因为技术落后,成本高,国营企业也进行了改制,才把该厂砍掉。
问题是,王大娃第二天就搭车到了县城,经考察,确实是本地肥皂,而且,出厂价比王大娃在上海买的还要贵,这点王大娃想不通。
还是供销社的一位主任说了,王大娃才恍然。
供销社主任说,一般来说,我们的胰子,在本地销贵些,到外地销售,国家给补助。就像生产板鸭,国家按喂养多少只鸭子,给你多少平价粮食。实际上,板鸭厂混去混来就是混粮食差价。
原来如此。
真是草腰子拴驴——大松绳呀。
水牯子、水沙子
水牯子、水沙子,就是水牛。
牛分好多种,一般来说有普通牛、野牛、黄牛、水牛、牦牛等,没有奶牛,估计奶牛包含在普通牛之中。
<
元璋的牛尾巴,就说,支书有心脏病,那属于打肿脸装胖子。
呕,我懂了,原来如此!
不过嘛,对支书的讲话我还是挺赞成的。
王支书用抑扬顿挫地声音说,小孩子,一定得教育好,有道是,树不科(方言,就是用刀把树枝砍掉,即裁剪)不成林,人不打不成人。早前个(方言,就是前天),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有个人生了一个儿子,从小就偷扒拿(盗窃),父母不仅不管,还怂恿。第一次偷了邻居一个鸡蛋,他妈见到了说,好得(好乖)儿子。第二次偷人家的瓜果,拿给妈,他妈又说好得儿子。等着长大了,就去偷“㸸”(牛),被公安抓住了。偷㸸是要判死罪的,到要吃花生米(枪子儿)的时候,他提出一个要求,要见一见他妈。这个条件,也不苛刻,经批准,也就允许了。
见到他妈,他又提出一个要求,要吃他妈的奶头。
他妈觉得儿子马上就要死了,顿生怜悯,于是流着泪水,像小时候喂奶一样喂他。结果,你们猜?
会场上死一般寂静,鸦雀无声。
支书很得意,等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人能猜到,于是自己揭开谜底说,这个死刑犯一口咬掉了他妈妈的乳头。
下面一阵惊呼,还有人说,这孩子,咋这样呢?有人痛骂,不是人呀。
支书有手压压,顿时安静下来,于是说,公安问他为啥这样做,他说,他走到今天,都是他妈惯坏的,他恨死他有这样的妈妈了。
会场又骚动起来,还有一声声惊叹,有人有点文化,于是点着头说,子不教父子过呀!
这个故事确实震撼人,且不说真假,就故事本身来说,比我妈讲的朱元璋要震撼人心。于是,我也就从此不把朱元璋作为偶像了。因为朱元璋毕竟是个贼,偷过东西。
心中没有了朱元璋,空着,也不是事儿,慢慢的我就热爱上了读书。
一边放牛,一边骑在牛背上看书,挺好的。读着读着,又知道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两者一联系,
胰子、香胰子
我想说一件发生在我们县的真实故事。
1981年,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年了,我的邻居表婶子余大芳的儿子这一年考上了大学,是一件大喜事。我记得在他家当院里办的喜宴,那天天气晴朗,虽说是八月份,刚刚下了一场雨,温度也不是太热。表婶十分高兴,一边张罗,一边还喊他儿子接待四方邻居和来客,端凳子,倒茶,叙话。为了防晒,还搭起了一个大棚。济济一堂,大约五十人。五张桌子摆放在大院子里,仿佛就是打麻将中的五饼。
虽说那时候都很穷,虽说也只是考个学,虽说在城里不算啥,但是,在我们老家,人们还是要来的:一者余大芳很会事儿,四周邻居都个得来(关系好),二者余大芳不容易,娘儿俩相依为命。丈夫死得早,是那年修灌渠的时候放炮炸死的,说是因公吧,公社不承认,因为他丈夫不是专职爆破员,还说是因为炸鱼,雷管没响,他下到水里摸,摸到了,雷管响了,结果把肠子都炸出来了。
但是知道内情的都晓得(知道),是大队长干的活。
儿子考上大学,招待客人,此时,黄鳝泥鳅一般长,都变成了大头老百姓。客人走后,收拾东西,这个时候才发现有好多东西要洗。
虽说改革开放了,但是余家很穷,也没钱买肥皂,就把别人洗剩下的肥皂头捡着,还有,就是皂角水洗衣服。
王大娃看到他妈余大芳洗了整整两天才洗完,过意不去。好在王大娃考上了上海交大,是全国一流大学,又是大城市。
王大娃心里记着,要是有钱,一定在大城市给妈带回来一些洗衣粉、肥皂之类,让妈洗衣服也省些力气。这般想,快放假的时候,王大娃就跑到上海城隍庙那条街上,走进一家卖生活用品的小店,一问,啥都有。王大娃就让拿三袋洗衣粉,怕妈不会用,就问,有胰子没有?
人家听不懂,反问,什么胰子?
王大娃回过味,指着柜台说,那,那东西,肥皂。
服务员是个女的,白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