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南明赋全文+番茄

第39章

发表时间: 2024-11-25

最近孙可望很烦恼,因为他这两个不听话的兄弟,李定国和刘文秀。

孙可望原名可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容貌甚至有些丑,但他作战勇猛,彪悍异常,在军中被人称作为“一堵墙。”

他与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四人都是张献忠收的义子,一起造明朝的反。后来张献忠与清军作战时被和硕肃亲王豪格射死。张献忠死后,四兄弟带领剩下的弟兄们转战云贵地区,由于四兄弟在云贵时英勇奋战,又能与当地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倒也混的风生水起,拉起了一支二十多万人的队伍。其中孙可望一直是众人的大哥,所以虽然每次开会四个人都并排坐在一起,但很多大事都是孙可望一言决之,但是有一件事他却决不了了。

正是因为他的好义弟李定国,早在永历元年二月,他与李定国就起了冲突,就在朱由榔刚刚重生,在与大臣们在在承运殿开会的时候,孙可望兄弟四人也在贵阳召集手下的将领们开会,开会的主题只有一个,到底是该“抗明”还是“联明”。

孙可望在会上主张把部队开往广西和广东,继续与明军作战,一旦失利,就直接往大海上一钻,跑路。

李定国坚决反对,他主张西进云南,建立根据地,联明抗清。李定国说:“鞑子射杀老万岁(即是张献忠),我们与有鞑子有不共戴天之仇。当前,鞑子的攻势正盛,我们如果再与明军厮杀,只会让鞑子渔翁得利。所以当务之急在于联明抗清,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李定国的话音刚落,刘文秀说道:“宁宇说的不错,大明与我们说到底都是汉家子孙嘛,那鞑子非我族类,而且又杀了老万岁,我们只有联合大明才能有机会为老万岁报仇!”

刘文秀也明确表态支持李定国,很多将领也纷纷表示支持二人。孙可望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孙可望的亲信王尚礼开口道:“二位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这终究是咱们一厢情愿,我们与明军打了这么多年,再加上老万岁打凤阳的时候还破坏了明祖陵,那可是朱家的祖坟啊,明朝皇帝早对我们恨之入骨了,怎么可能同意联合?”

很多人听王尚礼这么一分析,都沉默了,王尚礼一看,不禁心中得意,继续说道:“既然无法联合,那只有对抗了,而现在,鞑子攻势正急,我们的实力有限,无法与之匹敌,柿子得找软的捏,我们一路往东打,到时即是不敌,也可以到茫茫大海上,鞑子不擅海战,能奈我何?”

李定国到底是年轻气盛,他一拍桌子,怒斥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苟且偷生,你们要去海上喂鱼鳖,那你们去好了,别拉上我!”说罢,拔出自己的战刀就朝自己的胸口刺去。

刘文秀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拦住了李定国,刀尖已经刺破了李定国胸前的皮肤,血流不止。众人赶紧夺下他手中的刀,有人扯下一面战旗为他包扎伤口。

众位将领被李定国不畏生死的豪情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孙可望一看众人一边倒的支持李定国,无奈只好同意联名抗清,但心中已经对李定国二人很不满。四人歃血为盟,表示将抗清进行到底,尊孙可望为首领。

此时云南土司内乱,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孙可望李定国等人领导的大西军趁机开进昆明,进而完全占领了云南。

随着孙可望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个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甚至想割据一方,自立为王。李定国见此时常规劝,但孙可望完全听不进去,两人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终于有一次李定国忍无可忍,对孙可望说道:“大明已经有一个永历皇帝了,你又何德何能敢觊觎王位?”

孙可望气的是脸色发青,但他没有发作,李定国骁勇善战,在大西军中威望甚高,孙可望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孙可望回到府中找来了自己的亲信王尚礼,将发生的事对王尚礼讲述了一遍,王尚礼说道:“李定国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就是仗着自己在军中威信很高,既然这样,将军何不打压一下他。”

“哦?我该如何做?”孙可望问道。

王尚礼奸笑一声,凑到孙可望耳边低声说了一阵,孙可望面露喜色,说道:“好,就这么办!”

第二日,孙可望派自己的同乡杨畏知向李定国传令,命他未时三刻带兵到校场集合,李定国依令到达校场时,发现三军早已在校场集合。孙可望指着李定国说道:“本将早已传下将令,命大军未初三刻校场集合,你为何迟到?平时你就不把我放在眼里,现在竟公然违抗我的将令。来啊,将李定国拉下去,打一百军棍!”

李定国一听,杨畏知明明说的是未初三刻,心中已然明白怎么回事,他是陷害自己,要当众立威,不禁大怒:“你我是兄弟,只是三军现在没有统帅,我才尊你为主,你不要欺人太甚!”

这时前军府都督白文选从身后抱住李定国说:“宁宇莫要冲动,如果你现在离我们而去,大西军必定会四分五裂,这样容易为敌人所趁啊。”

李定国闻言,为了大局只好忍了下来,众将领纷纷替李定国求情,孙可望才勉强答应只打50军棍。

……

傍晚十分,李定国正在营中养伤,伤的并不重,行刑的军士故意放了水,只是皮外伤,除了疼一些,并无大碍,只是这军棍打在身上却把李定国的心打碎了。

李定国心碎的同时,也看清了孙可望的为人,此人虽然打仗勇猛,但目光短浅,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奉他为主,早晚要为他陪葬。李定国不怕死,但不能窝囊的跟这种人一起死了,岂不是白活一世。

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想起了朱由榔的独秀峰会议决议。因为两家是联合抗清,名义上都是奉朱由榔为主,所以朱由榔的邸报李定国看到过。

朱由榔的“发动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清,光复大明。”深得李定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