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阿福小王氏的其他类型小说《团宠农家锦鲤小福星阿福小王氏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周小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顾海白来回跑的也是快速,到家就将情况给爹娘说了。杨氏自然是万般不愿意。父母在,不远行,这话是老祖宗说的。但顾海白跪下来相求。顾大山沉默了会儿,便答应了。“你跟着小公爷去也不见得是个坏事,我也在庄子上做过事儿,只要得了主子的眼,听话懂事有眼色,混不混的出来就看你自己的了。”听顾大山这样说,杨氏当下就哭了起来。“当家的,可不敢啊,那是去京城啊,以后还能回来吗?”顾海白道:“娘,您放心,小公爷说了,我以后月钱就二两银子,我攒足了钱就差人给您送来,这样,二弟跟三弟都能读书了。”“今日若不是阿福上前,逗的小公爷开心,小公爷可瞧不上我。”“小公爷还答应了,给咱一袋子的米粮,一袋子面粉,足够咱家过年了。”越是听儿子的话,杨氏哭的就要越厉害。顾大山...
《团宠农家锦鲤小福星阿福小王氏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顾海白来回跑的也是快速,到家就将情况给爹娘说了。
杨氏自然是万般不愿意。
父母在,不远行,这话是老祖宗说的。
但顾海白跪下来相求。
顾大山沉默了会儿,便答应了。
“你跟着小公爷去也不见得是个坏事,我也在庄子上做过事儿,只要得了主子的眼,听话懂事有眼色,混不混的出来就看你自己的了。”
听顾大山这样说,杨氏当下就哭了起来。
“当家的,可不敢啊,那是去京城啊,以后还能回来吗?”
顾海白道:“娘,您放心,小公爷说了,我以后月钱就二两银子,我攒足了钱就差人给您送来,这样,二弟跟三弟都能读书了。”
“今日若不是阿福上前,逗的小公爷开心,小公爷可瞧不上我。”
“小公爷还答应了,给咱一袋子的米粮,一袋子面粉,足够咱家过年了。”
越是听儿子的话,杨氏哭的就要越厉害。
顾大山拉起儿子,说别耽搁了小公爷的时间!
顾家二郎、三郎,都跟着父亲一起去了。
杨氏是哭着喊着,也跟着一起。
**
贺家门口马车跟前!
贺郯看着垂着脑袋,压在他狐裘上的小豆子。
问她,“这就不高兴了?你大哥跟着我,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在这小小的山坳里,即便是凤凰,也飞不起来。”
贺郯声音压的很低,似乎是在阿福说。
但他这话说的却是自己。
他以为顾妙是听不懂的,其实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什么都懂。
这个少年郎,并非池中物。
他浑身上下都写着野心勃勃四字,不是傻子的话,都看的出来。
顾妙没作声,少年郎便又戳了下她的脸。
顾妙不舒服的扭了下脑袋,嘴里哼哼唧唧两声。
“你不会说话?是个小哑巴?”
顾妙蹭的一下就抬起头了,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嘴唇咬着,奶凶奶凶的。
“瞧,我就说你一下而已,这般凶?”
跟前伺候的下人有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在一侧瞧着,便打趣多说了句。
“瞧哥儿是喜欢这丫头的,要真是瞧了顺眼,就带着回国公府,权当个猫儿狗儿的养着,好讨哥儿欢心。”
汪嬷嬷是贺郯的奶娘,跟着他十余年,生活起居照顾的都很不错,贺郯对汪嬷嬷也是尊重。
“瞧着不是金丝雀,倒是个小野猫……。”
贺郯淡笑,琉璃似的眸子,带着些许的玩味。
顾妙闷哼,你才是猫,你全家都是猫。
她好好的人不当,干啥要去当猫儿、狗儿的!
懒得搭理他们,被强势抱着的顾妙,很是不情愿。
但想着这位爷是她的金主爸爸,不好得罪,索性装乖罢!
等了两刻钟,可算是瞧见顾家的人来了。
顾妙生怕顾家爹娘将她给转手送人,圆圆的大眼睛噙一泡泪花子,伸着小胳膊,冲顾家爹娘招手。
杨氏瞧见宝贝金疙瘩,这就要上前去抱。
却被跟前的汪嬷嬷的咳嗽声给制止住了。
“阿福,娘的阿福啊……。”
贺郯倒是没强求,将阿福放到地上。
顾妙蹭的一下跑到了杨氏的跟前,伸手要抱抱,看到杨氏跟前的顾海白,顾妙伸手抓着他的手,又让大哥抱!
顾海白抱了抱小妹,低声说,“阿福,大哥出去做事,你就可以每天能吃白面馍馍了,你二哥、三哥等明年开春就可以上学堂了。”
顾家二郎跟三郎,哭着喊着,再也不上学了,不让大哥走!
顾海白还是将小妹放到母亲怀里。
“爹娘,孩儿不孝。”
顾海白扑通一下跪下,起身就跟着站到了贺郯的身后。
贺郯摆手让王管事拿了钱还有粮食。
“上车,启程……。”
见主子爷上了车,汪嬷嬷便喊了句,大家纷纷上车。
王管事则是喊了顾大山,跟着去庄子上拿粮食。
顾大山步步谨慎的随在王管事的身后,阿福则是被母亲抱着,带着两个哥哥,一起在门口等着。
阿福靠在母亲杨氏的怀中,小脸带着失落。
想起大哥离开的样子,阿福一股子失落上了心头。
抓着杨氏的衣裳,带了哭腔来,阿福的声音哭不出来。
就是啊啊啊的哼唧着。
杨氏感觉出来了,忙着低头看着怀里的阿福,见她小脸烧红的厉害。
“海洋,海恒,阿福这是惹了风寒了。你们在这里等着爹,我先带阿福回家去。”
“娘,妹妹没事儿吧?”最小的顾三郎伸手,摸了下阿福的小脸,“妹妹乖乖的,不要生病哦,天冷,会病死的。”
杨氏瞪了三郎一眼,“就你的嘴会说话!在这里等着你爹,我先带阿福回家去。”
顾妙觉着自己整个身体都要烧了起来,又像是在做一个奇怪的梦!
浑身热的难受,眼睛紧闭着,怎么都睁不开。
突然间,她感到了一阵冰凉凉的感觉,她像是在干涸的沙漠中找到了汪洋的大海。
凭借感觉,就往前去抓!
但却在睁开眼,发现被她抓着的是……小公爷贺郯。
吓的顾妙突然一下就睁开眼了。
瞧见抱着她的杨氏,正好对上她担心着急的神色。
顾妙拉了下杨氏的手,冲她摇摇头,说自己没事儿!
杨氏瞧见孩子,可怜见的。
“乖宝,咱不怕,马上就到家了,等你爹回来,娘给你熬稀饭吃。阿福最有福气了,肯定会没事儿的。”
杨氏担心,她生了三郎后,后头还有一个孩子的,也是男娃。
孩子生了,养到四岁了,比现在的阿福还要大上一点。
偏逢下雪天,家里要吃没吃的,要喝没喝的,小孩子发烧,没撑住,就那么没熬过去。
这也是杨氏心里的一个心结。
现在瞧着阿福这个样子,杨氏心里害怕,担心这么大点的孩子,再出个好歹!
杨氏是个乡下妇女,大脚,走道儿也快,顾家三郎在后跟着,一路小跑,也不敢大声喊累。
嘴里嘟囔着,妹妹没事儿,娘走慢点……
可算是到了家,杨氏赶忙就打了热水,这就给阿福擦脸,又脱掉阿福的鞋子,帮她的揉搓脚掌。
昏昏沉沉的,顾妙又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就闻到阵阵的饭菜香。
杨氏盯着怀里小囡囡。
“阿福,娘要是去镇上,你在家里可咋办啊,你爹出去做事了。你俩哥哥娘倒是不担心,可你太小了啊,这一去好几天的,留在你家里,娘可不放心。”
王氏也知晓杨氏的担心,想了下。
说道:“大山嫂子,你看这样行吗?阿福又不闹腾,就带着她去,刚好我娘家大哥家的孩子,也在镇上读书。现在放假,我娘家嫂子在作坊里帮忙,我侄子侄女都在镇上,小孩子一起玩也有地儿。”
杨氏一听,眼带惊喜,“真能行?我最不放心的就是阿福了,要是能带着阿福,我就能安心去镇上做事。”
“那咱就这样说定了。”王氏说着,这就要走的样子,“大山嫂子,那我就先走了,我还要再去外村找俩。”
“你不在咱们村子里找了?我那妯娌,去年不是去作坊了,今年不找她了?”杨氏问了句。
“找啥啊?像你这样手艺的不多。更别提那个小王氏了,她手脚不干净。”
想着杨氏跟小王氏到底是妯娌,王氏的话没说太细,说着转身扭腰就离开了。
杨氏抱着阿福,在门口送了下。
出去玩回来的顾家二郎跟三郎,刚好陪到王氏,就喊了声大娘。
忙着跑到了屋里来!
“娘,二大娘来这里干啥啊?”
“你二大娘说让我去镇上作坊里帮忙几天。
我正要跟你说呢,二郎,我晚上给你们烙好饼子,你跟弟弟在家。
估摸着时间,你爹还要两三日就回来了,等你爹回来,你就跟他说,我去了镇上糕点作坊……。”
杨氏说着话,将炕头上针线筐收拾了下。
见俩小子不说话,她扭头看了过去。
顾三郎则是跑到了炕前,搓热了手,才摸了下妹妹的脸。
“娘,阿福咋办啊?我跟二哥晚上可照顾不了阿福!”
杨氏利索的道:“用不着你们俩操心,阿福我带着,你们俩在家,将门关好。”
顾妙坐在床上,小脸蛋被三哥戳着,家里的三个哥哥最喜欢戳她的脸。
顾妙也很为难,可谁让她人小力微,反抗却被哥哥们当成玩耍。
顾妙认真的听着娘说的话。
还拉扯了下顾三郎的衣裳,示意他要认真的听娘说的话。
二郎跟三郎也不小了,家里有吃的喝的,自然是饿不着的。
二郎也能烧炕,会煮稀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别说二郎,三郎也能做事了。
俩小子瞧着杨氏。
顾二郎道:“娘,你放心,我跟三弟肯定会好好在家等着。那你回来,给我们带糕点吃,我要吃三块。”
“回头我肯定给你们带,只要你们听话在家里呆着。”
杨氏说完,且去收拾了一身她的衣裳。
倒是给阿福带了两个棉裤,闺女睡觉晚上容易尿裤子,得带着备用的。
“阿福还盯着娘看啊,这都是给你穿的。回头你要是尿裤子了,好换上。咱们得在镇上的作坊里呆上六七天。”
顾妙点点头,小脸却红的厉害。
像她一个成年女性,现在被装在这个小小的身体里,还不能说话。
尤其是夜里总是没意识的尿床,这真的是个毛病,她有空真的去看看大夫!
其实阿福一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杨氏就让丈夫顾大山抱着阿福去了镇上,找了最好的大夫。
可大夫说,阿福的哑疾是天生的,根本就治不好。
这两年前前后后也找了一些巫医、村医,都没什么用。
杨氏夫妻这才消停了。
只想着让阿福健康长大就好,不能说话也没事儿。
冬天人都闲着也不做事,尤其是当家的也不在家,家里也就一天两餐。
等到天快黑了,杨氏才开始煮饭。
杂面和着白面,烙了六张饼子,俩儿子一人三张备着。
她又拿了一个鸡蛋,割了屋里养着的蒜苗,搅拌下,给阿福贴了个鸡蛋饼。
贴好后,杨氏赶紧盛了出来,找了个干净的碗,还带了点豁口。
“三郎,端着给阿福吃。你可不许偷吃,等妹妹吃饱了你再吃。”
将饼子盛好,锅里剩下的还有一点点饼渣子。
杨氏捏了起来,塞给了帮忙烧火的二郎嘴里。
顾二郎脸红着,“娘,我不小了,你给三郎跟阿福吃,我又不馋嘴。”
“都是我生的,我能不知道。但你们要记住,阿福是咱家的,你们得当她是亲妹妹,谁敢欺负她,我第一个不饶你们。”
说起小阿福,杨氏整个脸都是温柔笑着的。
炕头上坐着取暖的顾妙,她是一点都不想动。
山里的乡下简直是太冷了,不像23世纪,家家户户有暖气,就是乡下也都有暖。
她从小长大,每年冬天都没冻着过。
但在这里,一年到头,她最怕的就是冬天。
古代的医疗设备太差了,稍有不慎,怕是一条小命就要呜呼哀哉交代了。
“阿福,三哥喂,慢慢的吃,吃的饱饱的,长的壮壮的。”
顾三郎站在炕头前,撕开饼子,往妹妹嘴里喂。
顾妙伸手抓着,小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但看在顾三郎眼里,那就是可爱,那就是我妹妹天下第一娇!
“不能乱抓,小心烫着手了。”
顾妙知道三哥也是心疼她,就抓起一小块饼子,往三哥的嘴里塞。
一脸,你吃,你也吃的样子!
顾三郎却摇摇头,“阿福,不行啊,娘说了,要妹妹先吃,妹妹吃饱了,三哥才可以吃的。”
顾妙努努嘴,却偏要给顾三郎吃……
刚好这边杨氏也烙好饼子,顾二郎端着饼子,杨氏端着一盆的白菜汤。
刚到炕上的小方桌上,杨氏抱了下阿福。
“娘给盛碗汤,吃了饼子喝碗汤,晚上睡觉不饿,肚子里也暖烘烘的。”
顾妙往桌子跟前凑了下,眼巴巴的看着那碗白菜汤,要是再加上一点嫩豆腐就更好了。
顾二郎跟顾三郎也上了炕,挨着坐好。
杨氏给他们盛好,哥俩埋头吃着,一口饼子一口白菜汤,吃的满足。
**
次日清晨,天阳刚亮。
杨氏这就起来了,摸黑先点了煤油灯。
瞧见身边小囡囡醒来,便轻声问,“阿福咋也醒了,是娘吵醒你了?”
顾海白抱着妹妹,脚程不慢,没多会儿就到了贺家庄子门口。
这种上门借粮食的差事,总是见不得人,也不好让主人家瞧见,顾海白就去了后门。
可这个时候后门紧闭,倒是前门打开,门口站着好几个婆子丫鬟小侍,顾妙也瞧见了,她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却是见得的人最多的一次!
年前八月十五,她被二哥抱着来,大哥在庄子上发月饼,偷偷的给他们递了出来,顾妙吃了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一块月饼。
现在还馋呢!
瞧妹妹勾着头往前看,顾海白无奈的笑了笑。
“阿福咱们是来借粮食的,可现在贺家有事儿,估计不会理会咱的。”
怕是连管事都见不着。
顾妙伸手拽着顾海白的衣服袖子,伸出另外一只小手,指着前面,小腿蹬着要下来。
别看顾妙年龄小三岁半,可力气大的很,顾海白又心疼妹妹,便将人给放了下来。
“阿福,你别淘气,现在不是淘气玩耍的时候,你乖乖的……。”
顾海白刚将她放下,顾妙迈着小短腿,一阵快跑,到了贺家庄子门口停着的马车跟前。
而这时,见一身穿月牙白绣青竹金丝线华裳的少年郎,墨发用白玉石簪束,披着一身狐裘,身材修长,眉眼冷淡。
但不可否认,少年长的十分漂亮好看,眉目如画,眼球似琉璃,透着比白雪还要冷肃的清冷气息。
顾妙跑的太着急,没刹住车,咣当一下,脑袋撞在了少年的腿上……
好硬……的腿!
顾妙抬起一张包子脸,圆鼓鼓的腮帮子,宝石般明亮的眼眸,真好看!
好想挖出来……
少年冷淡的嘴角带了细微的趣味!
跟前随着的管事,点头哈腰的,瞧见突然出现一个小奶娃娃,语气很冲的呵斥。
“哪里来的小女娃,赶紧弄出去。”
顾妙知道想要借粮食,就要抱着这个少年的腿,他才是正儿八经的主子爷。
这会儿索性也不要什么成年人的羞耻感了,顾妙上前抱着了少年的腿。
小巴掌死死的~!
抱的还挺紧!
“王管事,起开……。”
“小公爷,您现在要赶行程,可不能耽搁了时间。这肯定是村子里谁家的孩子跑来玩的,惊扰了您。”
少年冷肃的瞥了王管事一眼!
“她跟一粒豆子大小,能惊扰的我?”
王管事往后退了下,八字胡颤了颤。
小公爷乃顺国公唯一的嫡孙,将来也是京城里正二八经的侯爷,他可不敢得罪。
少年郎弯下身,纤细白长的手指,捏了下阿福的脸。
“倒是个娇憨可爱的,前去问问,这是谁家的……。”
一侧被吓的双腿一软,直接跪了下来的顾海白。
带着哭腔喊,“小公爷,这是奴才的妹妹,还请您大人有大量,饶了阿福,阿福太小淘气不懂事,惹怒了您,您要打要骂就冲我来。”
被大哥这样说,顾妙嘴巴撇了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着。
她才不是不懂事,她是想着来都来了,不能白跑一趟,好歹借点粮食才是正经。
若非快要饿死了,谁干这种出卖节操的事儿。
虽说小豆包撒娇卖萌不可耻,但她芯子里可是个成年人呢。
“小豆子叫阿福?当真能带来福气?”
少年轻笑,却透着丝丝冷意跟嗜血。
他贺郯,三岁死母,五岁葬父,祖母为了帮他化解,便给他娶了个童养妻,可那童养媳刚入国公府没三天,就暴毙而亡。
他便成了京城出了名的命硬的人。
六岁从京城到了这个最偏远的小庄子上,一呆八年。
若非京城外祖母病逝,让他回去替母行孝,他怕是要被扔在庄子上,一辈子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顾妙看着少年郎眼里的痛楚,莫名想到了前世的自己,他跟前世的自己真的很像。
鬼使神差,顾妙上前,吧唧在少年的脸上亲了下。
这个少年郎长的挺俊俏的,亲一下,她不吃亏!
贺郯也是一愣。
继而转头,却是看向了顾海白,“今年多大了?”
顾海白被问的傻眼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啥!
王管事便道:“还不赶紧回答,主子爷问你呢,多大了?”
“回主子爷,奴才十二了。”
“站起来我瞧瞧。”
顾海白起了身!
贺郯抱着小包子阿福起来,“瞧你们穿着,当是村子里的贫穷门户,今日撞着我,你也合了我的眼缘。我便选你哥哥,跟我去京城。可行?”
看着顾妙那双大眼睛,贺郯竟然寻了她的意思?
想想也是奇妙!
顾妙却皱着小眉头,拨浪鼓似的摇摇头。
不要,不能让哥哥跟他走。
这等大门户的人家,弄死一个奴才,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似的,要是哥哥跟着小公爷去了,去大户人家当奴才,怕是有命挣钱没命花。
阿福一直摇头,眼睛里透着丝丝害怕,模样好不可怜!
贺郯却突然暖了心,“你小小年纪就知道护着你哥哥,倒真是让人羡慕。”
贺郯说着,看向了顾海白,“我让你跟我去京城,当我的侍卫,月钱二两,你若是愿意,就随我去,不愿意的,就抱着你妹妹回家。寒冬天冷,别冻着了才是。”
这小奶娃娃,瞧着顺眼,心里便给惦记上了!
“主子爷能要我当侍卫,那是看的起我,我现在就去告诉我爹娘,只会一声,我跟您走。
还恳求您让王管事,借给我家半袋粮食,我妹妹阿福吃了十几日的地瓜,肚子难受,每每晚上睡不着觉……。”
听到顾海白这样的话,顾妙眼泪都掉了下来,金豆子一颗一颗的。
小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顾海白也知道,自己年龄大了,吃喝用的,都占据了家里开销很大的一部分。
为了减轻家用,他出去做事正好。
可在这个小镇上做事,工钱少,活儿又重。
今日若不是阿福逗的小公爷心情大好,怎生也不会要让他跟着去京城的。
贺郯似乎有的是时间等着,他抱着小豆子阿福,也不松手,且让顾海白回家,跟顾家二老说个清楚。
顾妙摇摇头,她不是被吵醒的,她是被尿憋醒的。
小短腿马上就要下炕,瞧她这个样子,杨氏也懂。
忙着去拿了痰盂,“这是憋的难受了,娘给你拿痰盂去。”
顾妙红着脸,终于……解放了。
杨氏又给阿福穿上衣裳,瞧俩儿子也醒了,就催促他们起来,等下要记得从里面上好门栓。
顾妙穿好衣裳,就去院子里玩了。
杨氏则是准备了早饭。
娘俩吃好,杨氏牵着阿福的手,往门外走去。
直接去了隔壁家的王氏家里。
刚好王氏这会儿也要准备出门。
王氏的丈夫顾明山是家里独子,上面有五个姐姐,他是老小,家里二老对王氏也很是照顾。
毕竟王氏的娘家大哥,在镇上做事,有个体面的工作。
也多次帮衬着他们家。
王氏的公婆对这个儿媳也是相当尊重!
瞧见杨氏带着阿福来,王氏的婆婆上前打了个招呼。
“大山媳妇,你们吃了?”
“吃了,等着兰春去镇上。”
“哎呦,你这带着个孩子去镇上做事,肯定不方便,你要是不放心,就把阿福放我家,我给你带着。”
王氏听声儿从里面出来,“娘,您别操心了。大山嫂子不放心阿福,带着去也没事儿。我们现在就要走了,小筑跟小芸,你家看着点,该学习的学习,不要只顾着玩。”
小筑、小芸是王氏跟顾明山生的孩子。
这俩还小,今年刚九岁!
王氏上头还有个儿子叫顾晓军,今年都十五了,在县城做事,经常不回来。
说着话,顾明山将牛车赶了出来,招呼了妻子。
王氏先让杨氏将阿福放到车上,等出了院门,王氏跟杨氏这才上了车。
杨氏问,其他人也要坐车去吗?
王氏说,其他的人他们另外搭车去,不用多操心!
顾妙看着娘,心道,这得亏他们两家祖上都是姓顾,亲不亲的,算是堂亲,还都是邻居,才想着让她们娘俩上牛车的。
要真是一般门户的,人家才不管她们呢!
牛车去镇上,真的是很快!
顾家村到清河镇脚程的话需要一个钟头,驾车走的快,半个钟头不到,就到了镇上!
这还是顾妙第一次到镇上,大眼睛骨碌碌的转动,看着周围,都很稀罕!
看着眼前的建筑物,显然是一个北方小镇,街道整齐,但却不是很干净。不过,古人的排水系统做的很不错,路面上倒是没积水。
沿街很多小吃摊子,卖菜的,萝卜、白菜、土豆、倒是都有,像一些炸油条的,卖包子馒头的,卖馄饨汤面的也不少。
看着眼前的东西,琳琅满目,种类众多。
不像是一些物资贫乏的朝代。
一时之间,顾妙是不晓得,这是什么朝代了。
管它呢,既来之则安之。
一直等到了一个桃香酥的门店门口,王氏下了车,找了里面一个当差做事的男人,俩人站着说了两句话。
王氏赶忙转身,跟丈夫顾明山说,“当家的,赶车进巷子。”
“大山嫂子,地儿你也去过,不用我多说了。现在可忙了,你现在就去后院的作坊里做事。让阿福呆在铺子里就成。”
王氏说着,手里还从铺子里拿了一块糕点。
白色点了红心的芙蓉糕!
直接就塞到了顾妙的手里,“阿福先吃,你大娘我都没吃,就先给你吃了。”
顾妙轻轻咬了一小口,听王氏这样说,就往王氏的嘴里送。
可是将王氏给逗的乐呵。
顾妙努努嘴,拿着糕点往外送……
杨氏却笑道:“阿福吃,这是你大娘给你的。”
说着话,杨氏抬头,瞧向王氏,“我还是带着阿福吧,糕点作坊里有空地儿,她自己坐着,可听话了,不会闹腾的。”
“那成,你先带阿福进去,我在门口等着那几个还没来的。”
杨氏弯身,将阿福抱着,起身去了巷子里,转弯第二个门便是了。
这是作坊的后门,专门供一些工人出入。
杨氏进入后,找了里面的一个婆子,很快就给杨氏安排上工了。
杨氏做事利索,还很快速,先到的第一天,则是去做了和面。
杨氏也不怕累,干起活儿来,快速而又利索。
连续做了三天,杨氏的胳膊有点酸疼。还是王氏来,才给杨氏换到了压模具这一道工具上。
顾妙在这里呆了三天,瞧着他们作坊赶制的糕点,她也跟着尝了一下边角料,或者是残次的糕点。
味道很好,就是做法太单一了,就只是上面带个红点点……
这个红点点是糕点做好了之后,再要进行包装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人往上点的。
刚好大家都在吃中午饭,杨氏也去打饭了,转身没瞧见女儿阿福。
便喊了声,“阿福,阿福……。”
顾妙听到杨氏喊自己,这就要从椅子上下来。
看着糕点上的一朵花儿,她其实也想帮忙做点事儿,刚才也没多想,拿着那个点印的毛笔,就画了下。
前世她学过素描,有一定的作画经验,对于描花儿这事儿,她做的很顺手。
瞧见阿福在糕点跟前,杨氏赶忙上前去,想要将女儿给抱下来。
却在这时,作坊的前门打开,走来一男人。
四十来岁,穿着长衫,带着一顶黑色的帽子,瞧见阿福在糕点那处。
便呵斥了声,“咋还弄了个孩子进来,赶紧抱走,可别糟践了糕点。”
杨氏忙紧声应着,“对不住,是我家阿福。她很懂事的,不会糟践糕点的。”
男人生怕糕点被糟践了, 赶紧走了过去。
想着去瞧瞧糕点,没成想,再看到那些糕点上的花儿,有点被惊艳到了。
“这是谁描的花儿,我之前咋从来没见过?”男人是王氏的大哥,叫王启良。
他专注的盯着那些花儿。
杨氏立刻抱住女儿,“阿福,不是你乱画的吧?娘是咋教你的,不能乱碰这里的东西。”
顾妙这才突然明白,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小豆丁,根本没能力去帮娘做事。
小脑袋靠在杨氏的怀里, 摇摇头,嘴巴瘪着。
岂料王启良却看向杨氏怀里的小丫头,满脸不敢相信。
“是你这小娃娃做的?”
顾妙这才仰头,看向王启良点点头。
“聪颖,这姑娘真是生的聪颖,早先有七岁能写诗的奇才,没想到,今日我还遇到了个三岁能描花儿的小天才。”
瞧她笑,杨氏就问。
阿福就点头,小模样娇憨可爱,惹人心疼!
顾二郎将烤的半熟的地瓜先掰开一半,给了杨氏,“娘,妹妹困了,你快喂喂妹妹。”
“小阿福,你要保佑二哥能上学堂,不,你要保佑咱们家发财,等咱们家有钱了,二哥跟三哥都可以上学堂了。”
顾三郎也跟着点头说,“等我们上学堂当了大官,就可以挣好多钱,给妹妹买糖吃了。妹妹看到小玉吃的糖,都流口水了……。”
才不是!
她只是……年龄小,控制不住哈喇子。
小玉是顾老二家的小女儿。
顾老二是顾大山的亲爹顾老根后娶的婆娘带来的儿子,娶妻王氏,生了一个儿子,跟顾二郎大小差不多,还有一个女儿小玉六岁大。
总是跟村子里的几个孩子,一起欺负阿福。
顾妙不是很喜欢小玉。
想起隔壁家顾小玉,顾妙努努嘴。
杨氏这就把手里的烤地瓜送到了她嘴边儿,小姑娘张口,小小的嘴巴,咬了好大一块,上下牙齿一起并齐咬着。
鼓动着腮帮子,像是一个吃胡萝卜的小兔子!
因为顾大山去捡漏挖地瓜,顾妙这几天吃的胃胀气了,小肚子圆鼓鼓的,十分难受。
杨氏再喂她吃地瓜,顾妙就摇头,拒绝再食地瓜!
顾海白看着妹妹这个可怜劲儿,想着这才刚入冬,还有俩三月时间内!
“娘,咱家真的没粮食了?咱们吃地瓜没事儿,可阿福不行啊,你瞧她难受的。”
杨氏也是着急,“我咋不知道呢,我也心疼。可现在……。”
“我去贺家找小少爷借点粮食,我就是磕头去求,我也要借点。”
床上被子里躺着的顾妙,听到娘跟大哥的话,翻身爬了起来,抱着顾海白,小手抓着他的手掌,一直点头。
“阿福,你也想跟着哥哥去借粮食?”
顾妙又点头,小手还死死的抓着顾海白的衣裳,不松。
杨氏伸手要抱她,“阿福乖啊,哥哥是去给你找口粮吃。贺家是个心善的,去求求,总是能借给一点的。”
顾妙又摇头,她想跟着大哥去,其实就是想着,靠自己这张漂亮的小脸蛋去帮哥哥获得借粮食的机会。
贺家是心善,但不会白白行善,怕大哥去一趟借不来粮食,顾妙才想着跟去!
顾海白看了下杨氏,“娘,我带着阿福去。兴许贺家管事看到阿福,心一软就多借给了点。”
亲娘啊,总算是理解要跟着去的意思了。
顾妙伸手抹了下额头!
不会说话真费劲,又着急的想要大家都懂她的意思。
瞧阿福这般娇憨的小动作,杨氏笑骂了句.
“你个鬼精灵,小时候就这样,等以后长大了,还不得成什么样子呢。”
“成!大郎,你带着阿福去,可要照顾好了,别冷着冻着,早点回来。”
“娘你放心!”
杨氏找了个小棉袄,给阿福穿上,让顾海白抱着出门。
刚走出了院子里,看到隔壁家门口站着一圈小孩子.
顾小玉穿着红色的夹袄,手里拿着一串冰糖葫芦。
瞧见阿福后,立刻跑到了他们跟前。
一脸显摆炫耀的说,“小哑巴你看,我这个是冰糖葫芦,你没见过吧。你个小哑巴,扫把星,你娘还说你是个福气包,你哪里有福气了,我才是有福气,我有好看的红棉袄,我还有糖葫芦……。”
顾妙撇嘴,翻了下白眼,哼哼两声……
见正在她面前炫耀的顾小玉,脚底一滑,啪叽咣当趴在了地上,掉的剩下的俩门牙,又磕掉了。
门牙掉的鲜血糊了一口。
见顾小玉哇的一声开始哭.
“爹,娘,小哑巴克我了,克我的门牙都掉了,娘啊,你快出来……。”
院子离开跑了出来一个女人,身形快速,像一只大耗子。
“玉儿,我的乖宝女儿,这是咋了?谁欺负你,跟娘说,看娘不骂死她。”
女人正是顾小玉的亲娘,王春梅,因为嫁到顾家这一族辈分有点低,村子里都喊她小王氏。
小王氏说着,看着抱着妹妹要走的顾海白,上前就拽着了他的衣裳。
“顾海白你干啥去,是不是你欺负了玉儿?你们家穷没粮食吃那是活该,你能跟玉儿抢吃的,看我不打死你。”
小王氏伸手就要去打顾海白!
顾海白快速闪躲开,“二婶,你讲讲道理,是顾小玉拿着糖葫芦到阿福面前炫耀的,我们都没说话,她自己跑的快,就磕掉了自己门牙,管我们啥事儿了啊。”
“那也是你家那个扫把星的小哑巴克的了。”小王氏撇嘴呲牙的哼着!
“你娘不是说小哑巴是福星,咋你们家先在都没吃的,也没给你们带来吃的喝的啊?
你看看我家,吃的那是玉米面,喝的那是浓稠粥。
我家玉儿吃的都是冰糖葫芦,你们家比的上吗?瞧你们那一身的穷酸样……,我呸,赶紧走,别在我家门前。”
“二婶,这路是村子里,不是你家的,我咋就不能过了?”
顾海白心里不痛快,说他啥都没关系,可不能说阿福是个扫把星。
顾妙却扯了顾海白的衣裳,摇晃了下小脑袋。
顾妙知道小王氏是个不招惹的,要么不打,要么就使劲的揍到她消停了。
显然,顾海白这个小鲜肉,根本斗不过出口成脏的小王氏的。
顾海白看着妹妹,“阿福真乖,咱不跟她计较。大哥带你去借粮食……。”
听到顾海白说他们去借粮食,转身回家的小王氏,嘴角撇着骂了句:
今年这光景,家家户户都没啥吃,借粮食?鬼才借给他们家粮食呢!
小王氏恨杨氏,更是见不得杨氏生的几个儿子,健康强壮的跟那小牛犊子似的。
小王氏生了个宝贝儿子是个病秧子。
怀着孩子的时候,吵着闹着说身体不舒服,想吃这,想吃那,还将一株山里野人参给吃了。
进补的东西太多了,把肚子里的孩子给补伤着了,生下来就身子不好,整天病歪歪的,发烧遇冷的,就能要了半条命。
这样一对比,小王氏就更加恨杨氏了。
还总觉着是杨氏他们养了阿福,才克的她家儿子身体越发不好。
这才将杨氏跟顾大山的几个儿子都跟恨上了,心里可巴不得他们家都活活饿死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