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高武大唐:我是李世民孙子后续+全文

高武大唐:我是李世民孙子后续+全文

倪正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夜晚的长安城,开始宵禁。远远望去,这座神秘庞大的天下第一雄城,屹立在渭水河畔。今天发生的事情,通过各个隐秘的渠道,无声的扩散出去。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波纹一圈一圈的飘散开来。李唐皇室成员管理机构宗正寺召集族内元老,紧急召开了会议,处理两个皇子被废,崇文馆武道老师被换的问题。和往日一样,李秀清晨起床,小路子早已备好马车,候在王府门口。虽然入学时间不长,王府的众人却已经习惯的这样的作息节奏。一路上,小路子手中马鞭轻甩,老马识途,自己不发一言,安静的修炼着“天罡童子功”。坐在车厢里的李秀,微微一笑,小路子虽然天真但是聪明,越来越符合自己的脾气喜好了。马车沿着笔直的道路向国子监崇文馆行去。国子监作为李唐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下辖数...

主角:李客李世民   更新:2024-11-27 18: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客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高武大唐:我是李世民孙子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倪正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夜晚的长安城,开始宵禁。远远望去,这座神秘庞大的天下第一雄城,屹立在渭水河畔。今天发生的事情,通过各个隐秘的渠道,无声的扩散出去。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波纹一圈一圈的飘散开来。李唐皇室成员管理机构宗正寺召集族内元老,紧急召开了会议,处理两个皇子被废,崇文馆武道老师被换的问题。和往日一样,李秀清晨起床,小路子早已备好马车,候在王府门口。虽然入学时间不长,王府的众人却已经习惯的这样的作息节奏。一路上,小路子手中马鞭轻甩,老马识途,自己不发一言,安静的修炼着“天罡童子功”。坐在车厢里的李秀,微微一笑,小路子虽然天真但是聪明,越来越符合自己的脾气喜好了。马车沿着笔直的道路向国子监崇文馆行去。国子监作为李唐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下辖数...

《高武大唐:我是李世民孙子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夜晚的长安城,开始宵禁。

远远望去,这座神秘庞大的天下第一雄城,屹立在渭水河畔。

今天发生的事情,通过各个隐秘的渠道,无声的扩散出去。

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波纹一圈一圈的飘散开来。

李唐皇室成员管理机构宗正寺召集族内元老,紧急召开了会议,处理两个皇子被废,崇文馆武道老师被换的问题。

和往日一样,李秀清晨起床,小路子早已备好马车,候在王府门口。

虽然入学时间不长,王府的众人却已经习惯的这样的作息节奏。

一路上,小路子手中马鞭轻甩,老马识途,自己不发一言,安静的修炼着“天罡童子功”。

坐在车厢里的李秀,微微一笑,小路子虽然天真但是聪明,越来越符合自己的脾气喜好了。

马车沿着笔直的道路向国子监崇文馆行去。

国子监作为李唐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下辖数个部门。

崇文馆,教育皇室子弟,一般来说是当今皇帝的三代内亲才可入学。

弘文馆,教育贵族子弟,开国公侯,四品以上大员的子女可以入学。

国子学,则是面向所有人招生,只要通过考试皆可入学,甚至还招募外族留学生入学。

科举时间日近,国子学除了本校学生在备考,很多外地书院的学子也来京赶考。

国子监越发热闹起来。

马车轻摇,李秀到达崇文馆。

今日的崇文馆和外面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快步前行。

李秀来到教室,发现已经有数人达到,默契的开始读书练功,一改往日散漫的气氛。

回到座位,感知发现,今日的甘露殿空无一人,看来昨日事件,皇帝和皇后还在朝堂处理。

李秀前脚刚进教室,人员陆续到达教室。

后脚进来一名锦袍中年,面目英俊,一身红袍上镶嵌金边。

腰间佩戴一个碧绿玉佩。

声若洪钟,严肃说道:“我是李镇,昨日发生之事我很痛心。今日起我做崇文馆长。”

李镇,当今皇族宗正副使,是李治的堂兄,年轻时在与突厥对战的前线有突出表现,封为齐国公。

未来的李氏宗正,掌管皇族、外戚的谱牒,负责李氏皇族的教育。

崇文馆长,是历代宗正必经的职位。

李镇继续说道:“昨日之事究其原因是你们实战经验太少,不懂保护自己,从今天起每天增加一堂实战课,下学时间推后半个时辰。”

此言一出,几个亲王世子对视一眼,暗自叫苦。

他们来读书是迫不得已,反正已经是亲王世子,而且不是嫡长子,无望继承王位,原本就想混日子到十八岁,回封地享乐去的。

但是新官上任,谁也不是傻子,去硬碰硬。

修行之路,涵盖下来无非,法、术、器。

其中:

法是指,内气的修炼,“六神诀”就是一门内法神功。

器指的是,以身体为武器,身体的力量、敏捷、速度、反应能力等等

术指的是武学招式,利用内法和身体的技巧。

三者合一的综合能力,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六神诀”虽说蕴含六个招式,更多的是提升内气和提升身体强度,修炼有成后依靠数倍于人的内力优势,多变的内劲特色,优秀的身体素质,以力降会。

原本的李虚作为武道导师,就是担心各个皇子受伤,没有专门训练实战经验。

这些皇室子孙凭借“六神诀”的神效,武学境界可以快速达到先天巅峰,之后再去军中慢慢历练,获取实战经验,获取机缘突破宗师。

这样的好处是皇族可以大量培养宗师级高手,震慑天下。

但是这样批量培养的宗师,碰到普通的高手还好应对,但是碰到真正的实战流高手,可能就会被人越级挑战了。

昨日的事情,让皇室宗亲们认识到一个问题,皇室斗争已经日渐白热化,可能很多人成长不到先天级,就会被中途夭折。

现在提前让他们懂得自保,这个非常重要。

李镇站在讲台上,看向众人,把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继续说道:“秀儿,你还是练气级,抓紧筑基,现在可以不参加实战,在侧旁观就行。”

突然被点名,李秀表情丝毫不变,站起身来,行礼说道:“是,老师!”

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李秀内心却是有些着急,看来要抓紧时间突破筑基了。

课程有条不紊的展开,上午文化课,下午武道课,加上一节实战课。

所有人都没有去问太子的伤势到底如何了,这样的自觉,是皇室成员的本能。

李秀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年龄优势,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小透明。

经历过前世十几年的读书生涯,无数的补习班洗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历练,李秀天然适应课堂氛围。

努力的把每一位老师传授的知识吸收,学习进来。

实战课的时候,更是将洞察眼的能力有效利用,仔细学习各个皇子利用“六神诀”战斗时候,内气运行的小技巧。

可惜的是,今天一天李治和武则天都没有到甘露殿修炼。

否则今天他还能窃取一部分天地元气,尽快让内气积累圆满,筑基在望。


次日清晨。

李秀在小路子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前往弘文馆。

老黄也去集市上的书店购买各种经书,同时去道观聘请易学老师。

其实老黄并不知道小路子此时的修炼境界,但是自打看到李秀带回的三柄人级神兵之后,他就决定少爷说什么,就办什么事!

路远看着空荡荡的纪王府,心情突然有些失落。

纯真的表情上透出坚定,在心中对自己说道:“少爷担心我有什么意外,才不带我出门,我一定不能辜负少爷的期待,好好修炼!”

原本只是不希望辜负李秀的期盼才努力修行的他,内心深处第一次自发的产生了对修炼境界的渴望。

“如果我现在是宗师境界,少爷就不会放我一个人在家了吧!”小路子单纯的想到。

然后回到房中手捧着“银蛇剑”开始修炼起来。

朱雀大街上,李秀换上了普通的劲装打扮,并没有穿上世子的制式服装。

现在已经是深秋时分,清晨的长安城依旧热闹无比,昨日弘文馆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于在在这长安城讨生活的人来说,实在太过遥远。

这世界有修炼资质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依旧过着农耕生,虽然有很多新式生产工具,却也只掌握在大家族手中。

李秀感受到,原本在马车上从未体验过的“人间烟火气”。

紧了紧他身上的披风,右侧腰囊里藏着暗器,左侧腰间挂着小巧的“风行者”,披风遮挡住了这一身豪华装备。

“银蛇剑”携带实在不方便,加上家中暗探频频进入。

为了防止丢失所以李秀索性就把它赐给了小路子,刚好他主修的是剑法再合适不过。

李秀现在步行的方向不是弘文馆,而是往长安城东市的铁匠铺走去。

长安的铁匠铺很多,但是最特殊的绝对是李秀去的这一家。

一年前才开的铺子。

外观看去和普通铁匠铺丝毫没有区别,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点,就是这家铁匠铺名叫张三的铁匠长得太过俊美了一些。

半裸的上半身,肌肉块块分明,精壮的身体配上那张酷似彭于晏的脸。

一锤一锤敲击着刀剑,火花四射中,不知道多少东市女子对他垂涎欲滴。

可惜英年早婚,妻子还是一个相貌普通的女子,在铁匠铺干着收银的活。

引起李秀注意的当然不是这张脸,而是通过透视眼发现,这对夫妻都是宗师境界高手,铁匠的每一锤敲击在手中的刀剑上,同时也敲击在丹田内的法相虚影上。

显然是正统的北海剑道修炼者。

张夫人的丹田内有一个火焰纹饰的圣坛上面供奉着一个圣杯虚影似是随时会喷火一般。

他们二人刚出现的时候,李秀就想起了江湖日报上的一则新闻:“北海剑主的三弟子张剑绝和拜火教圣女灵云锁私奔,几场大战后不知所踪,凡是提供两人情报者可以获得人级神兵一柄,黄金万辆,灵丹三枚。”

北海剑派,铸造之法天下一绝,整个长安城也只有皇家首席铸造师和眼前的张三一较高下。

也只有这样铸造高手,能为神兵铸造配套箭支。

李秀走到铁匠铺前,对着在专注铸造的张三面前说道:“你好,我需要打造箭矢!”

还未等张三回答,在收银台的张夫人走上前来说道:“小公子,不知你需要怎么样的箭矢?我丈夫不善言辞,客人可以留下图纸。”

犹如银铃一般的嗓音,及其普通的长相,有着极大的反差。

李秀掀开披风,拿出“风行者”说道:“我这柄弓,弓身短小,所以需要定制箭支。”

张夫人瞳孔微缩,人级神兵!

张三此时放下刀剑,伸手接过“风行者”仔细的端详了起来,然后屈指弹了一下弓弦。

将弓的数据记在脑海中,带着磁性的声音说道:“这柄弓珍贵,小店只怕没有灵材能铸造与之匹配的箭矢。”

李秀也明白,“风行弓”短小要发挥它的最大功能,一定是要有特殊材料打造的箭支这也是李秀来找张三的原因。。

李秀想了一下带着笑容,说道:“这样如何,阁下用现有的材料为我这把宝弓配套打造1000支普通箭矢,然后整理一份灵材清单与打造好的箭支一同送到纪王府,待我收集好材料后劳烦阁下铸造与之匹配的宝箭。”

两人对视一眼,张三从李秀眼里看到了真诚,随手将“风行者”交回李秀,干脆的点头说道:“普通箭支100两纹银,另外灵材铸造只要你收集好材料,我只收加工费!”

李秀点点头,收好“风行者”然后从怀中拿出一颗价值百两的明珠交给张夫人,抱拳说道:“这是铸造费,有劳了!”

随后转身离开。

看到李秀离去的背影,灵云锁对张剑绝说道:“绝哥,这纪王府与我们从未照面,竟然直接拿着人级神兵上门铸造箭矢,他是否知道了什么?”

随后狠声说道:“要不要,我晚上去纪王府走一遭。”

张剑绝知晓灵云锁暗藏的杀意,关切的说道:“历代皇室和六扇门都是稳固天下的基石,实力雄厚,你莫要轻易冒险。”

想了想继续对着灵云锁说道:“他既然是本人来了又自报家门,本就是要取信于我,不论他知道些什么,对于本身就拥有人级神兵而言的他,必然不会出卖我们的信息来获取收益。”

灵云锁轻轻的抚摸这张剑绝的脸说道:“要不是为了我,你何必受这样的苦。”

张剑绝说道:“快了,待我进入法相境界,我们就回北海!”

两人对视一笑。

李秀快步离开东市,前往弘文馆。

昨夜他想了一晚,皇家御用的铸造师他的身份也预约不到,哪怕真的可以铸造箭矢,李秀也担心他暗中做上什么手脚,所以才找上张剑绝。

长安城乃是大唐京城,各家大势力没有事先通报不会轻易进入,对于张剑绝和灵云锁是绝佳的隐秘地点。

相信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皇家子弟有过激行为。


李秀坐在二楼,倚靠栏杆,嘴角带着笑意。

这样的大唐真好!

难怪后人出国都以唐人自居。

就在此时,远处一阵骚扰。

李秀眉头一皱:“谁人敢在长安城闹事?”

连忙使用望远眼,向骚扰发源处,长安城跃马桥望去。

乘着月光,跃马桥头,两人分立。

一僧一道,李秀凭借惊人目力,将两人外貌看的清清楚楚。

那道人年纪不大,二十多岁,头插玉簪,手持长剑,身穿一件白色道袍,道袍上绣着八卦云纹,悠然洒脱之气尽显。

僧人则不然,年纪虽然也是二三十岁的模样,铮亮的光头反射出月光,晃的李秀有点眼晕,一身黑色短打衣着,赤手空拳。

只见白衣道士率先出手,乘风而起,手中长剑直指黑衣僧人的面门。

身周白色气劲环绕,浮现一个个易经卦象图案,快速汇聚到长剑之上,形成一道剑气,从长剑之中喷涌而出。

那僧人不紧不慢,双手合十,身后浮现怒目金刚虚影,随后双手猛然推出,金色掌劲和剑气在空中猛然撞击。

四散的气劲,震的四周围观群众,东倒西歪。

气劲外放,这两个竟然是宗师级高手。

“谁人敢在皇城放肆?”只听一声暴喝,远处一道白光,御气飞行,向跃马桥疾驰而来。

李秀抬眼望去,身穿公门制服,看来是公家的高手。

这一僧一道,看到白光飞来,竟然毫不恋战,直接分头飞走,没入人群。

此时,老黄也听到了那声暴喝。放下茶杯略带疑惑的说道:“听声音是六扇门四大神捕之一:神追。到底是谁,敢在皇城闹事?”

李秀听到老黄这么说,连忙问道:“老黄,你竟然能听的出来神追的声音,那给我讲讲六扇门吧!”

老黄看着李秀求知的眼神,笑着说道:“少爷有所不知,当年老黄我在太宗亲军“玄甲骑兵”的时候,和六扇门打过交道,神追号称天下第一神速,自然听的出来。”

老黄出身自王府,乃是纪王李慎奶娘的儿子,成年加入“玄甲骑兵”,后来太宗过世之后,“玄甲骑兵”的老兵退役分配到各个王府,老黄自然而然分配到纪王府任职,李秀自然知晓。

继续追问道:“我一直听说六扇门地位超然,只是不知缘由,左右现在空等着,你与我们说说!”

小路子也是一脸期待。

老黄点点头一摸胡子,说道:“六扇门是前朝王莽成立的执法部门,不介入皇朝斗争,只负责抓捕违法乱纪的江湖中人!”

小路子略感疑惑:“江湖中人?”,毕竟对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长安城的小路子,江湖太过陌生。

老黄继续说道:“是啊,自王莽开始仙武时代以来,一般捕快根本无力对付,修炼奇功绝艺的江湖豪强,所以他又成立了六扇门,并授予六扇门神级绝学“正气诀”让其专司江湖之事。”

李秀略感疑惑:“王莽的夏朝早就被吕布的新夏所取代,六扇门竟然还能存在?为什么我们唐朝也保留了这个部门呢?”

老黄解答道:“那就不得不提吕布的雄才伟略了,他以天心级神通赐予六扇门“正气歌”收服六扇门,并立下规矩,每一个六扇门成员入门都需要领悟“正气歌”,以正义为自身行事做准则,不得介入朝堂斗争。”

李秀脑子里闪过:“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吕布一如既往的强大。。。。。

随后老黄眼带追忆,语气崇敬的说道:“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翻阅了六扇门数百年的事迹,就继续保留了六扇门的权力,以震慑江湖。”

李秀说道:“一直听你说江湖,之前也一直没有机会问,如今的江湖到底是什么情况?”

老黄说道:“少爷,你一直没有离开过皇城,所以不知道。江湖主要是几大势力组成,正道:佛家大林寺、道家正一道、儒家小书院。中立:西南蛊毒,西域密宗,北海剑派。魔道:拜火教,弥勒大乘教,方仙道,极乐教。”

老黄看着李秀和小路子满脸疑惑,继续解释道:“儒道释,三家流派众多,刚才说是他们之中最出名的,但是其他势力也是高人辈出。就好比佛门如今公认的第一高手弘忍禅师就不在大林寺修行,而是在东山寺修行。”

小路子忍不住问道:“那天下武学修为最高的人是谁呢?”

老黄摇摇头说道:“现在江湖上公认最强的人有四个,六扇门门主:狄仁杰,佛门东山寺:弘忍,正一道:李淳风,北海剑派:张北海。他们都是已知的天心级高手。”

李秀说道:“魔道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高手?”

老黄略带感慨,压低声音说道:“自从大天魔杨广死后,魔道就消声匿迹了,后来建成太子入魔夺位失败,魔道已经多年没有什么高手出来兴风作浪了。”

李秀此时才对整个大唐有了基础的了解。

皇家和政府治理民生,六扇门地位超然,制衡江湖。

回想刚才的场景,道士和僧人在皇城闹市,公然动手,显然没有把皇家威严看在眼里。

但是六扇门高手一出,他们立即散退。

不过想想也对,宗师级高手就可以御气飞行,更遑论法相级和天心级高手。

一般军士根本无力抵抗,这样的世界,皇权被极大的削弱了,难怪皇族各皇子更加注重武力培养。

说话间,店小二送上菜品,片好的烤鸭,搭配荷叶饼,大葱和甜面酱,鸭架泡饭。

李秀自己包了一个尝了尝,虽然和前世在北京吃的略有不同,但是还是能吃的出来是北京烤鸭的味道。

他感动莫名,在这个陌生的年代,品尝到前世熟悉的味道,何其幸哉!

当年吕布是不是也怀有同样的心绪?

再看小路子,此时吃的泪流满面。

李秀不由有些好奇说道:“小路子,虽说美味,但也不至于吃出眼泪来吧?”

小路子咽下口中吃食,哽咽的说道:“少爷见笑了,小路子只是回想到5岁时跟随父亲第一次吃烤鸭的光景,还是这般熟悉的味道。只是他已经不在了,连他的外貌我都记不清晰了。不由有些伤心。”

李秀一阵沉默,宫中的小太监大多是在外面生活不下去,自愿阉割到宫中做事,只为了一口饭吃。

他不由想到:“在这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我穿越而来,是不是也要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改变?”


目送两个皇子匆忙离开。

屋子内剩余的亲王世子互相在讨论着。

李镇咳嗽一声,声音在内力催发下,在教室内大如洪钟。

看到安静下来的诸人。李镇带着郑重的表情,严肃的说道:“师生一场,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我知道你们都是我们李家的好儿郎,在此分别之际我再交待你们最后一课!”

李镇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六神诀》的修炼不能断,这是我们李家立身天下最重要的资本,虽然明面我们李唐坐拥中原,但是天下实在太大了,各种隐修高手层出不穷,真的离开了皇城任何人不会因为你是皇家的人而让你们三分,只要你们人人都到达宗师境界以上,甚至再出几个法相才能稳固江山。”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室里面的每一个亲王世子自出生以来,基本没有离开过长安城被保护的很好。

李镇继续说道:“你们自出生以来,自小用药材洗髓伐骨,资源、功法不缺,只要努力不出意外可以到达宗师境界。这是天下人的供养,未来你们都是一城之主,也要为一方造福,这是天下这么多宗门推选一个皇朝的初衷。”

“前朝就是因为皇家嫡系不修武学,贪图享乐,才导致大权旁落,最终被隋朝杨坚夺取了天下,后来才有我们李家占据这万里江山,北至北海,南到交趾,东临东海,西占天山。”

李秀此时提问道:“老师,我们去弘文馆,这会影响修炼《六神诀》吧?”

李镇摆了摆手说道:“弘文馆的教学模式与崇文馆不同,当年国子监是传承前代体制,是选修课模式,最早开创这个教学模式的是吕布大帝。”

“选修课?”

李秀穿越过来才三年,基本没有在外面读过书,所以不清楚弘文馆的模式。

“是的,选修课!弘文馆会教授经济学、法学、兵法、儒学、佛学、道学、历史、突厥语、藏语、武道、骑射、策文、琴棋书画,诗词鉴赏等等各种课程,会同时间开数门课程,由学生自己挑选,三年修够学分就可毕业。”

李武最怕的就是这些文课,疑惑的问道:“万一没有修够学分呢?”

李镇冷哼一声:“弘文馆三百学子,都是王公高官的子弟,真不够学分被劝退了,丢不起这人!各家嫡子继承公侯之位也会参考弘文馆的毕业成绩,优秀毕业者还有皇家额外赏赐。”

“再者每年想插班进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谁敢偷懒。”话锋一转,李镇继续说道:“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各家亲王世子历来没有在弘文馆学习过,应该会开一个特例!”

“期待各位继续努力,期待你们未来的表现,下课!”

李镇刚说完下课,李秀就感知到了一个法相境界高手,从外赶来。

“齐国公,且慢,老夫前来说上几句”。来人正是国子监祭酒杜易简来到崇文馆。

话语未落,人已经进入教室,身形步伐高明无比。

杜易简这人,是唐初名臣,前任宰相岑文本的姨弟。

原本他坐不上这国子监祭酒之位,要知道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长,妥妥的高层干部。

可是他天赋异禀,不入南阳小书院,在长安城练成儒门法相境界,先皇赐予《吾养真经》《明德剑法》,俱是练到大成,也是如今长安城儒门第一高手。

杜易简,虽然身居高位,却没有穿着一身官袍,还是儒生打扮。

他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崇文馆解除,所有亲王世子并入弘文馆学习,这让他头疼不已。

原本弘文馆里的学员就不好管,再加入几个世子,就更加难以管理了。

经过和弘文馆负责的博士商量之后,他火速赶来安排后续事宜,虽然他不满武则天登上后位,但越是如此,越不能在这些小事上面出现差池。

杜易简看了一下亲王世子总共就六人。

秦王世子李武十三岁、越王世子李温十六岁、曹王世子李仁十四岁、赵王世子李义十四岁、郯王世子李信十六岁、纪王世子李秀十二岁。

所有世子都是皇帝李治亲兄弟的儿子。

弘文馆正常入学年龄是十六岁,学习三年。

这些世子符合年龄也就两人。

杜易简带着儒道高手特有的温和语气说道:“诸位世子殿下,本人是国子监祭酒杜易简,现在宫内决定诸位并入弘文馆入学。由于大多数人都不满足入学年龄,再者诸位身份高贵,不适合与其他学员同等教学。”

顿了顿继续说道:“现今,我与弘文馆博士商议后,对于诸位发放入学资格,但是不用参与考核,如果自觉学有所成,可以立即申请毕业!诸位世子有何异议吗?”

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世子们修炼的是皇室绝学,起点比普通的弘文馆学员更高。

法相级儒道,出口成章,自带威严,这些刚筑基的小朋友哪里能反驳的了。

自然没有人发表异议。

李秀突然接受这多信息,有些懵了,但是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太子李弘受伤事件的延续。

看来太子的伤势已经明朗,武后才有时间腾出手来,清理他们。

杜易简继续说道:“诸位世子不用担心,弘文馆效仿先贤,学风自由,只要自己有想法不来上课都可以,没有上面强制性内容。”

其实就他个人而言,巴不得这几位爷都不来上课,这样更好管理。

宣布完成之后,杜易简对于这些年幼的小朋友自然没有上面其他话题可以聊,飘然而去。

李镇挥挥手,神情没落的让他们放学离去。他心中想到:“只怕这次之后,崇文馆难有再开之日了!未来皇室成员只怕关系更加疏远了。”

李秀缓步走出崇文馆,心中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修炼。

今天来了这么一出,只怕以后不会再有借机偷取武则天吸纳天地元气的机会。

刚走到门口,小路子已经备好马车在此等待,接待李秀上车之后。

小路子一挥马鞭,驱使马车向纪王府赶去,然后带着笑容对着李秀说道:“少爷,你不是想看《一叶障目》隐身效果吗,虽然比起您规定的时间晚了一些,昨天我总算练成了,回去给您表演。”

李秀缓缓吐出两个字:“我靠!!”


甘露殿外,李镇正焦急的等待。

自从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他愈发感觉到了皇帝与李氏宗亲的疏远,他没有把握皇帝一定会召见他。

他的预感是对的。

皇后贴身太监瑞安,身穿紫袍步出甘露殿。

瑞安本是李治的贴身太监,后来由于当年武则天还是昭仪的时候,怀上龙胎,为了保护武则天才将自己的贴身太监赐给她。

年仅三十岁修炼已经到宗师巅峰,是宫中第一太监高手,据传说他随时可以进入法相境界。

瑞安神色略带遗憾,轻声说道:“齐国公,陛下和皇后娘娘有要事在忙,您的奏章我帮您转呈上去!”

李镇躬身行礼说道:“劳烦瑞公公了。”说罢把袖子中的奏章递交给瑞安。

提交完奏章,李镇心知自己只怕无法面圣了,随即说道:“既然转呈,那本国公就先回崇文馆了。”

瑞安淡淡发声说道:“且慢,皇后娘娘还有诏书下达,齐国公听诏!”

李镇心中暗道:只怕不是什么好事,面上不动声色。说道:“劳烦公公宣诏!”

瑞安大声宣布道:“诏曰:兹崇文馆管理不善,导致皇子斗争,不利太宗宣导兄友弟恭,团结宗室之道。特遣散崇文馆,二皇子李孝、三皇子李上金即日前往封地就藩,各亲王世子可前往弘文馆就读!”

饶是李镇心里早有准备,没想到这武后竟然不顾宗室颜面,直接解散崇文馆。

李镇忍不住发问道:“瑞公公,可否通传一声,让本公面见圣上?”

瑞安表情略带无奈,回答道:“齐国公,你也知道,这等大事本就是圣上允许的,何必徒惹陛下不快!”

李镇无奈说道:“臣奉诏!”

瑞安沉吟一声,轻声说道:“杂家,原本不该多嘴,但是事关重大。还是要和您讲一声,提前让众宗室提前选择武学本就是陛下额外恩准,齐国公理应知晓赏罚之道。”

李镇点点头说道:“谢公公,本国公就先回去了!”

看到李镇离开,瑞安回去向皇后复命。

甘露殿内,武则天翻开李镇奏章,看了起来。

边看边对瑞安说道:“瑞安,这李镇可额外有说些什么?”

跪在地上的瑞安连忙回答道:“启禀皇后娘娘,齐国公本想面见圣上,奴婢擅自做主,告诉他这等大事,陛下是陛下允许的,他也就没有说什么,接诏离去了。”

端坐在宝座上的李治,依旧闭目修炼。

武则天轻声说道:“他本是下一任宗正,自然想要拉拢宗室人心,既然接诏了,就由他去吧!”

随后拿出两份诏书说道:“这是二皇子李孝、三皇子李上金的就藩诏书,你去宣读。同时安排从内廷中挑选宗师境界高手与之随行保护他们的安全。另外再每人安排赐一千亲兵!”

瑞安躬身行礼,接过诏书离开。

虽然李治一直没有说话,武则天自然知道李治内心还是有些不快,毕竟皇室宗亲的每一个举动都牵扯国家大事,李治也承受不小的压力。

她温柔的走到皇帝的身后,两只手在李治太阳穴处,温柔按摩说道:“陛下,皇室宗亲这边就交由宗正寺出面协调吧,臣妾之所以要遣散崇文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弘儿,他秘密出宫修行,如果崇文馆不撤除迟早引人怀疑。”

李治此时才开口发言说道:“皇后这么一说,朕之前倒是没有想过,弘儿一直不出现在崇文馆确实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如果现在宗室知晓他不能修炼“六神诀”对于他正统太子之位也是冲击!还有就是老二、老三两人年纪还小,你这样安排确实有心了!”

武则天之所以要等事情尘埃落定才把这个真正能说服李治的理由拿出来,就是想测试皇帝心中到底是自己这个皇后重要还是李唐宗室重要。

现在这个结果,她还是非常满意的。

此时李秀还不知道甘露殿外发生的事情。

他把洞察眼打开到极致,自然看到李治还在修炼,武则天依旧操作莲台凝聚天地元气。

李秀继续这三月来经常做的那样,利用洞察眼,模仿李治全速运行《六神诀》,同步截获一部分从地下通过的天地元气,壮大自身。

同时他还发现甘露殿外,李镇和一个太监的气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并不妨碍他发现对这太监气机比李镇还要饱满,果然大内之中高手如云!

为什么知道他是太监?《天罡童子功》的内力实在太有特色,他自然能轻易分辨。

可惜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李镇表情沉重的回到崇文馆,在教室外稍作徘徊,还是大步迈了进去。

来到讲台之上,李镇低沉着声音说道:“诸位,今日有一个不幸的消息需要通知大家!”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放下修炼,安静的看着李镇。

李秀当然也停止了修炼,心中暗想:难道刚才在甘露殿外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镇环看了在场的所有人说道:“宫内传来诏书,即日起崇文馆解散!所有世子都可以转到弘文馆读书。”

此消息一出,教室里立马传出了一阵讨论声。

“崇文馆解散,为什么之前没有听到消息?”

“弘文馆又不教《六神诀》我们去学什么?”

还有一个世子带着惊喜的声音说“弘文馆,男女比例接近一比一,看样子也不错!”

“两位皇子哥哥,也要去弘文馆吗?那里可是上大课的!”

。。。。。。

李镇一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两位皇子近日就要回封地了,诏书应该已经到各宫了!”

二皇子李孝、三皇子李上金对视一眼,嘴角藏不住的喜悦!

离开长安城回封地那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原本对于皇位还有期盼自然不想离开,但是见识过武则天手段之后,自然是越早离开越好。

现在要赶快回宫和母妃商议具体事项。

连忙起身行礼说道:“族叔,那我们先回宫接诏了。”

李镇点点头说道:“二位殿下长路漫漫,万事小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