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

悟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母妃放心吧等下一批再给送,好东西当然我们自己先用。”李慎可不是拍马屁的人。韦贵妃对这个儿子也无奈,如果是其他皇子有好东西第一时间就会给李世民送去表现一下。李慎倒是像没办法一样勉强送。“行啦。你忙去吧,阿娘要沐浴了。”韦贵妃迫不及待的要用一下香皂了。李慎无奈只能回到自己的院子。他要考虑香皂怎么卖了。香皂的成本很低如果高价卖出去肯定会赚钱。但购买人却有限。如果是便宜卖李慎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量。“哎,只能等以后再皇庄建作坊才能便宜卖了。”李慎很无奈。这东西制作简单,如果他不在外面,很可能被人偷走技术。还是得出宫啊。今年他已经十岁了。应该差不多可以了吧。宫外有专门给没有出去的皇子居住的地方。类似以后的十王府。皇子娶亲之前都住在一起。当然像...

主角:李慎李世民   更新:2025-04-30 14: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慎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悟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母妃放心吧等下一批再给送,好东西当然我们自己先用。”李慎可不是拍马屁的人。韦贵妃对这个儿子也无奈,如果是其他皇子有好东西第一时间就会给李世民送去表现一下。李慎倒是像没办法一样勉强送。“行啦。你忙去吧,阿娘要沐浴了。”韦贵妃迫不及待的要用一下香皂了。李慎无奈只能回到自己的院子。他要考虑香皂怎么卖了。香皂的成本很低如果高价卖出去肯定会赚钱。但购买人却有限。如果是便宜卖李慎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量。“哎,只能等以后再皇庄建作坊才能便宜卖了。”李慎很无奈。这东西制作简单,如果他不在外面,很可能被人偷走技术。还是得出宫啊。今年他已经十岁了。应该差不多可以了吧。宫外有专门给没有出去的皇子居住的地方。类似以后的十王府。皇子娶亲之前都住在一起。当然像...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母妃放心吧等下一批再给送,好东西当然我们自己先用。”李慎可不是拍马屁的人。韦贵妃对这个儿子也无奈,如果是其他皇子有好东西第一时间就会给李世民送去表现一下。李慎倒是像没办法一样勉强送。


“行啦。你忙去吧,阿娘要沐浴了。”韦贵妃迫不及待的要用一下香皂了。

李慎无奈只能回到自己的院子。他要考虑香皂怎么卖了。香皂的成本很低如果高价卖出去肯定会赚钱。但购买人却有限。如果是便宜卖李慎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量。

“哎,只能等以后再皇庄建作坊才能便宜卖了。”李慎很无奈。这东西制作简单,如果他不在外面,很可能被人偷走技术。还是得出宫啊。今年他已经十岁了。应该差不多可以了吧。宫外有专门给没有出去的皇子居住的地方。类似以后的十王府。皇子娶亲之前都住在一起。当然像皇帝喜欢的皇子十几岁的住皇宫的也有。历史上李治不就是么。

傍晚,李世民来到大吉殿。他有些日子没来了。这人其实很奇怪。有时候你要是看不上一个人。他做什么你都觉得讨厌。可如果你平常心的去看的话又是一番景象。李世民以前不怎么来大吉殿。但随着对李慎的看法改变。来了几次大吉殿发现韦贵妃还真漂亮。三十几岁风韵犹存,尤其是韦贵妃身材高挑,一米九的身高那两条大长腿,李世民很是喜欢。因为皇后身体不好,他开始经常来大吉殿过夜。

今日跟往常一样,到了大吉殿韦贵妃知道李世民处理政务晚可能会饿,所以在大吉殿设了一个厨房。这可是身份的象征。整个后宫只有皇后的立政殿和韦贵妃的大吉殿可以开小灶。大吉殿的厨师都是去风味馆学习过得。而且李慎有时突然想吃什么了也会让他们试着做。所以李世民很喜欢来大吉殿用膳。

还是一样的场景一样的规矩。一群侍卫太监跟着。李慎知道李世民来了,只是过来请个安就回去了。因为已经很晚了。李世民也没说什么,李慎走到门口看见王德对着他摆摆手。

“王爷找老奴什么事”

“老王好东西。你悄悄的用,我阿耶现在都没有。这个是洗头洗身子用的。七天用一两次就行。洗完头就不痒了。这个是.....”李慎开始给王德讲解各种皂的用处。

王德对李慎这个亲王当众行贿皇上身边的后宫大总管已经免疫了。没看见李世民都是看一眼就不稀罕看了么。一旁的李安也是把头转了过去。下面人也都当没看见。反而很羡慕。李安倒是不羡慕。他还怕李慎送他东西呢。贴身护卫跟贴身太监是两个概念。李慎也知道送李安东西犯忌讳。

饭厅内李世民就觉得今天的韦贵妃不一样。浑身还有香气。以为是韦贵妃用香粉导致的。吃完饭。韦贵妃侍奉李世民沐浴。李世民舒服在沐浴盆里泡着。消除一天的疲惫。韦贵妃穿着单衣进来给李世民洗澡。

“爱妃,为何你身上还如此香,我看你的头发也比以往柔顺。”李世民好奇的问

“大家,我是用这个硫磺皂洗的头再用这个香皂洗身子。这个是慎儿今天刚送过来的。慎儿还说下批在三天后就能够完成。到时候给大家你送去一批。”韦贵妃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两种香皂



“王爷你跟陛下进里面去吧。我等守在门口。直至战死绝不后退一步。”薛仁贵看李慎手里的剑对李慎说。


“好吧。你们小心。只需防守即可。我估计现在羽林卫正在攻打城门。”李慎觉得还是进去的好。要不然没等援军来李世民若死了怎么办。

李世民跟李慎走进殿内。但门没有关,他们就这样看着外面。双方没有什么狗血的对话。大战一触即发。直接就冲杀上来。薛仁贵一人在台阶中间。手中方天画戟大开大合。叛军的兵器碰之即开。一时间竟无一人能够上前。

“你这护卫不一般啊。神勇无比。你真是捡到宝了”李世民在里面看的真切,

“那..要不回去你给弄个将军什么的?”李慎回到

“算了。君子不夺人所爱。”李世民回答

“也行。等大哥登基后让他跟着大哥”李慎很大度。不想误了薛仁贵的前程

一刻钟。薛仁贵杀了二三十人。依旧没有露出疲像。这让后面的阿史那结社率开始着急起来。再过一会援军打进来他就失败了。全家死光光啊。

“所有人一起上。谁能杀了他。赏牛羊汉女跟随可汗牙帐。”

“冲啊”

“上啊”

叛军又开始一拥而上。薛仁贵看到叛军又冲上来。大喝一声“杀”手里方天画戟行云流水。一扫就是几颗人头。而十个老兵护卫经验十足,不与敌人硬碰。就在薛仁贵后面偷袭。

不过叛军人数实在太多,李慎的十个侍卫开始出现受伤的。李安安排的百骑也出现了伤亡,情况开始危急起来。突然外面喊杀声由远及近。

“杀啊。保护皇上。”

“冲啊,杀了阿史那结社率这个老贼。”

“冲冲冲救驾救驾。”

李慎知道外面的羽林卫冲破宫门了。也是走到门前。大声喊道“谋反只诛贼首,其余降者不杀。”

“只诛贼首,降者不杀”

“只诛贼首,降者不杀”

十个护卫也跟着喊。李慎说这话也是怕这帮人狗急跳墙拼死一战。他的十个护卫到现在除了有伤的,没有一个死的。这是他的财富啊。别到最后死几个多冤枉。

叛军还剩五六十人。听到后面的喊杀声,又听到前面喊降者不杀。犹豫了一阵就有人开始高喊投降冲到旁边。有一个带头,那就有跟风的。一时间一多半人都跑出叛军队列。

“混账,快回来他们是骗你们的。”阿史那结社率看到后极其败坏的道

“所有投降的到那边墙边扔掉武器。双手抱头跪下。本王保证不杀你们。”李慎看这么多人赶紧许诺

“仁贵,去把阿史那结社率给拿下。”李慎吩咐薛仁贵,

“是王爷。”薛仁贵也不废话,提着方天画戟就杀了过去。剩下的十几个人怎么可能是薛仁贵的对手。而阿史那结社率在薛仁贵手里也就走了五招就被擒下。自此一场叛逆刺杀宣告结束。

薛仁贵擒下阿史那结社率后。羽林卫也终于赶到。把剩下的叛军除了投降的就是诛杀。

羽林卫校尉孙开武走到台阶下面把武器放到地上,单膝跪地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孙开武知道。如果李世民死了,羽林卫所有将官都得陪葬。不连累家人就已经是开恩了。

“起来吧。阿史那结社率反叛不在意料之中。你等并无罪过。安排人守护宫门。调派千骑营驻守。把叛军都压下去。纪王已经答应降者不杀,听候发落吧。”李世民吩咐一声



“对啊。阿耶。其实这就是价值。这件如果是普通衣服。我也能卖出最少五百惯。如果是阿耶的龙袍。我觉得价值万贯。”李慎说道


听到李慎这般说,李世民总算消气了。“那你继续说”

“咱们在说着食,粮食这东西。都是百姓种出来的。除了地租纳税。也没什么成本。你卖5文一斗也行。10文一斗也行。遇到灾年。粮食减产。价格就贵。可是成本一样的。”李慎又说道粮食。这个时候种地种子什么的都是自己留出来。也不用上化肥。都是靠天吃饭。所以就靠劳动力。

“住就更不用说了。东市的就贵 。西市就便宜。所以阿耶。这就是价值。供求关系。买多卖少。价格就贵。买少卖多价格就便宜。物以稀为贵。”李慎给李世民简单了普及一下在后世烂大街的初级经营经验

“可作为皇子。行商贾低贱之道,有失皇家颜面。”李世民对李慎说道

“阿耶。你也认为士农工商么?”李慎反问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商都是贱籍”李世民回答。

“石头,出去守着。”李慎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看李慎如此,就知道李慎有事要说,不想传出去。于是抬头看了王德一眼,王德马上会意,让跟来的宫女太监都出去,李安也走到门口。

李世民对李慎说道“说吧。不会有人知道”

“啊耶。士农工商最早是指的是军士,农民。工匠。商人。没有读书人,而且最早是为了方便国家管理才分出来的四民之说。

没有高低贵贱。后来儒家独大,读书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才把士改为儒士入士仕途。我李家是皇族,这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

。什么士农工商都是我李家的臣民。在帝王眼里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谁为我李唐万世基业做贡献,那他就是我李家的贵人。

读书人为了抬高身份把儒学的地位已经神话了。孔子的学说是教化世人要做人的道理而已。可现在读书人却变成了权利财富的工具。

世家因为霸占朝堂就是读书少。少就值钱。那我们就让他不值钱。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读书。儒学排斥其他学说。就跟宗教排斥其他宗教是一样的。”

“阿耶,我们皇族人其实没必要学那些高深的儒学。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够了。百姓没读过书,难道百姓不知道孝道,不知道礼节么?”李慎说道就不说了。其实他的知识面也不大。都是后世从网络媒体上接触的,再加上他好歹也读了十几年书了。可再高深的他就不懂了。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李慎说的这些基本他都懂。只是他也是受儒家教育的。而且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有了惯性思维。他没想到李慎却理解的这么透彻。是啊。我们是皇家。大唐都是我们家的,人也是我们家的。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民。

韦贵妃担心的看着李慎。他不明白一直低调的儿子为什么今日会说这种话。这是得罪了读书人啊。

“哎。如果你大哥也能跟你一样想法就好了。最近言官一直都在弹劾太子。而你大哥最近确实胡闹了些。声色犬马,如今我安排朝中重臣去教导。

但收获甚微。整天在太子府里胡闹。如果他有你这般见解我也不用这么操心了。”李世民又想到了李承乾。历史改变没有因为长孙皇后没死而改变。



李慎回到皇宫后也不知道找谁借啊。于是李慎准备去找王德,王德是后宫的总管。肯定知道在哪借。李慎在两仪殿门口见到了王德。李世民正在里面跟朝臣议事呢。

“老王,问你个事,后宫要用车架需要找谁借。”李慎直接问道

“王爷,司制房不是有好几十架么”王德不解的反问

“我这回要拉点东西,要用一百六十架吧,你就说找谁”李慎着急道

“一百六十架,王爷这是要拉什么呀,”王德好奇

“这你就别问了,我准备拉点身外之物,你就说去哪能借到。”李慎恢复道

“这样老奴跟你去一趟尚食监吧。要不殿下去。不一定能借出来。这是规矩。”王德说道。李慎没少给他送东西。也不求回报。好不容易有事了当然帮忙了。

就这样王德带着李慎道了尚食监借出来一百六十辆牛车和赶车的宦官,李慎带着车浩浩荡荡的直奔东市。

东市的商家还以为宫里出来人采购了呢,把车停到精品阁旁边的接到,轮流进入后巷。

李慎又安排宦官和伙计工人帮忙装车,牛车上四周都钉着木板直接装就行,装满一辆就出去等着。

在进来一辆,就这样整整忙碌了两个多时辰才装完,一共销售总额是三万零五百六十惯,李慎装走了两万九千惯,包括那成本的六千多惯是李慎自己出的当然要收回。

只留一千多惯作为流动资金,不够李慎在从宫里拉钱,放在这李慎实在觉得不安全。

哪怕这一千多惯放着这李慎都告诉王洪福找两个人值班,中秋给一贯钱的加班费。不要以为一千惯不多,在这五文钱一斗米的贞观。(一斗米12斤)一千惯就是巨款。

李慎又让人带着一千贯送到赵国公府上给长乐公主,剩下的李慎直接拉回宫内。

李慎带着一百多辆车浩浩荡荡前往皇宫,到了宫门,守门的武卫例行检查。当看到一百六十来辆车全都是铜钱的时候,武卫统领都看傻了。

他守卫皇宫也有十年了,贞观元年开始得李世民的信任担任武卫统领。负责守卫皇宫,从来没有看过有人往皇宫运钱的。

哪怕李慎运刀枪他都不觉得震惊,最后武卫们仔细检查后放行让李慎的车队进了后宫。没办法不让进,虽然以前没遇到这事,但是运钱又不是兵器危险品。

这么长的车队穿过后宫,又是白天特别引人注目。当车队停在大吉殿门口的时候,各宫的妃嫔都过来看热闹。就连长孙皇后都过来了,她是后宫之主,后宫有什么事她都得过问。

韦贵妃接到宦官的通报说纪王带着一个车队回来了也出来查看,正看见李慎站在门口,而长孙皇后也从远方走了过来。

“慎儿,你这又是在干什么。为何弄出这么大动静。这些车里拉的是什么。”韦贵妃赶紧问儿子。就怕儿子犯错误。

这会长孙皇后也带着下人走了过来,众人给长孙皇后见礼。长孙皇后来到李慎身前笑呵呵的问道“慎儿。你这回又拉来什么好东西了?”

每次李慎有好东西都会给他送一份,前不久韦贵妃就给她送了一盒好酒她听说价值五十贯钱呢。

“回母亲的话,孩儿拉回来点身外之物。”李慎回答道,不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么李慎想着。


“那行,大嫂。那我就先走了。不早了该回宫了。要不然阿耶可能会不让出宫了。”李慎告辞道

“嗯。那好吧。你放心,这事你大哥会管的。你一个亲王也不用怕他一个无爵之人。”苏氏说着

李慎出了东宫直接回宫去了。

-------------------------------------

傍晚,李承乾回到东宫,苏氏伺候李承乾更衣洗漱后对李承乾说道,“今天纪王来了。”

“纪王?啊你说老十啊。他来有什么事”李承乾对刚改纪王的封号还有点不习惯。

苏氏就把李慎说的是跟李承乾说了,刚说完就见李承乾脸色也是不太好,杜荷是太子府的人。

如果这事情被御史知道,又要弹劾他了,最近一年里魏王李泰已经获得很多人支持,而且都是世家官员。

这近半年经常被弹劾,哪怕是日常琐事也不例外,本来他就已经焦头烂额。如今杜荷还这般给他找事,怎么能不让他生气,吩咐下人去吧杜荷招来。

没一会杜荷就来了,李承乾也不废话。直接对着杜荷道“东市王洪福的宅子已经被纪王买下来了,王洪福现在也是纪王的人,这事情就算了吧。你应该庆幸,老十找我跟你说,如今老十可是能够在陛下面前说上话的人。

如果这事他在陛下那里说了,你应该知道什么后果,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要再找人家麻烦,我可警告你,老十不好惹。别看他才八岁,他敢拿钱直接贿赂陛下。这事我想都不敢想,他却做了,而且还成功了,所以不要惹他,下去吧。”

杜荷听到前面本来还不甘心,可听到太子后面说的惊掉下巴,千古第一人啊。贿赂皇上,还成功啦?

杜荷下去后露出不甘的眼神。

赵国公府,李丽质院子的前厅此时坐着李丽质、长孙无忌、长孙冲。长孙无忌回复后就听说今天纪王来了,去了李丽质那,所以过来问问什么事情。

他可没想过,李丽质会跟他汇报,人家是公主,李慎是王爷,他俩又是一个爹的亲姐弟。一个公主怎么能给一个国公汇报呢,所以他自己来问问。

李丽质也没隐瞒。“老十来我这是想跟我合伙做酒水生意。我已经答应入股,不负责事情只拿一成干股。”

“他为什么找你做生意,他不是应该找阿耶或者我么?”长孙冲问道

李丽质看了他一眼,其实李丽质对长孙冲平日的事情也很不满。长孙冲整日不求上进,只知道跟长安这些王爷国公家的纨绔子弟胡混。

“他是我弟弟”李丽质淡淡的道

“那又怎么样。”长孙冲不懂李丽质的意思

可一旁的长孙无忌可是仆射,这点意思能不懂么?知道李丽质的意思是,李慎是她弟弟,不认识你长孙冲于此出言道

“冲儿休要胡说,那是纪王,亲王爵。”

“那也是跟啊耶你合作才是”长孙冲对李慎跟李丽质合作很不满。

那不又是李丽质赚钱,现在外面就很多人在背后说他吃软饭只靠着长乐公主。而且一起玩的人也都是给长乐公主面子他才混得开,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自己明明是娶公主。

李丽质没有说话,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长孙冲。而长孙无忌也是恨铁不成钢的道“以后你就不能多忙忙政事,少跟那些纨绔一起荒唐。纪王是陛下的亲儿子,我是国公,朝中重臣,能合作么?八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你确不知道,你是要把我气死啊”


“嗯,好吃。朕喜欢这爆炒的。”李世民把每一样吃一遍后赞美道


群臣看李世民都吃了。不吃也不行了。尤其是下面的五六品小官。好不容易能在李世民面前表现一下。别说蝗虫了。就是毒药他们都敢吃。死了还能落个好名声。一时间百官齐动筷。嘴里都嘎巴嘎巴的响。没一会房玄龄就高声道“确实美味。在配一杯佳酿,果然美哉啊。”

“是啊是啊。真好吃。”

“这比肉香啊。”

百官各个夸赞。李世民也放开一边吃一边喝酒。就在这朱雀门前百惯吃着蝗虫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而百姓看的都直流口水。真的这么好吃??

“不会装的吧”

“我看着不像,再说陛下都吃的很开心。一定很好吃。”

李慎看剩下的已经做出来了。就吩咐人端着大盆走向四周的百姓。

“各位乡亲,陛下说了。这么好吃的东西要与百姓共享。来都尝尝,好吃就说好吃,不好吃就说不好吃,陛下不会怪罪”李慎跟着端盆的宫女来到百姓旁边。

看到盆里密密麻麻的蝗虫,都有点怕,无一人敢上前。

“来你俩吃一个”李慎让站岗的武卫先吃一个给百姓看看

这俩武卫其实心里也害怕。比上战场都害怕。但是没办法。纪王让吃他就得吃。硬着头皮。一人拿去一个放在嘴里咀嚼。

“嗯嗯好吃。在来一个”

“嗯我也来一个”

“行啦。站岗吧。等过两天到更多了。我给你们武卫送两车。”李慎对着两个吃货说道

“我来。”一个百姓自告奋勇的出来。拿起一个放在嘴里。陡然间眼睛发亮抓了一大把

“好吃好吃”

李慎赶紧让宫女把盆收了回来。这蝗虫可是肉食啊。这帮百姓总也不吃肉。吃这蝗虫肯定美味

看到有人带头了前排的百姓开始你拿一个我拿一个的尝起来

“嗯,真好吃啊。我还想吃。”

“好吃好吃”

“太好吃了。多给点吧。”

四周的情况都一样,一会功夫就都分没有了。李慎把最后的一把蝗虫塞给一个小女孩。这孩子李慎看着面黄肌瘦,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好啦。没有啦。在有就要去灾区抓。抓回来我五文钱一斤收购。这个可是能当做肉食吃的。而且大补。”其实李慎没指望这蝗虫能赚多钱。就是想让老百姓可以短时间之内给他抓完。别等到最后皇后产卵了可就完了。

“五文钱一斤?”

“还能当肉食?”

“真的假的,五文钱一斤收购”

“你傻啊。五文钱一斤。卖给那些官老爷就能翻倍卖。”

百姓听到李慎收购。很多人都准备去最近的灾区看看。一天抓一百斤就是五百文。一个月十五贯钱。简直就是巨款。

此时百官也吃的差不多了。全都吃光了。而且还意犹未尽的样子。

“诸位大人,明天东市有个叫风味馆的酒楼开业,听说也有蝗虫宴。如果各位没有吃够那就去风味馆。常吃蝗虫有健脾胃清肺止咳健身健体的功效。”李慎开始做宣传,但就是不说这个事自己的买卖

百官也都知道是李慎的生意。纷纷说有空就去捧场。

同洲小林村因为蝗灾庄稼都已经绝产了,林二牛家的地也是如此。今天是朝廷发放粮食的时候。林二牛也到村口领粮食。一次发放一个月的粮食。原本县里来人招工去挖水渠。每天给一斗米。但是他家有老母亲,还有四个半大的娃,媳妇又体弱。没办法都靠他自己。官府发的粮食只够他们家一天两餐勉强度日。此时村口已经围满了人。村长在维持秩序。



-------------------------------------


秦琼府,今日秦琼的病情有加重了。开始出现高烧昏迷症状。太医诊断后结论是病邪入体。李世民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带着太子来看望。此时秦府只有秦怀道能够主事。可毕竟才十四岁的秦怀道如今也是六神无主。秦夫人也是哭哭啼啼。

“徐太医。叔宝如何”李世民问太医

“陛下。翼国公因为早年征战,浑身伤痕累累。精血流干。如今病邪入体。恐怕时日无多。”徐太医如实说

“怎么会这样。都是朕害了叔宝。当年冲锋在前的总是叔宝。每次都带伤。没想会这样。”李世民眼圈通红自责

“可还有他法?”

“陛下,刚刚我等几人都已经把过脉了。实在是翼国公精血不足身体虚弱。再加上病邪入体。非药石可医。”徐太医又道

“非药石可医?”这句话让李世民立刻想到长孙皇后那时候也是这么说的。然后他就想到了李慎

“快去宫里把纪王接来”李世民吩咐王德

徐太医等人听到后。嘴角一抽。当年燕德妃落水。后来长孙皇后染病。都是他们给看的,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味道。都是无力救治,药石无医。可都让纪王给救活了。这回不会也这样吧。徐太医也赶紧让人去通知太医令李修为。因为李修为说过,以后如果纪王殿下救人必须通知他。

过来半个时辰李慎带着下人跟王德到了翼国公府。见到李世明不等李慎说话,李世民就率先说道:“李慎,你来看看翼国公如何了。太医诊断非药石可医。你看你可有办法。”

李慎上前查看。秦琼躺在床上面白如纸,呼吸微弱,昏迷不醒。摸了摸额头还有点发烧。李慎赶紧接过石头手里的医疗箱,拿出药给秦琼打了一针。

然后回头跟李世民说道:“阿耶,我已经给翼国公打了一针。不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翼国公的根本问题就是精血亏虚。要补充精血。”

“精血还能补充??”这时李修为已经到了。听闻李慎的话问道。李世民也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李慎

“阿耶。我早就知道翼国公的病情,一直在想解决之法。既然精血亏虚,那我们就直接补精血。用别人的精血给翼国公就是了。不过这种做法有风险。而且不是谁的血都可以。”李慎解释

“把别人的血给他。这...有点类似一些邪教里面喝血的做法”李世民说道。

“陛下说的确实有点像。不过这种做法确实从未听闻,不知能否有效”李修为也说道

“阿耶。人的血是分好几个类的。不是所有人的血都一样,而且也不是喝。是直接输入道体内。目前我能想到的最适合的就是直系血亲父子。但也有风险。”李慎回答

“纪王,要不用我老程的血。我老程块头大肯定血多”

“对,我们血多。用我们”

程咬金跟尉迟敬德这俩人跟秦琼是结拜兄弟。所以秦琼病危他俩老早就来了。

“二位叔伯,不是谁的血都可以。我用动物做过实验。血类型不同输给翼国公,翼国公会死的。如今唯一的人选就是怀道兄。而且能否成功也看运气,所以到底要不要做还是阿耶你们商量决定。”李慎说清楚了后果。就等他们决定

“怀道,刚刚慎儿的话你也听到了,如今你是翼国公府嫡长子,你做决定吧。”李世民对秦怀道说道。



“纪王孺子可教也,学以致用,纪王仁义”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站出来夸赞李慎,这是国子监教的得意门生啊


李慎给孔颖达行了一礼。然后又问崔仁智道:“崔御史你看我这套说辞你还满意么。”

崔仁智知道李慎是胡说八道,最少他的粮食有一半是来酿酒的,这几个月精品阁的酒水生意给他们崔家的冲击非常大。

但是连孔颖达都站出来说李慎仁义,如果自己不认同,不就代表李慎的仁义做法是错的么,那自己不就是不讲仁义之人了么?所以不好回答。

台上的李世民微微点头,这李慎说的虽然都是编的,但有理有据,还要占住仁义。让人无法反驳。这不就是读书人常用的手段么。你反驳你就没有仁义。

旁边的李承乾眼前一亮,这十弟人才啊。还能这么辩解。又学会了一招。

旁边的王御史却站出来说道。“纪王殿下。你是亲王爵。作为皇族出来经商,这是否与民争利呢。”

“呵呵,”李慎笑了。

“王御史。可否告知。我如何与民争利。又与哪个民争利。你这个民又代表的什么。”李慎问道

“纪王殿下经商卖酒,让长安城的酒坊都无利可图。难道这不是与民争利么”王御史不卑不亢的道

“王御史,长安城酒坊就崔家最大最广。你说的与民争利的民是否是崔家。”李慎问道

“这...崔家只是其中一家。”他没想到李慎说的这么直白

“对了王御史家也有经商吧。难道不是与民争利么”李慎反问

“我家没有经商。作为御史怎能行那商贾之道,跟那商人贱籍一样。”王御史否认

“哦?舅舅,你可知这王御史家里宅子占地几何。佣人多少呢”李慎不了解王御史。所以问长孙无忌。这生意又不是他自己的。这几个月给赵国公府送去一万多贯了。每个月都有三千贯左右,不能拿钱不出力。

“王御史家。据我所知宅子占地五亩,佣人五十应该是有的。”长孙无忌笑呵呵回道。他才不怕王御史。

“王御史。你说你这么大的宅子,这么多的佣人。就你每月的那点俸禄,怎么够开销的呢。这还不算你的妻妾开销。难道你贪污受贿了?”扣帽子谁不会

“休要胡说。我的宅子是家族赏赐给我的。里面的开销都是由家族负责。”王御史急道。他们这些官员都是家族供养。

“哦,那还好,我还以为王御史贪污了。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算了?什么你就过去了。说你也不是说我,王御史都无语了

“纪王,我们说的是你,与民争利的事。”

“我没有与民争利啊。”李慎否认

“你行商贾之事,在东市开设精品阁售卖酒水。这不是与民争利又是什么。”看李慎不承认,王御史直言

“王御史。你可别瞎说。精品阁不是我开的。”你能家族供养。那我也能。李慎想着

“可笑。众所周知,那精品阁乃你与长乐公主合伙开的。每月银钱都被你拉入宫中。三月下来得有十余万惯,就连长乐公主都分的万余惯。你还说不是你开的?”看李慎不承认王御史气急败坏

“王御史,你可能不知,这精品阁的掌柜的叫王洪福,当初他得罪了杜家,准备回老家正好让我遇到了。

我看其可怜,家中尚有高堂,下有待哺幼儿,我谨记国子监孔祭酒的教诲要仁义,所以我去找了太子,让他跟杜荷说和此事,免了王洪福的罪责。



长孙皇后的是李慎第二天就给送去了。送去不少。因为还有几个小公主跟着长孙皇后一起。他姐姐也就是临川公主那他也送去很多。让他姐姐送人。剩下的每天都送到精品阁销售。每天几百块供不应求。而且从宫里妃嫔传出来的消息让各个王公贵胄府上的妻妾更加急迫。都是提前来排队购买。再到后来的青楼也过来大批量购买。还有很多胡商。一时间供不应求都不足以形容。于是李慎加大生产量。把自己院子旁边的院子也都占用了。几个忠心的仆人负责制作。每天近千块销量,李慎很是满意。虽然还是满足不了市场,但也算是变相的饥饿营销了。一天两三千惯的销量七成的利润。


但李慎知道这只是刚开始比较新鲜。以后产量上去了。价格也下来了。虽然销售数量可以弥补。但具体多少还是不知道。不过一年几十万惯还是不成问题的。

(今日端午节,首先祝愿读者朋友端午节快乐。身体康健,日进斗金。今日加更一章作为礼物。各位笑纳。作为新手写的不好,希望各位包涵。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指出不足之处,多多给意见。让我可以多多积累经验。谢谢大家)

李慎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才能出宫。他已经让王洪福在挨着东市的亲仁坊买了五十亩地建王府,他可不想去住十王府。

不是李慎买不起大的,而是李慎出宫就那么几个人。太大了也没有用,浪费护卫力量。

太小吧李慎又觉得有失身份,好歹自己也是个王爷。连长孙无忌这个国公府都二十多亩地,他怎么能比国公少。等以后人口多了继续买就是了。

历史上李治的王府占据一坊之地,也就是六七百亩地。后唐郭子仪王府占了四分之一坊,家里三千多口人。

李慎估计有很多见面都不一定认识,郭子仪小妾成群。李慎目前缺一个王妃,这个要李世民给定,侧妃有武媚娘,春香冬梅肯定是小妾了。这才四个妻妾五十亩暂时够用。

王洪福已经开始拆迁工作了。雇佣几百人,几百马车往外拉拆下来的东西。用李慎的话来说。我这么有钱我能用旧东西么。

反正李慎不着急住。啥时候能出宫还不一定呢,一两年盖完就行。而且很多地方还要李慎自己设置。

比如锅炉房,比如东北火炕,再比如地下排水。李慎准备花钱请人把他家的排水道通过延兴门跟护城河连接。不过最大的安全问题还得李世民同意才行。

李慎虽然不参政,但也不代表他不关心朝政。作为商人必须要有政治嗅觉。所以他时刻关注朝堂的消息,是否有什么重大的事发生,比如高士廉修《氏族志》成书,吐蕃侵扰唐松州,立薛延陀小可汗,这些虽然跟李慎没啥关系。但李慎还是会关注一些。

尤其是吐蕃进攻松州。被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杀了一千多人吓跑了。然后又派脸皮厚的过来道歉求亲。

李慎最看不上的就是这个松赞干布。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学过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为了和平娶公主。当时李慎还觉得这松赞干布是个好人呢。

可等到长大了。通过媒体网络他才知道这个松赞干布在娶文臣公主之前已经娶了好几个国家的公主。就是为了要那点嫁妆还有技术壮大吐蕃。



一提到儿子长孙皇后立刻就打起精神。李承乾是太子。也是她的儿子。他当然希望自己儿子将来登基能有一个大助力。

“那要不你把李慎安排到高明身边去。接触久了就有感情了。毕竟他们是兄弟”长孙皇后建议道

“没用的,李慎还小。以后什么样看不出来。而且他表明不争储,自然不会加入到里面去。”李世民说道

“二郎。高明一直很好。”长孙皇后轻声道。意思是李承乾很不错。让李世民不要有易储的念头。因为最近她发现。李世民对李泰宠溺的有点过分了。让李泰动了不该有的心思。长孙皇后也跟李泰谈过让他安分守己,专心治学。可现在看来效果不好。都是亲生儿子。自然不希望看到手足相残。

“放心吧。朕知道高明一直做得很好。但是还是缺少磨炼。”李世民回应道。其实历史上给李承乾的评价很高。十二参政,十四岁就监国。只不过现在李承乾十六岁。开始出现叛逆期。已经有点变坏的苗头。所以李世民才说李承乾缺少磨炼。

-------------------------------------

自从上次被弹劾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李慎这一个月里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人找他麻烦。依旧两点一线的生活。要说这一个月里,李慎办的最大的事就是给李世民做桌椅。上次王德给李慎送500惯钱的时候告诉李慎。李世民让他给李世民做几套桌椅。他办公的地方有两仪殿,甘露殿,承天殿,甚至还有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李慎接了这个大活,除了去国子监,就是去司制房。给皇上做桌椅,品质跟李慎的可就不一样了。李世民所有办公用的桌椅都是根据李世民的身高腿长习惯定制的。给李世民量身高的时候。

开始时候让王德来,但王德可不敢,然后让侍卫统领李安来,李安都跪了。给皇上量身高你就得站的比皇上高。这时逾越之罪。整不好被弹劾是要杀头的。最后为了给李世民量身高,李慎无奈请出法宝长孙皇后,才算是完成任务。

材料方面都是上好的紫檀,而且因为是做龙椅。这就涉及到了雕刻。李安又从工部借来两个雕刻大匠。专门负责雕刻。出动好几十工匠,整整用了七天时间才完工。主要还是雕刻龙椅的椅背比较费时间。

而且一寸一寸打磨的光滑如镜。让李慎感叹不已。谁说古人落后就做不出来精品。那要看给谁做。

除了给李世民做桌椅外,李慎的生活平静如水。李慎也很享受没人打扰的生活。但是就在李慎没享受多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李渊病危了。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后来玄武门事件后。被迫让位给李世民。晚年居住在大安宫。贞观八年得风疾。作为孙子李慎也去看望过。李慎觉得就是中风了。如今病危。所有皇亲贵胄别管真不真心都得去。李慎也不例外。所以当天所有的皇子公主跟着李世民前往大安宫。在垂拱殿众人看见已经奄奄一息的李渊。这个唐朝开国皇帝,如今已经油尽灯枯。李世民上前轻唤李渊。李渊勉强睁开眼睛。李世民轻声说道:

“阿耶,儿臣和你的孙儿们都来看你了。”

李渊歪头看了一眼众多儿孙,又看了看李世民,微微抬起手,李世民会意,赶紧抓住李渊的手。靠近一些。方便李渊说话能听清。

李慎在最后面。他也没听清李渊具体跟李世民说什么。只看到李世民不住点头回应。过来一会李渊闭上了眼睛,手无力的松开李世民的手。李世民缓缓站起身,对着身边的王德点了点头。王德会意:走到殿门前。高声道:“太上皇~~~~崩~~~~~~~”

而后一众皇子公主跪倒在地。高喊李渊皇爷爷。李慎就是其中之一。李慎看的出来。李世民是真的伤心。要说谁最不希望李渊死。那肯定是李世民。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想证明当初李渊是错的,他是对的。这几年他励精图治,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证明给李渊看,自己有多优秀。可是现在李渊没了。李世民心里空唠唠的。而长孙皇后已经失声痛哭起来。李渊对长孙皇后非常喜爱。当初就是李渊亲自为李世民选的这么亲事。

太上皇驾崩,需要事情很繁琐。因为要停尸很长时间所以需要专人对遗体进行处理。选好陵寝、设置灵堂、安排遗体、准备衣冠。因为是国丧。周边很多国家都要拍使者来长安吊唁。李慎这些孙子辈的还要安排去守灵。

李世民拟旨,李渊庙号高祖,谥号太武皇帝。全国哀悼。各国使臣进宫悼念,李慎前后被安排十几次守灵。一直到十月份。李世民下旨。将李渊葬于距离长安80里的献陵。与李世民生母太穆皇后窦氏合葬于此。

前后经过长达四个月。李慎终于又开始过着平静的生活。只不过李渊的死对于李慎触动很大。倒不是李慎又多伤心。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李渊都七十多岁了这个时代算是喜丧。李慎想的是外一自己生病了怎么办。这个年代一场感冒都容易让人死去。他记得古代死亡最多的就是伤寒,外邪入体。其实就是感染。

因为李渊的死。李慎需要丁忧守孝三年。其实最多27个月。像李世民百天就上朝办公了。而李慎怎么地也得在家一年。大多数皇子皇女都是。除了像太子,或者是魏王这种,皇帝可以找个借口以办事为由出来。

李慎自从想到了生老病死之后。就一直不太安稳。李慎也觉得自己有点心眼小怕死。可就是挥之不去。于是趁着丁忧在家。整天苦思冥想解决之法。

再想了半月之后。终于让他想到他看过的一部日本神剧仁医里面有一段详细的提取青霉素那个时候就盘尼西林的方法。后来他还为此去网上搜过是可行的。

其实电视里用的材料都不难找。米粉跟芋头煮的汁做营养液。霉菌就用馒头大饼发霉剥下来的绿毛。还有碳就更好找了。缺少的就是过滤的东西。不过可以用细纱。多放几层。也能凑合。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知道浓度。电视剧里也说,可以反复提纯,提高浓度。于是李慎开始准备。

早期的青霉素也是从霉菌发现的。李慎不是专家教授只能按照方法实验,只要有时间肯定能成功。于是贞观九年十一月份开始。李慎踏上了他科学狂人的道路,这期间除了击败吐谷浑的军队班师回朝的消息外。没有什么重要消息。包括李世民在内也没有人在关注李慎。李慎就安心的对着各种发霉物质,发着酸臭味道。

十二月末。新年来临,按照惯例皇宫里会有宴会。李慎被王德亲自去请了过来。因为别人来都见不到李慎。

“王爷,可算是找到你了。陛下让你去麟德殿参加宴会呢。今天来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和家属。你也要去参加的。”王德很是头疼的说道。

“老王。你说我是不是可以不去啊。不是说丁忧守孝不参加娱乐活动么。”李慎不情愿的道。自从上次给李慎送钱,李慎觉得这个李世民身边的太监人极好。也不骄纵。所以李慎面见就叫王德老王。王德觉得还挺亲近,也不反对。李慎没出殿快两个月了。制作的青霉素样本不下百份,没有一份成功的。看来光知道步骤也不行啊。小说里穿越过来就能做青霉素的,都是怎么做到的。

“哎呦我的王爷。这不是什么娱乐活动,可别瞎说啊。这是惯例,对大臣们辛苦一年的肯定。你可别为难老奴啦。”王德赶紧道

“好吧好吧,等我一会我去洗漱换套衣服”说着李慎就往寝宫走去

注,请观看日本穿越剧。仁医。里面包含了青霉素提取的具体方法和提纯方法。与二战时期德国前线的方法差不多。作者在网上搜过。有学霸网红按照方法做过的确可以。只是青霉素菌数量少一点。需要制作半个月才能筹够1个人的份。最佳的培养液是玉米糊。所以就算了。另爆料。德国在没有药的情况下,用打了青霉素的伤员的尿液提取青霉素菌培养。也是可行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