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欢柳明月的其他类型小说《对话80年代,囤货娇养村花叶欢柳明月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撒豆成乒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国外的彩色电视机倒是多,随着几年前恢复外贸经济后,也有不少家用电器过海关进入到国内的,其中就有彩色电视机。但那玩意儿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才用得起,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眼下柳明月竟然背来了,而且一下就是两台,怎么能让老板不兴奋?他却不知道,叶欢在二十一世界,目前能买到最差的,也就是这种彩色电视机了。后面一坨大屁股,屏幕还凸出来一块,收藏价值高过实际使用价值的玩意儿。要不是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叶欢打死也不会买这些玩意儿的。随后又插电试了试其他的几台收音机录音机,也都是好的。拍拍手,老板站起身来,长长的舒了口气,问道:“这位女同志,你这些东西全都卖给我?”“你要是给的价格合理的话,就全部给你了。”顿了顿,柳明月又道:“要是不合理的话,...
《对话80年代,囤货娇养村花叶欢柳明月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国外的彩色电视机倒是多,随着几年前恢复外贸经济后,也有不少家用电器过海关进入到国内的,其中就有彩色电视机。
但那玩意儿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才用得起,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眼下柳明月竟然背来了,而且一下就是两台,怎么能让老板不兴奋?
他却不知道,叶欢在二十一世界,目前能买到最差的,也就是这种彩色电视机了。
后面一坨大屁股,屏幕还凸出来一块,收藏价值高过实际使用价值的玩意儿。
要不是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叶欢打死也不会买这些玩意儿的。
随后又插电试了试其他的几台收音机录音机,也都是好的。
拍拍手,老板站起身来,长长的舒了口气,问道:“这位女同志,你这些东西全都卖给我?”
“你要是给的价格合理的话,就全部给你了。”
顿了顿,柳明月又道:“要是不合理的话,那我就找其他家去。”
闻言,老板连忙止住了柳明月的话头,直接把手放在了电视机上,看样子是不准备柳明月再拿走了。
嘴里更是忙不迭道:“合理……肯定合理!绝对合理!”
“那这些东西你能给多少钱?”柳明月追问。
“两台十九寸的彩色电视,给你算两千一台,收音机和录音机,大部分家里倒是有了,不怎么值钱了……给你算两百一台怎么样?”
柳明月来之前就去了一趟县公社,问了胡军,大概把价格打听清楚了。
首都那边进口的彩色电视机,大概三四千一台,收音机录音机啥的,普遍的价格在三百到五百之间。
老板给出的价格很合理……人家也是开店卖东西的,当然也是要赚钱的。
要是自己找其他渠道,或者卖给私人的话,价格当然能更高。
但柳明月严格按照叶欢说的……咱们得尽快把东西变成现钱,只有变现了,才能办更多事情。
而且这些东西,自己用不上,叶欢……据他自己所说,在他们那边,这些东西都是扔给废品回收站的。
想来叶欢也是不缺这些东西的吧?
这么想着,柳明月暗自盘算了下,随后道:“全部一起,总共六千块钱,你要的话就给你,不要我就拿去别家问问。”
好家伙,一开口直接涨了一千块钱。
老板故作肉痛的表情,沉吟了许久。
柳明月却不给他思考的机会,看老板犹豫的样子,当即对牛娃道:“走,咱背着电视机去找别家卖去。”
“别啊,来都来了……这再背走,得多累啊?”
老板忙不迭喊着,同时连忙点头。“行行……六千就六千!”
说着,拿出买卖合同,让柳明月自己先看着,而他则是去里屋取钱去了。
前些日子卖出去的电子手表,刚好卖了六千左右,还没来得及去存钱呢,这会儿倒是不用多跑一趟了。
虽然一阵肉痛,但是一想到这几台电视机转手倒卖出去,自己又能多赚个两三千,老板不自禁的脸上笑开了花。
好多人打工上班,一年到头都存不到一千块钱呢。
给了钱,在买卖合同上签了字,就算是完成了。
而柳明月,怀揣着六千的巨款,走出古玩店后,也长长的松了口气……有了这笔钱,再拿着村里扶持下来的那张拖拉机票,应该能买回来一台拖拉机了吧?
砖窑厂的启动资金有了,购买拖拉机的钱也有了……砖窑厂,应该能恢复生产了吧?
柳明月假装纠结了片刻后,点点头。“那行吧……但是老板,我不止这一块,还有几十块,剩下的你也一起要么?”
“几十块?”
老板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只是在看到柳明月又从帆布包里摸出来几块同样的手表后,他沉默了……啥时候电子手表也可以批发了?
看着老板满脸惊骇的表情,柳明月似乎很受用……这和她当初第一次看到手机和平板电脑时几乎一模一样,惊为天人。
电子手表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无异于后世从按键功能手机,一跃成为苹果的触屏手机那样有震撼感。
“要是让老板知道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话,不得惊掉下巴啊?”
柳明月这么想着,催促道:“老板,你到底收不收啊?”
这次老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犹豫了半天,开口道:“你这是……水货?”
后世水货的意思,是形容东西很差。
但在八十年代,水货的意思却截然不同……
柳明月不明白,茫然问道:“啥意思?”
老板又道:“你这些电子手表,都是走水路来的吧?”
意思是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海上偷渡过来的。
但柳明月还是不懂,茫然摇头。
老板又道:“安全吗?”
“怎么不安全?全都是正儿八经的电子手表。”
老板也明白过来了,自己和对方扯这些,对方竟然完全不懂,也不知道这么多电子手表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但沉吟了片刻后,老板终究还是点头,开口道:“行吧,你这电子手表我都要了……有多少算多少。”
说完就把柳明月领到了后面的房间。
办这些事儿的时候,最好还是避开别人的目光比较好,前堂大门敞开着,这要是进来个人看到了,指不定乱说啥呢。
叶欢当初买这批手表的时候,足足一百个。
除开卖给胡军的那个,还剩下九十九个。
柳明月对手表不感冒,又不好意思把叶欢的东西拿去转送给别人。
眼下这九十九个全都在这儿了。
老板仔仔细细的点了好几遍后,才点头道:“九十九个,四千几百五十块钱……我做个好事,给你凑个整儿,算你五千,行吧?”
闻言,柳明月眼睛都瞪大了,忙不迭点头。
要是这五千块钱是自己的话,那自己就可以让村里的砖窑厂烧起来了。
只是想想,柳明月就又是一阵摇头……不行不行,叶欢已经帮了自己那么多了,要是自己还伸手向他要钱的话,那自己还是人吗?
不敢再胡思乱想,安静的坐在店里,耐心的等老板去取钱。
一九八零年,国家就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其中就已经有一百元大大钞了。
只是这年头,买肉都是按角算的年代,一百元实在不怎么流行,小摊小贩都不一定找得开。
是以,市面上轻易也看不到百元大钞。
古玩店老板回来后,那一叠厚厚的百元大钞摆在她面前,让她一度以为这玩意儿是假钞……活这么大,她也是头一次看到百元大钞。
直至老板讲解了鉴别方法,又再三保证钱是真的后,柳明月才稍微放点心。
把五千块钱装进兜里,小心翼翼的走出了店里。
去的时候坐牛车,回来的时候不赶趟,只能靠走的回来了,到家的时候天都快要黑了。
在母亲胡翠兰的招呼下,匆匆吃了两口饭后,就钻进房间,第一时间和叶欢联系了。
这么想着,柳学明更加坚定让柳明月当村长的打算了。
最好是能把她口中的那个首都老同学给弄过来,那可是个人才啊……说不定以后全村发家致富,都得指望着人家呢。
柳学明心里还在盘算呢,李明国有些急不可耐了。
扒拉了下李二婶,然后道:“不管怎么说,通上电了就是好事儿……你看咱两家这亲事……”
“学成叔你放心,只要你答应明月嫁给我,这三转一响赶明儿我就给您送过来。”
柳学成撇撇嘴,不以为然。“我们家不稀罕你那些玩意儿。”
“那哪能不稀罕呢?”李明国激动了,吹嘘着:“那可是大洋马,手表啊……这些玩意儿可不便宜,而且有钱都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呢,还得要票。”
这年头城里人带手表的人都少得可怜,农村对时间的定义,更是不靠物理,全凭生物。
鸡叫三声了,就是起床洗漱吃早饭的时间。
然后下地干活儿……等天黑了,听见蛐蛐儿叫了,就该是收拾收拾回家的时间了。
亏得李明国家里地被占了,得了不少赔偿款,这才能胯下海口,说这三转一响。
但柳学成的确是对这些东西没啥兴趣的……且不说他们家不用踩着点儿上班。
平日里要是赶个集,去镇里县里也有生产队牛车……生产队解散后,牛不下地干活儿了,拉起了板车。
逢上了搭个便车,都一个村的也没人说什么。
李明国还要说什么,被李二婶直接拉到身后。
随后就听见这老嫂子开始叫嚣了。“柳学成,你要是不同意你家明月嫁给俺家大侄子,俺就到公社告你去……”
“告我什么?”
柳学成一听这话,眼珠子瞪大了。
动不动就被威胁告的生活,他早就已经受够了。
七十年代的事情,到现在都过去十年了,还拿出来说,也让柳学成莫名火大。
李二婶想了想,投机倒把这个罪名是不成的……
“告你搞特殊……村里其他人都没通电,就你家通电了,你家搞特殊。”
好家伙,这也能拿出来说道的?
柳学明暗骂一声,暗想自己刚才日嫩爹的解释算是白费功夫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哪怕是闹到公社去,只要解释一通,也不算什么事儿,也就由得李二婶闹去了。
柳学成原本也不想搭理李家二婶。
看着天色已经晚了,拉着柳学明就要进堂屋,有灯光的地方坐下。
却在这时,柳明月突然对柳学明道:“明叔,赶明儿你能用自行车驮着我去一趟县里吗?”
柳学明诧异。“去县里干嘛?”
“这不是前些日子公社的人下来嘛,有个叫胡军的公社同志托我帮他办点事儿。”
柳明月一边说,一边也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个电子手表来,递给柳学明看。
“胡军同志说让我那个在首都的老同学帮忙,给他带一块电子手表回来……这不,这就给带回来了嘛。”
柳学明看着手里的手表,虽然还没拆开,但只是包装外面的样式,就直接惊艳到他了。
“乖乖……这玩意儿好像得不老少的钱吧?”
李明国也凑了过来。
他为了把柳明月娶回家,几天前刚去过市里供销公司问过三转一响的价格,其中手表关注最多。
各种琳琅满目的手表,国产的进口的都有,价格也都不便宜,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至于电子手表,哪怕是市里也没几款,款式也都不怎么好看,和柳学明手里这块相比可差远了。
“叶欢,你让我处理的那些电子表……我按照你说的,都拿去古玩店卖了。”
闻言,叶欢表情并没有太大波澜,只是淡淡问道:“卖了多少?”
“五千块!整整五千块啊!”
柳明月对着视频说完后,把钱连同录制视频的手机,一并放进木箱里,给叶欢送过去。
“五千块……”
叶欢撇撇嘴。
这笔钱对于柳明月来说,或许很多,但对于叶欢来说,却是有些鸡肋了。
五千块第二版人民币,要是拿去古玩店卖的话,估计也能换好几十万了……但问题是,这五千块钱要是放在八十年代,差不多也是后世十几万的购买力了。
拿去古玩店卖掉……和留着给柳明月花,这两个选择之间,他必须做选择一个。
想了想,叶欢没有动那笔钱,而是说道:“这笔钱你先留着……要是你觉得受之有愧的话,就当是我入股你们柳丰村砖窑厂的股份了。”
柳明月看到这段话后,还在嘀咕着……股份是啥玩意儿?
下一秒,就看见木箱里还有一叠A4纸,封面首页上清清楚楚的打印着四个字……股份责任承包制!
家里通了电,有灯,阅读起来不算困难。
柳明月翻开后,随意看了两眼,之后就觉得,好像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这上面关于个人承包制、干股、实股,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除此之外,诸如一些条条款款的也写得极为详尽。
可以这么说……柳明月只要按照叶欢这上面写的去做,就一定能把砖窑厂开起来,而且还能办得红红火火的。
柳明月憋了一口气,缺氧导致小脸煞白。
好一会儿这口气才吐出来,不自信的说道:“叶欢……你确定……你说的这些,在咱们柳丰村能成?”
“事在人为嘛,你不去做就肯定是不成的,但你现在是村长了,柳丰村怎么发展,还不是听从你的安排?”
闻言,柳明月不禁下意识点点头,但下一秒,却又忙不迭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事儿还是得找明叔商量一下。”
以前柳学明当村长的时候,村里没支书,他也就兼任支书了。
村里大小话事人都是他,要办啥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和别人商量的。
但现在是柳明月当村长……终归是要和村支书柳学明通通气,好好商量一下的。
决定下来后,柳明月几乎比当初在学堂读书的时候还要认真,仔细研读着叶欢的那份股份承包的计划书。
期间,柳学成好几次起来尿尿,透过门缝都看到柳明月房间里还亮着灯,不禁扯着嗓子喊道:“行了,别熬夜了,你身子遭得住,电灯也遭不住啊……”
“家里刚通上电,瞧把你能的,都通宵达旦的点电灯了。”
柳学成摇头晃脑的再次回了房间,搂着媳妇儿胡翠兰睡着了,而柳明月还在熬夜学习……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的喝了一碗红苕稀饭,柳明月又再次出门,去找柳学明了。
“明叔,和你商量件事。”
柳明月进屋后,看见柳学明正就着咸菜喝稀饭,当下开门见山的说道。
柳学明调笑道:“你这丫头,该不会是有什么发展咱村的好点子想法了吧?”
没成想自己的一句玩笑话,迎来的,竟然是柳明月极为认真的点头……
随后就把叶欢做的那份计划书放在了柳学明面前。
“明叔,这是我那个老同学做的计划书,你给看看,要是实施起来的话,难度在哪儿?”
这年头几个名词不能提,其中之一就是投机倒把。
但凡是听到这个词,任谁都得心颤一下。
这两年还好,要搁两年前,但凡是谁被举报投机倒把,镇里县里立刻就来人,彻查、严查、深查!
柳学成一家什么成分,别人不知道,作为原柳丰村生产队大队长,现柳丰村村长的柳学明,自然是最清楚的。
他两家的关系往上数几代,还算是隔房的堂兄弟呢。
只是当年着实没法儿,县里镇里都来人了,哪怕柳学明再怎么帮忙遮掩着,这事儿闹大了,也终究是兜不住。
是以,柳学明对柳学成这个堂兄弟一直有些愧疚,平日里借米借面啥的,也不含糊,能帮就帮着点。
眼瞅着都好几年过去了,本以为当年的事儿算是彻底过去了。
但现在又听见李二婶乱嚼舌根,说柳学成一家搞投机倒把,柳学明立刻头大了。
柳学明翻着白眼儿,不想搭理李二婶,哼哼唧唧道:“你瞅见了?”
“那可不瞅见了吗,又是鸡又是鱼的,那鱼都有这么大……”
李二婶夸张的张开双臂比划着。
“还有那只鸡,好家伙……跟报纸上说的那鸵鸟一样,那家伙……老大了!”
看李二婶夸张的模样,柳学明更加不耐烦了。
吸溜了口红薯汤,撇嘴道:“学成一家过成啥样,跟你有啥关系?还不兴人家大过年的吃盘饺子?”
“那跟俺是没啥关系。”
李二婶一脸荣辱与共的样子,满脸愤恨。“那柳学成一家都穷成啥样了?能有那些东西?”
“保不齐是从别家偷来的抢来的……这要是闹开了,丢的可是咱生产队的脸,丢的还不是你这大队长的脸么?”
柳学明心说。“要光只是丢脸就能让学成一家日子过好点,那我倒也乐意。”
只是投机倒把这事儿可大可小。
所谓的口袋罪,就是啥罪名都可以往上面套……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路边调戏小姑娘啥的……都被定性为流氓罪。
而投机倒把也是口袋罪之一,但凡是和经济沾边的,说你个投机倒把,要是说不清楚经济来历,指不定就得被县里公安局给抓去劳改。
柳学成昨天过来的时候,一口气把之前从他家借的十几斤米全都还清了。
而且还回来的还都是雪白的精米。
这事儿,柳学明当时也疑惑过,不过也只当是柳学成发了一笔横财,或者是家里翻出啥存粮来,也没过多追问。
今天听李二婶乱嚼舌根,心里也有些慌了。
终究是自家堂弟,真要犯了事儿,能遮掩的就帮忙遮掩着。
想到这,柳学明哼道:“行了,我知道了,等会儿就去学成家里问问。”
没说问啥,只是把李二婶撵走了。
把碗筷放回灶屋里让媳妇儿洗了,拿着烟杆儿溜达着往柳学成家里走。
柳学成一家在柳丰村,算是出了名的破落户。
土墙房茅草顶,好在收拾得还算干净。
眼瞅着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村里没电,柳学成又舍不得点煤油灯,黑漆麻乌的瞧不见人。
离得远了,只能看见门口有点点火光……那是柳学成坐在门槛上抽旱烟呢。
柳学明过来后,也没和柳学成客气。
两兄弟并排坐在门槛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着烟。
“学成啊,听说你家今天从哪儿搞了一只鸡和一条鱼回来?”
“嗯,明月有个在首都发展的老同学,这不是这两天给她邮寄了点东西过来嘛……米面啥的,还捎带了点钱。”
“明月那孩子花钱没数,拿到钱就买了鸡和鱼……也是个败家子。”
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明白了,柳学明恍然,也暗自放下心来。
咂吧了口大烟,又道:“县里前两天来文件了,说村村通电……但是名额不多,得紧着往上报,我前些日子也把咱们村报上去了。”
说到这儿,柳学明叹了口气,拍拍柳学成的肩膀,又道:“学成啊,在这事儿没落实下来之前,消停点,千万别搞出啥动静来……这要是让县里注意到咱们村,指不定这个名额就拿不到了。”
柳学成吐了口痰,暗骂一声狗日的世道,却终究还是点点头。“明哥,我知道的,回头就和明月那妮子交代两句,让她也低调点儿。”
两人随后便是天南海北的闲聊。
说起明月口中的老同学,两个一辈子最远也只走到市里的中年人充满了对首都的向往。
都在猜测这位莫须有的老同学去没去过天安门,见没见过首长……
聊到叶欢想买八零年的猴年邮票,柳学明一拍大腿。
“前两年公社分发的猴年邮票,我那儿还有一版呢,赶明儿给你拿来。”
屋外天南海北的扯着,屋里的柳明月却在奋笔疾书。
简短的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在纸上,然后放进箱子里,然后就安静的等待着木箱另一头的叶欢回信。
夜里舍不得点煤油灯。
好在夏夜的月亮也圆,就着月光,洁白的纸上也能勉强看见字迹。
木箱另一头,叶欢刚吃完晚饭,眼角的余光好像看见木箱上的龙蛇眼再次有华光闪过。
他立刻过去打开木箱,里面果然有柳明月送过来的纸。
今天柳明月好像有说不尽的话一样,一张纸写满了,还在背面也写了不少的字。
简单的看了两眼过后,叶欢叹息了一声……自己也算是好心办坏事了。
着实没想到八十年代的物资那么紧张,尤其是农村。
只是一条鱼和一只鸡而已,竟然都能被有心人注意到。
他刚想拿起笔在纸上写些歉意的话,却发现那张纸已经被柳明月写满了,哪里还有地方写字?
“老是用书信联络也不是办法。”
叶欢思索了片刻,目光最终落在了旁边的平板电脑上。
“咋就把这玩意儿给忘了呢?”
叶欢嘿嘿一笑,连忙从旁边拿起纸,在纸上写写画画半天,把平板电脑的简单使用方法写在了纸上,随后又把自己想说的话打在平板电脑里。
“这样一来的话,往后交流起来也方便多了吧?啥时候嫌打字麻烦了,还可以录音,甚至录制视频。”
“就是不知道两个时空能不能通过网络连接,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还能打视频电话呢。”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
八十年代别说网络了,好多农村地区连电都没通呢。
把平板电脑和叶欢手绘的使用手册一起放进木箱里后,也只能祈祷柳明月有那个领悟能力,能看懂自己鬼画符一样的使用手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