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毫无保留的善良,于己而言是拆东墙补西墙,在关键“战场”上自损羽翼,为他人“燃灯”,却让自己陷入学业困境,前途蒙尘,像迷失在大雾森林,找不到前行方向。
历经这些学生时代“劫数”,痛定思痛才明白,那时善良之所以成“自残”,根源是边界缺失与自我忽视。以为无底线迁就、付出能换真情、认可,实则是将自己价值寄于他人反馈,在迎合中迷失。真正善良应似星辰,自带光芒亦守轨道,有拒绝底气,为值得之人、事发光,平衡助人与自护。如今回首,那些伤疤是成长刻痕,提醒余生怀揣智慧、果敢善良,于复杂尘世,为内心花园筑起篱墙,让善意清泉滋养他人时,亦润泽自身,绽放在自由、自爱的晴空下。
后来,步入社会这方错综复杂的大舞台,我怀揣着仅剩的热忱与善意,试图在职场这片“江湖”中寻得一隅温暖之地。初入公司,面对同事们的求助,我秉持着一贯作风,熬夜帮忙整理项目资料、修改策划方案,哪怕自己的任务被搁置,加班至灯火阑珊也毫无怨言。可渐渐地,事情愈发变了味。有一回,因连续帮几位同事处理琐碎事务,导致我负责的重要项目汇报出现纰漏,被领导当众批评。而那些曾受我帮助的同事,或低头不语,或轻描淡写地一句“可惜了”,便将我置身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更有甚者,在后续的晋升竞争中,有人暗地使绊,理由竟是“他太爱出风头帮忙了,心思肯定不在自己本职上”,荒谬之言,却似一记记重锤,敲碎了我对善良最后的坚守。
踏入社会,怀揣着校园里未泯的热忱与对新环境的憧憬,我将善良当作叩响职场大门的“敲门砖”,满心以为它会如明灯,照亮前行、凝聚情谊,却没料到,在现实职场的暗流涌动中,这颗赤诚之心常被摔打得遍体鳞伤,换来狗血的欺骗与不堪的背后议论,每一次回想,都是一场五味杂陈的灵魂复盘。
初入公司,作为职场“小白”,对周遭一切都带着敬畏与善意。同事老张常以“前辈”姿态出现,诉苦手头项目棘手,资料整理不完,恳请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