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丹娘沈寒天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全文小说丹娘沈寒天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妇人笑了:“快别让我说了,从前你骗我的还少?早让你留在圣京陪我,你偏不听,非要跟你那个不孝儿子一起来云州吃苦!”“罢了,前尘往事又有什么好说的?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好在这次宋家运气好,能入京了,我劝你一句……还是多操心自己吧,你对得起宋家,你自己也说了如今一把老骨头的,还能蹦跶到几时?”老太太面容微沉:“我晓得,你还是乖乖启程吧,早点回那个皇宫,当你的贵人去吧。”丹娘回到柳璞斋倒头就睡。她真的累瘫了。朦朦胧胧间,好像还梦到了末世之前的世界,她在丧尸堆里奋力厮杀,双臂累到抬不起来。“姑娘,姑娘……”她被书萱摇醒了。抬眼望了望窗外,天色还没完全暗下去,她嘟囔着:“还没吃饭呢,你叫我干嘛?”“清茶回来了,跪在咱们门外不起来,...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全文小说丹娘沈寒天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老妇人笑了:“快别让我说了,从前你骗我的还少?早让你留在圣京陪我,你偏不听,非要跟你那个不孝儿子一起来云州吃苦!”
“罢了,前尘往事又有什么好说的?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活几年?”
“好在这次宋家运气好,能入京了,我劝你一句……还是多操心自己吧,你对得起宋家,你自己也说了如今一把老骨头的,还能蹦跶到几时?”
老太太面容微沉:“我晓得,你还是乖乖启程吧,早点回那个皇宫,当你的贵人去吧。”
丹娘回到柳璞斋倒头就睡。
她真的累瘫了。
朦朦胧胧间,好像还梦到了末世之前的世界,她在丧尸堆里奋力厮杀,双臂累到抬不起来。
“姑娘,姑娘……”
她被书萱摇醒了。
抬眼望了望窗外,天色还没完全暗下去,她嘟囔着:“还没吃饭呢,你叫我干嘛?”
“清茶回来了,跪在咱们门外不起来,求姑娘您收留呢。”
丹娘混沌无力的大脑转了两圈才想起清茶是谁。
她打了个哈欠:“去看看吧。”
书萱机敏,没有让清茶跪在柳璞斋大门外,而是跪在了主屋的台阶之下。
天寒地冻,清茶一张俏丽的小脸被冻得通红,她似乎哭过了,又不敢继续哭下去,怯生生地蜷缩着身子匍匐在地上。
见丹娘出来了,她又结结实实磕了好几个头。
“姑娘,我先前被猪油蒙了心,竟然觉得姑娘这儿不好,求您发发慈悲,让奴婢回来吧!”清茶的嗓子都哑了。
丹娘裹在厚厚的披风里,眼神慵懒:“怎么,我大姐那儿不好吗?你可要慎言别乱说话,没的让人听了去,还以为你在挑拨我们姊妹感情。”
清茶愣住了,一阵抽泣后又磕了几下:“奴婢不敢!姑娘,奴婢求您了……”
丹娘:“这事我可做不了主,让你去我大姐那儿的是老太太,可我怎么听说……是你自己提出来的,你还是回去吧。”
“书萱,把她送走。”
清茶不敢大声嚷嚷,又憋屈又无助地离开了。
这一闹腾,丹娘已经不想睡觉了。
没过一会儿,老太太那屋差人送来了晚饭,送饭的是栗妈妈。
“姑娘万安,这是老太太命人做的,老太太还说了,天气冷了姑娘就不必来回跑了,多在屋子里养养,等到出门子的时候气色也好看。”
丹娘高兴极了。
不用出门就能吃饭,栗妈妈这外卖送得特别及时。
她给书萱使了个眼色,书萱立马拿了一把铜钱塞到栗妈妈的怀里。
栗妈妈顿时喜笑颜开:“多谢七姑娘。”
栗妈妈离开后,丹娘就开始用饭。
吃着热腾腾的晚饭,她一阵无奈。既然来到这古代,她就要入乡随俗,作为主子该给的赏钱一点不能少,否则在府里都会寸步难行。
她可不舍得动那八十两银子,就把谢夫人给的那个镯子拿去跟老太太换钱。
她还记得当她把来意说出口时,老太太那满脸尴尬又不好责怪的表情。
沉默了好一会儿,老太太才问:“你当真不要这东西?丹丫头,有些东西可是钱都买不到的。”
“你和清茶有交情?”丹娘问。
书萱有些不好意思:“奴婢和她不同,她是家生子,奴婢是后来被买来的,只不过我和她同一年入府伺候,又同在一个妈妈手下学规矩,同吃同住了一段时间。”
书萱倒是个心软的。
丹娘挺欣慰。
身边有这样心软的人不是坏事。
她点点头:“不是我不留,而是真留不得。从她主动说要去大姐那边时,她的命就注定了,除非……老太太或是太太开恩。”
书萱沉默了。
区区一个奴婢的小事哪里用得着这两位出面?
何况赵氏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而老太太又因为天气寒冷,拒不出门,都在养着。
“你觉得清茶长得如何?”丹娘拿起一根朴素的银簪子把玩。
这样一件首饰就连杳娘身边的明杏都看不上,但却是丹娘日常所戴的物件。
书萱不过是中人之姿,听到这话低下头:“确实秀美。”
“这便是问题所在。”丹娘轻笑,“我那大姐即将嫁入侯府,那是外表光鲜,内里凶险的地方,她那么聪明漂亮,怎么可能身边留一个自己信不过还美貌的丫头?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书萱明白了,瞪大眼睛:“姑娘是说……清茶动了这个念头?那、那她真该死!”
“不管她现在有没有动这个念头,只要她去了大姐那儿,就是这么个结果。”丹娘放下银簪子,“以后记住了,我是个傻子,不得宠,就快要嫁给另外一个更不得宠的沈少爷,这个家的事情能推就推。”
夜半,烛火燃燃。
老太太眯着眼睛听书萱说完,苍老温和的声音响起:“她真是这么说的?”
“奴婢句句属实,都是七姑娘亲口所言。”
“倒是个难得早慧的孩子。”老太太盘弄着手里的佛珠,“你待在七姑娘身边也有段时间了,依你看,她是真傻吗?”
书萱想了想,坚定地摇摇头:“七姑娘不傻,只是不爱与人来往,四姑娘为难她,她也不去争;大姑娘差人送了点心玩具,她也不知道去谢;但……她心中最是清明的,否则也不会跟奴婢说这样的话。”
老太太点点头:“不错。”
她幽幽一叹,似乎有些欣慰,“谁能想到,这个家里居然还有这么看得清的人,可惜了……她不能去圣京,只能留在这小小云州。”
老太太看向书萱,“让你陪在七姑娘身边,你也要留在云州,可心甘情愿?”
书萱连忙跪下:“奴婢愿意。”
冬日寒冷,一夜过来外面已经一片银装素裹。
今日便是马知州的老父亲过大寿,一早起来,赵氏就领着三个姑娘一道出门了。冰雪封路,道路艰难,她们一辆马车晃悠了快一个时辰才到。
丹娘第一次坐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被晃悠得不想说话,无比怀念起前一世——哪怕有辆自行车都比这玩意强啊。
临下马车之前,赵氏特地板着脸叮嘱慧娘:“等会儿进了门,嘴甜多笑,多跟你姐姐学学,别总是板着个脸,好像人人都欠你钱似的。杳娘,你多看着点你妹妹。”
慧娘还不服气:“他们家是知州,咱们爹爹是知府,论品级他如何能跟爹爹比?我为何要贴着他们的脸说笑,该是他们来巴结我们才对。”
“你……”赵氏差点被气了个仰倒。
丹娘一愣。
这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距离她说完那句话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十分钟,古代又没有手机,她实在是想不通沈寒天的耳报神是怎么做到这么高效率的……
她不客气地回呛:“你是不是傻?我那话是为你说的,那荣昌候夫人话里话外都是看不起你们家,我不这么说怎么让她闭嘴?亏你还是状元呢,怎么好话赖话都听不明白。”
沈寒天微微皱眉:“你……不傻?”
丹娘翻翻白眼。
其实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装,毕竟是要做夫妻的两个人,她可以骗得过宋府里的人,却不太可能骗过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夫君,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丹娘觉得做来没有意义,不如不做。
她说:“你们家是不是过段时间要来提亲下聘送彩礼什么的?”
沈寒天好像意识到什么,嘴角划过一抹冷笑:“宋七小姐是想要多少?”
“也不是很多,你有多少给我多少。”
“你胃口不小,就是不知道吃不吃得下。”
“没关系,我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嗯,这样吧,你想给我带两个两三箱,里面要是真有你舍不得的,那就算先借我的,等我看完了再还给你。”
沈寒天:……
“你说的不是要钱?”
“嗯当然了,五百两礼金不能少,但不能给我嫡母赵氏,要直接压箱底送过来。我刚说的是书,我想多看点书,你帮我多带一点。”丹娘一口气说完。
沈寒天默了。
“还有别的事儿吗?你母亲说有礼物送给我的。”她居然还没忘记来时的初衷。
“……宋丹娘,你可真是我见过最没有分寸的姑娘了。”
丹娘瞪大眼睛:“沈寒天,你可真没有礼貌!”
不给就不给嘛,干嘛骗她出来跟沈寒天见一面,这下好了原先的盲婚哑嫁变成了婚前就对彼此有了不好的印象。丹娘气呼呼地跳下马车,转身回了宋府。
沈夫人来了。
“这丫头如何?”她不安地看着儿子。
沈寒天睁开眼,那双眸子已经从漆黑变成银白,充满了神秘和恐怖。
“没礼貌,粗俗,就知道爱钱,而且她还装傻。”沈寒天微微一笑,“就她了。”
宋府三位千金有两位婚事已定。
宋恪松了却一桩心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希望在最后述职的时候能得到一张完美的答卷。
赵氏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
先把西郊的庄子卖了,这些年她投资有道,就算卖得急也赚了不少钱,手里捏着大把银钱,赵氏睡觉都比平日香了。
这些钱都变成银票,成为杳娘嫁妆中的一部分。
慧娘平日里不爱学习,不看账,对此一无所知。丹娘装傻,是以有些时候赵氏说话也没那么严谨,从话里话外都能听出点门道。
丹娘困扰了。
她只有八十两银子,是先买地好呢,还是先买房好呢?
后来稍稍一打听,她倾其所有也顶多只能买十亩田。
在这个农业经济发达,商业经济不算强势的古代里,似乎买田地更划算,但她现在可买不了,她是官家女子,要么让父兄出面,要么就只能等出嫁后,让丈夫出面。
每每想到这儿,丹娘就一阵抑郁。
同样是准新娘,另外一边的柳璞斋就冷清多了。
沈家也按照礼数送了一些聘礼过来,无非就是些干货点心布料之类的,丹娘不了解古代嫁娶的流程,也就去瞅了一眼,然后这些东西就被老太太接手了,说是等到她出门子那天一同再送去沈家。
时间一晃,腊月将至。
杳娘的婚期定在了明年二月十六,黄道大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
接下来就是丹娘的婚期,与杳娘刚好错开了大半个月,三月初八。
丹娘听到这个日子觉得很开心,回去就奖励自己多吃了一把瓜子。书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并非是三月里最好的日子,明显是沈家在怠慢丹娘,而赵氏也乐得顺水推舟。
丹娘笑道:“你就不懂了,三八妇女节,好日子啊。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日子真好。”
书萱:……
小丫头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敲定了两位宋小姐的婚期,赵氏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过年的事宜。外头风雪虽大,却挡不住赵氏的热情。
这天格外冷,赵氏步伐匆匆从外头进来,鬓角处还带着点点雪花,进门就冲着安福堂的正屋过来:“母亲,大好消息!砚哥儿那孩子被书院选中,等开年就要下场试手了!今儿砚哥儿与砾哥儿一道回来,还有大半个时辰便能到家了。”
赵氏喜出望外,哪怕脸颊被冻得通红也难改喜悦之色。
“砚哥儿是个有大出息的,能被书院选中,那想必学问是极好的。”老太太也高兴。
虽说现在宋家已经渐渐起复,但下一代中总要有能出来挑大梁的角色才好。
宋竹砚是长子,更是嫡子,他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好在,这位砚哥儿虽比不上弟弟天资聪颖,却用功苦读,倒也能弥补一二。
这次被书院选中真是莫大的荣幸,宋恪松回来听说后也夸奖不断:“我儿总算有出息了,不枉费家中栽培。”
大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停在宋府门外。
赵氏早就命人等在门口,只待儿子一回来就把人带到自己屋里来。
仔细算算,他们母子也有半年没怎么见过面了,也不知她的砚哥儿是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长高。
正在屋子里愁着,突然门外一只手打起厚重的帘子,紧接着一个温吞的声音响起:“三弟,切莫如此,当心惊着母亲。”
另一个声音却说:“在母亲这儿怕什么,她见到咱们俩怕是要欢喜得哭出来吧。”这声音活泼得很,与刚才的那个声音截然不同。
赵氏愣住了。
还没反应过来,突然眼前一花,从屋外进来两个少年俊秀的男孩子,一个端庄有礼,一个潇洒不羁。
“砾哥儿!!哎哟,你怎么也回来了?”赵氏又惊又喜,“你信上说不是还有三五日才到吗?”
竹砚在一旁温温笑着:“三弟这是想给娘一个惊喜。”
“那也不能到得这般快,你们俩都给娘看看,哎哟真的长高了不少啊,砚哥儿还黑了,在书院读书就是辛苦。”她一边说一边抹着眼角的泪,内心是高兴不已。
能看见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赵氏已经心满意足。
“坐马车当然快不了,我可烦这东西,又慢又晃悠,我是一个人骑马回来的。”竹砾笑道,径直走到桌边倒了一大杯热茶喝下,“娘,您是没见过大雪漫天,还在雪地里疾驰的风景,虽然冷得不行,却也痛快!”
正是深秋时分,暮色四起,白日里阳光留下的暖意开始渐渐褪去。
秀芳阁内,靠里的偏屋内有两个絮絮叨叨的声音正在说话。
“太太,您可别错过了这次机会,五百两银子到手,还能甩掉一个包袱。等去了圣京,里里外外多少双眼睛盯着瞧着,老爷更是如履薄冰,总不能让那么多达官贵人都知道咱们府里有个痴傻的千金小姐。这要是传出去了,让咱们的大小姐可怎么说亲事?”
暗色花橱的旁边摆着一张贵妃椅,好物件是好物件,但明显年久失修,保养一般,那原本光洁如鉴的扶手上已经生出深深的几条裂缝。
赵氏稳稳坐着。
她的头上盘了个精致的发髻,容长的脸上冷若冰霜,看着就是一身出自高门的气质,只不过周身的打扮差了好些意思。
她只穿了一件银灰色鼠袄褂子,袖口的绒毛稀稀拉拉,一看就知道是往年的旧款,脑后只用了两根朴素的玉簪,腕上戴了两只银掐丝的玉镯子。
这一身别提有多寒酸,哪里像个曾经的丞相夫人该有的样子。
赵氏看了看自己,忍不住苦笑:“没想到,我也有靠庶女翻身的一天……”
立在她身边的,是她的陪房蒋妈妈。
刚刚劝说了好一会儿的,就是她。
蒋妈妈急忙又劝:“这些年您吃喝不愁地供着,一年四季也没短过她衣裳,对得起她了。整个云州扒着指头都数得过来,谁家正房太太这么抬举一个庶出的傻闺女?也是咱们老爷命运不济,偏偏赶上了十年前那桩大案,又好巧不巧地被卷了进去,要不然凭着太太您娘家的实力,再有老爷的地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今天这幅田地。”
“丹娘那丫头虽然生了副好模样,可脑子不灵光,痴痴傻傻的样儿都十几年了,谁家好好的哥儿愿意娶她当正房奶奶的?如今,那沈家主动求娶,又愿许以正室,就算以后被圣京的人知道了,她也是堂堂正妻,不算辱没了咱家的门楣。”
蒋妈妈说着,双手奉上一盏茶。
赵氏的面色已经松动很多。
“可那宁寒天是个残废……”
“不是奴婢说话难听,要不是宁家这位状元郎被人冤枉获罪,被圣上废掉了双腿双眼,咱家这位七小姐无论如何都成不了他宁家的媳妇。即便现在沉冤昭雪,他也再不能入仕,同般门第的人家谁愿意把闺女嫁给他?”
蒋妈妈又是一针见血。
赵氏饮了一口茶:“如此,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哎,我的好太太,您能想开是最好不过了。”
偏屋的隔壁,只用一排四季绣花的屏风挡着,里头的榻上睡着一个少女。
她已经醒了好一会儿了。
刚刚外头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主要是刚刚穿过来时脑中记忆纷杂错乱,她吸收整理了好一会儿,总算搞懂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她叫丹娘,家中排行老七,最小的孩子。
前一世里,她的名字中也有个丹字。
所以对这个名字,她适应得很快。
她经历了末世十年,最终登上基地最强高手的位置,却在一次丧尸围城中,遭到挚友的背叛,活生生死在了丧尸口中。
一睁眼,她已经穿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古代。
丹娘就丹娘吧,对她而言能活着就好。
只不过,刚穿过来就要嫁人,这是不是太快了?
丹娘起身,看见不远处的台子上立着一面镜子,走过去照了照,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如今的模样时,她大吃一惊。
镜子里的小姑娘瘦弱得很。
听屋外赵氏的意思,她应该已经满十五岁了,可看起来还像是十二三岁的小丫头,面黄肌瘦,头发枯槁,倒是眉眼生得格外秀美,难怪刚才那个蒋妈妈说这副身体有个好模样了。
营养不良成这样,还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要是好好调养,距离倾国倾城恐怕也不远了。
丹娘在胡思乱想。
蒋妈妈打起帘子进来了。
见女孩起身,她微微一愣,有些担心刚才与主母的话被她听了去。
转念又一想,这是个傻子,根本听不懂大人的话,蒋妈妈也就放下心来。
“七小姐醒了,快到摆晚饭的时候了。清茶,来服侍你们小姐去前头正屋用饭。”蒋妈妈招呼道。
一个身材苗条,桃花脸杏仁眼的丫头进来了。
这就是清茶。
丹娘看了一眼她的脸,把她和记忆里的模样重叠。
清茶显然是看不上自家主子,嘴里应得轻快,其实眼角眉梢都透着不屑。
想想也是,一个痴傻的庶出小姐,即将嫁给一个残废郎君,丹娘都快被家族抛弃了,一个二等丫鬟自然不把她放在眼里。
丹娘很快想通了,便也不计较这些。
外头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云州的天气入了秋就是这样,时不时的落雨将气候一点点推入寒冬。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温度也降了不少。
清茶取了一只油纸灯笼,用火折子点上,回头一瞧,那位傻乎乎的七小姐还没动静。
“小姐,今儿是十五,可别让老太太等咱们。”清茶微微皱眉,语气里透着不耐。
丹娘其实学不会装傻子。
但她会面瘫。
毕竟前一世她是绝顶高手,装高冷很擅长。
于是她木木的眼神看过去,哈出一口白雾的气:“冷。”
然后,没有神采的眼睛盯着挂在榻上的披风。
清茶懒得再去拿披风:“七小姐,走到正屋也没多久,你就忍一忍,没看见奴婢手里还拿着灯笼吗?有灯笼照着,想来也不会冻着你。”
即便面瘫如丹娘,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想笑。
活了两辈子,第一次听说灯笼能取暖的。
既然小丫鬟不配合,那她就自己来。
在清茶惊诧的目光里,丹娘拿起那件厚厚的孔雀羽银丝披风披在自己身上,肩头一沉,身上果然暖和多了。
“走吧。”她看了一眼门外,示意小丫头在前面带路,“不是说今儿十五,我不想迟到。”
清茶心头咯噔一下。
这……还是那个痴痴傻傻的七小姐吗?
清茶:“姑娘,要是咱们晚了,被老太太和太太责问……别怪做婢子的没提醒您。”
“嗯,今晚有什么好吃的吗?”丹娘仿佛没听见似的。
闻言,清茶又放下心来,看样子还是之前的丹娘,痴痴傻傻,满脑子都是吃。
“老太太屋里的小厨房是最好的,还用得着您说?去了就知道了。”清茶翻了个白眼,拿起灯笼在前面带路。
走到一半发现丹娘落在后头,她发现这傻子居然还给自己穿上了蓑衣,戴上斗笠。屋外冷得人发抖,而丹娘裹在两层厚厚披风和蓑衣下面,反而没觉得很难熬。
清茶嘴角动了动,没吭声,继续带路。
老奶奶住的是这府里最好的屋子,名为安福堂。
丹娘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地上起了火笼,烘得一片暖融融,虽然有点干燥,但外头正在下小雨,这样一对比反而没那么难受。
老太太坐在上首的位置,淡漠的眼睛扫了扫丹娘,没吭声。
一旁的赵氏领会过来:“还不快点伺候七小姐给老太太请安?你们这些下人是做什么的?主子不懂,你们也不懂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