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忐忑地将锅呈给张老。
张老上手检查,手指在锅体上敲敲打打,又凑近细看焊点与贴片贴合度,眼神专注得吓人。
许久后,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行,小子,有决心,也有点悟性,我收下你这徒弟了。”
我眼眶一热,差点落下泪来,“扑通”一声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自此,我开启了在张老门下刻苦学艺的日子。
每日破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一路小跑着赶到小院。
我先拿起扫帚,清扫庭院,把落叶、灰尘清扫得干干净净,动作麻利。
做完杂活儿,便随张老研习传统手工艺理论知识。
从金属特性、热处理工艺,到各类器具的历史渊源、风格流派,密密麻麻的知识点,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
我摊开笔记本,奋笔疾书,墨水溅到手上也浑然不觉,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
实操时,张老更是手把手教学。
修复一口铜锅,张老示范精准的錾刻手法,錾子在他手中仿若灵动画笔,轻点慢勾,雕琢出精美纹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加固贴片时,焊点细密均匀,宛若天成。
我目不转睛地学,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起初手法生疏,刻出的纹路歪歪扭扭,焊出的点大小不一,急得我直挠头。
但在张老严苛督导下,反复练习,渐渐有了模样。
数月过去,我技艺突飞猛进。
一回,有人送来一口摔得严重变形、裂缝纵横的不锈钢锅,旁人瞧了都直摇头,笃定这锅没救了。
我却不慌不忙,双手背在身后,围着锅转了几圈,眼神笃定,凭借所学,先用专业工具巧妙矫正变形处,再挑选适配材料,施展复合修补技法,一番操作行云流水。
锅修好后,烧水检验,严丝合缝,一滴水不漏。
观者们围拢过来,纷纷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