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裴俭温念兮的其他类型小说《娇娇心系将军?重生宰辅红了眼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三眠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天夜里,东城山上放了许久的烟火。这是顾辞给念兮的浪漫。他原本想在漫天烟火下向念兮表明心意,以后也会是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可他低估了一个妹控兄长的敌意和决心。不要说叫念兮晚些再走,才刚一过午,温青珩便已催着李氏归家。顾辞只好将心事暂且搁置,亲自送人回府。这举动显是又戳了温青珩的肺管,路上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在李夫人和善,念兮更是温柔。是以顾辞不但不气怒,反倒更加珍惜,“家中还有宾客,我得先家去。”念兮点头,想了想又道,“明日你头一天上任,别喝太多酒。”先前在顾府,她听到秦朗嚷嚷着要灌顾辞酒的话,这才叮嘱一句。说完已觉有些不妥。这样家常的话,说出来显得尤其亲密。顾辞却相当吃这一套。眼睛都亮出神采,耳根也一下红了,忙不迭应好。就差举手...
《娇娇心系将军?重生宰辅红了眼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当天夜里,东城山上放了许久的烟火。
这是顾辞给念兮的浪漫。
他原本想在漫天烟火下向念兮表明心意,以后也会是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可他低估了一个妹控兄长的敌意和决心。
不要说叫念兮晚些再走,才刚一过午,温青珩便已催着李氏归家。
顾辞只好将心事暂且搁置,亲自送人回府。
这举动显是又戳了温青珩的肺管,路上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在李夫人和善,念兮更是温柔。
是以顾辞不但不气怒,反倒更加珍惜,“家中还有宾客,我得先家去。”
念兮点头,想了想又道,“明日你头一天上任,别喝太多酒。”
先前在顾府,她听到秦朗嚷嚷着要灌顾辞酒的话,这才叮嘱一句。
说完已觉有些不妥。
这样家常的话,说出来显得尤其亲密。
顾辞却相当吃这一套。眼睛都亮出神采,耳根也一下红了,忙不迭应好。就差举手发誓,今日要是多喝一杯,立时天打五雷轰。
念兮哭笑不得。
李氏早进去了,温青珩像个门神,神色阴沉盯着面前两个。
顾辞有心再多说两句,可身边有这么一大尊活佛杵着,也只能叮嘱两句便走了。
温青珩候在一旁,早有一堆话等着念兮。
可念兮还没有从遇到裴俭,以及裴俭与顾辞要好这件事上缓过劲,无法集中精神,话也说得心不在焉。温青珩问急了,她便推说头疼,领着两个侍女回房去了。
温青珩拿妹妹没办法,于是扭身回了正院。
谁知母亲比他还有道理,“顾六郎哪里不好?论家世、论人品、论才干,满京城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个。你有什么不满意?”
“提早告诉你做什么?好叫你去拆散了去?做人家哥哥的,不盼着妹妹好,一天净添乱。”
“他骗你什么了?那还不是怕你反对破坏,我看他这是主意正,有成算。”
温青珩:......
温青珩搞不定妹妹,又说不过母亲,一家子大、小女人他都惹不起,只能把气憋在心里。
直到看见半空的烟花——
原来秦朗与他忙活半早上,又是寻位置,又是看布置,到头来是为了顾辞哄妹妹的玩意儿!
这家他是一刻也呆不下去,连夜回了国子监。
一进院子,就看到裴俭正站在院中,抬头看着东面天空的花火。
被城楼挡着,这里只能看到一小半。
要说视野,还得是他府上庭院,观赏角度绝交。他出来前,就连家里的奴仆,全都跑出来惊呼感叹。
温青珩心中直骂顾辞阴险。
院内四处皆暗,只有天上点点星子,以及半天烟火。温青珩不见秦朗人影,朝裴俭点点头,打算回房去,眼不见为净。
才迈上台阶,一向冷淡寡言的裴俭忽然问他,“这么晚,怎么过来了?”
温青珩一愣。
住进来快两月,他与裴俭不算熟识。裴俭不像秦朗咋咋呼呼,也不像顾辞开朗健谈,总是冷淡沉静,似皑皑白雪般皎洁清冷,散发着生人勿进的强势气场。
方才见裴俭院中独立,半天烟火照在他额面之上,如霜落眉宇,暗影浓重。他未曾一语,却满身落拓。
温青珩不敢打扰。
他一向仰慕裴俭才华,心中一早存在亲近。今见裴俭问询,自是言而不尽。
何况他本就心中苦闷。
“还不是因为我家妹妹。”温青珩立时转身,与裴俭站在一处,苦涩道,“今日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我那妹妹是被顾辞迷了心窍。”
“我科考应试,她自去求签罢了,偏要约顾辞同行,这可不是扎我的心?”
“最气人的便是我母亲,我与她说顾辞的恶性,她老人家是半句不听,倒处处为顾辞说话。”
“还有这漫天烟火,也是顾辞特意为我妹妹准备!我出门时,她正坐在廊下看得起劲!”
温青珩满心愁苦,忧心自家水灵灵的白菜,却没注意身旁人愈发冷淡的神色。
“青野瞒着你虽不对,但看他对令妹,倒是真心。”裴俭一大半身子都隐在暗夜里,声音清淡,如冷玉击罄。
“谁会不喜欢我妹妹!”温青珩理直气壮。
只要一想起他和秦朗还曾打趣过顾辞的“小表妹”,心里就呕的要死。
“顾辞明知我是念儿的兄长,还在我面前说那些浑话,品性下作!”
念儿还小,臭男人们都去死!
裴俭淡声道,“我看温姑娘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你若觉得不妥,不如再劝劝。”
温清珩苦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我这妹妹打小主意就正。”
裴俭目视前方,“那不如寻个你认为秉性端方之人,侧面引导令妹。”
温清珩眼睛一亮,随后又犯难,“这主意倒不错,可是请谁合适呢?”
裴俭:“令尊如何?温司业博物君子,又是温姑娘的父亲......”
温清珩摇头,“不成不成,我爹更拿念儿没办法。”
裴俭不再说话,仰头看向半空,烟火盛大绚烂。
温清珩后知后觉有些不好意思。他朝裴俭倒了一晚上苦水,裴俭非但不厌烦,还跟着出主意,可他却还挑三拣四。
万事不论,裴俭当真是个外冷内热的好人!
顾辞虽是他好友,却难得一点不偏颇。
足见人品之高。
这般想着,他忽然灵机一动,“时章,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去我家劝劝我妹妹?”
......
念兮昨晚上看了半夜的烟火,今早起的就有些晚了。
好在李氏疼她,又说十五、六岁正是贪睡的年纪,并不拘泥礼节,并不要求时时晨昏定省。
念兮晨起梳妆,戴耳坠时想起昨日顾辞那一大匣子首饰,便吩咐杏月,“叫门房套车,等会儿咱们去珍宝阁。”
经营着浆水摊,她如今手上也有些闲钱,自然不肯亏待自己。
可还没等她出门,迎面却被兄长拦下。
更加出乎她意料的是与兄长同行之人,居然是裴俭!
真是活见鬼。
念兮收回目光,问道,“哥哥这时不在国子监进学,怎么忽然回来了?”
温清珩摆手,“这不重要。”
多亏了裴俭,在国子监素有名望,他们才能在进学日出来。
不过妹妹当然不用知道这些。
裴俭好心,应了他的请,估计也是见他愁眉不展,才提议,“既是要劝,还是尽早为上。青野已经上任当值了。”
温清珩立时心中一凛。
他险些忘了这点——
国子监十日休一,他出不去,顾辞可是随时都能进出温府!
母亲对此事乐见其成,父亲拗不过母亲和妹妹!
“昨日我同你说的那些,你可想明白了?”温清珩当即拉过妹妹,苦口婆心,“哥哥都是为了你好。”
念兮再想不到,大哥学都不上,居然是为了顾辞!
她克制着不叫视线朝裴俭那边看去,无奈道,“哥哥,你这是偏见。”
温清珩叹气:“你这是被顾辞美色迷了心智!”
念兮:......
“我知道你喜欢俊俏儿郎。哥哥跟你说,京中出色的郎君有很多。”
温清珩认定念兮是被美色所迷,“指着身后的裴俭,远的不说,与哥哥同住的裴郎君,样貌气度,一点也不比顾辞差!”
念兮:......
哥哥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顾辞武举中了魁首。
与此同时,边关也传来捷报——
镇国公顾承业率军跨过燕山,大败北梁,歼灭敌军数万,夺取牲畜数十万头,攻占高阙。
陛下赏赐加封,镇国公府一门双爵,权势煊赫,一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顾氏大摆筵席,温家也收到了请帖。
而念兮的请帖,则要更早一些。且是京城独一份,由顾辞亲自下帖。
“后日你能不能晚些时辰再走?”
顾辞已经授官,北城兵马司正六品指挥,不日便要上任。
念兮立在廊下,摇头道,“那日父亲有文人雅集,我与阿娘同往顾府庆贺。至于什么时候归家,得由阿娘决断。”
顾辞闻言有些失望。
可念兮的话在情理之中,他正要说些什么囫囵过去,念兮却朝他眨眼:
“难不成是有什么惊喜?”
心事被猜中,顾辞也不否认,笑容带些羞赧,“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
念兮并不去问惊喜是什么,而是笑弯了眼睛,软声道,“肯定喜欢。”
“那日我尽量与阿娘多坐一会儿,晚些走。”
顾辞的脸更热,“后日国子监休沐,我要好的同窗都会来。”
在那双水润杏眸的注视下,他心跳更快。羞涩之下,话也不觉多起来,“有一个是我从小一道长大的兄弟。对了,那匹踏雪便是他的马,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谢他。”
念兮对顾辞的同窗、兄弟没什么兴趣,只是顺着他的话问,“我以为踏雪是你的马。”
“我倒是有几匹好马,都是烈马,并不适合初学者。”顾辞生怕念兮误会他吝啬,“踏雪温顺难得,也是我那兄弟的心头好。”
“岂不是夺人所爱?”
“我们情同手足,他且不会计较。”顾辞解释,“我兄弟最重感情,又极有才华......算了,不说他了。”
顾辞忽然有了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危机感。
平日里与念兮交谈,她谈吐不俗,雅致有章,想来受温司业和温清珩影响不小。
她父兄皆是文人,他却是武将。
若是念兮先遇到裴俭,会不会......
念兮喜欢俊俏的郎君,裴俭的样貌气度同样出色!
顾辞一向不是妄自菲薄之人,可不得不承认,他今日的成就与瞩目,离不开父兄和镇国公府的光环。
但是裴俭全是靠自己一点一滴打拼。
即便用最严苛的目光去审视,裴俭与他,似乎更胜一筹。
他忽然不想要念兮与裴俭相识。
顾辞不知道,真心喜欢一个人时,往往带着占有,掠夺和患得患失。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生出这样荒唐的念头,生怕念兮会对好兄弟感兴趣。
可念兮全都知道。
感情中的酸涩和难以启齿的私心,她都尝过。
念兮只觉得这样的顾辞很可爱,“那等我骑术再好一些,便骑你的烈马。”
她的话很好地安抚了顾辞的情绪。
他感觉念兮就像是上天赐给他的珍宝,知他懂他,叫他沉迷不已。
顾辞重重点头,笑容明亮又干净,“我的马任你挑。”
......
顾辞这些日子的心情,是肉眼可见亢奋与浮躁。
裴俭见了便觉得碍眼。
在他整日为镇国公祸事奔波时,顾辞简直算是没心没肺,“你明日来我府上前,替我去珍宝阁取一套头面首饰。”
“没空。”
裴俭毫不犹豫拒绝。
顾辞像是没看到他的冷脸,自顾自道,“取的时候记得重点看一下簪子和掩鬓,我叫他们重新的。”
顾辞一早便在珍宝阁订了套首饰。
宴会前几日,珍宝阁的掌柜亲自将妆奁送到镇国公府,足见其贵重。
念兮喜欢这些精致的小玩意。
那日他亲自替她戴上宝石手镯,只觉得心快要从嗓子里跳出来。那般细白如凝脂的腕子,天生便要金珠玉器来配。
可云形掩鬓和风鸟花卉簪却有瑕疵,顾辞当即便叫掌柜拿回去修补。
“叫旁人我不放心,这是我目前的头等大事。”顾辞伸手拍了拍裴俭的肩膀,凑到他耳边,“我打算明日与她表明心意。”
“你且要仔细验看。”
裴俭:“......”
顾辞灿若星辰的眉眼就在眼前,尚未沾染顾氏遭难时的苦痛,决绝与狠戾。
明亮又耀眼。
算了。
随他高兴吧。
可等第二日,珍宝阁掌柜小心翼翼从暗柜中取出一个描金绣凤镶珠嵌玉的妆匣时,裴俭的额角狠狠跳了两下。
他深刻反思自己,明知顾辞病得不轻,当时为什么不扭头就走?
而不是站在这里,听掌柜眉飞色舞,讲掩鬓的配色与一百零八种用法。
顾辞这是遇上什么女饕餮?
这一个半身长的大妆奁,怕不是把珍宝阁都要搬空了。
想到顾辞才见那小表妹一面,便开口向他讨要踏雪。
裴俭愈发沉默。
珍宝阁的掌柜姓易,原本正口沫横飞地介绍珍宝,可在裴俭愈发冷淡严肃的气势下,渐渐消声。小心翼翼问道:
“您要自提,还是给您送到府上?”
裴俭看着身旁小半身高的妆匣,沉吟片刻后道,“交给我。”
先前他一心扑在大业上,事务繁忙,且对于男女感情,他只觉得麻烦,浪费时间。
如今回想,竟是对顾辞的心上人一无所知。
今日倒正好一见。
裴俭来时骑马,可妆奁太大,难以骑行,只能又叫府里的马车过来。一来二去,便耽搁了功夫。
念兮倒是起了个大早。
她一早梳妆打扮,换了身浅水蓝束腰云锻裙,银沙腰带飘逸,衬得腰肢纤细一握。
腕上戴了顾辞送的那只宝石手镯,与母亲一同赴宴。
温远桥今日有文人雅集,温青珩一早也出门去了,据说是与同窗相约,晚些时候也会去顾府。
念兮并未在意。
自重生回来,她鲜少与哥哥谈论关于国子监的事。哥哥的同窗好友,她都避之不及。
镇国公府位于城西。
西贵东富,即便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聚集之地,顾氏府邸依旧占了整整一条街巷。
可即便如此,顾府门前仍是车马填门,堵了水泄不通。
温府的马车是顾辞亲自迎进去的。
他当真会讨长辈欢心。
对着温夫人李氏,殷勤又不缺教养,一路介绍公府景致,又是打帘又是引见,人又十分规矩,眼风都未朝李氏身后的念兮扫过半分。
行到正院,已把李氏哄得心花怒放。
镇国公夫人王氏更是亲自出门迎接,挽着李氏的手往里走。
前来道贺哪个不是人精?
只看王夫人和顾辞形容,这般将李氏奉为座上宾,就能猜出八分用意。纷纷投其所好,转而恭维李氏。
谁又不喜欢被人奉承?
眼看满屋子的女眷围着阿娘夸赞,念兮撇头看向顾辞。
顾辞学着念兮以往的模样朝她眨眨眼,比了个手势,率先走出正房。
念兮看了眼周围,贵妇人们都很贴心地装作谈兴正浓的样子,谁都没有往这边瞧。
她轻笑了声,也悄悄提裙跟了出去。
曲水江畔。
王慕宜牵着念兮,一径说着话。
“前些日子到府上瞧你,总见你病恹恹的没精神。我娘怕我扰了你养病,今日总算是大好了。”
念兮轻笑,“多谢姨母,表姐惦念。”
念兮口中的姨母便是广平侯夫人。姨母与她阿娘皆出自陇西李氏。当年姨母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广平侯世子,她阿娘却一眼相中了姿容俊雅的新科探花温远桥。
外祖父李公赏识父亲才情,尽管温氏家薄,依旧将阿娘嫁了去。
这些年父亲一直外任,直到最近,才好不容易调回京城,在国子监任从四品的闲职。
“亲姊妹间,再别说这些外道的话。”
王慕宜是个擎天架海的性子,一身绯色穿花云锦,发髻高束,颇有些女中豪杰的意味,说的却尽是些小儿女的话:
“今日来的这些郎君,我尽打听过了,家世门第都不差。你若瞧着哪个称意,只别一味害臊。”
她已许了人家,正是门当户对的平阳侯府世子。今日曲水出游,便是为表妹的终身。
温姨夫很有些文人的酸性,王慕宜瞧着表妹玉净花明,楚楚动人,只怕她也同姨夫一般清高古板,那可就辜负了她娘的一番苦心。
谁知念兮却问,“女子若是太主动,会不会叫人瞧不起?”
王慕宜心中一喜,急忙道,“哪里会!你瞧见前面那棵柳树下的女子没?
她是兵部尚书之女,名唤许宛歆。从前跟裴家大郎订过亲,后来亲事虽退了,可她却对裴俭一片痴心,满京皆知。咱们都觉得她特别勇敢。”
念兮还是头一次从旁观者的角度听裴俭与许表妹的故事。
前世她去了崇明楼,通过哥哥认识了裴俭,自以为两情相悦,满心欢喜。
从来没有人在她面前说起过许宛歆。
原来前世变着花样骂许宛歆的慕表姐,在最开始,是用这样欣赏、赞许的目光看她。
“不过许宛歆眼光不行。”
王慕宜边说边摇头,“裴俭除了那张脸,性格实在太差。对着一众小姐从没什么好脸色,活像人人都觊觎他美色似的。也不知道大家都看上他什么?”
念兮一哂,还有些说不清的别扭尴尬。
同时又有些好奇,这一世没有她,裴俭与许表妹能不能终成眷属?
不过她很快调整好心态,她不该对裴俭的事好奇。
这个人已经与她无关。
扬了扬下巴,对着不远处官道上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男子,问道,“那位郎君是谁?”
怎生从未见过?
王慕宜顺着念兮的目光看去,随即笑开,“你说顾辞?镇国公府上的小将军,父兄皆在边关镇守,唯独他留在京里读书。”
“京中的小姐们,醒着梦着惦记他的人可不少。”
顾辞一身劲装,腰上佩一柄宝剑。皮革腰带衬着劲瘦腰肢,修长双腿夹着马腹,眼尾微微上挑,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被一群人簇在中心谈笑。
银鞍白马,意气风发。
当真出色。
瞧见对面的男子回看过来,念兮收回视线,淡淡道,“是吗?”
虽然她很想要找一个男人谈谈感情,可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十五岁。
作为一个二十八岁的中年贵妇,若是生育得早,她的孩儿大约也在这群人里面玩耍。
念兮很难说服自己,去毫无芥蒂地与这些郎君相处。
然而她不行,有人却能轻易帮她办到。
所谓曲水游春,与平日里的宴席也没什么两样,吟诗作画,扑蝶赏花,或是放飞纸鸢,游船赏景......差别不过是这一日,长辈们会相对宽和,对郎君小姐们少一些男女大防的限制。
念兮在慕表姐的介绍下,结识了一众小姐。
这里面的大部分人,将来都嫁得名门。念兮前世同她们打过不少交道,连带着各人的习性喜恶都知之甚清,交谈时更驾轻就熟。
叫在场的贵女感到既亲切又好奇。
众人先前还觉得念兮家世低微,后面便只觉得她可亲可爱。
“她外祖可是陇西李氏,真正的高门望族。这样的人家,女儿怎生会差?”
“那一管吴侬软语,原先只当是个娇滴滴的性子,谁知却是难得大气,再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这时有人酸溜溜道:“方才她一来,有不少郎君偷偷看她。”
此言一出,众女默然。
只因念兮实在生得出色。
眉若远山黛,眼如秋波横,皮肤细腻如玉,明眸顾盼生辉,流转间便带出一段清艳绝尘。
偏生眉宇间还藏着一缕似有还无的愁。
诱人遐思,惹人怜爱。
方才她一来,整个曲水都有片刻的安静。
只怪女娲娘娘捏人时偏私,将天地精华独独给了念兮一个。
此时又有人打趣,“我原先只当满京城里只许姐姐生得绝色,如今温家小姐一来,倒是难分伯仲了。”
许宛歆正在煮茶,闻言笑容一滞。不过很快遮掩过去,手下动作不停,声音轻柔,“我资质粗陋,自是比不上温家妹妹。”
这些话念兮全然不知。
方才与众女闲话,即便那些人日后都是优雅端庄的贵妇人,可此时此刻,尚且稚嫩青葱。便是彼此间言语争锋,也都是小女儿的娇俏与天真。
如同带着花露的玫瑰,有着蓬勃的妩媚。
念兮莫名其妙的被感染,迅速地融入其中,变成真正的十五岁姑娘。
春光明媚,年华正好。
她忽然来了兴致,拉着慕表姐与她一起放纸鸢。
可纸鸢太大,便是加上杏月和春桃两个丫鬟,四个人折腾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将风筝放起来。
念兮倒不觉沮丧,明艳的脸庞一片轻松肆意。她取帕子擦汗,举目时正巧与一双深邃凤眸撞上。
是先前那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郎君,顾辞。
念兮不闪不避,轻柔一笑。
青年怔愣一下,片刻后抬步过来。
“需要帮忙吗?”
那声音清朗,逆着光,春日暖阳柔柔拢在他周身,笑起来格外灿烂耀眼。
念兮心头莫名浮上一句——
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
“小姐,这已经是府里最细纺纱做的里衣。”
可念兮总觉得身上的亵衣粗硬刺挠,磨得她肉疼。
重活一世,连带这身皮肉都矜贵起来。
上辈子她是丞相夫人,里衣用的是最上等的葛纱料,轻薄如云冬暖夏凉,一匹足值千金。
而今,她是待字闺中的少女。
那晚她中毒呕血,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当年的闺房中醒来!
念兮记得,十五岁这年,爹爹高升,调任京官,她随全家进京,因水土不服,接连病了许久。
浑浑噩噩过了半个月,她才终于接受了从二十八岁回到十五岁的事实。
是的,她重生了。
在没遇到裴俭的时候。
“妹妹当真不同我去论经大典?”
门外,兄长温清珩隔窗问道。
三月三,上巳节。
崇明楼设论经大会,广邀文人才子吟诗濡墨,谈经论道,烹泉煮茗。
温清珩已进了国子监读书,今日雅集,同窗太半都会去崇明楼论经。妹妹自幼受父兄熏陶,从前最爱这样的文人盛会。
念兮正在梳头,闻言叫侍女将窗户撑开,“哥哥忘了,前儿我已应了慕表姐的约,今日原是要去曲水游春。”
温清珩当然记得。
不过是不死心,想要再问问妹妹罢了。
眼见念兮一身银纹百褶如意月裙,簪花挽髻。春光在她周身拢了薄薄一层光晕,肌肤剔透似玉,娇憨婉约,绝不是与他出行的男子装扮,只能悻悻道:
“你病了这一个月,出去散一散也好。”
兄妹两人隔着窗说话,随意又自然。
温家人口简单,温氏夫妻鹣鲽情深,婚后育下一儿一女。温清珩素来疼爱妹妹,旁的少年只恨弟弟妹妹恼人,他却不同,自幼便爱带着粉雕玉琢的念兮玩。
念兮假装没看到兄长的失落,仰起脸笑,“哥哥今日也要好生表现。”
重生一次,她当然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
上一世她去了崇明楼,遇到了在论经大典上一鸣惊人的裴俭。
她头一次见到那般沉稳内敛,英姿隽迈的少年,论经坛上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不免少女心动,就此沦陷。
可她以为的情投意合,却不过是对方的将就。
对于裴俭,她热烈过,努力过,挣扎过。
拼尽全力也无法抵抗逐渐暗沉的爱意,从笃定到犹疑,直到消磨殆尽。
这一世,她不会再重蹈覆辙。
温清珩却不知她心中所想,反而忧心忡忡,“去了曲水,记得紧跟着慕表妹。若是......遇上什么獐头鼠目的后生,切莫与他好脸色。”
上巳节,京里年青男子一半去了崇明楼论经,剩下的多半就在曲水池畔,且多是京中纨绔、贵胄子弟。
在温清珩看来,叫如花似玉的妹妹独个曲水游春,实在不甚妥当。
“哥哥放心。”念兮轻柔浅笑,一双黑眸满是乖巧温柔。
前世循规蹈矩,念兮做了十年的裴夫人,只觉得身心枯萎。
她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尝到情爱的滋味。
如今她十五岁。
尚未婚配,年华正好。
她当然要结识更好的儿郎,享尽被爱的滋味。
这一回,她要让自己快活。
......
国子监
裴俭天色未亮时起身,点灯坐在桌案旁读书。
这些年案牍劳形,忙于政务,学问上他早已生疏。好在不久后的殿试考题他仍旧记得,再来一次,蟾宫折桂于他不是难事。
只是时间太久远,他都快忘了在国子监读书的日子。
那时从宫里出来,府里的下人告诉他夫人重病,尚未到家,又有下人来报,夫人已经过世。
裴俭坐在马车上,刹那心口像被重锤碾过,既惊且怒,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躺在国子监的屋舍内。
重生于他,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过去的他,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可每日疲于公务,扳倒了一个又一个政敌,一刻也不能松懈。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生,却多出十几年的经验。只要他入仕,便能更快、更狠地打压对手,站上高峰,大权独揽。
是以,他很快冷静接受了现实。
等外面天光大亮时,裴俭放下书简,打开门,迎面遇上准备回房的顾辞。
国子监每旬放一天假,其余时间,所有监生必须住在校舍。一个院子四间房舍,顾辞就住在裴俭隔壁。
校舍简陋,洗漱都在院子的盥洗房。顾辞便是刚洗漱完。
“时章,你真不去曲水?”顾辞朝他挤眉弄眼,“听说你那表妹今日也去。”
两人自小一同长大。
裴俭父母过世后,顾辞的母亲王夫人对他照顾良多。顾辞父兄常年镇守边关,裴俭与顾辞比之亲兄弟也不差什么。
“嗯。”裴俭应声。
顾辞早习惯了裴俭寡言的性子。他好武不好文,万不会去崇明楼论经,“你放心,你的表妹就是我的表妹,绝不会叫哪个不长眼的登徒子觊觎了她去。”
曲水流觞,多地是男女定情的佳话。
“不用。”裴俭直接拒绝。
他对许表妹并无男女之情。重生的这些日子,他多出了许多时间,心中只反复想着一件事——
温念兮为何要与他和离?
他与温念兮相识近十三年,做了十年的夫妻。他自认给了她最好的生活,奴仆环绕,锦衣玉食。
可女子总是贪心。
要了利禄尊位,又要夫君体贴。
裴俭不觉蹙眉。
肩头却忽然被人锤了他一拳
顾辞扬声问,“想什么呢?摔了一跤后就奇奇怪怪的。”
不知为何,顾辞总觉得这两日裴俭身上多了一种说不清的威严气场。
裴俭收回神,不动声色,“院子其他两个人呢?”
“秦朗估计还没起,新来的那个温清珩......好像回去接他弟弟?据说他弟弟也想去论经大典。”
裴俭与顾辞皆是爽朗清举,俊美风姿的出色儿郎,今年十九,早惹得京中不少小娘子芳心暗许,他二人倒是洁身自好。不过顾辞开朗,裴俭更为沉稳。
直到此刻,裴俭才记起一件重要的小事——温清珩带来的所谓弟弟,便是温念兮。
很快,他们将第一次相遇。
裴俭面无表情往外走。
未来的路,早在重生回来的第一天,他已经规划清晰。
念兮不是一个称职的丞相夫人。而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不想再为女人去浪费精力。
念兮,她必须先学会懂事。
站在崇明楼上,裴俭仍下意识寻找那抹熟悉窈窕的倩影。
然而念兮,始终没来。
念兮和顾辞进完香,相携去后山游玩,裴俭没有再跟着。
等他们走后,他独自走进太清宫正殿,召来方才的道童问话。
“善信想要灵符?”
道童神色恭谨,在前方带路,领着裴俭往侧殿去,“这灵符是真人亲画,又在三清天尊前供奉过。善信需添些香火,四十九天后来取。”
裴俭顿住脚步,“立时没有吗?我可以多添香火。”
他神色冷郁,下颚紧绷,浑身都散发着威压,皱眉盯着面前道童。
小道童被他看得后背发凉,哆哆嗦嗦解释,“不,不行。这灵符是观主张真人亲画,还需,需要供奉四十九日,才灵验。现在,没有。”
所以,前世他弄丢的,不止是一张符纸,还有他不知道的心意。
裴俭收回视线,冷淡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小道童直到他走远,确定不会再回来,才敢拉着师兄抱怨,“太吓人了,那个人长得那么好看,可盯着你看时,像是要吃人。”
师兄见师弟当真吓得不轻,安慰道,“那位善信可能遇到了什么不顺心,好了,别多想了,今日人多,快去忙吧。”
小道童撇了撇嘴。
他没跟师兄说,方才那男子站在殿外,盯着一位女善信看了许久,他全都看在眼里。
那位女善信人长得特别美,性格又温柔。他虽是出家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可再怎么样,人家女善信身边都有一位男善信了,同样玉树临风,气派不凡,两个人站在一处特别般配。
小道童偷偷想,换做他是那位女善信,他也不选刚才那个凶人!
......
顾辞送念兮回家。
一路上他都走的很慢。他希望能跟念兮呆在一起久一点,再久一点。
可再长的路也有尽头。
到了仪桥街温府门口,顾辞没话找话,“腿还疼不疼?”
念兮今天到底是骑了马。不过不是踏雪,而是顾辞的马。顾辞见她纠结害怕又向往,便牵着马缰,带她走了一圈。
念兮摇头,“不疼。”
“那......你想吃什么?午膳见你吃得不多,我去如意斋给你带品老鸭汤盅怎么样?”
“不用,家里有晚膳。”
“那你明日想吃什么,我下值后给你带?”
念兮无奈一笑。
其实在外面一天,她已经有些倦了。可顾辞不一样,他有使不完的气力,热烈,躁动,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强烈的,鲜活的炙热气息。
那是一种念兮无法抗拒的,年青蓬勃的力量。
于是她对顾辞勾勾手指,小声道,“跟我来。”
顾辞被她带到温府开在左侧的一个角门。守门的李婆子见到自家大小姐,忙不迭将门打开。
念兮指着顾辞,对王婆子道,“以后他若来,你只管去后院寻我。”
这阵子顾辞来的勤,王婆子一个粗使婆子,也知道这是温府的未来姑爷。小年轻正在热头上,想偷偷见一面,这也没什么。
是以王婆子忙不迭的应下。
顾辞不明就里,直到念兮引着他进去。见门内是个不大的花园,走过花园,是进内院的垂花门,他才明白念兮的意思。
“我哥哥定然回来了。”
念兮打趣道,“他若见到你,晚饭怕都进不香,好歹先放过他,叫他过了明日殿试这一关罢。”
“往后你若有什么话,就在此处花园里等我。王婆子的小女儿在我房里当值,不碍地。”
顾辞感觉这一天美好得像是梦境。
他张了张嘴正要说话,念兮抢先道,“今日不许!”
顾辞一楞。
念兮笑着再次开口,声音软糯糯,带着少女的娇俏与柔软,“我脚都走痛了,要回去歇着。”
念兮在同他撒娇。
顾辞此刻除了傻笑点头,再给不出别的反应。
他一直觉得自己喜欢念兮,要比念兮喜欢自己多得多。
念兮大方、温柔,体贴、漂亮,在这一段关系里游刃有余,很多时候顾辞都觉得即便她身边的人不是他,对念兮来说也是一样。
她总是淡淡的。
但这并没有什么好抱怨。
他是男子,付出多一些,也是应该,感情本就不是什么公平的事情。
念兮的回应,每一次都是惊喜。叫他细细品味,感动不已。
顾辞上前一步,拾起念兮的手轻握在掌心,一双凤目亮得耀眼,“你先进去,等你走了我便走。”
念兮笑了一下,带着两个侍女朝内院走去。走到垂花门口回头,顾辞果真还站在原地,见她回头,伸手猛挥几下,露出一排白牙,念兮也跟着一起笑。又看了他几眼,这才进了内院。
梳洗后换身了家常半旧的衣裙,念兮去了正院请安。
李氏看着女儿瓷白如玉的小脸,笑问道,“今天玩得可好?”
念兮诚实点头。与顾辞在一起,她有种自由舒服的感觉,很放松,很愉快。
李氏笑容加深,“那你喜欢顾家六郎吗?”
念兮隐约猜到阿娘用意,迟疑地点点头。
李氏不再兜圈子,笑道,“我已与王夫人通过气,只等镇国公来信后,他们家便上门提亲!”
“我素日里还担心他家是武将,怕日后会上战场,可王夫人说了,他家已有三个男人在北境,他家小六这辈子决计不会上前线。”
李氏笑叹,“阿娘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想你能嫁个好人家。顾家虽是高门,可我冷眼瞧着,顾辞不是那等日日眠花卧柳的膏粱子弟。且能看出,他对你是一片真心......”
李氏对于顾辞与这门亲事,是越看越满意,可念兮的心,却慢慢沉下去。
婚姻——
对这世上的女子来说,是保障、是承诺,是相守相许。
可于她来说,却是枷锁,是囚笼,是唯恐避之不及。
她只想享受当下,从没考虑过将来。
这些日子她过得太快乐,完全沉浸在顾辞给予的爱里,以至于忘记了这件事的前提,是父母的默许,和俗事的规则。
重生对于念兮来说,就像是一场美梦,叫她可以幻想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所以她放纵,甚至放肆。
因为在潜意识里,她并不相信生命还有第二次机会。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享受当下,就是不想给这个梦留下遗憾。
可母亲的话就像一记警钟,叫她明白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而落地的,所作所为要付出责任。
要嫁给顾辞吗?
念兮在心里摇摇头。
如果她只是个刚及笄的少女,她会考虑同顾辞天长地久的在一起,企盼白头到老的美满。
可她经历过一段相顾无言的婚姻,那时的她比现在更热烈,更执着,结局却叫人无比失望。
念兮不肯相信一段爱能维系到天荒地老,她惧怕再次走近那座四四方方的囚牢,戴上名为妻子的枷锁。
她喜欢顾辞,但她更爱自己。
她知道这样的想法惊世骇俗,可现阶段,念兮不能接受与任何人缔结鸳盟。
“阿娘,其实我......”
念兮正想编个理由搪塞,丫鬟樱果悄悄掀帘进来,朝她使眼色。
樱果的娘便是守角门的王婆子。
念兮不由蹙眉,不是与顾辞说好叫他今日不要来寻她?
“阿娘,我忽然想起来我今日去三清宫特意为您请的碧玺珠没拿,等我回去拿来。”
说完就要走。
李氏不疑有他,在身后笑骂道,“你打量我傻呢,一到正事你便打岔,取了珠子便给我回来。”
念兮匆匆出了正院,心里一片乱麻。
她后悔不该与顾辞那般亲近。
心下一时踌躇难定。
谁知走到小花园,等在此处的人,根本就不是顾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