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李承乾李世民的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小说阅读

李承乾李世民的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小说阅读

哈李路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听到了房玄龄的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几个人进来就黑着脸。他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五味杂陈。对世家开刀,这是一个多么沉重又敏感的话题。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想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是不敢吗?当然不是。真实的原因是不能啊!世家子弟掌握着书籍,那是知识的宝库,在这个文化传承有限的时代,书籍就意味着智慧和力量。朝廷想要治理天下,第一时间就要依靠世家子弟来帮忙。杀人或许容易,可一旦肆意杀戮,后果不堪设想。当朝堂因杀戮而空虚,朝政必然荒废,而世家在一旁冷眼旁观,王朝的颠覆就如同大厦将倾,只是一瞬间的事。这还只是一个原因。皇帝的政令往往只在长安城等有限的区域有用,很难真正落实到地方。地方都被各种各样的小世家把控着,他们负责向百姓宣传朝廷的政令。...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2-07 18: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李承乾李世民的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到了房玄龄的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几个人进来就黑着脸。他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五味杂陈。对世家开刀,这是一个多么沉重又敏感的话题。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想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是不敢吗?当然不是。真实的原因是不能啊!世家子弟掌握着书籍,那是知识的宝库,在这个文化传承有限的时代,书籍就意味着智慧和力量。朝廷想要治理天下,第一时间就要依靠世家子弟来帮忙。杀人或许容易,可一旦肆意杀戮,后果不堪设想。当朝堂因杀戮而空虚,朝政必然荒废,而世家在一旁冷眼旁观,王朝的颠覆就如同大厦将倾,只是一瞬间的事。这还只是一个原因。皇帝的政令往往只在长安城等有限的区域有用,很难真正落实到地方。地方都被各种各样的小世家把控着,他们负责向百姓宣传朝廷的政令。...

《李承乾李世民的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听到了房玄龄的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几个人进来就黑着脸。

他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五味杂陈。对世家开刀,这是一个多么沉重又敏感的话题。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想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是不敢吗?当然不是。

真实的原因是不能啊!

世家子弟掌握着书籍,那是知识的宝库,在这个文化传承有限的时代,书籍就意味着智慧和力量。

朝廷想要治理天下,第一时间就要依靠世家子弟来帮忙。

杀人或许容易,可一旦肆意杀戮,后果不堪设想。

当朝堂因杀戮而空虚,朝政必然荒废,而世家在一旁冷眼旁观,王朝的颠覆就如同大厦将倾,只是一瞬间的事。

这还只是一个原因。皇帝的政令往往只在长安城等有限的区域有用,很难真正落实到地方。地方都被各种各样的小世家把控着,他们负责向百姓宣传朝廷的政令。

在这个时代,治理朝政需要世家的协助,救灾需要他们的资源,选拔官员绕不开他们的举荐,纳税也需要他们的配合。

一旦处理不好皇权与世家的关系,一个偌大王朝的覆灭就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想到这儿,就连一直英明神武的李世民都开始头疼不已,他用手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那阵阵胀痛。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杀了多少人?”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今天但凡参与谋逆的都被太子殿下给杀了,当即推出太极殿,在午门斩首,这些人各大世家都有。”

房玄龄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至于剩下的人……臣也不知道。”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的愁容。

李世民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倒在座位上,眼中满是绝望,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是我,是我没有教导好承乾,没告诉他怎么当好一个皇帝。”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充满了自责。

“看来我大唐也要步隋朝的后尘,二世而亡。我李家与世家的恩怨如今看来已经不死不休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明日你们随朕上殿,我李唐就算要亡,也绝不能亡在承乾手里,让他背上和隋炀帝一样的万世骂名。

就让我李世民,来承担这亡国的罪孽吧!”

李世民目露精光,那光芒如同当年他身为天策上将时一般意气风发。

哪怕到了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责任感,那是一种王者的担当。

“陛下!”房玄龄等人再也忍不住。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中闪着泪花,那是对李世民的敬佩,也是对大唐命运的担忧。

巳时,赶去上朝的大臣们一个个朝着皇宫门口赶来。

与昨日不同,今天的官员队伍里出现了很多生面孔。

他们身着各种品级的官服,崭新而整洁。这些年轻官员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年轻,朝气蓬勃。

他们的脸庞如同初升的太阳般充满活力,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与朝堂上那些历经沧桑的老臣相比,他们就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这古老而沉闷的官场。

就连房玄龄这把老骨头坐在马车上,看向外面这些年轻的官员,都感觉自己似乎年轻了一些。

那充满活力的氛围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他暂时忘却了朝堂的阴霾。


身旁的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旗面上的图案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随着风舞动,似在为这即将到来的荣华而欢呼。

齐先生心里乐开了花,暗自思忖:“我齐某一生漂泊,如今终于要飞黄腾达了,我要让世人都知道我的能耐。”

李承乾看着齐先生那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齐先生不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气中缓缓传开。

李承乾心中对这位先生有些无奈,但也深知他的性格。

齐先生用力地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郑重,那目光像是能穿透重重迷雾,直直地看向李承乾的内心深处。

“如果是别人,我早就走了,怎么还会留在咸阳城辅佐。”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向前迈了一小步,站得更加笔直。

“陛下你不同,你是我在大唐游历半生,遇到过最特别最特别的人,特别到好像不属于这个时代。”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离,仿佛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

周围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宛如一片钢铁森林,散发着冷峻的气息。

齐先生心中对李承乾满是敬佩,他回忆着与李承乾相处的点滴,暗自想道:“陛下心怀天下,所思所想皆是百姓,与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帝王截然不同,我定要助陛下成就一番大业。”

“你的那些奇思妙想,民生政策,前世帝王不是想不到,但他们是帝王,他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心中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哪里会真正在乎升斗小米的生死。民贵君轻放在明面上重若千金,那不过是他们用来粉饰太平、安抚民心的幌子罢了,放在私底下,在他们真正权衡利弊之时,那些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中就如同草芥,一文不值。”

齐先生语气冷淡,但眼中闪烁着愤怒与惋惜交织的光芒。

“陛下不同,陛下只要百姓好,陛下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我从未在其他帝王身上见过的品质。”

“这天下若能一直由陛下这样的人治理,百姓定能安居乐业,我定要帮陛下守住这颗赤子之心。”

李承乾没有理会齐先生的大不敬,他早已习惯了齐先生这种直来直往、毫无顾忌的说话方式。

很多时候,齐先生都是那么一副随性而为、不拘小节的样子,就像一阵自由的风,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

李承乾刚遇见齐先生的时候,那是在咸阳城的一个宁静的角落。

他正站在一群孩童中间,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夫子长袍,头戴方巾,手持书卷,一副标准的夫子打扮。

周围是简陋的房屋,墙壁上爬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孩子们的笑声却让这里充满了生机。李承乾好奇地询问他的名字,可他却紧闭双唇,无论李承乾如何追问,他就是死也不说,只是神秘地笑笑,让人摸不着头脑。

反正认识他的人一律称他齐先生,或者齐夫子。

他每日都会在咸阳城的某个角落,教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识字看书。

他教得认真,孩子们也学得投入,那朗朗的读书声仿佛是咸阳城最美妙的乐章,与周围市井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人间烟火画卷。


他的声音缓慢而低沉,却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当然也别太害怕,只要你做的事情确实有利于社稷,哪怕你是世家官员,朕也是一视同仁的。”

朝堂上的众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的身体僵硬,额头冒出冷汗,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一队又一队锦衣卫如幽灵般出去又进来,他们步伐整齐,神色冷峻。

每一次进来,都会将手中的情报放在李承乾的御案之上,然后悄然退下。

那一份份情报,仿佛是死神的判决书,让整个朝堂的气氛愈发紧张。

天色也逐渐黑了下来,夜幕笼罩着长安城。但今晚的太极殿却是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房相,你可以回去休息了,以后早上的时间一律定为巳时,大家也可以多休息一会。”

李承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程知节也可以下去了。”

“李勣,侯君集,李靖,尉迟敬德……”

一个个报到名字的官员都如蒙大赦,他们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走出了太极殿。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恼了李承乾。

“萧瑀萧大人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虽然你出身兰陵萧氏,但你没有贪污,反而还从家里拿钱接济百姓。”

李承乾看着萧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谢陛下!”

萧瑀感激涕零,他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那些报到名字走出太极殿的官员,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留在殿内的每一个人,那都是冷汗直直地在头上冒着,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那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大家都是第一次见。

他们神秘而冷酷,行动迅速而高效。此刻,他们却如同梦魇一般的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之中,那飞鱼服上的图案仿佛是恶魔的印记,让人心生恐惧。

直到不再有锦衣卫进入了,大殿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下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承乾打了个哈欠,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看了一眼还剩下的人,这些人中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官员。

他们大多不仅贪污,而且手底下都不干净,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

官职最大的是门下省侍中,崔仁师。

“全都拖下去,大牢,锦衣卫去审,审理完毕后都抄家了吧。夷三族。”

李承乾的话一出,剩下的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大多数人可都是来自世家,夷三族?这是要对世家全面开战吗?

崔仁师站了出来,他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高冠,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

对着李承乾冷笑道:“陛下,你想要将我等抄家灭族,我等无法反抗,但我等可是世家子弟,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怕是李唐皇室到你即止,步隋朝后尘。”

他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颤抖,但话语中的威胁之意却十分明显。

郑仁基出自荥阳郑氏,官至光禄寺卿。此时,他满脸愤怒,直接将头上的官帽丢在地上,然后冷哼一声,以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与天下世家为敌?”

李承乾不屑地看了下面这群衣冠禽兽一眼,眼中满是鄙夷。

“你们连何为天子都不知道,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世家很强吗?”


李世民同样坐在马车上,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到了外面这些年轻的官员。

他若有所思,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玄龄,情况好像和朕想的不一样啊?”

本来李世民还以为昨晚承乾杀了那么多官员,今天宫门外应当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老臣,一片死气沉沉,如同深秋的落叶般萧瑟。

却没想到外面竟是一片生龙活虎、生机勃发的景象。

“是啊,陛下,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年轻人来当官员,也不知道能力怎么样?”

房玄龄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新鲜面孔,眼中满是好奇。

李世民本来想说,这些人估计也就是被李承乾拉壮丁拉来的。

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又怕这话一说出口再次被打脸,于是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默默地看着。

“算了。玄龄,朕今天不露面了,还是去你家,你正好上朝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能力。”

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赌气的意味。

“我估计是比不上我的臣工的。”

听着李世民的话,房玄龄知道陛下又在和太子殿下怄气,他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太极殿内,今天的朝堂比起昨天的朝堂,显得轻松多了。

主要还是因为李承乾昨天制定的新规定——巳时上班。

巳时,也就是早上九点,这个时间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利。以往凌晨三点就要出发,在宫门口苦苦等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早上九点,这个更为人性化的上朝时间,让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也让整个朝堂的氛围少了几分压抑。

李承乾一袭红衣,身姿矫健地步入大殿,他的步伐有些散漫,却又带着一种别样的自信。

他缓缓坐上了龙椅,神色从容。

百官之首的丞相站位前,多了一个同样散漫的齐先生。

齐先生一脸疲惫,昨晚可真是给他累得够呛。几乎一晚上没睡,他都在调度各种官职,安排那些空缺的位置。

李承乾因为还没有正式登基,也就没有穿龙袍,甚至他连太子服都懒得穿,嫌那太过繁琐。

他只是随便穿了一条红色便衣就来上朝了,那身红衣显得格外耀眼,如同火焰一般。

“诸位臣工,朕今天有些事情要宣布。”

李承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洪亮。

“各位不必疑惑,你们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今天没来的官员,以后也都不会再来了,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面孔,就是用来替代他们的。”

他的话语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不过因为五成都是李承乾提拔的年轻官员,这些年轻人们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所以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风波。

“从今天开始,到后面三年,上朝的模式改一改,朕不需要你们反驳我,你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朕下命令,你们完成就行了,当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上奏提出来。”

李承乾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下面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出来反驳。就连一向直言敢谏的魏征都没有说话,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其他官员见此情形,自然也不会有其他人跳出来。

“我等领旨。”

年轻官员们带头领旨意,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充满了朝气。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我这里确实有一份先帝的遗旨,此份旨意是当时陛下亲手交给我和魏王殿下的,这里还请魏王殿下作证!”

李泰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兴奋地点了点头,急忙说道:“没错,我作证,这份遗旨确实是父皇给我和长孙大人的,里面有两份遗诏,按照父皇的临终遗言,一份是废太子诏书,另一份是确立后世之君的诏书!”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百官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他们看向长孙无忌和李泰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不像是真的。

房玄龄不动声色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遗旨的否定。与此同时,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也都敏锐地接收到了李世民传递的信号。

这意味着什么?这显然证明长孙无忌和魏王已经勾结在一起,他们正在假传圣旨,甚至现在太子殿下都有性命之忧,说不定已经遭了他们的毒手!

尉迟敬德气得满脸通红,他紧握双拳,刚想要发作,却突然感觉到李世民那如炬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自己,那眼神中充满了警告。尉迟敬德心中虽然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强忍着怒气,慢慢地退了回去,只是那愤怒的眼神依然紧紧地盯着长孙无忌和李泰。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表情,他刚刚已经迅速地扫视了一圈。

他发现,脸上带有疑惑之色的官员不足两成,而另外八成的官员都是一副胸有成竹、老神在在的模样,仿佛他们早就知道今天这场朝会会是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心中一惊,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这背后定然是世家在推波助澜。

这些世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妄图操控朝局,扶持对他们有利的皇子上位。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他再次扫了一眼还在那里得意洋洋的李泰,眼中满是失望。在他心中,李泰如此行径,已经彻底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

他暗暗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在事情失去控制的时候,直接出面,调动军队将这里的人都镇压下去,然后揭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还大唐一个清明。

“现在,我来宣读废太子诏书!”长孙无忌神色严肃,展开诏书,开始宣读起来。随着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样敲在一些大臣的心上。

等到废太子诏书宣读完毕,魏征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像一头发狂的公牛一般,猛地冲了上去,对着长孙无忌就是一脚。

这一脚又快又狠,长孙无忌猝不及防,被踢得向后退了几步。不过,他很快就被两边的党羽拦住,拉到了一旁。

魏征大声怒吼道:“长孙无忌!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这是在假传圣旨!太子殿下一向兢兢业业,为大唐尽心尽力,并无过错,陛下又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废掉一个没有犯错的太子呢?你这是在逼宫,是造反啊!你就不怕遭天谴吗?”

他的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声音在朝堂中回荡,震得众人的耳朵嗡嗡作响。

长孙无忌却并没有生气,他整了整衣衫,神色平静地看着魏征,缓缓说道:“你知道我长孙无忌做事一向公正,岂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魏大人,你先不要冲动,还请听完后继之君的诏书内容,再做决断也不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