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重男轻女?分家! 我才不受这窝囊气胡水清二丫全文免费

重男轻女?分家! 我才不受这窝囊气胡水清二丫全文免费

语乔乔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我们盖三间正屋,我们住正屋,两旁挨着建两座小巧耳房,光亮好离我们近,给晏秋星回居住;前面建一溜五间倒座房,三间是江河湖居住,由着他们吵闹也闹不到咱们;还有两间正好做客房;东边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西边建两座厢房,住人或者存放物品皆可;连带院子围墙、连廊、铺面的粗砖.....至少要有一百两吧?”水清看小说时,里面主角随随便便掏出来一张银票就是上千两上万两,怎么临到她时,一百两已是天文数字?特么的,不公平!“何首乌大概能卖到十一月,天再冷的话应该卖不成,最多两个月,大约五天卖一次,一次平均六两银子,两个月收入是七十二两银子。”范进继续算道。水清:......她觉得她又行了!不对,七十二两银子还是太少了,她得想办法套现更多。毕竟没人会嫌钱多...

主角:胡水清二丫   更新:2024-12-10 09: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胡水清二丫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男轻女?分家! 我才不受这窝囊气胡水清二丫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语乔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们盖三间正屋,我们住正屋,两旁挨着建两座小巧耳房,光亮好离我们近,给晏秋星回居住;前面建一溜五间倒座房,三间是江河湖居住,由着他们吵闹也闹不到咱们;还有两间正好做客房;东边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西边建两座厢房,住人或者存放物品皆可;连带院子围墙、连廊、铺面的粗砖.....至少要有一百两吧?”水清看小说时,里面主角随随便便掏出来一张银票就是上千两上万两,怎么临到她时,一百两已是天文数字?特么的,不公平!“何首乌大概能卖到十一月,天再冷的话应该卖不成,最多两个月,大约五天卖一次,一次平均六两银子,两个月收入是七十二两银子。”范进继续算道。水清:......她觉得她又行了!不对,七十二两银子还是太少了,她得想办法套现更多。毕竟没人会嫌钱多...

《重男轻女?分家! 我才不受这窝囊气胡水清二丫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我们盖三间正屋,我们住正屋,两旁挨着建两座小巧耳房,光亮好离我们近,给晏秋星回居住;

前面建一溜五间倒座房,三间是江河湖居住,由着他们吵闹也闹不到咱们;还有两间正好做客房;

东边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西边建两座厢房,住人或者存放物品皆可;

连带院子围墙、连廊、铺面的粗砖.....至少要有一百两吧?”

水清看小说时,里面主角随随便便掏出来一张银票就是上千两上万两,怎么临到她时,一百两已是天文数字?

特么的,不公平!

“何首乌大概能卖到十一月,天再冷的话应该卖不成,最多两个月,大约五天卖一次,一次平均六两银子,两个月收入是七十二两银子。”范进继续算道。

水清:......她觉得她又行了!

不对,七十二两银子还是太少了,她得想办法套现更多。

毕竟没人会嫌钱多,而手有余钱心不慌。

“你再想想,你这儿还有别的药材不?”

范进努力思考:“要我们这儿有,能卖的起来价,且商城里面不贵的,确实没有比何首乌更合适的;

或许,我们换别的府城卖?”

水清知道可以换别的府城药铺卖,分散开更加不惹人注目,但有一点是重中之重!

“去别的府城,路上安全不?”

“我、不确定。”范进好看的眉头皱起,略为踌躇的道:“以往游学和应试去过周边的南宁府、华宁府,只是毕竟是穷书生,想来也不会成为动手的目标。”

即使有临时起歹意的凶恶之徒,下手的合适目标也会是落单富商,而不是穷书生。

范进说的含蓄,水清倒是听懂了。

她看向儒雅温和的范进,一身文人气息,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人,再带着一批值钱药材,或者回城时候带着银子.....和肥羊也没啥子区别。

“算了,先在广宁府里面卖卖吧,后面再想想别的挣钱法子。”

范进听水清的。

儿子年岁小,女儿带出去危险,他一个人出门不怕,只担心钱没挣到,药材还没了。

水清看向范进松快的模样,脑子里有好几种挣钱的法子,但无一例外是做生意。

士农工商,历朝历代商人地位皆低下,各种重农抑商,她所属的洺朝也不例外。

商人是没法出仕的,连通婚都受影响。

他们’挖‘药材卖药材、村子里面收一点鸡头米,尚且属于“农”的范围,真要是大张旗鼓的开铺子、跨地区做买卖,那不光范进出仕的前途毁了,家里子女避免不了要受影响。

况且,范进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他更喜欢读书,也更喜欢文字方面的工作。

水清转念想到自己,她是范进的妻,两人属于捆绑关系,明面上肯定不行。

只能好好培养下一代了,看看五个孩子中有没经商天赋的.....大不了分出去,呃,她果然不是亲生母亲,心狠呀......

半夜睡在茅草屋里的水清翻来覆去,体会到不花钱的茅草屋被淘汰掉也是有原因的。

冬天不暖、夏天不凉,除了能遮风挡雨,貌似真没什么优点了。

翻着翻着,她就感觉身下一股热流涌过。

熟悉的感觉让她快速翻身而起,不惊动对面木板床上的两个女儿,悄悄往屋外走去。

三间茅草屋,一间放粮食等物品,剩余两间屋子,她和两个闺女一间,范进和三个儿子一间。


哐当

范母手上的粗陶碗落在桌子上。

咕咚

大柱二三四柱狠狠的咽了口口水。

“胡氏,不,水、水清,你有话好好说,轻易不能动刀子啊。”范母抖着声音劝道。

孙金花也反应过来,哆哆嗦嗦的劝:“弟妹,我们之前相处的十几年一向和睦,别犯傻事,中不?”

她现在一百二十个后悔,后悔让当家的出去躲躲了,本意是认为他一个大男人掺和进家事中,大丫一哭他当大伯的心软了不好办。

万万没想到一向懦弱的胡水清支棱了起来,动起了刀子。

如今可如何是好?

大丫二丫五人离的最近,见娘冲进厨房手持菜刀返回来,惊呆了。

二丫小声问:“娘,你刚刚不是说要文斗不要武斗,要做个文明人吗?”

但不得不说,她娘手持菜刀的样子好厉害!

水清打鼻子里哼出声,如果文明有用的话,谁想做个泼妇。

“娘”最小的范湖突然喊了一声。

水清朝他看去。

只见小小的娃儿轻声叮嘱:“菜刀要握稳了。”

水清顿时竖起了大拇指,这孩子,会抓重点!

大丫不放心的问:“娘,要不让我来?”

这件事因她而起,却是娘冲在最前面.....

水清摆了摆手,不在意道:“你们退下,娘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能文能武!还有,你娘我这叫文武双全!”

以往她能当女强人,重点不在‘女’,而是在‘强‘上。

能动嘴解决的事当然无需动手,但动手才能解决的事,她也不想浪费口水和他们掰扯!

“大柱、二柱,你们婶子疯了,快把她拦住!”孙金花看着举着菜刀越来越近的胡水清,惊吓连连嚷嚷道。

范大柱双眼盯着明晃晃的菜刀,脚步后退,同时心底对娘生出不满。

娘都知道婶子疯了,还让他往前冲!

他不是范家的长房长孙吗,最金贵的人,受伤了怎么办。

范二柱见大哥退,立马退的更远了。

两个儿子叫不动,孙金花抖着声音商量:“弟妹,你看要不给你大丫二丫分小半个黑面馒头?

丫头、小姑娘上桌子不上桌子吃也没什么要紧的不是?”

水清淡淡的笑道:“既然没什么要紧的,那嫂子也别上桌吃饭了,端着碗随便哪里一蹲吃呗。”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她也喜欢端着饭碗在外面吃,不想在桌子边老实吃饭。

但不想和不许,完全是两回事。

大丫二丫可以不想,但是她们不能不许!

“那可不成,我好不容易才熬到可以上桌吃饭。”孙金花脱口而出说道。

范母想到小时候在娘家远远看着家人们围在桌子旁吃饭说笑的心酸,随即撇撇嘴,不满指责道:“庄户人家,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偏偏就你闹!

别以为在院子里你闹的那一通,村子妇人们帮着你就得意了,你满村子打听打听,这次谁会帮着你?!”

水清一菜刀重重劈在老旧的桌子上,年久失修的饭桌顿时一分为二,散架了。

桌子上盛汤盛菜盛糊糊的粗陶盆哗啦啦跌落在地,原本还有四五个黑面馍馍的竹筐子一并跌落在地。

硬实的馍馍在土地面上滚了又滚,灰尘泥土和馍馍的黑融为一体。

范母嘴巴大张,布满皱纹的眼睛圆睁,她这小儿媳妇刚才在院子里不是很在乎名声的吗?

还知晓寻求村子上妇人的认同。

她不可置信的发问:“你怎么不先去打听。”

“我为何要去打听,这样不是更快更好?”水清满意的道。

之前卖大丫属于大事,村子上的人无论汉子还是妇人,都会站他们这边。

可女儿能不能上桌吃饭,只是家里的小事,属于家务事。

也就是说,家里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外人能说什么?说了也没用。

她又不傻,干嘛要去拉没用的同盟?

她只需管好自家就成。

范母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嚎叫:“哎呦,你不能女儿没吃的,就不让我们吃了啊。”

水清看着又哭又嚎的婆婆,一点想拉她起来的意愿都没。

她不在意的道:“既然女儿不能上桌吃饭,行,那就都别吃!”

范母没想到任她拿捏的小儿媳妇做错事,还如此理直气壮,顿时嚎叫的更加大声了。

地面上一片狼藉,众人都饿着肚子。

范母、孙金花以及大柱等人,见到胡水清拿菜刀进来时已经吓傻了,忘了吃,如今想吃也没得吃了。

相比之下,水清这边就占优势多了。

毕竟之前水清已经吃了半个黑面馒头,肚子虽然不饱但起码不饿了。

大丫二丫趁机早早的将糊糊喝进肚子里,她们原本就吃的少,一碗糊糊下肚,填补了力气。

范江三人看到娘举着菜刀非但不害怕,还觉得很棒,三人默默吃完手上的食物。

范母肚子饿的咕咕叫,气急败坏道:“胡氏!你敢掀婆婆的桌子,天底下哪有你这样恶毒的儿媳妇!”

孙金花只有饿,见弟媳妇得罪婆婆,心里满是窃喜,倒没有多少气愤。

她收起嘴角的笑意,提点婆婆道:“弟妹,你不敬婆母,等小叔子从城里回来,你如何自处?”

范母听到小儿子立即有了主心骨,一拍大腿嚎叫的更欢了,“胡氏,你等着!等进儿回来了,定让他打死你!”

“看谁先打死谁。”水清接了句。

范母看着她手上明晃晃的刀刃,气势霎时间少了一大半。

她的儿,好命苦!

怎么娶了个母老虎回来。

少了范母的嚎叫声,水清觉得耳边终于清净了不少。

她拉过来一张椅子坐下,好整以暇的问道:“好了,现在大家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分家了。”

孙金花看着满屋子狼藉,很想问一句:哪里来的心平气和?

范母茫茫然的抬头,“分家?”

谁说要分家了,不是在说大丫二丫能不能上桌吃饭的问题么,怎么跳到分家上去了?


说不定还有孙金花的推波助澜。

很好。

他们使劲的鼓动好了,今日鼓动多少人来要大米,以后这些人就有多恨他们!

怕是往后的日子,这几家再无宁日。

她拎起一个竹篓,对两个大的吩咐:“晏秋、星回,我出去一趟,要是有人来了,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别冲上前,不管如何,自身安全最重要;

再大的事,说等阿娘回来,知道吗?”

晏秋、星回拉着三个弟弟,点头保证:“阿娘,你放心,我们不恼!也绝对不会和他们吵闹。”

“我们就继续种菜园子的地。”

“阿娘,你放心。”

想到要做的事,水清哪怕心里再不放心,也必须要出门一趟。

没办法,这年头也没个通讯工具,没法提前告知范进。

只能先赶往昨晚说好的约定地点——不然待会等范大木带了人过来,她这个‘重点人物’根本没法脱身。

而久等不到她过去的范进,要是赶着空的牛车回来,岂不是坐实了他们骗人?

水清深吸一口气,快步赶往约定的小树林,心里默默祈求老天保佑,保佑范进此行一切顺利,能早些回来.....

·

村子里,范母、范大木以及范前,带着一群人赶往最后一家,也是最重要的一家——老村长家。

老村长早就从孙儿口中听到风声,拄着拐杖站在屋檐下。

“阿爷,你坐着吧,他们还有的闹呢。”李长林身着读书人的长衫,他是山水村小一辈中唯一进学读书的人。

老村长慈爱的摸了摸孙儿毛茸茸脑袋,随意问道:“你信不?”

李长林嘴角扬起笑,朗声答道:“阿爷,我不信!范二叔只是科举不行,学识和人品是没话说的;

是他给孙儿开蒙,书籍价贵,也是他买了纸张装订抄好给的您;

若他是贪财之人,不会只收买纸张的钱,若他是贪图名声之人,不会偷偷送来不让村民知晓,若他是贪恩图报之人,不会说他收了纸张的钱咱们不欠他人情;

况且书院里的先生考察我学识时,说我功底扎实,给我开蒙的人不仅学识极好还教的很好!

范二叔有才学,他要是贪图银子,大可去贵人府上谋个差事,何须在村子里争这些蝇头小利?

孙儿觉得,范二叔是真的想帮助咱们村子!”

老村长眼里的慈爱更甚,低不可闻的嗯了声。

抬起满是皱纹的双眼,看向土坯围墙外热闹哄哄而来的人群。

这些人呐,他十二岁孙儿懂得的道理,他们却还不懂。

要不了多久,他们就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老村长,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咱们村子出了大祸害,一大半人都被坑了,可不得了。”

“一定要让范进两口子将东西还给我们!要是敢不还,咱们村子是容不下他们一家子的!”

“你们确定要还?”老村长望着院子里乌压压的人群,沉声问道。

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后更加嘈杂:“什么意思?他拿了我们东西当然要还我们!”

“我剥几斤容易嘛我!凭什么白白给他吃啊。”

“对,他们心太黑了,同一个村子上的人都能坑害,简直没良心!”

....

李长林在一旁是看出来了,说狠话、说恶心话的人全是那几家的。

村子里精明到过头的范大木家,这人和范二叔还是没出五服的本家。

张秃子家,和张婶子相公是亲兄弟,只是张婶子虽是山水村最穷是因为张叔好赌,拖累的他们,而这个张秃子则是纯粹的懒,好吃懒做,两亩田地还不如人家一亩的收成。


孙金花生怕好不容易撵出去的人又回来了,急忙表态:“弟妹别瞎说,哪能让弟妹夫妇分开哩,那我们成什么人了?”

“好了,家里粮食不多,就不留婆母和嫂子吃饭了。”水清摆手,送客意思很明显。

本想先给个下马威的范母发现儿媳妇非但没有畏畏缩缩低声下气求她,反而说的自己哑口无言。

心里那个憋闷啊。

两个人昂着头来,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垂头回去了。

路上,孙金花抱怨:“我就说老二家的现在和以往不同了,婆母你非不信!

现在好了吧,白来一趟。”

范母以为分家那天是她表现不好,昨晚想好了话语,一定要将老二媳妇压的死死的,哪成想没说过。

她深吸一口气,恶狠狠道:“走,去找你们大堂哥!”

坚决不能让胡水清那个败家娘们再用大米换鸡头米了!

水清怼完婆母嫂子,神清气爽。

起床气也消了。

转头看到两个娃稚嫩小脸上同样震惊,她顺口教导:“别总顺着她们的话说,不然一直在向她们解释,想想就憋屈的慌;

咱们要进攻,要让她们去解释。”

两个孩子听的一愣一愣,同时仿佛什么通透了.....

水清被吵醒了,也没法继续睡个回笼觉,准备去挖一片菜地出来。

昨天盖屋子收鸡头米没空,今天空闲下来,当然要把这个头等大事办好。

种菜属于种花家人深入骨髓的天性,以往没地的时候没觉醒,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菜地,她只想把能种的菜全部种上~

转身进屋子拿锄头前,她多嘴问了一句:“星回和那两个小的呢?”

大清早的怎么没看到?

天晴了好几天了,裙菇只有下雨过后才有,竹菇有是有,只是要不太老,要不零零星星的很少。

而且两个大的在,总不会那一大两小去捡菇子了吧。

“我和大姐负责从山上背土回来整菜地,二姐和两个弟弟在菜地那将土铺平。”范江回道。

“我们俩在山坡上看到阿奶和大伯娘来了,怕她们欺负阿娘你,赶紧跑了过来。”晏秋接着道。

他俩没想到,一向被欺负的阿娘,自摔了脑袋后变的很厉害,不气不恼间将来意不善的阿奶和大伯娘怼回去了。

水清准备进屋拿锄头的脚步停下。

家里就两个大锄头一个小锄头,他们已经在整菜地了,锄头肯定已经带去了,她询问:“你们菜地选好了?”

晏秋点头,笑盈盈道:“阿娘,爹爹说菜地选在泉眼下方,这样给菜浇水方便,施肥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水源。”

他们一家人喝的就是泉眼里的水。

而且泉水甘冽清甜,比井水更好喝许多。

“我看土地太硬实了,菜苗难扎根,容易长不好,就和大姐商议去山上挑林下土回来,堆成一垅垅菜地;

那个土肥沃,种东西可好了。”范江说起种地,眼里有光,喜悦又自信从容。

水清:.....几个孩子比她还懂!

“走,我也去看看。”

这块属于他们的土地有十几亩大,昨日盖茅草屋选址时,阿爹要建在泉眼旁边,说无论洗菜洗衣服还是打水做饭都方便。

她让建在上坡没多远的地方,就是为了留下足够大的空地,争取来年夏天之前盖砖瓦房。

阿爹嘴上骂着没存银也没挣钱营生想要翻过年就盖砖瓦房,是在做梦!

行动上却指挥带来的帮工,茅草屋按照她的选址盖....


“娘,这、这是晚饭吃的?”

真不是过年吗?

不,过年也没有细面饼子吃啊。

水清早就找好了理由,“新家第一顿,当然要新气象!来,先去泉水池子洗干净手,人人有份。”

五小只深深吸了口气,脚步欢快的跑去洗手。

毕竟是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一岁,在好吃的食物面前,谁能有抵抗力呢。

范进看着欢快的孩子们,唇角扬起浅浅笑意。

他没有跟着孩子们去洗手,而是先将采摘回来的蘑菇和粮食放一起收好。

对上比走之前鼓起来一些的麻袋,他眸光微深,稍后摇了摇头,化为淡然一笑。

又将孩子们之前割好的茅草抱到一起整理好,他方才去泉水边细细洗干净手掌。

返回时,就见一大五小右手粗陶碗、左手白面饼子,大大眼睛晶晶亮的期待看向他。

桌子是没有的,七人围绕着一方膝盖高的大石头席地而坐。

“怎么没吃?”他轻轻问道。

“爹爹,娘说了,一家人要一起吃!”最小的范湖邀功般将水清说的话复述一遍。

范进唇角的笑意又加深了许多。

他一抚长衫下摆,坐到大石头旁边特意给他留出的空位处。

面前大石头上摆放着一碗蛋多丝瓜少的蛋花汤,中间的竹编筐子里摆放了十多个细白面饼子。

双眸看向碗里满满当当的鸡蛋,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妻子儿女舍不得吃省下给他的。

抿了抿唇,他对身侧的两个女儿说道:“晏秋、星回,爹爹碗里的蛋太多了,吃不完,分些给你们。”

“不用,爹爹,你看我们碗里的鸡蛋,更多!”范星回激动的说道。

她头一回见到这么多鸡蛋!

以往饭菜是大姐做,但像鸡蛋这些精贵食物都是放在阿奶屋子中藏着的。

过年过节或者偶尔做一次,也是阿奶拿出来亲自做,从不让大姐沾手。

等做好了,她和大姐也是没份的,就连没有蛋花的汤水也轮不到她俩,家里吃过鸡蛋的只有爹爹和三个弟弟。

弟弟分的数量也只有薄薄的一小块。

范晏秋捧着粗陶碗,看着里面掩盖住丝瓜的鸡蛋,带着鼻音对上爹爹说道:“爹,你看,好多鸡蛋呢,你再也不用将你的那份分给我和小妹了。”

以往爹爹会将他的那份分给她和小妹,可也惹的阿奶不高兴。

爹爹一直为阿奶不喜,她和小妹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范进看着两个闺女的激动神色,从以往的苦日子中抽离出来,对上水清语带感激:“嗯,都有吃的,你们娘很舍得。”

“对,娘对我们太好了!”

“娘太舍得了,我刚数过鸡蛋,娘足足用了五个鸡蛋做蛋花汤!”

“原来五个鸡蛋做蛋花汤有这么多啊。”

五个孩子热烈的讨论开。

范进眉头微挑,清润双眸带着困惑朝水清看去。

孩子们没有接触过鸡蛋,但他却是知晓的,五个鸡蛋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一锅如此满当的蛋花汤......

水清稳稳当当的坐着,神色如常,对上五个娃娃说道:“人齐了,开吃!”

“哇!”

五小只欢呼了声,迫不及待的咬口面饼子,又大大的喝口蛋花汤。

呜呜,真好吃!

白面饼子外壳焦香酥脆,里面却蓬松绵软,一点没有黑面馍馍的硬梆梆。

吞下去的时候,嗓子不疼!

还很柔软。

原来白面是这样的呀,怪不得有钱人家的大老爷都吃白面哩。

蛋花汤更是好喝。

香香甜甜的,就连放在里面的丝瓜也比以往吃过的好吃多了。

不是一股青气,而是淡淡的清香。

鸡蛋细滑的仿佛不用嚼,直接就能滑进肚肚里。

“好想以后每天都能吃上白面和鸡蛋啊。”范河将粗陶碗里的汤水配着白面饼子喝到一滴不剩,心满意足道。

年长一岁的范江老成在在说道:“想啥呢?吃上一顿就不错了,还能天天吃?那还不得吃穷了。”

啥家庭啊,能天天吃上白面和鸡蛋。

其余四个娃娃一想很对,哪能天天吃上白面和鸡蛋,做梦他们都不敢这么做!

不过,今晚上吃的鸡蛋和白面饼子真多呀。

而且他们以为能把饼子全部吃完,想不到喝了蛋花汤后,只吃了一个饼子就肚子饱饱了。

鸡蛋有营养,有营养的东西果然管饱!

水清原本担心五个娃娃一下子吃撑了,时刻观察着,准备等他们吃多时提醒一下。

没想到五个娃娃比她知晓的还懂事。

在感到饱后,就放下不吃了。

按孩子们说的意思,他们吃饱了就成,吃撑了浪费粮食。

她笑着许诺:“以后不光有鸡蛋吃,还能有肉。”

有了购物商城,她说这些话时底气十足。

五个孩子立即眼睛明亮的问道:“有鸡蛋还有肉?是肥肉吗?”

“油润润的大肥肉?”

“大柱哥之前用猪油拌饭吃,二三四柱也吃过,好香好香呀,我、我”范河想说他也好想吃,但又默默的咽回去了。

今晚的饭菜已经非常好了,他不能太贪心,不知满足。

娘和爹爹也很辛苦。

相比大肥肉,水清更喜欢吃瘦肉,不过听到孩子们都想吃大肥肉,很是理解。

缺油水的人,更偏爱肥肉。

至于猪油拌饭,这个愿望就更容易满足了。

她豪气的应道:“行,明天你们爹爹去城里买肥肉回来,咱们熬猪油。

不光能吃上猪油拌饭,还能吃上猪肉!”

“哇~”几个小的孩子欢呼起来。

年长的晏秋和星回只是开心的笑。

分家出来,阿奶一文钱没给爹爹,爹爹明日去城里即使接到抄书的活计,也是抄好了才有报酬。

但一家人如此开心的情况下,何必说扫兴的话呢?

范进小心翼翼的飞快瞄了眼水清。

水清当没看到。

家里是没银子,但是可以挣嘛。

她购物商城里面的食物总不能不拿出来吃吧,那和抱着金碗乞讨有什么区别?

只要拿出来用,必然要有个人打掩护。

这个家,除了绵软乖巧能力强的范进,没有更适合打掩护的了~

这边水清一家人连个桌子都没,围着一块大石头,开开心心吃了有生以来最为丰盛的一顿饭;

那边老范家也同样在吃晚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