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已完结版

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已完结版

此间有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是作者“此间有泉”的倾心著作,赵沅沅赵妙宜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在大庆国,有位手握重兵的镇国长公主,居然和亲哥哥上演起了宫斗大戏,争权夺利不含糊。传闻中,她不仅拉帮结派,还玩火自焚烧了城池,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连自家兄弟姐妹都不放过,罪行多到数都数不清。亲人对她恨之入骨,百姓更是对她咬牙切齿。但这一切,都随着她神秘记忆的曝光,迎来了惊天反转……...

主角:赵沅沅赵妙宜   更新:2024-12-15 22: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沅沅赵妙宜的现代都市小说《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已完结版》,由网络作家“此间有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是作者“此间有泉”的倾心著作,赵沅沅赵妙宜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在大庆国,有位手握重兵的镇国长公主,居然和亲哥哥上演起了宫斗大戏,争权夺利不含糊。传闻中,她不仅拉帮结派,还玩火自焚烧了城池,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连自家兄弟姐妹都不放过,罪行多到数都数不清。亲人对她恨之入骨,百姓更是对她咬牙切齿。但这一切,都随着她神秘记忆的曝光,迎来了惊天反转……...

《记忆曝光后,万人嫌公主成团宠了已完结版》精彩片段

“不仅如此,沈将军将还自己贴身护卫送给了福安公主,让他保护福安公主的安全!”
“我明白了,沈将军鲜少回京,没见过福安公主也很正常。说不定就是这个时候才认识了福安公主,然后对福安公主一见钟情!”
赵泽云也赞同地道:“的确,妙宜聪慧可人,这样的女子才会令男人心动,沈翊会喜欢上她实属正常!赵沅沅也是因为嫉妒她,后来才会抢了令牌,还杀了沈翊送给妙宜的护卫!”
听了赵泽云的话,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长公主这也太过分了!自己得不到就要毁掉,沈将军要是知道她的真面目定然不会与她交好了!”
天幕上,沈翊正要出去,却见一个士兵带着虎子匆匆跑来。
虎子连跑带跳地到了长公主面前,长公主见状,才松了口气。
见沈翊面色不太好看,长公主连忙问道:“沈翊,可是军营那边有什么事?”
“无事,不用管。”沈翊面不改色。
长公主却看向那个小兵,小兵见机告状:“沈将军私自离开驻地,军营里有人告密,被拦下来了。”
沈翊立马解释:“如今没有战事,军营中也有其他将领在,我离开一日并无影响!”
“沈翊,你身为将领,若是带头违反军纪,日后怎么服众?”
“我凭实力服众,谁敢不服?”沈翊说着,还嘟囔了一句,“再说了,该领的军棍我又不会逃。”
“你的实力我自然信得过,但军营中势力复杂,不要给他们中伤你的机会。”
沈翊还想说什么,长公主却直接下了逐客令。
“回去吧,沈翊,我这里已经不需要你了。”
沈翊似乎有些被打击到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我知道了。”
他转身离开,脚步缓慢,连背影都带着一丝失落。
“沈翊!”长公主再次叫住他。
“我在黎国时就听说庆国有位年轻的将军,他骁勇善战、用兵如神,被人称之为不败战神……”
沈翊回过头,看到的是长公主眼中的炙热与自豪。
“沈翊,恭喜你,你做到了你想做的事,我为你感到骄傲!”
沈翊眼中猛地迸发出喜悦的光芒。
一向冷酷严肃的少年将军竟然手足无措起来,一会儿站直一会儿又慌张摆手。
“也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夸张,我就是……就是觉得打了胜仗,你……你们就可以早日回来!大庆也不需要再牺牲无辜的子民!”
长公主欣慰而感动地看着他。
“我们曾经约定过要一起守护大庆,如今你做到了,我也不会食言。所以沈翊,放手去做你想做的,我亦如此。我信你,你也要信我。”
“我当然信你!”沈翊转身看向长公主,目光灼灼,“赵沅沅,别再让自己受伤了,不然我绝不原谅你!”
长公主又将虎子托付给了沈翊,“以赵妙宜睚眦必报地性格,虎子留在我身边只怕也不安全。我看他心性坚定又十分勇敢,有几分你小时候的样子,说不定在战场上能有所成就。”"


他在战场上从无败绩!更不曾被敌军俘虏过!可现在,他却在家里当上了俘虏!
所有人都不解地看向沈老太君,究竟是为什么要做到这种地步啊!
可不仅如此,侍卫接下来说的话更是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将军三天滴水未进,之前的旧伤复发也没有医治,自然没有力量挣脱,是……是刘管家开了锁,将军以死相逼,刘管家他没有办法!”
“什么?!你还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还不给治伤!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侯爷急得不行,“你想害死他吗?”
“我是为了他好!他没有力气才不会总想着逃走!”
“那你怎么不给他治伤?你不怕他伤势恶化吗?”
“他不理解我的苦心,不体谅我这个老祖母,我自然要惩罚他!”
小侯爷愤怒涌上心头,骂道:“你太恶毒了!沈大哥真是你亲孙子吗?我看是你仇人才对吧?你怎么能这么对他?”
沈老太君却完全不理会小侯爷愤怒,厉声爆喝:“我不是说了,谁都不许放走少爷吗?!刘管家竟然敢放他走,他真是老了不中用了,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现在立马去追少爷,就算把他的腿打断也要抓回来!”
“可是,老太君,将军他为了用内力震断铁链差点受内伤而死!他的五脏六腑都受了伤,不断吐血,不开锁将军真的会死的!刘管家也是实在不忍心才开锁的!现在刘管家正跪在府中等候您发落!”
“那就让他死!不孝子孙,忤逆长辈,干脆就让他死了算了!”
老太君神情癫狂,手中的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作响,“去!让府里所有的侍卫都去追他!就说他不回来,我就去死!我去死给他看!”
所有人都被老太君这样的疯狂吓到,没有人敢在此时阻止一个如此固执的老太婆。
老太君说着就要往家中走去,“我现在就去吊死在沈家大门口!我还要放火烧了沈家祖宅,烧了沈家祠堂!你们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是他逼死了我这个老祖母,是他害了所有人……”
“你够了!”小侯爷终于忍无可忍,愤怒地上前,一把夺走了沈老太君的拐杖,然后将拐杖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自私!你这么做会逼死沈大哥的!你要逼死他才肯罢休吗?!”
沈老太君目眦欲裂,“你懂什么?!我是为他好!”
“他又不觉得好,我也觉得不好,你他妈分明是为了自己!”
这话刺到了沈老太君的痛点,她激动地反驳:“我怎么就为了自己!我沈翠一生都在为沈家付出!我照顾沈家一家老小,我带大了儿孙,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沈家的未来!”
“沈大哥都快被你逼死了,沈家还有什么未来!”
“那也是子孙不孝,是长公主蛊惑了沈翊,是沈翊不听话,不愿意为沈家传宗接代,他们害了沈家祖祖辈辈!”
“你这简直是胡搅蛮缠!你们沈家的事跟长公主有什么关系?”端阳郡主看不下去了,“站出来直接道明沈老太君的心思——
“我看你其实是嫉妒长公主吧?你嫉妒沈将军对长公主的在意,所以害怕沈将军和她在一起!你心里其实一直想把孙子绑在自己身边!”
“你胡说,我为翊儿相看那么多好姑娘,还有福安公主,哪个不比长公主合适!”
“的确哪个都比长公主合适!因为只要是沈将军不喜欢的,你都觉得合适!你和刚刚那个丫鬟一样,之所以拼命撮合沈将军和福安公主却一心不让沈将军靠近长公主,就是因为你们心里都很清楚,沈将军在意的究竟是谁!”
沈老太君面色铁青,嘴唇抖动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传宗接代,真的是沈家先辈所求吗?”小侯爷也说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记得沈爷爷说过,沈家最重要的使命是护卫大庆和平,要让大庆孩童都有家可归,老人都老有所依。为此,他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老太君,”皇帝也开口了,“沈家人都是大庆的功臣,沈将军是,您也是。当初老将军上战场时就曾跟先帝说过,他不惧战死,唯一担心的便只有您。所以他说若是他能活着归来便为您请封诰命,若不能,便只盼您余生安稳。至于子嗣,老将军从未对您有过要求啊!”"


天幕突然消失了。
“怎么回事?”赵煦大喊道:“国师,这是怎么回事,沅沅的记忆怎么不见了!”
国师慕昭站了出来,他看起来与平日的仙气飘飘不同,此时的他显得有些疲惫。
“启禀陛下,天幕只是暂时消失,请陛下歇息一晚,明日……再继续观看吧!”
赵煦松了一口气,赵泽云却有些不快地说道:“还看什么看,不如你直接让我们看她抓走妙宜的记忆,才能快点救出妙宜啊!”
国师无奈地回答:“记忆顺序无法更改,还请大家耐心观看。而且必须观看,因为……这关系到大庆国运兴衰!”
赵煦面色严肃起来,“果然还是因为妙宜的福星身份,所以必须救出妙宜吗?”
国师还想说什么,却被赵泽云打断。
“当然是因为妙宜了!比起赵沅沅那个祸害的记忆,大庆所有的百姓更想看到妙宜的下落,大家只希望妙宜能安然无恙!”
赵泽云向底下的民众喊话,所有人都无比虔诚地大喊起来——
“福安公主,平安归来!”
“福安公主,平安归来!”
慕昭看着这些人,眼中一片颓败之色。
百姓无知却也纯粹,若是知道了真相,又会如何呢?
赵煦命令所有人在祭场后面的行宫中歇息,自己却连夜前往长公主府。
“皇上驾到,长公主可曾回府?”赵煦的侍卫抓着公主府的护卫问。
那护卫吓得连忙跪下,“长公主她……她很久都没有回公主府了。”
赵煦命人放开护卫,说道:“进去看看吧。”
大半夜的,长公主府亮起了灯盏,已经歇下的下人也都起来了。
“怎么就这么点人?”赵煦打量着眼前零零散散不足十数的宫女、太监以及护卫,发现其中竟有一半身有残缺。
这些人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生怕被降罪。
“朕听说沅沅从黎国回来之后生活奢靡不堪,衣食住行都要最好的,又好美色,不仅强抢男子纳为面首,还抓了不少美貌少女入府中为婢,这些人呢?”
宫人们一问三不知,只会磕头认罪。
好在赵煦前往长公主府前,身边的大内总管郑公公就已经让人将长公主府相关的事务都整理清楚,并送到了自己手上。
此时,他连忙翻看,只是一看顿时就慌了,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陛下,长公主府登记在册的……的确就这些人。其他人都放出府了,原因不知。”
“荒谬!沅沅是大庆最尊贵的长公主,伺候的宫人、侍卫都有定数,怎么可能就这几个!还有那个那个,跛脚的、容貌有瑕的、双目失明的,这些人怎么能伺候人!”
“这……”郑公公只好照着册子回复:“陛下,长公主府建府之初的确安排好了宫人和侍卫。但是后来太后说长公主就一人,不应该铺张浪费,所以缩减了一半。”
赵煦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至少自己还是太子时,太子府并未被缩减过。
“即便少了半数,也不该是现在这般!”"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