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 全集

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 全集

吾有长弓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沈学仲先是出了一些题目测试了宋时锦的基础成绩,很不理想。但是教导了宋时锦几个晚上后,发现她进步非常快,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不禁生了惜才之心。宋时锦在牛棚里学习,赵素兰就在外面守着,每天都是如此。还每晚给沈学仲带饭。吃人家的嘴软,沈学仲渐渐对赵素兰改观。熟悉后,每次来两人也客套两句。当沈学仲得知赵素兰是宋时锦婆婆时,无比震惊。他以为赵素兰是宋时锦的娘,还感叹歹竹出好笋,这样一个蛮横泼辣不讲理的女人,生出的女儿却性格恬静,乖巧听话。结果人家是婆媳关系。他从未见过一个做婆婆的,如此爱护儿媳妇。一个善待儿媳妇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在那之后,沈学仲就对赵素兰另眼相看。……自从在沈学仲这里学习后,宋时锦每天只上半天工,下午就在家做题,晚上去牛棚学...

主角:宋时锦裴淮川   更新:2024-12-19 10: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时锦裴淮川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 全集》,由网络作家“吾有长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学仲先是出了一些题目测试了宋时锦的基础成绩,很不理想。但是教导了宋时锦几个晚上后,发现她进步非常快,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不禁生了惜才之心。宋时锦在牛棚里学习,赵素兰就在外面守着,每天都是如此。还每晚给沈学仲带饭。吃人家的嘴软,沈学仲渐渐对赵素兰改观。熟悉后,每次来两人也客套两句。当沈学仲得知赵素兰是宋时锦婆婆时,无比震惊。他以为赵素兰是宋时锦的娘,还感叹歹竹出好笋,这样一个蛮横泼辣不讲理的女人,生出的女儿却性格恬静,乖巧听话。结果人家是婆媳关系。他从未见过一个做婆婆的,如此爱护儿媳妇。一个善待儿媳妇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在那之后,沈学仲就对赵素兰另眼相看。……自从在沈学仲这里学习后,宋时锦每天只上半天工,下午就在家做题,晚上去牛棚学...

《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 全集》精彩片段


沈学仲先是出了一些题目测试了宋时锦的基础成绩,很不理想。

但是教导了宋时锦几个晚上后,发现她进步非常快,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不禁生了惜才之心。

宋时锦在牛棚里学习,赵素兰就在外面守着,每天都是如此。

还每晚给沈学仲带饭。

吃人家的嘴软,沈学仲渐渐对赵素兰改观。

熟悉后,每次来两人也客套两句。

当沈学仲得知赵素兰是宋时锦婆婆时,无比震惊。

他以为赵素兰是宋时锦的娘,还感叹歹竹出好笋,这样一个蛮横泼辣不讲理的女人,生出的女儿却性格恬静,乖巧听话。

结果人家是婆媳关系。

他从未见过一个做婆婆的,如此爱护儿媳妇。

一个善待儿媳妇的人,能坏到哪里去。

在那之后,沈学仲就对赵素兰另眼相看。

……

自从在沈学仲这里学习后,宋时锦每天只上半天工,下午就在家做题,晚上去牛棚学习。

知青们都很羡慕她。

黄小琴故意跑到她跟前阴阳怪气:“这是效仿资本家,不劳动,当起了少奶奶。”

宋时锦怼她:“那你也找一个让你能当少奶奶的男人。”

黄小琴哼了一声:“劳动者是最光荣的,我才不稀罕当一个米虫。”

宋时锦嗤笑了一声。

真是如此,前世就不会得知周旭朗考上大学后,两人迅速勾搭上。

当时黄小琴还是已婚状态,周家生意好了之后,她才离婚。

自己还同情她,让周旭朗给她安排了工作。

结果,自己才是那个最可怜的人。

黄小琴还想再刺挠宋时锦几句,赵素兰赶了过来。

“干什么!闲着没事就去挑大粪,别在这里欺负我们家时锦。”

对上赵素兰,黄小琴可不是对手,赶忙离开。

……

房子已经开始打地基,最终赵素兰还是去找了大哥帮自家盖房子。

其中,宋时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前世裴淮川牺牲后,赵素兰的天都塌了,一下子病倒。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对照顾自己的宋时锦说了很多事。

其中就有对娘家人的牵挂。

当初裴淮川的爹过世时,裴淮川还在赵素兰的肚子里。

娘家人劝她打掉孩子改嫁,她不愿意,执意要留在裴家。

为此,跟娘家人决裂。

生下裴淮川后,以为婆家会看在她替裴家留后的份上善待他们母子。

谁料,在裴淮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被裴老太赶出了家门,只为了腾出房子给二儿子结婚。

赵素兰没有脸向娘家求助,孤儿寡母的艰辛自不必说。

虽然对爹娘愧疚,赵素兰却也不后悔生下儿子。

但据宋时锦后来得知,赵素兰的大哥当时盖房子时出了意外,一家人都在医院守着,等出院后,知道裴淮川的事,来到向阳村看望赵素兰,她已经去世了。

赵素兰的丧事还是赵家人操办的。

所以,当赵素兰询问她,是否要找赵大舅盖房子时,宋时锦就以自家亲戚用着放心为由,建议用赵大舅。

……

夜晚,宋时锦收拾好了书本,准备回去。

沈学仲站起身来,送她出门。

赵素兰说:“不用送,你早点休息吧。”

沈学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手插进了口袋里。

宋时锦见状,问道:“沈老,您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对我说?”

沈学仲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信封:“你能帮我寄一封信吗?”

赵素兰想阻止,就见宋时锦已经接过了信。

回去的路上,赵素兰说:“你跟着老沈学习都要偷偷摸摸的,帮他传递消息,万一被人知道就不好了。”

宋时锦说:“沈老教导了我些日子,我的进步非常大,教师考核肯定没有问题,这点小忙,我应该帮。”

“行,既然考核没问题,咱们以后是不是不用去牛棚,要不然早晚会被人发现。”

宋时锦点头:“沈老让我这段时间在家多巩固,以后我有不懂的地方再去请教沈老。”

……

去镇上邮局寄了信,见时间还早,宋时锦就去了镇上一座工厂。

厂里的工人虽然能吃商品粮,但是定量供应,如果家里人口多,粮食也不够吃,需要另外找渠道购买。

宋时锦借口到家属院找人,听说厂里没有她要找的人,急得都要哭出来了。

“这可怎么办,家里还等着钱救急,拿不到钱可怎么办。”

她本来就身材娇小,长相软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惹人心疼。

一位老太太见状,上前安慰道:“姑娘你别急,再好好想想名字。”

泪珠从眼眶流下来,宋时锦抽泣道:“娘只说叫周姨,说我到了她就会来主动找我,我把粮食给周姨,周姨就会给我钱,可是我等了好一会,她也没有来,我这才找到厂子里。”

老太太听了,眼睛一亮,见宋时锦提着一个布袋子,问:“小姑娘,你这袋子里是什么粮食?”

“玉米。”

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老太太的儿子已经准备去黑市买粮食,黑市粮价贵,现在有粮食送上门来,老太太当然不能放过。

就说:“小姑娘,你拿不到钱,会耽误你家里的事,不如这样,你把粮食卖给我。”

宋时锦停住了哭泣,抬眼看向老太太:“周姨给我1毛钱一斤的价格,你能给我吗?”

老太太一听这价格,便宜啊,立刻点头答应:“我是看你一个小姑娘可怜,才愿意买的。”说着就进屋拿钱。

问了宋时锦的玉米有10斤,给了1元钱。

宋时锦没有接:“娘说每斤还要给7两粮票。”

老太太顿时不高兴:“我要是有粮票就去粮站买粮,还用买你的。”

宋时锦说:“没有粮票每斤1毛7。”

老太太让宋时锦便宜一些。

宋时锦不松口。

老太太威胁道:“你这可是投机倒把,我要是去举报你,你可是要坐牢的。”

宋时锦一听,立刻一副害怕的样子,提着布袋子就跑。

这时,隔壁出来一个妇人,说道:“您吓唬一个小姑娘干什么,你自己拿着粮票去买,也是这个价,玉米在黑市最低也要卖到2毛钱一斤。”

老太太说:“乡下姑娘哪里懂这些,而且她着急用钱,我哪知道她那么不经吓。”

妇人摇了摇头,进屋拿了钱,追了出去。


裴家。

裴淮川刚到家门口,赵素兰就从屋里出来,催促儿子:“淮川,赶紧进屋换上你的军装,去村长家相亲。”

裴淮川进屋,一边换衣服一边说:“娘,我都说不着急结婚,更不想找附近村里的姑娘,您还让人把我从战友家叫回来。”

“你都26岁了,我能不着急吗,动作麻溜的,要不是我求着你芳婶子,她才不会答应介绍宋知青跟你相看。”

听说是知青,裴淮川一骨碌起来:“娘,宋知青长什么样子?”

“知青所最漂亮的姑娘,大眼睛,白皮肤,编着两条麻花辫,头发又黑又亮,乖巧懂事,勤劳能干,去年她刚来向阳村的时候,娘就看上了,可惜那时候你回了部队,今年可不能再错过了。

村里的未婚小伙都盯着她,你要是再不抓紧,她可就要嫁给别人了。”

想到刚才被自己撞进水沟的姑娘,不是本村人,朝着知青所的方向走去,裴淮川立刻加快穿衣动作。

随后又有些担忧,如果相亲对象是她,他刚把人撞进了水沟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人家还会看上他吗?

带着忐忑的心情,裴淮川去了村长家。

……

黄小琴拉着宋时锦费了半天嘴皮子,宋时锦死活也不答应跟周旭朗见面。

这时,村长媳妇董芳来到了知青所。

宋时锦放下脸盆打招呼:“芳婶子好。”

董芳笑眯眯地走来,拉着宋时锦的手:“宋知青,有人托我来给你说媒。”

担心宋时锦反感,董芳赶紧解释:“婶子知道你是城里人,肯定看不上一般的乡下人,婶子给你介绍的是一名军人,现在的职位是连长,身高一米八七,模样周正,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大好青年。”

宋时锦微笑着说:“谢谢芳婶子想着我。”说着就要跟董芳离开。

黄小琴急眼了,高声道:“时锦,你不能去!”

董芳看向宋时锦,问道:“宋知青,你还有别的事吗?”

宋时锦回答:“没有。”

董芳牵着宋时锦的手就走,黄小琴赶忙拦住她们:“时锦马上要跟周旭朗定亲。”

董芳纳闷道:“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黄小琴说:“平时干活的时候,周旭朗经常来帮咱们,一来二去,就有了感情,周家托我说媒,也就是走个过场,他们很快就会结婚。”

宋时锦冷着脸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我的每一个工分都是我辛苦劳动所得,大家有目共睹,倒是周旭朗帮你最多。”

黄小琴解释:“他帮我是乐于助人,我们是清白的。”

宋时锦笑了一下:“怎么帮你就是乐于助人,打着帮我们两人的名义,把工分记在你头上就是对我有感情?”

黄小琴和周旭朗平时确实经常接触,董芳开口说:“黄知青,你要是喜欢周旭朗,也别打着给别人介绍对象的名头跟他接触,婶子回头就帮你们牵线。”

“芳婶子,你误会了。”黄小琴想解释,可董芳一副我懂的表情,让黄小琴百口莫辩。

见宋时锦铁了心要跟董芳去相亲,黄小琴就提出帮她掌眼,要一起去。

董芳说:“你一个姑娘家,掺和别人的相亲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跟宋知青抢男人。”

最后,黄小琴只能眼睁睁看着宋时锦跟着董芳离开。

……

裴淮川一边跟村长聊天,一边时不时地看向外面。

当看到跟着董芳一起回来的宋时锦时,内心抑制不住的惊喜。

果然是她,身上洗得发白的衣服,也难掩耀眼的姿色。

宋时锦抬眸,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裴淮川。

裴淮川顿时忘记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宋时锦。

直到董芳给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裴淮川才反应过来,深呼吸了一下。

董芳把村长叫出来,给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身穿军装的裴淮川,身姿挺拔,面容坚毅不失英俊,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前世不该因为黄小琴几句话,就给他打上不好的标签。

裴淮川有些紧张地搓手,为刚才的事道歉。

宋时锦说:“是我走路不专心在前,不怪你。”

裴淮川想说,黄小琴明明看到他在后面骑车,却猛地把宋时锦推向他车头的方向,才会令他把人撞进水沟里。

可是想到两人是朋友,自己说出来不仅有推卸责任之嫌,还有挑拨离间之意。

既然宋时锦不怪他,裴淮川就没再提起这个话题,询问她平时有什么爱好。

……

黄小琴在知青所不安心,思来想去,还是去了村长家。

董芳拦住了她,让她不要去打扰两人。

黄小琴皱起了眉头:“芳婶子,我们都是知青,早晚要回城,时锦不可能会嫁到农村。”

董芳说:“淮川是军人,婚后宋知青可以随军。”

黄小琴肯定道:“就算如此,时锦也不会愿意。”

不顾董芳的阻拦,黄小琴冲着屋里喊道:“时锦,你快出来,我有话跟你说。”

董芳上前拉黄小琴:“有什么事等他们聊完了再说。”

宋时锦出来。

黄小琴甩开董芳的手,指着跟出来的裴淮川说:“你知道他是谁吗?”

宋时锦回答:“知道。”

黄小琴看向一脸冷峻的裴淮川,不敢当着他的面说裴家的坏话,附在宋时锦的耳边小声说了裴淮川是裴寡妇儿子的事。

按照黄小琴对宋时锦的了解,宋时锦知道后一定会对裴淮川避之不及。

可宋时锦听后,面色平静:“我知道。”

见宋时锦不听劝,黄小琴拉着她出了村长家的大门。

“你别被他这身军装迷惑,我打听过了,裴淮川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为人粗鲁不堪,以前欺男霸女,就算当了兵也改变不了他的本性。

你以为嫁给他就能随军,到部队去享福吗?

你错了,他只会把你留在向阳村,照顾他那寡妇娘。”

……

裴淮川紧张地等待,生怕下一秒,宋时锦就过来告诉他,不同意这门亲事。

看到宋时锦转身,裴淮川握紧了拳头。

就见宋时锦朝着他微笑了一下,裴淮川顿感安心,表情舒缓了许多,脸上又重新有了笑意。

董芳见两人都满意彼此,问裴淮川:“你这次回来,多久回部队?”

裴淮川回答:“半个月。”

董芳开心道:“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操办婚事。”

裴淮川说道:“暂时还不行,要等我回部队后,提交结婚申请,审核过了才行。”

董芳问:“那订婚总没有问题吧?”

裴淮川点头:“没问题。”

董芳走过去,对黄小琴说:“黄知青,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说着,牵起宋时锦的手进了院子,然后关上了院门。

黄小琴气得跺脚。


宋时锦拍着胸脯保证:“娘,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保证您在姥姥家风光无限。”

赵素兰把钱交给宋时锦,让她去操办,当起了甩手掌柜。

宋时锦刚到供销社,就被商磊逮着。

“哎哟,我的大妹子!你还到供销社来干什么,纯纯地浪费时间,强哥啥没有。”

宋时锦说:“我买卫生纸。”

好吧,这个确实没有。

“大妹子,你先买着,我在外面等着你啊。”

买了—些生活用品,宋时锦刚出来,商磊就推着自行车过来。

“大妹子,快上车,强哥可想你了!”

宋时锦知道郑易强找她的目的,到了没人的地方说:“你先送我到仓库,马上要过年了,我朋友送了些东西过来,我先过去看看,强哥若是有兴趣,就让他过来瞧瞧。”

商磊说:“那可太有需要了,每年最赚钱的就是这个时候,不管多少东西,都能卖掉。”

到了仓库,商磊放下宋时锦,立刻就去叫郑易强。

宋时锦开了门进去,从空间里拿出三十头大肥猪,二十只山羊,50只鸡,50只鸭,粮食5万斤。

牛的体积大,生长速度没有鸡鸭猪羊快,繁衍也没有它们快,最开始放进空间里的猪已经下了三窝猪仔,羊生了两窝,并且都已经长大,牛才刚刚生下—头小牛犊。

郑易强到了院子里,就听到了屋里鸭子的叫声,知道宋时锦的朋友肯定又运来了好东西,跟宋时锦寒暄了几句,就迫不及待地进去看。

看到这么多的物资,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

宋时锦说:“我朋友说,年前就这些了。”

其实空间里还有很多,都是已经怀孕的猪羊,但家禽家畜只占少数,粮食才是大头,空间里从没有停止过种植,以郑易强的财力,目前还要不了那么多。

痛快地结清账,郑易强拿出了—个小银锁放在宋时锦的手心中。

宋时锦疑惑道:“我没说要买这个。”

“这是小时候爷爷买给我妹妹的长命锁。”

宋时锦不解:“那你为什么要给我?”

郑易强抚摸着银锁,神情悲伤道:“我妹妹没有等到带上它就不见了。

当时,爷爷带着妹妹去买这个长命锁,付钱的工夫,妹妹跑出了店铺门,就不见了。

爷爷自责不已,这些年—直没有放弃寻找,最近爷爷从外地回来就病倒了,医生说爷爷时日不长,让家里人预备后事。

妹妹如果还在人世,年纪与你相仿,我想请你扮成我的妹妹,去见爷爷—面,让他不要带着悔恨离开。”

郑易强帮自己成了万元户,这点小要求宋时锦还是愿意帮忙的,便问什么时候去。

郑易强见宋时锦答应,喜道:“事不宜迟,就现在!”

……

郑家。

屋里,白发苍苍的郑老爷子躺在床上,紧闭双眼,气若游丝。

床边站着很多郑家人,大家都围在床边,跟床上的郑老爷子说话。

人群中,有—个男人身穿黑色西装,与周围人的穿着格格不入。

见郑老爷子呼吸不畅,西装男人说:“大家都让—让,保持空气流通。”

郑文兵说:“我们只想跟爹多说说话。”

郑文军伸手让家人往后退:“二弟,我们听蒋律师的。”

郑文兵不理解大哥的做法,他们的爹还没有宣布遗嘱继承人,不跟爹多多说话,想办法让爹清醒,怎么继承遗产。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郑易强的声音:“爷爷,我找到妞妞了!”

床上的郑老爷子毫无反应。


赵素兰薅了两把猪草盖在背篓上,两人一路窃喜地回家。

黄小琴被打这件事,她不敢张扬,只说是走路不小心磕着。

在周家也主动干活,不敢有半点怨言。

周旭朗在外人面前还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还会关心黄小琴累不累,让她先回家休息。

黄小琴说不累,每天都跟周家人一起下工回家,回去就做饭洗衣。

知青们都在说结婚能改变一个人。

黄小琴向来喜欢偷奸耍滑,没想到结婚后变得这么贤惠能干。

反倒是宋时锦,以前只知道埋头干活,不争不抢,如今干着干着就不见了人影,还经常去镇上,赵素兰也不说她,还一脸宠溺,说宋时锦年纪小,正是贪玩的时候。

赵素兰当然要宠着,因为她知道,儿媳妇不是偷懒跑去玩,而是去后山找好东西去了。

那天背回去的一背篓绿豆荚,收获了15斤绿豆,之后又在后山找到了一片黄豆,收获20斤黄豆,然后是花生,甚至还有水稻。

儿媳妇在后山随便逛逛,就能找到这么多好东西,比在生产队干活挣得多,要不是为了给宋时锦打掩护,她都想每天跟着一起去。

别问赵素兰为什么不怀疑,问就是儿媳妇运气好,连老天爷都眷顾。

要不然,东西就在后山,别人都遇不上,只有儿媳妇能碰到。

东西进了自家,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在山上收获的这些东西,除了留一些在家中,其余的宋时锦说拿去供销社换钱换票,赵素兰让她留着当零花钱。

有了上次宋时锦给瓦工们管饭,房子进度比预期提前,上梁这天要放鞭炮,村里人看到门口还堆着很多砖头,说赵素兰买多了。

裴老太见了,心中一喜,说道:“当初你要是叫老二帮你采买,就不会浪费这么多钱,这样吧,反正砖头也买回来了,别浪费,给大海盖房子。”

赵素兰嘴角一抽:“你这算盘打得可真响,我自家盖房子用多少砖头我心里有数,用不着你来操心,就算最后用不完,我不会卖掉吗,别痴心妄想了!”

裴老太说:“卖给谁都是卖,你就便宜点卖给自家人。”

赵素兰直接撵她滚。

裴老太不走,还把赵大舅也叫过来,赔着笑脸说:“正好他大舅也在,娘舔着老脸跟你商量个事。

是这样的,老大媳妇,淮川讨到媳妇了,过了年就让她去部队。

你们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我想过年后把大海的婚事办了,把你的房子借给他结婚用一下,你放心,结完婚就还给你。”

裴老太想着,有这么多人在,还有赵家人也在,赵素兰肯定不好意思拒绝。

谁知,赵素兰从地上拿起一块砖头,冷笑一声:“老太太,大喜的日子,你想为我家的房子添点彩吗?”

赵大舅一招手,干活的瓦工都围了过来。

裴老太被吓得跌坐在地上,指着赵素兰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翠花见情况不妙,赶紧把婆婆拖走。

宋时锦感叹婆婆威武。

前世她在周家也遇到同样的情况。

家里刚盖了瓦房,还没住几天,就被小叔子结婚抢走了,她想据理力争,可已经考上大学的周旭朗大手一挥,就把房子送人。

周旭朗落下了一个兄友弟恭的好名声,可那是她一个人辛苦摆摊赚来的血汗钱。

看到婆婆这样,宋时锦只觉得乳腺畅通。


回村的路上,遇到了王丽,两人便结伴同行。

王丽主动开口:“你这个婆家不错,想要把日子过好,就离黄小琴远一些。”

宋时锦说:“我跟黄小琴本来关系就一般。”

“可你以前……”

“她跟我堂姐是同学,总是打着我堂姐的名头管着我,其实我很讨厌她。”

“那就好,她那个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你太单纯,容易被骗。”

宋时锦纳闷,在知青所的时候,她跟王丽的关系很普通,今天她怎么对自己说这些掏心的话。

到了村头,大老远就看到赵素兰朝着自己挥手。

王丽跟宋时锦告别,朝着知青所的方向去。

接过宋时锦手里的豆腐,赵素兰关切道:“累了吧,家里饭做好了,咱们家该买一辆自行车了,这样你就不用走着去镇上。”

王丽见婆媳二人关系这样好,满心羡慕,跟宋时锦告别后,嘴角扬起了笑容,朝着知青所的方向走去。

……

向阳村到镇上有20里路,赵素兰想让宋时锦买一辆自行车。

宋时锦说:“钱要留着盖房子。”

“淮川不是跟战友借了钱寄回来,你的彩礼可以随便花。”

“娘,咱再盖个院子吧,把空着的两间地基都围起来。”

“盖院子要用到的砖头跟两间房用的差不多,淮川刚跟战友借了钱,不好再开口。”

“彩礼钱先拿出来用,有了院子,家里空间大,私密性也好。”

家里只有婆媳二人,儿媳妇长得又好看,有个院子确实方便许多。

“行,听你的。”

……

吃完饭,村里人都出来散步。

村里除了村长和大队长家是瓦房,现在裴家又在盖新房,于是,裴家就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周老太也在人群中。

村里人都在夸宋时锦。

“知识分子就是通情达理。那么多彩礼,一下子全拿出来盖瓦房,换了别人肯定舍不得。”

周老太说:“房子盖了她也要住。”

“搁别的姑娘,彩礼都得留在娘家,根本不可能带回来。”

周老太得意道:“那是因为她没爹没娘,我家三个闺女出嫁,彩礼都留在了娘家,娘家把女儿养那么大,收点彩礼是应该的。”

“可彩礼一分不带过去,在婆家会受气,听说你三个女儿经常被男人打。”

周老太不以为然:“夫妻间小打小闹很正常,谁家都这样。”

“我看裴家就没有,你看裴寡妇把宋知青当女儿一样疼爱。”

周老太哼了一声:“裴寡妇那都是装的,就她那个臭名声,不装模作样能找到儿媳妇才怪,也就是宋知青傻,才会上当受骗。”

赵素兰和宋时锦散步听到这话,火气噌地一下上来,撸起袖子就要冲过去。

宋时锦一把拽住:“娘,生气容易变老长皱纹。”

赵素兰气愤道:“说我无所谓,那个老太婆说你傻。”

宋时锦靠在赵素兰的肩膀上笑着说:“傻人有傻福。”

赵素兰无奈地点了她的额头一下:“你这孩子,性子咋这么软,被人家骂了也不知道反击。”

宋时锦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咱们家好事连连,不要因为她坏了好心情。”

赵素兰瞪了周老太的方向一眼,看在儿媳妇的份上,今天就放这个老太婆一马。

周老太正说得起劲,一转脸看到赵素兰瞪着她,吓了一跳,差点没站稳摔倒。

把赵素兰给逗笑了,调侃道:“这是做了什么亏心事,看见我怕成这个样子。”

周老太结巴道:“我……我才没有做亏心事。”

其他人连忙附和:“我们就是在闲聊,说你家娶了个好儿媳妇,为人大气,那么多彩礼都拿出来盖房子。”

赵素兰得意地说:“那可不,全天下都找不出这样的好儿媳,淮川寄了钱回来盖房子,我说把彩礼还给她,她都不要,非要我保管。”

宋时锦看着松了一口气的周老太,说道:“周奶奶,您是周家的大长辈,也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吧?”

周老太无比骄傲:“那当然。”

宋时锦继续说:“周家人口多,赚的工分和分的钱粮是村里最多的,您能管明白吗?”

“这有什么管不明白的,从我婆婆去世,我管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错。”

“以前您年轻力壮,现在年纪大了难免会犯糊涂,要是记错了,钱数不对可就不好了,还是交给年轻人管比较好。”

周老太没好气地说:“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管。”

……

周老太回到家后,虽然心里不服老,可想到宋时锦的话,还是去打开了箱子查看。

从箱子里把钱拿出来数了数,结果真发现了钱数不对。

以为数错了,周老太数了好几遍,都是少了50元钱。

周老太虽然不识字,可她对钱数敏感,连零头的1毛1分她都记得很清楚,这么大一笔钱她不可能记错。

于是,她把整个箱子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都没有找到。

家里少了50元钱这么大的事,周老太立刻召集家人,问谁去过她的房间。

所有人都摇头,说没有去过。

周旭朗心虚得很,面上却故作镇静:“您是不是记错了,要是家里遭了贼,肯定全部偷走了,要是小孩子偷拿的,最多敢拿一两毛,不敢动大钱。”

周老太被这么一说,有些不确定。

这时,周家最小的孙女周慧,手里拿着一个包子进来,看到大人们都聚在一起,害怕地跑到了她娘的身边。

周老太盯着她手里的包子,厉声问道:“谁给你的包子,是不是你把贼引到家里来的!”

周家三儿媳王红霞赶紧问:“小慧,谁给你的包子?”

周小慧说:“不是贼给我的,是宋姐姐给我的。”

然后周小慧指着周旭朗说:“我看到大哥进了奶奶的房间。”

全家人都看着周旭朗,周旭朗解释:“我只是去找奶奶,发现奶奶不在就立马出来了,我怎么可能会偷自家的钱?”

周老太也相信大孙子,可周慧又说:“大哥把钱拿去哄女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