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郑老太有两儿两女,有两个不是自己生的,郑姥爷和前头的妻子生下了顾大舅—郑延庭,顾大姨黄如珠的妈妈—郑延慈。郑老太嫁过来的时候郑延庭已经十几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对她颇有意见,不管怎么对他好,都养不熟。郑延慈倒是还小,养的熟,这也是郑老太觉得顾书仪这个年龄段接回来的不好,不管怎么面面俱到都难建立亲厚的母女关系。郑老太后头生了对龙凤胎,郑念慈和顾小舅郑林深,这也是大舅妈对顾大姨一家比较热情的原因,同父同母的亲姑子能不好吗。顾大舅在钢铁厂上班已经是老员工了,大舅妈在纺织厂上班,有两儿一女,闺女嫁到了津市没回来,大儿子也在钢铁厂上班,这次来的是小儿子郑国梁顾大姨在报社工作,丈夫和公公是外交官,有三儿一女,老大老二当兵去了,这次来的是老三和老四...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郑老太有两儿两女,有两个不是自己生的,郑姥爷和前头的妻子生下了顾大舅—郑延庭,顾大姨黄如珠的妈妈—郑延慈。
郑老太嫁过来的时候郑延庭已经十几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对她颇有意见,不管怎么对他好,都养不熟。
郑延慈倒是还小,养的熟,这也是郑老太觉得顾书仪这个年龄段接回来的不好,不管怎么面面俱到都难建立亲厚的母女关系。
郑老太后头生了对龙凤胎,郑念慈和顾小舅郑林深,这也是大舅妈对顾大姨一家比较热情的原因,同父同母的亲姑子能不好吗。
顾大舅在钢铁厂上班已经是老员工了,大舅妈在纺织厂上班,有两儿一女,闺女嫁到了津市没回来,大儿子也在钢铁厂上班,这次来的是小儿子郑国梁
顾大姨在报社工作,丈夫和公公是外交官,有三儿一女,老大老二当兵去了,这次来的是老三和老四
顾小舅在杀猪厂上班,接的是郑老头的班,小舅妈在供销社上班 有一女一儿,郑蓉蓉和郑国杰
今天大家凑齐是因为是郑老太郑老头的生日,两人的生日离的近就凑起来一块过。
顾大姨把目光放到了顾书仪身上,心里诧异,还真的跟自己妹妹妹夫长的一样。
郑念慈也跟着介绍,顾书仪刚刚听顾大舅说黄如珠的爸爸工作忙没空来,也看到了这大张旗鼓的样式,知道顾大姨家肯定不是普通人,也就乖乖的叫人。
想到黄如珠真的是大小姐,不是农村人心里就不好受。
顾大姨微笑的点头,拿出了头花给了一个,顾书仪看着手里的头花就是眼前一亮,这比供销社的好看太多了,班里只看到煤厂主任的闺女有类似的。
顾书仪以为是顾大姨给自己的见面礼,然后就看到顾大姨按个各给了一个。
顾书仪看着顾舒窈的头花是个夹子,吊坠上都是珠子非常漂亮,就听见顾大姨说:“窈窈看看喜欢不,专门给你挑的”。
顾舒窈欣喜的接过:“谢谢姨姨,我很喜欢”。
“窈窈你应该感谢我,这是我给你挑的”。
黄如珠说着和顾舒窈研究起了怎么戴。
顾书仪嫉妒的盯着两人,顾舒窈肯定是故意的,知道黄如珠家境不一般故意不说,害自己得罪了黄如珠。
郑蓉蓉倒是没什么表示,羡慕的看着顾舒窈手里的头花,往常还出现过顾舒窈有自己没有的情况,何况这次还有一个表姐和自己一样,证明大姑不是不喜欢自己,只是更喜欢顾舒窈,心满意足的看着自己的。
顾大姨看着两个小姑娘,她是喜欢顾舒窈的,可能是因为闺女喜欢她的原因,加上顾舒窈也嘴甜,其他孩子都喊她大姨小姨的,就她会喊姨姨。
就听到顾小弟喊:“老姨,我的呢”。
顾大姨还没来的及反应,顾小弟就被顾军生扯一边去了。
“你这孩子怎么叫人呢,你个男子汉戴什么头花”。
顾小弟当然不是要头花了,他只是想看一下老姨有没有其他好东西给,不满的嘟嘴反驳: “男子汉怎么就不能带头花了”。
顾舒窈笑着把头花卡顾小弟头上,“是是是,男子汉也可以戴头花,姐姐的给你戴,这是谁家小妮子呀”。
“谢谢老姐”。
顾小弟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立马过去冲大家眨眼给郑念慈看,学着顾舒窈平时撒娇的样子娇声道:“老妈,你看你老儿子俊不”。
顾舒窈坦荡的点点头:“是我的姐姐呢”。
“那乡巴佬还真的是你姐姐啊,不是说你家就你一个女孩吗”
和顾舒窈不对付的许明珠声音大的一个班都听的见。
顾舒窈还没来的急说什么,离的远的黄如珠一听到这,就立马大声的反驳:“不可能,顾舒窈就只有我一个姐姐‘’。
众人看着激动的走过来的黄如珠,黄如珠和顾舒窈是表姐妹,这件事黄如珠说过很多次,班里人都知道。
许明珠可不管是不是亲姐姐,她只知道那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能让顾舒窈丢脸的土包子。
“那个土包子肯定是她姐姐,不然怎么住她家里”。
有同学单纯的说:“万一只是来城里住几天呢。”
许明珠也知道可能是这个原由,但还是嘴硬的说:“哪有亲戚好端端的住过来的,而且和顾舒窈长的那么像。”
有见过的同学小声的说不像,被许明珠瞪了一眼。
“就算是亲戚,谁家亲戚过来住还过来上学的。”
现在确实很少上学住别人家的,大部分都住学校。
越说许明珠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信誓旦旦的说那个土包子就是顾舒窈的姐姐。
顾舒窈倒是不知道姥姥她们有没有跟大姨家里说,扯了扯黄如珠的衣服,阻止她冲上去,声音不小的解释:“是我亲姐姐,她以前身体不好,在乡下养身体”。
“啊?”。
黄如珠心里疑惑,裤子被坐着的顾舒窈扯着没有继续开口,想着待会问问。
“哈哈,身体不好去乡下养病,以前都不说还有个姐姐的,顾舒窈家里也没多爱闺女呀……”
难得看顾舒窈不好,许明珠就像只花孔雀一样到处说。
同学都偷偷八卦讨论起了,他们觉得顾舒窈家也没那么完美了,在乡下养身体八成是借口,就看到农村人挤城里的,没看到有人想去乡下的,虽然听农村粮食多,但是一年到头都得下地干农活,还没有粮票肉票,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啊,在普通人家里都是让身体好不受宠的孩子下乡当知青的。
等人散的差不多了,黄如珠就激动的在顾舒窈的耳边小声问怎么回事,她可不知道顾家那边还有什么闺女,顾家最大的女孩就是顾舒窈了。
顾舒窈解释了些可以解释的:“就是我亲姐,以前住乡下,她叫顾书仪,你可以回家问问你妈妈”。
黄如珠继续问,顾舒窈也是表示详细的不清楚。
“那她人怎么样,长的像你吗?”
顾舒窈笑着说:“不像我,要像也是像我爸妈呀”。
黄如珠觉得不像顾舒窈的话,肯定是不好看的。就像顾老弟不像顾舒窈就挺丑的,自己哥哥也跟自己不像也是个丑八怪。
“那她多大啊,我也得叫姐啊”
黄如珠感到有点失落,在奶奶家自己是最小的女孩,在姥姥家才是最大的女孩。
顾舒窈:“应该是吧”
黄如珠觉得顾舒窈这话说的有些奇怪,但也不知道奇怪在哪。
黄如珠一放学来不及回家问情况,就兴冲冲的表示要跟顾舒窈回家看一下了。
顾舒窈无奈只能被拉着走。
在校门口等的郑念慈看到的就是,闺女被拉着跑,这前头风风火火的也就只有珠珠了,连忙过去询问情况,窈窈也没跟提前跟她说要去姨家呀。
眼尖的顾舒窈看到了往自己推自行车过来的郑念慈,跑过去甜甜的喊了声“妈妈”。
黄如珠也礼貌的喊了声“小姨”。
郑念慈笑着说:“才几天不见,珠珠又变好看了”。
转头笑着责怪顾舒窈:“你这孩子,去珠珠家怎么不提前跟妈妈说一下。
黄如珠解释道:“不是去我家,是我去小姨家玩”。
郑念慈听到这话只以为黄如珠跟以往一样在学校闯祸了,或者考试考差了不敢回家,笑着答应:“行,那待会小姨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虾,晚上给你做炸虾丸”。
黄如珠摇头表示不要还用手翻着嘴皮给郑念慈看:“小姨,我嘴巴里都长泡了,小姨你做虾丸汤吧”。
郑念慈看着黄如珠嘴唇里发白的一个小泡,还真是,这谁家还能吃炸物吃上火的。
脸上关心的笑着说:“行,你这怎么搞的,疼不疼啊”。
黄如珠:“我妈说我炸虾吃多了,不喝水就长了,小姨你回去上班吧,我和窈窈先走了”。
郑念慈笑着答应,让顾舒窈好好招待黄如珠,照常问了句要不要给黄家打电话告知一下。
黄如珠笑着说好,然后拉顾舒窈进了车内。
吉普车是黄如珠爷爷的,黄家爷爷是外交官国家给配了车,来接黄如珠是因为学校离的远。
黄如珠当时报来这就是打着不住家的心思,没想到那么远了还是得每天接回去,就是可怜了她的同胞哥哥,有时候吉普车没空还得让他亲自坐公交车来接。
郑念慈踏着自行车去供销社买虾,看着吉普车远去的车尾巴不由羡慕,连尾气都好闻的紧。
“窈窈”
顾舒窈和黄如珠刚回到筒子楼就被一个扎着低双马尾的女孩喊住了。
顾舒窈转头看是隔壁栋的李芳芳,李芳芳和顾书仪一个初中,平时住学校今天怎么会在家,而且初中放学时间晚,现在也不应该在家。
顾舒窈笑着回应:“怎么了,芳芳”。
李芳芳结巴的说:“没…没,就喊喊你”。
李芳芳算是顾舒窈在筒子楼同龄的玩伴了。
黄如珠站在一旁等着她们聊天,虽然她也认识李芳芳,但不熟,那是窈窈的朋友。
李芳芳也是看朋友的朋友在,没往常那么自在。
顾舒窈关心的问:“你今天怎么回来的那么早”。
听到顾舒窈的关心,李芳芳笑着说:“没什么事,就今天轮到我班上大劳动了,所以干完活的同学就可以先放学,刚好明天放假,我就回来了”。
顾舒窈点点头,让李芳芳明天去她家玩。
黄如珠都来了,顾舒窈明天肯定得陪黄如珠,李芳芳也不是很想和黄如珠待一块,在她眼里三人一块玩,她们俩像天鹅,自己像那丑鸭子。
郑念慈多给了些,让顾舒窈看到什么特供品瑕疵品的话买点回来,还让两人带上顾书仪。
两人不想但也没拒绝,第二天出门的时候,顾书仪倒是表示不想去。
顾书仪明显被打击的不小,看她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把郑念慈都搞迷惑了。
顾舒窈再次看见她笑的开心时,她身边围一群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顾书仪被围在中间。
“明天我们去供销社吧”一个女生提议道。
“不去了吧,我们前两天不是才去过吗”
一个胖胖的女生说,她前两天零花钱都花完了可不敢再去了。
顾书仪想到郑念慈给的钱都被自己前两天给每人买了冰棍,没钱去供销社了也赞同的说去过了。
“那我们去公园游湖吧”
“游湖可以呀,我们去划那个小船”。
“是啊,那个船只需要一块钱”。
本来还感兴趣的顾书仪,听到要一块钱就不想去了。
“明天我想在家学习”。
听到顾书仪的话,其他女孩都狐疑的看着她,她们在学校可没见过顾书仪学习。
胖胖的女孩挽着顾书仪的胳膊说:“别开玩笑了,书仪你怎么可能还需要学习啊,学习多没用啊。”
其他女孩也开始附和,其中一个女孩开玩笑似的说:“你爸妈都当领导了,让他们把你招进去坐办公室不就好了。
“就是就是,那可是主任呢”
“你爸爸还是局长呢”
“等我们初中毕业了,只要书仪爸妈说一声,我们不就可以一块上班了,是吧,书仪”
其实这也是大家捧顾书仪的原因。
顾舒窈在旁边躲起来没有说话,不少人也这么跟她们说过,但是警察局和妇女招的人少,其实自己父母压根帮不上什么忙。
大家一人一句,说的顾书仪飘飘然,做领导就可以直接给自己安排工作的吗,不过好像也是,村长不就是这样让他儿子当上记分员的吗。
本来要答应下去游船的顾书仪,突然想到自己没有钱,她的钱都花完了,在学校里为了表示自己受家里宠没少说自己的零花钱,顾书仪咬牙说自己想在家待着。
有个女孩接着说:“也是书仪家那么大,还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要是我,我也想待在家里”。
众人听到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打听房子有多大,她们在家都是和兄弟姐妹一个屋的,尤其是住筒子楼的没听说谁是有独立房间的。
顾书仪假装不在意的凡尔赛,说自己家里多大,自己有独立的房间什么的。
众人纷纷表示自己要去拜访,顾书仪想着几个人来玩应该没问题,双胞胎弟弟经常带一堆大院里的泥孩子来,就点头同意了说放假来。
直到几人散了顾舒窈才出来,原来顾书仪在学校那么受欢迎啊,想着放假那天自己要不要出去走走,顾书仪可不喜欢自己。
休息日那天顾书仪一大早就起来打扫卫生,把要炫耀的东西放在明面上。
下午几个小姑娘来的时候,忍不住到处打量。
双胞胎玩累了跑进来喝水,看见客厅好几个人都以为是走错地方了。
“呀,这是你弟弟吧,书仪”
“听说还是双胞胎呢”
“你弟弟怎么长的不像呀”
“是啊,他们怎么不像呀,真奇怪”
“这个弟弟和书仪好像啊,那个弟弟好像小女孩啊”
……
兄弟俩脑子里都是几人叽叽喳喳的话
顾舒窈刚刚又说是亲戚的,顾书仪就想到了郑念慈前几天抱怨的乡下穷亲戚,经常来打秋风的,不是想要工作就是想要孩子来城里读书的。
顾书仪觉得黄如珠就是这种亲戚,更让顾书仪讨厌的是顾舒窈过的比她好就算了,她一个乡下丫头凭什么看起来过的比她好。
心里这么想的,脸上就摆出了不屑的表情。
黄如珠本来就被家里宠惯了,平时就算是不喜欢她的人都会做表面功夫的,她还是第一次看见毫不掩饰的人,连一点表面功夫都不做一副看不起她的样子。
“自己长的那么黑也好意思说我,还说我名字土,说的好像你有多潮流一样,穿的跟村姑似的,花蝴蝶都没你花”。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牙那么黄难怪嘴巴那么臭,人长的丑就算了,还那么没有素质”。
黄如珠生怕对方觉得自己好欺负,小嘴叭叭的就往外输出,肯定是刚刚在厕所给了她三分颜色,谁知道她开起了染坊。
顾书仪气的要死心里觉得对方就是在嫉妒,自己的衣服别人想买都买不到,班里的女生都三番五次的来打听哪个供销社扯的布。
还说自己牙黄,她在乡下估计牙粉是什么都不知道吧,还说自己。
“你…你…”
顾老弟作业都不写了,小眼看的贼认真,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珠珠姐按在地上打的样子。
看到自己新来的大姐气的冒火的样子,心想原来大姐和他们一样的,她还以为这个大姐不会生气呢。
顾舒窈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变成了这样,只能拉着黄如珠防止两人动手。
“别吵了,你们冷静点”
顾书仪也失去了理智,听不到顾舒窈讲话,没有了往日温柔的样子也指着黄如珠骂:“我没素质,你抢别人厕所就有素质了。
“上别人家还那么没教养,果然是乡下人”。
顾书仪越说声音越大,余光瞄到门外走来的身影,以为是爸妈回来了立马停了声,摆出委屈可怜的样子。
是隔壁的婶子,手里还抓了把炒熟的黄豆,现在的人可没有不进邻居家门的概念,只要门开着就往里走。
刘婶一开始没想到是顾家在吵,刚刚还跑错屋了,因为顾家除了俩小子都没吵过架的。
现在赶过来什么都还没有看到,就停了声,立马急了紧张八卦的问:“怎么了怎么了?”
顾舒窈顾书仪异口同声的说:“没什么”。
黄如珠没有说话,回了房间,她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
刘婶问了好几句,两姐妹都不说,转过头去问顾老弟,顾老弟也只是摇头说没什么呀。
刘婶只能暗道没劲回去做饭了,碰到了赶过来的赵婶子,两人叽里呱啦的往外走。
顾舒窈一回到房间,黄如珠就说:“你看吧,她跟我说的那样,一点都不好相处,一点素质都没有,她真的是你亲姐吗?。
顾舒窈心想还真不是。
“我觉得她一点都不好,讨厌死了”。
顾舒窈也是体验到了另一面的顾书仪,但嘴上还是解释道:“可能是你们还不熟悉吧,以前我们第一次见还不是打了一架”。
黄如珠平时说谁不好,顾舒窈都会和自己一个想法,还是第一次帮别人,黄如珠心想这就是所谓的亲姐妹吧。
想到第一次见面顾舒窈姐弟好像也是这个样子,黄如珠有点松动了,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说:“我觉得你们不一样,她就是我奶奶说的性子不好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还是不要跟她玩”。
讨论了半天,直到有人问:“什么味道?怪香的”。
然后就是吵吵闹闹的“哎呦,我的饭”。
“哎呦!我的菜糊了”。
郑念慈在处理着菜,顾书仪帮忙看着炉子里的火,心里奇怪顾舒窈他们不用帮忙干活的吗?
顾舒窈和顾小弟正在沙发上弹弹珠,顾舒窈输了得给他们弹珠,绝大部分时候顾书窈都是赢的那个,然后双胞胎再靠着捶背捏肩把弹珠换回去。
顾舒窈看着蒋红芳在厨房里帮忙干活,也在纠结要不要上前去帮忙。
今天的晚饭格外丰盛,不止有猪肉还有羊肉和虾,关着门香味也从阳台飘了出去。
外面又开始讨论今天顾家煮肉,特意给大闺女煮的,看来对大闺女也不错,也不知道这大闺女回来待几天,还是一直待着。
顾书仪也是这么想的,闻着满屋子的肉香,觉得应该是特意为自己煮的,在农村吃肉得靠杀猪,在城里吃肉得靠肉票,城里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的。
顾军生回来的时候就听到了邻居的问话,也知道他们看见顾书仪了,他还真没习惯这个亲闺女,前些日子在外面总有种在出公差的感觉。
顾军生回来也就开饭了,顾小弟拿着筷子高兴的边走边敲碗,被顾军生教训了句。
看着桌上的红烧肉,大虾,羊肉汤,顾军生也惊讶今天吃这么好,接下来不会几天看不见肉吧。
顾书仪偷瞄着桌上的红烧肉,还有那弯曲像蝎子红红的菜,最让她震惊的是手上一人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比昨天来到时给煮的面里卧了两个蛋还让人震惊。
郑念慈一说吃饭,顾书仪眼睛直盯着红烧肉,但筷子还是夹向了离自己最近的羊肉。
她想起蒋母的话,作为女人第一筷子应该夹自己面前的菜,但看着两弟弟吃红烧肉,她心里也有点后悔没有第一时间夹那红彤彤油汪汪的红烧肉。
顾书仪咬了一口羊肉,羊肉炖的软烂,轻轻一咬肉就咬下来了,羊肉的香味瞬间铺满了口腔。
顾书仪满心都是对口腹之欲的满足,看到顾舒窈夹了青菜的时候,又暗怪自己第一时间夹了肉。
她也看出来了,这个妹妹在家很受宠,她得学着点。
今天的青菜也很是爽脆多汁,看起来油汪汪绿油油的,应该是红烧肉的油,平时很少煮青菜放这么多油,这也是顾舒窈为什么第一筷子夹青菜的原因。
大家吃的很开心,郑念慈在一旁剥虾放到每个人碗里。
顾军生看夹过来的虾,下意识的说:我不爱吃这玩意,给窈窈吃”。
说着把虾夹给了双胞胎,挑了块偏肥的红烧肉吃。
郑念慈又给顾书窈夹了虾和红烧肉,笑着说:“吃吧,这虾是你姥姥专门给你的,待会妈再给你剥。
顾舒窈点头笑着说:“谢谢妈妈,妈妈你也吃”。
顾小弟:“老妈,我也要”
顾母给挑了块肥多的红烧肉,顾小弟不满的嘟嚷:“我要的是虾”
顾老弟也跟着说要剥皮的虾
“你这孩子,一点都不懂吃,这肉还是特意给你俩买的,早知道就不买了”。
顾小弟可不觉得自己傻,要肉自己可以夹,但是虾还得自己剥壳,顾老弟是看哥哥姐姐有,自己也要。
这年头也不是每天都能吃这么多肉,顾姥姥给了顾舒窈爱吃的虾,又让郑念慈买了羊肉。
郑念慈念着亲闺女第一天回来,西北那地爱吃羊肉,就狠心买了两斤回来煲汤,看到猪肉又想着丈夫和两小子爱吃,又忍痛割了一斤。
顾书仪看着顾母夹给顾书窈那全是瘦肉的红烧肉愣神,心想这里的女孩也不能吃肥肉,待会自己要不要夹瘦点的红烧肉。
然后又听到了顾母说的话,那红色弯曲的虾是给她买的呀,肉是给弟弟买的,原来不是专门为自己买的,不是为了迎接自己回来,是自己想错了。
郑念慈看刚回来的闺女看着她发愣,以为顾书仪也想吃红烧肉,心里的愧疚升起就夹了块肥瘦相间的给她。
“这羊肉怎么样,妈还是特意按着西北的方法做的,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像不”。
顾军生听到这又开始说起来了以前在西北的军旅生活,冬天大口吃羊肉的日子有多爽。
顾书仪看着碗里的肉有点感动,原来羊肉是为自己做的,这个妈妈真好,一点都不偏心。
小心翼翼的把红烧肉放嘴巴里,入口是甜的,软绵的口感在嘴里还没嚼,肉就一个顺滑进了肚子,这入口即化的红烧肉让顾书仪睁大了眼睛。
“红芳上户口的事情怎么样”。
“上了,名字叫顾书仪,你别喊红芳红芳了”
顾军生觉得这名字像大儿子的,皱眉问:“顾书仪,哪个仪”。
顾小弟(顾书屿)抬起头来看,喊他?
郑念慈解释:“单人旁一个义的那个仪,妈给取的”。
“问下妈还有没有别的”。
知道丈夫会这么问,郑念慈就说:“方姨说这个名字好,户口也上了“。
听到是方姨给选的,顾军生就没说话了,方姨是顾姥姥的老姐妹,是个算命的,算的特别准,现在不能封建迷信,也还是有人偷偷找她算命,不过她也不是啥都给算。
当初说顾大姨会高嫁,结果从大杂院嫁四合院去了,老郑家都把她当神算子了。
郑念慈生大闺女的时候伤了身体,几年也没再怀上,去算了说命中有两闺女没儿子,不管真假,郑念慈也是个精的,转头说顾军生 命中没儿子。
再次怀孕了也只当是闺女,结果生出来是儿子还是俩,生下来三天两头病的,怕没了就再去算,结果说夫妻俩命中没儿子,顾舒窈命中带弟弟。
还说顾舒窈是个命好的,郑念慈信顾军生老嘀咕这也没两闺女啊,这么多年也没再怀上,结果现在还真出了个顾书仪,夫妻俩现在是不信也不行。
“你们大姐叫顾书仪,以前住爷爷奶奶家,知道了没”。
顾书屿不满的撇嘴,咋和他一个名,他可不喜欢这个大姐,长的没他老姐好看,在乡下爷爷奶奶家也没见过。
顾舒窈低垂着眼帘看地板,她怕这个女孩怪自己抢了她的生活。
虽然妈妈姥姥都说这是意外,但严格来说自己确实过的是她的日子。
顾老弟疑惑的问:“为什么大姐和姐姐一点都不像”。
蒋红芳感觉这个弟弟是在说自己丑,但她没有证据。
顾军生郑念慈看着顾小弟,想让他闭嘴,这事可不能传出去,夫妻俩都是爱面子的人。
虽然对亲闺女愧疚,但养了那么多年的顾舒窈也不是假的,更何况顾舒窈也没什么错,她的父母又不知道在哪,能送哪去。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说出去了,把两人都当亲闺女。
两人还没解释,顾小弟就说:“你和我是双胞胎也不像啊,老妈不是说了吗,双胞胎长的也不是都一样的”。
顾老弟被说服了,要说像,自己和这个姐姐更像。
蒋红芳这才看向了两个弟弟,一个粉雕玉琢像小女孩,一个国字脸像小大人,蒋红芳还是第一次看见国字脸的小孩,感觉像看见了村里的大队长。
双,双胞胎?
明明隔壁村的双胞胎只有脸上的痣不一样,为什么自己这两弟弟长的完全不像,一个好看的像女孩,一个老成的像干部。
兄弟俩是异卵双胞胎,长的不是很像,顾老弟像妈妈五官精致脸型流畅长的好,顾小弟偏顾军生的国子脸偏硬朗。
郑念慈也笑着解释:“是啊,双胞胎又不是每对都长的像,你姐跟你们一样一个随我一个随你们爸”。
蒋红芳不可置信的看着每个人,这意思是说自己和这个妹妹也是双胞胎吗?那为什么她没有丢。
明明长的一点都不像啊,蒋红芳现在就想去照照镜子,看自己和这个妹妹相像的地方。
她又看着亲爸那高大的身影,长的典型的国字脸让人有安全感又凶的让人有点怕,亲妈长的也让她惊艳,面色白皙红润,穿着时尚好看,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妇人了,在村里说是刚结婚没几年的也有人信。
顾舒窈也有点心虚,虽然她是很感动双胞胎这个说法,但是长的确实不像,怕对方看了怀疑。
“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下,我去给你们煮点面”。
郑念慈转身去厨房煮面,看着蒋红芳那风尘仆仆,感觉比自己还苍桑的样子,郑念慈心里忍不住失望。
虽然不少人说顾舒窈好看的不像亲生的,但是夫妻俩也没怀疑过,只认为是祖坟冒青烟。
毕竟小儿子长的也好,虽然比不得闺女,但是粉雕玉琢的谁见了不说漂亮的像姑娘,俩人一致认为祖坟又为了小儿子冒了次青烟。
但她也没怀疑蒋红芳不是自己的闺女,蒋红芳长的太像他们了,粗一看完全就是顾军生的翻版,细一看也像郑念慈,看着也清秀可人。
但有了顾舒窈在前,这小家碧玉的模样让夫妻俩欣喜不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特别像顾军生也不会找到她,毕竟他也是在调查清楚后,才确定家里的闺女不是亲生的。
蒋红芳也在偷偷打量着这个家,她被亲爸找到的时候,看对方相似的面容,她就信了一大半。又听他说是城里人才跟着回来的,他们村里的女孩子做梦都想嫁城里人吃商品粮,村里的男知青也是她们眼中的香饽饽。
但她也没想到这个家那么好,房子又大又干净,有灯还是人人想住的筒子楼,他们穿的衣服完全没有一个补丁。
顾小弟有点嫌弃这个姐姐,顾老弟倒是感觉自己姐姐和自己像挺高兴的,两人一边打量一边看好吃的。
顾军生正在给孩子切西北带回来的甜瓜,分果脯。
顾舒窈拿甜瓜的时候看了下顾军生,怕对方嫌自己不是亲生的,自己要留下来的话,家里每个人的看法都是重要的。
顾军生和她预料中的一样,没什么反应,顾舒窈自嘲的一笑又觉得放心了些许,是自己想太多了,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多养了个闺女吧。
顾军生确实是这么想的,他还仔细的研究了下顾小弟,确认大儿子是真的像媳妇,不是被抱错了。
顾舒窈捏着一块甜瓜吃,在四九城这瓜不常见,闻起来有点像黄瓜的清香,还有种甜蜜的果香。
中间很甜,吃完顾舒窈感觉喉咙里像有根羽毛在挠的错觉,比起甜瓜中间的软,它的边是脆脆的。
顾舒窈觉得边边更好吃,但没中间甜,要是两者中和一下就好了。
比起甜瓜,蒋红芳更喜欢果脯,果脯酸酸甜甜的,外表还有层白霜,以前在村里自己都吃不上几回。
很快郑念慈的面就煮好了,看着顾军生在分果脯,连忙跑过去拿走,她还没来的及看哪些留着分邻居呢。
“这么晚了,还吃啥呀,留着明天再吃,这玩意又不填肚子,快去吃面吧”。
蒋红芳惊讶的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面条,是白面做的,她过年都没吃到过纯白面的面条。
上面还有几根青菜,两个荷包蛋,还有油花。
蒋红芳咽了咽口水,看顾军生的碗里居然只有一个鸡蛋,她惊讶的看着郑念慈,在想是不是自己这碗是父亲的。
郑念慈笑着说:“给你补补”。
“谢谢妈”。
蒋红芳支支吾吾的开口,感动的眼里冒泪水,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回来会这么好,有些城里人也是因为城里生活不好过,才下乡的。
郑念慈听到对方喊自己妈,有点不习惯,还有愧疚和感动,要是这孩子当初没丢就好了。
郑念慈又转头看着乖坐着啃甜瓜的闺女,绿色的果肉在她手里像块上好的绿玉,要是没丢的话自己就不会有窈窈了吧。
顾舒窈感受到母亲的目光,想到妈妈还没吃,就拿了块甜瓜递过去。
“妈妈,吃甜瓜”。
郑念慈笑着接过,眼光慈爱的看着两小子,心里感叹这都是命。
吃完饭,蒋红芳等着安排房间去睡觉,让她惊讶的是顾家五口人居然有好几间房。
顾家的房是三室一厅,最大的两间是夫妻俩和双胞胎的房间,但又分别隔出了两块地方连接着客厅做厨房和书房,看起来房间才多,现在房间最大的是顾舒窈的房间。
家住四九城筒子楼的顾舒窈,自小就被人羡慕,羡慕长的好,父母好,家境还好。
父母是双职工,还有对双胞胎弟弟。
两个弟弟长的不一样在附近很是出名,比弟弟出名的是她自己
不少人都说她长的好看,说话又好听,顾家养闺女比养儿子还精细,把她养的十指不沾阳春水。
说顾舒窈漂亮的跟仙女似的,一点都不像老顾家的闺女,顾家人都把这句话当成是对顾舒窈的夸奖,众人也只是嘴上说说没真当回事。
顾舒窈也以为日子会按常过下去,直到顾家大闺女顾书仪的出现。
一切都要从1974夏说起。
天空蔚蓝,万里无云,是属于夏日常见的好天气。
二八大杠上的后座上正坐着名十五六岁的少女,天上没有云给她数,她数着一座座飘过去的房屋。
二八大杠后座的铁架子往日垫了厚厚的棉垫,在炎热的天气的屁股会热的冒汗,前几天垫子拆了,倒是不冒汗了就是硬咯的女孩屁股不舒服,但她也没敢挪动一下屁股,怕阻碍了前面骑车的人,遭来埋怨。
前面用力踏着自行车脚踏板的妇女,是女孩的母亲。
母女俩一路上都没说话,气氛沉默的怪异,像吵架冷战了一样,没有往日心情愉悦聊着天带着粮食去。
顾舒窈是个情商高的,知道怎么哄父母开心,但这几天妈妈对自己时冷时热的,聊着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冲自己甩脸子,搞得顾舒窈心慌慌也不敢说话了。
顾舒窈不管怎么软磨硬泡的问,往日心大的妈妈就是不肯透露半分。
顾舒窈只能当是爸爸和妈妈吵架了,毕竟是从出差的爸爸打电话来后就这样了,这些日子两人频繁的打电话,也不嫌打电话贵了。
顾舒窈只想着爸爸出差回来就好了,妈妈以爸爸为重的,只要爸爸出马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很快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大杂院的老郑家。
老郑家是顾舒窈的姥姥姥爷家,也是顾舒窈母亲郑念慈的娘家。
大杂院的胡同口有好些老头老太向母女俩打着招呼,本来黑着脸骑车的郑念慈立马挂上了招牌微笑回应。
一跨进老郑家门,向上的嘴角立马垮了向下了,语气愁容哀怨不悦的喊妈。
顾舒窈没敢说话,默默的跨下二八大杠。
屋里的老太太走了出来,郑老太笑的慈祥穿着圆领盘扣的碎花上衣,发白的头发梳的丝丝顺滑,一看就是个注重体面的老太太。
“窈窈来了”。
顾舒窈脸上挂笑还没喊,郑念慈就不满的跺脚喊:“妈”,顾舒窈只能把嘴里的那句姥姥咽下去。
郑老太不满的怒目说:“妈妈妈,喊什么喊,你都是三个孩子的妈了,那么毛毛躁躁的干什么,还不如窈窈稳重”。
郑念慈不说话了,眼神复杂的看了眼顾舒窈。
郑老太看闺女没带粮食来,就知道八成又是为了前几天的事。
“瑶瑶,你帮姥姥给院子里的菜浇浇水,我和你妈去聊一下”。
现在太阳正大着,太阳正晒的时候是不能浇水的,水落在菜叶上会被阳光烫蔫巴,这明显是打发自己,要说些自己不能听的。
顾书窈乖巧的说:“好,姥姥,姥爷又出去了”。
“不用管他,八成是出去下棋了”。
老郑家就住了郑老太郑老头两口子,两个舅舅都有房子搬出去住了,算是大杂院里的独一份了。
老郑家是大杂院,比起其他几户人共住的大杂院,老郑家好的多,是独立的大杂院。
院子里的青菜其实就是拿泥土垒的桶,种了些绿叶菜和葱姜蒜之类的。
城里买棵葱都要钱,不少人家都这么干,像住筒子楼的顾家,没地方种也会买两个花盆种点。
眼看顾舒窈拿着陶瓷盆去装水,给院子里的菜洒水,郑老太就带着闺女进屋了。
郑念慈看到母亲的眼神麻利的把门给带上,确认关严实了。
郑老太坐在炕上等闺女开口,没想到闺女像锯了嘴的葫芦不吱声了。
看到老母亲不悦的眼神,郑念慈才硬着头皮开口:“妈,我和军生准备把她接回来了”。
郑老太没说话,她是想着不接回来在那给安排个工作也行的,但女婿知道让闺女开口总不好,总归是亲生的接回来是应该的。
但这些前几天就商量好了,郑老太明白这次过来怕是还有其他的事。
就听郑念慈说:“我和军生想把她的户口落妈这”。
眼看老母亲皱眉,郑念慈就赶紧解释:“找到工作就给她移到单位去”。
……
顾舒窈用手把水招到菜根上,菜叶子都感觉肉眼可见的舒展开了,没几颗菜一下子就浇完了。
不知道里面在聊些什么,顾舒窈无聊的捡了根树枝把青菜上的虫子扒拉开来,看着肥美的大青虫在地上一耸一耸的,顾舒窈胳膊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弄死的话顾舒窈又嫌恶心,要是有鸡就好了。
“呀,燕君她外孙,供销社今天到了好些青菜,不要票,新鲜着呢,你快去通知你姥姥”。
顾舒窈抬头看,是同条胡同里腿脚不好的奶奶,挎着的菜篮里满满的都是青菜黄瓜西红柿,胜利品满的都要出来了,她又腿脚麻利笑呵呵的去通知其他邻居了。
声音不大也不知道里面听着没,不要票的青菜,怕是妈妈知道了都得去抢,顾舒窈赶紧起身去通知。
门关着顾舒窈刚准备敲门,就听到里面呜呜的抽泣声,郑念慈是个爱面子的人,顾舒窈想等她情绪稳定点在敲,就站在门口等。
听着里面冒出什么医院,孩子的,顾舒窈就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妈,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对瑶瑶有多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就算不是我亲生的,我养了那么久我也有感情……”。
“你说我怎么那么命苦,疼了那么久的闺女不是我生的,要不是军生在西北找着了,这么多年了,我都不知道我亲闺女在村里受罪,我婆婆她早知道了还瞒着我……”。
“行了,小声些,别让瑶瑶听见了,没的生分,我只是提醒你一下,你这嘴巴给我关严实,她们俩最好都不知道的好”。
“我只是心疼我那亲闺女,我把别人家闺女疼的跟眼珠子似的,我的闺女却在村里受苦,还是个拐子村。
......
为了大家看文愉快,提前说明一下
1、本文写的是精致利己不是精致利己主义,全员利己,人物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的
2、真千金是因为得不到偏爱才黑化的,如果你觉得有钱没爱是惨的话,那真千金就是惨的。全员利己文,所以不要问为什么对真千金那么惨。
世界就是不公平的,买菜的时候还要挑颗好看的回家呢。
3、不是大女主爽文呢,女主不会知道配角骂她一句,就冲上去直接一个大鼻兜的
4、本文偏日常搞笑呢,慢节奏。没有十足十的好人坏人
5、目前的设定是要下乡的,先提前说明一下呢 男主出场不算晚,但是下乡时间段会晚点。
最后祝大家看的开心。
这还是顾书仪看见的第二个这么好看的人,第一个是她的妹妹顾舒窈,这样子和顾舒窈平日打哈欠时眼睛里充满水雾的时候一模一样。
黄如珠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女孩,莫名的感觉有点眼熟,一下子没想起来就没说话。
顾书仪看见对方好看心里就泛酸水,在筒子楼里总有大娘大婶拿她和顾舒窈比,现在好了还多了一个年龄差不多和顾舒窈不相上下的。
为什么没人拿她和顾舒窈比?连父母当临时工的吴雅雅都有名。
想到筒子楼里的人对自己父母都是讨好的,顾书仪就觉得这个人家里条件肯定不好,这头发那么短还卷成一坨坨了,条件好的才不剪头发,像楼下的小花小草才会把头发剪短卖钱。
看对方一副在找水龙头的样子就‘‘扑哧’’笑出了声,黄如珠没好气的瞪着她,顾书仪毫不客气的嘲笑道:“乡巴佬,你还以为这是外面的公厕呢’’。
大家的上班时间是一样的,为了怕大家一早上抢水龙头和厕所,就把水房和厕所分开了,所以这的厕所没有水龙头,但是是最新的抽水的,绳子一拉就有水冲厕所,所以这也是顾书仪看不惯黄如珠那么说话。
黄如珠确实没想起来这没有洗手的地方,主要是习惯了家里和学校都有。
“一个连水都没有的厕所,你得意个什么劲,又不是你家的”。
黄如珠也不是个性子软的,说完哼一声就走了,不管后面那女孩吃人的眼光。
顾书仪更讨厌黄如珠了,她觉得对方就是在那好面子强撑,她就没见过比这里更好的厕所,学校里的厕所连门都没有,同学家里的还是那种茅房,外面的公共厕所虽然不错但是要钱,她就不信那女孩能出钱去外面上。
顾书仪还是第一次在筒子楼里对人释放恶意,她平时对待大人小孩都是一副和善的样子,可能是看对方和顾舒窈一样,没有其他人在场就没忍住。
黄如珠气愤的想回去和顾舒窈吐苦水,同样气愤的顾书仪往回走才发现那女孩跟自己是同个方向。
看那女孩要进自己家的门,顾书仪刚想叫住她,就听见隔壁的婶子对她说: “如珠丫头,又来找窈窈丫头玩啊”。
顾书仪脚步一顿,顾舒窈的朋友,果然顾舒窈的朋友也和她一样讨厌,一副大小姐做派,要是在村里肯定得拉去批斗。
婶子还想跟黄如珠唠嗑几句,但人家已经进屋了,只能继续择菜,然后一转头看见了背着书包黑着脸的顾书仪,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丫头黑着脸,让本就没多白的皮肤更黑了。
想到了楼下王大姐的吐槽,说有两个丫头在厕所抢位置,有一个还背着大袋子,要不是知道没地种,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抢屎呢。
顾书仪换上乖巧的样子说:“婶子好,刘婶摘豆子呢”。
刘婶没反应过来就接话道:“对,择点豆角,炒豆角吃”。
“婶子,我帮你一起吧”。说着拿起豆角掰了起来。
刘婶这些日子已经从第一次不习惯顾书仪的帮忙,到现在习以为常的把位置让出来给顾书仪然后拿大蒜出来剥皮,她平日里可没少跟人说这丫头傻,净给人干活。
顾书仪边干活边问话 “婶子,刚刚进去的那个女孩是我妹妹的同学吗?跟我妹一块回来的吗?”
刘婶子心里奇怪,这黄如珠每次一来顾家就炖肉的,郑念慈也是对她这娘家外甥夸个不停,筒子楼里老老少少都知道这姑娘长的漂亮,家里更是了不得都是当官的。
经常吉普车接着来接着走的,楼里的小孩看见了吉普车都跑去看,然后通知顾家两小子亲戚来了。
这顾家刚回来的大闺女怎么连自己家的表亲都不认识的,不是说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姥姥家住吗?
想到楼里的流言,不会这大丫头真是被扔了,大了才要回来的吧。
顾书仪看刘婶打量自己的眼神,带着同情好奇更多的是审视,心想难道那女孩也是自己的妹妹,顾家的闺女,可是顾家已经有一个漂亮的顾舒窈了,没听说还有其他闺女啊·。
刘婶也不知道顾书仪想问什么,但筒子楼里都知道,没什么不好说的,就开口说:“是啊,如珠那丫头和窈窈从小就是一个学校的,小时候就经常来这里玩,好的跟两姐妹似的”。
顾舒窈笑着点点头说:“这样啊,我看她进了我家门,就好奇问问”。
刘婶子心想不进你家门进谁家门,进来我家人家也不愿意啊。
“刚刚在厕所她还急着抢我厕所呢,早知道是我妹的同学,我作为姐姐就应该让她先上。”
顾书仪学着顾舒窈的样子说话,平时顾舒窈就是这么说话的,每次父母分东西她就说没关系,给姐姐弟弟吧,一副她让别人的感觉,然后父母还会夸她懂事给的更多。
顾书仪觉得顾舒窈装,她不知道的是,顾舒窈完全是想着自己不是亲生的不好意思要,然后郑念慈又觉得心疼。
刘婶跟刚知道这话似的一副恍然大悟的说:“原来刚刚王大姐说的抢厕所的是你们这两个小姑娘啊”。
顾书仪想真是好事不出门,自己帮王婶子干了那么多活,也没看她说自己几句好话。
顾书仪故作委屈的说:“我先进去的,没想到她突然要把我拉出去,可能是因为她比较急吧”。
刘婶直白赞同的点点头:“那应该是”。
顾书仪一噎继续说:“我要知道她是我妹的朋友,我肯定让她先上,我忍一下也没关系的,大不了拉裤子上,我真不知道她这么着急”。
刘婶想这丫头不愧是农村来的,这么大人了还说拉裤子上说话真埋汰。
现在的厕所都是好几户人家共用的,其实抢厕所对于她们来说挺常见的,有时候早上赶一块了,几户人家就在厕所上抢上了。
顾书仪知道她平时早上还会给别人让位置,讨别人的好感,她可不想因为那个女孩传出自己不好的名声。
婆婆是个重男轻女的,但自己两个闺女婆婆都喜欢,郑念慈心里也高兴,就去厨房准备炒点菜。
双胞胎洗了野果就去分顾舒窈吃。
郑念慈看见一锅的米饭心疼的要死,瞪了顾书仪一眼,该放粗粮的时候一点也不带放的。虽然给婆婆吃没什么,但是多了两张嘴她可舍不得全是细粮,尤其是多了顾家的大金孙。
郑念慈拿碗盛了满满一碗出来,说给顾军生留的,然后往锅里倒水,这样多一点。
顾军生明明晚上才回来,顾书仪看着饭变粥,难道自己又搞错了,妈妈娘家人吃干的,婆家只能吃稀的。
郑念慈又让顾书仪去柜子里拿腊肉,顾书仪想了想拿了块最瘦的,郑念慈满意的点点头。
顾老太和顾小叔安心的松了口气,没自己去拿就不会发现柜子里的东西少了。顾书仪虽然感觉柜子空了点,但是没发现少了东西。
吃饭的时候,顾老太顾小叔夹肉快的夹出了残影。顾大宝知道二婶子不喜欢自己,只能吃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点,桌子底下扯着奶奶的衣服,期待自己奶奶把肉夹他碗里。
顾老太也不负大孙子所望,自己吃的同时还给自己孙子夹。
顾书仪看的有些目瞪,这速度就像她以前在村里吃席。
顾舒窈他们习以为常,郑念慈还有先见之明的把其中一部分肉炒了白菜。
顾舒窈想起了以前的郑念慈上了一盘肉一下子就没了,不小心把筷子掉地上的顾小弟,捡完筷子起来就看到了一个空碗,问郑念慈上个碗干什么。
直到碗里的肉没了,奶孙三人才从激烈的战场缓过劲来。
顾老太笑着说:“大宝离的远夹不到,我给夹点”。
那肉就放顾老太面前,顾大宝就坐顾老太旁边。
顾舒窈几人:大可不必解释。
当顾书仪夹起白菜,露出一点肉的影子时,就会被眼疾手快的顾小叔夹走,然后顾小叔就会去夹萝卜炒鸡蛋里的鸡蛋吃,等待着白菜里的下一块肉出现。
顾家的家风是不管什么菜,不管是谁,都不可以翻菜,所以他们就算再想吃肉,也只能拼运气手速。
吃完饭,顾书仪主动去洗碗,奶孙三人看着郑念慈准备的一斤鸡蛋糕一包糖酥半斤水果糖,嘴巴都要笑到耳朵后面去了。
顾老太看郑念慈看着筐里的青菜,怕郑念慈翻到下面的东西主动解释道:“这是给三援的”。
顾援朝顾老太的大闺女,嫁给了城里人,离顾家三十几里,这也是奶孙三人匆匆吃个饭就走的原因。
郑念慈看顾老太有点紧张的样子,以为是她怕自己不乐意给小姑子,就没动笑着说:“只有菜吗?要不再装点粗粮过去”。
“不用不用,前些日子给过了,这菜下面还有点菜干,够了”。
郑念慈听到也没说什么,均了一小袋顾老太带的红薯干放过来。
“再给带块肉回去吧,马上也农忙了,好好补补”。
这句话把顾老太顾小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摆手激动的喊:“不用不用”。
郑念慈有点诧异,平时他们可是恨不得把东西搬空的。
顾小叔:“留着给侄子吃就行,我们哪能连吃带拿的”。
顾老太附和着:“对,家里还有过年的腊肉,到时候炒了吃也是一样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