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小说全文免费

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小说全文免费

荷叶鸭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荷叶鸭”,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宋锦书重生了。伺候临终的丈夫时,竟听他临死叨念着大嫂的名字。他说:知燕,若是有来世,我绝不负你......那一刻宋锦书老泪纵横,重生一世,她愿拂袖而去,成全他们。...

主角:宋锦书江欲行   更新:2024-12-31 22: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锦书江欲行的现代都市小说《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小说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荷叶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荷叶鸭”,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宋锦书重生了。伺候临终的丈夫时,竟听他临死叨念着大嫂的名字。他说:知燕,若是有来世,我绝不负你......那一刻宋锦书老泪纵横,重生一世,她愿拂袖而去,成全他们。...

《落日如红豆,相思写满天小说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不等江欲行说完,宋锦书牵了牵唇角打断,“我能有什么不高兴的,大嫂今日饮醉,恐是身体吃不消。”
后半场,江欲行挡下了秦知燕所有的酒,这会儿,他身上还散发着浓重的酒气。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往昔能和江欲行闲庭信步,宋锦书定是童心未眠般,脚步轻快,一步一跳的。
但月下,她极其安静,回到扶苏阁的路上,只能听到二人清浅的脚步声。
秋荷掌了灯,宋锦书迈进门槛时顿了顿,“今夜还是分房睡吧。”
新婚后他们还未曾同过房,没几日,他就领军出征。
成了亲,还为秦知燕守身如玉,也真算是痴情种。
话音方落,男子突然扼住了她手腕,眉头紧皱,“还说没生气? 我跟大嫂的婚事作罢,并非全是门规所致......”
宋锦书不想知道缘由,不想听。
她只想离开侯府,离开他,顺便做一次成人之美的月老。
“相公觉浅,我睡觉不老实。你舟车劳顿,自己歇着,安稳些。”宋锦书不显山不露水,抽身进偏房,还不忘福身行礼。
她的一言一行,堪能写进女经里,供人学习怎么做高门儿媳。
可这样的宋锦书,让江欲行感到陌生。
回到偏房,宋锦书唤来秋荷,伺候上笔墨纸砚。
她执着狼毫笔,蘸取浓墨,娟秀字体一丝不苟的写下一行字——
和离书, 邑柏候江欲行亲启。
第三章:
当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次日转醒,宋锦书洗漱打扮好,坐在铜镜前。
镜子里的人儿粉面桃腮,正值芳华的年纪,没有一丝皱纹,似那剥壳的荔枝。
秋荷梳着她如瀑的发,从头到尾,“昨夜春草堂淹了,要说家中没个男子主事,还是隐患颇多, 亏得是在侯府,若是百姓家中,梦中丧命也不是新鲜事。”
宋锦书眸光一怔,“大嫂没事吧?”
“没呢,天还没亮,小侯爷就带着人疏通排水渠,都没顾得上用早膳呢。”
秋荷说得无心,宋锦书听着,低头露出一抹苦涩。
但这仅仅是一瞬而已。
待秋荷为她挽好发髻,她心如止水,“大嫂有难,我也该去探望一遭。”
春草堂跟她所居的扶苏阁距离并不远,但两处庭院却是不同的光景。"


园中设宴,他们拭目以待。
坐在鎏金亭,满头银丝的老妇人沧桑的开口,“来的人不多,且让哀家瞅瞅,民间是否能人辈出。”
令宋锦书出人意料的是,江南绣坊,竟也派了人来。
闻谡断言他们来不及。
但他们不仅千里奔袭,呈出的绣品,亦是精细绝伦。
苏绣,千古以来独领风骚。

一件‘紫气东来’寓意的凤袍,对襟采用金丝两面绣,正面瞧着是祥云,里衬竟是‘寿’字。
流苏如瀑坠边,每一条都嵌着紫水晶,再细看,水晶镂刻着‘万世太平’,‘江山永固’之类的吉祥话。
在这一件巧夺天工的匠艺作品下,宋锦书没了底。
为宫廷甄绣,几番波折。
她多想自己能摘得荣宠,可面对苏绣一脉,大有蚍蜉撼树的无力感。
“不错,很不错。”太后笑呵呵的,对江南绣坊的献宝满意至极。
宋锦书心凉了半截,却听老妇点了她的名,“宋家小女,你的绣品,就不想给哀家掌掌眼?”
第二十二章:
宋锦书心提到嗓子眼。
按照宫规,她不能直视太后她老人家。
她没看见,宫娥在太后耳边言语了几句,太后看她的目光慈爱无比。
“民女惶恐,请太后娘娘过目。”
宋锦书将木匣子举过头顶,由太监接手,送到太后眼前,再经宫娥的手提起来,给众人展示。
“太后娘娘,此绣品名为松鹤图,象征万寿无疆之意,万福纹,祝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宋锦书的声调不高,手里还攥着剩下的一截驼绒丝,丝线有着千丝万缕的绒毛。
忆起坎坷的来时路,宋锦书蓦然有了信心,“白鹤的羽翎,采用宫绣的错针,令羽翼丰满,栩栩如生,松柏的枝叶,是蚕丝烧蓝……”
可以说,这衣裳的每一寸,都凝聚着她和绣坊所有人的心血。
江南绣家是很优秀,但她的绣品也不差。
太后摸着白鹤,触感软绵,松针看似平整,却能感觉出根根分明的颗粒感。
“都好,都好!”
太后心悦不已,“这两件哀家都留着,小宋的除岁穿,江南名家的初一穿,甚好,甚好!”
一并入选么?
京中贵人交头接耳,宋锦书小心谨慎地往江南苏绣家望去,那人脸色铁青。"


彻夜的雨水漫过院子后,连野草都挂满了泥沙,宋锦书一眼看到了江欲行。
他袖子挽到了胳膊肘,扬起一把锄头,正大汗淋漓地挖着沟渠,下人也跟着忙活,有的地方被顽石堵住,江欲行甚至弯下腰徒手将石头掏出来,扔在一旁。
他往日里最爱干净,指甲缝里从不见一丝污浊的。
为了给心爱的女子献殷情,她的相公恐怕比上阵杀敌还要拼吧?
“弟妹,你怎来了?”秦知燕在房门口捕捉到了宋锦书的身影,小碎步近前,拉起她的手,“这一场雨,天气又凉了些,快进屋暖和暖和。”
秦知燕身披着狐裘大氅,雪白柔软,系带上绣着鸳鸯图。
这可是新婚之时, 宋锦书怕江欲行在外受冻,一针一线给他缝的。
春草堂的屋子里格外素净,除了一些木质家具,一眼看去就没什么值钱玩意儿。
秦知燕拉着宋锦书坐在轩台旁,丝娟掩着嘴角咳嗽,女婢娴熟地送上温水。
她顺了口气,缓了缓才笑道,“弟妹见笑了,我这副身子不争气,光是吃药,就费了府上不少银子,真是累赘。”
“嫂子别这么说,朝廷封赏时,斗胆问陛下讨些珍稀药材,慢慢治,总能痊愈如初的。”宋锦书体贴的安慰,想起扶苏阁,江欲行的书架,堆满了医书。
自家相公行军打仗不在话下,学医方面还下足了功夫。
“我一个遗孀,生死无所谓的。”秦知燕瞥了眼窗外的江欲行,笑问宋锦书,“这次小侯爷回府就不走了,你啊,得抓紧时间,跟侯爷生下个一儿半女,江家的香火,就全看你们夫妻俩了。”
宋锦书心不在焉地摩挲着软垫的边儿,“嫂子可不兴这么说自己,至于延续香火,有情有爱生的孩子,那才是家门之幸。”
她上辈子跟江欲行圆房 ,有了夫妻之实,还是老夫人下药促成的。
若非那般,江欲行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碰她吧?
“我看侯爷对你很是上心,都怪边陲挑事的蛮夷,否则你们的孩子,都能唤我声婶婶听了。”秦知燕笑起来,明眸善睐,温婉清雅。
她像是种在温室里的玉兰花,在冬日里独具柔弱的美。
宋锦书有一丝丝嫉妒,可惜她不是秦知燕,也永远取缔不了。
第四章:
“嫂子无事就好,明日祭祖,穿厚实些,当心着凉。”宋锦书不再逗留,离开时,她又看了眼满身是泥的江欲行,他从始至终都没发觉宋锦书来过。
入夜里,天还是阴沉沉的。
扶苏阁内,男子沐浴更衣,不自觉走到了偏房。
这一天都不见宋锦书人影,心里怪怪的。
总觉得夫人哪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寝卧的门缝漏出烛光,他着手推门,竟发现门从里面锁住,推不开。
“夫人?”"


宋锦书可不认为闻谡会看上自个人,不过是闲来消遣,惯是风流。
她站在柜台里翻看账目,拨弄着算盘珠子清脆响,“怎么说闻公子也帮了我大忙,这宋家绣坊,你何时来都是客,想绣什么,我来,分文不取。”
闻谡喜上眉梢,“真的?”
宋锦书抬头,笑意绽开,唇红齿白,宛如出水芙蓉。
“还是别了。”闻谡看她拨弄算盘的手指,布满了丝线的勒痕,深处见血,令他怪心疼的,“听说宫中绣娘一年不如一年好,宋老板不如接下宫中的买卖,绣的不多,银子不少。”
宋锦书核对当日账目后,又捧起近来客人的绣样名册,心不在焉道,“哪有那么容易,宫中的活儿,那是百家争鸣,我算什么?”
蜀绣,苏绣,徽绣……
无论是哪一脉拔尖的主,谁不是名满天下之辈?
饶是当年父亲执掌家业时,也未能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宋老板就是太谦虚。”他侧靠着柜台,问着店外的客人,“你们说,宋老板的绣品怎样!”
“好!”
大家伙儿倒是很捧场,齐刷刷的一声‘好’,引得宋锦书‘噗嗤’笑出声。
她眸如新月看去,不见那道萧飒身影,不晓得江欲行什么时候离开的。
莫不是来炫耀心上人给的荷包。
宋锦书眸中喜色渐渐冷却,闻谡风趣的话断断续续,宋锦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闻谡兴致缺缺,半个时辰后也走了。
天擦黑,秋荷火急火燎地跑来,“小姐!小姐!朝廷发皇榜了!”
皇榜被秋荷卷起来,郑重地放在她面前,“年关将至,太后娘娘向天下甑绣!”
宋锦书看那明皇的纸张,在自己眼巴前展开,盖着玉玺的八宝印,登时傻眼了。
今日闻公子方说起,这么快就送来了契机?
“皇榜上写了,要端庄,凤仪天下,别出心什么……”
秋荷这丫头识字不多,宋锦书接过话头,“别出心裁。”
“小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上次广天下甄选,还是三十年前!”
秋荷比她还雀跃,宋锦书却沉默寡言。
闻公子这般,她又欠下个人情债。
第十五章:
不过,只是甄选,花落谁家未可知。
宋锦书带着皇榜回工坊,绣娘们正欲归家,收拾着各自的物件。
“姐姐们,锦书有一事相求。”
她站在门口, 诚挚地鞠了一躬,看向工坊里的七位绣娘,眼睫湿润,“我宋家一脉自我这里断了家业,我此生唯一夙愿,就是将宫绣传至五湖四海。此番宫廷甄绣,若能当选,我宋锦书起誓,余生往后宋家与诸位,一荣俱荣!”"


  江欲行未觉不妥 ,手里变戏法般,多出一枚翠珠发簪,“南夷盛产玉,两年来,夫人操持家业任劳任怨,我是个粗人,不会挑,望夫人不嫌弃。”
  说着,他将簪子插进宋锦书乌发之中。
  宋锦书嗅着他身上淡淡的兰花味,那是大嫂屋子里经常用的香氛。
  再看一旁温温笑着的大嫂秦知燕,她的仙螺髻之上,赫然也是只翠玉朱钗。
  只不过,秦知燕的簪子,玉比她的还要大,茵绿莹润,乃不可多得的料子。
  前世她未注意过这些琐事。
  而今看来,江欲行的偏心,如此明显,对秦知燕的爱意,点点滴滴有迹可循。
宋锦书道了谢,转身又去接婢女送来的饭菜,事无巨细的摆放。
  这团圆饭也是有讲究的,长辈坐主位,自然好菜放跟前,也不能薄待了来客,站着夹菜就不像话了。
  天色将晚,旁系叔伯都到了场。
  老夫人落座上首,宋锦书和江欲行坐在一起,旁侧便是大嫂。
  “这次小侯爷南夷一战,又给侯府增光,朝廷的封赏,怕是不日就要送府上来。”
  “如此喜事,今儿不醉不休!”
  八仙桌之上,大家推杯换盏。
  宋锦书倒是没喝多少,反倒是秦知燕被偏房的婶子连番灌酒——
  “你啊,本是许配给小侯爷的,就因老祖宗定的规矩,长子不娶,次子不可成家,让你嫁给了长公子,哪晓得天意弄人哟,这长子无福,剿匪送了命。”
  秦知燕手边搁置个空位,那是亡夫之位。
  婶子出此一言,饭桌上的气氛凝滞。
  江欲行探出修长玉白的手,夺过了秦知燕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嘭’的一声,将杯子杵在桌案。
  宋锦书瞥了眼那杯沿上,秦知燕残留下的绛红胭脂。
她默不作声往嘴里扒饭。
  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么一层渊源。
  家宴结束,送走了叔伯们,宋锦书收拾完残局,就见月影星疏下,男子着束口的藏蓝锦衣,一声不响站在院门前,不知道等了她多久。
  宋锦书神色终是淡淡的,无喜无悲。
  “夫人是何不快?莫不是他们多嘴……”
  不等江欲行说完,宋锦书牵了牵唇角打断,“我能有什么不高兴的,大嫂今日饮醉,恐是身体吃不消。”
  后半场,江欲行挡下了秦知燕所有的酒,这会儿,他身上还散发着浓重的酒气。"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麦芒读物书号6663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