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岁岁有今禾结局+番外

岁岁有今禾结局+番外

爱吃蔬菜的小猫咪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这岂不是要砸手里?刘三顺一遍想着这事叹气,一边无精打采的吆喝:卖种子了!卖西域的种子了!其实本来这句吆喝后面还有句:能种出太阳的西域种子!但是被嘲讽过的刘三顺再也不敢这么说了。张氏和李今禾二人也已经问遍了整个县城,都没能找到李今禾想要的种子,只能无奈到城门口等着赵伯的驴车。张氏一边走还一边安慰李今禾:“穗穗,没事的,等下次咱们来县城再问问,没准就有了。”李今禾恹恹的点了点头,她倒也不是因为没有种子而伤心,只是今天已经溜达了一天,这对于一个六岁女孩来说,实在有些累了。李今禾蔫蔫的蹲在城门口附近,双手捧着下巴,抬头望天。虽然这个姿势对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来说不是十分雅观,但是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可是又舒服又不违和的姿势。刘三顺这没精...

主角:李今禾陆闻   更新:2025-01-03 14: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今禾陆闻的其他类型小说《岁岁有今禾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爱吃蔬菜的小猫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岂不是要砸手里?刘三顺一遍想着这事叹气,一边无精打采的吆喝:卖种子了!卖西域的种子了!其实本来这句吆喝后面还有句:能种出太阳的西域种子!但是被嘲讽过的刘三顺再也不敢这么说了。张氏和李今禾二人也已经问遍了整个县城,都没能找到李今禾想要的种子,只能无奈到城门口等着赵伯的驴车。张氏一边走还一边安慰李今禾:“穗穗,没事的,等下次咱们来县城再问问,没准就有了。”李今禾恹恹的点了点头,她倒也不是因为没有种子而伤心,只是今天已经溜达了一天,这对于一个六岁女孩来说,实在有些累了。李今禾蔫蔫的蹲在城门口附近,双手捧着下巴,抬头望天。虽然这个姿势对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来说不是十分雅观,但是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可是又舒服又不违和的姿势。刘三顺这没精...

《岁岁有今禾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这岂不是要砸手里?

刘三顺一遍想着这事叹气,一边无精打采的吆喝:卖种子了!卖西域的种子了!

其实本来这句吆喝后面还有句:能种出太阳的西域种子!

但是被嘲讽过的刘三顺再也不敢这么说了。

张氏和李今禾二人也已经问遍了整个县城,都没能找到李今禾想要的种子,只能无奈到城门口等着赵伯的驴车。

张氏一边走还一边安慰李今禾:“穗穗,没事的,等下次咱们来县城再问问,没准就有了。”

李今禾恹恹的点了点头,她倒也不是因为没有种子而伤心,只是今天已经溜达了一天,这对于一个六岁女孩来说,实在有些累了。

李今禾蔫蔫的蹲在城门口附近,双手捧着下巴,抬头望天。

虽然这个姿势对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来说不是十分雅观,但是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可是又舒服又不违和的姿势。

刘三顺这没精打采的叫卖声就这么传进了李今禾的耳朵里。

种子?太阳种子?

李今禾登时眼睛一亮,那不就是向日葵吗?

她立马感觉疲惫的身体有了劲头,小跑到刘三顺的摊前问道:“大叔,你这是卖种子吗?能种出来太阳的种子?”

刘三顺看到是个小女孩,一点精气神也提不起来,这个年纪的小孩估计也就是个新奇劲儿,咋可能买种子。

他甚至都懒的张嘴,只嗯了一声。

李今禾一听,连忙问道:“您确定这种子能种出来东西?要是这是好种子,我都要了。”

李今禾此时已经是非常激动了,虽然没能买到菜种,但是这向日葵种子更是意外之喜。

作为油料作物的一种,向日葵种子可是更为值钱。

刘三顺一听这话, 顿时也精神了起来,虽然他被西域商人吹的天花乱坠的时候有点迷糊,但是选种子的时候,他也是认认真真挑选的饱满个大的种子。

所以这种子肯定是没问题。

但是刘三顺一想到这姑娘的年纪,又有点迟疑,这孩子真能买的起?会不会是偷了家里的钱出来祸害,要是那样的话,这种子可卖不得,不然得惹一身骚。

李今禾此时也看出了刘三顺的犹豫,连忙把张氏喊过来说道:“娘,我想买这个大叔的种子,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

张氏一听自己姑娘想了一天的东西终于找到了,她也很开心。张氏问道:“这位大哥,这种子多少钱呀?”

刘三顺看到张氏,心里才落了定,这买卖能做。

他殷勤的笑道:“大妹子,你看这太阳也快下山了。我这有四包种子,两包是这大侄女问的这个太阳种子,两包是辣椒种子。要是四包都要,我就要您115文,要是您就要两包,那就得按30文一包算,得六十文.”

“您且放心,这种子都是我精挑细选的,肯定是好种子,没有空壳的。”

“我这还是从府城的西域商人那里换的,只咱们这小地方,识货的人少,所以我也就便宜卖了。”

李今禾一听到种子的种类价格,眼睛都亮了,没想到除了向日葵还能有辣椒,这东西要是能种出来,可不止这点价格。

但是这个价格比起普通农作物的种子来说,也真的是非常的昂贵。

李今禾热切的看着张氏,虽然张氏也觉得这种子实在是太贵了些。

但是她还是决定听李今禾的,毕竟闺女最近的决定让家里的银钱多了不少,她相信闺女的决定。


想来应当是因为牛是农户家重要的劳动耕畜,所以是不能随意宰杀的。

在历朝历代对于牛的管控都比较严格。

《淮南子》记载:“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李今禾也很好奇,在这个时代的牛,会被保护到什么地步,但这也得慢慢去了解了。

毕竟桦木村能用上牛耕地的,也只有里正一家。想来牛是相当珍贵的。

张氏挑挑看看,最终买了十斤的猪肥膘,还买了一块一斤多的五花肉。

算算今日买下来的东西,张氏把今日卖东西的钱也花了小半,但是她心里也敞亮。

就像李今禾告诉张氏的那样: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吗?不花钱怎么会有赚钱的动力!

张氏觉得这话有些道理,现在她每日绣荷包换大钱的动力就是想让三郎去读书,还想让李今禾和小宝能吃的饱穿的暖。

母女二人买完了猪肉,这背篓已是满满当当,就连李今禾拿的小竹筐,都装了一半的东西。

但是李今禾还有一个心心念念的事—那就是买种子!

又或者说,各种各样的新奇种子。

这段时间她也发现了,农村种植的蔬菜种类很有限,大部分是茄子、豆角、白菜、白萝卜这种蔬菜。

但是李今禾想买的是一些比较稀有的蔬菜种子,比如辣椒、洋葱、黄瓜这种的比较特殊的种子,也能丰富一下自己人的食谱。

当然,要是能买到什么葡萄之类的水果种子,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李今禾发现这个时代和她知道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太相似,至于这些外来的作物什么时候传进大燕,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李今禾想要的种子只能碰运气,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有意外的惊喜。

此时,刘三顺挨在城门口,唉声叹气,他只是想不通,这从那西域商人手里买来的种子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刘三顺是个卖货郎,常年奔走在各地,只是老娘在永安县城。

这不前段时间在府城遇上个西域商人,这商人将手里的这些种子吹的天花乱坠,什么这个辣椒种子种出来吃着让人涕泗横流但是通气还祛湿,能让人身上立马发汗;再不就是这个种子结出来的像个太阳,平时能当花栽在家里,果实成熟了还能吃,而且还拿出来已经结成的果实给刘三顺显摆。

刘三顺也是个走南闯北的货郎,只是这西域商人的话实在太有欺骗性,让这个刘三顺也阴沟里翻了船。

起码刘三顺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也没花多少钱,也就是个百十来个大钱换来的种子,但是钱难挣屎难吃,就算百十来个大钱,刘三顺也得走街串巷好几天才能赚回来。

本来寻思回来永安县城看看老娘,顺道抬价几倍把这新奇种子转手卖给县城的富户,毕竟小县城的人没见过世面,富户有钱也好忽悠不是。

哪想到,小地方的人压根不买账,甚至那富人家里的仆妇还嘲讽他,既然能在家里种出太阳,那你咋不带一个你家种的太阳出来卖啊?

直接给刘三顺气个仰倒。

种子不像什么绢花之类的玩意保存时间比较久,隔年还能折个价卖出去,也亏不了本。

这种子时间久了可能就种不出来东西了。


但是吴氏已经发话,王氏不敢拖延,只能在心里暗暗的呸了几声,却也不敢表现在脸上,灰溜溜的去收晾晒的野菜了。

这一边,猪油已经炼好装在了瓦罐里,透明的猪油等冷却后便会变为白色的固态。

等炒菜的时候,哪怕放一点猪油,都能让菜增香不少。

李山河已经揉好了面,张氏也调好了馅儿。

李今禾拿筷子尖儿沾了一点尝尝,咂咂嘴,说道:“娘,这馅儿真香!”

张氏看着女儿馋猫样,笑着说道:“包完就下锅,立马吃饭。”

今天的饺子皮,李山河还掺了点新买的白面,比起纯杂粮面来说,更多了小麦的香气。

今天的伙食馋的几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就连一直稳重的三郎也在偷偷咽口水。

按照惯例,李今禾家做点什么好的,都会给上房送一份,今天也不例外。

由于之前的事,今日给上房送菜的人变成了李山河。

李今禾等人也没有先吃,都等着李山河回来一起吃饭。

只是今日这送菜的时间也格外的久了些。

正当李今禾想着自己要不要出去看看时,李山河却阴着脸回来了。

张氏和几个孩子面面相觑,这估计上房那头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现在的李山河显然是不想说话的。

张氏把热乎乎的饺子汤递给李山河说道:“当家的,喝口汤,这晚上也冷了,去去寒气。”

李山河接过汤,喝了一口,顿时感觉身上的寒气和肚子里的憋屈都去了不少,心里一下子就暖和过来了。

看着李山河缓和的脸色,张氏又说道:“快吃饺子,几个孩子都饿了。但是都想等着你回来一起吃,快吃吧。”

这时三郎和李今禾才动了筷子,小宝现在筷子用的还不是很灵活,李今禾也贴心的把饺子夹到小宝的碗里。

张氏夹了一个饺子到李山河的碗里,还给倒了一些砸好的蒜泥汁,李山河就好这口。

小宝此时看到,便一脸期待的说道:“爹,这蒜泥汁是我帮娘砸的。”

李山河听到这话,还能不知道闺女什么意思吗?

他连忙尝了一口饺子说道:“哎呦,我二闺女这砸的蒜泥真好吃,比饺子都鲜。”

小宝害羞的笑了笑,眼里却是被夸奖的小满足。

李今禾和三郎一听,也开始夸起小宝来。

李今禾夸小宝今天喂鸡喂的好,自从鸡鸭仔买回来以后,小宝就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每天都抢着去喂鸡。

三郎夸小宝烧火烧的好,今日三郎烧火的时候,小宝在旁边帮着递柴火。

小宝听着家人的夸奖,越发的开心起来,小小的心里都是满足。

想着以后一定多多帮家里干活,被夸奖的感觉真好。

酸菜油脂拉杂面饺子又好吃还顶包,剩下几个,也被张氏分到大家碗里,一人一个真真儿是吃了个精光。

李今禾摸着自己鼓起来的肚子,舒服的打了个饱嗝!

这才叫过日子嘛!就两个字:舒坦。

至于李山河刚才不高兴的原因,他自己不想说,张氏和他们也不会问,估计也就是上房又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收拾好锅碗瓢盆,又到了一家人的晚间算账时间。

今日进账二两220个大钱,买了米面粮油和种子以后,还有一两578个大钱,毕竟今日的种子贵,光种子就要一百多个大钱,再加上买的猪肉精面和红糖,还有一些常用的调味料,今日花出去的也不少。


张氏一向不喜欢嚼别人家里舌根的人,连带着多次告诉几个孩子,也不要嚼别人家的长短。

人言可畏,舌头是杀人的刀。

三郎张了张嘴,总觉得自己一个男子汉在嚼人舌根是不对的,但是张氏已经问了,三郎只能红着脸说道:“那会儿总有孩子欺负红叶,一边欺负还一边骂,我就帮她打回去过,就听到了。”

“娘,我没想乱传这事,听到之后我也没和任何人说过。今天你提起来我才说的。”

张氏这才放心下来,看来孩子没走了弯路。

张氏觉得她还是得再告诫一下孩子,于是又说道:“你们三婶是个可怜人,要是自己家里人还嚼她的舌根子,那还怎么过日子?一家人就算不能互帮互助,也不能往下踩。你们三个听懂了吗?”

三郎和李今禾都重重的点了点头,在旁边的小宝也是有样学样,跟着哥哥姐姐点头。

其实李今禾也有点好奇周氏的过去,但是看张氏并没有说的心思,也不打算再问了。

何必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就背后议论别人的伤疤呢?

在这一点上,李今禾非常赞同张氏的教育方式,也正是有个这样明事理的母亲,加上一个爱护妻子和孩子的父亲,三郎和小宝才这么纯良吧。

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这么一代传一代的树立起来的。

张氏看着孩子乖巧的样子,心里也是欣慰,这几个孩子一向是让她省心的。

张氏吆喝着李山河去抱柴火,一边对三个孩子说道:“今天娘和穗穗把木耳和绣品换了很多钱,就买了猪肥膘和五花肉。咱们现在炼猪油,一会用剩下的油脂拉包饺子,五花肉留着过几天秋收加菜。”

几个孩子一听,开心的都手舞足蹈。

三郎蹦蹦跳跳着去帮李山河去抱柴火,李今禾则帮着张氏准备炼猪肉的香料。

小宝则是举着自己的糖人,一会让李山河和张氏都舔一口,一会又让三郎和李今禾舔一口,虽然她也舍不得新得的糖人,但是好东西就要分享,她也想让爹娘和哥哥姐姐一起享受自己的快乐。

而李今禾等人都是假装舔一口哄哄小宝就行了。

灶的火烧起来了,肥膘也下了锅。

猪肉特有的油脂香传遍了整个院子,小宝闻到后连糖人都不舔了,捧着脸蛋蹲在三郎旁边,一起烧柴火。

而此时上房这头更是欲动蠢蠢,王氏就像闻着肉的狗,站在栅栏前不肯挪脚。

吴氏看到王氏那个馋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嚷道:“山海她媳妇,昨日让你晾的野菜你收起来了吗?你戳在哪里给谁家当门神呢?”

王氏看吴氏叫她,还是哼哼唧唧的不愿意挪脚,但又不敢违抗吴氏的话,她厚着脸皮说道:“娘,那野菜一会吃完饭再收就行。”

农村家的冬日蔬菜少,所以一般会将野菜这类的晒干,留着冬天吃。

吴氏顿时脸就阴沉了下来,斜着三角眼看着王氏说道:“行啊,那你今天别吃饭了,我看你这野菜收不收。”

王氏一听这话,登时便知道吴氏动真格的了,她今天要是不收,这饭肯定是吃不上了。

王氏依依不舍的离开栅栏旁,她本来想在这里盯着二房点,看看又弄什么好吃的,自己也好提前知会,要是能蹭上点就更好了。


家里存银17两435文钱。

所以现在家里存银一共是19两13文钱。

一家人看着破布包里的存银,心里都带着小小的满足。

日子真是一天天的过起来了。

李今禾说道:“现在家里的存银越来越多了,我想着咱们应该是打听打听周围有没有卖地的人家,也可以先看着了。”

李山河点了点头,李今禾的想法他是认同的。家里现在人口不多,但是以后要是添丁进口,再加上孩子慢慢长大,这粮食消耗的只会越来越多。

农户人家本就对土地充满了热爱,自然是地越多越好。

李山河回道:“现在的良田一般是3两左右一亩,最高也就是3两五钱。家里的这些存银买个五六亩是没有问题的。”

张氏也点点头说道:“等明年咱们再攒攒钱也可以想着去送三郎上学了,到时候三郎学会了,回家也能教给穗穗和小宝。虽然是女孩子,但多认得几个字也是好事。”

李今禾对张氏的想法很惊讶,能有这样开明的想法的女子在这个时代不多见,张氏真的是个慈爱的母亲,更是个有智慧的母亲。

小宝听到自己也可以认字,开心的直往张氏怀里蹭。虽然她年纪小,但也知道,读书识字是很难得的。

说罢,一家人达成统一的意见,也吹灯休息了。

明天就正式开始秋收了,一家人都要忙起来了。

一大早,一家人都早早的起床,准备去秋收。

李今禾挎着小箩筐,走在最前头。

她仔细的观察这些成熟的黍粒和麦穗,选一些最大最饱满果实最丰富的摘下来,单独放在她的小箩筐中。

这是在选种。

这个没有高科技的年代,就不要想着用什么现代基因技术来改善种子的性状了。

通过这种比较传统的选种方式,选择成熟饱满颗粒大的粮食颗粒作为下一年的种子。

然后每一年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选择种子,周而复始,以这样的方式将农作物中最好的基因保存下来。

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保留农作物最适宜的性状的目的。

李今禾也知道这不是一日之功,可能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有明显的改善。

但是她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粮食有更高的产量,也让农作物的最好基因被保留下来。

虽然不能说能与袁院士比肩,但是她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证自己家吃饱穿暖的前提下,能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进入秋收的季节后,早晚温度低,但这上午的日光仍旧是晒的要命。

张氏抬头看了看日头,她得回去做饭了。

农忙季节,这饭也得做的扎实些,顶饱又扛饿,这样才能干活的时候有劲儿。

张氏带着小宝回去做饭,三郎和李今禾继续帮着李山河收粮食。

李山河看着这金灿灿的土地,心里又是开心又是焦急。

今年雨水好,庄稼也长的壮。

就怕老天爷不给面子,下一场秋雨,这粮食就没法收了。

幸运的是,虽然一家人收的慢,但是最近的天气很好,紧赶着时间,一家人齐心协力终于是把全部的粮食都收进了家。

金灿灿的粮食堆在院子里,让人心情都变好。

二房这边顺风顺水,上房这边却出了不少的幺蛾子。

在这种农忙季节,吴氏和李喜妹自然是不会下地的,吴氏心疼小闺女,生怕大太阳晒坏了皮肤,不好找人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