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完入室手续。
已经是傍晚。
吴谦原本估摸着还想约林璐吃个晚饭。
但看着后面在说悄悄话的两人。
还是十分有自知之明地离开。
心里对陈星的怨恨。
又多了几分。
吴谦本来也不是什么痴情的主。
遵循着广撒网、不投食、不拒绝、不远离的原则。
林璐,只不过是他的目标之一。
弱水三千里,微不足道的一瓢罢了。
陈星故意缀在了后面。
吴谦这种小男生的心思。
早就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点儿追妹子的套路,还不是自己当年玩儿剩下的。
当然,自己绝对不是渣男。
陈星把笔递给林璐。
“同学,你的笔。”
学生时代和小姑娘谈恋爱。
不就是借东西。
一借一还,不就熟悉上了。
“嗨,不用客气。”林璐嘴上这么说。
身体却也很诚实地接过了笔。
对于临床医学生而言。
每天白大褂里面的蓝黑笔。
一不留神。
就会被其他同事以“借我用下”、“我笔丢了”。
随手摸走。
然后就再不见踪迹。
运气差和脸皮薄的,一周都能丢一排的笔。
一个月就那么点儿生活补贴,不够买笔的。
“对了,你之前是什么专业的。”
正巧顺路,陈星倒也和林璐多聊了几句。
“生物科学的。”
陈星眼前一亮。
还真有意外之喜!
这林璐人长得乖巧。
没想到本事也不差。
生物科学出身,可要比寻常的临床医学本科生。
要会做实验太多。
“那怎么想着来学医?”
“大小就喜欢治病救人。考研就报了肿瘤学消化内科学硕。”
“学硕挺好,可以专心搞科研。”陈星对林璐的选择,十分赞成。
基础研究固然伟大,但更重要地是要搭建起基础和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一切研究,最后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切基于细胞,或者是小鼠的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于人体,服务于广大深受折磨的患者。
“那,以后在实验室要请教你了。生物出身,许多实验都做得不错吧。”
“还行吧。”
陈星的彩虹屁,直接给林璐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拍晕了。
“只要我会的实验,都可以教你。”
“那就先谢过林老师了。”
陈星和林璐在医院的职工食堂吃了饭。
自然刷的是林璐的饭卡。
凭陈星这个倒插门的关系户实验员。
连职工食堂的门都进不去。
偏偏林璐还买单买的心安理得。
弄得陈星这个厚脸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吃完饭,陈星和林璐告别。
打算回秘密基地看文献之前,先看看岳父在病房里过得怎么样。
陈星在病房里找了许久。
才在一个六人病房找到了已经和病人打成一片的尹何。
“爸,你说你搬病房,都不和我说一声。我妈呢?”
“她去楼下给我打饭了。小星啊,你吃没有,让你妈也给你打一口?”
“吃了爸,您在这儿住得还习惯吗?”陈星在尹何床边坐下。
“习惯,这房间的病友,都是好人。来来来,给你介绍下。”
“1床的老李头,爱钓鱼。2床的陈阿伯,是个教师!刚刚还有孩子们来看他。3床王阿婆,之前和我一样,是石棉厂的工人,现在想想,估计我这肺癌,和我退休前的工作关系极大。”
“4床是个年轻人,小刘,人那是相当有礼貌。5床是个五岁的小姑娘,叫杏儿,最爱吃沙琪玛。”
“我们都是差不多的病。”尹何笑笑,“本来你爸我怕这怕那,现在和这些病友一聊,觉得瞬间好多了。”
“老尹,不是说你家是个学艺术的闺女吗?咋还有个一表人才的大小伙子。”
“是我女婿,这地方啊,也是他给我找的。”
“不得不说,老尹你这真是好福气。要不是你说,都以为是你亲儿子呢!”
前面这二十四年里。
陈星一直身体健康。
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住过院。
对于医院,其实他还是有些陌生的。
陈星回过头,看着这吵吵闹闹的病房。
心里百味杂陈。
听着听着。
他渐渐意识到。
这个房间里,全是肺癌。
1床六十岁每顿都要吃鱼的老李头,2床讲起话来总喜欢引经据典的陈阿伯,还有3床讲话总会咳嗽的王阿婆,4床瘦瘦弱弱的小刘,5床总嚷嚷着要吃糖的杏儿。
全是肺癌。
除了自己的岳父尹何还没有定性。
其他人,都已经治疗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
家底掏了个精光。
病情呢,也不好不坏。
但大部分家庭,都还在苦苦支撑。
陈星的心是越来越沉重。
从前,他一心沉浸理工学科。
想要解决北辰国卡脖子的难题。
想让北辰国的科技,再上一层楼。
想让国家发展,不必再受制于人。
想让北辰制造,有朝一日变成北辰创造!
可是他倒没有想过。
北辰国还有广大的子民,在受着病患折磨。
他们可能不在乎手机的语音有多智能。
不在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控核聚变。
也不会抬头看看遥远太空的空间站。
吃饱穿暖,免受病痛折磨。
才是能切切实实提升他们幸福指数的途径。
陈星一边笑着听尹何如何和病友们打成一片。
夸女儿漂亮温柔,夸女婿孝顺。
细数年轻时候的风云往事。
陈星的心中,却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原先他想研发新药,是为了尹何一人。
是为了轻歌能还有一个父亲。
是为了践行结婚时,那句,用尽全力呵护她爱护她的承诺。
但现在,他看到这一屋子的人间疾苦。
想起了当时最初考入北辰科技大学少年班时,对着校园媒体所引用的话。
那是西晋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事开太平!
陈星心里攒住一股劲儿。
他才23岁,涉足生命科学,一切还来得及。
北辰国有不少院士,为了北辰国的发展,四五十岁,离开自己已经做出全球瞩目成绩的舒适圈,毅然决然地奔赴那里的学术洼地。
一个人开疆拓土,一个人踽踽独行。
一切,都是为了北辰的人民。
一个人的荣辱得失,和北辰国万千子民比起来,实在有些微不足道。
陈星下楼给病房里的每一床都买了些新鲜的水果。
在尹何同房间病友们的连声称赞下。
一个人驱车回了秘密基地。
他要紧锣密鼓,快马加鞭。
尹何的身体,拖不起了!
救一个人也是救。
救千万人也是救。
陈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
就像是小时候看过的一则寓言。
海水退潮后。
沙滩的水洼里有成千上万被困小鱼。
把他们扔进大海里。
别人说,“孩子,这水洼里小鱼成百上千条,你救不过来的。”
小男孩儿说:“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救?谁在乎?”
孩子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还有这一条!”
时至今日,陈星,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