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玉屏曹二善的其他类型小说《琵琶行之锦瑟年华 全集》,由网络作家“桑榆晚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既然是为听琴而来,那便让琴声作主吧。”梁承珪见状,立刻顺势和稀泥,目光却贪婪地落在玉屏如霜似雪的手腕上。正当玉屏准备弹奏时,厅中一角突然传来清朗的声音:“才情何必争高下,倒是让楼中一雅客评个公道,岂不更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衣着简朴的年轻士子站起身来。他的面容清秀,神态间带着几分从容,虽无权贵之势,却自有一股凌然文采。“阁下是……”梁承珪一愣。此地能与他争席的人,非富即贵,这年轻人看着面生,却不似寻常之辈。“白居易,初入长安求仕的布衣士子。”那人轻轻拱手,语气谦和,却也透着几分自信,“虽是平民,却爱听雅乐,略通音律。若诸位不嫌,便让我这布衣之人替玉屏姑娘弹奏一曲如何?”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玉屏也抬起头,细细打量这突然出现的年轻...
《琵琶行之锦瑟年华 全集》精彩片段
既然是为听琴而来,那便让琴声作主吧。”梁承珪见状,立刻顺势和稀泥,目光却贪婪地落在玉屏如霜似雪的手腕上。
正当玉屏准备弹奏时,厅中一角突然传来清朗的声音:“才情何必争高下,倒是让楼中一雅客评个公道,岂不更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衣着简朴的年轻士子站起身来。他的面容清秀,神态间带着几分从容,虽无权贵之势,却自有一股凌然文采。
“阁下是……”梁承珪一愣。此地能与他争席的人,非富即贵,这年轻人看着面生,却不似寻常之辈。
“白居易,初入长安求仕的布衣士子。”那人轻轻拱手,语气谦和,却也透着几分自信,“虽是平民,却爱听雅乐,略通音律。若诸位不嫌,便让我这布衣之人替玉屏姑娘弹奏一曲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玉屏也抬起头,细细打量这突然出现的年轻人。他的目光澄澈,既无轻薄之意,也无献媚之态,反而流露出一丝……趣味?
“既是白公子有雅兴,便请弹奏吧。”她轻轻颔首,将琵琶递出。
白居易接过琵琶,稍作调整,指尖一拨,弦声即起。琵琶音色清亮,曲调却带着几分悲凉,他弹的是一首《阳关三叠》,意在送别。这一曲甫一开端,便令满座屏息。弦音中仿佛有沙漠的孤寂,有羁旅的漂泊,也有远方故人的思念。玉屏静静地听着,双手紧握,目光微微颤动。
曲终时,厅中一片沉寂。郑颙率先拊掌而起,神色复杂:“好一个白居易,竟有如此琴艺!此曲,果然雅。”
卢恒与梁承珪虽心中不甘,却也不好再多争辩,只得附和几句,各自散去。白居易将琵琶归还玉屏,微微一笑:“姑娘才艺绝伦,他人争夺,不过是以贪妄掩其俗念。此后若有难处,白某虽微末之人,愿为姑娘效劳。”
玉屏抬眸,看着他如朗月般的笑容,心中竟泛起一丝涟漪。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心为她的才情而非容貌折服的人。
然而,她深知,这场风波不过暂时平息。这长安城里的争夺,才刚
。他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声:“有意思。玉屏,我倒低估了你的聪明。不过,你最好祈祷那书生还能护得住你,否则,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他起身离去,随从紧随其后,厅中留下的只有低沉的脚步声和穆善才冷汗涔涔的面孔。
第三节
梁承珪离开后,穆善才劈头盖脸地训斥玉屏:“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次若不是梁坊正看你还有几分价值,他早把你带走了!”
玉屏没有答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许久,她轻声说道:“师父,玉屏能活到今日,靠的从来不是梁坊正,也不是您的庇护。”
“你……”穆善才一时语塞,气得拂袖而去。
玉屏回到房中,胸口依旧起伏不定。她的冷静只是伪装,刚才的对峙让她明白,梁承珪已对她起了杀心,甚至可能已经怀疑到白居易身上。
“这场棋局,已经无法回头了。”她低声喃喃道。
第四节
与此同时,白居易正在东市的一间书肆中,与元稹密谈。元稹的脸色带着浓浓的担忧:“梁承珪的人已经开始在暗中调查你,白兄,这次恐怕真的危险了。”
白居易目光微沉,却依然平静:“御史台已经盯上梁承珪,他的势力很难再完全恢复。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在倒台之前清理掉所有的‘威胁’。”
“威胁?那你岂不是首当其冲?”元稹急道。
“他不会直接对我动手。”白居易缓缓说道,“他若想除掉我,必会先拿玉屏开刀。因为在他眼中,玉屏不过是一个弱女子,是我最大的软肋。”
元稹愣住了:“那你怎么办?”
白居易眼神坚定:“在他动手之前,我必须把玉屏彻底送出长安。”
元稹瞪大了眼:“送出长安?这不是明摆着让梁承珪知道你有问题?”
白居易摇了摇头:“只要计划得当,梁承珪顾不上追究。”
第五节
第二日清晨,玉屏收到了白居易送来的书信。信中只有一句
”
第三节
两日后,梁承珪正在府中饮酒。花月楼的一个侍女匆匆前来传话,说玉屏有要事禀报。他放下酒杯,挑了挑眉:“哦?她终于坐不住了?”
不久后,玉屏被引入厅堂。她显得有些局促,却将一封书信奉上:“坊正大人,这是卢公子命人送来的书信。他希望我带话给您,说这是一场‘交易’,若您愿意将我交给他,他可以答应您的要求。”
梁承珪眯起眼,接过书信展开。信中果然写着几句“合作”的内容,字里行间暗示卢恒愿意用利益换取玉屏的归属。梁承珪冷笑:“他卢恒倒是好算盘,以为我会任他摆布?”
玉屏低声说道:“大人,卢公子手段强硬,我无力抗拒。但若您愿意庇护我,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
梁承珪盯着她的脸,似笑非笑地说道:“你倒是聪明。不过,你更应该知道,我帮你,并不是为了怜香惜玉,而是为了让卢恒知道,这长安的游戏规则,是谁在定。”
玉屏垂下头,嘴角却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第四节
当晚,梁承珪秘密派人查探卢恒的动向。他的手下很快带回消息:卢恒正在安排一次秘密的宴会,地点就在他的府邸,席间将会有一批来自北地的珍稀贡品用作交易。
梁承珪冷笑:“好一个卢恒,竟敢背着我谋私。既如此,我便给他一个教训。”
与此同时,白居易从玉屏口中得知梁承珪的决定,淡然一笑:“棋已落下,接下来,只需等待他们自乱阵脚。”
玉屏的目光复杂:“白公子,你真的不怕被卷进去吗?”
白居易看向她,轻声道:“长安的繁华背后,是无数人的血汗。若无人揭穿这一切,我又怎能安心读书作诗?”
玉屏微微一怔,心中那层隐隐的不安似乎被他的目光抚平。她轻声道:“我信你。”
第五节
三日后,卢恒的府邸灯火通明。宴会刚开始,梁承珪便带着人闯了进去。他冷冷盯着卢恒,手中挥着书
可是卢家当家人,长安谁人不卖我几分薄面?便是玉屏姑娘,也不例外。”
空气瞬间凝滞,众人屏息以待,眼看两人争执将至不可收拾。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朗笑:“长安繁华,不在权势,只在文雅。若两位为争一曲而生龃龉,不如让在下效劳,弹上一曲《阳关三叠》,助大家平息心火。”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白居易。他手握一柄古琴,神情从容,拱手笑道:“若诸位不嫌,便让白某解个围,如何?”
第二章:琵琶声中
第一节
大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门口的白居易身上。他一身青衫,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与这纸醉金迷的场合显得格格不入,却因为那一声清朗的笑语,让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卢恒眯起眼睛,打量着白居易,随即冷哼一声:“哪里来的穷书生,也敢在这里献丑?此地谈的,可是长安城里头牌玉屏姑娘,你配吗?”
白居易并未被这言语激怒,他从容地抱拳,微微一笑:“白某不过一介布衣,自知身份低微。但既然卢公子和梁坊正争的是一曲佳音,在下愿以薄才抚琴,既不夺人,也不争宠,岂不两全其美?”
梁承珪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白居易,又看了看桌上的金钗。他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知道在这种场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敷衍道:“既如此,就让这位白公子试试吧。”
白居易微微一笑,走到堂中央,在玉屏稍稍一礼后,取过她身边的琵琶,轻轻拨动琴弦。他的手法虽不似玉屏那般精妙,却自有一种质朴的韵味。他略作调整,琴音随即清扬而起,曲调悠扬。
众人听得入神,只觉那琵琶声如一汪清泉,涤去了满堂的酒意与纷争。白居易弹的是一首《阳关三叠》,以琵琶演绎,更添一份苍凉与婉转。弦音转折间,仿佛能看见远行的旅人独立荒原,月下故人的依依惜别。满堂之中,竟无一人说话,只有琵琶声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曲终时,白居易起身将琵琶归还玉屏,朝
刚开始。
第一章:初入烟尘
第一节
长安的晨雾未散,平康坊的巷子幽深而寂静。街边的摊贩开始张罗着一天的生计,豆浆的香气混着晨风拂过狭窄的街口,掺着几声婴儿的啼哭和门板开合的吱呀声。玉屏提着竹篮,迈着轻快的步伐,朝一处熟悉的摊子走去。
她不过十六岁,身形纤瘦,眉目间却已有了些不符合年纪的沉稳。这是她为花月楼效力的第三年。若说最初来到长安,她还有些无助和抗拒,如今的她早已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中伪装自我。
“玉屏姑娘,还是换琴弦?”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木匠,靠修乐器和卖弦维生。他早习惯了这个熟客定期光临,每次来,只买一副上好的丝弦。
玉屏点头,将几枚铜钱递过去,低声道谢。摊主接过钱,递过琴弦时,却朝她身后努了努嘴:“姑娘身后那人,已经站了许久,你可留心些。”
玉屏回头,果然看见一个年轻的士子立在不远处,手里拿着油纸包的栗子,正若有所思地望着她。他穿着朴素的青衫,腰间别着一支旧笔管,面容清秀,气质中透着几分不合烟花场所的清冷。
见她转头,那人竟不躲不避,反而上前几步,拱手作揖:“姑娘莫惊,在下白居易,不过一介初入长安的士子。方才见姑娘购琴弦,便忍不住心生好奇——不知姑娘的琴声是否如这琴弦一般卓然?”
玉屏微微一愣,很快便收敛心神,轻笑道:“公子谬赞了,我不过是平康坊的一名伶人,琴艺只是讨生活的伎俩。”
“伎俩?”白居易摇头轻叹,“若姑娘真以为这是伎俩,便是轻看了自己。”他顿了顿,语气真诚,“长安虽繁华,世道却不尽公正。但我以为,有真才实学的人,终不会被埋没。”
玉屏听着他的话,心中不由一动。她低下头,将琴弦放入篮中,轻声道:“多谢公子教诲,但我终是风尘中人,怎敢妄谈才学。”
白居易还欲再说什么,却见玉屏已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抹淡粉的身影渐渐隐没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