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畅销巨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现已上架,主角是朱由榔丁魁楚,作者“理振”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他重生了,睁眼身处大明刚刚被灭的时候,而他,好巧不巧的,他就是明帝,开局还被清军追杀。一路向南逃,他们一路向南追,终于,他逃到一处,叹了口气:“跑什么,给我杀!”国可亡,家可破,他身为皇帝怎能做逃兵!清帝胜券在握,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还有力气杀了个回马枪,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这一次,老元将勋们,他们都不会再失望,这天下,永远是他大明的天下!...
主角:朱由榔丁魁楚 更新:2025-04-18 15:4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现已上架,主角是朱由榔丁魁楚,作者“理振”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他重生了,睁眼身处大明刚刚被灭的时候,而他,好巧不巧的,他就是明帝,开局还被清军追杀。一路向南逃,他们一路向南追,终于,他逃到一处,叹了口气:“跑什么,给我杀!”国可亡,家可破,他身为皇帝怎能做逃兵!清帝胜券在握,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还有力气杀了个回马枪,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这一次,老元将勋们,他们都不会再失望,这天下,永远是他大明的天下!...
王夫之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
“那可有失江南而得天下的吗?”
这回话音一落,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好像......还真没有吧?自古以来的政权、王朝也不乏被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如东晋、南宋,失了中原,到了江南偏安一隅,可要是连江南都失了......
等等......这里不就是有一个失了江南的王朝吗?
瞿式耜站在首位,深深看了王夫之一眼,也不说话,他大概知道这个年轻的天子近臣想说什么了。
“自古失中原而复天下者止有一人,即我太祖皇帝,而失江南复天下者,无一人耳!”
“那么我想问问衮衮诸公,今日我大明连江南也已经失了!难道还要失岭南吗?”
“今日局势,已经是翻遍史书,也未曾有过的!止有南宋崖山之难或可一比!”
大家这时已经都忘记反驳了,反而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是啊!历史上有过朝廷都逃到天涯海角了,还能复国的吗?
但王夫之却依然铿锵
“但现在我等君臣还有机会!自去年陛下监国执政以来,我等努力、见证的种种振作难道是假的吗?”
“在列诸公,有多少人是冒着抄家灭族的威胁,义无反顾,从北边不惧千里来投王事?”
“又有多少人自南京到福州再到肇庆,一路溃散又一路追随圣驾?”
“现在咱们在陛下带领下,总算起了点声势,有了点胜算!潮惠、漳州、市舶司、军制改革,福建安稳了,江西顶住了,难道咱们就要把这已经不知用多少性命换来得些许胜算,也都让出去吗?”
王夫之的一番话振聋发聩
事实就是这样,没错,现在光烈小朝廷是没多少胜算,可这少得可怜的胜算又是牺牲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的呢?
从扬州到岭南,死了多少人啊!现在大明朝就只剩下这么点地方了,这岭南起码还算中国,如果再逃呢?逃到云贵便已经是边疆,再逃,逃到越南?缅甸?
难道这点本就可怜的希望都要主动放弃吗?
在这样的沉默中,最后还是朱由榔打破了僵局
他站起身来,面对所有大臣,缓缓道
“好了,西迁之议到此为止!”
“朕登基之时就已经说过,为何定元光烈二字?就是因为今日大明若欲中兴,便是与光武、昭烈一般艰难的局面。”
“但反过来说,也唯有拿出光武、昭烈一般胆气、雄伟,方能再造社稷!”
“是故,别说清军还只到桂北,就算清军打到了肇庆,朕也愿意亲自披甲执剑,与其决一死战!就算不幸身陨,也算对得起当年烈皇在煤山上的刚烈!”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没什么反驳的余地了,众人也只能躬身称是。
于是朱由榔又接着问道
“当务之急,在于如何对策?诸卿有何意见,均可直言,但西迁之议不必再提。”
大家见状也明白天子的决心已无法改变,只能开始对如何抗清发表意见。"
朱由榔的想法也并不复杂,一方面通过向军中派驻文官统计军功,既能一定程度上限制虚报军功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部分监视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参军、主簿是军中主将的属下,但又不能由主将任免,既不可能干涉的到主将决策,又能让主将有所忌惮。
接着,一众君臣又讨论了一个多时辰,从粮饷问题到募兵工作,从辖制问题到文武分野,叽叽喳喳闹了半天,总算定下了一个基本方案。
首先,撤销现有的卫所、募兵编制,重新设立都督府统一管辖。
在这一点上,瞿式耜、何腾蛟是主张直接使用过去的五军都督府编制,但朱由榔却是赞同了吕大器的观点。即现在局势已经不需要过去那种五军分立的分权思想了,当务之急,不如直接学习太祖皇帝打天下时建立的大都督府,由天子亲任天下兵马大都督。
不过朱由榔取“驱除鞑虏、光复中华、重昭社稷、救济斯民”北伐口号中的“光复”二字,给这个大都督府重新定名为光复军大都督府,新编军队也以此得名为“光复军”。
大都督府设立大都督同知一人,大都督签事一人,大都督长史一人(均为正一品)。
大都督之下才分辖前后左右中海六军都督(从一品),同样设有同知、佥事、长史(正二品)。
其中海军都督府是朱由榔所提议设立的,这是他打算留给郑成功的位置,毕竟之前他已经封郑成功为左都督,现在降人家官肯定不合适,干脆给郑成功专门设立一个官职衙门。而且在朱由榔的初步设想中,北伐满清,郑成功的水师将会有极大作用,独设一军也是早晚的事。
而其中的长史一职便是朱由榔所提出的驻军文官,他还指定首辅瞿式耜为首任大都督府长史,并且以此为成例,日后大都督府长史均由内阁首辅兼任。
到这里,这个光复军的编制与之前明廷军制差距还不大,关键在于五个都督府之下。
由于废除卫所,每个都督所辖部队便不再以卫所区分,而是直接以一个新单位“师”为单位。
每都督辖前后左右中五师,师主将为总兵(正三品),以副将、参军为佐(从三品)。
每师又辖若干营(无定数),营主将为参将(正四品)或游击(正五品),以参佐、主簿为副(正五品或正六品)。
其中参将为师的常备主力部队,而游击则类似于后世“独立师”、“独立团”的侧翼部队。
再往下就是按照此时明军募军的一般编制,由哨总、把总、千总之类的辖制了。
除了编制之外,朝廷还重新理清了各品级武将所应授予的散阶,比如各师正三品总兵授予昭勇将军衔,正四品参将授明威将军衔,这就类似于后世军衔制度了。
除了编制问题以外,就是扩军工作了,有了一百万两银子底气的朱由榔出手也阔绰了许多,先拿出十五万两银子出来,由兵部官员出面,让亲军配合在肇庆、梧州、广州、惠州、潮州等地设卡征募青壮士卒。
以明朝后期的募军待遇,应征就给五两安家银,入伍后又给饷银每月七钱,一年约九两。
而与此同时进行的则是裁撤解散军中四十岁以上老弱,重新补充以十五岁以上,三十八岁以下的青壮。
兵部规划预计,此次扩军大约两万三千人,再算上被裁撤的老弱,整编后的两广明军应在五万人左右。
在充足资金的润滑下,这架吱吱呀呀的“袖珍”国家机器转动了起来,兵部开始组织外派官吏,与此同时,之前计划征募人才的陈子壮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约四百名来自两广、湖广、福建各个府县推举的原朝中离职官吏、未出世的举人、秀才等都向肇庆汇聚。
-------------------------------------
郭恪擎刀候在校场一旁,陪护着天子左右视察
校场之中,尘沙飞扬,新分来的一批千余人青壮已经在此报到,正在老兵的呵斥声中进行简单队列训练。
军制改革敲定之后,李景兴、郭恪、赵纪三名亲军将领也得到了新的职务。朱由榔只留下了一千两百精锐亲军作为宿卫,剩下的所有亲兵均重新编入光复军都督府体系。
目前两广的五万大军统一编为光复中军都督府,暂不设都督,分管五师,前师位于广州,以原广州总兵余龙为前师总兵;中师位于肇庆,以原广海卫指挥使庞刚为中师总兵;右师位于漳州,以之前率军降明的赵任为右师总兵;左师位于广西桂林、柳州等地,以原桂林总兵赵印选为左师总兵;后师位于梧州、罗州,由原神电卫指挥使周嘉屏任后师总兵。
整编后的李景兴、郭恪、赵纪三人按照品级均被授予了营参将一职,其中赵纪安排在前师广州府那,而李、郭二人则编入中师,依旧护卫肇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