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结局+番外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结局+番外

胜者即是正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韩辰担心燕四郎是做灰产的,到时候被别人给收拾了,可能连累他?朱棣一时半会的,还不知道回答。“是做些药材生意,还卖点酒水。”张玉立刻出声给朱棣解围。“哦,是这样啊!”韩辰点了点头,只要是正规生意就好。“韩先生家里没人了吧!”这件事情,朱棣一直都没有问,但也能够看出来,如果家里有人的话,韩辰早就嚷嚷着回家了。“我孤身一人,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意外身亡,也没有什么亲戚了。”韩辰叹了一口气。初中?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这是啥玩意?是学堂吗?不过,从韩辰嘴里经常听到怪词,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以先生的年轻,也该娶妻了。”朱棣来了这么一句。只要成家,就可以栓住此人。“我现在一个瞎子,谁能看得上我的啊?”韩辰自嘲一笑。“话不能这么说,我倒是可以...

主角:朱棣韩辰   更新:2025-01-17 15: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韩辰担心燕四郎是做灰产的,到时候被别人给收拾了,可能连累他?朱棣一时半会的,还不知道回答。“是做些药材生意,还卖点酒水。”张玉立刻出声给朱棣解围。“哦,是这样啊!”韩辰点了点头,只要是正规生意就好。“韩先生家里没人了吧!”这件事情,朱棣一直都没有问,但也能够看出来,如果家里有人的话,韩辰早就嚷嚷着回家了。“我孤身一人,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意外身亡,也没有什么亲戚了。”韩辰叹了一口气。初中?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这是啥玩意?是学堂吗?不过,从韩辰嘴里经常听到怪词,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以先生的年轻,也该娶妻了。”朱棣来了这么一句。只要成家,就可以栓住此人。“我现在一个瞎子,谁能看得上我的啊?”韩辰自嘲一笑。“话不能这么说,我倒是可以...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韩辰担心燕四郎是做灰产的,到时候被别人给收拾了,可能连累他?
朱棣一时半会的,还不知道回答。
“是做些药材生意,还卖点酒水。”
张玉立刻出声给朱棣解围。
“哦,是这样啊!”
韩辰点了点头,只要是正规生意就好。
“韩先生家里没人了吧!”
这件事情,朱棣一直都没有问,但也能够看出来,如果家里有人的话,韩辰早就嚷嚷着回家了。
“我孤身一人,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意外身亡,也没有什么亲戚了。”
韩辰叹了一口气。
初中?
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这是啥玩意?是学堂吗?不过,从韩辰嘴里经常听到怪词,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
“以先生的年轻,也该娶妻了。”
朱棣来了这么一句。
只要成家,就可以栓住此人。
“我现在一个瞎子,谁能看得上我的啊?”
韩辰自嘲一笑。
“话不能这么说,我倒是可以给先生做媒,至于聘礼酒席方面,就不用先生操心了。”
朱棣需要这么做,来将韩辰绑定。
韩辰诧异,这还够大方的了,不会是想图谋什么吧!
这聘礼这回事,一般是当爹的给的,哪里有外人给的,韩辰也不想承对方这么大一个人情。
“不用,我一个人自在惯了,另外,我也算是一个不婚主义者。”
韩辰摆了摆手。
不婚主义者?是什么意思啊!
朱棣眉头一皱,像是韩辰这个年纪,未曾婚配的,父母是要入监的,本人也会受到惩处。
当然了,这有才干,这些都可以免了。
“以后再说吧!”
朱棣也不急。
另外一边,婉莹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燕王殿下,将她送给一个瞎子。
“先生,我最近买卖不好,先生可有弄钱的门路。”
朱棣现在日子不好过,朝堂不给拨银子,他就只有自己想办法弄银子了,否则,现有军备无法维持,更别提扩大了。
“你觉得什么东西挣钱就弄什么呗,在这方面,我可没有什么经验。”
韩辰摇了摇头,他是学历史的,又不是学经济的,而且,也不了解本地的情况,不能随便出主意,别到时候,成了一个馊主意了,把燕四郎给害了,到时候还得记恨于他。
“盐倒是赚钱。”
张玉来了这么一句。?????
盐?有没有搞错啊!这玩意,满大街都是,哪里能赚钱的。
这个盐,只有古代才赚钱,不过是朝廷专营,敢贩卖私盐的,那是绝对会掉脑袋的。
朱棣看了张玉一眼,贩卖私盐,倒也是一条路子,不过风险性很大,尤其是他还作为王爷,这一旦败露了的话,影响可谓是极其恶劣。
那还会沦为笑柄。
赚钱,韩辰确实没有门路,不会乱言。
不过张兄这个卖盐的馊主意,也亏他想得出来。
“这里好像缺乏抗生素药品啊?”
韩辰忽然灵机一动。
培养抗生素也不困难。
抗生素?又是一个新词。
“药?”
朱棣眼睛一亮,这药他是听清楚了。
这个韩辰,貌似还是一位神医,世子病得那么严重,吃点药就救回来了。
“明天,你给我找些心灵手巧的人,我教他们培育抗生素,这地方缺医少药的,到时候,定然大卖。”
韩辰也是要回报一下燕四郎的。
自己也承了对方不少人情,现在,人家有困难了,他也不能置之不理啊!
“那就有劳先生了。”
朱棣赶紧起身,对着韩辰拱了拱手。
第二天,朱棣就找了十几个心灵手巧的人。
韩辰打算用土法,弄出青霉素来。
这个方法也不难。
他对着这些人开始了讲解。
首先,寻找发霉的食物,如馒头,将表面的霉质那是给刮下来。
然后用大米和山芋磨成的汁液进行培养。
而后就是发酵过滤,萃取和浓缩,吸附和洗脱,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
这些人那是听得一脸懵。
韩辰也没有办法,他眼睛也看不见,那是没法进行亲自操作。
连着说了几遍,这些人还是不懂,令得韩辰十分无语,这也叫做心灵手巧吗?
这些家伙,他怀疑小学都没有毕业。
没办法,只能一步一步来,按照步骤实施,要不是还燕四郎人情,韩辰才不会这么费力呢。
在制作的过程之中,韩辰忽然发现,这地方根本就没有针管,没有这种玩意,人用的药,基本都是口服。
这没有针管,怎么注射啊!
没办法,只能转而弄出那种抗生素药片了,只不过工序要多一些。
韩辰最近,也没有时间说书了,得等这玩意制造出来之后才有空,这些人啥也不懂,他必须亲自监督每一步骤的实施。
另一边,张玉把收获的番薯,装在了箩筐里面,拿给朱棣来看。
张玉一脸狂喜。
“这个叫做番薯,真是厉害啊!才种下去那么一点,居然长了这么多出来,这下,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有这么多啊?”
朱棣目瞪口呆,种番薯这事,他是亲自下令的,不过没有占多少地,这主要也是种子少。
“是啊!韩先生说得没错,真可惜,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就应该多种了。”
张玉懊恼不已。
朱棣看着几大箩筐番薯,拳头不自觉的握在了一起。
“立刻推广出去,我要让燕地一半的土地,都种上这种番薯。”
燕地总是粮食不足,每年够吃就不错了,有了这个番薯,就不一样了。
粮食充足,人口也会得到增长,还可以当作军粮,有粮就有兵。
“现在肯定是不行了,要等明年种了,这些番薯都不能动,要作为种子,对了,那个番薯叶,似乎也可以吃,这番薯浑身是宝啊!”
“韩先生真乃异人也,居然能够拿出这种神奇的东西出来,我们得去给他报喜。”
张玉欣喜若狂。
两人赶紧去找韩辰,告知番薯收获一事。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番薯吗?”
韩辰十分无语,这有什么好报喜的。
不过此地粮食不足,番薯的存在,起码可以让人不挨饿。
但是这东西不能作为主粮。
能做主粮的还是小麦和高粱。
“多谢先生,有了这个番薯,我们这里,就饿不死人了。”
朱棣非常兴奋。
“什么?你们这里还能饿死人?”
韩辰惊呆了。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3。”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7。”
“当前声望值已达100点,是否抽取一次奖励?”
韩辰眉毛微挑,略有些诧异。
自从上次被救之后,他就觉醒了一个靠说书攒取声望值的系统,然后再利用声望值抽取奖励。
以往那些酒客听了书,声望值都是一两点,三四点的涨。
可这次,燕兄和张兄的声望值,竟高达7点和13点之多!
韩辰虽感觉奇怪,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下在心头默念了句是。
“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
随着系统声响起,韩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圆盘。
圆盘上,显示着各式各样的丰厚奖励。
当指针快速旋转后,并落到其中一块奖励区域的时候,系统声再次响起。
“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十公斤番薯。”
啪嗒啪嗒啪嗒!
系统声刚落下,后厨便响起了番薯滚落的声音。
动静一直持续了好一会儿,才结束。
若此刻店里有人,一定会觉得他韩辰会妖术!
韩辰来到后厨,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番薯,掂量了一下。
重量十足,个头是个顶个的大。
“抽个什么玩意儿不好,非要抽个满大街都是的番薯。”
“要是能抽个治疗眼睛的药水,那该多好。”
韩辰象征性的扇了自己一巴掌。
毕竟,在他的视角下,番薯这玩意儿不就是满大街都是吗?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地方,是没有这个高产作物的?
“罢了,珍爱粮食,人人有责。十公斤,也够吃好几天的了,可不能浪费了。”
说着,韩辰就开始在后厨大刀阔斧的研究起新的食材来。
......
......
燕王府,客房内。
这是一间普通的客房,装潢也十分简单。
除了床榻,饭桌外,只有普通的日常用物。
不过有一点不同,饭桌上摆放着一尊佛陀雕像。
一位身着黑衣的僧人,静坐于雕像前,闭目捏转佛珠。
忽然。
砰!
门被一脚踹开,朱棣愠怒着走了进来。
不过在见到眼前这位高僧后,他还是强压着火气说道:
“大师,你为何要欺骗本王!”
姚广孝缓缓停下手中的佛珠,随后睁开了眼。
“燕王殿下,贫僧何时欺骗过你?”
“你说要赠本王一顶白帽,是也不是?”
“是。”姚广孝缓缓作揖。
见对方承认,朱棣便把刚才韩辰所说的那番话,一一道了出来。
啪嗒!
姚广孝手中佛珠应声掉在地上,他原本平静的脸色顿时挂满了震撼。
“殿下,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朱棣的水平,姚广孝还是很清楚的。
这根本就不是他能说出来的话!
以史为鉴,推断后世发展,此乃推算国运之根本。
这等手段,连他姚广孝都很难做到,只擅长武略的朱棣,自然更不用说了。
“是一个瞎眼青年告诉本王的。”朱棣毫不隐瞒道。
“哦?竟是一青年?他现在人在哪儿,绝对要留住此人!”
一向十分淡定的姚广孝,此时也显得极不平静。
毫无疑问,一个能看破洪武帝心思,且能推断后世发展的人,定然是一个旷世奇才!
况且,此人还十分年轻。
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谋士,青史留名!
这种人必须留住,哪怕是想尽一切办法!
朱棣还是第一次见姚广孝如此重视一人,于是赶忙说道:
“大师放心,此人早已被本王控制了。”
“是吗,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姚广孝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他现在人在哪儿?”
“正在燕王府膳堂做菜。”
“什么?!”
姚广孝一听,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居然让这么一尊大才,去膳堂做饭做菜?这燕王脑子没坏吧?
“燕王殿下,你糊涂啊,你怎能让这样的人烧饭做菜!”
见对方又开始急了,朱棣索性将韩辰的事娓娓道来。
听完后,姚广孝这才松了口气,逐渐有些能理解了。
“好了大师,现在轮到本王问你话了。”朱棣眼神一凛,说道:
“如今韩先生推断本王坐不上这张龙椅,你确定还要赠予本王一顶白帽子?”
姚广孝轻轻作揖道:“阿弥陀佛,朝堂争斗虽不是贫僧长处,但贫僧面相功夫却是一流。”
“燕王殿下你气宇轩昂,英武不凡,日后定然是九五之尊。”
“韩先生说的那些话固然没错,但人无完人,他才二十岁出头,不可能做到算无遗策的地步。”
听到这番解释,朱棣长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松了下来。
只是,前脚才松口气,后脚就有一名燕王府探子小跑进来了。
“禀燕王殿下,应天府那边传来消息。”
“即日起,陛下重设监国一职,朝中大小事务,全权由皇太孙朱允炆处理!”
朱棣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身形止不住往后倒。
幸亏探子手疾眼快,连忙上前将其扶住。
至于姚广孝,更是神色错愕,嘴上不断喃喃自语:
“不可能,贫僧怎么可能算错.....”

洪武二十六年,北平。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燕王府膳堂内,有一道说话声滔滔不绝,尽显快意。
“昔年苏秦,拉拢六国而攻秦。”
“然六国心怀鬼胎,兵至函谷关,皆裹足不前。”
“遂使秦国日渐庞大,终将其各个击破。”
“......”
酒桌上,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正肆意聊着秦国的发家史。
几杯酒水下肚,青年脸上有了些许微醺,浑身散发着一种超然洒脱的气质,浑然一副豪放的文人墨客作态。
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才,却眼神空洞,显然已经双目失明了。
年轻人名叫韩辰,是一名历史系的教授。
原本,他并没有双目失明。
可在一次乡村支教的过程中,他乘坐的大巴失控跌落山涧了。
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已然双目失明。
并且来到了一个相对闭塞的小镇。
镇上没有水电气,吃水要去河里挑,天黑了就点灯笼蜡烛,做饭也是劈柴生火。
镇上的人不学习数理化,却尊崇孔孟之道,儒家学说,似是一副现代版的桃花源。
好在镇上有一位燕姓男子,家里是做买卖的。
其为人豪爽,乐善好施,约莫三十来岁。
见韩辰如此遭遇,又双目失明,与其交谈几番后,索性让他暂替自己看管酒馆。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韩辰便也答应了下来。
而他也不负所望,不仅酿的一手好的蒸馏酒,还说的一手好书。
酒馆的生意愈加红火,门庭若市。
“韩先生,赶快赶快,给哥几个再说一个!”
“对对对,咱的酒还没喝尽兴呢!”
“兄弟们也不差酒钱,你就多说点呗!”
一群酒客跟着起哄,想让韩辰给他们多聊些前朝往事。
可韩辰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自顾自的喝起酒来。
无奈,这群酒客只好在一片唏嘘中,相继离开了。
说书说到一半,吊起酒客们的胃口。
这对于韩辰来讲,或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若是让其他酒馆老板看见这一幕,得吓个半死。
原因无他,因为这些酒客,竟是清一色的燕王府死士!
他们身穿墨色软甲,腰间佩剑。
虽然言行举止伪装的与常人无异,可身上散发的杀伐铁血气息,却是无法掩盖的。
而这里,也并非什么镇上的小酒馆,而是大明洪武朝的燕王府膳堂!
不过,韩辰双目失明,自然不知道这些。
在他的内心世界,这里是一处相对封建的小镇,自己也只是在替一名商贾人家看店而已。
而种种离奇巧合的促使人,也正是接下来进入酒馆的燕王朱棣。
自从上次与韩辰碰面,朱棣就深知此人不简单。
一番简单的交谈,发觉对方虽饱腹经纶,却不太推崇孔孟之道。
反而更加注重算学以及他口中所谓的自然科学。
这些知识,从韩辰口中说出,是朱棣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为检验其真假,朱棣这才精心设了这场局中局。
而韩辰也不负所望,他的算学确实超乎人想象。
就在前不久,朱棣为了试探他,故意让十名下人吃了酒同时结账。
谁知,韩辰连算盘都不用,仅仅心算,便把每人每桌的酒钱,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谁要找多少两银子,又要收谁多少钱,几乎是瞬间就算了出来。
如此恐怖的算学之术,恐怕国子监的那帮学士也做不到吧?
至此,朱棣是真的服气这个瞎眼青年了。
虽然,他并不太清楚算学的作用,但他知道,韩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样的人,留在燕王府内,无异于是如虎添翼,这对他今后的谋划,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众人纷纷散去后,朱棣这才带着张玉缓缓走进了膳堂。
“韩先生,可还为我留有好酒?”
听到是老东家来了,韩辰连忙起身相迎。
“燕兄稍等,我这就给你取些好酒来,今儿让你喝个高兴。”
韩辰在这膳堂内,也待了些时日了。
对于这里面的一草一物,他都了如指掌。
此刻,他轻车熟路的来到后厨,替朱棣打了二两酒,炒了几盘小菜。
不一会儿的功夫,酒菜便端上了桌。
“嗯,不错,好酒配好菜。”
这些菜肴,色泽亮丽,香味诱人,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开。
朱棣当场就拿起筷子,夹了块铁板豆腐,不顾有些烫嘴的吃了起来。
“我说韩先生,你不仅学识渊博,这做菜的手艺也是一流啊。”
朱棣一边吃一边嘴里含糊着说道。
对于别人的夸赞,韩辰自然是摆摆手,不想张扬。
现在,他只想脑海中的系统,能给他抽取一个治好眼睛的药物,还他一个光明的世界。
“韩先生,来和我们坐着聊聊天吧,人多喝酒才有意思。”
对于朱棣的提议,韩辰没有拒绝。
毕竟,他自己也挺无聊的,找个人吹吹牛也是好的。
反正他知识面广,聊什么都能包自己这位老东家满意。
韩辰随手拉了张凳子坐下,问道:
“燕兄想聊些什么,我知道的都可以说说。”
朱棣和张玉对视一眼,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韩先生,我想聊点有意思的,想听听你的看法。”
韩辰双目空洞的望着门外,点了点头。
“有意思的?二位说来听听。”
朱棣轻咳一声,道:
“韩先生,你觉得洪武爷的大位,传谁才是最好?”

监国一职,历朝历代皆由太子全权负责。
而朱允炆监国,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要将他培养成大明下一代君王。
这几乎是一件默许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听后差点一头栽倒,姚广孝更是怀疑自己面相的能力。
毫无疑问,朱允炆监国一事,对朱棣打击巨大。
这几日,一到深夜,朱棣便会提着一壶酒,在燕王府大堂前买醉。
他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又时而向已逝的大哥哭诉,满脸的醉态,毫无半点王爷风采。
“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一旁的张玉忍不住劝说道。
朱棣瘫坐在椅子上,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世美,你不懂。”
“本王为大明操劳一生,到头来却换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至极啊。”
咕嘟!
说罢,又是一大口酒下肚。
张玉知道,自家燕王殿下若是再这样颓废下去,到时候别说是皇帝了,只怕这个燕王都要保不住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殿下,既然你这么想坐上九五之位,那为何不等明日去请教韩先生,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唰!
话音刚落,朱棣眼神大变。
原本醉醺醺的丑态,一扫全无,转而代之的,是一副锐利无比的气势。
“解铃还须系铃人,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朱棣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说道:“走,世美,我们现在就去找韩先生。”
“现在?”张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道:“殿下,要不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找韩先生?”
“不了,就现在!”
朱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前往府上膳堂。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韩辰的话,让他寝食难安了这么多天。
如今,也只有韩辰才能解决他这块心病了。
......
......
燕王府,膳堂内。
今日酒馆的生意有些火爆,韩辰很迟的才打烊。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话说,有两天没看到燕兄了吧。”
不得不说,韩辰还是很想念自己这位老东家的。
自从,上次在他身上赚取了13点声望值后,他就尝到了甜头。
一直盼着下次,再从对方身上压榨声望值。
可惜,这几日一直没等到这位老东家的出现。
就在韩辰准备期盼于明天的时候,店外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喊声。
“韩先生,备二两小酒!”
“嗯?”
韩辰眉毛微挑,有些诧异。
这么晚了,燕兄还来喝酒,当真是性情中人啊。
“燕兄,快快里面请。”
韩辰连忙将朱棣引进了店内,张玉紧随其后。
“天色这么晚了,不耽搁燕兄明日做买卖?”
韩辰客套性的问道。
在他印象里,一般的商人,都是早早就睡了,然后第二天大早起来做买卖。
朱棣摆摆手,道:“明日并无生意可做,所以今晚我便想着前来陪你喝喝酒,说说话。”
韩辰点点头,转身从后厨取来了酒壶酒杯,并为其满上。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燕兄这次前来,是想继续聊上次的事?”
“不错。”朱棣索性也不隐瞒了,说道:“韩先生知道,我对燕王一向很敬重,也想多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自从上次你说,他无法继承皇位后,我回去寝食难安,着实为燕王殿下打抱不平。”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规矩,或者说因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就否定燕王殿下的功绩,那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这一番话,朱棣几乎是一口气说完。
这是他这几日,一直埋藏在心头的疑惑。
此刻,一口浊气长长吐出,朱棣心头有过前所未有的舒畅。
而韩辰听闻之后,也是淡淡一笑,权把眼前人当做是一个对历史求知欲极强的好奇宝宝。
韩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轻叹道:“我也极为欣赏燕王,只是可惜,洪武老爷子却看重的是皇孙朱允炆。”
韩辰说的是历史上,朱元璋让朱允炆克继大统的事。
可朱棣听在耳中,却认为是韩辰已经知道了皇太孙监国的消息。
朱棣眼中光芒一闪,十分不甘的问道:“难道,这件事真就只能如此?”
“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
此刻,要不是韩辰双目失明,真想白自己这位老东家一眼。
这燕兄对洪武一朝的史事,了如指掌。
怎么却对后面的永乐一朝,几乎是断层似的不知道?难道,他也是在抖音上学的历史?
“谁说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了?”
“我只是说在皇位的争夺上,燕王落败了。”
“但俗话说得好,怎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呢?燕王日后,还是能坐上那张皇位的。”
朱棣:“.....”
得,这些天的苦酒白喝了。
这臭小子,怎么每次说话都只讲一半?
真是气死人也!

“文能治国平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没错。”韩辰饶有深意的对朱棣说道:“燕兄,你可知古往今来,某最佩服的是哪位皇帝吗?”
“吞天下扫清六合,始皇嬴政?”
韩辰摇摇头,示意不是。
“打通西域丝绸之路,杀的匈奴丢盔卸甲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确实打的匈奴不敢来犯,只是匈奴是退了,汉朝六代基业也全没了,某算不上有多佩服。”
朱棣倒吸了口凉气,说道:“该不会是.....”
在历史长河中,皇帝多达数十甚至上百位。
可能做出重大功绩的,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
而此刻,朱棣把能猜的几乎都猜了一遍。
剩下的,也就是他了。
“没错,正如你所想的那位。”韩辰点点头,说道:“唐太宗,李世民。”
朱棣虎躯一震,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一位文能治国平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狠人。
文能开创贞观之治,至于武,就更不用说了。
扫除窦建德,荡平刘黑闼,甚至仅以千骑就能吓退颉利可汗百万大军。
这样的皇帝,在史书上,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只是有一点,李世民的皇位是造反得来的。
后世对于这样一位皇帝,也是褒贬不一。
他朱棣虽然想得到皇位,可造反得来的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史书上总是有黑点的。
察觉对方不说话了,韩辰笑道:“燕兄,虽说你敬重燕王,可也不必这么代入其中嘛。”
“再说了,燕王不是还有一个造反的选项,我们没有讲吗?”
其实,这话一点问题也没有。
历史上,燕王朱棣还真就造了反。
不过,那都是五年后的事了。
现在的朱棣可不敢有这些心思。
他上有一个血脉压制的老爹,下有一个还没削藩的大侄儿。
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棣以为韩辰是在让他造反,这让他有些反感。
“罢了罢了,夜已深,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今晚就先告辞了。”
朱棣和张玉起身,向韩辰郑重鞠了一躬,随后转身离开了膳堂。
两人刚离开膳堂没多远,四周就有十几道身披黑斗笠的身影相继冒出,并且尾随其后。
这是燕王府死士,朱棣深夜出行,他们必将其保护在十步之内。
前脚还在膳堂内谦卑恭敬的朱棣,此刻,已然抬起腰杆,目露冷光。
浑身锐利之气止不住的散发,俨然小有一副九五之尊的模样。
“世美,你觉得韩先生刚才说的那些怎么样?”
“回殿下,末将不懂那帮文臣想要什么,文治武功暂且不谈,可要让朝中那帮老将信服,末将以为,殿下须把北元旧部的残余势力一扫而尽才行。”
张玉说的极为诚恳。
在他看来,朝中那些老将,都是经历过生死大战的狠人。
现如今,除了荡平北元残余势力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功绩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了。
朱棣也极为认同道:“此事若是做成,本王定然让父皇,以及朝中那批老将刮目相看。”
“只是现已入秋,扩廓那边早已深入漠北,本王实难消灭他们所有的残余势力啊。”
说着,朱棣极为惆怅的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道,荡平北元残存势力,就能得到丰功伟绩,让朝廷那边对他刮目相看?
可扩廓是游牧民族,一进入漠北,就找不着他们人了。
他们对草原地势熟悉,只给你打游击,不正面硬碰硬。
大明的军队,以往就是这样被不断消耗,导致军粮跟不上,多次无功而返。
最气人的是,一旦到了冬季,他们就会卷土而来,抢边境百姓的粮食衣物。
他们就像蚊子一样,在你耳边嗡嗡嗡飞个不停,但你伸手却又打不着它。
张玉似乎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于是自告奋勇道:
“殿下,你分两万轻骑给末将,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剿灭扩廓!”
“这.....”
朱棣陷入两难境地。
不是他不相信张玉的杀敌本领,而是两万轻骑深入漠北,一旦粮食供应不上,那无疑是死路一条。
到时候,他不仅要损失两万轻骑,甚至要面临丧失张玉这条左膀右臂的风险。
“殿下,末将愿赴死!”
唰!
张玉单膝跪地,极为坚定的向朱棣请战。
然而,朱棣却是难以决断道:
“此事过于重大,日后再行商量。”
“本王可以不当这个大明皇帝,但世美,本王一定不能失去你。”
“若本王没有你,等同于去其一条臂,无臂之人,要甚作为?”
张玉低下头,潸然泪下。
......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