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江离李世民全文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江离李世民全文

芙蓉树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平行时空的大夏,到大清就截止了。江离明白,大清之后,就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一个山河破败,饱经风霜的国家崛起之路。沉睡的雄狮不会一直沉睡,终将挣脱枷锁,向狩猎它的猎人反击。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缘的民族该如何奋起?答案也许在这里。这一刻,所有平行时空,所有朝代的帝王、大臣、武将、圣贤都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金色榜单,等着盘点的继续。正在编辑对话的江离一边敲着键盘,一边看着脑海里的一幕,也是愣了一下。这算不算,让整部历史做中华崛起的观众?江离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相信看完自己的盘点,不同平行时空的炎黄大夏,一定会做出改变,乱世变成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更加明君治世。江离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又想到了一点——如果各个朝代都发生了改变,那么原本的王朝覆灭线,...

主角:江离李世民   更新:2025-02-04 16: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离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江离李世民全文》,由网络作家“芙蓉树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平行时空的大夏,到大清就截止了。江离明白,大清之后,就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一个山河破败,饱经风霜的国家崛起之路。沉睡的雄狮不会一直沉睡,终将挣脱枷锁,向狩猎它的猎人反击。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缘的民族该如何奋起?答案也许在这里。这一刻,所有平行时空,所有朝代的帝王、大臣、武将、圣贤都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金色榜单,等着盘点的继续。正在编辑对话的江离一边敲着键盘,一边看着脑海里的一幕,也是愣了一下。这算不算,让整部历史做中华崛起的观众?江离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相信看完自己的盘点,不同平行时空的炎黄大夏,一定会做出改变,乱世变成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更加明君治世。江离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又想到了一点——如果各个朝代都发生了改变,那么原本的王朝覆灭线,...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江离李世民全文》精彩片段


平行时空的大夏,到大清就截止了。

江离明白,大清之后,就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一个山河破败,饱经风霜的国家崛起之路。

沉睡的雄狮不会一直沉睡,终将挣脱枷锁,向狩猎它的猎人反击。

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缘的民族该如何奋起?

答案也许在这里。

这一刻,所有平行时空,所有朝代的帝王、大臣、武将、圣贤都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金色榜单,等着盘点的继续。

正在编辑对话的江离一边敲着键盘,一边看着脑海里的一幕,也是愣了一下。

这算不算,让整部历史做中华崛起的观众?

江离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相信看完自己的盘点,不同平行时空的炎黄大夏,一定会做出改变,乱世变成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更加明君治世。

江离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又想到了一点——如果各个朝代都发生了改变,那么原本的王朝覆灭线,是不是也跟着更改了?

比如腐败大宋,原本的历史线南宋之后是元朝,但是如果宋朝发生了改变,没有让元朝入侵,结局是不是也会不一样?

这是个没有答案的假设,只有真正到了那个年代才能见分晓。

但是俗话说得好——天下群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没有一个朝代是永恒不灭的。

正在各朝帝王等待期间,江离又敲下一行极具份量的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起源夏朝,扩于商朝,礼于大周,千古大秦,始于三国,止于大汉,暂于隋朝,盛于大唐,富于大宋,蛮于大元,刚于明朝,奴于大清,崛起于中华!

“轰!!”

看到这行字字,各朝代帝王圣人无不心头震撼。

短短几十个字,就囊括了整段历史。

他们,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过去式,而最后‘崛起于中华’五个字,则是历史正在进行的,是历史的延伸!

中华二字。

如最璀璨的流星一般,掠过数位帝王的眼中,让他们一瞬间瞳孔睁大。

之前他们还在疑惑‘最伟大的国家’是什么,现在他们知道了,这个国度叫‘中华’!

“等等,这个国度叫中华,那我们呢?”

“被灭了?”

“我大清亡了?”

震撼过后,帝王们又猛地反应过来,一个个傻眼的惊呼。

然而,没理会这些帝王的惊呼,江离继续敲字。

没有哪个朝代开国比中华还难。

没有哪个朝代的人民肩负起驱散黑暗的责任。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

如山的尸骨是祖先的悲凉。

千百年后,琴瑟和鸣,丝竹悠扬,赞叹至圣大道永昌。

有谁记得,他们点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四方?

天下青山一样,莫名心伤。

一行行金字出现,各朝帝王、思想家、哲学家、王侯将相直接大受震动。

孔孟、韩非看着,大受启发,惊呼道:“天下青山一样,这才是理想之国!”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好言!好词!”

李杜王孟一个个情绪激动,究竟是怎样的国度,才能写出这种铿锵有力的词句?

“后世之国,于废墟上建起之国!”

……

金字盘点继续。

生逢乱世,即便名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真理,失掉了哪个,都是对国家的犯罪。

思想苦旅,洗心革面,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历史书上寥寥无几的几行,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生,请记住那些可爱可敬可开天可辟地的先生们——

他们从风雨中来,倒在泥泞中,后来有人踏着他们走出的路,奔赴黎明。

昨日入红尘,满身泥泞,今日冲天起,满心欢喜。

明末哲学家顾炎武,汉朝董仲舒,明朝心学家王阳明看到这些话在泪目。

他们理应是心境波澜之人,泰山崩于前都不改于色,可是看着这些金字,脑海里却不自觉浮现一副画面——一群文弱书山,在这个人吃人,已经无药可救的国家,行走在最前沿,面对着敌方的长枪短炮,悍不畏死,前赴后继。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可征得天下万国来朝。

即便是区区一介文人,倘若有一颗文胆护身,龙潭虎穴亦可去得。

司马迁如此,屈原如此,现在——中华文人亦可如此。

“好啊,后代文人强过我等。”

“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流泪,为理想而流泪。

寥寥数语,就让他们恍惚间看完了一个时代。

江离也似有所感触,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着。

一行行金字继续。

我叫江离,江水的江,离别的离,很荣幸是一位中华当代青年。

江离向这些横贯整部历史的‘观众们’介绍了身份。

接下来你们将看到一个无药可救,都让你们感到绝望的腐败国度的落幕,破而后立的改革,迫在眉睫,一切从中华起。

你们将看到奋起反抗的觉醒年代,当牛做马,不是我们的命,自己的命,应该由我们自己定。

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条路,是真正民主,真正指引迷路人民正确方向的路,火把在我们自己手里,照亮前行。

在这里,中华人民不再低人一等,齐心合力,将入侵者们赶出我们的国土领域。

在这里,人们不再饥荒,不再挨饿,人人均田,人人都可读书,医保社保推广全国,人人可医,人人可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们福气也好,不服气也罢,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这个伟大国度秩序的毁灭与建立,要开始了。

各国朝代震撼。

无论哪个朝代,饥荒、旱灾都是存在。

每天至少有几万的难民因为饥荒饿死!

又有几万的平民因为疾病病死!

人人均田?人人可医?

这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

“真的……后世有这样的国度吗?”

各帝王们纷纷发出喃喃自语,这显然超出他们能预料的范围内。

还有读书!!

读书礼乐,通常只有达官显贵才能读的。

平民基本不可能!

甚至连挑灯夜战的油灯有钱,都买不起!

可在这里,人人都能读书?

读书普及化?

不可思议!

一时间,无论哪个朝代,所有的人都不禁看痴了,心生向往!

其中大清的皇帝们面红耳赤着,因为他们才下达‘闭关锁国’的铁令。

这些话衬托得他们像极了小丑!

“轰隆……”

然而,就在各朝代帝王们争论不休时,一声剧烈的炮弹声,轰开了巨大的国门。

文字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画面。


他们面色坚毅,目如火炬,声音如雷,仿佛一道道闪电,要撕裂浩瀚的漆黑。

这画面,震撼。

“皇上,只是思想的觉醒啊!由这群学生开始!”

“改革的种子,在他们这里种下了!”

大秦,李斯惊呼,眼中带着惊恐。

嬴政也嘴唇嗫嚅了一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也看到了,不,他是真正见识到了思想觉醒的力量,到底有多恐怖,有多震撼人心!

连他,也想情不自禁的跟着大喊。

另一个时空,正统十四年。

身穿囚服,手脚带铐链的于谦正站在大牢里。

因为拥护代宗继位,而被抄家下狱的他,此刻看着烙印于天空中,朗诵声浩瀚的一幕,眼神竟有些湿润。

他与章炳麟的遭遇何其相似?

“但是,太炎先生啊,你可比我幸运多了……”

明天他就要斩首示众,可他笑着,目光明亮。

真正为国者从不惧死,只怕无法死得其所!

监狱里,章炳麟听着学堂里传来的阵阵吟诵声,一下子坐了起来,眼里爆发出万丈光芒。

“邹容啊,你听到了吗?我听到了……在黑暗中的人们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之火!”

这一刻,章炳麟又哭又笑。

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十六岁的他,在父亲的安排下,参加童子试。

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

考场上,所有学生都在苦思冥想,努力写出自己最满意的文章,而他却写了满满一文批判清廷的文字,大呼‘光复中华’!

结果自然是收到主考官的怒骂。

“我想,现在可以论了,但是题目得改改——论灿烂之中华!”

喃喃自语间,他沉沉睡去。

章炳麟的牢狱之灾,还在继续,但他等着出狱的那一天……

此刻,各朝代的皇帝们,眼中全部有着期待。

“这样的鸿鹄之人不该一直留在狱中,等他出狱的那一刻,势比还会掀起一番风雨!”

一双双眼睛,对此深信不疑。

天空中,盘点文字继续。

章炳麟在狱中的这段日子,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报》停刊后,《国民日报》问世,号称‘苏报第二’。

拒俄运动愈演愈烈,皖城爱国会成立。

会长陈独修从未放弃自己的爱国观点。

街边狂风张牙舞爪,风声呼啸着掠过一条条萧条小巷,却盖不住他那激昂洪亮的演讲声。

“夫俄人虐待我中国人已非一日。仆游东三省时,曾目睹此情形。国人坐火车者,虽已买票,常于黑夜风雨中无故被俄兵乘醉逐下,或打死于车中,华官不敢过问。沿铁道居民,时被淫虐者,更言不胜言。”

“不但俄如是也,各国将来瓜分我中原,其惨状亦何堪设想!”

“据仆之意,有三要件:第一消息;第二思想;第三体魄……”

他还在说!

年轻的陈独修认为中华人民该站起来了,解放思想,强身健体……

演讲之中,依旧有清军官兵追捕而来。

可这一次,陈独修没有跑。

爱国不为他,不为杨泱泱天下,更不为腐朽大清,为新国中华!

另一边,樱花东瀛。

拒俄游行越来越激烈,清廷不得不与东瀛交涉。运动结束,义勇队强令解散!

火焰虽熄灭,但火星依在!

驱赶才刚刚结束,这一张张稚嫩,且坚毅的面庞上,忽然浮现一抹与年龄不符的坚韧与信念。

“解散义勇队,无非是‘名为拒俄,实则革命’。国内大局,破坏已达极点。今而后惟有实行革命,始可救危亡于万一耳!”


“一国失去了改良之法,唯有毁灭,重置秩序,大宋江山局面如何?”

说实话,岳飞被这一代代人感染了。

眼下的大宋,宦官当道,权倾朝野,只有他一束火苗支撑着,他也迷茫了。

他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该学习谭嗣同、章太炎这些人,整改大宋江山?

但是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造反的念头。

“大宋相比大清,局面好上太多了……”

另一个时空,正统十四年。

一夜很快过去,于谦被推上刑场。

他的头,被关在斩首台上,他的上方,正悬浮着一把巨大锋利的绞首刀,正泛着寒芒。

可于谦艰难抬头,不是恐惧上方的绞首刀,而是用尽全力想再看一眼烙印于天空上的盘点画面与文字。

滚烫的热泪,从他的眼里落下。

前路虽暗,还请诸君能接过先辈们点燃的火把,不要,让那火苗熄灭了!

看到这句话,他终于忍不住了。

朝廷黑暗,只有他一人光明。

他一生为国朝政,一生清廉,府中最昂贵之物,还是先帝御赐的宝剑。

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恨、欲、狂!

“最伟大的国家,当之无愧!”

多想在死之前,看一眼这后世之国建成后的样子。

“时辰到,斩首!”

“唰!”

悬浮在上方的绞首大刀应声落下。

于谦吟诵《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很快,天空中文字再现。

诸位,诸国,敬请期待吧!

这是一个旧朝覆灭,新朝未立的另一个乱世!

这亦是猪王并起的大世!

这个时代,名为‘民国初期’!

这一刻,各朝、各皇、各臣、各圣贤,集体震撼。

时代的浪潮激流勇进,清廷要覆灭,那个最伟大之国,要来了!

文字浮现。

1904年,晚清虽还在,实则名存实亡,慈禧当道,骄奢淫逸,兴师动众筹办七十岁大寿。朝廷内无人理朝政,大批大批银子从国库被掏空。

这一年,风很寒,天很冷,哪怕初春也没有像往常春来到那般温暖。

这一年,胶济铁路建成,成为建国初期第一条铁路。

但,这并不是清朝自己建立的,而是德意志强迫国民建立的。

这条铁路底下,埋着多少百姓的尸骨,没人知道。

因为这条铁路而死的,更是无从统计。

“铁路,就是一个国的经济命脉!”

“工学之前途,发达可期,实业之振兴,翘足以俟,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

铁路总公司,四十余岁的詹天佑咬紧了牙关,看着胶济铁路的建成,喃喃自语。

“中华,应当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

一个愿望,在詹天佑的心中生根发芽。

看到这,各朝皇帝们纷纷意识到这,这又是一个未来会改变国家格局的人。

火苗散的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旺盛,总有一天,会掀起革命之火。

很快,文字继续盘点。

慈禧七十岁大寿临近,暗杀团炸药制成,蔡元培决定履行暗杀慈禧计划。

暗杀团的人已经很久没出过据点了。

暗杀慈禧计划,起初还有人犹豫,可是直到看到外面的世界,暗杀团所有人义无反顾。

大雪纷飞的寒冬才刚刚过去,路边都是积雪。

街道上到处都是拉客的轿夫,车轮溅起了积雪,露出的,却是一具具早已冻僵的尸体。

他们没衣服穿,没食物吃,死的时候,都没有皮肉,只有硬邦邦的骸骨。

当中,还有老弱妇孺,最小的,甚至还有襁褓中。


“我辈当立!!”

黄兴大喊。

此时的黄兴,还很年轻,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

“我辈当立!!!”

这一刻,陈天华、钮永建、蔡锷、方声洞、苏曼殊、张君劢齐声附和。

开始游走,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拒俄义勇队解散后,军国民教育会成立。

“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

“诸君,该站起来了!!”

黄兴的大喊声,响彻在画面中,一声‘该站起来了’,如回声般,久久不散。

这一刻,各个平行时空中,皇帝们都是沉默着。

他们看到的是,是一个心系家国,立志改革的热血青年,他们眼里不放弃的坚定精光。

步履维艰又如何?他们都要一步步走下去。

“下一步,他们会怎么做?”

很快,天空上字体继续显现。

军国民教育会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具体实行为一曰鼓吹,二曰起义,三曰暗杀。

1904年,暗杀团成立,光复会成立。

杨毓麟、黄兴、苏鹏、何海樵、张继等部分会员“专主张暗杀,研究爆发物”,于年末回国,见机行事。

“轰隆隆……”

随着文字消失,新的画面也随之显现。

首先听到的,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

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刺眼的闪电照亮天空。

一条条无人大街上,依稀可见一道道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正在侦查着什么。

苍茫大地,仿佛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

而在一个破败荒废的小房间,有一群人躲着,却也在诉说着志向与蓝图。

“现在的国,已经不再是我的国了。”

“我的国,应当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可这个腐败凉薄的国,不是!”

“理应打破!”

这个昏暗的房屋中,却传来低沉、坚定的誓言之声,带着信念。

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带着黑色圆框眼镜,留有胡茬的男人,正昂然矗立。

他叫蔡元培,此刻,他以闪电作灯光,阐述心中之理想。

而他的四周,有六人静静矗立、聆听。

“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二是暗杀!”

顿了顿,蔡元培眼神严厉,缓缓吐出两个字。

随后,他罗列出了第一个暗杀的目标,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慈禧!

看到这个名字,黄兴、杨毓麟、张继等人感到几位吃惊,但是很快,眼神也随之变得冷峻起来。

慈禧不除,这个国永远也没有希望!

“该怎么做?”

蔡元培眼里掠过一丝冷光:“我打算研制毒药,于慈禧七十岁大寿时动手,接近慈禧,伺机下毒!”

这一刻,所有人眼神都有些恍惚。

从1894到1904,这么快,十年过去了啊……

目标建立,蔡元培立刻投身于制度之中。

这其中随时可见蔡元培负伤,暗杀团成员都见怪不怪了。

一场暗杀慈禧的行动,正在酝酿中……

大秦。

嬴政笑了。

“一群胆大包天之人,胆敢暗杀帝王,他们的勇气,倒是让朕想到了一位故人……”

笑容之中,带着一抹缅怀,眼里却是寒光点点。

“可是和荆轲那次不同,这次,我倒希望他们能成功。”

看着画面变黑,嬴政嘴角笑容又变得柔和,喃喃道。

金榜上,文字再次出现。

1904年,也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国内光复会暗杀团酝酿暗杀慈禧的计划,海外,革命之火同样燃起。

画面很快出现。

呈现在各朝皇帝们眼前的,是一片美丽的海外之景。

一艘‘高丽’号邮轮即将停靠金州,西海岸优美的弧线逐渐映入视线。

一张熟悉的面孔随之显现。

孙先生抬起手,微微遮挡略显刺眼的阳光,目光深邃。


“轰隆!”

砰然巨响,车厢顶上炸开了花。

硝烟中,飞起来的碎木片、鲜血、断手、断足,哗啦啦如雨一般,落在车厢顶上,许久才停下。

这一刻,各朝皇帝都瞪大了眼睛,想看看结果究竟怎么样了。

正阳门火车站,发出剧烈的炸响,烟雾重重。

爆炸的余波散去,画面才重新清晰。

只看了一眼,各朝帝王们就不可思议瞪大了眼睛。

惨烈!

呈现在他们眼前,只有惨烈!

也许是因为官兵阻挠,也因为时间没有把控好,并没有如吴樾所愿,炸死五位大臣。

徐世昌,戴鸿慈因有仆人在前,颈受轻伤。

绍英受伤较重,载泽更是用一只受伤的血手,摸着自己的脖子问道:“我的脑袋,我的脑袋呢?”

吴樾自己,爆炸过后,也腹破肠穿,手足齐断,血肉模糊,死状极惨。

“……”

这一刻,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沉默了。

他们想过会失败,但是没想到,竟会这般惨烈!

天空中,文字继续。

清廷知道此事,慈溪大怒,命令将吴樾的尸体游街示众,绕城一周后,丢到荒野抛弃。

他到死,都睁着眼睛,死不瞑目。

这就是从大清迈入民国初期的过渡阶段,洋人看不起,朝廷打压,革命者举步维艰。

明朝,张居正老了,他已知自己的天命。

看着此刻的画面,年迈的手,紧紧地攥着,气喘吁吁。

“这是何国?迈向新国地过程,竟如此艰难……”

他以为自己的变法之路,已经够难了,没想到,从清廷迈入民国的路,更难走!

另一边,王守仁剧烈咳嗽着,心里平静。

这位信奉心即理、致良知的大哲学家,看到从清末,迈入民国的过程,却迷茫了。

头一次对自己的理念产生了怀疑。

“这个时代,人,还有良知吗?”

“内心世界的‘恶欲’、‘腐朽’,吞噬了他们!”

“既是民国,谁来推翻他们?”

这一刻,王守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是啊,谁来推翻他们?

不止是王守仁、张居正,各朝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仿佛洞悉了他们心里所想的一般,天空上文字出现。

国有国运,天有天命,一位位有志之士站出来,欲力挽狂澜,而中道未半,是因救世气运不够,亦或太想当然。

从清末迈入民国,天时、地利、人和、思想、气运、实力,缺一不可。

国父,早已出现。

这一刻,各朝代无不震惊的。

国父早已出现?

是何人?

大秦,嬴政、李斯、赵高在看着;

大汉,刘彻、卫青、霍去病、司马相如在看着;

大唐,李世民、魏征、房玄龄、程咬金也在看着;

大明,朱元璋打翻了酒杯,美酒洒了一地,都不曾察觉。

大家都在等着这个人出现。

直至,新的盘点文字出现,众皇帝才变了脸色。

金字提的,不是文字,也不是画面。

而是一首诗。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干坤扭转来!

大唐,李世民面色惊讶。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干坤扭转来……这位顶天立地奇男子,是谁?”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眼中带着期待。

“我很期待,这人……该如何扭转乾坤?”

“数风流人物出场,只为铺垫他?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

大秦,嬴政眯起眼睛,目不转睛盯着画面。

文字继续。

他于黑白的腐败乱世走出,高举火把,带领人们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他手里有一刀与一针,一刀斩封建腐朽,满清长辫,一针治万世太平,昭告天下,旧华夏真正觉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