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易长安李泰的其他类型小说《大燕女提刑全文》,由网络作家“金重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绵绵细雨骤然急促,易长安收了竹柄桐油纸伞,小心地搁在廊下,轻轻叩响了书房的门:“梁兄?”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拉开,露面的却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年约三十许的秀美妇人,眼眶还有些微红:“长安来了,快进来。”易长安连忙行了一礼,客气唤了一声“沐伯母”,这才跟着沐氏进了书房,见沐氏在前头带路,直接走进了用博古架隔开的内室里,不由犹豫了一下。“长安老弟来了?”内室传出一声有些虚弱的声音,“快进来吧。”易长安这才举步走了进去,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冲鼻的药味儿,心中不由一凛:“梁兄这是怎么了?”“屋里没有外人,长安老弟解了面巾说话吧。”躺在便榻上的易梁见易长安依言取下了蒙了下半边脸的面巾,盯着那张跟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脸看了片刻,轻轻叹了一声,“长安老...
《大燕女提刑全文》精彩片段
绵绵细雨骤然急促,易长安收了竹柄桐油纸伞,小心地搁在廊下,轻轻叩响了书房的门:“梁兄?”
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拉开,露面的却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年约三十许的秀美妇人,眼眶还有些微红:“长安来了,快进来。”
易长安连忙行了一礼,客气唤了一声“沐伯母”,这才跟着沐氏进了书房,见沐氏在前头带路,直接走进了用博古架隔开的内室里,不由犹豫了一下。
“长安老弟来了?”内室传出一声有些虚弱的声音,“快进来吧。”
易长安这才举步走了进去,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冲鼻的药味儿,心中不由一凛:“梁兄这是怎么了?”
“屋里没有外人,长安老弟解了面巾说话吧。”躺在便榻上的易梁见易长安依言取下了蒙了下半边脸的面巾,盯着那张跟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脸看了片刻,轻轻叹了一声,“长安老弟,愚兄怕是不成了!”
易长安不由一阵愕然。
来到大燕朝后不久,她就遇到了易梁,易梁见两人样貌极其相似,直呼有缘,因此让易长安托了一个“师爷”的名,在易家住了这大半个月;虽说彼此没有很深的交情,但也交谈过好几回。
易梁是今年春天的新科二甲进士,背景不硬,所以选官来了这偏远的滁州府属下一县任从七品的推官;连县丞都不是。
可是即使如此,易长安还是从这个古代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不甘和野心;这突里突然的,易梁怎么会这么颓废地说了这么一句?
易长安下意识地就开了口:“梁兄这是说的什么话?”
易梁正要开口,却突然剧烈地咳了起来,好容易咳罢,先前捂嘴的帕子中已经洇了一团殷红;在一边给他拍着背顺气的沐氏立时难过地扭过头去。
易梁看了眼手中的那块血帕子,凄然笑了一声:“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易长安瞧着易梁竟然露出了那种下世的神色,一时有些尴尬起来。她和易梁还远远没到交心的程度,这会儿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易梁才好。
还是易梁先从那种哀戚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在母亲沐氏的帮助下努力撑起身子,靠着迎枕坐了起来:“前些天县里出了一起重案,李泰只给了我几日的期限,如今期限已到案情未破,李泰借机重责了我一顿……”
话没说完,易梁又是一阵剧咳,沐氏在一旁小心地给儿子顺着气,瞧着儿子喘匀了些气,带着泣音抢了话说起来:“那李泰心胸狭隘,本就看我儿不顺眼,这会儿找着这茬子,竟是丝毫不顾情面!
可怜我儿这些天为了公事忙得废寝忘食,染了风寒也带病坚持着不肯休息……李泰拿着到期没有破案的由头,扔了火签下来,将梁儿重重打了二十大板……”
易长安这才慢慢听明白:李泰就是此处太平县的县令,易梁分到这太平县任了从七品的推官后,大半年来两人一直不对头,如今被李泰揪到了错处,自然是要狠踩一番。
官场上的倾轧易长安不想理会,不过易梁收留了她这大半个月,让她来到这大燕朝以后不至于仓促间衣食无继,这人情她总得要还。
何况破案这些事本来是她在另一个时空做熟的;易长安连忙安慰道:“伯母和梁兄都不要着急——那到底是什么案子,不妨先说给我听听,或许我能帮着想些办法找线索。”
“春税时收来的库银失窃了。”易梁惨然一笑,“四千八百两库银莫名其妙就不见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押解税银上交滁州府的日子……”
易长安不由“啊”了一声。
她这大半个多月都是在房间里看书,间或跟易梁交谈几回,以熟悉这个时空的情况。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所处的这太平县是大燕朝产粮十万石以下的下府滁州府的属县,物产更是不丰,这四千八百两春税上缴的库银可以说是一笔大数目了。
眼见着等入冬了税银就要押解去州府,盘库的时候却发现税银不翼而飞,对太平县一众属官来说,确实是极重大的事件了。
这要找不出来到底是谁偷了税银,今年太平县里大大小小的官儿全部都得吃瓜落!
偏偏易梁又是专管刑案的推官,县令李泰交不出那四千多两银子,肯定是想着交出易梁这个替罪羊了。
这时空可没有先进仪器能够辅助查案,不过易长安从小跟着当着一辈子刑警的爷爷生活,自忖还是能找出几分头绪的,于是她刚刚斟酌着开口说了一句:“库银存放何其严谨,但凡失窃,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不如梁兄明天找个机会让人带我过去——”
话没说完,就被易梁咳着打断了:“长安老弟,大夫刚刚给我诊断过,愚兄、愚兄怕是不成了,我只求你一件事,咳咳……”
易长安见他咳得难受,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温水过来:“梁兄,有话慢慢说,不急,不急。”
易梁不肯喝水,却紧紧握住了易长安的手:“可惜我十年寒窗苦读,本以为熬出头了,好不容易才把我娘和云娘带出了本家,没想到这道关过不去——
长安老弟,愚兄求你看在这些天的情面儿上,看在你我本是同宗的份上,等我过世后,就顶了我的名行走吧!”
易长安一下子呆住了:“顶了你的名行走?”
一旁的沐氏已经拿帕子抹着眼泪低声哭了起来,又怕被人知晓,很快就收了声:“长安,伯母知道这事是为难你了。只是刚才大夫也说了,只让我们预备后事……
梁儿如果去了,那李泰又怎么会饶过我和云娘两个?他如今为着这事催得急,梁儿要是一去,李泰正好把这库银失窃的罪名就直接堆在了梁儿头上。
梁儿担心到时不仅家产会被抄没,就是我和云娘也会成了罪眷,也不知道到时会被流放到哪处边关去。
我本想着,与其到时受辱,不过到时我们一根绳子都跟了梁儿下去,梁儿担心我们,这才想了这个暗渡陈仓的办法……
你跟梁儿相貌如此相似,身形也一般高矮,纵是他去了,你先扮作他的模样顶上一阵。只要人在,那李泰总会顾忌几分,不至于明目张胆地把这黑锅扣在梁儿头上。”
沐氏说着,竟就势从绣墩上往下一缩,跪在了易长安跟前:“长安,就当伯母求你了!救救我和云娘,让梁儿能够安心地走吧!”
“伯母,您快起来!”易长安连忙避开方向,伸手去扶沐氏起来。
沐氏脸色却分外坚决:“我们这几个妇孺也是没法子了,横竖都是死,长安,你要是不答应,还不如让我现在就跪死在这里算了!”
易梁也边咳边劝:“长安老弟,愚兄求你了!愚兄时运不济,一条命去了也就算了,只可怜我娘亲和云娘,跟着我没享几天福……我就是现在下去了,也死难瞑目啊!”
易宅西院。
何云娘刚坐在灯下缝了半只衣袖,丫环锦儿就欢欢喜喜地跑了进来:“奶奶,少爷回来了!”
何云娘连忙放了手中的活计,起身往外走去。
先前丈夫因破案不利,挨了板子,抬回来时婆婆就让人搬到书房了,之后又以需要安心静养为由,并不许她过去打扰。
她本来是过去照顾的,哪里就受到了打扰?只是何云娘还是新妇,面皮抹不开,也不敢顶撞婆婆,这事就算拿到丈夫跟前去说,他也只会让自己听婆婆的,所以何云娘只能按下心焦,眼巴巴地在后院等着。
今天婆婆突然使人过来传了信,说是丈夫已经成功破了案,在外面请同僚们吃饭,让她备好醒酒汤,何云娘心里这才安稳了下来;这会儿听到丈夫回来了,自然是忙不迭地迎出去。
易宅新迁过来,只是租的一座二进小院。何云娘刚走到后院往前院的月亮门边,易长安已经迎面走了进来;何云娘连忙迎上几步敛衽行礼:“夫君……”
易梁原来夫妻之间也要这么客气?易长安有些尴尬地伸手一把扶了何云娘起来:“云娘。”另一只手将一只桑皮纸包裹递到了她面前,“我给你买了些大前门的糕点回来,刚新鲜出炉的。”
“多谢夫君!”何云娘连忙伸手接了,一时觉得又惊又喜。
她是新妇,也不知道嫁过来后要跟丈夫如何相处,只得照着娘亲和书本的教导,努力做到相敬如宾。
易梁似乎对她这样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更多的时候,婆婆沐氏才真正是易梁的亲人,两人经常商量事情却把她撇在一边,让何云娘产生了一种自己还是外人的感觉。
但是今天丈夫回来却给她带了一包糕点,何云娘心里只觉得热乎乎地熨帖,接过后又连忙问道:“婆婆那边可有了?婆婆说夫君在外面宴客,现在可要用些醒酒汤?夫君这些天累了吧,云娘……”
何云娘也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子,放在现代还只是一名少女,如今却是一个寡妇了……易长安看着自接到糕点后就骤然绽放的笑靥,沉默了片刻柔声答了:
“我有伤在身,没有喝酒;母亲那边我也带了些糕点让人送过去了。明天公事繁多,一会儿我还去书房那边睡。”
自己精心做的醒酒汤温在炉子上没有用上是好的,但是丈夫还要去书房睡……何云娘不由怏怏地“啊”了一声,又赶紧应了好:“那夫君早点去书房休息吧,你这几天不要太劳累了。”
易长安点了点头:“明天有一位大人说要过来用晡食,云娘你记着明天跟母亲那边说一声,安排几样拿得出手的家常菜就好了,也不用特别设宴。天气凉了,别站在这风口了,小心着了凉。”
夫君竟然没有先跟婆婆说,而是告诉了自己,让自己明天再去跟婆婆说?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的事!以前有什么事,夫君都是告诉婆婆,然后婆婆才使人来通知自己一声;而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细致地关心过自己……
何云娘眼睛又亮了起来,乖巧地“嗯”了一声,见易长安转身要走,连忙紧紧抱着那包糕点跟上几步:“夫君也早些休息;明天的晡食我一定会安排好的。”
易长安不由停了脚步,看了何云娘一眼,轻咳了一声:“云娘,以后你还是叫我长安吧。”
“长安”是夫君的表字,让妻子叫表字,是代表着夫妻之间更加亲热的意思!何云娘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小声地应了:“是,夫——长安。”
何云娘对她来说,就是个十八岁的小妹妹,何况她也没有同性的癖好……瞧着何云娘满脸红云的模样,易长安心里暗叹了一声,有些头痛地揉了揉额头:“天色不早了,外面风大,你别送了,快回去吧。”大步往书房走去。
何云娘这才站住了脚,立在原地看着墨竹和修竹两个提了灯笼接了易长安走远了;直到灯笼的烛火隐没在了拐角的黑暗里,这才唇角含笑地转了身。
先前一直坠后几步的锦儿连忙上前扶住了她:“奶奶,少爷他伤了这一回,对你比以前好多了!肯定是知道奶奶辛苦下厨每天换着花样做了补汤……”
“锦儿不许多嘴!”何云娘轻声喝止了锦儿,“要被人听到,就成了编排主子了!以后这样的话,不许再说。”
锦儿是她从何家带来的丫头,从小服侍她长大的,但是何云娘还是拎得清,现在她不是在何家,而是在夫家易家,一些规矩自然得小心注意着。
易家怎么说也是官宦之家,何家却只是富户,要不是当初何家对易梁的父亲有救命之恩,易父也不会应下这门亲事。
当时只说是娶何氏女为妻,到底哪个儿子娶却是没有定下来;末了,易家推了易梁这个庶子出来。
何家就在滁州府,不过是与太平县相邻的杨县,因此易梁是在上任的途中顺带娶了亲;对何云娘来说,自己虽然跟丈夫同床共枕过,却还是半个陌生人。
自成亲后,易梁对何云娘一直是淡淡的,何云娘少女怀春的心思虽然被磨了一半,到底心里那团憧憬还没有破灭,如今看着丈夫更会体贴人了,何云娘只有高兴的,对身边的丫头也要求得更严格了。
锦儿知道自家小姐的顾虑,连忙敛神应了声“是”,见何云娘将那包大前门的糕点抱得紧紧的,轻轻问了一声:“奶奶,你这会儿还要不要再用些糕点?”
何云娘吃过晡食后晚上一般都不吃零食了,不过这包糕点除外,这可是她的夫君专门给她买的……何云娘摸着那只桑皮纸包,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的甜:
“嗯,糕点趁着新鲜吃味道才好,一会儿打开放攒盒里,我们都吃上几块尝一尝。都说大前门的糕点是太平县一绝,也不知道跟我们杨县以前那家云庆祥相比怎么样……”
平素并不多话的何云娘,此刻却有些絮絮叨叨起来,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欲盖弥彰的味儿。
锦儿抿了嘴偷偷地笑了起来:“那还用比吗?肯定是大前门的比云庆祥的好吃!大前门的糕点可是少爷特意给奶奶买回来的,哪怕里面忘记加糖,奶奶吃在嘴里都是甜在心里!”
何云娘瞪了锦儿一眼,想到刚才夫君让自己唤他“长安”的模样,怎么也绷不住脸上的笑意。
长安,长安……这两个字念在舌尖,怎么就那么好听呢?何云娘默默又无声地念了一遍,只觉得心里像落了片羽毛似的,轻轻软软。
这易梁倒还真是走了狗屎运,看的一本破杂记救了他一命!
到底找回失银要紧,李泰冷哼了一声,也懒得跟易长安耍嘴皮子,让几名衙役上前接着从白蚁的尸体里炼银水出来,忙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把银子全炼出来了。
李泰使人来称过,有四千六百两之数。果然如易长安之前说的,没有差距太大。
墨竹和修竹两个虽然炼出了第一炉的银水,却一直是攥紧了拳头暗捏了一把汗水。见最后炼出的银子只比原来少了将近两百两,几乎没兴奋地跳起来:“少爷——”
因为银钱从白蚁肚子里走了那么一遭,弃了不少杂质,炼出来的银子成色比原来还要好几分,这两百两的缺口实在就是件小事,按成色算上火耗,县衙再补上几十两银子进去就差不多了;重要的是这四千多两的失银差不多都找回来了!
易长安轻轻一摆手止住了两人的话,微微眯了眼笑着冲李泰一揖:“县尊,此案可以销案了吧?”
见李泰沉着脸不答话,易长安倒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见好就收似的,竟然还从袖袋里拿出了先前立的那张军令状,冲着李泰扬了扬:“县尊大人,那这一百两养伤银子……”
听到李泰牙齿咬得咯咯响,易长安装作讶然道:“这军令状上可是白纸黑字写明了的,李大人可是一县之尊,不会……想着赖账吧?”
皮师爷瞧着县尊大人那脸色跟黑炭有的一比了,急忙站了出来喝道:“易推官,你不要太过分了!”
“瞧皮师爷这话,说得好像我怎么逼着县尊大人似的。怎么说李大人也是咱们太平县的父母呢,那一百两银子不付就不付罢,何必那么凶?”易长安脸色讪讪地将那张军令状折了起来,声音也小了下去,“发话下去让大家伙都不要把这事儿说出去也就是了……”
瞥了眼身后一众明显有一肚子话的衙役,李泰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这人多嘴杂的,这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下去?要是被人说出去,他堂堂一县之父母,只会被人嘲笑气量狭小,出尔反尔!
“谁说不付!”李泰几乎是咬着牙缝儿一字一句迸出来,伸手从荷包里摸出了一张银票,“啪”地拍在自己先前坐的椅子上,“一百两,拿去!”
易长安笑眯眯地上前两步将那张银票拿起来看了,施施然收进自己的袖袋里:“县尊大人果然是县尊大人,随身带着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票,够下官买上百儿八十只老母鸡回去炖汤补一补了;下官多谢县尊大人关怀!”一边揖了一礼一边将那张军令状送了过来。
李泰劈手夺过那张军令状撕了个粉碎,狠狠盯着易长安正想摞句什么狠话来挽回下面子,身后的一群衙役中突然有人轻轻拍起掌来:
“想不到太平县库银失窃竟是这群白蚁所为,易大人竟然能够炼蚁出银,真是让人——”那人似乎斟酌了一下了用辞,才吐出了一个词,“大开眼界!”
这会儿李泰正一屁股火,见有人居然不会看脸色,公然在这里吹捧易梁那小子?!不由猛地回过头去,想着记住那人容貌,回头就开革了那人的职——
没想到他这一回头,才惊愕发现一众衙役都在讶然回头看向后面,不知不觉让了一条路出来。
刚才鼓掌说话的那人不紧不慢地走上前来,看了李泰一眼:“太平县令李泰?”
李泰的目光在那人腰间挂的一块象牙沁朱砂的腰牌上飞快一瞥,深吸了一口气忙行了一礼:“正是下官,下官见过百户大人。”
那人随意伸手一摆,却径直走到了易长安面前,颇有几分玩味地打量了她一眼:“易梁,今科进士,太平县的推官?”声线虽然低磁好听,那双凤眸却仿佛天然煞气沁骨,让人一眼迎上去,忍不住会生生打个寒噤。
百户大人?易长安飞快地瞥了来人一眼。大燕朝的百户都是军中称谓,正六品的品级;若是一般的正六品百户,李泰怎么可能对来人这么恭敬到还有些畏惧的程度?除非这人是锦衣卫出身!
这人容貌俊朗,瞧着虽然不过二十来岁,神情散淡一副无害的模样,但是手上绝对不止区区几条人命!而且记忆极佳,来到这太平县,估计什么底细都先摸了个清楚……
易长安心中警铃大作,学着李泰的模样深施了一礼:“下官易梁,见过百户大人。”垂下眼帘时,目光一扫,已经看清了那人腰上悬的象牙腰牌:锦衣卫百户陈岳。
锦衣卫是大燕开国之君亲设的亲军一卫,任何有可能威胁皇权的官吏军民都在他们的侦缉和惩治范围之内,权势极大。
易长安虽然只读了半个月的《大燕律》,但是有明史的印象,因此对锦衣卫这个衙门也是极为忌讳;没想到这才顶名上任第一天,就遇上了这么一个活的,还是个百户!
都说锦衣卫精于侦察、刑讯,这位陈岳陈百户不会看出自己有什么破绽吧?
易长安心里正有些七上八下的,陈岳已经轻点了下头:“想不到太平县里还有易大人这样的人才。”转头却跟李泰说话去了,“李大人,陈某手中有些事正要请李大人相帮,还请李大人找一处僻静所在说话。”
李泰连连点头:“若能帮上百户大人,实在是下官之荣幸。大人这边请——”驱前几步,带着陈岳和几名缇骑往正堂那边走去了。
易长安抬眸看了眼陈岳的背影,心里轻吁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这太平县有什么事要劳动到锦衣卫的百户过来,不过只要不是盯着她这种小虾就行!
也不管一众衙役在嗡嗡嗡地交头接耳,易长安只管笑眯眯伸手往皮师爷面前一请:“皮师爷,这失银已经找回来了,县尊连赏银都发下了;这会儿县尊既然有事,就有劳师爷动笔,将这案子勾了罢。”
皮师爷没好气地哼哼了一声,奈何白花花的失银就在眼前,连李泰都咬着牙奖了银子下来,他这会儿就是想刁难也没有由头难住人家啊?
见一众衙役又敬又畏地看向易长安,然后换了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瞄着自己这边,皮师爷只得不情不愿地应下了:“行了行了,一会儿我勾了就是!”
易长安“呵呵”一笑,向着那群衙役包括几名杂役一起拱了拱手:“兄弟们今天都辛苦了,一会儿下了值,我请大家去长丰楼叫上两桌席面嘬一顿好的!”
在这太平县当衙役和杂役俸银可不高,能在外面吃一顿好的,肚子里能多点油水,那也是难得的事;大家顿时轰然应了一声,快活地先四散走了,却是嘴里说着今天这稀奇事,夸赞易长安不迭。
皮师爷听在耳里,只恨不得上去缝了那些人的嘴,却也知道易长安这名头是传扬出去了。
当初易长安偷了件山民的粗麻衣服,跟个叫花子似的从深山里头钻出来时,正是易梁救了她,瞧着她那身狼狈,哪里会想到易长安是个女的?
易长安初来大燕,防人之心不少,也没有跟易梁挑破自己其实是女子的事;反正她声音本就有些中性,特意再压低些嗓子,别人也听不出来。
没想到这才跟着易梁过了大半个月,竟然会遇上这样的事!
易梁,表字长安,名字跟她一样,就是面容也几乎一模一样,易长安此刻也不由地想到了“天意”这两个字。想到这大半个多月来易家对自己的照顾,易长安咬了咬牙,终是开口应了一个字:“好!”
见易长安应下了,易梁长舒了一口气,软软倒回了便榻上,像是放下一桩大事,瞧着精神很快就有些萎顿了,却还是声音微弱地说了安排:
“幸好之前为着你与我容貌太过相似,怕引人惊疑,一直让长安老弟蒙了脸行走,对外也只称你是我请来的安先生。到时等我去了,却是好解释了,就说安先生接到家中急信,已经回原籍了……
就是你不大认得到外头的人也无妨,只管放出风去,说我这一病一伤的,发热后烧糊涂了脑子,有些人和事都记不大清了,你只管吩咐墨竹给你重新说一遍……
只要熬过了这一节,纵是受些责罚也无妨,有你在家中顶梁,这家就不会散乱,以后再慢慢寻些门路,让母亲和云娘好好过下去,我就安心了……”
听着易梁絮絮叨叨地安排着自己的后事,易长安心里不由一叹:“梁兄且把心思多放宽一些,大夫向来是有四五分病情就要说成十分,你这病痛虽然来得急,兴许多养息养息就能慢慢好了。”
易梁轻轻摇了摇头,想说什么却还是忍住了,声音却更加弱了下去:“只希望借长安老弟的吉言……若愚兄熬不过去,还请长安老弟千万……不要将这事再告知第四个人,就是云娘那里也不要说……”
沐氏是他的母亲,易梁自然是相信的,何云娘与他成亲才得半年,想来夫妻间还并不完全信任;易长安点了点头应下了,又安慰了几句,退回了自己房间里。
第二天易长安由着易梁的安排,乔作回了原籍,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在城外太平山的揽翠亭里等来了沐氏。
沐氏手中紧紧捧着一只小罐子,眼睛似乎有些红,定定看了易长安一眼,见她不再像往日那样蒙了面,脸上大概是略微修饰过,恍神间瞧着竟像是易梁站在她的面前;不由呆了呆,才叹了一声:“梁儿等久了吧?莫牵动了伤处,我在菩萨面前已经替你上好了香,我们先回去吧。”
易长安连忙上了骡车。等回了易宅,沐氏带着她直接往书房而来,将下人远远遣了下去,这才面色哀戚地坐了下来:“梁儿昨天后半夜已经去了,我偷偷将他带出去火化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梁儿了。”
易长安虽然有心理准备,心里还是闷了闷,不等她多想,沐氏已经继续说了下去:“之前梁儿挨了板子,李泰看在其他属官求情的面子上,只允他休息三天。
等明天,你就要代替梁儿上衙门去了。他原来的长随墨竹和修竹那里,我已经都吩咐了,说你伤病了一场,脑袋有些糊涂了……
你音容笑貌都跟梁儿一样,就是那一笔字都一样是临的欧阳的法帖,不用担心会有人发现,他书房里的这些文书,你先好好看看吧。长安,我们易家这几个妇孺,如今就靠你了!”
易长安点头应了:“伯……母亲,儿子知道了。”
见沐氏走了,易长安这才掩了书房的门,取过易梁原来写的一些文书看了起来,心思却飞到了天边。
她在夜里追踪凶犯不慎失足跌落悬崖,没想到竟会莫名其妙地跌到这大燕朝来。
当时手上拿的那支92式早被摔得不知去向了,身上的衣服也被挂得稀烂,现在手上唯二还留下的纪念,就是一把制式匕首和一件防弹服了。
之前她也想过今后怎么在这个时空里生活下去,本来想着最靠谱的可能是去当一名猎户了,没想到事情竟然来得这么突然。
现在要装成易梁这么个大男人在这个时空生活下去,防弹服是穿在身上不能脱了,还有喉结,得想办法弄个假的还不容易掉的……
这大半个月得易梁收留,她假扮这一遭算是还了易梁的人情,等这场事情过了,以后要怎么办,且走一步看一步罢。
易长安定了定神,安心拿起易梁留下的文书看了下去,眉头慢慢蹙了起来。
易梁能够取中二甲进士,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库银失窃后,虽然他在查案上没有专精,却也细细勘探了各种线索,只是仍然一无所获;也不知道等明天她接手的时候,还能不能够找到残留的线索……
第二天一早,绵延数天的秋雨已经停了。易长安装着步履还有些蹒跚的模样,带着墨竹和修竹两人去了衙门。
有沐氏的刻意宣传,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易长安“伤病”一场发了高热,醒来有些记性不好的事了,因此对墨竹和修竹不时给易长安低声解释的事也并不以为异。
不到小半个时辰,易长安已经将沿路碰到的人认了个七七八八。等进了正堂,当首站着一名师爷模样的人拦在了面前,吊着眼睛看了易长安一眼:“易推官今个儿过来可是想到办法了?今天再破不了案,大人那里可就不是上次打板子那么便宜了!”
那师爷阴阳怪气地说了一阵,易长安这才弄清楚易梁生前还忘记交代她这么一回事了。
原来李泰发了火签打了易梁板子后,虽然允了他休息三天养伤,但是却明令规定了,要他第四天的时候就把案情结果拿出来,否则就拿他个失职押了人往州府里报了。
见墨竹和修竹都缩头乌龟似的,垂着头不敢上前给她解释这位是谁,易长安心头不爽,随意拱了拱手:“我要再去库房看看。”
皮师爷守在这里,本来想着易长安会识趣地给他塞上只荷包,让他在县令大人面前说说好话,多通融些时间,没想到易长安连声“皮师爷”都不叫,直接就说要去库房;当即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大人说了,未时之前再无结果,易推官这个推官也不用当了!”
李泰是同进士出身,如果不是家族使了力,也得不到这太平县一把手的位置。
有道是“同进士,如夫人”,都占的是个偏名声,因此对正经二甲进士出身的易梁,李泰那是一直看着不顺眼,时不时地就给易梁小鞋穿。
这会儿见易梁不像往日那样傲气隐于骨,反而形于颜色,简直就是大刺刺地跳出来打自己的脸,李泰哪里会容得?张口就对了上去:“好一个有奖有罚,要是易推官真挖出了失银,本官二话不说就让皮师爷销了这案子,另外再给易推官一百两养伤银子算奖赏!”
易梁一年的俸禄也就是四十两银子,一百两也相当于两年的工资了。易长安洒然一笑,看向站在李泰身后的皮师爷:“那就有劳皮师爷笔墨为证了。”
仿佛没瞧见皮师爷一副不屑一顾不想动的模样,易长安转而看向李泰:“县尊大人金口既开,除了人证,自然少不了物证,县尊大人以为如何?”
难不成我还怕了你这个刚长齐毛的?!有了军令状这笔墨,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到时就是易梁这小子想翻身也要被死死摁下去!李泰心中划算得当,示意皮师爷取了笔墨出来写好了军令状,见易长安率先签了字,自己也冷哼一声,提笔在上面一挥而就落了名字。
易长安小心吹干了军令状上的墨迹,顺手往自己怀里一揣,拍了拍手,招呼着墨竹和修竹两个赶紧生火烧水。
李泰瞧着易长安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不由泛了一丝狐疑,转念想到就算有人盗了银,也不可能不运走反而尽数埋到库房的墙角下,心中顿时又安稳了下来。
听到李泰鼻孔呼呼出了阵粗气,皮师爷忙附到李泰耳边低声道:“县尊,让姓易的这小子去作,这又是挖又是煮的,看他还能搞出什么鬼名堂!等他挖了煮了也没个结果,咱们刚好……”
刚好把这小子拿下狱,抄了这小子的家产来赔银钱,再把这小子定了罪推出去,让这易梁敢跟他叫板!李泰面色阴戾,重重哼了一声:“来人,取把椅子过来,本官就坐在这里看易推官怎么把银子找出来!”
易长安也不示弱,大声招呼着墨竹和修竹两人将火烧大些,又指挥着杂役们甩开膀子往墙角挖下去,自己则抱着手在一边转来转去地看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李泰听得脸色发青,围观的一众衙役碍着县令大人杵在前面,想笑又不敢笑,只憋得脸上一阵扭曲。
杂役本就是做力气活儿的,人多就是力量大,几锄头挥下去,很快就从墙角挖出了一个偌大的白蚁窝。
巢穴被毁,白蚁们慌慌张张地想蹿走,被易长安指挥着墨竹和修竹两个提了那只大炉子将烧开的水浇上去,将那一大窝白蚁尽数烫死了,又招呼着杂役们将白蚁的尸体都扫作一堆。
李泰见易长安兀自忙个不停,冷笑了一声:“易推官,本官是让你找失银,可不是让你来灭白蚁的!”
易长安指着白蚁轻笑了一声:“李大人稍安勿躁,银子可不就是在这里?”转头指了几名杂役,“你们几个,把扫出来的白蚁全扔进这炉子里炼了!”
柴火燃大,炉子里的水气早就烧干,这会儿正是高温,杂役们将烫死的白蚁扫在簸箕里,一簸箕一簸箕地倒进了那只大炉子里。
蛋白质特有的焦臭味很快传了出来,李泰捂着鼻子站起身退了几步,听着身后的几名衙役在窃窃私语:“难不成易大人会道法,可以把白蚁炼成白银?”
屁的道法,怎么不干脆说易梁会五鬼搬运之术呢,尽在这里弄些蛇蛇蝎蝎的,莫不是易梁明知道找不到失银了,故意拿他戏耍的吧!李泰心头烦躁,回头厉喝了一声:“谁敢妄言鬼神之事!”
还要再说,一名衙役突然指着那炉子失声大叫起来:“那不是银水么!”
李泰不由愕然回头。
只见易长安一边指挥墨竹和修竹先撤了火,一边冲自己微微一笑,伸手一请:“李大人请看,窃库银的罪魁祸首下官已经找出来了,正是这些白蚁;只要再把剩下的那些白蚁也炼了,那四千八百两库房失银虽然得不出原数,大概也不会差距太大了。”
皮师爷抖着手指着那炉子里的银水,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这、这怎么可能?这真的是银水?不是白蚁汁?”
易长安嗤地笑了一声,左右看了看,从地上捡起一块长石片,从正在冷却的炉子里轻轻挑了一块儿渐渐凝固的银水出来,递到了皮师爷面前:“皮师爷不信?那不妨好好看看,这世上有这样的白蚁汁么?”
见那银水被挑出来后被冷风一吹已经凝固,皮师爷试着摸了摸,从长石片上将不成形的银块儿揪了下来仔细看了又看,甚至还放在嘴里咬了咬,这才喃喃道:“还真是银子……”
不等易长安开口,皮师爷想起了什么似的脸色微变,往后疾退了几步:“易、易梁!你是不是施了什么妖法!”
他这一退,其他的一众人也跟着都刷地退开了距离,敬畏地看向易长安。
易长安不由有些啼笑皆非:“我要是会妖术,前天还会由得那板子打下来?”
听她这么一说,想到那天易大人确实是结结实实地挨了板子,屁股打得血肉开花,还在家里养了三天伤,今天才一瘸一拐地过来当差,几名衙役胆气立时回来了:“易大人,那刚才这是个什么理?”
白蚁食银本来是为了降低自身的甲酸浓度。白银遇到蚁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粉末状的蚁酸银,被白蚁毫不费力地吞入腹内。
不过,这些蚁酸银不会被白蚁消化吸收,而是经过分解之后形成黑色粉末状金属,滞留在白蚁体内,经过高温达到白银熔点时,仍可以还原出银。
不过这个用现代科学才能说清的事,易长安才懒得跟李泰这些人解释,只囫囵说了一句:
“在家中休养时,昏然入梦,梦中忆起以前曾经看过的一本杂书,上面记有白蚁喜食金矿、银矿的野趣之事,醒来后想起曾见县衙里也有白蚁的踪迹,这才仔细查验了下去……县尊大人,现在这损坏的库房可不用下官赔偿了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