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先锋闫埠贵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四合院,开局五五年李先锋闫埠贵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小猪阿拉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行啊,没问题。”一听进山,李先锋眼睛明显一亮,上次进山都没进去多久,时间都花在路上了,怪可惜的。他还想着,如果能再次进去,那得好好逛逛才行。“行了国庆,锋子才回来,家里都还没收拾好,我们也去给婶子帮帮忙。”“行啊,好长时间都没见了,我也怪想婶子的。”…次日“准备好了吗锋子?”“好了。”“行,那咱们现在出发。”“好。”几人将装备拿好,就朝着山里进发。一起的除了两个堂哥,还有两个堂哥的玩伴。他们经常一起进山,对路程已经很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还是秦淮茹的弟弟,叫秦大亮。他是秦淮茹最小的弟弟,今年才19岁,就面相来说,真不愧是她弟弟,浓眉大眼的看着就很帅气,连个头都不低。几人走走停停,浪费了好长时间才算真正走进山里。堂哥他们几个...
《穿越四合院,开局五五年李先锋闫埠贵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行啊,没问题。”
一听进山,李先锋眼睛明显一亮,上次进山都没进去多久,时间都花在路上了,怪可惜的。
他还想着,如果能再次进去,那得好好逛逛才行。
“行了国庆,锋子才回来,家里都还没收拾好,我们也去给婶子帮帮忙。”
“行啊,好长时间都没见了,我也怪想婶子的。”
…
次日
“准备好了吗锋子?”
“好了。”
“行,那咱们现在出发。”
“好。”
几人将装备拿好,就朝着山里进发。
一起的除了两个堂哥,还有两个堂哥的玩伴。
他们经常一起进山,对路程已经很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还是秦淮茹的弟弟,叫秦大亮。
他是秦淮茹最小的弟弟,今年才19岁,就面相来说,真不愧是她弟弟,浓眉大眼的看着就很帅气,连个头都不低。
几人走走停停,浪费了好长时间才算真正走进山里。
堂哥他们几个先是带着他检查了几个之前下的套子。
运气不错,五个套子直接中了俩,一只干瘦的兔子和一只野鸡。
这收获搁在往常已经很好了,要知道以往能中一个那都是运气好。
可能是感觉今天运气不错,也可能是第一次带着李先锋进山,想显摆一下。
于是几人决定,准备向大山深处再走一走,那里他们以前就很少过去,说不定收获还会更多。
对此李先锋自然没有意见,别说危险不大,就是真遇到危险了他也不怕。
真当他精神力是摆设不成,实在不行直接收进空间,到了空间还不是他说咋样就咋样。
“等等!”
“咋了国庆哥?”
“是人参。”
“人参!我看看。”
听到动静,李先锋也跟着走了过去,模样看起来就跟小树苗一样,瞅了半天也没看出有啥特别的。
他是真不认识。
他虽然也在农村长大,但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家里人不让他进山。
等到了能进山的年龄后,又直接进城读书了。
但是这不重要,没听他二堂哥说吗,这是人参。
人参啊,哪怕他是个中药小白,也知道人参是个好东西。
不过大堂哥在看了之后却连连摇头,认错了?
“可惜了,还是个苗子。”
“那还挖不挖?”
“太小了,留着吧。”
“成。”
一听就老有经验了,大堂哥作为几人中年龄最大的,还是很有话语权,几人都愿意听他的。
都是农村孩子,还靠近大山,所以他们从小对大山都很熟悉。
所以对人参,葛根之类的药材认知都比较清楚。
也经常能挖到一些这类的东西,不是自己用,就是卖了换钱。
人参苗啊?
看到这个,李先锋想的更多。
他可是有空间的挂逼,你们看不上,但是我看的上啊。
10:1的时间流速了解一下。
于是李先锋趁着没人注意的功夫,一不留神就将它挪到了空间里,顺便又用精神力在附近扫了扫。
还真有意外发现。
光是附近,他就注意到了很多差不多的人参苗,没别的,也全都挪了进去。
刚刚挪到空间,李先锋就小心给他们找了个地方安家。
设置好时间流速,又洒了些灵泉水这才作罢,都是好东西啊!
有着空间加持,他现在都能幻想到以后把人参当成萝卜使的美好人生。
钱不钱的无所谓,关键是这玩意儿搁以后太稀少了,在需要它们的时候甚至还能救命。
有了这个发现,李先锋走路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用精神力扫一下四周,就怕将他的人参给漏掉。
不是他不舍得,是没必要。
就算让他们自己选,在一颗大白兔与两颗古巴糖之间,他们也一定会选第二个。
大白兔虽然好吃,但是太划不来了,进嘴里没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可不如古巴糖耐吃。
每一颗都能搁嘴里吃好久。
都是小机灵鬼!
而且身在四合院,总得注意点不是,如果过于大方,那就不是大方了,那就是傻。
没见分到糖的孩子都特别高兴吗。
“谢谢大哥。”
“谢谢锋子哥。”
“谢谢锋子哥哥…”
闫解放:“……”
闫解放这会儿都差点哭了,因为李先锋分了一圈,愣是把他给忽略过去了。
我呢?我的呢!
好吧,李先锋表示自己就是在报复,叫谁狗蛋呢,你全家都是狗蛋!
哼!没礼貌的孩子不配吃糖。
“前进、招娣,时间不早了,跟我回去吃饭。”
“哎,好的大哥。”
在外人面前,李先锋还是很给弟弟妹妹面子的。
你看,他就不叫小名。
俩小现在特别喜欢他们的大哥,没别的,就因为他们大哥总能时不时给他们变些吃的。
就像前几天还一人给他们变了个鸡腿呢!
想到这,俩小的口水都不自觉流了出来。
虽然在这几天里,老李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上涨,但好吃的谁会嫌多。
就是不知道自家大哥的裤兜,到底是什么做的?
怎么感觉里面啥都有,他们也想要,羡慕。
就这样的,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不留神就到了晚上,这会儿上班的人也已经陆续回来。
见到傻柱的身影,李先锋连忙上前。
“柱子哥,等等。”
“咋了锋子,你找我有事?”
“对对对,是有点事。”
见李先锋叫他,傻柱这会儿也有点好奇。
虽然看起来他因雨水的原因与老李家关系不错,但自家人知晓自家事,两家实际上并没怎地亲近。
顶多就是对李先锋这个人有点好感,因为整个院里的同辈人中,就李先锋不叫他傻柱。
他又不是真傻,能感觉得到院里很多人对他也就面子上客气,实际上,还不知道怎么看不起他呢。
“有事你就直说。”
“这样,晚上你来我家吃饭,我还叫了三大爷,我们有点事想找你商量,你看成吗?”
“这样啊…”
“柱子哥放心,等会也把雨水带过来,让她和三花他们一起吃。”
“那没问题。”
一听妹妹也有了着落,傻柱这才放心,就答应了下来。
这没来由的突然请他吃饭,这让傻柱特别好奇。
算了,不就是吃饭吗,又不会少块肉,他还赚呢。
.
夜晚,李家正堂
等傻柱来的时候,发现李父,李先锋和闫埠贵几人都已经坐好,就连饭菜什么的都已经备齐。
炖鱼、炒鸡、炒白菜,还有一盘花生米,桌边还摆了两瓶二锅头。
好家伙,两荤两素四个菜,够丰盛啊。
这年月能整这么一桌,看来也是花了大力气。
但这阵势让他有点忐忑。
好酒好菜,有事找他。
这指明不是什么小事啊!
算了,既然来都来了,就看看他们这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装傻好了,这个过程他熟。
……
“哼!太不像话了!”
“怎么了老刘?”
“还能是啥,你说李大鹏(李父名字)也是,我好歹也是院里的二大爷,请客喝酒也不知道叫我,他这是想干啥!”
“不就是一顿酒吗,你这不也喝上了吗?”
“这能一样吗?我是欠乎这一顿酒吗?他都叫上老闫了为什么不叫我!”
“老易那边不是也没叫吗。”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儿子这是长本事了。
就感觉,自从他的好大儿挣钱了,他的家庭地位就开始受到了威胁。
…
等傻柱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临近深夜,他虽然喝了很多酒,但这会儿却出奇的清醒。
他怎么也没想到,李家小子和闫老抠这俩人,背地里竟然干了这么大一件事,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更没想到最后还会找到他这里。
不过傻柱虽然惊诧,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对他也是好事。
不就是往上搭句话的事嘛,多简单,就他知道的,厂里后勤对这种事还是很欢迎的,鱼肉虽然油水小,但那也是肉啊。
更何况他也有好处,每批鱼一成的收入归他。
按照闫老抠的说法,他们现在每天都一百多,一成就是十多块!一月的话可不得好几百!
真是,好人啊。
就是要求太严格,让院里谁也不要乱说,一定要管住嘴。
瞧不起谁呢,他傻柱,是多嘴的人吗!
…
往后的日子里,正如李先锋预料的一样,有了傻柱参与,一切都顺利了很多。
为了方便,傻柱还朝后勤那边要了个采购许可。
有了它,李先锋和闫埠贵两人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就连闫埠贵也不再背地里瞎嘀咕什么了。
同时也对李先锋更加佩服,虽然年纪不大,但确实有远见。
和他相比,闫埠贵现在是越看自家儿子就越不顺眼。
差距太大了。
因为不再卖鱼,李先锋就多准备了些饵料,两人一起钓,钓到的鱼自然而然就更多了。
为了方便,在征得李先锋的同意后,闫埠贵还将阎解成拉了过来,美其名曰是来给他们打下手。
李先锋就挺无语,不就是想给他儿子找份活吗,他也没戳破,因为他们现在也确实缺人。
只要能管住嘴巴,他就没意见。
为了方便运送,几人还买了一辆板车。
当然了,这这板车名义上还是闫埠贵买的。
阎解成现在就负责这个,鱼装满了就一趟趟往轧钢厂运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如果不出意外,李先锋认为自己一定会这么过到开学。
但就在某一天,李先锋钓鱼的时候,无意间用精神力在河底扫到了一包金元宝后,他的想法就变了。
他都快忘了,他是有挂的人,他的精神力还有这作用?
这一发现瞬间将他的思路打通,让他有了更多想法。
这可是老北京啊,这里别的不多,就是宝贝多。
特别是一些荒废的宅院与河道,这些地方可处处都是宝藏,小说里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等到忙完,在回家路上李先锋就和闫埠贵说了他的打算。
“什么,你不愿意干了,锋子,你别想不开,这不好好的吗?”
李先锋刚说完,闫埠贵就吓了一跳,这日子刚有盼头,怎么就想不开呢。
而且李先锋要是不干了,那他怎么办,这最关键的饵料可都是他提供的。
所以他急了!
“三大爷,我知道您着急,但请您先别急,您先冷静下来。”
闫埠贵:我冷静个屁啊!
“三大爷,我是这么想的,这鱼啊还继续钓,但我现在还是个学生,总不能天天忙这个吧。”
闫埠贵:这也不错啊,你一天赚的比别人几个月都多,还不知足,你是想上天吗?
想归想,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真要是这么说了,那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他又不傻。
最终决定,还是与去年一样回秦家村过年。
“……”
这也正常,在老百姓的观念里,家里还有老人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这么选择。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带什么东西回去?
因为今年的老李家可不是去年的老李家,那话咋说的嘞,老李家富裕起来了!
然后又是一番深入讨论,再经过李父最终拍板,便决定将这次厂里发的福利中,除了那两张澡票,剩下的全部带上。
澡堂子都在城里,这玩意儿拿回老家也不能用啊。
除了这些,李父还打算买些糖果鞭炮等小零食。
这些东西不能不准备,而且准备少了还不行,因为村里小孩太多。
以往时候不准备那是因为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还不允许让自己风光风光了?
对了,还有烟酒,糕点什么的也不能少。
等李父总结完,这场会议才算结束,然后就等着明天去买了。
要的就是一个豪气!
…
等到准备出发的时候,李父看到李先锋又背了个袋子过来,看份量还挺重。
李父有点好奇,东西不是都准备好了吗,怎么还有。
一问之下才知道里面是两只兔子,还有两条各有七八斤的大鲤鱼。
可不是重吗,光一只兔子就有八九斤,更何况是两只,袋子里面的东西加起来还不得三十多斤!
这兔子自然都是空间里的。
兔子在里面生活无忧,还不用担心食物,可不就使劲造吗,所以长到八九斤不算奇怪。
“这兔子怎么长的,咋这么肥!”
李父这个疑问在半道的时候,还是问了出来。
没忍住。
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兔子,还是在冬天!
“这我哪知道。”
对于李父的疑问,李先锋肯定不能说啊。
“不是你弄的吗,你怎么会不知道?”
“是我弄的不假,但我也是用鱼跟别人换的,别人怎么养的我哪知道。”
李父:有道理。
李父问了一圈,最后却感觉和白问一样,有点讪讪。
至于他怎么换的李父也没管,反正李父知道他有钱。
特别有钱的那种有钱,光是每天带回家里的,就能抵他一个月的工资,想想就知道他儿子现在有多富裕。
秦家村距离四九城不近,属于红星公社,当然了,现在还没有红星公社这个说法,不过相信也快了。
李家人光是在雪地里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将将走到秦家村村头。
可能也有大雪封路的原因吧,路程确实费劲。
刚走到村头,李父就有些激动了,虽然用少小离家老大回比喻还差点意思,但四舍五入之下也大差不大。
因为李父自从将全家搬到城里后,就很少回来了,一来是路程不近,二来也是上班没时间。
“哎呦,你是钢蛋?”
“哎,秦嫂子,是我。”
“钢蛋回来了!李家钢蛋从城里回来了!”
刚进村就碰到了一老大娘,年龄看起来比李父大多了,李先锋印象中她应该是队长村长家旁支,具体谁谁他也没记住。
就是人太过热情,认出李父后直接就大声喊了起来,叫的还是李父小名,让李父一阵尴尬。
李父怎么也没想到,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有人会叫他小名。
关键是还在他孩子们面前叫了出来,李父也很无奈。
嘿嘿,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老李家一脉相承的。
不知怎地,看到他爹这副尴尬的样子,他就是想笑。
“哎,好,您放心,俺保证!”
就这样,从早上七点开始抢购的,人群都排了好几个长队了,可是等轮到李先锋他们的时候,还是到了中午。
可真够不容易的。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李先锋才看清车上的都是什么蔬菜。
都是白菜,哦,看差了,车厢另一头还有萝卜。
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都是萝卜…
李先锋又仔细看了一圈,除了这两样其他什么都没有。
好吧,早该想到的,现在可不是后世,就算到冬天,蔬菜种类都有很多,可现在就不同了,能吃到的,基本都是应季蔬菜。
也别提什么大棚不大棚的,那玩意儿现在虽然也有,可想要普及还得需要老长一段日子才行。
就目前来说,有想这个的时间还不如多抢点白菜。
“要什么?多少斤?”
工作人员言简意赅,也是人太多,需要节省时间。
“同志,我要150斤白菜,还有70斤青萝卜,20斤红萝卜。”
“好,先把钱付一下,然后拿条子去后面领菜。”
“哎,好。”
一番忙碌过后,李母总算将买好的冬储菜都绑上板车,李先锋就拉着它们往家赶。
李先锋今天的作用就在这了,别的他啥也帮不上,头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挺废物的。
李先锋哼哧哼哧的在前面拉,李母便悠哉悠哉的在后面跟着,只有遇到路面不好的时候才会上手给推一把。
李母表示儿子主动上前拉车,她能有什么办法。
唉,总不能责怪儿子太孝顺吧。
就挺舒服。
李先锋注意到,一路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他家还算好好,因为还有个板车,李先锋还看到好多人都是用背筐背的。
框里堆的高高的,看着就累。
刚回到家,水都没喝上一口,李母就拉着他开始码菜。
所谓码菜,就是在屋里找个地方将这些白菜整整齐齐摆放好。
然后又挖土将萝卜都埋了起来,据说把萝卜埋进土里能让它们存的更久,还不会流失水分,也不知真的假的。
…
自拉了一次冬储菜以后,李先锋接下来的日子就又空闲起来。
和之前一样,每天不是投喂自家的弟弟妹妹,就是用精神力到处扫描宝贝。
成果也很斐然,家里俩小脸上的小肉明显增多,就连气色也变的红润起来。
同样,靠精神力得来的财宝也越聚越多,放在空间里都快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先锋现在也懒得整理了,反正又放不坏。
春节越来越近,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到了这个时候,李先锋也算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怎么说呢,虽然在肉体上可能会辛苦点,但精神上是真的满足。
这里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都特别真诚。
快到过年的时候,轧钢厂总算放假了,李父难得得了休息,这会儿刚提着厂里发的东西回来。
东西不多,五斤白面,半斤猪肉,一条毛巾,还有两张澡票,搁这时候都能算是难得的好东西。
哦,澡这个时候也出来了…
再怎么说轧钢厂也算大厂,还是工业类的,可以说除了和肉联厂,纺织厂之类的厂子不能比,轧钢厂发的东西已经非常好了。
晚饭时候,老李家开始了年度大会。
讨论的事情很简单,和往年一样,是待在院里过年?还是回老家过年?
最后经过李父深思熟虑,和李母的意见发表,以及全家的举手表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