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这年代,物资匮乏,大家可都不宽裕。所以这姑娘想了想,觉得张建国这么久不来,大概是不会来了,她怕耽误了时间,所以马上转身就走,打算送孩子去医院。“哎,哎,抱孩子的姑娘你别走,别走呀……”突然张建国的声音响起,让本来已经快步离开的姑娘,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原来喊得是她。她扭头才发现,张建国坐在一辆毛驴车,虽然有点腥臭味,但却让她赶紧抱着孩子上来,而旁边张元顺正在赶车。嘴里还说着作孽呀,这谁家丢了孩子?谁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咋就被狗叼走了,也不知道咋回事,是不是身体有啥毛病?张元顺嘴里虽然唠叨着,但是赶车赶得非常快,不一会的功夫就把他们送到医院门口,还往张建国手里塞了今天卖鱼的两百多块钱。“你先拿着,我得赶在天亮前回去,到时候就说你头不舒服...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而这年代,物资匮乏,大家可都不宽裕。
所以这姑娘想了想,觉得张建国这么久不来,大概是不会来了,她怕耽误了时间,所以马上转身就走,打算送孩子去医院。
“哎,哎,抱孩子的姑娘你别走,别走呀……”
突然张建国的声音响起,让本来已经快步离开的姑娘,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原来喊得是她。
她扭头才发现,张建国坐在一辆毛驴车,虽然有点腥臭味,但却让她赶紧抱着孩子上来,而旁边张元顺正在赶车。
嘴里还说着作孽呀,这谁家丢了孩子?
谁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咋就被狗叼走了,也不知道咋回事,是不是身体有啥毛病?
张元顺嘴里虽然唠叨着,但是赶车赶得非常快,不一会的功夫就把他们送到医院门口,还往张建国手里塞了今天卖鱼的两百多块钱。
“你先拿着,我得赶在天亮前回去,到时候就说你头不舒服,来看病,给你请假,你把这孩子事情处理好……”
“嗯,知道,爸,你放心就好了,对了,别跟赵家人起争执,更不要跟他们吵架打架,等我回来。”
张建国叮嘱了一下父亲,他一直担心父亲暴脾气上来,跟赵家人起冲突,让前世事情重演,这会让他都后悔重回一世。
“我晓得,现在日子这么好,我可惜命了……”
张元顺也察觉到,儿子似乎特别担心他的跟赵家人打架或者起冲突,所以有事没事最喜欢叮嘱这个,他耳朵里都听出老茧了。
见到父亲这样说,张建国也就没说什么,而是赶紧抱着孩子进医院。
路上他已经弄清楚,这个大眼睛的姑娘叫周芷兰,她买的东西都让人先带回去了,本来在等人,却没想到遇到这茬,人命关天自然是要先救这孩子。
孩子送进去抢救的时候,遇到点麻烦,人家要登记孩子姓名,父母啥的,还要介绍信,可张建国和周芷兰什么都没有。
只是表示,晚上看到狗叼着孩子,抢下来的就送到医院来,也不知道孩子身体咋样,有没有受伤或者先天的疾病等,
好在医院也特事特办,类似这样事情他们也见过一些,主治医师说孩子落水受过冻,身体发育完整没什么毛病,但是现在生理机能很弱,随时都可能死亡,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然后就是交钱。
周芷兰把身上的钱都拿了出来,有五十多块钱,都塞给张建国让他拿着去救孩子。
张建国想了想没要,表示自己有钱,这让周芷兰有些吃惊,毕竟印象中这个卖鱼的可不是好人,特别不老实,谁知道这会倒是愿意拿钱救人?
真让人刮目相看。
此时两人都在急救室外面等着,张建国坐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冰凉凉的,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捡起自己抱孩子的衣服给自己穿上。
那边周芷兰的围巾已经脏了,上面有些血渍,两人坐在那里都不知道说什么。
突然周芷兰冒出一句话。
“这孩子,估计是个女孩子,被人遗弃扔河里了,我知道那附近有条河,这么冷的天,这是多狠心的父母呀……”
“是呀,这孩子,也不知道救不救得回来,对了,我在赵家村,距离这边有点远,我家有两个妹妹,我爸妈都挺好的,要是这孩子能救活,要不,我带回家应该可以养的活,不差她一口饭吃……”
等到明天早晨试一试这水井,到底有多深!
村里人高兴,这晚上围着水井都不愿意离去,黄三更是高兴的非要请张建国父子喝酒,说是他们立下大功劳,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感谢他。
这一次,黄三还是请来了黄大爷,张建国在家提了一篮子鸡蛋,还拿了两瓶白酒。
黄三有心,但是自己也不能不懂点人情世故。
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黄三都请自己吃了两顿饭了,自己自然不能空着手去。
黄三看到张建国父子来,老远的就迎了上来,嘴里还一个劲的说他们,来吃顿饭而已,还拿什么礼物,走的时候都给带回去。
“也没拿啥贵重的东西,刚好家里有,就顺手就带过来了,上次我妈进城买的鸡蛋吃不完……”
张建国笑笑,递过去半篓子鸡蛋,这让黄三的老婆又是一阵推辞,一个劲的说这礼物也太贵重了,哪能总是让张建国花钱?
本来只是心底高兴,想请他吃顿饭,这搞得多不好意思等等。
张建国知道这是黄三一家对自己示好的表现,也没说什么,就是笑笑,等到他们坐到桌子上,发现黄三居然上了一罐子腊肉,还杀了一只土鸡,不过土鸡是当年的公鸡,直接炒辣椒上桌。
这菜是相当硬!
“你这也太奢侈了,都把鸡端上桌了,这还没过年了……”
农家最贵重的也就是鸡,母鸡要留着下蛋换钱,那会都是叫鸡屁股银行。
公鸡除掉特定留下来的一两只做种公鸡外,其它的都会阉掉,这样阉掉的公鸡就会肯长肉,长得比较快,可以过年的时候招待贵客。
这也只有像黄三这样,家里条件好点的才会这样操作,换成其他人家,阉公鸡也是要拿来卖了换钱的。
一大盘阉公鸡炒土豆,肉质紧又鲜美,还有那罐子腊肉,油汪汪看着就眼馋人,也是有一股子独特的腊味。
喝一口小酒吃一口肉,真是幸福呀。
黄三满脸的笑容,不住的站起来给张建国和张元顺倒酒,嘴里一个劲的夸着张建国有本事,真的就找到水源了。
上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还不信张建国说得那些话,没想到这就成了。
所以他想问一问,下一步他该怎么走?
原来上次张建国和他说过,他可以更进一步,民兵连长也是可以去当村长的。
这话让黄三半信半疑,总觉得有些不靠谱,又说自己在村里没啥威望,又不姓赵,在村里也没啥本家亲戚的,跟赵信根本就没法子比。
张建国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干,去找水源,到时候威望自然是有了。
等他有了威望,取代赵信就特别的容易了。
“黄三哥,这不算啥,你听我的,这还差一点点,村长就是你的了……”
喝酒喝的高兴,张建国看着黄三笑着说了一声,一边吃饭的张元顺有些吃惊,儿子这胆子可真大,赵信当村长都好多年了,这是随便可以取代的吗?
他这酒一喝多了,就瞎说,他都有些不信。
“来,咱们爷俩喝酒,别理他们两个小的……”
黄大爷熟络的招呼着张元顺,说有了水井以后日子就好过了,这口井距离他家很近,自己没事就可以来提上半桶水,也不用那麻烦了。
张元顺则让他别担心,说是有空自己顺便就帮他挑一缸水,够他吃好几天了。
“这骂我可以,骂你不行,我气不过!”
张元顺低着头赶车,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别人骂他没啥,但是骂他儿子和闺女啥的,那就是他逆鳞马上就会翻脸。
“嗯,行了,下次别这样了,总让人担心,你看我们家里日子刚刚过的好,咱们悄悄的卖鱼,用不了多久,这小日子就好起来了,在这关键的时候,你可别掉链子呀……”
张建国忍不住再一次叮嘱父亲,其实,他都觉得自己有点啰嗦了,奈何父亲嘴上每次都答应,但是依然我行我素。
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样。
让张建国很担心,他觉得应该想一个办法,彻底解决前世父亲被赵家人打死的隐患,要不然他睡觉都不安稳。
到了黑市,张建国先去张五那边吃碗面条,又约定好晚一点给他送百来斤鱼后,这才和父亲去市场上卖鱼。
这会已经是深秋了,黑市晚上有点冷,人们都把自己包裹的紧紧的,这鱼卖的也比前几次快,一来市场上鱼不多,二来天冷后鱼可以晒干或者腌制好,等到想吃的时候拿出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很多人会多买点鱼,毕竟市场上猪肉涨价了,鱼就显得物美价廉。
“今天的带鱼少了,怎么还没看到那个姑娘来买鱼?”
张元顺看着早早卖完的鱼后悔带少了,打算过阵子在拉一车鱼来卖,今天他们还特意留下两条十四五斤的大鲶鱼,打算送给周芷兰和他堂哥。
上次人家来的时候,可是特意带了不少东西来,钱也不肯收,何玉芳可是一直念叨着,占人家大便宜了心底过意不去。
“没事,我知道她家在哪,回头我给送过去就是了,爸你看着摊子,我去逛逛,看有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
张建国每次来黑市也会买一些东西回去,毕竟这年头物资匮乏,想买点东西都不方便。
黑市上只要有钱,很多时候能买回很多需要东西。
像布料,平时在供销社买还得要布票,但是在黑市上直接买不要票,就是价钱贵上几分钱,但是对于张建国来说却是不算啥。
毕竟每次卖一车鱼,都有小几百的进账,根本就不差钱。
家里送了两只鸡给周芷兰,母亲一直念叨着再买几只母鸡就好了,张建国就一直在看,他的运气不错,很快就看到一个老头在卖鸡和大鹅。
母鸡刚好有四只,大鹅有两只,问了一下价钱也不贵,这让张建国喜出望外。
本来他打算在家里养狗看家,可是这一时半会也没看到卖狗的,遇到两只大鹅也很好,因为鹅护家吃鱼,家里底下有暗河,根本就不差大鹅那口吃的。
而且在农村,一般家里有小婴儿的,都喜欢养大鹅。
口口相传说是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就是水猴子之类的,最喜欢摸小婴儿的脑袋,可这些东西最怕大鹅,也瞒不过大鹅的眼睛,所以家里养大鹅有动静大人也会知道。
笑笑还小,不管那些传说是不是真的,但是养两只大鹅,心底也安心,遇到点啥事也瞒不过它们,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所以张万和花了几十块,买下四只母鸡两只大鹅,直接给提回来了。
“哎呦,你这买大鹅,这晚上回去可得悠着点不能让大鹅闹出动静来,要不就被人知道了……”
赵信立刻黑了脸,心底暗骂张建国一家人,真是给脸不要脸,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他们别想像别人家一样,正常拿到粮食和菜籽油。
到时候,非让他们年都过不下去,敢不给他面子,简直不想在村里混了。
他赵信有一百种方法,让张建国一家吃不了兜着走。
“我家元成年少气盛,但他为人正直确实是想做好事,但是和建国误会了,这才动手了,我觉得都是一个村的人,有啥事说开就好了,你家孩子花了那么多钱,我们也心里不好受,这事咱们大人在一起好好合计一下,至于你说的那些补偿也是应该的,你看咋样……”
跟赵信一起来的赵诚,那一开口说话,就让人觉得特别讲礼和舒服。
他读过书的,也是赵家的族长,在村里算是少有的明白人,很多时候几家人起纠纷,最喜欢找他来劝解,因为他一开口说话,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张元顺听着赵诚这一开口说话,原本满肚子的气,这会也消了一半。
他终究拉不下情面,毕竟同在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心底有些不情愿,还是招呼着把赵信和赵诚请进家里做。
赵诚的目光在他家飞快的扫了一下,目光落到了一个新暖水瓶上,还有几个新洋瓷杯子上,心底有些惊讶,却没说什么,只是略有所思的在房间里打量着。
赵信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看到何玉芳很恭敬的给他倒了一杯糖水,喝一口甜滋滋的,这脸色才算是好看一点。
毕竟,这年头糖金贵,贵客上门才有一碗糖水喝。
赵诚也有一碗糖水,他注意到张家不但给他们倒糖水,甚至也给在院子里玩耍的小闺女张红月,也端了一碗糖水。
那张红月喝一口糖水后,并没有像有的孩子那样欢喜雀跃,却是蹲在地上抓小石子玩,那碗糖水就放在地上,她记起来才会喝一口。
看到这一幕的赵诚心底一沉,觉得这一次和张家人谈补偿的事情,不会那么顺利。
因为平时他没注意,没想到张家比想象中的有钱多了,这个张元顺看着咋呼呼没啥心机,却藏得很深,他家的钱哪来的?
果然在赵信提出赵家愿意赔偿张家二百块,希望张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家坐下来吃顿饭,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事就这样算了,以后两家谁也不许再寻仇闹事的时候,张元顺重重咳嗽一声,脸都黑了。
“咋的,我娃受那么大罪,还有可能脑震荡,花了三百你们赔偿两百,这脸咋这么大?”
张元顺气不打一处来,真是欺人太甚。
这是想占便宜,还是想来把解决事情的?
赔两百块,好大的面子好大的口气,这赵家人咋想的,以为他们傻,还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吃不上饭了,二百块打发了?
“张二哥,我家养了四个孩子,家里也挺困难的,虽然有心多给点,但是目前家里东拼西凑也就二百块,要不你先拿着,等到元成回来后,我们在凑点给你送来,这事就这样算了,我虚长你几岁,就当是哥哥求你了……”
赵诚的话说得漂亮,这让张元顺一下子有些犹豫,他这表情落到了张建国眼里,只听他冷哼一声。
“赵大伯,你们赵家要是真有诚意,你家孩子前两天就不会差点动手要打我父亲,要是赔礼道歉有用的话,那要法律做什么?我是命硬,加上我爸舍得花钱,才算是保住了我的命,所以这事就不是花点钱可以和解的……”
张建国很坚决,赵元庆得去坐牢,不能回村,不然就他爸那爆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对上了,说不定赵元庆就像前世一样失手把人杀了!
而且他父亲最好也不要在村里待,送出去,送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才好。
不然张建国总怕出事。
这辈子既然重生,他就想着改变命运。
让枉死的父亲活下去,才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张建国,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一边去……”
坐在上首的赵信再也忍不住了,借口训斥张建国,其实是在给张家人施加压力。
还有一句话没说,意思就是来你家,别给脸不要脸,惹毛了得罪了他,有的是法子给张家人穿小鞋,张元顺老实还好解决,这张建国一看就是个刺头不服管。
让他到一边去,就张元顺和何玉芳两人,他们倒是好解决。
“村长到我家来,真是好大的威风,咋的,你以为这村长是世袭制,祖祖辈辈就是你家的,你还能当一辈子?”
赵建国看到赵信打官腔,把他当毛头小子不懂事的模样就来气,赵家人之所以这么嚣张跋扈,前世赵元成敢打死自己的父亲,最后却没受到什么惩罚。
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环,其实就是赵信。
他这个村长没干啥好事,就是仗着村里赵家人多,任人唯亲,从上到下都是姓赵的。
“你说啥话?毛都没长齐,张元顺,你这儿子一身的反骨,你这当老子的无能管不了,回头让村里管管……”
赵信还在拿官腔,他心底已经开始盘算怎么给张建国穿小鞋,怎么治他。
在赵家村,也就张建国这样的刺头愣头青,敢这样对着自己说话。
“村里管管,你这个村长还能当多久?你以为村里是你家?”
张建国这话一说,赵信脸色都变了,那是勃然大怒,而一边的张元顺也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儿子胆子这么大。
赵信可是村长呀,在这小山村村长就是天,这,这不是要把天捅破了?
所以,他使劲的拉扯了一下张建国,不让他继续跟赵信说狠话,而一边的赵诚也看着这情况不对劲,忙说让他们考虑一下,钱好商量,回头有时间他们再碰个头,今天就先回去了。
走的时候,张建国把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塞给赵诚,赵诚还要推辞就看到那包糖掉到地上了,差点就散掉了,当时脸色也不好看,索性一甩手带着东西就离开了。
“给脸不要脸,别到时候回过来还要求我……”
赵信的话声音很大,在院子外面给张家帮忙的人几乎都听到了。
赵诚不是有四个儿子吗?
先送一个去牢里,剩下的人就会老实一些。
当然他们最大的依仗是村长赵信,官虽然不大,但是在赵家村,那也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一般人是不会主动触碰霉头,都是能忍就忍能让就让。
“张建国我家已经让步了,很有诚意的让步,你别得寸进尺,还以为我真没有一点办法了?”
一而再再而三,赵诚明显被惹怒了,这会也强压着怒气,撕下伪装的面孔,阴森森的来了一句。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口中充满威胁的意味。
可再凶都不管用,因为张建国并不怕他,也不理会他,最后赵诚气急败坏的离开了,走的时候都在心底盘算着,怎么来算计这张家人。
让他们彻底老实下来。
可是还没等到赵诚和赵信拿出有效的办法,整治张建国的时候,赵信那边就出事了。
这晚上,张建国和黄三估摸着赵信应该会去李小花家里,所以早就安排好了。
等到赵信进门后,他们就把门故意给锁上,并且远远的点燃了李小花院子外的一小堆柴火,只见木柴刚一点燃,张建国就很大声喊着着火了,快来救火!
张建国声音很大,听到呼声的人一骨碌都起来了,在往外一看好像是李小花家里着火,那都慌了赶紧起来救火,并且呼喊着别的村民来帮忙。
人多,火势并不是很旺盛,也有人赶紧去找李小花的男人,通知他赶紧回来,毕竟家里着火了,那是大事。
打火的时候,张建国趁着人没注意的时候,把本来锁着的门打开了,这会就有人喊了一声。
“李小花,你家睡死了吗?这么大的火,居然就没看到……”
李小花这是也是有些慌张,但是强装镇定,想掩护着藏起来的赵信,偷偷溜走,可是好巧不巧赵信的鞋子被人发现了。
不但鞋子被人发现了,连带床底下的赵信也被人起哄一般扒拉出来。
农村人最喜欢八卦这样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想到李小花偷汉子,偷得居然是他家的堂叔赵信?
而且此时被人从床底下扒拉出来的赵信,裤子还没穿好,衣服都乱了,浑身更是灰土灰脸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当下就有人起哄的喊起来。
那个年代偷人乱搞男女关系是大罪,严重的甚至会枪毙坐牢。
所以赵信吓的是瑟瑟发抖,心底还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巧,偏偏今天李小花家里发火了?
而赵诚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要糟糕,所以当即就喊赵信,说让他给侄孙子送点东西,怎么还在这里站着?
赵信一听赵诚的话,忙喊着自己是来给李小花和家里孩子送东西的。
还表示,都是赵家人,他又是村长,给晚辈送点东西也正常,大家不要误会,不要误会!
赵信虽然信誓旦旦的在说这话,却被黄三一下子打断了。
“谁家三更半夜男人给女人送东西,送到床上去的,还有,你看你裤带子都没系好,你糊弄谁了,当大家都是傻子吗?”
黄三 直接上来踢了赵信一脚,本来许多村民都忌讳着赵信是村长,心底有些犹豫畏惧害怕。
可见黄三这样都忍不住叫好,一边的张建国则更绝。
直接笑了一声。
“赵信,你咋把李小花的内裤给穿上了,都这样了还抵赖,赖得掉吗,这乱搞男女关系不得赶紧送到乡里去?”
这话说的,张建国笑了笑,可就是不听。
“你说不定见过这人,他是钢铁厂的,我爸一个单位的,我们两家人从小认识,人还行吧……”
周芷兰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了,她也不知道为啥要和张建国说这些。
本来,所有人都觉得,她和郑泰挺合适的,两家知根知底,人家父母又非常的喜欢她,又是主动求做的媒,郑泰对她也上心,家里情况也很好,似乎一切都很完美。
可是,周芷兰心底总有些不安和不舒服。
也不知道为什么。
张建国也感觉到,周芷兰似乎有些不高兴,自己虽然也在努力和她说话,但是她整个人无精打采,似乎提不起精神来。
以至于走的时候,何玉芳塞了不少的泥鳅干给他们,还抓了两只鸡,两人死活不要,但是何玉芳追了好远,硬是把鸡塞给了周勇军,搞的就像是打架一样,惹得隔壁杨老太一直在旁边看热闹。
还不停的打听着,是不是谁家给张建国说的媳妇,怎么长得这么俊俏?
张建国不胜其烦,又怕杨老太瞎传,就说是周勇军是他朋友,他们兄妹今天刚好路过来看看。
“我才不信,这么漂亮的姑娘,还带着这么多礼物,你妈还那么大方,都送了两只老母鸡出去,这要不是你对象,你妈才不会舍得……”
杨老太却一口咬定,这来的周芷兰是张建国的对象。
很快在杨老太那大嘴巴的宣传下,村里许多人都知道张建国有一个城里对象,长得眼睛特别大特别的白特别的漂亮。
关键那城里对象还专门大包小包的看看他,这就着实让人羡慕了。
以至于黄三听到风声,都来问张建国,问他啥时候定亲,啥时候把房子修整一下?
弄的张建国不得不解释,没有的事情,是杨老太那张大嘴巴瞎说,甚至这次张建国发脾气了,何玉芳也气不打一处来,把杨老太骂一顿,说是以后自己娶不到媳妇就要怪她。
一天天的尽给人添乱瞎说。
好在这只是个小插曲,对于张建国来说影响不大,唯一让他有些奇怪的事,这个郑泰的名字,让他总是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似乎在哪里听过。
只是,他总是想不起来。
张建国原本也没放在心上,但是一连几天总是记着这事,就想着有空去城里,哪天看看这郑泰,说不定见了人就知道他们是不是熟人。
所以张建国和张元顺趁着天气还不算是太冷,赶紧又弄了一车的鲶鱼去黑市上卖。
这一次,他们在毛驴车上装了大几百斤的鲶鱼,他们也不敢经常去黑市,一般隔一段时间才偷偷都去一次,主要也是怕被人发现举报,这事得背着点人。
路上,张元顺说起自己碰到赵元成的哥哥,他阴阳怪气的欠收拾,今天两人拌嘴,差点动手了的事情,这让张建国都有些头皮发麻。
“赵家那兔崽子,一开口就骂你,说你被打是假装的,故意讹诈他家的,我,我真是气不过,差点就动手了,这不你一直不让动手,还好,关键时候记住了……”
张元顺有些心虚,因为儿子千叮嘱万叮嘱,一直在说这事,他原本也是记得不打算和儿子讲。
但是今天说着说着就说漏嘴了。
“爸,这都和你说了多少回,你咋就记不住?不要和他们争吵动手?”
“再吃个鸡蛋吧,我听说城里人,每天都有鸡蛋和牛奶,这样才能长的高,咱们没有牛奶,鸡蛋不能少,不然就长不高了,所以妈你可别小气!”
张建国这话让何玉芳故意瞪了他一眼。
这年代很多人家都重男轻女,有的家里生了闺女,都被扔了,甚至说夭折了。
其实就是嫌弃是女孩子。
可张元顺和何玉芳却没有这种想法,相反,他们对于家里的两个闺女,还是很疼爱的,只是家里原本条件太差了,就是想给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都很难。
现在家里有鸡蛋,自然是紧着这两个孩子。
“这还用你交代?赶紧吃点去眯一会,今天还得上工了……”
何玉芳叮嘱了一声,也忙着去看母鸡和小鸡。
张建国去上工的时候,路上碰到杨雄,他老远就递过来一支烟,然后看着四下无人,就把昨天赵信把他们两夫妻找过去的事情说了出来。
并且一再感谢张建国,说是要不是他,刘桂花肯定没希望当上记分员。
“这也是嫂子自己有点文化,等嫂子当上记分员,你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张建国笑嘻嘻的来了一句。
等到他们去了队上干后,果然,赵信让刘桂花当上记分员,原本还有一些村民有些小心思,可一看是刘桂花,倒也没说啥。
人家是出名的好脾气,孝顺公婆对男人也好。
嫁到村里这么多年,就没跟谁红过脸,所以刘桂花当记分员,倒是没啥人反对。
张建国昨晚上没休息,今天有些累,想着家里还要打土坯做院墙,光靠他们爷俩有些不行,就想着回头在村里喊几个人帮忙。
晚上给管上一顿饭,或者送点啥东西的,这样院墙也能早点建好。
所以他和村里几个关系好点村民商量,说是让他们明天散工后到自己家里帮忙,管饭!
这种帮忙,一般不给钱,但是得有荤菜还得吃白米饭,要不然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今天换成刘桂花做记分员,不出所料,张建国的工分就变成了十分。
而他今天早早回去,把毛驴牵出去放草后就还给黄三,并且还在家里拿了几个鸡蛋,主要是有毛驴拉鱼他们舒服多了,估计以后还得借毛驴!
黄三见状后,索性告诉张建国一个消息。
“那个,赵元成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放出来了……”
黄三看着张建国,叹了口气。
村里人虽然都觉得张建国是个刺头,但是他觉得这人讲究,没看到借毛驴,除了给了提前谈好的一块钱,而且毛驴肚子鼓鼓的不说,人家还特意拿来几个鸡蛋。
这样的人,黄三自然是有好感。
“哦,黄三哥,你听到点什么风声了?”
张建国赶紧问了一嘴,这才知道赵元成说打人虽然是他先动手,但好像是认错态度好,加上张建国这伤势似乎也不严重,赵信又往公社那边跑了几次。
黄三看赵信今天挺高兴的,似乎赵元成那事问题不大,马上就可以回来了。"
特别是全国粮票,是那适用性非常广很吃香,算得上是黑市的硬通货了。
“行呀, 十斤粮票可以顶一块钱,你挑了鱼补足剩下的差价就行……”
黑市买粮食不要粮票,可是却比粮站的供应粮贵一毛钱一斤,也叫高价粮,所以张建国这也算是公平。
“便宜一点,我们几个人每人买一条!五毛钱一斤,太贵了……”
有人看着这么大的鲶鱼眼馋,往年鱼还没这么值钱,这么大的鱼黑市经常有卖,有时候四毛都可以买得到,但是今年天旱,别说这么大的鱼,就是小鱼小虾都不常见了。
“天干旱呀,这鱼少,五毛一斤真不贵,回头我给你让几分钱……”
张元顺做生意没儿子厉害,这会他帮着照摊子,张建国跟人讨价还价做生意。
他们这鱼实在是太稀罕人了,个头大,这会都还是活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虽然价钱不便宜,但是县城老百条件相对好多了。
所以张建国这鲶鱼很快就卖出第一条,八斤,四块钱。
卖出了第一条鲶鱼,很快就有人买第二条,也有人想讲价又怕抢不到鱼,索性把鱼抓在手里,想让张建国便宜一点点。
这也是张建国卖鱼的时候,故意只拿出十多条鱼来,剩下的鱼都在后面用稻草遮盖着,免得有人觉得鱼多要他贱卖。
“大哥,我要最大的那条鱼,给我抓住,别让它跑了……”
一个清脆而焦急的声音响起,张建国就看到一个用红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姑娘,用手指着一条十多斤的鲶鱼在喊。
这声音一听就应该是个年轻姑娘,再看就是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如同星辰般明亮的丹凤眼,看的张建国一愣。
这双眼睛好美,而且虽然这姑娘包裹的严实,可她伸出的手很白很嫩,这让张建国一瞬间想起豆腐两个词。
“好嘞,这最大的鱼有十多斤,我给你称一下!”
张建国很快抓住摊子上最大的那条鲢鱼,这鱼提在手里估摸着有十多斤,记忆中摊位后面藏着的鱼还有十三四斤的,比这条都大。
可是这会围着买鱼的人多,张建国有点忙不过来,索性就把这条鱼卖了,十斤二两,收了五块钱钱!
买到大鲶鱼的姑娘很高兴,一个劲的表示谢谢,说自己就想买条大鱼,今天运气真不错。
说着,接过张建国手里的鱼,往身后一送,就看到一个瘦高个的男人,轻笑一声把鱼提起来,嘴里还说今天有福了,能吃到大鱼,赶紧去看看这边有没有豆腐卖!
“兄弟,给我这条鱼称一下,用草绳子绑好!”
张建国被人围起来,拿出来的十多条鲢鱼,无论大小死活都被抢光了,他赶紧从身后又拖出一个蛇皮袋子,又倒出一袋子鲢鱼!
这袋子鲢鱼中,最大的都有十四五斤,比刚才卖的更大更新鲜。
在张建国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有人把一条绑着草绳的鱼,啪的一声扔到他脚下,吓了他一跳!
“你这人,怎么就不老实,我们说要一个最大的鱼,你看你,大鱼藏着给我们一个小的,咋的,怕我们不给钱吗?”
一个瘦高个男人冲着张建国发脾气,他旁边站着那个眼睛很大的姑娘,此时似乎也很气愤。
张元顺一看情况不对,连连来打圆场,表示可以帮他们换一条更大的鱼。
可这一男一女此时还有些不高兴,特别是那男人,一直嘟囔着他们不老实,太狡猾了,把好的鱼藏起来了。
“算了,一个卖东西的商贩,你还指望人家觉悟高品质好,把鱼换了就走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