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唐初:太子李承乾

唐初:太子李承乾

偷鱼吃的胖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唐初:太子李承乾》是网络作者“偷鱼吃的胖橘”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李承乾干承基,详情概述:大唐盛世。长安贵族府邸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威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府邸照亮,贵妇穿着高腰襦裙,领口低开,露出白皙的肌肤,齐腰拖地长裙用金线、银线绣着精美的花朵、蝴蝶,贵妇头上金步摇随着步伐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仙乐,好一副太平盛世。长安城外,低矮的漆黑的茅草屋,火堆上摆着一个土陶罐,消瘦的父亲轻轻用木勺搅动,陶罐底下只有小小一点灰色的黍米和不知名野菜,饿了一天的孩子只能抿嘴想吃却不敢说,好一副太平盛世。饥寒交迫嗷嗷待哺的百姓谁关心,我大唐太子李承乾,绝对不让百姓成为盛世背景板。...

主角:李承乾干承基   更新:2025-02-20 22: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干承基的现代都市小说《唐初:太子李承乾》,由网络作家“偷鱼吃的胖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唐初:太子李承乾》是网络作者“偷鱼吃的胖橘”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李承乾干承基,详情概述:大唐盛世。长安贵族府邸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威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府邸照亮,贵妇穿着高腰襦裙,领口低开,露出白皙的肌肤,齐腰拖地长裙用金线、银线绣着精美的花朵、蝴蝶,贵妇头上金步摇随着步伐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仙乐,好一副太平盛世。长安城外,低矮的漆黑的茅草屋,火堆上摆着一个土陶罐,消瘦的父亲轻轻用木勺搅动,陶罐底下只有小小一点灰色的黍米和不知名野菜,饿了一天的孩子只能抿嘴想吃却不敢说,好一副太平盛世。饥寒交迫嗷嗷待哺的百姓谁关心,我大唐太子李承乾,绝对不让百姓成为盛世背景板。...

《唐初:太子李承乾》精彩片段

李承乾认真听完长孙祥的讲述,还是老配方换汤不换药,昨天他不遵守圣旨闭门思过上街被弹劾了。
这一次弹劾他的阵容非常庞大,魏王党、蜀王隋朝老臣党、御史言官、老师党都纷纷上台表演,阵容之豪华不知道还以为李承乾做出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
长孙祥心急如焚可是看到李承乾风轻云淡,一点也不着急,他赶忙提醒道。
“殿下,我们应该如何办。”
“祥哥,你不用急,父皇还没有老眼昏花,这么多人攻击我,他们这是要干嘛?要废太子吗?废太子他们要干嘛?推他们的人上台吗?
推荐一个傀儡上台,父皇可是一代明君,这不是给他上眼药吗,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继位人是傀儡?
还有这么多人一起,下面是不是有串联,臣子串联可是大忌,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收场。”
长孙祥听到李承乾的分析,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此,陛下英明神武不可能被牵着臣子鼻子走。
李承乾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他们这些人真是老寿星上吊闲命长,兔子急了都要咬人况且他一个只有不到5年命的人。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睛整个人杀气腾腾。
旁边的长孙祥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鼓起勇气。
“殿下,我们应该忍耐。”
李承乾没有说话,他独自朝前面走去,现在百姓如此之艰难,他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他真的想要给勤劳朴实的百姓多做一些,他没有时间浪费在朝堂和那群脑残玩过家家,他没学过帝王之术、驭人之术,现在能够想到的就只有一种办法,简单直白所有事情摆在台面上,都别藏着掖着全部上台来表演。
“父皇,是不是推迟到明天大朝再议。”
“是的,殿下。”
“你去给我把这些事情办。”
长孙祥跑到附身听李承乾命令。
“殿下我这就去办,殿下李尚书和房仆射已经在东宫等着殿下商议税收。”
“憨憨,回东宫。”
东宫内房玄龄和李纬正在等候李承乾,李纬很淡然喝茶他这个户部尚书是一个摆设,旁边这位大能虽然不是户部尚书,可一直用左仆射的身份管理户部,把他当做吉祥物,如果不是今天陛下提起让他和房玄龄一起过来和太子商议税收,估计朝堂上没有人还记得他是户部尚书。
房玄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来回回不知道在东宫转了多少圈,他是左仆射相当于左丞相,朝中的事务应该是右仆射全权负责,可是右仆射李靖称病不理朝政,只能他担着每天忙的脚都不落地。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他对现在的这位太子殿下不放心,是真的一点也不放心,就像他不放心让李纬管理户部一样,税收事关天下百姓和大唐稳定,他可不敢让太子插手。
李承乾刚刚到东宫就看到房玄龄低着头脸上写满忧愁。
李纬看到李承乾赶忙上前拱手行礼。
“臣户部尚书李纬见过太子殿下。”
房玄龄听到声音也回过神来拱手行礼。
“梁国公、李大人不用多礼都坐吧,我今天邀请你们过来是想要了解税收的情况。”
房玄龄还是主动问道“殿下是想要改革税收?”
李承乾诚恳的回道“现在还在调研中,是否要改革税收要看调研结果。”
房玄龄有些听不懂问道“调研?”
李承乾伸出手,“梁国公坐请喝茶,调研的意思就是调查和研究,我先调查税收的基本情况,然后在研究如何改革,今天就是调查的其中一环。”
房玄龄心里稍安太子殿下并没有一上来就要改革,房玄龄扶须坐下忧愁的脸也舒展开。
“殿下用词准确,税收关系国本,要改革确实需要认真调查和研究,殿下想要知道那一方面。”
“所有。”
李承乾说完拿出纸笔准备开始记录。
“梁国公、李尚书请知无不言。”
房玄龄看着太子这样正式,略作思考进入状态开始谈税收的情况。
“陛下制定的田税分为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60岁以下男子都可以分田,租庸调制包括租-土地税,庸-劳役和调-物资税三种。
陛下为了百姓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百姓可以用布匹、粮食等兑换税......。”
房玄龄不愧千古明相,他对于整个大唐的税收了如指掌,叙述也能抓住重点,让李承乾很容易就能明白哪些是重点。
一个认真说,一个认真记录,两个人相得益彰。
长孙祥来到李承乾身边悄悄说道“殿下,宫门要关了。”
房玄龄马上停下说话起身拱手直接就走。
“殿下,税收情况我们下次再说。”
房玄龄带着李纬快速离开根本不给李承乾任何反应时间。
李承乾露出一个苦笑想要挽留吃饭详谈,没想到他这个太子就是这样不招人待见,房玄龄他们都避之不及,今天过来也是例行公事罢了。
房玄龄急匆匆的朝家里赶,他没想到谈话根本就停不下来,今天白白浪费一天时间。
李纬笑呵呵的上前拉住房玄龄。
“玄龄,不急,我们说说话。”
房玄龄有些嫌弃的看了看李纬,这位尚书每天都无所事事,他早就看不惯了,他们两个没有共同话题,可是同仁之间不好直接驳面子,只能停下看着李纬。
李纬淡淡的笑容透出无比自信,“玄龄要说能力大唐没几个人比得上你,可是看来你差了点火候。”
房玄龄顿时不满了竟然敢说他房玄龄不会看人,房玄龄语气有些低沉。
“请,李兄不吝赐教。”
“你如何看待太子殿下。”
房玄龄脸色突变非常严肃声音压的非常低。
“李兄,不可妄议储君。”
李纬一点也不在意神情悠然,“哎,我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这里就我们两个人,我也不是要说殿下坏话,你有没有发现殿下和陛下有些像了。”
李纬嘴角挂着笑竖起手开始数“英明、睿智、果决、学富五车。”
房玄龄停下扶须,如果不是李纬提醒,他还没注意到,今天每说到关键之处,太子殿下都会提出疑问和想法,很多想法他闻所未闻在太子的解释下又合情合理。
“李兄!”
“玄龄,我没其他想法,明天肯定疾风骤雨为了大唐你一定要稳住。”
房玄龄对着李纬抱拳,这一刻他总算明白李世民把这个吉祥物安排在户部的原因,平时不妨碍他做事关键时刻能提醒他不出错。
“李兄,你放心我只属于大唐和陛下。”
李纬打了一个哈欠“玄龄,你可以回去工作了,我回去睡觉养足精神明天看戏。”
房玄龄露出苦笑告别然后李纬快步赶回家办公。


李承乾踏出东宫大门,回头看着苏氏有些憔悴和担心的脸庞,李承乾眼神坚毅今天胜败在此一举,他必须要给自己争一口气,不然后面只能陪着他们玩过家家。
东宫离太极宫很近不到十分钟李承乾就到太极宫门前,神情肃然眼神平静。
很多等候上朝的大臣察觉李承乾神色好像有些不对,今天的太子和以往不同有了些肃杀之气,赶忙找到相熟的人相互打听一下,别到时候出事祸及自己。
一顶轿子落在李承乾身边,长孙无忌从轿子中走出。
李承乾没有上前迎接,长孙无忌看向盯着太极宫的李承乾,这个外甥今天不对劲,长孙无忌赶忙跑到李承乾身边,扯了扯李承乾的衣服。
“高明,出什么事情了?”
李承乾后头淡然一笑“舅舅,昨天的事情你是否知晓。”
长孙无忌点点头,“知晓,今天你一定要忍耐,你知不知道皇上对你已经很不满了,你要谨言慎行。”
李承乾看着太极宫没有接话。
长孙无忌瞬间心凉,李承乾从来没有这个状态,今天必然出大事,他必须阻止,这是他亲外甥。
李承乾一把抓住长孙无忌冰凉的手,“谢谢舅舅多年照顾,我今天要为自己和称心死争一口气。”
长孙无忌冰冷的手能够感受到李承乾炙热的温暖。
长孙无忌平心静气非常慈爱的说道,“高明,我知道你心里苦,我去找皇上说,你贸然行动会出大乱子。”
“我心意已决。”
“为一个妖人值得吗?”
“值得。”
长孙无忌痛心疾首脑袋飞速旋转他要找到应对之法。
李承乾紧紧握着长孙无忌的手,“舅舅,我知道我在干什么,你就让我为自己争一次。”
李承乾放开长孙无忌昂首阔步的走进太极殿。
长孙无忌伸手想要抓住李承乾却抓空,长孙无忌赶忙找到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对着长孙无忌摇摇头,凑在长孙无忌耳边低声说了什么。
长孙无忌听完无奈的闭上眼睛,叹了一口气父子俩都是这样,长孙无忌非常忐忑的走向太极殿。
李泰看到李承乾,准备上前嘲讽一番,昨天所有人一同参奏李承乾,逼得父皇不得不暂时搁置推到今天大朝会,他们今天再加一把力,一定想办法废掉李承乾。
李泰刚刚上前,李承乾面若冰霜杀气腾腾,李泰被李承乾的气势逼退两步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眯着眼睛站在一旁等着看好戏,李承乾不注意自己的仪态,昨天的事情可没完,他竟敢火上浇油真是不知死活。
李承乾看都没看李泰一眼,来到自己的位置跪坐屏息凝神一言不发。
“哼”李泰有些生气冷哼一声,李承乾你胆子不小竟然敢这样,一会父皇看到肯定少不了一番责备,你就这样坐太子之位马上就是我的。
“上朝。”
太监喊完,李世民缓缓走向龙椅,瞥了一眼李承乾有些惊讶,心中暗想好小子架势挺足,今天看来是想好了打擂台那就让我看看你有几分成色。
下面的大臣都是千年的狐狸这肃杀之气,今天除非有天大的事情需要汇报,除此之外所有事都等这场风波过后再说,他们现在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着好戏上场。
房玄龄非常无奈他也不想开口,但是他是左仆射相当于左丞相,右仆射李靖从来不管事已经抱病休养不出门,朝廷上上下下所有事都要经过他。
房玄龄将主要的事情汇报,李世民也只是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其他人也都闭目养神也不发表任何意见。
房玄龄把最后一件事汇报完毕,房玄龄紧张的擦了擦汗水赶忙坐下等待暴风雨降临。
李世民瞟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承乾。
“众卿还有何事要奏。”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浑身散发着杀气,身边挨着比较近的文官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儿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心里早有准备“说。”
李承乾拿着奏折一个字一个字回到,“我要参大唐皇帝李世民,不教而诛之罪、祸乱天下之罪。”
李承乾刚刚说完,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所有人目瞪口呆有几个文官直接被吓瘫软在地上。
魏征脸色都变了,太子参皇帝这是在夺权吗?
魏征脸色非常难看压低语气“太子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李承乾非常决绝回道“知道。”
魏征看向李世民征求意见,原本以为李世民会勃然大怒,没想到李世民平静如常。
李世民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容,小子就凭这样想要你老子下马威,太嫩了。
“儿子参老子,你要反了天。”
李承乾不卑不亢顶住李世民杀人的眼神,“陛下,你错了我并不是以儿子的身份参父亲,而是以太子的身份差皇上,太子是大唐储君有责任义务匡正皇帝的德行过失。”
李承乾眼神锐利如刀看向一旁的魏征。
“魏大人,太子属不属于大唐官员,能不能匡正皇帝的德行过失。”
魏征认真思考了一下,太子身份很特殊,太子按道理是储君,他们的上司应该属于大唐官员,太子又是皇帝的儿子这件事可以是家事也可以是公事。
魏征脑袋里面飞速运转答道,“禀陛下、太子,太子应该属于大唐官员有匡正皇帝德行过失之责,天子无私事。”
李世民嘲讽挑衅的看着李承乾,“好,魏征既然同意你参老子,你就当着满朝文武说说,朕的得失过错说错一点老子扒你的皮。”
武将偷偷看了一下李承乾,小子不错有胆量,我们很欣赏你请开始你的表演。
李泰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承乾,他从来没想过李承乾有这样的魄力?
李承乾深深吸气不急不缓稳住自己,“我身为太子,大唐的继位人,大唐皇帝李世民是否有教育之责。”
“有,我给你请名师,并且亲自教导,我认为我已经做到了大唐皇帝教育太子的责任。”
“真的,做到了吗,你请的老师于志宁、孔颖达为邀直名,多次对我横加指责,这样的人配做老师吗?”
于志宁、孔颖达听到李承乾的话,吓的脸色苍白,没想到战火率先烧到他们头上,这件事不解释清楚他们两个万劫不复。
于志宁咬着牙说道“我们作为太子的老师,对太子的不法行为进行规劝,不存在刻意指责。”
孔颖达声音都有些颤抖的说道“皇上,我们规劝太子都是公心没有私心,如果不严加管教再出现一个秦二世那将是大唐的灾难。”
“呸”李承乾朝着二人啐了一口。
孔颖达气的发抖“太子不似人君,有辱斯文。”
“你们两个人也配在这里说这些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自己做到了你们说的话吗?”
“大唐皇帝陛下这是他们两个人这些年的不法行为,请大唐皇帝陛下明断。”
李承乾从衣袖里面拿出一份奏折递给小太监,李世民上前一步抢过奏折。
孔颖达和于志宁对视一眼心稳稳落地,不法行为他们两个还真不怕,他们自身都比较干净。
李世民看完奏折愤怒的丢给孔颖达和于志宁。
“你们两个给我看看,你们干了什么?”


两个人脸色瞬间不对,他们真的有什么不法行为,不应该他们这些年可都小心翼翼。
孔颖达上前捡起奏折查看,脸色缓和,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吃牛肉、纳勾栏女子为妾等等。
于志宁接过奏折一看,他的脸色突变苍白如纸,孔颖达并不是寒门不知道这份奏折的凶险,吃牛肉、纳勾栏女子为妾、家奴打伤人等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情,但不能拿到台面上说,摆在台面上就是不法行为还是铁证如山他们无法反驳。
孔颖达看到于志宁不对劲,不对啊!他看奏折没有什么大事。
“仲谧怎么了。”
于志宁闭上眼睛邦邦邦磕头认错,“陛下,我认罪,请皇上责罚。”
孔颖达也察觉不对赶忙跪下磕头认错“皇上,我认罪。”
李世民瞪了二人一眼愤怒的咆哮,“我把太子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教育的,太子走偏你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人把孔颖达和于志宁拖回家闭门思过3月、罚俸3月,同时赔偿被打伤百姓的医药钱”
孔颖达脸色非常难看,太子真的好手段,可这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他不服气。
于志宁起身不等卫士上前,于志宁来到李承乾面前准备跪下,李承乾上前一步接住于志宁。
于志宁躬身愧疚道,“太子殿下,我等有罪没有教好殿下,责任都在我们,请殿下不要责怪陛下。”
长孙无忌瞳孔一缩,于志宁真是不知死活,现在还在火上浇油,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给陛下背锅吗,还是在指责太子没有孝道把自己的过错推给陛下没有教育好。
“于志宁你好大的胆子,明明自己妄为人师违法乱纪,却在这里推卸责任,于志宁是奸臣霍乱朝纲,请陛下赐罪。”
于志宁露出淡淡从容不迫的笑容,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今天必须拼一条路出来,现在只能以死求生,他刚刚准备说话。
李世民摆摆手,卫士眼疾手快把于志宁嘴捂着架出去,在他面前搞这些小动作,真的当他李世民是瞎子吗,魏征都能指着他的鼻子骂,承认错误并不丢人,也不需要有人给他李世民背锅。
“不教而诛说完,继续说朕是如何霍乱天下的。”
李承乾给自己鼓劲,非常感谢舅舅的帮忙,他刚刚真的不知如何回答。
李世民越是平静。
李承乾的心里压力就越大,越想越委屈眼睛都有些红,声音有些哽咽“纵容魏王,偏爱魏王,僭越礼制,让魏王产生了夺嫡之心,导致太子之位不稳,太子之位不稳则大唐根基不稳,大唐根基不稳则天下不稳,陛下杨勇、息王的血还没干。”
武将听完眼睛都瞪大了,这是他们能够听的,这是要干什么,现在能不能请病假这个瓜一点也不好吃太吓人了。
一股尿骚味,有文官被吓尿了,太子这是直接挑明了和魏王的争斗,既然挑明那就要站队,李承乾提起杨勇、息王李建成的血还没干,就直接表明他上位可不会给对方好果子吃,现在站队是在赌一家老小命,谁不怕再出一个隋炀帝杨广。
李世民虎目圆瞪看向李泰。
“扑通”李泰吓得直接跪下汗流雨下开始哭诉。
“父皇,儿臣没有夺嫡之心更不会加害太子。”
李承乾露出非常尴尬的苦笑“这些年,你背地里干的事情,需要我一件一件的说吗。”
李泰咬紧牙关不承认,“太子,你有证据就拿出来。”
李承乾深深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只提一点皇上赐你开设文学馆,你为何接受,你知不知道这是僭越礼制,作为臣子既然没有夺嫡之心,是不是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皇帝和太子产生猜疑导致国家动荡,你不仅不阻止还洋洋得意接受,你说你没有夺嫡之心,你觉得你的话能让天下人信服吗?”
李泰非常愤怒压低自己的情绪,然后可怜的看着李世民,这件事虽然有他的怂恿可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允许。
李世民收回眼神一点也不在乎李承乾的感受,“给李泰开设文学馆,是为了让他更好的为天下百姓著书立说。”
李承乾直接顶回去“陛下,我作为太子大唐继承人,文学馆是不是应该属于皇上和太子双重管理。”
李世民平地一声吼眼睛和眉毛都挤在一起愤怒一声狮吼。
“你要夺权吗?”
下面的文武百官战战兢兢,这是不是太刺激了,太子要分权,他们的小心脏快受不了,现在能不能请假,他们想静静。
李承乾顶住压力义正言辞,“不,这不是在分权,我作为储君在继位之前应该对大唐所有事物了如指掌,不然如何接手这庞大的帝国。”
李世民直接驳回,“这不成立,皇帝之权必须高于太子之权,皇帝和太子权力重合将主次不分天下动荡。”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皇上把文学馆归于吏部管辖。”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还以为你小子有胆子分权,没想到绕了一圈是为了把文学馆踢出魏王府。
文学馆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必须扔掉,李泰擦鼻涕和泪跪在地上渴求。
“太子哥哥,说的有道理,儿臣确实僭越了,恳请皇上把文学馆归于吏部。”
魏征同时上前一步也说道,“太子说的有道理,把文学馆设在魏王府确实不合适对魏王和太子都不好。”
李世民无视李承乾“这件事朕在考虑、考虑,还有什么一块说吧。”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58845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