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我摸着锁骨处光滑的皮肤,曾经覆盖在那里的月牙疤痕和所有异常声音一起消失了。
陈默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他用古希腊语致辞时,左耳新打的耳钉闪着微光。
沈昭的乐队正在操场进行专场演奏,主打歌曲是一首吉他solo,歌曲的名字叫做《殒星》。
当吉他弹出那段缺失的半音泛音时,我忽然按住右耳——某种熟悉的震动正穿透雨幕传来——我顺着声源望去,江彻靠在老槐树下朝我抛过来一个篮球。
他右耳的骨传导耳机泛着冷光,当我们的目光相撞时,他指了指锁骨位置。
雨帘模糊了细节,但我知道那里一定有道淡粉色的月牙痕迹。
“现在收听的是校园点歌台……”广播突然响起杂音,电流声中混着十七岁少年们的对话。
“你确定要这么做?”
“那也总比变成提线木偶强……”我走向那棵刻满疤痕的老槐树,在雨声、吉他声与渐近的心跳声中,终于听清了当年被警报吞没的后半句话:“……我会承受98次记忆覆写,直到你听见真实的心跳频率。”
特别篇:江彻·锚点误差(江彻视角,时间线:实验启动前72小时)第九十八次声波发射器校准。
江彻锁骨处的月牙疤痕开始渗血,实验室冷光灯下,培养舱中的林深漂浮在淡蓝色营养液里,睫毛结着细小的冰晶——这是记忆覆写程序的副作用,低温能有效减缓神经元的抵抗。
“你又在偷偷修改参数?”
沈昭穿着芭蕾舞鞋无声地落在观察台上。
她耳机里漏出一段肖邦的《雨滴》,与培养舱里营养液的滴答声完美同步。
江彻抹掉操作屏上的血迹:“误差值必须控制在3毫米内。”
“就为了一个承诺?”
沈昭扯下耳机,白色的耳机线在她手腕上勒出一圈红痕,“你明明知道他们活不过第九十九次循环的。”
培养舱突然发出蜂鸣。
林深的太阳穴电极片脱落,在营养液中缓慢下沉,像一条濒死的鱼。
江彻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实验体产生自我意识的征兆。
记忆碎片:蝉鸣与手术刀七岁那年,江彻在父亲的书房发现了一本《声波武器简史》,泛黄的扉页上用红笔写着:“20Hz可诱发集体幻觉”。
也是在那个夏夜,他偷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