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微司马隽的其他类型小说《蓦回鸾by孙微司马隽》,由网络作家“海青拿天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婚后的日子,孙微应对得很是得心应手。与别人相比,她甚至更为轻松。因为别的新妇要应付舅姑,而豫章王府中并无舅姑。司马隽的母亲是豫章王妃穆氏,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离世。此后,老豫章王司马谅虽然姬妾满堂,却一直不曾再立继妃。两年前,老豫章王经人说合,看上了阴阳家鲁明之女,亲自前往苍梧迎娶。可返途之中,竟是遇见大洪水,船只倾覆,老豫章王和新王妃双双殒命。后来,司马隽遣散了老豫章王的妾室,府里的主人便只有他一个。府里规矩不重,孙微很快就将主母的位置坐稳。长公主偶尔会请她过府说话,她从容应对。她知道司马隽在乎什么,每次回来,她都会将她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字不漏地告诉司马隽。反而司马隽对这些似乎并无多少兴趣,听了几次便懒得再听,叫她自行其是便是...
《蓦回鸾by孙微司马隽》精彩片段
婚后的日子,孙微应对得很是得心应手。
与别人相比,她甚至更为轻松。因为别的新妇要应付舅姑,而豫章王府中并无舅姑。
司马隽的母亲是豫章王妃穆氏,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离世。此后,老豫章王司马谅虽然姬妾满堂,却一直不曾再立继妃。
两年前,老豫章王经人说合,看上了阴阳家鲁明之女,亲自前往苍梧迎娶。可返途之中,竟是遇见大洪水,船只倾覆,老豫章王和新王妃双双殒命。
后来,司马隽遣散了老豫章王的妾室,府里的主人便只有他一个。
府里规矩不重,孙微很快就将主母的位置坐稳。
长公主偶尔会请她过府说话,她从容应对。
她知道司马隽在乎什么,每次回来,她都会将她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字不漏地告诉司马隽。
反而司马隽对这些似乎并无多少兴趣,听了几次便懒得再听,叫她自行其是便是。
司马隽很是忙碌。
他是江州刺史,又领江州督军事,常常要亲自往江州督军,短时一两个月不见,长时大半年也是有的。算起来,除去司马隽出远门的时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长。
孙微与他的相处,并不费劲。
在司马隽面前,她尽力展现出一位妻子应有的温柔和恭顺。司马隽也似乎对她并无不满,享受着她的侍奉,家中一应大小之事,皆交给她处置。
托着豫章王府的提携,孙微的父亲、弟弟以及堂兄孙郅都入朝为官。全家人住进了建康城中的大宅,有成群的仆婢侍奉。
梦想之中的荣华富贵,孙微全都得到了。
她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不过,司马隽对孙微家之外的孙氏族人,并不看重。
“王妃仍与孙郅有往来?”
成婚当年的中秋,孙微正在查看各家来往的节礼,司马隽看到孙郅送来的,如是问道。
孙微道:“他是妾的堂兄,从前以来,对妾多有关照。”
司马隽道:“此人心术不正,王妃日后当少结交才是。”
孙微的心中似被什么触了一下。
她假装懵懂,讶然望着司马隽:“殿下莫非听到了什么不好的事?”
“他在朝中四处交游,近来,还与王家走得很近。”
他说的王家,便是王昱所在的太原王氏。如今在朝中,王氏已经世首屈一指的士族大家。
孙郅的性情,孙微是知道的。
他一心往上爬,在朝中只结交,不结仇。自从入了朝,他人缘颇好,一路往上,其中自是不乏王家的功劳。
孙微也并不觉得孙郅有什么错,毕竟说到底,他与自己其实是一路人。
“妾知晓了。”孙微谦恭地答道,“妾与堂兄如今也不过逢年过节互致问候,日后,妾与他少来往便是。”
那段时光,孙微一直觉得是快乐的。
司马隽出远门的时候,孙微常常挂念,而司马隽也三不五时写信回来。
她最喜欢信上的“吾妻”二字,每每看到,总觉心神一荡。
太后偶尔会将她召进宫,问起子嗣一事,还叫来太医,给孙微开了些调理身子的药方。
孙微是个明白人。
老豫章王虽然姬妾众多,但早年身体亏空,膝下子嗣,只有司马隽一人。这担子如今落到了孙微身上,关乎重大。她对此事很是上心,服药调理,从不松懈。司马隽在家之时,他们的夫妻之事也一向和谐。
虽安乐与困扰交加,但大体是幸福的。
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崔宓回来了。
司马隽比崔泮更难对付,而孙微能不能把这个豫章王妃继续当下去,也在此一举。
孙微再三思索之后,来到了江州的寻阳城。
见到司马隽时,他看着她,没有说话。
那目光深深,让她不由起了寒栗。
孙微去见大长公主的时候,带着王府里的内侍。她知道,自己那日的一言一行,司马隽都已经知道了。
所以,她无须赘言。
“殿下,妾错了。”
孙微含着泪,望着司马隽,楚楚可怜。犹如一个犯了大错,惶恐地等着教训的孩子。
此话出口之时,孙微莫名地想起了清溪碧波亭的那场大雨。今日今时,恰如那日那时。
这也是在赌。
她赌司马隽仍吃软不吃硬。
司马隽仍看着她,片刻,道:“你究竟还有多少事瞒着孤?”
“没有了。”
孙微说着,低头拭泪。
一阵沉默,孙微觉得仿佛过了一辈子那么长。
当她以为司马隽会对自己发作的时候,却听他淡淡道:“你回去吧。”
孙微回到了建康。
送她回来的,仍是豫章王府的侍从和仪仗。回到豫章王府之后,她日日提心吊胆,似一个等待发落的死囚。
一日过去,十日过去,一个月过去。
她发现,自己似乎成功了。那忌惮中的驱逐,竟是不曾来到。
王府里的人,仍对她恭敬,遵照她的命令,由着她派遣。
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唯一改变的,是司马隽。
他司马隽再也没有回来,也再未给她只言片语。
可笑的是,司马隽的行踪,孙微常常是从别人嘴里知晓的。
流言蜚语总是会在最讨厌的时候出现。任凭王府里风平浪静,京中却有了各种各样的传言,有说司马隽有了外室,有说孙微在家中养了面首,还有说他们二人即将和离。
孙微假装听不见,努力维持表面的光鲜。
她告诉自己,莫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
司马隽一日不休她,她便是一日的豫章王妃。
她出入王宫贵胄的宴会,与人谈玄,议论宫中朝中秘事。她仍是那备受尊崇的豫章王妃,可当她回到王府里,看着司马隽空荡荡的书房,心中总似笼着阴云,落寞清冷。
她知道,司马隽保全了她的体面,但他们这场夫妻,也只剩下名头了。
这不是坏事,她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没什么,这没什么的。
孙微告诉自己,王侯之家,夫妇貌合神离,乃十有八九。他们不过是过上了大部分人的日子罢了。
昨日因,今日果。
求仁得仁,世间一切皆有缘法。
——
孙微再见司马隽,是八个月后,圣上驾崩。
过去,司马隽尚且以军务为由,久不归家。遇见国丧,就没有不回家的道理。
多月不见,司马隽瘦了,也黑了。
孙微让人替他备下汤沐和饭菜,对他道:“殿下舟车劳顿,且去歇息,妾先入宫去,应付宗室之事。”
“甚好。”
他的声音平静而自然,似乎两人从来不曾分别。
但其中的冷淡,孙微能感受得到。
他不打算与她一道入宫,在人前维持夫妇的恩爱模样。而回到王府之后,他没有宿在她的房中,而是另择了别处院子歇宿。
“孤已经安排好,明日,你便启程去江州寻阳城暂住。你的父母兄弟,孤也会着人一并送去。”
第二日,司马隽对孙微道。
孙微望着他,好一会也说不出话来。
她担心的事,终究是来了。如同巨石落下,将她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碾为齑粉。
尚书府。
案上摆着上百盒胭脂,长公主一盒盒地试,颇具耐心。
她抬眸看了一眼孙微。想这女子年纪轻轻的,倒是沉得住气。都三炷香了,不催促也不焦躁,只安静地候着,确实有几分能耐。
“你来找本宫,所为何事?”长公主终于开口问。
孙微婉声道:“不知殿下是否记得,上回与殿下见面时,妾曾言说,待到下回见面之时,就是事成之日?”
长公主顿了顿,面露诧异地问:“你竟然办成了?”
孙微笑着轻轻颔首:“办成了。崔家昨日已经退回彩礼,殿下可派人打探。”
长公主当即令人撤走案几,又让人呈上茶和点心。
“如何办成的?速速与本宫说来。”
孙微欲毁掉司马隽与崔宓的婚事,长公主早就知晓,
一切还需得从长公主的生辰宴说起。
当时为了撮合王昱的婚事,长公主就找过孙微。她希望孙微识大局,不再与王昱往来。
孙微知道自己和王昱已经没有可能,于是当下就答应了长公主,并向她示好。在长公主面前,她很是谦卑,说自己是长公主的人。
“妾愿替长公主分忧。”孙微那时说。
说这话的人很多,长公主当时并未放在眼里,颇为戏谑地问:“你可知本宫的忧虑为何?”
“妾愚钝。”孙微恭敬地说,“豫章王殿下辞却了王氏女,执意娶崔宓,不知算不算其中一桩?”
孙微看长公主的脸色,便知自己赌对了。
她明白长公主的野心,或者说王氏的野心。
长公主司马嫣的丈夫是尚书仆射王磡,出自太原王氏,亦是太后王氏的同宗。王氏如今正是权势滔天之时。为了巩固王氏的地位,太后和长公主努力撮合司马氏和王氏的联姻。
司马氏家的亲王无不迎娶王氏女,其中只有一个例外,那便是司马隽。
听闻王磡的侄女王璇玑从小就喜欢司马隽,太后和长公主亦乐见其成,可司马隽死活不依,不仅变着法子拒绝与王氏联姻,还定下了和崔家的婚事,叫长公主下不来台面。
没有人比长公主更想毁了这门婚事。
“你是个聪明人,”长公主那时听罢,道,“冒着得罪豫章王和崔氏的风险为本宫分忧,不会无所求。你想要什么?”
孙微道:“妾请为豫章王妃,请殿下成全。”
长公主听罢,忽而笑了起来,“你想当豫章王妃?凭什么?”
孙微面对讥讽已经十分习惯,进而从容地说:“若这门婚事当真毁了,殿下希望豫章王殿下迎娶谁?只要殿下还盼着将这门婚事握在手里,妾就是殿下不二之选。”
孙微已经想的十分透彻。司马隽即便不娶崔宓,也绝不会娶王氏女。长公主唯有退而求其次——找个信得过的异姓女子嫁给司马隽,亦是另一种方式的联姻。
她道,“妾出自吴郡孙氏。孙氏与王氏随有天壤之别,却也是学问出众的官宦世家,不至于辱没了豫章王殿下。然而妾是旁支,与长房关系甚远,说是同族,却与外人无异。妾无依无靠,只有长公主可为倚恃,长公主但凡有命,妾绝无违逆之心。”
长公主被说服了,可她不相信孙微能毁了这门亲事,只道:“你若有那个能耐,本宫理当应你。一切等你办成再说。”
两个月过去,长公主早已将孙微的妄言忘在脑后,岂料孙微果真办成了。
去打探消息的侍从很快回府复命,崔家确实退了彩礼。
孙微郑重拜道:“当时的允诺,妾已经办成。妾要的婚事,还请殿下成全。”
长公主静静打量她片刻,而后道:“此事本宫说的不算,还得问太后和豫章王的意思,你且先回去等候消息。”
等消息的时间里,孙微度日如年。
孙微以为自己给的理由无可挑剔,当很快收到定论才是。
直到三日后,孙微才等到请帖。只是那帖子不是出自长公主府,而是来自豫章王府。
一向对聚宴兴致平淡的司马隽,竟是要召雅会。
孙郅以为,王氏旁支的王昱最为可行。一来王昱是吏部侍郎,专事官员升降,利好孙郅。二来王昱出自王氏,门第比孙氏来的高,但旁支的地位毕竟不如嫡支,不至于高不可攀。三来,他频频对孙微示好,显然对孙微有意。
如此说来,王昱是最为理想的佳婿,可因为一件事情,孙微犹豫了。
她再度遇见了豫章王司马隽。
那日是长公主司马嫣的生辰。生辰宴盛大,建康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悉数到场。孙微想趁机对王昱示好,以让他下定决心提亲。
她与王昱约在后花园见面。王昱红光焕发,送了她一颗夜明珠。孙微接过珠子,正要说话,却突然来了个内侍,说公主有请,将王昱叫走。
孙微让他先去忙,自己坐在回廊上,看着水里畅游的鱼儿。若今日顺利,她的婚事就定下了。听闻王昱的宅子里也有这样的水榭,可以让弟弟在此养伤。每日看鱼儿游玩,若是弟弟,想必能看一整日,不能走动也无碍。
正思量着,忽而传来一个声音:“你喜欢王昱么?”
这声音勾起了深埋在心头的记忆,是豫章王司马隽。
她匆忙绕到旁边的亭子,只见珠帘后隐约坐着个人。
竟是被听了壁角。
早前孙郅已经为她查看了一番,确定了这地方没人,她才邀了王昱在此见面。却不知司马隽是何时来的。
她赶紧道:“扰了殿下清净,是妾的不是。”
却听他说:“坏了你的好事,才是孤的错。进来,孤有几句话要提醒你。”
孙微理了理衣裳,掀开帘子,只看见司马隽倚着美人靠,手里提着一只酒壶。
她有些诧异。
平日里,司马隽在人前总是一丝不苟的正经模样。可她遇到两次,他看上去都不怎么正经。
上一次,他公然将自己搂到了马上。
这一次,他像个浪荡公子一般,坐没坐相,倚栏饮酒。
孙微看着他,竟有些没来由的怯懦,这些日子练下的大方从容全然抛到了脑后一般。
他抬眼看向孙微,目光交错之时,孙微似乎又感觉到了自己坐在马上时的心跳。
“坐。”他指了指对面的坐榻。
那手指修长,意外的好看。
孙微犹豫片刻,仍立在原处。
“殿下还记得妾?”她开口问到。
司马隽倒了一杯酒,道:“你不是那日在清溪旁被人欺负的孙家女子么?你又不曾改头换面,孤岂不识?”
原来记得,莫名的,孙微心头似透入了一丝春风。
她边落座边问:“殿下怎知我是孙家人?”
“你忘了是谁差人送你回去?”
孙微结舌。
司马隽道饮一口酒,继续道:“孤唤你来,是想告诉你,王昱不过是个骗子,莫轻易上当。”
“骗子?”
“王昱之母正在替王昱议亲,是庐陵郡主的女儿。王昱明知婚约即将定下,却与你私会,不就是个骗子么?”
原来是此事。
她岂不知?她对自己挑选的夫婿早就了解的一清二楚。
痛,撕心裂肺的痛。
不是在身上,却是从心中翻涌而来。
孙微怔怔地坐着,怀里抱着的是司马隽已经冷却的尸首。
他的血将她身上的衣裳浸透了,干涸之后粘在一起,仿佛再也不能分开。
下方,宫城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喧嚣和杀戮不绝于耳。
孙微的背后,是一面女墙残破的缺口。
翻滚的热气顺着缺口扑来,可孙微毫不躲闪,仿佛没了知觉。
主将已死,寻阳城破,司马家的天下即将改姓闾丘。
一个身影走上前来,阻断了孙微的视线。
不必看清,孙微也知道那是谁。
孙郅,她的堂兄。
“我若不曾记错,当年你第一次遇到司马隽,也是这个时节。”
孙郅的声音依旧温文尔雅,神色得意,似在回忆:“那是建阳十四年,你对我说,你定要嫁给司马隽。自那日起,你就该知道会有今日。”
“今日破城,崔泮立下了大功。你还记得他么?司马隽当年若真娶了他的妹妹,便可顺势将崔泮和北府兵都收入麾下。后来司马隽娶了你,崔泮就投了闾丘颜。”孙郅不紧不慢,用袖子轻轻拭了拭手里的剑,“司马隽果然成就了你,给了你想要的东西。世间的荣华富贵,你这豫章王妃唾手可得。只是连我也不曾不想,他还愿意给你更多。”
孙郅说着,瞥了瞥她怀中处司马隽的尸首,道:“他为了救你,竟连性命也不要了。”
孙微怔怔地看着怀中司马隽平静的脸,一动不动。
她也想知道为什么。
堂兄孙郅挟持她,显然是为了引司马隽现身,司马隽为何还要去?
“妹妹,”孙郅进一步道,“你与我同胞一家,如今之事,你可恨我,我却绝不会弃你。你放心,闾丘将军已经说了,只要你将司马隽的尸首献出来,告诉天下人,司马隽篡位夺权十恶不赦,是闾丘将军拯救社稷于危难。如此,他便可饶你不死。”
孙微微微抬起头。
她头发散乱,钗环尽落,早已不复豫章王妃那声名远扬的绝代风华之貌。
可当那双眼睛仍目光炯炯,锐利逼人。
“你想要的,闾丘颜想必都成全了。”她说。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孙家。”孙郅的脸上仍带着微笑,“再说了,当初若不是我帮了你,你又怎会当上豫章王妃,我们又怎会有今日?妹妹,说到底,我们才是一家人。”
孙微没说话。
她垂眸,目光再度落在司马隽的脸上。
他的双目紧闭,安详而静谧,似乎睡过去似的。
这张脸,她曾在成婚后的许多个夜晚和清晨见到过。但这一回,她知道,他再也不会睁开了。
女墙下,一座殿阁的房梁被大火烧塌,轰然巨响之中,火苗蹿起。
熊熊的光照之下,泪水也变得灼热,落在司马隽冰冷的脸上,滑落而下。
她为名利而婚,司马隽是知道的。
二人互相冷落多年,她以为他们做了那么多年纸面夫妻,司马隽对她早已薄凉如水。
可到了最后,他也不曾舍弃她。
——“走吧,好好活下去。”
这是司马隽最后对她说的话。
孙微注视着他的脸,凉凉一笑。
说得容易,她还能去哪儿?
孙郅见孙微的神色似乎有所松动,以为她要答应了,正想上前,却听她道:“慢着。”
只见她将死去的司马隽胳膊架在身上,撑着女墙,吃力地站起来。
后面的缺口豁然大开,往下,就是熊熊的烈焰。
“我谁的人也不是。”她看着孙郅,一字一字道,“我是我。”
说罢,她抱紧司马隽,仰面而下。
一切都已经结束。
最后的火光之中,她好像看见了六年前的自己和司马隽。
那时的她初入京师,对一切未知都感到懵懂和兴奋。只见秋日的暖阳里,一骑快马飞驰而过,扬起杏林里金黄的落叶,马上的将军好不意气风发。
孙微忽而心生不甘,他不该就此结束,他们也不该就此结束。
可是一切已经晚了。
狂风卷起大火,吞噬了司马隽,也吞噬了她。
她终究还是亏欠了他。
她想,若有来生,她只愿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昭始三年,豫章王司马隽暴毙。怀帝司马献禅位于大将军闾丘颜,煊朝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