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想了一下就用针线勾了一个格局,“行,就主屋三间房要大些,东西两侧各三间房小一些,茅房安排在屋后面,再帮我挖个水井。”姜宁那天看过现场,她记得陆家没有水井。
“挖水井得请专门的师傅,到时候我帮你找人,工钱你直接跟他商量。起房子这边,咱们一般是每人每天三十文,管一顿午饭。”许北胜说的是村里通常的行情。
姜宁对工钱没有异议,她明白盖房子是个体力活,技术活,而且不是每天都有活干,三十文不算贵。
“行,就是我这边没法管饭,能不能折合成银钱啊?”
许北胜正要回答,王秀芝走过来插话:“费那事干啥,婶子帮你做饭。”
有王秀芝帮忙,姜宁就省心了,“那谢谢婶子了,到时给您算十五文一天的工钱。”
“要啥工钱,你这孩子,婶子帮你忙,不要钱。”王秀芝拍了拍姜宁。
姜宁也不想占人便宜,忙说:“婶子不要钱,那我就找别人了,这也不是一两天的活,哪能白帮忙。”
“那就十文吧,婶子跟你明算账,不能占你便宜。”
“好,银钱过两天再给你。”事情就这么定了,姜宁手上还剩二两多碎银子。
银票暂时不适合拿出来,准备等后天去县里结了账再说。
许北胜忙说不急,他先去找人算好开工日子,就去忙活了。
姜宁就留下来和许薇一起做针线活。
许薇见姜宁拿出裁好的布料,好奇地问:“你这是准备做衣裳吗?”
“嗯。”
许薇看了一眼,嫌弃道:“你这也太素了吧,怎么不买碎花的。”
“不喜欢碎花的,这颜色耐脏。”姜宁说着,拿出针线缝了起来。
许薇见状也拿起自己的绣绷子绣着,姜宁看着她绣的认真,问:“你这帕子绣了是准备卖的?”
“对啊,我这个花样简单,一个帕子能卖八文钱,一尺细棉布六文,可以裁成两条帕子,净赚十文呢!”
许薇说的很是得意的,她的嫁妆都靠自己的这一手绣活涨起来的呢。
“我这快点的话一天能绣两副半呢,晚上我娘不让绣,不然一天至少也能绣三条帕子。”
“死丫头,又在编排你老娘了,老娘要不是为了你眼睛着想,才不管你呢?”王秀芝从外面给她们送了凉水进来。
“是是是,娘对我最好了,”许薇吐舌。
“你看小宁多稳重,哪像你这样大大咧咧的,迟早要吃亏。”王秀芝叹气,又转头对姜宁说道,“天热了,你们也别一直闷坐着,没事起来动一动,喝点水。”
“是,婶子,我们晓得了!”不得不说,许薇有一个好娘亲,姜宁还是挺羡慕的。
“好了,你们继续绣吧,我去做饭了。”王秀芝说着,转身离开房间。
许薇看着母亲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两人里着丝线,姜宁注意到许薇总是心不在焉的被针扎到,于是关心地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许薇愣了一下,反问道:“宁姐姐,陆秀才对你好吗?”
“挺好的,怎么了?”
许薇有些羡慕地看着姜宁,说:“昨日航哥哥过来例行拜访。”
姜宁了然,也就是过来拿每月资助的银子。
她记得许薇十岁的时候就和隔壁村十五岁的陈子航定了亲。
这事当时还挺轰动的,主要是,那陈子航家里穷,但人挺聪明。他家里就砸锅卖铁送到许老夫子这里读书。
经过几年的学习,许老夫子认为陈子航已经可以参加童生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