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试验,不断优化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最终制造出了能够承受高速撞击的坚固撞击器外壳。
在导航与控制系统方面,由于小行星的轨道复杂多变,且存在未知的引力干扰,要实现撞击器的精准导航难度极大。
团队运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对大量小行星轨道数据的分析和模拟,不断优化导航算法,提高撞击器的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开发出了一套高精度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撞击器在茫茫宇宙中准确无误地驶向小行星。
随着两个方案的推进,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距离最终的成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人类的命运依旧悬于一线,每一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期待着能够在末日来临之前找到拯救地球的希望之光。
第三章:黎明前的至暗在戈壁沙漠航天基地那片被风沙磨砺的土地上,动能撞击方案团队正沉浸在阶段性成功的喜悦中,却又被沉重的紧迫感笼罩。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研发,新型离子推进器稳定运行,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撞击器外壳坚不可摧,高精度导航与控制系统也精准无误,这意味着动能撞击方案率先进入制造试验阶段。
巨大的制造车间内,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作,将一块块零件精准拼接。
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密切监控每一个制造环节。
陈宇穿梭在车间里,不断与工人和技术人员交流,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第一台试验型撞击器逐渐成型,它线条流畅,充满科技感,静静地伫立在车间中央,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
试验场地选在基地深处的一片空旷区域,这里远离居民区,能最大程度减少试验可能带来的影响。
当试验型撞击器被缓缓运送到发射架上时,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期待与紧张。
陈宇深吸一口气,拿起对讲机:“各单位注意,准备进行首次发射试验。”
随着倒计时结束,离子推进器喷射出耀眼的等离子束,撞击器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
它在大气层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按照预定轨道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