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能获取更多一手信息。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许多女性因种种顾虑,或是害怕遭受报复,或是担忧个人隐私泄露,又或是不愿回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纷纷对他紧闭心门,不愿过多谈及自己在酒桌上的遭遇。
这使得苏明的研究进展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无数次在脑海中问自己,到底该如何打破这层阻碍交流的坚硬壁垒,让女性们愿意敞开心扉呢?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尝试,他终于决定通过女性社团、公益组织等渠道,以匿名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他积极与这些组织沟通协调,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研究的意义与目的,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在这些组织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向他倾诉心声,有的讲述自己在酒桌上被劝酒时的无奈与委屈,有的分享应对男性劝酒的艰难经历,这些宝贵的信息如同点点繁星,为他的研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面对研究过程中的诸多挑战,苏明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像一位勇敢的战士,积极寻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他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在这些学术交流的盛宴中,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研究方向的同行们交流心得。
在一次社会学研讨会上,他幸运地结识了一位对社会规则研究颇有建树的学者。
两人相谈甚欢,从酒桌文化中的规则探讨到社会整体的规范体系,从理论研究的方法到实践应用的案例,交流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苏明从这位学者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建议,关于如何从社会规则的角度剖析酒桌文化,如何将酒桌文化中的规则与社会整体的规范体系相联系,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丰富研究内容等。
受此启发,苏明回到学校后,立刻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框架,对酒桌文化中的“规矩”与“潜规则”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开始尝试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规则,为自己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明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查阅国外相关研究资料。
他发现国外虽没有与中国完全相同的酒桌文化,但在社交场合的礼仪、权力表达等方面,有许多研究成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