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我全无警觉,老头若出手势必得逞,恁地未对大哥横下杀手?
他跳崖引我相救,端的又是什么诡计?
是了,这老头装疯卖傻,定是有恃无恐,须当小心应付。”
豫戒之际,却见老者径直走到崖边,停下步子,竟而徐徐吟道:“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声音轻悠,然中气充沛,一字一句远远的送了出去。
沈优铭听他吟的是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中诗句,原诗本有四韵十六句,他却四韵各摘了两句,听似胡乱附会,细品之下,又觉与当下之境分外契合。
但见老者一时遥览峰峦,一时仰望月穹,愁楚溢于表,心想:“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这老人家想必是受了极重的刺激,万念俱灰,是以怅然‘欲仙’。”
他不懂武功,不知老者身怀绝技,但单无清听来却是心念骤动:“这老头内力竟如此深厚!”
正愁一场恶战在即,忽听山谷又传来一句清朗之声:“何人在吟靡靡之诗?”
单无清听那声音少说也在三四里之外,但有如雷声隐隐,回荡在山谷,经久不绝,饶他素来横行霸道,欺天瞒地,这时亦不禁惊出了一阵冷汗:“来人内力之强,实在匪夷所思。
老头儿有这么一个后援,无怪乎任性而为,无所顾忌。”
循声望去,只见远处依稀有一个黑点移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大。
山道本崎岖,来人却不绕一点弯子,跨石跃壑,犹如在笔直的大道上奔行一般,眨眼之间,已至対崖。
尚不及看清其容貌,但觉黑影如电似光般,一闪而上,再寻得其所在,已飘飘然立于古松之顶。
单无清心砰砰乱跳,双眼睁得偌大,面上说不尽的惊疑愕惑。
他适才救人,尚需在石壁上蹬踏,再以锤索缠住古松一拉,两度借力,方才勉强到了这边道上,哪知来人点地一跃,竟如从天而降,直落到了古松顶上,其武功之高,自己实难望其项背。
他定了定神,但见对方乃一四十来岁的大汉,瞧上去风流儒雅,但一身黑衣,背上一柄长剑,又不禁让人凛然生惧。
着足的松枝受其重,